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锆掺杂以提升LiNi0.5Co0.2Mn0.3O2正极材料的高温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祖光 滑纬博 +4 位作者 张军 陈九华 何凤荣 钟本和 郭孝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56-1061,共6页
为解决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在高温下循环性能差的问题,本文通过固相法对材料进行锆掺杂改性,研究了不同掺杂量对LiNi_(0.5)Co_(0.2)Mn_(0.3)O_2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锆掺杂量为1%(x)时,可以降低Li... 为解决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在高温下循环性能差的问题,本文通过固相法对材料进行锆掺杂改性,研究了不同掺杂量对LiNi_(0.5)Co_(0.2)Mn_(0.3)O_2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锆掺杂量为1%(x)时,可以降低LiNi_(0.5)Co_(0.2)Mn_(0.3)O_2结构中的Li+/Ni2+离子混排,有助于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提高,尤其是高温循环性能。在25°C、3.0-4.3 V下,Li(Ni_(0.5)Co_(0.2_Mn_(0.3)_(0.99)Zr_(0.01)O_2在1C循环95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2.13%,优于未掺杂样品(87.61%)。在55°C下,Li(Ni_(0.5)Co_(0.2)Mn_(0.3)_(0.99)Zr_(0.01)O_2在1C循环115次后容量保持率仍有82.96%,远高于未掺杂样品(67.63%)。因此,少量锆掺杂对提升LiNi_(0.5)Co_(0.2)Mn_(0.3)O_2的高温循环性能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 Ni0.5Co0.2Mn0.3O2 锆掺杂 高温循环性能
下载PDF
一种Zr改性双相PtAl_2+(Ni,Pt)Al涂层的制备及热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蒋成洋 阳颖飞 +3 位作者 张正义 鲍泽斌 朱圣龙 王福会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1-590,共10页
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上采用复合电镀的方法沉积Pt-Zr复合镀层,随后通过气相渗铝的方法,获得Zr改性的PtAl_2+(Ni,Pt)Al双相涂层,该涂层分为3层:外层由PtAl_2颗粒弥散分布在b-(Ni,Pt)Al中的双相区组成,中间层为b-(Ni,Pt)Al及少量Cr的析出物... 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上采用复合电镀的方法沉积Pt-Zr复合镀层,随后通过气相渗铝的方法,获得Zr改性的PtAl_2+(Ni,Pt)Al双相涂层,该涂层分为3层:外层由PtAl_2颗粒弥散分布在b-(Ni,Pt)Al中的双相区组成,中间层为b-(Ni,Pt)Al及少量Cr的析出物,内层为互扩散区(IDZ)。其中,Zr元素主要固溶在外层双相区以及中间层b-(Ni,Pt)Al中。分别对Zr改性和普通PtAl_2+(Ni,Pt)Al双相涂层在850℃下Na2SO4/Na Cl(75∶25,质量比)混合盐中进行热腐蚀实验,结果表明,因Zr元素具有固定S和Cl的作用,可降低S和Cl在热腐蚀过程中的破坏性,故Zr改性PtAl_2+(Ni,Pt)Al双相涂层比普通PtAl_2+(Ni,Pt)Al双相涂层具有更好的抗热腐蚀性能。经过低真空预氧化处理后,普通PtAl_2+(Ni,Pt)Al双相涂层表面生成的Al_2O_3膜较薄,在后续热腐蚀过程中并不能有效抵挡混合盐的持续入侵,涂层长期抗热腐蚀性能与原始状态PtAl_2+(Ni,Pt)Al涂层样品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改性 活性元素 Pt-Al涂层 热腐蚀
原文传递
In-situ structural evolution analysis of Zr-doped Na_(3)V_(2)(PO_(4))_(2)F_(3) coated by N-doped carbon layer as high-performance cathode for sodium-ion batteries 被引量:8
3
作者 Chuan Guo Jianwei Yang +7 位作者 Zhiyuan Cui Shuo Qi Qianqian Peng Weiwei Sun Li-Ping Lv Yi Xu Yong Wang Shuangqiang Chen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514-523,共10页
With great superiorities in energy density,rate capability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Na_(3)V_(2)(PO_(4))_(2) F_(3)(NVPF)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s as cathode of sodium ion battery(SIB),but it also faces challenges o... With great superiorities in energy density,rate capability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Na_(3)V_(2)(PO_(4))_(2) F_(3)(NVPF)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s