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朱子学在英语世界的最早传播与研究(上) 被引量:9
1
作者 蔡慧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6-131,共6页
朱子学在英语世界的最早译介并非始于裨治文和卫三畏主办的《中国丛报》,而是Edward Cave英译自法文竺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最早的研究则始于马礼逊和米怜主编的《印中搜闻》。其中对于中国哲学、信仰以及民俗的译介和研究传达出该... 朱子学在英语世界的最早译介并非始于裨治文和卫三畏主办的《中国丛报》,而是Edward Cave英译自法文竺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最早的研究则始于马礼逊和米怜主编的《印中搜闻》。其中对于中国哲学、信仰以及民俗的译介和研究传达出该刊研究与传播朱子学的历史语境,在具体论述该刊朱子学传播和研究之前,有必要对之进行整体观照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学 马礼逊 历史语境 《印中搜闻》 英语世界
下载PDF
关于观念性理解儒学之于日本的一些思考——《东亚的王权与思想》书评
2
作者 张婷婷 《日本学研究》 2024年第1期315-322,373,共9页
渡边浩在《东亚的王权与思想》一书中,从“广义”的思想出发,按照比较研究的视野联系中国、韩国的文化内涵与特征,映射出日本“国学”的独特型态。其独到而细致的叙述,对儒学在日本的影响以及儒学与日本近代化的关系等命题,提出了新颖... 渡边浩在《东亚的王权与思想》一书中,从“广义”的思想出发,按照比较研究的视野联系中国、韩国的文化内涵与特征,映射出日本“国学”的独特型态。其独到而细致的叙述,对儒学在日本的影响以及儒学与日本近代化的关系等命题,提出了新颖而巧妙的见解,这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我国大众对这些问题的传统认知。笔者希望通过对渡边浩一书部分章节具体论述的探究,思考传统国人观念性理解下对儒学之于日本影响的认识偏差,亦尝试将渡边浩的一些观察置于中国语境下,提出一些评述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边浩 朱子学 士大夫 儒者 皇权
原文传递
近世日本朱子学的再定位——评渡边浩《东亚的王权与思想》
3
作者 刘晓婷 《日本学研究》 2024年第1期307-314,373,共9页
《东亚的王权与思想》一书以近世东亚的政治思想为研究对象,承袭《近世日本社会与宋学》“概念史”式的研究方法,深化前著中朱子学并非德川幕府体制意识形态的观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于近世日本朱子学的再定位,是思想史领域突... 《东亚的王权与思想》一书以近世东亚的政治思想为研究对象,承袭《近世日本社会与宋学》“概念史”式的研究方法,深化前著中朱子学并非德川幕府体制意识形态的观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对于近世日本朱子学的再定位,是思想史领域突破丸山预设的别具一格且卓有成效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学 再定位 政治思想
原文传递
朱子学的自我批判、更新与朱陆合流——以吴澄中庸学为中心 被引量:5
4
作者 许家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43,共8页
朱子学在后世传衍中逐渐显出异化为记诵口耳之学的一面,元代吴澄传承晚宋以来勉斋学派的批判创新精神,对朱子思想加以修正,彰显了潜伏已久的朱陆合流之思潮。以《中庸》诠释为例,草庐批评《中庸章句》过于精详而流于分裂,对全书章句作... 朱子学在后世传衍中逐渐显出异化为记诵口耳之学的一面,元代吴澄传承晚宋以来勉斋学派的批判创新精神,对朱子思想加以修正,彰显了潜伏已久的朱陆合流之思潮。以《中庸》诠释为例,草庐批评《中庸章句》过于精详而流于分裂,对全书章句作出了新的划分,突出尊德性对道问学的优先性,重新诠释"本心"概念,显示出宋元时期朱子学者经典诠释的创新能力,表明元代"朱陆合流"实为朱子学内部自我更新调适所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学 吴澄 中庸 朱陆合流
下载PDF
民国时期谢无量的朱子学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乐爱国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0-96,共7页
