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若尔盖气候变化及其对湿地退化的影响 被引量:78
1
作者 郭洁 李国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22-428,共7页
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地处黄河上游,属江河源区,其生态作用对黄河的安危有直接影响,近年来退化严重。本文利用若尔盖高原湿地周边4个气象站1971—2000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年和四季的气候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并对气候突变进... 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地处黄河上游,属江河源区,其生态作用对黄河的安危有直接影响,近年来退化严重。本文利用若尔盖高原湿地周边4个气象站1971—2000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年和四季的气候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并对气候突变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近30年来若尔盖湿地表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的暖干化趋势,并且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变化趋势更加明显。这种气候变化趋势使得若尔盖高原湿地的地表水资源减少,湿地萎缩,加速了草地退化和沙化。在气候暖干化的背景下,人类活动又加剧了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萎缩及退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高原 湿地 气候暖干化 湿地退化
下载PDF
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通量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王德宣 《湿地科学》 CSCD 2010年第3期220-224,共5页
2003~2005年,在每年的植物生长季,采用静止箱/气相色谱法,观测和计算了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温室气体CO2、CH4和N2O的排放通量。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平均CO2排放通量为203.22mg/(m2.h),分别是沼泽化草甸平均CO2排放通量[348.31mg/(m2.h)]... 2003~2005年,在每年的植物生长季,采用静止箱/气相色谱法,观测和计算了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温室气体CO2、CH4和N2O的排放通量。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平均CO2排放通量为203.22mg/(m2.h),分别是沼泽化草甸平均CO2排放通量[348.31mg/(m2.h)]的58%和放牧草场平均CO2排放通量[323.03mg/(m2.h)]的62%;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平均CH4排放通量为2.43mg/(m2.h),分别是沼泽化草甸平均CH4排放通量[0.29mg/(m2.h)]的8.4倍和放牧草场平均CH4排放通量[0.07mg/(m2.h)]的34倍;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平均N2O排放通量为0.020mg/(m2.h),低于沼泽化草甸平均N2O排放通量[0.037mg/(m2.h)]和放牧草场平均N2O排放通量[0.056mg/(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排放通量 泥炭沼泽 若尔盖高原
下载PDF
两个时期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景观格局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陈志科 吕宪国 《湿地科学》 CSCD 2010年第1期8-14,共7页
以若尔盖高原为研究区,选择1977年的Landsat MSS影像、2007年的Landsat TM影像和研究区90m分辨率的数字地形图为数据源,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及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若尔盖高原1977年和2007年两个时期的沼泽湿地(包括沼泽和沼泽化草... 以若尔盖高原为研究区,选择1977年的Landsat MSS影像、2007年的Landsat TM影像和研究区90m分辨率的数字地形图为数据源,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及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若尔盖高原1977年和2007年两个时期的沼泽湿地(包括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景观格局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与1977年相比,2007年研究区沼泽与沼泽化草甸的面积比(沼泽面积/沼泽化草甸面积)发生了明显变化,沼泽与沼泽化草甸的面积比由1977年的1/3减少到2007年的1/7;2007年沼泽面积明显减少,其面积只占沼泽湿地总面积的13%;两个时期,研究区沼泽湿地景观都集中连片分布,聚集度均高于90;与1977年相比,2007年沼泽湿地景观的斑块数减少,景观类型趋于单一,而平均斑块面积和聚集度都在增加;研究区沼泽湿地90%以上分布在坡度小于5°的空间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沼泽湿地的退化程度显著增高;与1977年相比,2007年研究区沼泽湿地景观分布质心发生了一定的空间位移,沼泽质心向西南偏移了3.88km,沼泽化草甸质心向东北偏移了12.35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沼泽 沼泽化草甸 若尔盖高原
下载PDF
若尔盖高原三种湿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被引量:37
4
