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蔡元培的“悖论”——中国近代大学的学术诉求及其困境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民祥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1-118,共8页
中国近代大学的学术诉求,缺乏相应的外缘条件与学者内在的人格因素。蔡元培的大学理念,在实践中面临多重矛盾。这些矛盾在急剧动荡的近代中国变得异常尖锐,表现为诸多悖论。蔡元培的"不合作主义"正是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显示... 中国近代大学的学术诉求,缺乏相应的外缘条件与学者内在的人格因素。蔡元培的大学理念,在实践中面临多重矛盾。这些矛盾在急剧动荡的近代中国变得异常尖锐,表现为诸多悖论。蔡元培的"不合作主义"正是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显示了中国近代大学学术诉求所遭遇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大学 大学理念 学术诉求 辞职
原文传递
论中国宪法学家的使命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叶中 梁成意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35,共16页
宪法学家的古典形象表明,学术追求与政治担当是宪法学家的双重使命。中国宪法学家的学术追求在于:发掘历史经验,拓展研究领域;洞悉历史逻辑,揭示宪政规律;立足客观实在,形成宪法共识;围绕中国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而中国... 宪法学家的古典形象表明,学术追求与政治担当是宪法学家的双重使命。中国宪法学家的学术追求在于:发掘历史经验,拓展研究领域;洞悉历史逻辑,揭示宪政规律;立足客观实在,形成宪法共识;围绕中国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而中国宪法学家政治担当(推进民主政治)的基本维度在于:中国国情是发展民主政治的基础,宪法思维是促进民主政治的核心,政治智慧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政治哲人 宪法学家 学术追求 政治担当
下载PDF
霍松林治学录 被引量:3
3
作者 霍松林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5-56,90,共3页
霍松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中国古典文学专家、诗人和书法家 ,当我们把创办“现当代学人研究”专栏的信息告知先生以后 ,霍先生慨然撰文。霍先生是 2 0世纪以来杰出的国学大师 ,我们相信 ,从先生的治学道路中 ,有志于人文科学... 霍松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中国古典文学专家、诗人和书法家 ,当我们把创办“现当代学人研究”专栏的信息告知先生以后 ,霍先生慨然撰文。霍先生是 2 0世纪以来杰出的国学大师 ,我们相信 ,从先生的治学道路中 ,有志于人文科学的研究者会从中得到教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松林 人文科学 文艺学 古代文学 学术研究 教学
下载PDF
饶宗颐学术思想刍论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少川 罗彧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5-113,共9页
饶宗颐先生是当今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他"动世界而垂久远"的学术成果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学问。他的学术思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一是立足本位的民族文化史观。他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和推动民族文化在更高层面... 饶宗颐先生是当今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他"动世界而垂久远"的学术成果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学问。他的学术思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一是立足本位的民族文化史观。他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和推动民族文化在更高层面上的复兴。二是视野开阔、高瞻远瞩的世界性意识。他十分重视中外历史文化发展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求是、求真、求正的学术追求。他主张实事求是地依据材料作研究;提倡服从真理,敢于修正自己;倡导学术研究回归正轨,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宗颐 学术思想 文化史观 世界性意识 学术追求
下载PDF
儒医恽铁樵启示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清光 邢斌 +1 位作者 韩栋 农汉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50-1351,共2页
民国儒医恽铁樵,既扬名立万于文坛又泽被苍生于杏林,既勤求经典又力倡"新中医",文章围绕其成长、求学、弃文从医的经历及所著医论医作,临证实践经历,分析总结其治学经验及成才规律。恽铁樵的快速成长之路对启迪中医后学,诱掖... 民国儒医恽铁樵,既扬名立万于文坛又泽被苍生于杏林,既勤求经典又力倡"新中医",文章围绕其成长、求学、弃文从医的经历及所著医论医作,临证实践经历,分析总结其治学经验及成才规律。恽铁樵的快速成长之路对启迪中医后学,诱掖新的一代名医成长必当有所裨益和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恽铁樵 儒医 治学经验 成才规律 启示
下载PDF
学术撑起有意义的人生——追忆范伯群先生
6
作者 李楠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63-67,共5页
范伯群先生的人格魅力来自他的"老派"。不管是他待人接物的方式,还是对学术的执着和敬畏,都不属于当下这个浮躁粗糙的时代。凡是接触过范先生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温暖。尤其是他对老师贯穿一生不离不弃的深情厚谊,令人感动。... 范伯群先生的人格魅力来自他的"老派"。不管是他待人接物的方式,还是对学术的执着和敬畏,都不属于当下这个浮躁粗糙的时代。凡是接触过范先生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温暖。尤其是他对老师贯穿一生不离不弃的深情厚谊,令人感动。还有他献身学术的坚定信念,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纪念。作为一名文学史家,范先生可谓功德圆满:从初期的新文学作家论起步,进而研究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写出严谨扎实的新文学史著作。之后,带领苏大学术团队开垦通俗文学生荒地,取得了享誉海内外的辉煌成绩,从而撼动了现有现代文学史的结构,引发新一轮"重写文学史"的热潮,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伯群 学术史 学术追求 学术态度 学术贡献
下载PDF
不倦的学术追求 杰出的学者楷模——百岁学者王承绪先生学术人生记事 被引量:1
7
作者 单中惠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16,共4页
