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溴化锂绝热、增压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延觉 欧汝浩 +1 位作者 陈焕新 张春安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78,86,共5页
吸收器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中最大的部件,传统吸收器换热面积占机组的40%左右,采用传热传质分离吸收器,其传热面积不到传统吸收器的30%,大大改善了吸收器的传热效果。本文在传热传质分离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台增压... 吸收器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中最大的部件,传统吸收器换热面积占机组的40%左右,采用传热传质分离吸收器,其传热面积不到传统吸收器的30%,大大改善了吸收器的传热效果。本文在传热传质分离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台增压器以提高绝热吸收器压力,强化循环传质能力。根据模拟结果,补偿了少量电功的增压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循环总传热面积;通过降低循环溶液浓度,还可以达到降低循环驱动热源温度的目的,且循环热力系数与增压前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制冷 传热传质分离 吸收压力 传热面积 驱动温度
下载PDF
吸收压力、溶液浓度、冷却水温度和流量对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吸收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长庆 陆震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43,共4页
建立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吸收器内溶液吸收过程的数学模型 ,并用计算机进行了求解。根据数值解和实验结果 ,分析了吸收压力、溶液浓度。
关键词 溴化锂 吸收式制冷机 吸收压力 溶液浓度 冷却水
下载PDF
吸收压力对LiBr斜板绝热吸收器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任晓峰 孙欢 《制冷》 2008年第2期63-67,共5页
吸收器作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进行的传热传质过程对机组的吸收效果和传热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蒸汽——溴化锂水溶液在传热传质分离的绝热吸收器中的吸收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对进出口温差、浓度差、吸收率... 吸收器作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进行的传热传质过程对机组的吸收效果和传热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蒸汽——溴化锂水溶液在传热传质分离的绝热吸收器中的吸收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对进出口温差、浓度差、吸收率随吸收压力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和数值结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条件范围内,斜板绝热吸收的传质系数比水平管降膜吸收的传质系数有很大的提高,传质得到了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压力 斜板 传热传质分离 绝热吸收
下载PDF
提高绝热吸收器压力的风冷技术分析
4
作者 欧汝浩 陈焕新 张来强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6年第6期33-37,共5页
吸收器是吸收式制冷机的关键部分,传统吸收器基本采用水冷却。本文在传热传质分离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热力学理论分析,提出提高绝热吸收器压力的方法,建立了制冷系统仿真模型,并通过模型的求解,分析了提高绝热吸收器压力对实现吸收式风冷... 吸收器是吸收式制冷机的关键部分,传统吸收器基本采用水冷却。本文在传热传质分离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热力学理论分析,提出提高绝热吸收器压力的方法,建立了制冷系统仿真模型,并通过模型的求解,分析了提高绝热吸收器压力对实现吸收式风冷技术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溶液浓度不变甚至有所降低的情况下,提高绝热吸收器的压力,可显著提高风冷冷却器的传热温差,有效降低系统再循环倍率,且系统对外界空气温度敏感度较低,从而能很好地实现风冷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制冷 传热传质分离 风冷 吸收压力