作者 高俊琴 雷光春 +2 位作者 李丽 吕偲 白明英 《湿地科学》 CSCD 2010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研究了若尔盖高原3种典型湿地(泥炭沼泽、腐殖质沼泽和沼泽化草甸)土壤有机碳密度,有机碳含量分布及其与水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若尔盖典型泥炭土有机碳含量最高(230~270g/kg),其分别是腐殖泥炭土的1.3~3.3倍和腐殖土的6.75~15.3... 研究了若尔盖高原3种典型湿地(泥炭沼泽、腐殖质沼泽和沼泽化草甸)土壤有机碳密度,有机碳含量分布及其与水分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若尔盖典型泥炭土有机碳含量最高(230~270g/kg),其分别是腐殖泥炭土的1.3~3.3倍和腐殖土的6.75~15.3倍。同样,泥炭土有机碳密度最大(52~66kg/m3),其次是腐殖泥炭土(40~75kg/m3),最小是腐殖土(14~30kg/m3)。腐殖土有机碳储量只相当于泥炭土和腐殖泥炭土的37%左右。腐殖泥炭土和腐殖土有机碳含量和水分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n=18,p<0.01),说明水分条件的改变,尤其是排水疏干等干扰措施会直接影响其有机碳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土 腐殖泥炭土 泥炭土 土壤有机碳 若尔盖高原
下载PDF
若尔盖高原退化沼泽群落植物多样性及种间相关性沿排水梯度的变化 被引量:24
5
作者 韩大勇 杨永兴 杨杨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1-419,共9页
植物多样性与种间相关性是植物群落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问题,然而有关二者之间关系的综合研究尚不多见。该文以若尔盖高原排水干扰下不同退化阶段的沼泽湿地植被为研究对象,应用Spearman秩相关、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沼泽植... 植物多样性与种间相关性是植物群落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问题,然而有关二者之间关系的综合研究尚不多见。该文以若尔盖高原排水干扰下不同退化阶段的沼泽湿地植被为研究对象,应用Spearman秩相关、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沼泽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种间相关性的变化及二者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沿排水梯度,从相对原生沼泽至极度退化沼泽,不同植物种群均有其特定的生态分布范围;群落总种数、样方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Whittaker指数均单调增加;植物种间相关强度增加;正相关种对比例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以极重度和极度退化阶段的较高,相对原生沼泽和轻度退化阶段的较低,负相关种对比例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Shannon-Wiener指数与正负相关种对比例均具有显著线性关系(p<0.05),Whittaker指数均无显著关系(p>0.05)。人为排水作用通过提高群落生境异质性,促进正相关种对的共存,增加沼泽群落植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相关性 Spearman秩相关 物种多样性 沼泽植被退化 若尔盖高原
原文传递
川北若尔盖高原表土孢粉的特征及其与现代植被的关系 被引量:16
6
作者 蔡遥 王燕 +1 位作者 蒋复初 李朝柱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7-712,共6页
通过对若尔盖高原不同植被带34个表土样的孢粉分析,研究了各植被带的表土孢粉组合与现代植被的关系。结果显示:表土孢粉组合基本上能够反映出现代植被的整体特征,与现代植被带在空间分布、建群种和优势种属方面基本相同,但不完全等于植... 通过对若尔盖高原不同植被带34个表土样的孢粉分析,研究了各植被带的表土孢粉组合与现代植被的关系。结果显示:表土孢粉组合基本上能够反映出现代植被的整体特征,与现代植被带在空间分布、建群种和优势种属方面基本相同,但不完全等于植被组成,影响其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人类活动、孢粉保存、孢粉产量、外来孢粉和孢粉鉴定。表土花粉的代表性因种属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乔木花粉中,松属具有超代表性,云杉属代表性较好,而桦木属不具有超代表性;草本花粉中,菊科具较好的代表性,蒿属和藜科等具代表性,而禾本科和莎草科具低代表性;蕨类孢子具等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土孢粉 植被 孢粉代表性 若尔盖高原 四川北部
下载PDF
若尔盖高原退化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文昌 崔丽娟 +1 位作者 王义飞 李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32,共6页
为了定量评价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湿地退化的碳储存潜力,研究通过土壤剖面法,收集了3个样点的泥炭沼泽湿地土壤样品(原始泥炭地0—200cm、中度退化沼泽湿地0—100cm和重度退化泥炭地0—100cm)。研究表明:(1)中度退化沼泽湿地(1.11±0... 为了定量评价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湿地退化的碳储存潜力,研究通过土壤剖面法,收集了3个样点的泥炭沼泽湿地土壤样品(原始泥炭地0—200cm、中度退化沼泽湿地0—100cm和重度退化泥炭地0—100cm)。研究表明:(1)中度退化沼泽湿地(1.11±0.18g/cm^3)和重度退化泥炭地(0.72±0.04g/cm^3)土壤容重平均值较原始泥炭地增加了251.8%和129.7%;中度退化沼泽湿地(46.18±6.61g/kg)和重度退化泥炭地(87.37±6.36g/kg)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较原始泥炭地降低了74.2%和51.1%。(2)土层深度为0—100cm时,原始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较中度退化沼泽湿地(384.73±95.57t/hm^2)显著高了47.0%,而与重度退化泥炭地(518.39±33.07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无显著差异;当原始泥炭地有机层增加到0—200cm后,中度退化沼泽湿地和重度退化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较原始泥炭地(1 088.17±172.84t/hm^2)降低了64.6%和52.4%,退化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降低可能主要是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的原因。尽管退化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下降,但仍是中国(102.89t/hm^2)和全球(116.56t/hm^2)陆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3~5倍,该研究可为保护与恢复若尔盖高原湿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湿地 土壤有机碳储量 若尔盖高原
