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安徽虫瘟霉对桃蚜的生物测定与时间-剂量效应分析
被引量:
19
1
作者
刘彩玲
冯明光
《菌物系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用“孢子浴”法将人工培养的安徽虫瘟霉(Zophthoraanhuiensis)对桃蚜(Myzuspersicae)接种而进行定量生物测定(18℃,光周期为L∶D12∶12),包括10个剂量(1.5~197.7个分生...
用“孢子浴”法将人工培养的安徽虫瘟霉(Zophthoraanhuiensis)对桃蚜(Myzuspersicae)接种而进行定量生物测定(18℃,光周期为L∶D12∶12),包括10个剂量(1.5~197.7个分生孢子/mm2),每剂量处理蚜虫64~120头,逐日观察记载死亡数至第7d。接种后第3d在高剂量处理中始见少量死蚜,第4~6d为死蚜盛期。所获数据很好地拟合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由模型参数估计出该菌作用于桃蚜的时间效应随剂量增大而减小,在37.1~197.7个分生孢子/mm2的剂量范围内LT50值为4.5~6.7d;剂量效应在接种后随时间递减,第5~7d的LD50分别为86.8、43.7和34.1个分生孢子/mm2。结果表明,安徽虫瘟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杀蚜微生物,在寄主体内的潜伏期为4~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虫瘟霉
桃蚜
虫霉
生物测定
剂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境因素对安徽虫瘟霉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刘彩玲
冯明光
《华东昆虫学报》
2001年第2期91-95,共5页
安徽虫瘟霉是目前仅发现于我国的重要蚜虫病原真菌 ,对桃蚜具有明显的自然控制作用。
关键词
桃蚜
安徽虫瘟霉
环境因素
生长发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徽虫瘟霉菌株的强毒杀蚜效应与侵染速率
被引量:
8
3
作者
许谦
冯明光
+1 位作者
徐均焕
刘志强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41-247,共7页
报道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anhuiensis)菌株F97028对挑蚜(Myzuspersicae)的强毒杀蚜活性。以7个孢子剂量(0.4~10.4个孢子/mm2)接种2~3龄若蚜(52~86头/剂量),连续观察7d所获数据经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模拟分析,接种...
报道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anhuiensis)菌株F97028对挑蚜(Myzuspersicae)的强毒杀蚜活性。以7个孢子剂量(0.4~10.4个孢子/mm2)接种2~3龄若蚜(52~86头/剂量),连续观察7d所获数据经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模拟分析,接种后第3~7d的LD50分别为34.8、8.7、1.5、0.7和0.4个孢子/mm2。在所用剂量范围内LT50为29~6.0d,随剂量增大而缩短。在接种后不同时段用0.1%百菌清水溶液处理被接种蚜体表面,结果显示,在15~20℃下,在0.7~1.8个孢子/mm2的剂量下接种后2h内的有效侵染率为42~58%,4h内为44%~74%,6h时达90%以上;在69~9.0个孢于/mm2的剂量下接种后1h,有效侵染率为57%~67%,2h内为77%~86%,4h内为78%~90%;高剂量(499~54.8个孢子/mm2)下接种后1h即达90%以上。与虫瘟霉属其它菌种或菌株对蚜虫的毒力比较,F97028菌株的毒力高28~117倍,为罕见的强毒杀蚜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虫瘟霉
桃蚜
毒力
侵染速度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度与光照对安徽虫瘟霉产孢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
9
4
作者
李惠萍
冯明光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48-353,共6页
在不同温度(10~30℃)与光照(连续光照和连续黑暗)组合条件下进行了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anhuiensis)离体产孢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适于安徽虫瘟霉产孢的温度为10~20℃,但以15℃最适,不仅产孢快和产孢量大,而且不受光照的...
