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阳’猕猴桃乙烯催熟特性 被引量:22
1
作者 袁沙 李华佳 +6 位作者 朱永清 李可 袁怀瑜 徐瑞 钟杨 周艳 胡秋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44-251,共8页
本研究以‘红阳’猕猴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成熟度果实催熟后的指标分析,明确采用外源乙烯催熟实现猕猴桃早采上市的适宜采收期,并进一步探讨了乙烯添加量和温度条件对催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当猕猴桃达到一定成熟度(干物质... 本研究以‘红阳’猕猴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成熟度果实催熟后的指标分析,明确采用外源乙烯催熟实现猕猴桃早采上市的适宜采收期,并进一步探讨了乙烯添加量和温度条件对催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当猕猴桃达到一定成熟度(干物质质量分数大于17%)时,催熟软化后的果实才可被消费者接受,可实现猕猴桃的早采错季销售;采用25~100μL/L添加量的乙烯催熟(20℃)‘红阳’猕猴桃,3~5 d即可完成快速软化,且不同添加量处理间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质量分数无显著性差异,温度是影响乙烯的催熟作用重要因素,在较高温度(20℃)下,乙烯催熟可明显缩短软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催熟 成熟度 乙烯添加量 温度
下载PDF
催熟番茄中的乙烯利残留量及产品品质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郭潇 李丹红 +2 位作者 赵文 李慧玲 张会彦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64-468,共5页
主要研究了不同催熟处理方式和不同处理浓度对番茄果实中乙烯利残留的影响,以及番茄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采用乙烯利田间催熟和浸果催熟两种方式,并选择不同处理浓度,通过顶空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分析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主要研究了不同催熟处理方式和不同处理浓度对番茄果实中乙烯利残留的影响,以及番茄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采用乙烯利田间催熟和浸果催熟两种方式,并选择不同处理浓度,通过顶空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分析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浸果催熟番茄中乙烯利残留量普遍较高,处理浓度在4000mg/L时已达1.98mg/kg,而当处理浓度在6000mg/L时,无论是田间催熟或浸果催熟,乙烯利残留量均超出最大允许残留限量(MRL)值(2mg/kg),分别为2.29、3.14mg/kg。以2000mg/L乙烯利溶液浸果催熟后,番茄中番茄红素、Vc、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下降55.6%、13.6%、13.6%和7.1%;而有机酸含量无明显改变。揭示高浓度乙烯利催熟会导致番茄中乙烯利残留量超标,经乙烯利催熟后番茄品质会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乙烯利 催熟 番茄红素 VC
下载PDF
快速成熟契达干酪成熟期间的理化特性变化 被引量:13
3
作者 宫春颖 张建强 +1 位作者 曹荣安 张丽萍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40,共4页
对天然契达(Cheddar)干酪快速成熟期间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1 d内,pH值呈下降趋势(P<0.05),在21 d到35 d的成熟中,pH值缓慢增加(P>0.05);Cheddar干酪快速成熟过程中由于蛋白酶和脂肪酶的作用使蛋白发生水解,pH值为4.6... 对天然契达(Cheddar)干酪快速成熟期间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1 d内,pH值呈下降趋势(P<0.05),在21 d到35 d的成熟中,pH值缓慢增加(P>0.05);Cheddar干酪快速成熟过程中由于蛋白酶和脂肪酶的作用使蛋白发生水解,pH值为4.6醋酸溶液—水溶性氮质量分数、质量分数为12%的三氯乙酸—可溶性氮和游离氨基酸(FAA)的质量分数都呈明显增加趋势(P<0.05);成熟过程中TPA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硬度和凝聚性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弹性和咀嚼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熟 理化特性 蛋白水解 质构
下载PDF
修饰发酵剂细胞促熟干酪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党亚丽 张富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2,共5页