下载PDF
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土嗜冷细菌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辜运富 郑有坤 +2 位作者 Petri Penttinen 王宪斌 张小平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1-637,共7页
结合低温纯培养手段、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技术和克隆测序,研究了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土中可培养菌的多样性、系统发育和产低温酶特性。从3块采样地的土样中分离到47株表型各不相同的菌株。16S rRNA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 结合低温纯培养手段、核糖体DNA扩增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技术和克隆测序,研究了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土中可培养菌的多样性、系统发育和产低温酶特性。从3块采样地的土样中分离到47株表型各不相同的菌株。16S rRNA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土的可培养低温菌高度相似于分离自极地、高山冻土和冰川等低温环境的嗜冷菌。47株菌分属于4个不同的群,包括高GC含量群、低GC含量群、Beta和Gama变形菌纲等。革兰氏阳性菌以节杆菌属(Arthrobacter)为主,而革兰氏阴性菌以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主。其他的细菌分属于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芽孢八叠球菌属(Sporosarcina)、贪噬菌属(Variovorax)、紫色杆菌属(Janthinobacterium)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等不同的类群。产低温酶分析结果表明,在分离到的47株菌中,大多数菌株都能分泌纤维素降解酶,50%以上的菌株具有蛋白酶活性,而以节杆菌的胞外酶产生能力最强。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土中存在丰富的低温菌类群,在酶学生物技术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沼泽土 可培养嗜冷菌 16S RRNA基因 多样性 若尔盖高原
原文传递
Classification of plant functional types based on the nutrition traits: a case study on alpine meadow community in the Zoigê Plateau 被引量:6
9
作者 SHEN Song-tao ZHANG Shu-jie +1 位作者 FAN Min WANG Qi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10期2003-2012,共10页
The ecological concept of Plant Functional Types(PFTs), which refers to the assemblage of plants with certain functional traits, has been introduced for the study of plant responses to the environment change and hum... The ecological concept of Plant Functional Types(PFTs), which refers to the assemblage of plants with certain functional traits, has been introduced for the study of plant responses to the environment change and human disturbance. Taking the alpine meadow community in the Zoigê Plateau as a study case, this paper classified PFTs in terms of plant nutrition traits. The sequential results are as follows.(1) The main herbages in the Zoigê Plateau included 16 species in 5 families. Among the five families, Cyperaceae vegetation accounted for 81.37%of herbage area in total, while the remaining 4families occupied less than 20%. As for the species,Kobresia setchwanensis Hand.-Maizz. was dominant,accounting for 48.74% of the total area; while the remaining 51.26% was comprised of Polygonum viviparum L., Anaphalis fiavescens Hand.-Mazz.,Stipa aliena Keng and other species.(2) By using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the assessment of herbages nutrition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multi-index evaluation model.Polygonum viviparum L. had the highest nutritional value score(1.43), and Stipa aliena Keng had the lowest(-1.40). Nutritional value of herbage species had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ltitude(P&lt;0.01) in the Zoigê Plateau.(3) Based on the nutritional values, herbages in the Zoigê Plateau could be grouped into 3 nutrition PFTs(high, medium and low) by using the Natural Breaks(Jenk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 functional types Nutritional value Forage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zoigê plateau
