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空抛物罪”立法评析与适用难题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周杰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9-116,共8页
《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高空抛物罪"是我国刑法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又一例证,立法机关增设该罪是基于我国目前的社会生活条件、司法实践的现状以及刑法教义学的理论成果作出的理性选择,不能将之视为情绪性立法。《刑法修正... 《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高空抛物罪"是我国刑法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又一例证,立法机关增设该罪是基于我国目前的社会生活条件、司法实践的现状以及刑法教义学的理论成果作出的理性选择,不能将之视为情绪性立法。《刑法修正案(十一)》生效后,高空抛物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具有交叉竞合关系,部分产生侵害不特定或多数人法益具体危险的高空抛物行为仍然应当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高空抛物罪中的"情节严重"属于内涵不清的综合评价要件,应当基于自由主义刑法的"法益保护主义"以及"并合刑主义"对之作出限制性解释,将抽象危险犯不利于法治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抛物 抽象危险犯 公共安全 情节严重 刑法解释论
原文传递
环境污染犯罪司法解释中抽象危险犯条款之批判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社坤 胡玲玲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2-18,共7页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颁布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基本解决了污染环境罪"入罪难"的问题,但《解释》通过扩张解释引入抽象危险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颁布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基本解决了污染环境罪"入罪难"的问题,但《解释》通过扩张解释引入抽象危险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的结果犯模式相抵牾,有违罪刑法定原则。通过对《解释》生效以来近千份污染环境罪裁判文书的分析发现: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选择性适用现象,使得生态法益未能得到充分保护;而对抽象危险犯条款的过度适用,也有悖刑法谦抑性原则。在环境犯罪领域引入抽象危险犯应当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发展阶段、环境政策、刑事政策相协调,并对环境保护立法中的重刑主义倾向保持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环境罪 抽象危险犯 生态法益 批判
下载PDF
论“醉驾不必一律入罪” 被引量:12
3
作者 熊伟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9-135,共7页
针对醉酒驾驶行为是否一律入罪,学界形成了"一律论"与"不必论"两种观点的对立。"一律论"实质上是形式解释论的观点,而"不必论"则是实质解释论的结论,故"一律论"与"不必论"... 针对醉酒驾驶行为是否一律入罪,学界形成了"一律论"与"不必论"两种观点的对立。"一律论"实质上是形式解释论的观点,而"不必论"则是实质解释论的结论,故"一律论"与"不必论"的对立本质上是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的对立。醉酒驾驶是抽象危险犯而不是情节犯,抽象危险犯存在处罚范围过大的弊病,故而应当对其进行限制。《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是对犯罪构成进行实质解释的法律依据,而实质解释是限制诸如醉驾等抽象危险犯处罚范围的最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酒驾驶 情节犯 抽象危险犯 实质解释论
原文传递
浅议抽象危险犯之危险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学峰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31-33,共3页
抽象危险犯是危险犯的一个重要类型,应区别具体危险犯,抽象危险犯之危险应采"一般的危险说"为宜。
关键词 抽象危险犯 具体危险犯 形式说 实质说 一般的危险说
下载PDF
危险驾驶罪的几个争议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飞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2期28-31,共4页
危险驾驶罪的发生地点应当坚持公共道路说,同时实质的考察非公共道路的危险状况。危险驾驶罪之追逐竞驶的认定不必以违反行政法的限速规定为条件。危险驾驶罪属于混合的危险犯,可以追诉,特定情况下可以逮捕。另外,我国应当考虑设立危险... 危险驾驶罪的发生地点应当坚持公共道路说,同时实质的考察非公共道路的危险状况。危险驾驶罪之追逐竞驶的认定不必以违反行政法的限速规定为条件。危险驾驶罪属于混合的危险犯,可以追诉,特定情况下可以逮捕。另外,我国应当考虑设立危险驾驶的结果加重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驾驶罪 抽象危险犯 具体危险犯 逮捕 追诉
下载PDF
对危险驾驶罪的法定刑设置的反思
6
作者 王冲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32-37,共6页
危险驾驶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交通肇事罪共同构成维护公共交通安全的刑网体系,但是在法定刑设置上,对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并处罚金与上述两罪并不协调,也存在漏洞;罚金和拘役功能相同,并处罚金不能实现特殊预防,应增加1年以... 危险驾驶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交通肇事罪共同构成维护公共交通安全的刑网体系,但是在法定刑设置上,对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并处罚金与上述两罪并不协调,也存在漏洞;罚金和拘役功能相同,并处罚金不能实现特殊预防,应增加1年以下有期徒刑和轻微危险驾驶肇事行为的刑罚配置,同时就危险驾驶的结果加重犯单独作出规定,以便与相关条文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驾驶 抽象危险犯 社会危害性 法定刑