在不同温度(10~30℃)与光照(连续光照和连续黑暗)组合条件下进行了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anhuiensis)离体产孢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适于安徽虫瘟霉产孢的温度为10~20℃,但以15℃最适,不仅产孢快和产孢量大,而且不受光照的影响。在25℃下虽能产孢,但产孢量大幅减少,30℃下则不产孢,25℃可能是安徽虫瘟霉产孢的高温极限。全光照各温度处理的产孢量总是比全黑暗相应温度处理的产孢量高,说明光照对产孢具有刺激作用。在10℃和全光照的组合中,累计产孢量最高且持续产孢时间最长,而相同温度与全黑暗处理的产孢量却很低,显示光照在偏低温度下是影响安徽虫瘟霉产孢的关键因素。概而言之,光照主要影响安徽虫瘟霉的产孢量,而温度主要影响其产孢速率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虫瘟霉
产孢格局
温度
光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始接种量对安徽虫瘟霉液体培养下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
9
5
作者
刘彩玲
冯明光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9-232,共4页
在温度(20±1)℃和光照12L : 12D的条件下,用萨氏培养液对安徽虫瘟霉(Zoophora an- huiensis)进行液体振荡培养(100 r/min),考查不同接种量和液培时间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温度(20±1)℃和光照12L : 12D的条件下,用萨氏培养液对安徽虫瘟霉(Zoophora an- huiensis)进行液体振荡培养(100 r/min),考查不同接种量和液培时间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将含干菌丝18. 6mg/mL的母液按1%~15%(V/V)的比例接种后培养48~72h,9%和12%接种量处 理能产生20 mg/mL 以上的菌丝生物量,通过拟合逻辑斯蒂生长模型,发现该菌在上述液培条件下的最 大菌丝生物量为25 mg/mL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虫瘟霉
液体培养
初始接种量
菌丝生物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徽虫瘟霉诱发的桃蚜流行病与流行模型
被引量:
6
6
作者
冯明光
李惠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607-1612,共6页
在 1 5℃与 1 0 0 % RH的组合条件下以接种安徽虫瘟霉 (Zoophthora anhuiensis)和未接种的桃蚜 (Myzus persicae)成蚜按不同比例混合 (0∶ 6、1∶ 5、2∶ 4、3∶ 3、4∶ 2、5∶ 1及 6∶ 0 )建立蚜群 ,3次重复 ,考察流行病的发生与发展...
在 1 5℃与 1 0 0 % RH的组合条件下以接种安徽虫瘟霉 (Zoophthora anhuiensis)和未接种的桃蚜 (Myzus persicae)成蚜按不同比例混合 (0∶ 6、1∶ 5、2∶ 4、3∶ 3、4∶ 2、5∶ 1及 6∶ 0 )建立蚜群 ,3次重复 ,考察流行病的发生与发展。结果表明 ,在带菌蚜 5 0 %以上的蚜群中 ,活蚜的数量增长因高强度的流行病发生而得到有效控制 ,活蚜数始终未超过 5 0头 /90cm2 ,第 2 2天观察结束时与对照 (0∶ 6)蚜群的 65 6头 /90 cm2 相比控蚜效果高达 93 .2 4%~ 1 0 0 %。在接菌与未接菌比例1∶ 5和 2∶ 4的蚜群中 ,蚜病的发生虽未能充分控制蚜虫的数量增长 ,但结束时的蚜虫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 ,分别为 3 5 6头 /90 cm2和 2 0 7头 /90 cm2 ,控蚜效果亦分别达 46%和 68%。各处理蚜群中病害流行随时间的变化很好地拟合 Gompertz模型 (r2 =0 .97) ,由此估计出安徽虫瘟霉不同初始菌量在蚜群中的流行速度 (R)及最高流行水平 (K )。线性回归分析表明 ,初始侵染体密度确定了 R (r2 =0 .89)和 K (r2 =0 .90 )估计值的 90 %变异 ,充分显示安徽虫瘟霉流行病的发生及流行强度对初始侵染体和寄主密度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虫瘟霉
桃蚜
初始侵染体
寄主密度
流行模型
流行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温湿度组合对安徽虫瘟霉诱发桃蚜病害的影响
被引量:
5
7
作者
刘彩玲
冯明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0-387,共8页
用孢子浴方法 ,对 4 2批次桃蚜Myzuspersicae (30~ 6 0头 /批 )接种大剂量 (孢子 79~ 90个 /mm2 )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anhuiensis的分生孢子 ,在 2 0℃下保湿 2 4h后转入不同温度(10℃、 15℃、 2 0℃、 2 5℃、 30℃及自然变温 1 5...