下载PDF
若尔盖高原不同退牧还湿方式下泥炭沼泽表层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京 卓玛姐 +4 位作者 阿西 汪晓东 王瑞 玛吉措 林英华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8-195,共8页
于2018年和2019年的7月中旬和9月中旬,在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完全禁牧区、一年载蓄平衡实验区、二年载蓄平衡实验区和每年6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禁牧的季节性限牧实验区中,随机选择一处泥炭沼泽作为采样地,以核心区花湖区的天... 于2018年和2019年的7月中旬和9月中旬,在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完全禁牧区、一年载蓄平衡实验区、二年载蓄平衡实验区和每年6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禁牧的季节性限牧实验区中,随机选择一处泥炭沼泽作为采样地,以核心区花湖区的天然泥炭沼泽作为对照地;在采样地和对照地中,采集0~10 cm深度土壤样品,测定其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研究不同退牧还湿方式下泥炭沼泽表层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地的天然泥炭沼泽相比,2018年和2019年的7月中旬和9月中旬,完全禁牧区、季节性限牧区、一年载蓄平衡区和二年载蓄平衡区中采样地泥炭沼泽0~10 cm深度土壤的容重都增大了;2018年9月中旬、2019年7月中旬和9月中旬,完全禁牧区、季节性限牧区、一年载蓄平衡区和二年载蓄平衡区中采样地泥炭沼泽0~10 cm深度土壤的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都减小了;2018年和2019年的7月中旬和9月中旬,总体上,二年载蓄平衡区泥炭沼泽、季节性限牧区泥炭沼泽、完全禁牧区泥炭沼泽、一年载蓄平衡区泥炭沼泽的0~10 cm深度土壤的水源涵养能力依次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源涵养能力 泥炭沼泽 草畜平衡 季节性限牧 禁牧 若尔盖高原
原文传递
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CO_(2)排放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文昌 崔丽娟 +2 位作者 王义飞 李伟 康晓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652-2662,共11页
为了更好理解若尔盖高原不同微生境下沼泽湿地生态系统CO_(2)排放通量的变化特征,以若尔盖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2013和2014年生长季期间,采用了静态箱和快速温室气体法原位观测了3种湿地5种微生境下沼泽湿地CO_(2)排放通量时... 为了更好理解若尔盖高原不同微生境下沼泽湿地生态系统CO_(2)排放通量的变化特征,以若尔盖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2013和2014年生长季期间,采用了静态箱和快速温室气体法原位观测了3种湿地5种微生境下沼泽湿地CO_(2)排放通量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期淹水微地貌草丘区湿地(PHK)和洼地区湿地(PHW)CO_(2)排放通量变化范围分别为38.99—1731.74 mg m^(-2)h^(-1)和46.69—335.22 mg m^(-2)h^(-1),季节性淹水区微地貌草丘区湿地(SHK)和洼地区湿地(SHW)CO_(2)排放通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93.90—2575.60 mg m^(-2)h^(-1)和49.93—1467.45 mg m^(-2)h^(-1),而两者过渡区的无淹水区沼泽湿地(Lawn)CO_(2)排放通量变化范围194.20—898.75 mg m^(-2)h^(-1)。相关性分析表明5种微地貌区沼泽湿地CO_(2)排放通量季节性变化与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水位存在显著负相关(PHW、SHW、SHK、Lawn)或不相关(PHK),并且水位和温度(5 cm)共同解释了CO_(2)排放通量季节性变化的87%。3种湿地5种微生境下沼泽湿地CO_(2)排放通量存在空间变化规律,主要受水位影响,但植物也影响沼泽湿地CO_(2)排放通量空间变化规律,并且表明沼泽湿地CO_(2)排放通量与水位平均值存在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排放通量 沼泽湿地 微地貌 若尔盖高原
下载PDF
川北若尔盖高原玛曲—红原一带表土中孢粉组合的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蔡遥 王燕 +1 位作者 蒋复初 李朝柱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333-339,共7页
通过对四川若尔盖高原玛曲—红原一带20个表土孢粉样的分析,研究了该区域表土孢粉组合与现代植被的关系。结果显示,玛曲—红原一带表土的孢粉组合基本反映了现代植被的整体特征,与现代植被在植被类型、植被带的空间排列、主要建群种属... 通过对四川若尔盖高原玛曲—红原一带20个表土孢粉样的分析,研究了该区域表土孢粉组合与现代植被的关系。结果显示,玛曲—红原一带表土的孢粉组合基本反映了现代植被的整体特征,与现代植被在植被类型、植被带的空间排列、主要建群种属和优势种属等方面基本一致。依据孢粉的百分含量,可以划分为亚高山灌丛植被区,亚高山灌丛、亚高山草甸植被区和高寒草甸、草原植被区3个植被带。表土花粉的代表性因种属的不同而各有差异,松属和菊科花粉具超代表性,云杉属花粉的代表性较好,禾本科和莎草科具低代表性,而桦木属则不具有超代表性,可能与桦木属花粉不易搬运有关。3个植被区中的表土孢粉的种类、比例与现代植被均存在一定的差别,这可能与植被退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若尔盖 表土孢粉组合 孢粉分析 植被