修饰发酵剂细胞是采用各种物理、化学或基因修饰等方法使发酵剂(主要是乳酸菌)不能生长而不致产生过量的乳酸,同时在干酪中添加时细胞会完整存在,并能在成熟期间释放出活性胞内酶。修饰发酵剂的方法主要有热休克、冷休克、冷冻或喷雾干... 修饰发酵剂细胞是采用各种物理、化学或基因修饰等方法使发酵剂(主要是乳酸菌)不能生长而不致产生过量的乳酸,同时在干酪中添加时细胞会完整存在,并能在成熟期间释放出活性胞内酶。修饰发酵剂的方法主要有热休克、冷休克、冷冻或喷雾干燥、溶菌酶处理、溶剂处理和基因修饰等。这些方法修饰乳酸菌(包括乳球菌,乳杆菌)与原发酵剂一并加入乳中,可加速干酪中的蛋白质降解和脂肪分解,缩短其成熟期,且增强风味(减少苦味),在促熟干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综述了现有的修饰发酵剂细胞促熟干酪的方法,详述了热休克、冷休克这两种常用的方法,最后对修饰发酵剂细胞促熟干酪的应用前景作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剂 干酪 细胞 促熟 研究进展 基因修饰 蛋白质降解 成熟期间 喷雾干燥 溶剂处理 乳酸菌 热休克 冷休克 胞内酶 酶处理 乳球菌 乳杆菌 冷冻 溶菌 苦味 风味
下载PDF
酶法促熟干酪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党亚丽 张富新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8-41,共4页
干酪促熟常用的方法有酶法;修饰发酵剂细胞;提高成熟温度;悬浮液系统法等,其中的酶法促熟干酪研究较为系统。论述了酶法促熟干酪中常用的酶类及其作用,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以展望。
关键词 干酪 促熟
下载PDF
催熟过程中芒果浆营养成分及流变学性质变化
6
作者 胡隆孝 刘琳 +2 位作者 谭葆瑶 赵雷 王凯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239,共7页
催熟是促进果实成熟的重要技术,催熟时间长短对芒果营养成份有重要影响。该研究对催熟不同时间芒果的营养成份的变化进行测定,并对其流变学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芒果催熟108 h后,淀粉含量从7.95%下降至0.06%,果胶含量从15.79 g/kg... 催熟是促进果实成熟的重要技术,催熟时间长短对芒果营养成份有重要影响。该研究对催熟不同时间芒果的营养成份的变化进行测定,并对其流变学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芒果催熟108 h后,淀粉含量从7.95%下降至0.06%,果胶含量从15.79 g/kg下降至3.74 g/kg,总黄酮含量增加了0.24 mg/g,而总酚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随着催熟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催熟72 h后过氧化物酶活性趋于稳定。催熟60 h后丙二醛含量不再显著增加,说明催熟60 h以上细胞膜受损程度变化不明显。流变学结果表明,芒果浆是一种非牛顿流体和弱凝胶体系,其表观粘度随催熟时间延长而逐渐越低。综合评价芒果的营养成分、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及流变学特性认为催熟72h后芒果果浆的综合品质较好。本研究结果为芒果催熟过程中品质控制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催熟 果浆 营养成分 流变学性质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法对快速成熟切达干酪流变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建强 王英 +2 位作者 井雪莲 张丽萍 李晓东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3-187,255,共6页
通过添加成熟干酪、成熟干酪与微胶囊酶共用和微胶囊复合酶单作用三种促熟方法制备切达干酪样2、样3和样4,非促熟对照为样1,利用流变仪、扫描电镜分析促熟技术对干酪质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扫描频率增加,四种样品的复数粘度(η*)极显... 通过添加成熟干酪、成熟干酪与微胶囊酶共用和微胶囊复合酶单作用三种促熟方法制备切达干酪样2、样3和样4,非促熟对照为样1,利用流变仪、扫描电镜分析促熟技术对干酪质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扫描频率增加,四种样品的复数粘度(η*)极显著降低,其G′值和G″值极显著增加(P<0.01);相同扫描频率时,四种样品的复数粘度值:样1>样3>样2>样4。所有样品的G′值和G″值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tanδ值先增加后减小,说明动态扫描时温度变化对快速成熟干酪G′值和G″影响极显著(P<0.01)。样1、样2、样3和样4的转变温度分别为37.5℃、32.5℃、35℃和32.5℃。SEM测到样品的结构中"机械孔洞"数量和大小明显不同,对照样1和样3中机械孔洞数量多且较大,样2次之,样4几乎没有机械孔洞,说明样4的促熟后的质地相对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熟 切达干酪 流变 微观结构
原文传递
混合肉发酵香肠工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立栋 张坤生 任云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98-302,共5页