用孢子浴方法 ,对 4 2批次桃蚜Myzuspersicae (30~ 6 0头 /批 )接种大剂量 (孢子 79~ 90个 /mm2 )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anhuiensis的分生孢子 ,在 2 0℃下保湿 2 4h后转入不同温度(10℃、 15℃、 2 0℃、 2 5℃、 30℃及自然变温 1 5~ 16 6℃和 8 5~ 2 0 2℃ )和湿度 (50 %、 6 5%、80 %、 90 %、 95%及 10 0 %RH)的组合条件下观察桃蚜的反应。结果表明 ,各组合条件下的桃蚜均能发病死亡 ,而且累计死亡率的显著差异存在于不同温度 (F =7 4 6 ,P <0 0 1)和湿度间 (F=12 54,P <0 0 1)。最适发病的温度为恒温 2 0℃和变温 8 5~ 2 0 2℃ (日均温 12 4℃ ) ,死亡率随湿度升高而增大。在 10~ 2 5℃和 10 0 %RH的组合中 ,温度的变化几乎不影响桃蚜的累计死亡率 ,但影响发病速率 ,在 10℃、 15℃、 2 0℃和 2 5℃下的致死时间LT50 值分别为 8 4天、 7 1天、4 0天和 3 4天。回归分析表明 ,在 10 0 %RH下安徽虫瘟霉诱发桃蚜发病的起始温度为 1 6 5℃。在 10~ 15℃及自然变温下 ,病死蚜尸顺利产孢的湿度为 80 %RH ;而在 2 0~ 30℃下 ,蚜尸产孢的湿度为 90 %RH。在所有温湿组合的蚜尸中未见安徽虫瘟霉的休眠孢子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虫瘟霉
桃蚜
孢子浴
蚜霉病
温湿度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徽虫瘟霉在侵染潜伏期内对桃蚜无翅成蚜生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
4
8
作者
李惠萍
冯明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749-753,共5页
在 8个剂量 (0 .48~ 61.15个孢子·mm-2 )下测定安徽虫瘟霉F970 2 9菌株对桃蚜 (Myzuspersicae(Sulzer) ) 2~ 3龄若蚜 (5 7~ 84头 /剂量 )的毒力 ,接种后第 3~ 7d的半致死剂量LD50 分别为 3 .0 9、1.88、1.3 3、1.2 8和 1.2 6...
在 8个剂量 (0 .48~ 61.15个孢子·mm-2 )下测定安徽虫瘟霉F970 2 9菌株对桃蚜 (Myzuspersicae(Sulzer) ) 2~ 3龄若蚜 (5 7~ 84头 /剂量 )的毒力 ,接种后第 3~ 7d的半致死剂量LD50 分别为 3 .0 9、1.88、1.3 3、1.2 8和 1.2 6个孢子 /mm2 ;致死中时LT50 为 2~ 6d ,随剂量增大而缩短 .将该菌株按 60个孢子·mm-2 的剂量接种桃蚜的无翅成蚜 ,在 10、15、2 0和 2 5℃下其侵染潜伏期分别为 7.2、5 .3、4.9和 3 .9d ,温度与潜伏期呈显著负相关 (r2 =0 .94) .在相同梯度温度下 ,接种成蚜在病害潜伏期内平均产若蚜 7.97头、11.2 0头、11.86头和 11.2 0头 ,与同期对照相比依次下降 5 6.45 %、41.5 8%、3 9.98%和 49.0 2 % .根据日观察数据建立接种后潜伏期内与对照蚜虫的生命生殖力表 ,获得各温度下接种桃蚜的净生殖率 (R0 )均低于对照 ,分别下降 5 8.3 2 % (10℃ )、45 5 4% (15℃ )、43 .11% (2 0℃ )和 5 0 .84% (2 5℃ ) ,内禀增长率 (rm)比对照分别下降 2 4.2 8%、16.98%、14 .12 %和 2 0 .13 % ,表明安徽虫瘟霉感染引发的真菌病害对桃蚜种群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虫瘟霉
桃蚜
毒力
侵染潜伏期
生殖力
内禀增长率
无翅成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湿度对安徽虫瘟霉在桃蚜居群中流行的影响
被引量:
3
9
作者
李惠萍
冯明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85-589,共5页
用安徽虫瘟霉 (Zoophthoraanhuiensis)接种桃蚜 (Myzuspersicae)无翅成蚜 3头和健蚜 3头组成新的蚜群若干 ,在不同温湿组合条件下任其繁殖、发病和传染 ,以评价温湿度对该菌在蚜群中流行的影响 .持续 2 6d观察 ,在偏低温与各湿度 ( 90~...
