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薄膜扩散梯度技术估算红枫湖沉积物磷释放通量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婧 陈敬安 +1 位作者 王敬富 丁士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4-1020,共7页
湖水因季节性分层而导致底层滞水带缺氧的亚深水型湖泊,其沉积物内源磷释放对水体磷循环和富营养化有着重要影响。选取典型的高原亚深水型湖泊——贵州红枫湖为研究对象,借助氧化锆薄膜扩散梯度技术获取了5个代表性湖区沉积物有效磷(la... 湖水因季节性分层而导致底层滞水带缺氧的亚深水型湖泊,其沉积物内源磷释放对水体磷循环和富营养化有着重要影响。选取典型的高原亚深水型湖泊——贵州红枫湖为研究对象,借助氧化锆薄膜扩散梯度技术获取了5个代表性湖区沉积物有效磷(labile P)的原位、二维、高分辨分布信息,在此基础上估算夏季红枫湖沉积物内源磷释放通量。结果表明,红枫湖后五沉积物有效磷浓度最高,羊昌河、大坝次之,南湖中与北湖中较低。红枫湖沉积物labile P浓度在亚毫米水平上有很大差异,空间分布不均一,时间上夏季磷释放量为6270-7999kg,占全湖水体总磷的22%-28%。沉积物磷释放是红枫湖水体磷的重要来源,在湖泊富营养化防治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枫湖 沉积物 zr-oxide DGT 高分辨率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potential interferences on the measurement of dissolved reactive phosphate using zirconium oxide-based DGT technique 被引量:4
2
作者 Qin Sun Yifei Chen +2 位作者 Di Xu Yan Wang Shiming D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8期1592-1600,共9页
A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DGT) technique based on hydrous zirconium oxide (Zr-oxide) has been recently develope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dissolved reactive phosphate (DRP). In this study, the detailed ... A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DGT) technique based on hydrous zirconium oxide (Zr-oxide) has been recently develope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dissolved reactive phosphate (DRP). In this study, the detailed performance of the DGT technique is reported. Spiking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several orthophosphate monoester compounds contributed to the Zr-oxide DGT measurements of DRP. However, such a phenomenon is unlikely to occur during field conditions due to the low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P in typical natural waters. The presence of Cl- (up to 106 g/L), SO42- (up to 16 g/L), HCO3- (up to 817 g/L), and AsO2- and AsO 3 4 (both up to 1 mg As/L) in solutions had negligible effects on the measurement of DRP. The threshold concentrations of Cl-, SO42- and HCO3- have been increased from previous reports for the measurements of DRP using other adsorbent-based DGT techniques. The capacity for DGT measurements of DRP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lution pH (4.2-9.2). The lowest capacity (95 μg P/m2 at pH 9.2) was still greater than that of other DGT techniques that are usually use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DRP (2-12 μg P/cm2 ). The Zr-oxide binding gel could be stored for up to 2 years without any aging effect. This period of validity was considerably longer than the ferrihydrite binding gel that is commonly used in present DGT devices (6 months). The field application reveal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DRP measured in three fresh water samples using the Zr-oxide DGT technique were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of the traditional colorimetric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DGT) technique zirconium oxide zr-oxide dissolved reactive phosphate (DRP) interference soil water
原文传递