研究发酵温度、葡萄糖添加量、葡萄糖酸内酯(GDL)添加量、食盐添加量对发酵香肠中乳酸菌生长状况的影响,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并利用感官评价确定最佳干燥工艺。结果显示,生产发酵香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2℃、葡萄糖添加量0.92%、... 研究发酵温度、葡萄糖添加量、葡萄糖酸内酯(GDL)添加量、食盐添加量对发酵香肠中乳酸菌生长状况的影响,确定最佳发酵条件,并利用感官评价确定最佳干燥工艺。结果显示,生产发酵香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2℃、葡萄糖添加量0.92%、食盐添加量2.16%,GDL添加量1.04%;干燥工艺采用低温(12℃)。按最佳工艺生产的产品中亚硝酸盐残留为8.4mg/kg,符合国家对肠制品亚硝酸盐残留量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香肠 快速发酵 温度 葡萄糖
下载PDF
微波-过热蒸汽法速熟化处理杂粮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志村 王俊仁 +4 位作者 王莉 张聪男 陈正行 冯晓宇 蒋洁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97-104,共8页
以黑米、红米和糙米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最佳蒸煮时间、硬度值、黏度值和弹性值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微波-过热蒸汽速熟化工艺对杂粮蒸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杂粮浸泡时间为50 min、微波温度110℃、微波时间4 min、钝... 以黑米、红米和糙米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最佳蒸煮时间、硬度值、黏度值和弹性值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微波-过热蒸汽速熟化工艺对杂粮蒸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杂粮浸泡时间为50 min、微波温度110℃、微波时间4 min、钝酶时间10 s时,制得的速熟化黑米、红米和紫米的最佳蒸煮时间分别为30.5、29.4、29.6 min,米饭硬度值分别为4.5、4.1、4.0,达到了与大米同煮同熟的效果。该工艺对杂粮的稳定化效果较好,温度50℃,相对湿度60%条件下储藏12周,3种谷物的脂肪酸值(fatty acid value,FV)含量≤30 mg KOH/100 g,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25μg/100 g,可有效抑制杂粮的氧化哈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粮 微波 过热蒸汽 速熟化 稳定化
下载PDF
水牛乳-豆乳混合干酪外源酶促熟条件的优化
10
作者 农皓如 李玲 +3 位作者 曾庆坤 唐艳 林波 黄丽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20,共5页
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通过添加外源酶并控制成熟温度与时间,探讨水牛乳-豆乳混合干酪促熟条件。结果表明:混合型干酪优化后的成熟条件为成熟时间100 d,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酶=1∶2)添加量1 500 U/kg凝乳粒,脂肪酶添加量2 400 U/k... 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通过添加外源酶并控制成熟温度与时间,探讨水牛乳-豆乳混合干酪促熟条件。结果表明:混合型干酪优化后的成熟条件为成熟时间100 d,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酶=1∶2)添加量1 500 U/kg凝乳粒,脂肪酶添加量2 400 U/kg凝乳粒,成熟后的混合干酪的风味与正常发酵的纯水牛乳干酪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乳 豆乳 混合干酪 外源酶 促熟
下载PDF
干酪快速成熟方法的研究
11
作者 张莉 杨贞耐 《农产食品科技》 2008年第2期34-39,52,共7页
干酪的成熟是一个缓慢而且昂贵的过程,不能完全进行预测与控制。在保持干酪的风味与质构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加速干酪成熟是很有意义的。加速干酪成熟的方法主要有:提高成熟温度、高压处理、添加外源酶、使用弱化的发酵剂、使用基因工程... 干酪的成熟是一个缓慢而且昂贵的过程,不能完全进行预测与控制。在保持干酪的风味与质构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加速干酪成熟是很有意义的。加速干酪成熟的方法主要有:提高成熟温度、高压处理、添加外源酶、使用弱化的发酵剂、使用基因工程菌株、添加附属发酵剂与使用干酪浆。本文讨论了干酪快速成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不同成熟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 加速成熟 乳酸菌 蛋白水解
下载PDF
干酪促熟方法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党亚丽 张富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共5页