下载PDF
钻井泵自吸压力低原因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良青 邓卫东 +1 位作者 彭代清 宋改春 《石油矿场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6-47,共2页
介绍了 3NB80 0 ,3NB10 0 0型泥浆泵自吸压力低的使用状况。在分析主要原因的基础上 ,对泵进行了针对性改进。 2 8台泵的改进及应用表明 ,该项技术是成熟的。
关键词 钻井泵 分析 自吸压力 改进
下载PDF
3种吸附剂不同压力下脱除沼气中CO_2对比实验 被引量:1
6
作者 黄丞 刘建禹 +2 位作者 丁宁 王小伟 朱坤展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0-242,259,共4页
研究了不同压力下常用几种吸附剂脱除沼气中CO2的效果,以提高混合气体中CH4的浓度,并得出最佳吸附压力,从而为工业生产提供沼气净化的吸附剂。本实验选取工业上常用的 ZGA-高强度活性氧化铝、5 A 分子筛和13 X-APG空分专用分子筛3种... 研究了不同压力下常用几种吸附剂脱除沼气中CO2的效果,以提高混合气体中CH4的浓度,并得出最佳吸附压力,从而为工业生产提供沼气净化的吸附剂。本实验选取工业上常用的 ZGA-高强度活性氧化铝、5 A 分子筛和13 X-APG空分专用分子筛3种吸附剂,在不同压力下测定分离后混合气体中的CH4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在0.1~0.8 MPa压力范围下,5 A分子筛吸附后的尾气中CO2和 N2的浓度相对 ZGA氧化铝和13 X-APG 分子筛低,且CH4浓度高,说明5 A 分子筛对混合气中CO2的脱除效果要比ZGA氧化铝和13 X-APG分子筛明显;并且在0.7MPa的压力下,尾气中的 CH4浓度达到了90.26%。因此,5A 分子筛较适合应用于工业化脱除沼气中的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沼气分离 最佳吸附压力
下载PDF
天津高银117大厦无石棉纤维水泥吸声压力板墙面系统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邓德儒 李百川 +2 位作者 毋伟 艾心荧 李强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9-22,共4页
大型项目的功能设备房间对防火、隔声等诸多方面有严格的要求。提出并应用了一种基于无石棉纤维水泥吸声压力板、离心玻璃棉、轻钢龙骨3种材料的墙面系统,相对于传统墙面隔声材料,其具有轻质、牢固、不燃、隔声、耐久等优势,不仅能满足... 大型项目的功能设备房间对防火、隔声等诸多方面有严格的要求。提出并应用了一种基于无石棉纤维水泥吸声压力板、离心玻璃棉、轻钢龙骨3种材料的墙面系统,相对于传统墙面隔声材料,其具有轻质、牢固、不燃、隔声、耐久等优势,不仅能满足大型项目功能设备房间的各项技术要求,而且还有施工方便、质量易控等诸多优点。经天津高银117大厦工程功能设备机房墙面实际应用,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设备机房 无石棉纤维水泥吸声压力板 离心玻璃棉 轻钢龙骨
下载PDF
高性能轻骨料与普通轻骨料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20
8
作者 郭玉顺 丁建彤 +3 位作者 木村薰 李民伟 宋培晶 黄明君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2-26,28,共6页
高性能轻骨料 (HLA)具有独立的微小球形气孔 ,强度高而吸水率低 ,即使在真空或压力条件下 ,吸水率仅为 5% ;普通轻骨料 (CLA)则比较敏感 ,特别在真空或压力条件下 ,吸水率高达 4 0 %以上。对于表观密度为 1 2 g/cm3的HLA ,即使不预先湿... 高性能轻骨料 (HLA)具有独立的微小球形气孔 ,强度高而吸水率低 ,即使在真空或压力条件下 ,吸水率仅为 5% ;普通轻骨料 (CLA)则比较敏感 ,特别在真空或压力条件下 ,吸水率高达 4 0 %以上。对于表观密度为 1 2 g/cm3的HLA ,即使不预先湿水 ,所配制的优质混凝土 ,在 1 5小时内仍能满足泵送要求。对于CLA ,则必须在真空或泵压下预湿比HLA更多的水分 ,方可使其坍落度在 90分钟内保持 15cm以上 ,以满足泵送的要求 ,其结果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是不利的 ,而常压预湿水对HLAC和CLAC的强度是没有不利影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轻骨料 真空吸水 压力吸水 轻骨料混凝土 泵送
下载PDF
变压吸附装置中均压设计的讨论 被引量:19
9
作者 汤洪 《化工设计》 CAS 2003年第1期15-18,共4页
论述“均压”在变压吸附装置中的作用 。
关键词 变压吸附装置 均压 设计 气体回收 有效均压次数