Using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 technique for in-situ measurement of labile phosphorus around Oryza sativa L. roots in flooded paddy soils 被引量:1
3
作者 Yu WANG Hao CHEN +5 位作者 Lei WANG Wenbin ZHU Jiahui YUAN Deb P.JAISI Xu ZHAO Shenqiang WA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期76-82,共7页
Behavior of phosphorus(P) in flooded rice soil is controlled by iron(Fe) redox cycling in root-zone. In this study, we applied a novel approach—the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DGT) technique—for investigating ... Behavior of phosphorus(P) in flooded rice soil is controlled by iron(Fe) redox cycling in root-zone. In this study, we applied a novel approach—the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DGT) technique—for investigating the in-situ distribution of labile phosphorus(P) and Fe in close proximity to Asian rice(Oryza sativa L.) roots at submillimeter to millimeter spatial resolutions during the seedling and booting stages. We conducted a seven-year field experiment under rice-wheat rotation with different P fertilizer treat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 and strong positive relationship of the average DGT-labile P concentration with soil Olsen P(R2= 0.77, P < 0.01) and with rice total P concentration(R^(2)= 0.62, P < 0.05). Furthermore, results on one-and two-dimensional changes of DGT-labile P indicated that fertilization only in the wheat season produced sufficient amounts of labile P in the flooded paddy soils, similar to when fertilizer was applied only in the rice season;dissolved P concentrations, however, were lower. A co-occurrence an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P < 0.01) between DGT-labile P and Fe indicated Fe-coupled mobilization of P in flooded paddy soils. These results collectively indicated that the DGT technique provided information on in-situ distribution of labile P and its variability in close proximity to rice roots. This suggests that the DGT technique can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in-situ and high-resolution labile P processes in paddy soils and can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optimizing P fert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tilization reduction labile P rice root zr-oxide DGT Fe-P coupling
原文传递
柴油车氧化催化剂的研制 被引量:4
4
作者 龚云卿 戴华 +1 位作者 张昭良 胡逸民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76-78,共3页
通过添加稀土、过渡金属、碱土金属等开发了Pt/Mn Zr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与传统Pt/Al2O3氧化催化剂相比,提高了对CO,HC和PM的氧化性能,制备出的Pt/Mn Zr A O/γ Al2O3(A=La,Ce,Pr,Nd,Y,Ca,Mg,Fe,Co,Ni,Zn,Pd,Cu)结构的陶瓷蜂窝状催化剂... 通过添加稀土、过渡金属、碱土金属等开发了Pt/Mn Zr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与传统Pt/Al2O3氧化催化剂相比,提高了对CO,HC和PM的氧化性能,制备出的Pt/Mn Zr A O/γ Al2O3(A=La,Ce,Pr,Nd,Y,Ca,Mg,Fe,Co,Ni,Zn,Pd,Cu)结构的陶瓷蜂窝状催化剂安装在国产柴油车上达到GB18352.2 2001标准(等同于欧洲II号排放标准)要求,该产品现已批量投入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车 氧化催化剂 Mn-zr复合氧化物 稀土
下载PDF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测量砷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孙琴 徐律 +2 位作者 丁士明 陈静 章丽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82-1490,共9页