百岁学者、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王承绪先生是我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外国教育史学家。他不仅在比较教育学研究、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流派研究、中外教育比较史研究及西方教育名著翻译等方面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而且在自己的学术人生中... 百岁学者、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王承绪先生是我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外国教育史学家。他不仅在比较教育学研究、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流派研究、中外教育比较史研究及西方教育名著翻译等方面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而且在自己的学术人生中凸现出对学术的不倦追求并成为学者的杰出楷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承绪 百岁学者 学术人生 学术追求 学者楷模
原文传递
中国当代文学“80后”批评家的文化视野与学术追求
8
作者 龙其林 《鹿城学刊》 2023年第4期20-25,共6页
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80后”批评家曾经一度处于尴尬状态,但近年来一批“80后”批评家逐渐崛起。“80后”批评家形成了各自的研究领域,他们对于研究方法有着普遍的自觉,学术话语意识较强,擅长以文本细读为基础,综合考察文学现象、作... 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80后”批评家曾经一度处于尴尬状态,但近年来一批“80后”批评家逐渐崛起。“80后”批评家形成了各自的研究领域,他们对于研究方法有着普遍的自觉,学术话语意识较强,擅长以文本细读为基础,综合考察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的审美属性,进而透视特定时代的文化语境和社会现实。“80后”批评家文化视野较为开阔,以专业批评的本位精神看待文学现象,展现出新一代青年学人的创新意识和学术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后” 中国当代文学 批评家 文化视野 学术追求
下载PDF
我的治学之道和感悟
9
作者 孙绵涛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19年第4期134-143,共10页
我的教育学术追求是“既上得去,又下得来”。所谓“上得去”就是要使自己的研究达到较高的理论层次,能提出解释力和指导力较强的普适性理论。所谓“下得来”就是要使自己的研究上能参与中央与地方教育改革的决策咨询,下能指导学校改革... 我的教育学术追求是“既上得去,又下得来”。所谓“上得去”就是要使自己的研究达到较高的理论层次,能提出解释力和指导力较强的普适性理论。所谓“下得来”就是要使自己的研究上能参与中央与地方教育改革的决策咨询,下能指导学校改革的实际。力求使自己研究的理论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这种学术追求,一是学术本性和教育学科属性使然,二是学术情结驱动,三是提升教育管理学科品位的需要,四是自身精神家园的寻求。要实现这种学术追求,首先要注重原创性研究,其次要读好经典,再次要提高自身研究方法论修养,最后要关注教育改革并投身教育改革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术 研究方法论 学术研究 学术追求
下载PDF
漫谈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治学诗
10
作者 周淑芳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1期70-73,共4页
治学类诗歌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所独有的类型。虽说它是借助诗的形式谈治学之道,但由于诗人采用了形象的语言,有韵味的诗句,又用设比联类等手法去表达抽象的道理,因而仍有其可读性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诗歌 政治学诗 艺术手法 语言 文学研究 思想内容
下载PDF
我们所知道的董钻老师——记作物栽培学家董钻教授
11
作者 王晓光 那桂秋 +5 位作者 王琳 孙占祥 董加耕 宋书宏 苏黎 崔良基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31-137,共7页
董钻教授深谙作物栽培学,博古通今,对学科的发展有着丰富的理想。在4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一边教书,一边进行作物产量生理方面的科学研究。他对作物栽培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贡献颇多。在科研方面,对高产栽培中株型... 董钻教授深谙作物栽培学,博古通今,对学科的发展有着丰富的理想。在4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一边教书,一边进行作物产量生理方面的科学研究。他对作物栽培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贡献颇多。在科研方面,对高产栽培中株型和群体光合效率的关系进行过深入研究,他以大豆高产栽培为目标,始终不渝地从事大豆产量生理研究,内容涉及大豆的生长发育、器官建成、产量形成、光合生理、养分代谢、水分生理等,特别是在大豆株型和群体结构研究方面独树一帜,提出调控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过程的新观点、新方法。形成和推出了作物"器官平衡"的概念,对于大豆育种和高产栽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对大豆高产、超高产的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将"高产群体生理参数"概念引入作物栽培,提出栽培必须以品种为基础,栽培在于发挥品种的潜力,品种、环境、措施是作物生产的三要素。他不但在学术水平上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学术道德上有很好的修养,他求真务实、坚持真理、尊重前人与提携后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钻教授 作物栽培学家 作物科学 大豆 学科建设 科研成就 治学 为人
下载PDF
“近代通儒”李兆洛
12
作者 郑坤芳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87-89,共3页
李兆洛是清代中期著名的学者,一生致力于"通"学研究,主张经世致用。他在安徽凤台任知县期间,坚持治世求效的原则,在县治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赫的政绩;他在江阴暨阳书院执教期间,秉持育人求用的理念,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经世之才... 李兆洛是清代中期著名的学者,一生致力于"通"学研究,主张经世致用。他在安徽凤台任知县期间,坚持治世求效的原则,在县治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赫的政绩;他在江阴暨阳书院执教期间,秉持育人求用的理念,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经世之才。他将治学与治世、育人相结合,在从政与执教的社会活动中,践行了博学与致用的学术理念,对当时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成功地展现了一代"通儒"的学术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兆洛 治学 治世 育人
下载PDF
深思立言 重世践行——从《海藻集》看陈思和教授的学术追求与价值取向
13
作者 何清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9-233,283-285,共8页
《海藻集》是陈思和教授的一部编年体文集,尽管只辑录了作者数年间的文字,但从中却可看出一个人文知识分子在变动不居的时代的思考、追求和坚守。它是作者深思之后的立言,尽显其卓然一家的学术创见和恢弘气度;而重世的立场与践行的取向... 《海藻集》是陈思和教授的一部编年体文集,尽管只辑录了作者数年间的文字,但从中却可看出一个人文知识分子在变动不居的时代的思考、追求和坚守。它是作者深思之后的立言,尽显其卓然一家的学术创见和恢弘气度;而重世的立场与践行的取向,则体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如何承担现实责任,如何进入现实发挥作用的独特体验与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思和 《海藻集》 学术追求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新文科与新时代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学典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期38-47,124,125,共12页