用安徽虫瘟霉 (Zoophthoraanhuiensis)接种桃蚜 (Myzuspersicae)无翅成蚜 3头和健蚜 3头组成新的蚜群若干 ,在不同温湿组合条件下任其繁殖、发病和传染 ,以评价温湿度对该菌在蚜群中流行的影响 .持续 2 6d观察 ,在偏低温与各湿度 ( 90~ 10 0 %RH)的组合中均成功诱发了蚜病流行 ,其程度受湿度影响较小 .在 10℃与各湿度组合中 ,最终感病死亡率为 72 .9%~ 98.2 % ,15℃下为 78.7%~ 94.4% ,流行强度极大 .而 2 0℃下仅 10 0 %RH诱发了高强度流行病 ,其余湿度下感病死亡率仅为 5 .1%~ 12 .8% .在 2 5℃ ,10 0 %RH下死亡率仅 2 7.2 % .与所有湿度组合中的对照蚜群相比 ,10℃下流行病控蚜效果为 89.5 %~ 96.9% ,15℃下为 96.1%~ 98.2 % ,2 0℃下为 45 .9%~ 85 .7% ,2 5℃下为 5 6.4%~ 69.7%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安徽虫瘟霉引发的蚜病流行与温度及其相对湿度和蚜群带菌后天数的互作项密切相关 (r2 =0 .82 ,α <0 .0 1) ,这些变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安徽虫瘟霉是否在蚜群中流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瘟霉
桃蚜
流行病
环境因子
温湿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徽虫瘟霉的黍米培养及其对桃蚜的侵染力
被引量:
3
10
作者
鲍佳生
冯明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3-398,共6页
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 anhuiensis(Li)Humber是较难人工培养的蚜虫专化性病原真菌.将灭菌并适度熟化的黍米Panicum miliaceum L.作为固体基质与挑碎的安徽虫瘟霉平板菌落混合,在20℃和12L:12D的温光条件下静止固体培养,获得了产孢潜...
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 anhuiensis(Li)Humber是较难人工培养的蚜虫专化性病原真菌.将灭菌并适度熟化的黍米Panicum miliaceum L.作为固体基质与挑碎的安徽虫瘟霉平板菌落混合,在20℃和12L:12D的温光条件下静止固体培养,获得了产孢潜能大、杀蚜活性强的米粒培养物.培养7天的黍米的产孢量达13.0×10^4个孢子/粒,产孢持续时间长达6天.用此黍米培养物弹射的孢子对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若蚜进行7.9~134.9个孢子/mm^2共9个剂量的孢子浴接种,所获数据很好拟合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接种后第5~7天各天的LC50依次为59.8,39.5和33.5个孢子/mm^2,LC90依次为354,234和198个孢子/mm^2.在57.7~134.9个孢子/mm^2的接种剂量范围内,致死中时LT50从5.1天下降到4.3天.由此表明,安徽虫温霉的黍米培养不仅简单易行,而且菌种的产孢和侵染生物学特性在培养物中被充分体现,每颗米粒如同自然罹病而死的蚜尸,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虫瘟霉
桃蚜
黍米培养
产孢潜能
侵染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徽虫瘟霉强毒菌株对桃蚜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
1
11
作者
李惠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00-102,共3页
通过“孢子浴”方法,选择安徽虫瘟霉F97029菌株对桃蚜的2~3龄若蚜进行毒力测定。接种后第3~7天的LD_(50)为3.09~1.26个孢子/mm^2,在1.31~16.48个孢子/mm^2时的剂量范围内LT_(50)为2~5d。时间—剂量—死亡模型的剂量效应参数β值高...
通过“孢子浴”方法,选择安徽虫瘟霉F97029菌株对桃蚜的2~3龄若蚜进行毒力测定。接种后第3~7天的LD_(50)为3.09~1.26个孢子/mm^2,在1.31~16.48个孢子/mm^2时的剂量范围内LT_(50)为2~5d。时间—剂量—死亡模型的剂量效应参数β值高达1.82,几乎与一些化学杀虫剂对害虫的同一参数估计值(1.2~4.5)接近。这表明该菌株对桃蚜具有极高的毒力,杀蚜活性强,是较为理想的杀蚜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虫瘟霉
强毒菌株
桃蚜
毒力测定
时间-剂量-死亡模型
蔬菜害虫
生物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东省桃蚜虫霉目昆虫病原真菌鉴定
被引量:
1
12
作者
贾春生
《中国园艺文摘》
2011年第1期182-183,共2页
从广东省桃蚜(Myzus persicae)中采集到两种虫霉目昆虫病原真菌,根据形态学鉴定,分别鉴定为普朗肯虫霉(Entomophthora planchoniana)和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 anhuiensis),并对这两种真菌进行形态特征描述。普朗肯虫霉(E.planchoniana)...