干酪成熟时间较长,费用较高,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因此干酪的促熟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干酪促熟常用的方法有酶法、修饰发酵剂细胞、悬浮液系统、提高成熟温度、高压处理等。其中提高成熟温度和高压处理法不需要额外的干酪添加剂,是应用于... 干酪成熟时间较长,费用较高,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因此干酪的促熟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干酪促熟常用的方法有酶法、修饰发酵剂细胞、悬浮液系统、提高成熟温度、高压处理等。其中提高成熟温度和高压处理法不需要额外的干酪添加剂,是应用于生产中成本较低且易实现的方法。本文主要就以上两种方法促熟干酪作以详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 促熟 研究进展 成熟温度 成熟时间 生产成本 高压处理 发酵剂 悬浮液 添加剂 处理法 酶法
下载PDF
海藻酸钠固定化乳酸菌促熟干酪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党亚丽 张富新 +1 位作者 田园 耿建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9-163,共5页
对海藻酸钠固定化乳酸菌促熟干酪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干酪粒中添加106CFU/g固定化乳酸菌,水溶性氮(WSN)、三氯乙酸氮(TCASN)和磷钨酸氮(PTASN)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大;ADV值在添加固定化乳酸菌干酪中成熟初期变化不大,45d后明... 对海藻酸钠固定化乳酸菌促熟干酪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干酪粒中添加106CFU/g固定化乳酸菌,水溶性氮(WSN)、三氯乙酸氮(TCASN)和磷钨酸氮(PTASN)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大;ADV值在添加固定化乳酸菌干酪中成熟初期变化不大,45d后明显增大;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干酪粒中添加105CFU/g固定化乳酸菌干酪成熟60d时风味和质地较好,可比对照组干酪成熟期缩短30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促熟 固定 乳酸菌
下载PDF
脂质体微胶囊化中性蛋白酶在Cheddar干酪快速成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梁荣蓉 罗欣 +1 位作者 高艳红 刘希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2-146,共5页
尝试通过添加不同剂量的脂质体微胶囊化中性蛋白酶来加快Cheddar干酪的成熟;测定了不同成熟期内干酪的pH值、可溶性氮含量以及干酪的质构的变化,经过综合感官分析,确定了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添加脂质体微胶囊中性蛋白酶加快了干酪的成... 尝试通过添加不同剂量的脂质体微胶囊化中性蛋白酶来加快Cheddar干酪的成熟;测定了不同成熟期内干酪的pH值、可溶性氮含量以及干酪的质构的变化,经过综合感官分析,确定了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添加脂质体微胶囊中性蛋白酶加快了干酪的成熟,其中,0.01%的添加量既加快了干酪成熟,又没有导致干酪在风味、质构等品质方面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熟 脂质体微胶囊化中性蛋白酶 CHEDDAR干酪
下载PDF
乙烯利催熟去青皮对鲜核桃冻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小华 陈柏 +2 位作者 李明泽 张蕊 冯继虎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4-150,共7页
目的:评价乙烯利催熟去青皮的生产操作在鲜核桃冷冻—解冻复鲜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清香核桃为试材,将青皮核桃手工采摘后进行乙烯利催熟堆沤去皮,同时以自然堆沤去皮为对照(CK),脱除青皮后置于温度为-7~-5℃、湿度为85%~95%的恒温... 目的:评价乙烯利催熟去青皮的生产操作在鲜核桃冷冻—解冻复鲜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清香核桃为试材,将青皮核桃手工采摘后进行乙烯利催熟堆沤去皮,同时以自然堆沤去皮为对照(CK),脱除青皮后置于温度为-7~-5℃、湿度为85%~95%的恒温冷冻库中进行冻藏,并分析冷冻—解冻复鲜后鲜核桃核仁的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及油脂品质等。结果:-7~-5℃冻藏条件下,乙烯利催熟去青皮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脱青皮鲜核冻藏前期种仁、种皮的褐变速度,冻藏10个月后,经乙烯利催熟后脱去青皮的鲜核桃,其种壳色泽、种皮色泽和种仁风味得分分别为73.48,74.56,77.26,核仁含水量、总脂肪含量、酸价、碘值、过氧化值和皂化值分别为22.07%、49.74%、0.62 mg/g、145.31 g/100 g、3.62 meq/kg和169.53mg/g,与人工去青皮鲜核桃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能够保持种仁较好的感官和营养品质。结论:乙烯利催熟可用于脱青皮鲜核桃冷冻贮藏保鲜的前处理工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利催熟 人工去皮 冻藏 品质 鲜核桃