研究了水体中常见无机阴离子和腐植酸对以氧化锆为固定膜的新型薄膜扩散梯度技术(Zr-oxide DGT)测量砷(As)的影响及其在自然地表水体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短期(16h)暴露,SO_4^(2-)无影响,而HCO_3^-、Cl^-、SiO_3^(2-)和腐植酸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了水体中常见无机阴离子和腐植酸对以氧化锆为固定膜的新型薄膜扩散梯度技术(Zr-oxide DGT)测量砷(As)的影响及其在自然地表水体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短期(16h)暴露,SO_4^(2-)无影响,而HCO_3^-、Cl^-、SiO_3^(2-)和腐植酸有一定的影响,其忍耐的最高浓度值分别为360mg/L、45g/L、100mg/L和36mg/L.1~4d暴露期间,37~148mg/L的HCO_3^-、1.44~2.88g/L的SO_4^(2-)、12~24g/L的Cl^-、8~24mg/L的SiO_3^(2-)和3~9mg/L的腐植酸均无影响,而高浓度的HCO_3^-(370mg/L)、SO_4^(2-)(8.64g/L)、Cl^-(72g/L)和腐植酸(27mg/L)3~4d以及SiO_3^(2-)(72mg/L)2~4d的存在明显降低该技术对As的吸收富集,并对As(Ⅲ)的作用更大.将Zr-oxide DGT技术应用于南京市地表水体,并与传统的主动监测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利用Zr-oxide DGT技术测得的溶解态As浓度与传统的主动采样技术测定浓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 氧化锆(zr-oxide) 砷(As) 无机阴离子 腐植酸 水体
下载PDF
胶溶法制备铈锆镧共改性氧化铝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黎秀敏 彭娜 +3 位作者 陈山虎 赵明 陈耀强 龚茂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共3页
γ-Al2O3是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常用载体,其高温热稳定性、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及表面酸性等对催化活性有很大影响.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铈、锆、镧和钡等元素的添加可以提高氧化铝的高温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然而这些研究大多... γ-Al2O3是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常用载体,其高温热稳定性、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及表面酸性等对催化活性有很大影响.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铈、锆、镧和钡等元素的添加可以提高氧化铝的高温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然而这些研究大多致力于单组分或者双组分改性氧化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氧化铝 铈锆复合氧化物 氧化镧 Pt-Rh型催化剂 丙烷
下载PDF
负载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燃烧氯苯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梁川 朱磊 +3 位作者 于鹏 李溪 徐炎华 刘志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12-5017,共6页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系列负载型Mn-Ce-Zr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载体、摩尔比以及负载量对催化燃烧氯苯性能的影响,同时借助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系列负载型Mn-Ce-Zr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考察了载体、摩尔比以及负载量对催化燃烧氯苯性能的影响,同时借助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理化性能。结果表明: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载体、锰铈锆摩尔比为4∶1∶1、负载量为30%的条件制得的催化剂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氧化性能,325℃下氯苯的转化率可达99%。研究发现,这与催化剂优异的氧化还原性能以及活性组分于载体的均匀分布密切相关。此外,催化剂对不同结构特性CVOCs的催化燃烧性能也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Ce-zr复合氧化物 堇青石载体 催化燃烧 氯苯 含氯挥发性有机物
下载PDF
Ni/Fe/Zr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微波催化氧化性能
8
作者 龙腾锐 尤鑫 +1 位作者 林于廉 易洁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83-85,共3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Ni/Fe/Zr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在微波条件下以H2O2为氧化剂,将其用于处理正丁酸模拟废水,考察该催化剂的活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Ni∶Fe=(0∶10)、Zr∶(Fe+Ni)=4∶1、沉淀时间为5 h、干燥时间为6 h、焙烧温度为35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Ni/Fe/Zr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在微波条件下以H2O2为氧化剂,将其用于处理正丁酸模拟废水,考察该催化剂的活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Ni∶Fe=(0∶10)、Zr∶(Fe+Ni)=4∶1、沉淀时间为5 h、干燥时间为6 h、焙烧温度为350℃、焙烧时间为6 h的条件下,所制的催化剂活性最高,此时对模拟废水中TOC的去除率可达75%;Ni∶Fe、Zr∶(Fe+Ni)及焙烧温度这三个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特别显著,焙烧时间次之,而干燥时间和沉淀时间无明显影响。另外,上述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稳定性较好,使用17次后处理效果仍无明显下降。对催化剂进行XRD衍射及电镜扫描表征发现,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时,对催化剂进行掺杂改性可改变其物相,在Fe催化剂中添加Zr可有效提高其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Fe/zr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微波 催化氧化