从广东省桃蚜(Myzus persicae)中采集到两种虫霉目昆虫病原真菌,根据形态学鉴定,分别鉴定为普朗肯虫霉(Entomophthora planchoniana)和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 anhuiensis),并对这两种真菌进行形态特征描述。普朗肯虫霉(E.planchoniana)和安徽虫瘟霉(Z.anhuiensis)作为菜地桃蚜的虫霉目昆虫病原真菌为广东省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郎肯虫霉
安徽虫瘟霉
桃蚜
虫霉目
鉴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虫瘟霉对桃蚜的生物测定与时间-剂量效应分析
被引量:
19
1
作者
刘彩玲
冯明光
机构
浙江农业大学生物科学系
出处
《菌物系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1-366,共6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用“孢子浴”法将人工培养的安徽虫瘟霉(Zophthoraanhuiensis)对桃蚜(Myzuspersicae)接种而进行定量生物测定(18℃,光周期为L∶D12∶12),包括10个剂量(1.5~197.7个分生孢子/mm2),每剂量处理蚜虫64~120头,逐日观察记载死亡数至第7d。接种后第3d在高剂量处理中始见少量死蚜,第4~6d为死蚜盛期。所获数据很好地拟合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由模型参数估计出该菌作用于桃蚜的时间效应随剂量增大而减小,在37.1~197.7个分生孢子/mm2的剂量范围内LT50值为4.5~6.7d;剂量效应在接种后随时间递减,第5~7d的LD50分别为86.8、43.7和34.1个分生孢子/mm2。结果表明,安徽虫瘟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杀蚜微生物,在寄主体内的潜伏期为4~5d。
关键词
安徽虫瘟霉
桃蚜
虫霉
生物测定
剂量
Keywords
zoophthora
anhuiensis
,
Myzus
percisae,
Entomophthorales,
Bioassay,
Time~dose
mortality
modeling
分类号
Q949.323.4 [生物学—植物学]
S476.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因素对安徽虫瘟霉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刘彩玲
冯明光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
浙江大学生物科学系
出处
《华东昆虫学报》
2001年第2期91-95,共5页
文摘
安徽虫瘟霉是目前仅发现于我国的重要蚜虫病原真菌 ,对桃蚜具有明显的自然控制作用。
关键词
桃蚜
安徽虫瘟霉
环境因素
生长发育
Keywords
Myzus
persicae
,
zoophthora
anhuiensis
,
environmental
factors,
germination
and
growth
分类号
S47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虫瘟霉菌株的强毒杀蚜效应与侵染速率
被引量:
8
3
作者
许谦
冯明光
徐均焕
刘志强
机构
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生物科学系
出处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41-247,共7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9525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70016
文摘
报道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anhuiensis)菌株F97028对挑蚜(Myzuspersicae)的强毒杀蚜活性。以7个孢子剂量(0.4~10.4个孢子/mm2)接种2~3龄若蚜(52~86头/剂量),连续观察7d所获数据经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模拟分析,接种后第3~7d的LD50分别为34.8、8.7、1.5、0.7和0.4个孢子/mm2。在所用剂量范围内LT50为29~6.0d,随剂量增大而缩短。在接种后不同时段用0.1%百菌清水溶液处理被接种蚜体表面,结果显示,在15~20℃下,在0.7~1.8个孢子/mm2的剂量下接种后2h内的有效侵染率为42~58%,4h内为44%~74%,6h时达90%以上;在69~9.0个孢于/mm2的剂量下接种后1h,有效侵染率为57%~67%,2h内为77%~86%,4h内为78%~90%;高剂量(499~54.8个孢子/mm2)下接种后1h即达90%以上。与虫瘟霉属其它菌种或菌株对蚜虫的毒力比较,F97028菌株的毒力高28~117倍,为罕见的强毒杀蚜菌株。
关键词
安徽虫瘟霉
桃蚜
毒力
侵染速度
生物防治
Keywords
zoophthora
anhuiensis
,
Myzus
persicae,
virulence,
infection
rate
分类号
S47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度与光照对安徽虫瘟霉产孢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
9
4
作者
李惠萍
冯明光
机构
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生物科学系
出处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48-353,共6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9525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70513
文摘