下载PDF
危险驾驶罪的处罚范围探究
7
作者 邢飞龙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4-67,共4页
危险驾驶罪在个案不需要一律定罪处罚,这并非基于《刑法》第十三条"但书"条款在个案中的应用,而是基于危险驾驶罪本身的性质——抽象危险犯的立法构造。其拟制的、推定的危险,事实并非百分之百的出现,还有刑法的谦抑性,注定... 危险驾驶罪在个案不需要一律定罪处罚,这并非基于《刑法》第十三条"但书"条款在个案中的应用,而是基于危险驾驶罪本身的性质——抽象危险犯的立法构造。其拟制的、推定的危险,事实并非百分之百的出现,还有刑法的谦抑性,注定了限缩的必要。结合基本国情,对构成要件进行目的性的限缩解释和允许以反证证明危险的不存在无疑是一种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驾驶罪 抽象危险犯 积极的一般预防
下载PDF
论我国金融犯罪刑事立法中的宽严相济
8
作者 申柳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共5页
我国刑法的金融犯罪构成要件存在缺陷,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遏制金融犯罪的刑事政策的需要,应当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我国金融犯罪刑罚结构重新设计:一方面应当严密金融犯罪的刑事法网,严格金融犯罪的刑事责任;另一方面基于对刑罚权可能... 我国刑法的金融犯罪构成要件存在缺陷,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遏制金融犯罪的刑事政策的需要,应当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我国金融犯罪刑罚结构重新设计:一方面应当严密金融犯罪的刑事法网,严格金融犯罪的刑事责任;另一方面基于对刑罚权可能被滥用的警惕,设计相应的刑罚排除机制,进行适度的限制与节制,以实现刑罚的宽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犯罪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抽象危险犯
下载PDF
论风险刑法与传统刑法的融合
9
作者 胡娇娇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0期22-24,共3页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首次提出风险社会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广泛讨论。刑法学界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下提出了风险刑法理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刑事实践都对此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反应。从风险刑法的基本理论入手,探究我国刑...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首次提出风险社会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广泛讨论。刑法学界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下提出了风险刑法理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刑事实践都对此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反应。从风险刑法的基本理论入手,探究我国刑事立法中风险刑法与传统刑法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刑法 抽象危险犯 传统刑法
下载PDF
论我国金融犯罪刑事立法中的宽严相济
10
作者 申柳华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2期30-34,共5页
我国刑法的金融犯罪构成要件存在缺陷,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遏制金融犯罪的刑事政策的需要,应当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我国金融犯罪刑罚结构重新设计:一方面应当严密金融犯罪的刑事法网,严格金融犯罪的刑事责任;另一方面基于对刑罚权可能... 我国刑法的金融犯罪构成要件存在缺陷,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遏制金融犯罪的刑事政策的需要,应当根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我国金融犯罪刑罚结构重新设计:一方面应当严密金融犯罪的刑事法网,严格金融犯罪的刑事责任;另一方面基于对刑罚权可能被滥用的警惕,设计相应的刑罚排除机制,进行适度的限制与节制,以实现刑罚的宽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犯罪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抽象危险犯
下载PDF
虚开发票罪的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11
作者 张九允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91-96,共6页
由于缺乏司法解释和指导案例,虚开发票罪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保护法益、犯罪形态以及虚开行为认定等方面。为解决不合理入罪、行政违法与刑事不法之间界限模糊等问题,应当在双层法益观下确定虚开发票罪的保... 由于缺乏司法解释和指导案例,虚开发票罪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保护法益、犯罪形态以及虚开行为认定等方面。为解决不合理入罪、行政违法与刑事不法之间界限模糊等问题,应当在双层法益观下确定虚开发票罪的保护法益,外层是发票管理秩序这一抽象法益,内层是国家税收、公私财产所有权等实体法益。虚开发票罪是抽象危险犯下的实质预备犯,可通过实体法益、抽象危险实质判断以及实质预备犯适格性检验等三条路径对其入罪范围进行限缩。虚开发票罪中的虚开行为应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中的虚开行为作同一解释。若将“他人为自己虚开”与“介绍他人虚开”分别解释为教唆行为与帮助行为而非实行行为,则使具备可罚性的行为被排除在刑罚范围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开发票罪 保护法益 抽象危险犯 虚开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