新文科的本质内涵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它所针对的是近四十年来直接复制于欧美的西方学术体系;与原有文科特别强调“分科治学”不同,新文科则推动“学科融合”,以问题为平台整合学科而不是以学科为平台切碎问题,是新文科的理念;新... 新文科的本质内涵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它所针对的是近四十年来直接复制于欧美的西方学术体系;与原有文科特别强调“分科治学”不同,新文科则推动“学科融合”,以问题为平台整合学科而不是以学科为平台切碎问题,是新文科的理念;新文科的提出绝非偶然,它实际上与当下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学术大转型密切相关,与学术界跨入新时代紧密相连,新时代要求矫正“象牙塔化”的人文学术,呼唤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学术研究;聚焦于中国经验、中国材料、中国数据、中国案例、中国实践,并抽象出中国法则、中国理论、中国概念,进而全面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新文科的终极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学术转型 学科融合 学科建设 分科治学 问题意识 中国经验
下载PDF
以深入调研推动应用型大学建设——基于潘懋元先生的治学实践
15
作者 李岩 孔繁敏 薛储佳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35-40,共6页
教育转型背景下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是高等学校分类发展与自量定位的必然路径之一。潘懋元先生以调研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将调研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深刻影响并促进了北京联合大学应用型办学之路的建设和发展... 教育转型背景下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是高等学校分类发展与自量定位的必然路径之一。潘懋元先生以调研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将调研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深刻影响并促进了北京联合大学应用型办学之路的建设和发展。潘懋元先生通过调整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实践促进教学等措施,以办学定位“三分法”、调研检验理论、理论指导调研的模式,不断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懋元 应用型大学 调研 治学实践 高校分类
下载PDF
论古代中国人的治学智慧(下)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永福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27,46,共7页
古代中国人有极其丰富的治学思想,这一思想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前文基础上,阐述了古代中国人治学智慧的三方面,分别为:学有次序,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基本规则;涵泳自得,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基本要领;以学为乐,这是... 古代中国人有极其丰富的治学思想,这一思想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前文基础上,阐述了古代中国人治学智慧的三方面,分别为:学有次序,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基本规则;涵泳自得,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基本要领;以学为乐,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乐趣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学智慧 古代 中国
下载PDF
试论方以智的治学精神与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牛云龙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1-44,共4页
作为一个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思想家、学者,方以智有他独特而卓越的治学精神与方法。他有着坚实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明确的历史发展观;有着尊疑、求实的治学精神以及会通古今中外的治学方法论,在有明一代,可谓卓然独立。
关键词 方以智 唯物主义 治学方法
下载PDF
论高校学者的治学道德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能秀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96-99,共4页
本文主要从建立治学道德规范和形成个人修养两个方面 ,探讨了高校学者的治学道德 ,并论述了学术自由在高校学者形成治学道德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高校 学者 治学道德
下载PDF
论古代中国人的治学智慧(中)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永福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17,共8页
古代中国人的治学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前文基础上阐述了古代中国人治学智慧的四个方面,分别为:博约相济,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宏观策略;勤奋钻研,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基本方法;善疑善问,这是古代中国人把治学引向深入... 古代中国人的治学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前文基础上阐述了古代中国人治学智慧的四个方面,分别为:博约相济,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宏观策略;勤奋钻研,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基本方法;善疑善问,这是古代中国人把治学引向深入的重要门径;尊师重友,这是古代中国人治学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学智慧 古代 中国
下载PDF
医苑丛谈——谈治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永炎 王燕平 于智敏 《天津中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如何成为有成就的中医学人、如何在高原上打造高峰是中医学界关注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治学方法,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提高个人境界,强化临床诊疗技能的培养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医苑丛谈"就是紧密围绕这四点展开的。
关键词 中医人才 谈治学 谈素质 谈境界 谈诊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