在不同温度(10~30℃)与光照(连续光照和连续黑暗)组合条件下进行了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anhuiensis)离体产孢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适于安徽虫瘟霉产孢的温度为10~20℃,但以15℃最适,不仅产孢快和产孢量大,而且不受光照的影响。在25℃下虽能产孢,但产孢量大幅减少,30℃下则不产孢,25℃可能是安徽虫瘟霉产孢的高温极限。全光照各温度处理的产孢量总是比全黑暗相应温度处理的产孢量高,说明光照对产孢具有刺激作用。在10℃和全光照的组合中,累计产孢量最高且持续产孢时间最长,而相同温度与全黑暗处理的产孢量却很低,显示光照在偏低温度下是影响安徽虫瘟霉产孢的关键因素。概而言之,光照主要影响安徽虫瘟霉的产孢量,而温度主要影响其产孢速率或进程。
关键词
安徽虫瘟霉
产孢格局
温度
光照
Keywords
zoophthora
anhuiensis
,
Entomophthorales,
Spore
production,Temperature,
Light
分类号
Q949.3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始接种量对安徽虫瘟霉液体培养下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
9
5
作者
刘彩玲
冯明光
机构
浙江大学生物科学系
出处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9-232,共4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925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70016
文摘
在温度(20±1)℃和光照12L : 12D的条件下,用萨氏培养液对安徽虫瘟霉(Zoophora an- huiensis)进行液体振荡培养(100 r/min),考查不同接种量和液培时间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将含干菌丝18. 6mg/mL的母液按1%~15%(V/V)的比例接种后培养48~72h,9%和12%接种量处 理能产生20 mg/mL 以上的菌丝生物量,通过拟合逻辑斯蒂生长模型,发现该菌在上述液培条件下的最 大菌丝生物量为25 mg/mL左右。
关键词
安徽虫瘟霉
液体培养
初始接种量
菌丝生物量
Keywords
zoophthora
anhuiensis
,
liquid
culture
,
initial
inoculum,
mycelial
biomass
,
growth
model
分类号
S476.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3.3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虫瘟霉诱发的桃蚜流行病与流行模型
被引量:
6
6
作者
冯明光
李惠萍
机构
浙江大学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607-1612,共6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3 95 2 5 0 0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9870 5 1 3
3 9770 0 1 6)
文摘
在 1 5℃与 1 0 0 % RH的组合条件下以接种安徽虫瘟霉 (Zoophthora anhuiensis)和未接种的桃蚜 (Myzus persicae)成蚜按不同比例混合 (0∶ 6、1∶ 5、2∶ 4、3∶ 3、4∶ 2、5∶ 1及 6∶ 0 )建立蚜群 ,3次重复 ,考察流行病的发生与发展。结果表明 ,在带菌蚜 5 0 %以上的蚜群中 ,活蚜的数量增长因高强度的流行病发生而得到有效控制 ,活蚜数始终未超过 5 0头 /90cm2 ,第 2 2天观察结束时与对照 (0∶ 6)蚜群的 65 6头 /90 cm2 相比控蚜效果高达 93 .2 4%~ 1 0 0 %。在接菌与未接菌比例1∶ 5和 2∶ 4的蚜群中 ,蚜病的发生虽未能充分控制蚜虫的数量增长 ,但结束时的蚜虫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 ,分别为 3 5 6头 /90 cm2和 2 0 7头 /90 cm2 ,控蚜效果亦分别达 46%和 68%。各处理蚜群中病害流行随时间的变化很好地拟合 Gompertz模型 (r2 =0 .97) ,由此估计出安徽虫瘟霉不同初始菌量在蚜群中的流行速度 (R)及最高流行水平 (K )。线性回归分析表明 ,初始侵染体密度确定了 R (r2 =0 .89)和 K (r2 =0 .90 )估计值的 90 %变异 ,充分显示安徽虫瘟霉流行病的发生及流行强度对初始侵染体和寄主密度的依赖性。
关键词
安徽
虫瘟霉
桃蚜
初始侵染体
寄主密度
流行模型
流行病
Keywords
zoophthora
anhuiensis
Myzus
persicae
initial
inocula
host
density
epizootic
modeling
分类号
S476.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3.3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温湿度组合对安徽虫瘟霉诱发桃蚜病害的影响
被引量:
5
7
作者
刘彩玲
冯明光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系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0-387,共8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92 5 0 0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70 0 16 )资助项目
文摘