原文传递
夹杂物对Ti,Zr微合金钢中针状铁素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石明浩 段争涛 +1 位作者 张朋彦 朱伏先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24-1427,共4页
采用实验室真空感应炉,炼制了3炉35 kg钢锭.利用MMS-300型热模拟机对实验钢进行线能量为100 kJ/cm,峰值温度为1 400℃的大热输入焊接模拟实验.借助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和电子探针显微镜(EPMA... 采用实验室真空感应炉,炼制了3炉35 kg钢锭.利用MMS-300型热模拟机对实验钢进行线能量为100 kJ/cm,峰值温度为1 400℃的大热输入焊接模拟实验.借助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和电子探针显微镜(EPMA)对粗晶热影响区(CGHAZ)组织进行观察;研究了热循环后夹杂物的数量、大小、分布和组成对焊接热影响区(HAZ)中针状铁素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粗晶热影响区中针状铁素体的数量随小尺寸氧化物夹杂的数量和面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针状铁素体在Ti,Zr为主的复合夹杂物上形核,这些夹杂物多以Ti,Zr氧化物为核心,表面析出MnS,尺寸在0.5~3μ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杂物 粗晶热影响区 针状铁素体 Ti zr氧化物 焊接热模拟
下载PDF
SO_4^(2-)/ZrO_2-SiO_2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缪长喜 高滋 《化工科技》 CAS 2000年第1期17-19,共3页
用XRD、BET、Hammett指示剂法及乙酸乙酯化反应等手段研究了引入SiO2 对SO2 -4 /ZrO2体系的晶化、比表面、酸强度和催化性能的影响。添加SiO2 会延迟ZrO2 的晶化 ,减弱SO2 -4 /ZrO2 的超强酸性 ,但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酯化反应活性。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固体酸 酯化 催化剂 氧化物催化剂
下载PDF
引入Al_2O_3对SO_4^(2-)/ZrO_2固体超强酸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缪长喜 高滋 《工业催化》 CAS 1999年第5期49-53,共5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SO42-/ZrO2-Al2O3催化剂,详细研究了添加Al2O3对SO42-/ZrO2。超强酸样品的晶化、比表面、硫含量、超强酸性和正了烷异构化反应的影响。添加Al2O3。会延迟ZrO2的晶化和晶相转变,增强SO42-/ZrO2体系的超强酸...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SO42-/ZrO2-Al2O3催化剂,详细研究了添加Al2O3对SO42-/ZrO2。超强酸样品的晶化、比表面、硫含量、超强酸性和正了烷异构化反应的影响。添加Al2O3。会延迟ZrO2的晶化和晶相转变,增强SO42-/ZrO2体系的超强酸性和正了烷异构化反应的活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物 超强酸 氧化铝 催化剂
下载PDF
应用电子微探针-扫描电镜-拉曼光谱-电子背散射衍射研究一种未知Ti-Zr-U氧化物的矿物学特征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亚非 王立社 +5 位作者 魏小燕 周宁超 来志庆 杨文强 李智明 赵慧博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5,共8页
本文应用电子微探针(EPMA)、扫描电镜(SEM)在阿尔金地区的榴闪岩中发现了一种微米级含铀氧化物矿物,结合光学显微镜、拉曼光谱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该矿物的化学成分、赋存状态、物理及光学性质、晶体结构等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 本文应用电子微探针(EPMA)、扫描电镜(SEM)在阿尔金地区的榴闪岩中发现了一种微米级含铀氧化物矿物,结合光学显微镜、拉曼光谱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该矿物的化学成分、赋存状态、物理及光学性质、晶体结构等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物在空间上与钛铁矿关系密切且主要产于其边部,为一种不透明矿物;主要化学组成为TiO2、ZrO2和UO2,实验化学式为(Zr,U)Ti2O6,其中U与Zr互为类质同象替代;具独特的拉曼光谱特征,初步确定为斜方晶系且具有序的铌钙矿结构。通过电子微探针U-Th-Pb定年获得等时线年龄为451±49Ma,可能代表了寄主岩石的退变质年龄。将该矿物与化学成分类似的晶体进行对比,发现与斯里兰卡石等已知天然矿物存在差异,而与一种人工合成晶体Zr5Ti7O24在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上较为相似,可以初步推断Ti-Zr-U氧化物为一种未被人们发现的新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zr-U氧化物 U-Th-Pb定年 电子微探针 扫描电镜 拉曼光谱 电子背散射衍射
下载PDF