下载PDF
不同轻骨料吸水特性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宋培晶 刘小龙 +4 位作者 丁建彤 李民伟 郭玉顺 木村熏 黄明君 《混凝土》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9-52,共4页
高性能轻骨料 (HPLWA)强度高而吸水率低 ,即使在负压或正压条件下 ,吸水率仅 5 %左右 ,而表观密度为0 9kg/m3 的HPLWA比 1 2 g/cm3 具有更低的吸水率 ;普通轻骨料 (NLWA)则比较敏感 ,特别在负压或正压条件下 ,吸水率高达 40 %以上。对... 高性能轻骨料 (HPLWA)强度高而吸水率低 ,即使在负压或正压条件下 ,吸水率仅 5 %左右 ,而表观密度为0 9kg/m3 的HPLWA比 1 2 g/cm3 具有更低的吸水率 ;普通轻骨料 (NLWA)则比较敏感 ,特别在负压或正压条件下 ,吸水率高达 40 %以上。对于表观密度为 1 2g/cm3 的HPLWA ,即使不预先湿水 ,所配制的混凝土 ,在 1 5小时内仍能满足泵送所需要的坍落度要求。对于NLWA ,则必须在负压或正压下预湿处理 ,方可使其坍落度在 90分钟内保持泵送所需要的坍落度 ,但此处理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是不利的。而常压泡水 30分钟 ,对HPLWAC和NLWAC的强度均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骨料吸水特性 真空吸水 压力吸水 轻骨料混凝土 流动性 泵送性 抗压强度
下载PDF
煤层气注入增产法的探讨 被引量:11
11
作者 程林峰 《中国煤层气》 2006年第3期40-43,共4页
煤层气储集层具有构造复杂、含气量低、渗透率低、原始储层压力低等特点,注入增产法(ECBM)是当前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外煤层气开发单位集中力量重点研究的驱替增产技术。本文在石油系统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主要... 煤层气储集层具有构造复杂、含气量低、渗透率低、原始储层压力低等特点,注入增产法(ECBM)是当前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外煤层气开发单位集中力量重点研究的驱替增产技术。本文在石油系统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主要从注入增产机理、注气井网类型、地面设备流程、注采动态分析模式等四方面较综合地阐述了注入增产的方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注入增产 井网 变压吸附
下载PDF
平庄煤矿砂质泥岩吸水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柳培玉 张娜 +2 位作者 何满潮 李德建 台启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9-53,共5页
利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自主研发的深部软岩水理测试仪,对平庄煤矿砂质泥岩岩样进行了有水压和无水压2种条件下的吸水试验,得出了不同水压条件下岩样吸水量和吸水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特性:岩样吸水过程可划分为减速和等速吸水阶段,并分别... 利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自主研发的深部软岩水理测试仪,对平庄煤矿砂质泥岩岩样进行了有水压和无水压2种条件下的吸水试验,得出了不同水压条件下岩样吸水量和吸水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特性:岩样吸水过程可划分为减速和等速吸水阶段,并分别可用不同的吸水函数曲线拟合。借助扫描电镜试验(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比较了岩样在吸水前后的微观结构变化。岩样的微观结构观察结果表明,所选用岩石样品中的伊蒙混层结构在吸水前后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影响岩样吸水规律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泥岩 水理作用 吸附水 无水压吸水试验
下载PDF
陶粒不同状态下吸水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志伟 叶昕 李秋义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73-76,共4页