谢无量是民国时期第一部以朱子学为专题的学术著作《朱子学派》的作者,民国朱子学研究的先驱。其朱子学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朱子思想渊源、朱子哲学、朱子教育说和朱子门人及后学等。谢无量的朱子学研究不仅是民国时期朱子学研究的重要组... 谢无量是民国时期第一部以朱子学为专题的学术著作《朱子学派》的作者,民国朱子学研究的先驱。其朱子学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朱子思想渊源、朱子哲学、朱子教育说和朱子门人及后学等。谢无量的朱子学研究不仅是民国时期朱子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国时期朱子学研究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也应当成为当今朱子学研究所追溯和利用的学术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谢无量 朱子学 《朱子学派》
下载PDF
德川幕府与朱子学——德川幕府对理想政治秩序和社会规范的探求 被引量:4
6
作者 周杰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4-109,共6页
日本朱子学在江户时代被奉为"官学",一方面是由于有德川幕府的庇护和扶持,使其成为巩固封建统治的正统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是由于朱子学理论经过日本社会本土化的改造,逐渐为社会大众所接受,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道德规范... 日本朱子学在江户时代被奉为"官学",一方面是由于有德川幕府的庇护和扶持,使其成为巩固封建统治的正统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是由于朱子学理论经过日本社会本土化的改造,逐渐为社会大众所接受,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伦理基础。日本朱子学的开创与发展、兴盛与成熟、衰微和解构的发展路线是德川幕府探求理想政治秩序和社会规范的思想运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川幕府 朱子学 儒学 德川时代 江户时代
下载PDF
论朱子学在英语世界的最早传播与研究(下) 被引量:5
7
作者 蔡慧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3,共6页
朱子学在英语世界的最早研究始于马礼逊和米怜主编的《印中搜闻》,其中关于朱子及其著述的译介和评述,以概念阐释、体系简介、片段翻译或引用为主要方式,间或也在中西互照的视野下发表一些读书心得式的评论,总体上看不够深入,但从理论... 朱子学在英语世界的最早研究始于马礼逊和米怜主编的《印中搜闻》,其中关于朱子及其著述的译介和评述,以概念阐释、体系简介、片段翻译或引用为主要方式,间或也在中西互照的视野下发表一些读书心得式的评论,总体上看不够深入,但从理论概念入手寻找和论证理学与基督教并非互为异己文化而有其相通之处的做法,超越了此前欧洲汉学独尊上古儒学、批驳排斥宋儒理学的传统。《印中搜闻》世俗性与宗教性兼具的办刊特色使其关于朱子学的译介、评论具有面向大众传播的特点和效果,在中国经典,特别是朱子学西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学 《印中搜闻》 英语世界 马礼逊 大众传播
下载PDF
朱子学·理学:唐宋变革与明清实践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支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8-74,共7页
理学的形成可以说是宋代最为重要的历史特征之一,然而到了近现代,理学竟然成为最为人们诟病的文化传统。从学术的层面来思考,人们往往把宋代理学的研究引入两个极端。一方面是因为随着近现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引进,理学的研究被划入哲... 理学的形成可以说是宋代最为重要的历史特征之一,然而到了近现代,理学竟然成为最为人们诟病的文化传统。从学术的层面来思考,人们往往把宋代理学的研究引入两个极端。一方面是因为随着近现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引进,理学的研究被划入哲学研究的专业范围,而历史学的研究,又往往被断代史的分割而无端阻隔。从完整的意义上说,宋代理学应该包含道德倡导与社会构建的两个部分的内容体系。经过元明清历朝政府的改造与制度化实践,宋代理学中所拥有的社会批判精神逐渐消失,作为皇权政治的附庸文化角色则得到空前的加强。而宋代理学中的关于基层社会管理与民间礼仪的部分,较少受到政府制度化的影响,因而得到了比较良好的实践与传承。时至今日,我们依然不能对于宋代理学所提倡的具有社会和谐意义的家族制度等视而不见和全盘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变革 明清实践 理学 朱子学