ZrO_2引入对Pd/Al_2O_3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湘鄂 杨乐夫 +2 位作者 史春开 胡昱翔 蔡俊修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24-927,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不同摩尔比的ZrO2 和Al2 O3 复合载体 ,考察了负载型Pd/nZrO2 mAl2 O3 催化剂上CH4 的催化燃烧反应 ,当催化剂中n(ZrO2 )∶n(Al2 O3 ) =1∶5 8时催化活性最好。XRD结果显示 ,ZrO2 的引入量影响了催化剂的表面组成和结... 采用共沉淀法制得不同摩尔比的ZrO2 和Al2 O3 复合载体 ,考察了负载型Pd/nZrO2 mAl2 O3 催化剂上CH4 的催化燃烧反应 ,当催化剂中n(ZrO2 )∶n(Al2 O3 ) =1∶5 8时催化活性最好。XRD结果显示 ,ZrO2 的引入量影响了催化剂的表面组成和结构 ,当催化剂中存在单斜相ZrO2 及催化剂成大孔径分布时催化剂活性较好。O2 TPD结果表明 ,适量ZrO2 引入 ,促使载体与贵金属的相互作用形成大量活性PdOx,提高了催化剂的CH4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催化剂 zr/Al混合氧化物 甲烷 低温催化燃烧
下载PDF
Zr/Ti 摩尔比对锶锆钛复合氧化物在可见光下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海凤 贾建明 +2 位作者 卢晗锋 张宏华 潘烈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19-1326,共8页
通过分步沉积法制备了不同Zr/Ti摩尔比的锶锆钛(SZT)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光谱等表征手段考察不同Zr/Ti摩尔比下SZT催化剂的结构形态, 以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亚... 通过分步沉积法制备了不同Zr/Ti摩尔比的锶锆钛(SZT)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光谱等表征手段考察不同Zr/Ti摩尔比下SZT催化剂的结构形态, 以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为模型反应考察样品的光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 Zr/Ti摩尔比<1时SZT 催化剂发生 Zr4+与Ti4+同质替换, 引起晶格缺陷, 光催化活性小幅提高; Zr/Ti摩尔比≥1时SZT催化剂产生SrZrO3/TinO2n-1(n=4, 9)的新晶相, TinO2n-1(n=4, 9)的存在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的传导与分离, 可大幅提高催化剂光催化活性. 其中, SZT-5/5表现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 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达到0.2133 min-1, 是同等光照条件下纯SrTiO3样品(0.0158 min-1)的 13.5 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锶锆钛复合氧化物 zr Ti摩尔比 光催化降解 亚甲基蓝
下载PDF
球状介孔锆铝复合氧化物甲醇催化剂载体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海波 《合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85-990,共6页
以Zr(NO 3)4·5H 2 O和Al(NO 3)3·9H 2 O为原料,采用葡萄糖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球状介孔复合氧化物(ZrO 2)x-Al 2 O 3(x=0、0.18、0.42、0.76和1.26),其结构和性能经扫描电子显微镜、低温N 2吸脱附、NH 3吸脱附表征。以(ZrO 2)x... 以Zr(NO 3)4·5H 2 O和Al(NO 3)3·9H 2 O为原料,采用葡萄糖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球状介孔复合氧化物(ZrO 2)x-Al 2 O 3(x=0、0.18、0.42、0.76和1.26),其结构和性能经扫描电子显微镜、低温N 2吸脱附、NH 3吸脱附表征。以(ZrO 2)x-Al 2 O 3为载体,制备了铜锌基甲醇催化剂,其结构经X-射线衍射和N 2 O化学滴定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在合成气合成甲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n(ZrO 2)/n(Al 2 O 3)=0.42时,复合氧化物ZA2具有较大的孔径和较弱的表面酸强度,以其作为载体合成的铜锌基甲醇催化剂CZn/ZA2的活性铜比表面积较高。在5 MPa、250℃反应条件下,甲醇的时空收率达到1.44 g·mL-1·h-1,活性比传统C307甲醇合成催化剂提高约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状介孔材料 锆铝复合氧化物 葡萄糖水热法 制备 载体 催化性能
下载PDF
15Ni-15Cr ODS钢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瑞林 贾皓东 +2 位作者 曹书光 佟振峰 周张健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氧化物弥散强化(Oxide dispersion strengthened,ODS)钢因其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抗辐照性能被认为是钠冷快堆包壳材料的重要候选材料.本文通过机械合金化以及热等静压和锻造工艺制备了15Ni‒15Cr ODS奥氏体钢,并且采用相同工艺制备了不... 氧化物弥散强化(Oxide dispersion strengthened,ODS)钢因其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抗辐照性能被认为是钠冷快堆包壳材料的重要候选材料.本文通过机械合金化以及热等静压和锻造工艺制备了15Ni‒15Cr ODS奥氏体钢,并且采用相同工艺制备了不加氧化物的15Ni‒15Cr奥氏体钢作为参比材料.利用透射电镜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发现15Ni‒15Cr和15Ni‒15Cr ODS奥氏体钢晶粒尺寸分别为0.75和0.5μm.15Ni‒15Cr ODS奥氏体钢中分布的氧化物弥散粒子主要为δ-Y_(4)Zr_(3)O_(12)以及少量的Al_(2)O_(3).15Ni‒15Cr ODS奥氏体钢中氧化物弥散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2.8 nm、数密度5.5×10^(22)m^(−3)、粒子间距26 nm.相比于15Ni‒15Cr奥氏体钢,15Ni‒15Cr ODS奥氏体钢具有更高的强度,但是高温塑性有所降低.15Ni‒15Cr ODS奥氏体钢的室温断裂机制为韧性断裂,高温断裂机制为韧–脆混合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i-15Cr 15Ni-15Cr ODS奥氏体钢 微观结构 Y-zr-O氧化物粒子 力学性能