as cathode of sodium ion battery(SIB),but it also faces challenges on its poor intrinsic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and the controversial de/sodiation mechanism.Herein,a series of Zr-doped NVPF coated by N-doped carbon layer(~5 nm in thickness,homogenously)materials are fabricated by a sol-gel method,and the optimized heteroatom-doping amounts of Zr and N doping improve intrinsic properties on enlarging lattice distance and enhancing electronic conductivity,respectively.Specifically,among all samples of Na_(3) V_(2-x)Zr_(x)(PO_(4))_(2) F_(3)/NC(NVPF-Zr-x/NC,x=0,0.01,0.02,0.05,and 0.1),the optimized electrode of NVPF-Zr-0.02/NC delivers high reversible capacities(119.2 mAh g^(-1) at0.5 C),superior rate capability(98.1 mA h g^(-1) at 20 C)and excellent cycling performance.The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NVPF-Zr-0.02/NC electrode,in-situ monitored by X-ray diffractometer,follows a step-wise Na-extraction/intercalation mechanism with reversible multi-phase changes,not just a solid-solutionreaction one.Full cells of NVPF-Zr-0.02/NC//hard carbon demonstrate high capacity(99.8 mA h g^(-1) at 0.5 C),high out-put voltage(3.5 V)and good cycling stability.This work is favorable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performance cathode materials and explore possible redox reaction mechanisms of SI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ium ion batteries Na_(3)V_(2)(PO_(4))_(2)F_(3) zr-doping N-doped carbon In-situ structural analysis
下载PDF
Zr掺杂K2La2Ti3O10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淑青 孙巍 +1 位作者 毛宗强 邱海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2-625,共4页
以钛酸四丁酯、碳酸钾、硝酸镧、氧氯化锆为原料,采用聚合-络合法制备出了新型的Zr掺杂改性的纳米复合物K2La2Ti3-xZrxO10,通过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DRS)、比表面(BET)以及光致发光(PL)测试对其晶体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 以钛酸四丁酯、碳酸钾、硝酸镧、氧氯化锆为原料,采用聚合-络合法制备出了新型的Zr掺杂改性的纳米复合物K2La2Ti3-xZrxO10,通过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DRS)、比表面(BET)以及光致发光(PL)测试对其晶体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以乙醇为电子给体,比较了Zr掺杂量对催化剂光解水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低浓度Zr的掺杂,载Pt后光催化活性得到了大大地提高。Zr掺杂量x=0.2时获得比表面为18.72m2/g的纳米颗粒具有最好的光催化活性,测得其5h内在乙醇溶液中的产氢量子效率为2.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2LA2TI3O10 聚合-络合法 zr掺杂 光催化
下载PDF
高能球磨辅助固相法制备Zr掺杂的钛酸锂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遥遥 王丹 +3 位作者 汪元元 张春明 何丹农 夏永姚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37-2241,共5页
采用改进的高温固相法合成Zr4+掺杂的Li4Ti5O12,研究了原位包覆技术、高能球磨和金属元素掺杂对其晶型、相结构、颗粒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高温固相法能有效阻止颗粒团聚、提升颗粒的均匀分散度;Zr4+掺杂能降低... 采用改进的高温固相法合成Zr4+掺杂的Li4Ti5O12,研究了原位包覆技术、高能球磨和金属元素掺杂对其晶型、相结构、颗粒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高温固相法能有效阻止颗粒团聚、提升颗粒的均匀分散度;Zr4+掺杂能降低电极极化、提升锂离子扩散系数,从而改善电化学性能。所得Li4Ti4.95Zr0.05O12在0.5 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76 mAh·g-1,在40 C高倍率下仍达52 mAh·g-1。另探讨了不同离子半径的Zr4+和Ce4+对掺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小离子半径的元素掺杂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 固相法 负极材料 钛酸锂 zr4+掺杂