下载PDF
川北若尔盖高原盆地沙漠化、岩漠化遥感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徐刚 赵志中 +3 位作者 王燕 王书兵 丛楠 李玉成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48-1055,共8页
若尔盖高原盆地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曾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最好的草场。若尔盖高原盆地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平衡极易被打破。一旦失去平衡,生态环境将呈现由沼泽→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逐级退化的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若尔盖高原... 若尔盖高原盆地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曾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最好的草场。若尔盖高原盆地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平衡极易被打破。一旦失去平衡,生态环境将呈现由沼泽→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逐级退化的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若尔盖高原盆地逐渐沙漠化、岩漠化,部分地段甚至出现沙(岩)进人退、沙(岩)进路移的景象。遥感动态调查证实,该地区2000年沙漠化、岩漠化区面积已达43911.15hm2,比1986年扩大了6280.44hm2。沙漠化主要分布在山丘的北坡和垭口,岩漠化分布在山丘的南坡。沙漠化、岩漠化主要受北西向季风、地貌条件、松散沉积物、古沙丘等自然因素和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 岩漠化 遥感动态监测 若尔盖高原盆地 川北
下载PDF
排水对若尔盖高寒沼泽CO2和CH4排放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文昌 崔丽娟 +2 位作者 王义飞 李伟 康晓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040-3047,共8页
建立3块标准样地(天然沼泽、1990s和1970s排水沼泽),于2014年生长季期间,采用静态箱-快速温室气体分析仪野外原位观测CO2和CH 4排放通量.结果表明:沼泽排水增加了土壤温度(5,20,45cm),但降低沼泽水位;1990s[(680±329)mg CO2/(m^2 ... 建立3块标准样地(天然沼泽、1990s和1970s排水沼泽),于2014年生长季期间,采用静态箱-快速温室气体分析仪野外原位观测CO2和CH 4排放通量.结果表明:沼泽排水增加了土壤温度(5,20,45cm),但降低沼泽水位;1990s[(680±329)mg CO2/(m^2 h)]和1970s排水沼泽[(973±234)mg CO2/(m^2 h)]生态系统CO2排放通量分别较天然沼泽增加了200%和330%,但CH 4排放通量[(0.78±0.52)mg CH 4/(m^2 h)]和[(-0.01±0.02)mg CH 4/(m^2 h)]较天然沼泽分别降低了90%和100%;综合考虑两者排放通量,1990s[(186±89)mg C/(m^2 h)]和1970s排水沼泽[(265±64)mg C/(m^2 h)]生态系统碳(C)排放通量较天然沼泽分别增加了180%和300%.天然沼泽、1990s和1970s排水沼泽生态系统CO2排放通量与5cm土壤温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仅1990s排水沼泽生态系统CO2排放通量与水位存在显著负相关.天然沼泽生态系统CH 4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5,20,45cm)存在显著正相关,但1970s排水沼泽生态系统CH 4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20,45cm)存在显著负相关,1990s排水沼泽生态系统CH 4排放通量与水位存在显著正相关.沼泽排水显著增加了若尔盖高寒沼泽生态系统C排放通量,降低了沼泽C汇功能,可能增强区域气候变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 CO2排放通量 CH4排放通量 温室气体 若尔盖沼泽
下载PDF
2014年若尔盖泥炭沼泽中草丘和洼地CO2和CH4排放通量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文昌 崔丽娟 +2 位作者 王义飞 李伟 康晓明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3-699,共7页
以若尔盖泥炭沼泽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法,利用静态箱-快速温室气体分析仪,在2014年5~9月的植物生长季,测量CO2和CH4含量并计算其排放通量,同时测定环境因子和植物生物量,分析CO2和CH4的排放通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 以若尔盖泥炭沼泽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法,利用静态箱-快速温室气体分析仪,在2014年5~9月的植物生长季,测量CO2和CH4含量并计算其排放通量,同时测定环境因子和植物生物量,分析CO2和CH4的排放通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7月22日,沼泽CO2和CH4排放通量最大,而在5月6日和9月21日,CO2和CH4排放通量较低。在沼泽中,草丘和洼地的CO2排放通量最大值分别为902.07 mg/(m^2·h)和401.57 mg/(m^2·h),CH4排放通量最大值分别为34.61 mg/(m^2·h)和17.43 mg/(m^2·h)。草丘CO2排放通量平均值[530.31 mg/(m^2·h)]显著高于洼地[222.82 mg/(m^2·h)](n=10,p<0.05);而草丘CH4排放通量平均值[14.81 mg/(m^2·h)]也显著高于洼地[7.04 mg/(m^2·h)](n=10,p<0.05)。草丘和洼地CO2排放通量主要受5~10 cm深度土壤温度的影响,CH4排放通量主要受5~30 cm深度土壤温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丘 洼地 CO2 CH4 若尔盖泥炭沼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