下载PDF
C_(18)TAB为模板剂合成有序多孔掺锡氧化锆
17
作者 马会宣 高春光 赵永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3-135,139,共4页
以C18TAB为模板剂,氧氯化锆和四氯化锡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合成了不同掺锡量的有序多孔氧化锆。通过XRD、N2吸-脱附、FT-IR等技术表征材料的孔结构。结果表明,掺锡氧化锆孔排布为六方有序,材料的热稳定性、比表面积均高,与C16TAB为... 以C18TAB为模板剂,氧氯化锆和四氯化锡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合成了不同掺锡量的有序多孔氧化锆。通过XRD、N2吸-脱附、FT-IR等技术表征材料的孔结构。结果表明,掺锡氧化锆孔排布为六方有序,材料的热稳定性、比表面积均高,与C16TAB为模板剂合成的结果相比,d100值、孔容明显增大,S(5)Zd100增大了0.22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8 TAB六方有序多孔Sn-zr氧化物
下载PDF
Ru-Zr-Y氧化物涂层电极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淳恺 邵艳群 唐电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37,共4页
将组元Zr和Y引入钛阳极氧化物涂层制备体系,采用热分解法在TA2基材上制备出Ru0.4Zr0.6O2、Ru0.32Zr0.48Y0.2O1.9涂层电极。采用XRD分析电极涂层的组织结构,测试各电极的析氯析氧电位、极化曲线、循环伏安曲线以及电极的稳定性,同时与同... 将组元Zr和Y引入钛阳极氧化物涂层制备体系,采用热分解法在TA2基材上制备出Ru0.4Zr0.6O2、Ru0.32Zr0.48Y0.2O1.9涂层电极。采用XRD分析电极涂层的组织结构,测试各电极的析氯析氧电位、极化曲线、循环伏安曲线以及电极的稳定性,同时与同条件下制备的RuO2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450℃烧结制备的Ru0.32Zr0.48Y0.2O1.9三元电极涂层的综合性能比RuO2优越。说明添加Zr和Y组元,能有效提高涂层的析氯电催化活性和强化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材料 钌-锆-钇氧化物 电催化活性
原文传递
K修饰的CZA载体对全钯三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姚青 田群 +1 位作者 陈宏德 韩芸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31-336,共6页
采取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载体,考察K对Pd/CZA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的添加对此类催化剂具有明显劣化作用,其原因在于使用CZA作为载体时,K减弱Pd-Ce相互作用,降低催化剂活性,使之发生中毒;但随着K含量... 采取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ZA)载体,考察K对Pd/CZA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K的添加对此类催化剂具有明显劣化作用,其原因在于使用CZA作为载体时,K减弱Pd-Ce相互作用,降低催化剂活性,使之发生中毒;但随着K含量的增大,阻塞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促使Pd颗粒聚集长大,较大粒径的Pd颗粒有利于三效活性的提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活性有所恢复.相关的XRD和TPR实验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锆铝复合氧化物 程序升温反应 Pd—Ce相互作用
下载PDF
钛铈锆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选择性催化还原NO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心如 沈岳松 +2 位作者 李远 沈树宝 祝社民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8-200,共3页
采用共混法制备了新型钛铈锆复合氧化物(TCZO),主要研究了TiO2含量对复合氧化物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NO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H3/NO=1,空速为3 000 h-1,Ti:Ce:Zr摩尔比为8:1:0.5时,Ti8CeZr0.5O19复合氧化物脱硝催化活性最稳定;反... 采用共混法制备了新型钛铈锆复合氧化物(TCZO),主要研究了TiO2含量对复合氧化物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NO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H3/NO=1,空速为3 000 h-1,Ti:Ce:Zr摩尔比为8:1:0.5时,Ti8CeZr0.5O19复合氧化物脱硝催化活性最稳定;反应温度为300℃时,NO的脱除效率达到了97%;NH3-TPD表征证实Ti8CeZr0.5O19复合氧化物表面以弱酸性中心为主,酸量较高;Py-IR进一步证实了酸性中心由Lewis酸和Br觟nsted酸中心共同组成,L酸和B酸协同催化有利于促进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铈锆复合氧化物 NH3-SCR 脱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