原文传递
四价金属元素锆(Zr)对氧化铁薄膜气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柴常春 彭军 镇桂芹 《传感器技术》 CSCD 1996年第2期15-18,共4页
对用常压化学气相淀积(APCVD)工艺制备的纯α-Fe2O3薄膜和掺锆(Zr)α-Fe2O3薄膜的气敏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掺Zr是改善α-Fe2O3薄膜材料气敏特性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α-Fe_(2)O_(3)薄膜 掺锆 气敏特性
下载PDF
Influence of recrystallization and environment on tensile behavior of cold-rolled Ni_3Al(Zr) alloys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玉芳 郭建亭 沈以赴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EI CSCD 2006年第2期368-375,共8页
The effects of recrystallization and environment (vacuum versus air) on tensile properties of B-free Ni3Al (Zr) alloy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completely recrystallized and stress-relieved s... The effects of recrystallization and environment (vacuum versus air) on tensile properties of B-free Ni3Al (Zr) alloy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completely recrystallized and stress-relieved specimens show the most desirable ductility and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and that the recrystallization treatment promotes susceptibility to the test environment of the alloys. It is found that the amount of ductile fracture is reduced by air for completely recrystallized specimens. The Auger analyses show that Zr atoms do not segregate to the grain boundaries(GBs) for specimens heat-treated at 1 100 ℃, however Zr atoms segregate to the GBs for specimens heat-treated at 900 ℃. These results imply that Zr-doping cannot suppress environmental embrittl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3AL 镍合金 再结晶 拉伸性能 冷轧
下载PDF
SO_2对Zr掺杂Mn-Ce/GR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舒健 尤晓晨 +4 位作者 盛重义 肖香 俞丹青 周鹏飞 杨柳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231-2243,共13页
通过水热法分别制备掺杂Zr、Sb、Sn和Si的Mn-Ce/石墨烯(Mn-Ce/GR)催化剂,考察了其在低温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过程中对NO_x的去除效率和抗SO_2中毒性能。结果显示,掺杂Zr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脱硝活性,在120℃时,其NO_x转化... 通过水热法分别制备掺杂Zr、Sb、Sn和Si的Mn-Ce/石墨烯(Mn-Ce/GR)催化剂,考察了其在低温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过程中对NO_x的去除效率和抗SO_2中毒性能。结果显示,掺杂Zr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脱硝活性,在120℃时,其NO_x转化率和N_2选择性分别达到97.26%和98.97%,且当进气中SO_2的体积分数为200×10^(-6)时,其抗硫性明显优于掺杂其他3种元素的催化剂,原因是硫酸盐在掺杂Zr催化剂表面的沉积速率有所减缓。通过Raman、XRD、HRTEM、SEM、BET、XPS、FT-IR、H_2-TPR以及NH_3-TPD等表征手段对掺杂Zr的Mn-Ce/GR新鲜催化剂和失活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发现,SO_2对掺杂Zr催化剂的毒化作用主要有4个方面:Oα大量减少,还原能力减弱;活性组分CeO_2含量减少,储氧能力减弱;催化剂表面Zr含量减少,酸性位点减少;硫酸盐和硝酸盐在催化剂表面大量沉积,减少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掺杂 锰铈石墨烯复合型催化剂 低温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 二氧化硫