了解陶粒不同状态下的吸水特性,特别是在压力作用下的吸水规律是改善陶粒混凝土泵送性和工作性的技术基础。通过陶粒的常温常压吸水率以及压力吸水率试验,研究了陶粒吸水率与陶粒外壳结构、饱水时间、最大粒径、压力大小以及筒压强度等... 了解陶粒不同状态下的吸水特性,特别是在压力作用下的吸水规律是改善陶粒混凝土泵送性和工作性的技术基础。通过陶粒的常温常压吸水率以及压力吸水率试验,研究了陶粒吸水率与陶粒外壳结构、饱水时间、最大粒径、压力大小以及筒压强度等影响因素的关系,得出了普通海泥陶粒和粘土陶粒在常压以及压力状态下的吸水规律,并分析了陶粒在混凝土中的吸水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粒 吸水率 压力吸水
下载PDF
陶粒不同压力状态下吸水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博春 宋文娟 杨正宏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3-87,共5页
了解陶粒的吸水性能,尤其是对其进行压力下的吸水性能试验研究,对于优化泵送轻集料混凝土的性能和工艺提供了技术基础。主要研究了内外结构不同的3种陶粒在常温常压下的吸水特性和其在压力作用下的吸水特性,研究在这两种状态下影响陶粒... 了解陶粒的吸水性能,尤其是对其进行压力下的吸水性能试验研究,对于优化泵送轻集料混凝土的性能和工艺提供了技术基础。主要研究了内外结构不同的3种陶粒在常温常压下的吸水特性和其在压力作用下的吸水特性,研究在这两种状态下影响陶粒吸水率的主要因素及产生影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粒 吸水率 常压吸水 压力吸水
下载PDF
N-甲基二乙醇胺脱碳效果的仿真研究分析
15
作者 王宏伟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50-151,154,共3页
为解决当前合成氨脱碳工艺过程中脱碳效果不佳无法满足0.2%要求的问题,在对MDEA脱碳工艺进行简单概述的基础上,对实际生产中的生产参数进行采集并初步分析了导致脱碳效果不佳的主要问题;而后,基于ASPEN PLUS软件建立MDEA脱碳工艺数值模... 为解决当前合成氨脱碳工艺过程中脱碳效果不佳无法满足0.2%要求的问题,在对MDEA脱碳工艺进行简单概述的基础上,对实际生产中的生产参数进行采集并初步分析了导致脱碳效果不佳的主要问题;而后,基于ASPEN PLUS软件建立MDEA脱碳工艺数值模拟仿真模型,重点对吸收塔压力、MDEA浓度以及贫液量对脱碳效果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得出最适宜生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 吸收塔压力 N-甲基二乙醇胺浓度 贫液量 脱碳
下载PDF
气体通过内置不同液体分布器吸收塔的压降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翊红 黄维秋 +3 位作者 王文捷 郝庆芳 叶青 钟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103-107,共5页
压降是吸收塔设计及操作的重要参数,吸收塔内置不同结构的液体分布器时产生压降情况不同。为此,搭建1.2 m吸收塔实验平台,基于不同液体分布器,针对气速与喷淋密度对整塔及局部内件压降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吸收塔中分布器、填... 压降是吸收塔设计及操作的重要参数,吸收塔内置不同结构的液体分布器时产生压降情况不同。为此,搭建1.2 m吸收塔实验平台,基于不同液体分布器,针对气速与喷淋密度对整塔及局部内件压降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吸收塔中分布器、填料、集液器等部件压降都较小,绝大部分压降集中在除沫器部分;吸收塔内置管式和槽式分布器时,整塔压降随喷淋密度增大有下降的趋势,整塔压降随气速增大而变大。在1 326 m^3/h和1 329 m^3/h的气速下,整塔压降峰值分别为0.45 k Pa和0.445 k Pa。吸收塔内置新型管槽式分布器,整塔压降随喷淋密度增大基本上保持不变,整塔压降同样随气速的增大而变大,在1 350 m^3/h气速下整塔压降峰值为0.375 k Pa,相比内置管式和槽式分布器有较大的优势,且在不同喷淋密度下表现更加平稳。经计算,u=1 362 m^3/h时,吸收塔内置新型管槽式液体分布器相对于内置管式和槽式分布器的整塔压降分别降低16%和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塔 气体吸收分离 压降 管式分布器 槽式分布器 新型管槽式分布器 液态分布
下载PDF
益新煤矿煤系沉积岩吸水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娜 王帅栋 +3 位作者 张紫筠 郭琳 黄灿 何满潮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700-2710,共11页