下载PDF
红外技术催陈酒和食醋的微观机理初探 被引量:16
16
作者 蒋耀庭 张勇 《红外》 CAS 2001年第4期14-17,共4页
本文探讨了红外辐射对酒和醋老熟的微观机制。
关键词 红外技术 催阵 食醋 微观机理
下载PDF
百草枯和乙烯利混配对棉花催熟效果好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永山 王风良 +1 位作者 沈田辉 茅永琴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45-46,共2页
本试验设计百草枯和乙烯利不同混配比例7个处理,于1995年10月6日在棉花上进行催熟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用20%百草枯水剂600毫升和40%乙烯利水剂900毫升混配对棉花催熟效果最佳,落吐速度、吐絮率,霜前花分别比... 本试验设计百草枯和乙烯利不同混配比例7个处理,于1995年10月6日在棉花上进行催熟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用20%百草枯水剂600毫升和40%乙烯利水剂900毫升混配对棉花催熟效果最佳,落吐速度、吐絮率,霜前花分别比对照不催熟高54.46%、21.38%、14.51%,幼铃脱落率比用乙烯利单剂下降52.20%,亩产比对照提高8.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乙烯利 催熟 棉花 植物生长调节剂 混配
下载PDF
罗汉果苦果的采后处理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磊 卢凤来 +3 位作者 刘金磊 刘幼娴 宋云飞 李典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4-348,共5页
采用乙烯利处理的方法对采收季节后期无法自然成熟的罗汉果苦果进行采后处理研究,以实现对罗汉果苦果废物利用.采摘20、30、40d果龄的罗汉果,进行温度、乙烯利用量、放置时间对罗汉果催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罗汉果苦果催熟的最佳条件... 采用乙烯利处理的方法对采收季节后期无法自然成熟的罗汉果苦果进行采后处理研究,以实现对罗汉果苦果废物利用.采摘20、30、40d果龄的罗汉果,进行温度、乙烯利用量、放置时间对罗汉果催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罗汉果苦果催熟的最佳条件为:30日龄以上的罗汉果、0.1% ~0.2%乙烯利浸泡2min、室温15℃以上放置2~4周,70%的果实在试验结束时表现出全面成熟.说明使用乙烯利催熟罗汉果苦果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苦果 乙烯利 催熟 皂苷含量
下载PDF
辅助发酵剂Lactobacillus helveticus对促进Mozzarella干酪成熟的研究
19
作者 萨如拉 闫清泉 +3 位作者 宗学醒 张勇 李志国 生庆海 《农产品加工(下)》 2013年第3期22-26,共5页
通过测定成熟期间Mozzarella干酪质构及功能性等指标,研究了辅助发酵剂对促进Mozzarella干酪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了0.1%Lactobacillus helveticus的干酪成熟35 d的成熟率、功能特性及感官指标均与对照组成熟50 d的指标无明显差异... 通过测定成熟期间Mozzarella干酪质构及功能性等指标,研究了辅助发酵剂对促进Mozzarella干酪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了0.1%Lactobacillus helveticus的干酪成熟35 d的成熟率、功能特性及感官指标均与对照组成熟50 d的指标无明显差异。说明添加0.1%辅助发酵剂可以缩短Mozzarella干酪15 d的成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zzarela干酪 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促进成熟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对干酪促熟的研究
20
作者 苗君莅 莫蓓红 +4 位作者 赵建 刘振民 肖杨 高红艳 张锋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76-180,共5页
将一株筛选到的高产肽酶的植物乳杆菌SP-3,运用于能够快速成熟的干酪模型中,通过研究蛋白质水解特性,进一步衡量SP-3在干酪促熟、改善品质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水溶性氮浓度测定及干酪电泳分析,植物乳杆菌SP-3对干酪中蛋白质的初级水解无... 将一株筛选到的高产肽酶的植物乳杆菌SP-3,运用于能够快速成熟的干酪模型中,通过研究蛋白质水解特性,进一步衡量SP-3在干酪促熟、改善品质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水溶性氮浓度测定及干酪电泳分析,植物乳杆菌SP-3对干酪中蛋白质的初级水解无显著影响;12%TCASN测定及RP-HPLC对干酪水溶性提取物的分析表明,SP-3影响了干酪中小肽的形成;总游离氨基酸浓度测定表明SP-3促进了体系中游离氨基酸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干酪 促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