原文传递
内燃机用镍基合金表面Zr改性(Pt,Ni)Al涂层的性能
9
作者 周泽斌 韦腾舟 汪慧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44,54,共4页
为了提高内燃机用镍基合金表面(Pt,Ni) Al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6表面Pt-Zr镀层实施气相渗铝得到Zr改性(Pt,Ni) Al涂层,对比分析了此涂层与常规(Pt,Ni) Al涂层的热腐蚀测试结果。结果表明:涂层改性后Zr元素基本固溶于... 为了提高内燃机用镍基合金表面(Pt,Ni) Al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6表面Pt-Zr镀层实施气相渗铝得到Zr改性(Pt,Ni) Al涂层,对比分析了此涂层与常规(Pt,Ni) Al涂层的热腐蚀测试结果。结果表明:涂层改性后Zr元素基本固溶于中间层以及外层(Pt,Ni) Al组织相内,未改性和改性后涂层都是由PtAl2与Ni Al共同构成,涂层内的PtAl2相都以弥散态的形式存在于(Pt,Ni) Al相中;经过100 h热腐蚀测试后Zr改性(Pt,Ni) Al涂层比未改性涂层的增重程度更低;涂层进行60 h热腐蚀形成的表层中包含了Al2O3与Ni Al,并且涂层内PtAl2相含量减少;经Zr改性后的(Pt,Ni) Al涂层发生了少量内氧化,实际腐蚀深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改性 (Pt Ni)Al涂层 热腐蚀
下载PDF
Zr离子掺杂TiO_2可见光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恩君 杨辉云 曹亚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759-2764,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r离子掺杂TiO2光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对氯苯酚实验表明,Zr离子掺杂浓度为10%时活性最高,其紫外光、可见光催化活性分别是纯TiO2的1.5和4倍.利用XRD,XPS,UV-Vis漫反射吸收谱(diffuse reflectance absorption spectr...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r离子掺杂TiO2光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对氯苯酚实验表明,Zr离子掺杂浓度为10%时活性最高,其紫外光、可见光催化活性分别是纯TiO2的1.5和4倍.利用XRD,XPS,UV-Vis漫反射吸收谱(diffuse reflectance absorption spectra),光致发光谱(photoluminescence)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离子以取代式掺杂方式进入TiO2晶格,在TiO2导带下方形成掺杂能级,增强了可见光响应,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此外Zr离子掺杂在催化剂表面引入大量表面缺陷,增加了表面羟基物种,从而使得Zr离子掺杂TiO2光催化剂的紫外、可见光催化活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离子掺杂 TIO2 可见光响应 光催化
原文传递
Zr替位掺杂γ-TiAl的稳定性和热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庆功 闫洪洋 +3 位作者 果福娟 徐霆耀 康建海 胡雪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9149-19154,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γ-TiAl和过渡金属Zr替位掺杂γ-TiAl形成的Ti8Al7Zr和Ti7ZrAl8体系的几何结构、总能量、结合能、声子谱和热学参量。通过对几何结构和结合能的计算分析揭示Zr替位掺杂γ-TiAl能够改善材料...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γ-TiAl和过渡金属Zr替位掺杂γ-TiAl形成的Ti8Al7Zr和Ti7ZrAl8体系的几何结构、总能量、结合能、声子谱和热学参量。通过对几何结构和结合能的计算分析揭示Zr替位掺杂γ-TiAl能够改善材料的稳定性和延性。能带结构和态密度表明Ti8Al7Zr和Ti7ZrAl8体系具有金属导电性。计算的声子谱显示Ti7ZrAl8体系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计算结果显示Ti8Al7Zr和Ti7ZrAl8体系均具有较大而且稳定的高温热容量和热导率,比γ-TiAl有显著的改善。Ti8Al7Zr和Ti7ZrAl8体系的较大的热容量和热导率都有利于γ-TiAl基合金的技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热学性质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Zr-doped CuO-CeO2 oxides for CO selective oxidation in H2-rich stream 被引量:8
12
作者 Limin Shi Chuanlei Gao +2 位作者 Fenghai Guo Yujing Wang Tiebang Zhang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7期720-725,共6页