用孢子浴方法 ,对 4 2批次桃蚜Myzuspersicae (30~ 6 0头 /批 )接种大剂量 (孢子 79~ 90个 /mm2 )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anhuiensis的分生孢子 ,在 2 0℃下保湿 2 4h后转入不同温度(10℃、 15℃、 2 0℃、 2 5℃、 30℃及自然变温 1 5~ 16 6℃和 8 5~ 2 0 2℃ )和湿度 (50 %、 6 5%、80 %、 90 %、 95%及 10 0 %RH)的组合条件下观察桃蚜的反应。结果表明 ,各组合条件下的桃蚜均能发病死亡 ,而且累计死亡率的显著差异存在于不同温度 (F =7 4 6 ,P <0 0 1)和湿度间 (F=12 54,P <0 0 1)。最适发病的温度为恒温 2 0℃和变温 8 5~ 2 0 2℃ (日均温 12 4℃ ) ,死亡率随湿度升高而增大。在 10~ 2 5℃和 10 0 %RH的组合中 ,温度的变化几乎不影响桃蚜的累计死亡率 ,但影响发病速率 ,在 10℃、 15℃、 2 0℃和 2 5℃下的致死时间LT50 值分别为 8 4天、 7 1天、4 0天和 3 4天。回归分析表明 ,在 10 0 %RH下安徽虫瘟霉诱发桃蚜发病的起始温度为 1 6 5℃。在 10~ 15℃及自然变温下 ,病死蚜尸顺利产孢的湿度为 80 %RH ;而在 2 0~ 30℃下 ,蚜尸产孢的湿度为 90 %RH。在所有温湿组合的蚜尸中未见安徽虫瘟霉的休眠孢子发生。
关键词
安徽虫瘟霉
桃蚜
孢子浴
蚜霉病
温湿度影响
Keywords
zoophthora
anhuiensis
Myzus
persicae
spore
shower
development
of
aphid
mycosi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regimes
分类号
S436.62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76.1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虫瘟霉在侵染潜伏期内对桃蚜无翅成蚜生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
4
8
作者
李惠萍
冯明光
机构
浙江大学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749-753,共5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3952 50 0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9870 51 3)
文摘
在 8个剂量 (0 .48~ 61.15个孢子·mm-2 )下测定安徽虫瘟霉F970 2 9菌株对桃蚜 (Myzuspersicae(Sulzer) ) 2~ 3龄若蚜 (5 7~ 84头 /剂量 )的毒力 ,接种后第 3~ 7d的半致死剂量LD50 分别为 3 .0 9、1.88、1.3 3、1.2 8和 1.2 6个孢子 /mm2 ;致死中时LT50 为 2~ 6d ,随剂量增大而缩短 .将该菌株按 60个孢子·mm-2 的剂量接种桃蚜的无翅成蚜 ,在 10、15、2 0和 2 5℃下其侵染潜伏期分别为 7.2、5 .3、4.9和 3 .9d ,温度与潜伏期呈显著负相关 (r2 =0 .94) .在相同梯度温度下 ,接种成蚜在病害潜伏期内平均产若蚜 7.97头、11.2 0头、11.86头和 11.2 0头 ,与同期对照相比依次下降 5 6.45 %、41.5 8%、3 9.98%和 49.0 2 % .根据日观察数据建立接种后潜伏期内与对照蚜虫的生命生殖力表 ,获得各温度下接种桃蚜的净生殖率 (R0 )均低于对照 ,分别下降 5 8.3 2 % (10℃ )、45 5 4% (15℃ )、43 .11% (2 0℃ )和 5 0 .84% (2 5℃ ) ,内禀增长率 (rm)比对照分别下降 2 4.2 8%、16.98%、14 .12 %和 2 0 .13 % ,表明安徽虫瘟霉感染引发的真菌病害对桃蚜种群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关键词
安徽虫瘟霉
桃蚜
毒力
侵染潜伏期
生殖力
内禀增长率
无翅成蚜
Keywords
zoophthora
anhuiensis
,
Myzus
persicae
,
Virul
ence,
Latent
period,
Fecundity,
Intrinsic
increase
rate.
分类号
S476.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Q949.323.4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湿度对安徽虫瘟霉在桃蚜居群中流行的影响
被引量:
3
9
作者
李惠萍
冯明光
机构
浙江大学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85-589,共5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3952 50 0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70 51 3)资助
文摘
用安徽虫瘟霉 (Zoophthoraanhuiensis)接种桃蚜 (Myzuspersicae)无翅成蚜 3头和健蚜 3头组成新的蚜群若干 ,在不同温湿组合条件下任其繁殖、发病和传染 ,以评价温湿度对该菌在蚜群中流行的影响 .持续 2 6d观察 ,在偏低温与各湿度 ( 90~ 10 0 %RH)的组合中均成功诱发了蚜病流行 ,其程度受湿度影响较小 .在 10℃与各湿度组合中 ,最终感病死亡率为 72 .9%~ 98.2 % ,15℃下为 78.7%~ 94.4% ,流行强度极大 .而 2 0℃下仅 10 0 %RH诱发了高强度流行病 ,其余湿度下感病死亡率仅为 5 .1%~ 12 .8% .在 2 5℃ ,10 0 %RH下死亡率仅 2 7.2 % .与所有湿度组合中的对照蚜群相比 ,10℃下流行病控蚜效果为 89.5 %~ 96.9% ,15℃下为 96.1%~ 98.2 % ,2 0℃下为 45 .9%~ 85 .7% ,2 5℃下为 5 6.4%~ 69.7%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安徽虫瘟霉引发的蚜病流行与温度及其相对湿度和蚜群带菌后天数的互作项密切相关 (r2 =0 .82 ,α <0 .0 1) ,这些变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安徽虫瘟霉是否在蚜群中流行 .
关键词
安徽瘟霉
桃蚜
流行病
环境因子
温湿度%
Keywords
zoophthora
anhuiensis
,
Myzus
persicae,
Epizootic,
Environmental
factor.