吸水是导致深部软岩变形乃至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益新煤矿深部软岩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扫描电镜实验及无压吸水实验,综合分析研究区岩石试样的吸水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3种岩性岩石样品的吸水过程趋势大体一致,... 吸水是导致深部软岩变形乃至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益新煤矿深部软岩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扫描电镜实验及无压吸水实验,综合分析研究区岩石试样的吸水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3种岩性岩石样品的吸水过程趋势大体一致,均为减速吸水过程,可用负指数函数进行拟合,但各自吸水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吸水能力强弱排序为泥岩(0.74%)>粉砂岩(0.56%)>中砂岩(0.27%)。黏土矿物含量和分形维数对吸水能力影响显著,呈现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不同矿物成分对吸水能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伊利石对吸水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石英和高岭石则对吸水能力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无压吸水 吸水特性 黏土矿物 微观结构 孔隙分布
原文传递
提高高吸水性树脂加压吸收量的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小磊 沈慧芳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63,共5页
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前期聚合法和后期表面交联法提高高吸水性树脂加压吸收量的研究进展。前期聚合法涉及设计结构法、交联剂法和共混复合法;后期表面交联法涉及的交联剂主要有多元醇、多价金属盐、环... 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前期聚合法和后期表面交联法提高高吸水性树脂加压吸收量的研究进展。前期聚合法涉及设计结构法、交联剂法和共混复合法;后期表面交联法涉及的交联剂主要有多元醇、多价金属盐、环氧化合物以及混合交联剂。最后指出了目前提高高吸水性树脂加压吸收量的方法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加压吸收量 互穿网络结构 交联剂 共混 表面交联
原文传递
解析陶粒在不同状态下的吸水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建成 《砖瓦》 2009年第9期14-17,共4页
了解陶粒不同状态下的吸水特性,特别是在工作压力作用下的吸水规律是改善陶粒混凝土泵送性和工作性的技术基础。通过陶粒的常温常压吸水率以及工作压力吸水率试验,研究了陶粒吸水率与陶粒外壳结构、饱水时间、最大粒径、压力大小以及筒... 了解陶粒不同状态下的吸水特性,特别是在工作压力作用下的吸水规律是改善陶粒混凝土泵送性和工作性的技术基础。通过陶粒的常温常压吸水率以及工作压力吸水率试验,研究了陶粒吸水率与陶粒外壳结构、饱水时间、最大粒径、压力大小以及筒压强度等影响因素的关系,得出了普通海泥陶粒和粘土陶粒在常压以及工作压力状态下的吸水规律,并分析了陶粒在混凝土中的吸水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粒 吸水率 压力吸水
下载PDF
不同钙源对SHR大鼠钙吸收及降压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夫道 郑明 +2 位作者 程晓梅 窦富根 史吉平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26,共6页
选择10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喂以骨粉、乳酸钙和碳酸钙为钙源配制的饲料(含Ca2.5%),研究SHR大鼠对不同钙源的吸收及其血压的变化。结果如下:1.增加饲料中的钙含量可明显起到补钙作用。在三个高钙处理中,... 选择10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喂以骨粉、乳酸钙和碳酸钙为钙源配制的饲料(含Ca2.5%),研究SHR大鼠对不同钙源的吸收及其血压的变化。结果如下:1.增加饲料中的钙含量可明显起到补钙作用。在三个高钙处理中,SHR大鼠体内钙含量显著高于低钙对照组,其中雄性大鼠比对照高2.25-3.19倍,雌性大鼠高1.36-2.56倍。对雄性大鼠的补钙作用,骨粉钙>乳酸钙>碳酸钙>对照;而雌性大鼠则是骨粉钙>碳酸钙>乳酸钙>对照。无论雄性还是雌性大鼠,均是骨粉钙优于其它两种钙源。2.三种钙源均可延缓SHR大鼠血压上升,乳酸钙降血压效果最显著。在雄性组中,钙的降血压作用为:乳酸钙>骨粉钙>碳酸钙;在雌性组中,骨粉钙和碳酸钙虽有一定的降压效果,但差异不显著,只有乳酸钙差异显著。3.三种钙源均不同程度地减少SHR雄性大鼠红细胞压积,雌性大鼠红细胞压积均处在正常范围内。大鼠血液中的钙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钙吸收 血压 饲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