Zr-doped CuO-CeO2 catalysts for CO selective oxidation were designed and prepared by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coprecipitation. The experimental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 Zr-doped CuO-CeO2 catalysts for CO selective oxidation were designed and prepared by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coprecipitation. The experimental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catalyst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exhibits larger specific surface area, smaller crystalline size and higher dispersion of active components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atalyst obtained by coprecipitation. Meanwhile, redox properties of copper oxide a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highly dispersed copper species providing CO oxidation sites are present on the surface. Furthermore, adsorptive centers of CO and active oxygen species increase on the copper-ceria interfaces. The Zr-doped CuO-CeO2 catalyst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possesses superior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for selective oxidation of CO at low temperatu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sample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The temperature corresponding to 50% CO conversion is only 73 ℃ and the temperature span of total CO conversion is expanded from 120 to 16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ALYTIC performance CuO-CeO2 OXIDES zr doping CO selective oxidation Hydrogen PURIFICATION RARE earths
原文传递
Zr浓度梯度掺杂改性NCM811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圆雪 牟粤 +4 位作者 文越华 李萌 王跃 朱振威 孟闻捷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5-82,共8页
高镍三元电极材料是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最具应用前景的正极材料,但随着镍含量增大,其结构稳定性变差。为此,本文制备了Zr浓度梯度掺杂改性的NCM811(Zr-PCG)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探究了Zr掺杂量对材料结构、形貌、元素分布、电化学性能的影... 高镍三元电极材料是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最具应用前景的正极材料,但随着镍含量增大,其结构稳定性变差。为此,本文制备了Zr浓度梯度掺杂改性的NCM811(Zr-PCG)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探究了Zr掺杂量对材料结构、形貌、元素分布、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改善其结构稳定性和循环性能。结果表明,Zr掺杂由内向外呈渐进式梯度设计,高结合能的Zr—O键可有效抑制游离氧的析出,掺杂量为1%的1.0 Zr-PCG电极材料晶体结构稳定性最优,同时Zr掺杂也显著提高了电极的热稳定性。1.0 Zr-PCG电极在1C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达到193.1 mAh/g,循环2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近90%,明显高于未掺杂NCM811电极的容量保持率(82.4%);充放电倍率增至10C,1.0 Zr-PCG电极仍可放出152.7 mAh/g的容量,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能量 锂离子电池 高镍三元正极 zr掺杂 梯度掺杂
下载PDF
Au在Zr掺杂的CeO_2(110)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魏彦薇 杨宗献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139-7144,共6页