分类号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虫瘟霉的黍米培养及其对桃蚜的侵染力
被引量:
3
10
作者
鲍佳生
冯明光
机构
浙江大学微生物研究所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3-39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430150)
文摘
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 anhuiensis(Li)Humber是较难人工培养的蚜虫专化性病原真菌.将灭菌并适度熟化的黍米Panicum miliaceum L.作为固体基质与挑碎的安徽虫瘟霉平板菌落混合,在20℃和12L:12D的温光条件下静止固体培养,获得了产孢潜能大、杀蚜活性强的米粒培养物.培养7天的黍米的产孢量达13.0×10^4个孢子/粒,产孢持续时间长达6天.用此黍米培养物弹射的孢子对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若蚜进行7.9~134.9个孢子/mm^2共9个剂量的孢子浴接种,所获数据很好拟合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接种后第5~7天各天的LC50依次为59.8,39.5和33.5个孢子/mm^2,LC90依次为354,234和198个孢子/mm^2.在57.7~134.9个孢子/mm^2的接种剂量范围内,致死中时LT50从5.1天下降到4.3天.由此表明,安徽虫温霉的黍米培养不仅简单易行,而且菌种的产孢和侵染生物学特性在培养物中被充分体现,每颗米粒如同自然罹病而死的蚜尸,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
安徽虫瘟霉
桃蚜
黍米培养
产孢潜能
侵染力
Keywords
zoophthora
anhuiensis
Myzus
persicae
broomcorn
millet
culture
sporulation
capacity
infectivity
分类号
Q969 [生物学—昆虫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虫瘟霉强毒菌株对桃蚜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
1
11
作者
李惠萍
机构
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出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00-102,共3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9525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70016
39870513)
文摘
通过“孢子浴”方法,选择安徽虫瘟霉F97029菌株对桃蚜的2~3龄若蚜进行毒力测定。接种后第3~7天的LD_(50)为3.09~1.26个孢子/mm^2,在1.31~16.48个孢子/mm^2时的剂量范围内LT_(50)为2~5d。时间—剂量—死亡模型的剂量效应参数β值高达1.82,几乎与一些化学杀虫剂对害虫的同一参数估计值(1.2~4.5)接近。这表明该菌株对桃蚜具有极高的毒力,杀蚜活性强,是较为理想的杀蚜菌株。
关键词
安徽虫瘟霉
强毒菌株
桃蚜
毒力测定
时间-剂量-死亡模型
蔬菜害虫
生物防治
Keywords
zoophthora
anhuiensis
Myzus
persicae
Virulence
Time-dose-mortality
modeling
分类号
S43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76.1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省桃蚜虫霉目昆虫病原真菌鉴定
被引量:
1
12
作者
贾春生
机构
韶关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园艺文摘》
2011年第1期182-183,共2页
基金
韶关学院重点项目(2006-02)
文摘
从广东省桃蚜(Myzus persicae)中采集到两种虫霉目昆虫病原真菌,根据形态学鉴定,分别鉴定为普朗肯虫霉(Entomophthora planchoniana)和安徽虫瘟霉(Zoophthora anhuiensis),并对这两种真菌进行形态特征描述。普朗肯虫霉(E.planchoniana)和安徽虫瘟霉(Z.anhuiensis)作为菜地桃蚜的虫霉目昆虫病原真菌为广东省首次报道。
关键词
普郎肯虫霉
安徽虫瘟霉
桃蚜
虫霉目
鉴定
Keywords
Entomophthora
planchoniana
zoophthora
anhuiensis
Myzus
persicae
Entomophthorales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S476.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安徽虫瘟霉对桃蚜的生物测定与时间-剂量效应分析
刘彩玲
冯明光
《菌物系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环境因素对安徽虫瘟霉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彩玲
冯明光
《华东昆虫学报》
2001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安徽虫瘟霉菌株的强毒杀蚜效应与侵染速率
许谦
冯明光
徐均焕
刘志强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0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温度与光照对安徽虫瘟霉产孢格局的影响
李惠萍
冯明光
《菌物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0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初始接种量对安徽虫瘟霉液体培养下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刘彩玲
冯明光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安徽虫瘟霉诱发的桃蚜流行病与流行模型
冯明光
李惠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不同温湿度组合对安徽虫瘟霉诱发桃蚜病害的影响
刘彩玲
冯明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安徽虫瘟霉在侵染潜伏期内对桃蚜无翅成蚜生殖力的影响
李惠萍
冯明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温湿度对安徽虫瘟霉在桃蚜居群中流行的影响
李惠萍
冯明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安徽虫瘟霉的黍米培养及其对桃蚜的侵染力
鲍佳生
冯明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安徽虫瘟霉强毒菌株对桃蚜的毒力测定
李惠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广东省桃蚜虫霉目昆虫病原真菌鉴定
贾春生
《中国园艺文摘》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