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焦循的《孟子正义》
- 1
-
-
作者
高雨
-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11-114,共4页
-
文摘
焦循的《孟子正义》为清儒新十三经之一,是清代学术的典范之作,同时这部撰述又是焦循一生学术思想的总结之作,集中反映了清代中后期的学术风貌。焦循《孟子正义》的注疏方法典型地体现着清代学术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其注疏方法背后深具思想史的意义。焦循在书中重新确立了《孟子》一书的经典意义,构建了自我的义理之学,实现了对汉宋之学的超越。
-
关键词
汉学
注疏
宋学
通儒
思想史
-
Keywords
the Hart School of classical philology
Confucian School of idealist philosophy in the Song and the Ming Dynasties
the method of the explaining
the learned scholar
the idealistic history
-
分类号
I207.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顾炎武的学术思想和人格魅力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瑞
-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
出处
《安顺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92-94,共3页
-
文摘
在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动荡之中,顾炎武以其经世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为后来的学者树立了榜样。他勇于针砭当时学术界存在的弊端,痛斥某些学者空谈阔论、沽名钓誉的无耻之举,倡导"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学术道德,开启清代经世致用之学风,以其实际行动影响了时人与后人。
-
关键词
顾炎武
经师
人师
学术思想
人格魅力
-
Keywords
Gu Yanwu
a learned scholar
a man of virtue
academic thoughts
personality charm
-
分类号
B249.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北宋史学、理学、博学视野中的唐诗论
- 3
-
-
作者
胡建次
-
机构
南昌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嘉应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85-87,共3页
-
文摘
北宋,在诗话、序跋书信、诗选几种主要的文学批评形式对唐诗的论评之外,一些史学家、理 学家、博学家在考史论文、寓道谈理中,从他们自身所具知识结构、所持批评原则出发,对唐人唐诗也有论 评。他们不同的观照视点,拓展了北宋唐诗论评的视域,为宋代唐诗学的成长和发展捐献了血液。
-
关键词
北宋
史学家
理学家
博学家
唐诗之论
-
Keywords
North-Song Dynasty
historian
idealist
learned scholar
Tang Poetry criticism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通儒无声品自高——近现代诗文名家何振岱之我见
- 4
-
-
作者
蔡德贵
-
机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
出处
《闽江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6,共6页
-
文摘
近代福州文人何振岱,擅长作诗填词,并精通书画,琴艺亦属上乘。何振岱在世时便以诗文名世,其词作、楹联均称佳作,诗论亦富有个人特色。他不仅学问渊博扎实,而且品格高尚,教书育人极为严谨,堪称近现代史上的一位通儒。
-
关键词
何振岱
诗词创作
书法作品
训导弟子
通儒
-
Keywords
He Zhendai
poetry creation
works of calligraphy
educate students
learned profound scholar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士大夫之学”视野下的曾国藩“奇偶互用”说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陈慧
-
机构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13,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从文统重建到文明再造:明清以来的韩愈古文批评”[18FZW015]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曾国藩在奠定“士大夫之学”学术规模的过程中,根植《易传·系辞》的宇宙观和张载的辩证观,依据韩愈“孔墨相用”说而提出“奇偶互用”说。相较清中叶以来“奇偶相生”“奇偶相杂迭用”“骈散相成”“奇偶相间”“奇偶相参错综”等说,“奇偶互用”说确立“奇”为本位、以“奇”兼“偶”的体用关系,主要从行气运辞、天授人事的角度记述奇偶,重塑韩愈古文在学术分途中的连接作用与在文体演变中的典范价值。该说完善并发展了姚鼐“文分阴阳”说,试图纠正桐城理论阴阳分判、偏于阳刚,而创作失之阴柔的流弊。曾国藩大胆接受富有争议的“孔墨相用”说,体现了其在晚清大变局中,借助韩愈归本经子、博学于文的“大贤君子之道”,复兴修己治人、经世致用的大人之学的淑世情怀。
-
关键词
曾国藩
晚清
士大夫之学
骈散合一论
韩愈
-
Keywords
Zeng Guofan
late Qing dynasty
learning of scholar-officials
the thought of unity of parallel and prose
Han Yu
-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I20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