采用基于广义梯度近似的投影缀加平面波(projector augmented wave)雁势和具有三维周期性边界条件的超晶胞模型,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并分析了Au在CeO2(110)和Zr掺杂的CeO2(110)面的吸附能,吸附结构和电子结构等特征.从而得出Zr掺杂对A... 采用基于广义梯度近似的投影缀加平面波(projector augmented wave)雁势和具有三维周期性边界条件的超晶胞模型,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并分析了Au在CeO2(110)和Zr掺杂的CeO2(110)面的吸附能,吸附结构和电子结构等特征.从而得出Zr掺杂对Au/CeO2(110)吸附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Zr的掺杂增大了Au在CeO2(110)面的吸附能,并改变了最强吸附位置,且导致了吸附体系中衬底结构较大的变化;Zr的掺杂使吸附体系引入了更为复杂的间隙态,使得Zr掺杂的吸附体系有更好的催化活性;Zr的掺杂使吸附原子Au的氧化程度加强,由无掺杂吸附体系中Au得到电子变为Zr掺杂吸附体系中的Au失去电子.以上结果有助于人们更清楚地了解三元催化剂中Zr掺杂的影响以及贵金属Au与CeO2-ZrO2混合氧化物的协同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 zr掺杂 CEO2 吸附
原文传递
Zr掺杂TiO_(2)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任庆云 王松涛 +1 位作者 李汶静 范荫恒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164-11168,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含量Zr掺杂的纳米TiO_(2)粉体,通过XRD、SEM、UV-Vis、PL和光催化性能分析等对Zr掺杂TiO_(2)纳米粒子的各项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有含量Zr掺杂的TiO_(2)纳米粒子的结构均为锐钛矿型,且衍射峰型较尖锐,...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含量Zr掺杂的纳米TiO_(2)粉体,通过XRD、SEM、UV-Vis、PL和光催化性能分析等对Zr掺杂TiO_(2)纳米粒子的各项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有含量Zr掺杂的TiO_(2)纳米粒子的结构均为锐钛矿型,且衍射峰型较尖锐,无其他杂质峰出现,其纯度和结晶度均较高;分析晶胞参数发现,Zr成功地掺杂进入了TiO_(2)的晶格;未掺杂Zr的TiO_(2)纳米粒子颗粒分布不均匀,且尺寸大小偏差较大;掺入少量的Zr后,颗粒分散度得到了轻微改善,颗粒呈现出较为规则的球型,表面粗糙度稍有增加,当Zr含量为3%(质量分数)时,改善效果最佳;当Zr含量为5%(质量分数)时,过量的Zr会附着在TiO_(2)表面,从而导致其光滑性和分散性变差、表面活性降低;掺入不同含量Zr后的TiO_(2)纳米粒子的吸收边带均出现了轻微的红移现象,使得TiO_(2)纳米粒子对光的吸收能力增强,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得到提高;Zr的掺入使TiO_(2)纳米粒子的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得到了明显减弱,这有助于TiO_(2)纳米粒子光催化性能的提高;未掺杂Zr的TiO_(2)纳米粒子的降解效率在120 min时为12.3%,当Zr的含量为3%(质量分数)时,TiO_(2)纳米粒子的降解效率最高为87.3%,但Zr掺量较多时,光催化性能反而出现了轻微下降,由此可见,Zr的最佳掺量为3%(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掺杂 TiO_(2)纳米粒子 微观形貌 红移现象 光催化性能
下载PDF
掺杂Zr对ATO纳米粉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小兰 李历历 段学臣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4年第2期4-6,10,共4页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掺杂Zr的ATO纳米粉末,将未掺杂Zr的ATO粉末与已掺杂Zr的粉末进行了电阻、粒度大小、比表面积等方面的分析测量,并将这两种粉末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掺杂Zr略使其电阻率增加,但能明显减小粒度,减少团聚。在电学性能等...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掺杂Zr的ATO纳米粉末,将未掺杂Zr的ATO粉末与已掺杂Zr的粉末进行了电阻、粒度大小、比表面积等方面的分析测量,并将这两种粉末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掺杂Zr略使其电阻率增加,但能明显减小粒度,减少团聚。在电学性能等许可范围下掺杂适量的Zr将不失为一种减小粒度的途径。但通过计算粉末还是存在不少团聚体,所以解决团聚仍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zr ATO 纳米粉末 电阻率 粒度
下载PDF
Zr掺杂促进氧化铁光阳极电荷分离
17
作者 马畅通 韩洪宪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11期60-66,共7页
通过Zr掺杂对氧化铁进行改性,可以有效提升氧化铁光阳极的光电催化水分解效率。采用化学浴的方法制备FeOOH前驱物,进而结合浸渍和高温退火合成Zr掺杂的氧化铁光阳极。光电测试结果表明,Zr元素的掺杂显著提升氧化铁光阳极的光电流密度,... 通过Zr掺杂对氧化铁进行改性,可以有效提升氧化铁光阳极的光电催化水分解效率。采用化学浴的方法制备FeOOH前驱物,进而结合浸渍和高温退火合成Zr掺杂的氧化铁光阳极。光电测试结果表明,Zr元素的掺杂显著提升氧化铁光阳极的光电流密度,电荷分离效率和电荷注入效率的提升是其光电流密度提升的主要原因。光电化学阻抗谱研究进一步表明,Zr元素的掺杂显著降低氧化铁光阳极的表面电荷复合速率k_(rec)。Zr元素的掺杂可以对氧化铁光阳极的表面态进行钝化,从而减少光生电荷表面复合,促进光生电荷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氧化铁 光阳极 水分解 电荷分离 zr掺杂
下载PDF
磁控溅射Zr掺杂ITO薄膜在3种模拟腐蚀环境中的电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葛俊 张波 徐良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2-34,38,共4页
过去,鲜有Zr掺杂氧化铟锡(ITO)薄膜电学稳定性及耐蚀性的研究报道。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ITO薄膜和Zr掺杂ITO薄膜(ITO∶Zr),研究了2种薄膜的微观结构、光电性能及其在3种模拟腐蚀环境(酸性、海洋、工业)腐蚀液中的电学稳定性及耐腐蚀性... 过去,鲜有Zr掺杂氧化铟锡(ITO)薄膜电学稳定性及耐蚀性的研究报道。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ITO薄膜和Zr掺杂ITO薄膜(ITO∶Zr),研究了2种薄膜的微观结构、光电性能及其在3种模拟腐蚀环境(酸性、海洋、工业)腐蚀液中的电学稳定性及耐腐蚀性。结果表明:Zr的掺杂导致了ITO薄膜择优取向向(400)晶面转变,ITO∶Zr薄膜比ITO薄膜具有更好的光电性能;2种薄膜在3种环境介质中都能发生自钝化,在工业环境中具有最好的耐腐蚀性能;ITO∶Zr薄膜比ITO薄膜具有更好的电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ITO薄膜 zr掺杂 电学稳定性 耐腐蚀性 腐蚀环境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Zr掺杂Li_(3)PS_(4)固态电解质的性能研究
19
作者 张钧波 季银炼 +1 位作者 窦志宇 王雯杰 《中外能源》 CAS 2024年第9期33-38,共6页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是目前无机固态电解质的研究焦点之一。然而,当用于全固态电池时,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的相容性较差,难以兼顾高电导率和高稳定性,因此通过元素取代或掺杂,以及结构调整来提高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获得了广泛...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是目前无机固态电解质的研究焦点之一。然而,当用于全固态电池时,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的相容性较差,难以兼顾高电导率和高稳定性,因此通过元素取代或掺杂,以及结构调整来提高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基于第一性原理对Li_(3)PS_(4)进行Zr掺杂改性研究,研究思路即通过Zr掺杂取代Li原子,同时产生Li空位来增加锂离子的传输空位。通过计算Zr掺杂的Li_(3)PS_(4)的Li空位形成能,证明当Zr元素在Li_(3)PS_(4)晶体结构的Li_(2)位进行掺杂时具有较低的空位形成能,从而提高了Li_(3)PS_(4)固态电解质的结构稳定性。通过计算态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发现Zr掺杂可以改变其周围的电子态,不仅能提高Li_(3)PS_(4)的活性,还改善了Li_(3)PS_(4)的电化学稳定性。采用CI-NEB方法计算分析锂离子在Zr掺杂Li_(3)PS_(4)固态电解质体相中沿不同迁移路径的迁移能垒,发现锂离子沿Li_(2)→Li_(2)→Li_(2)路径进行迁移的迁移能垒最小,由此确定了锂离子在Zr掺杂Li_(3)PS_(4)晶体结构中的最优扩散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解质 zr掺杂 离子电导率 空位形成能 态密度 迁移能垒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Ti_(0.8)Zr_(0.2)O_2/沸石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方林霞 王玲玲 +1 位作者 余萌 井强山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8-511,共4页
以酸处理后的信阳上天梯天然斜发沸石作为载体,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Ti0.8Zr0.2O2/沸石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样品的微观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80℃下,4 mol/L盐酸处理10 h后沸石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以酸处理后的信阳上天梯天然斜发沸石作为载体,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Ti0.8Zr0.2O2/沸石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样品的微观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80℃下,4 mol/L盐酸处理10 h后沸石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Al—O—Si骨架结构保持.扫描电镜证明钛锆氧化物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光催化剂上高度分散,以罗丹明B(RhB)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该样品的吸附与光催化效果.300 W紫外灯光照1.5 h后,0.2 g该催化剂可使20 mL浓度为80 mg/L RhB溶液的去除率达97.12%,重复使用8次后去除率为8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锆掺杂 天然沸石 罗丹明B 光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