下载PDF
江户初期朱子学派的诗文观念及杜甫接受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红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0-171,共12页
江户初期朱子学兴盛,理学大家藤原惺窝及其弟子林罗山、松永尺五、那波活所既为儒宗,同时也为重要的汉诗人,其诗文观念深刻地影响了江户时代。惺窝主"文道合一",重视"诚"与"感",其诗学思想表现出浓郁的... 江户初期朱子学兴盛,理学大家藤原惺窝及其弟子林罗山、松永尺五、那波活所既为儒宗,同时也为重要的汉诗人,其诗文观念深刻地影响了江户时代。惺窝主"文道合一",重视"诚"与"感",其诗学思想表现出浓郁的理学色彩。林罗山、松永尺五、那波活所注重经学、兼取诗文,诗以唐为宗,兼参汉魏、宋元,诗学门径较为开阔。杜甫为朱子学家共同尊奉,以"尊杜"通于"宗经""明道",掀起日人宗杜的高潮。此一时期的诗学表现出融通性、过渡性的特点,主要受到宋元诗学的影响,也开启了取法明代诗学的端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户 朱子学 诗学 杜甫
原文传递
从“正学堂碑”看明末阳明学在漳州的传播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晨寅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59-64,共6页
漳州芝山大院发现的“正学堂碑”所颂扬之“先生”并非黄道周,而是阳明后学李材,此碑亦直接印证了明末阳明学在漳州之传播。黄道周以朱子学为主,亦受阳明学之影响,故其“致知”与“明善”之学,正体现了其于晚明特殊的社会政治图景下对... 漳州芝山大院发现的“正学堂碑”所颂扬之“先生”并非黄道周,而是阳明后学李材,此碑亦直接印证了明末阳明学在漳州之传播。黄道周以朱子学为主,亦受阳明学之影响,故其“致知”与“明善”之学,正体现了其于晚明特殊的社会政治图景下对朱子与阳明、李材诸家学说的思考、融合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材 黄道周 阳明学 朱子学 正学堂碑
下载PDF
民国时期钱穆的朱子学研究及其创新——从朱子心学入手 被引量:2
11
作者 乐爱国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3-39,46,共8页
钱穆的朱子学研究可以追溯至民国时期。他从心学入手研究朱子学,主要包括对朱子思想来源的梳理、对朱子心学的阐释、对朱子格物论的研究、对朱子与陆王关系的辨析、对朱子的学术贡献的讨论等诸多方面,展现了朱子的心学体系及其与陆王之... 钱穆的朱子学研究可以追溯至民国时期。他从心学入手研究朱子学,主要包括对朱子思想来源的梳理、对朱子心学的阐释、对朱子格物论的研究、对朱子与陆王关系的辨析、对朱子的学术贡献的讨论等诸多方面,展现了朱子的心学体系及其与陆王之间的大同小异。重要的是,钱穆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有关朱子心学的观点,在他晚年撰写的《朱子新学案》中得到了充实和完善,而成就其朱子学研究的一家之言。钱穆从心学入手的朱子学研究,既不同于以往对于朱子与陆王的调和,也是对那种把朱子学简单界定为理学而忽略其心学的补充,是一种更加全面而综合的研究,对于当今的朱子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穆 朱子学 创新
下载PDF
阳明学成立与发展的朱子理学思想渊源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遥 陈支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89,共10页
陆九渊与王阳明作为宋明理学中心学一系的主要代表人物,后世学者往往以陆、王二人并称,将他们的思想学说合称为陆王心学。但二者之间更多只是思想宗旨相近,并无直接的承袭关系。相较之下,阳明学的产生、发展与朱子学有着更深的思想渊源... 陆九渊与王阳明作为宋明理学中心学一系的主要代表人物,后世学者往往以陆、王二人并称,将他们的思想学说合称为陆王心学。但二者之间更多只是思想宗旨相近,并无直接的承袭关系。相较之下,阳明学的产生、发展与朱子学有着更深的思想渊源。阳明学其是在朱子学的笼罩下,继承了朱熹所建构的经典体系、理论框架与主要论题,并融会了佛道的智慧,进而通过自得自悟的方式,对朱子学加以深刻的反思、批判而逐步形成的,因而可视为朱子学在明代的另一种延续和发展。而王阳明所作的《朱子晚年定论》即来源于此前朱子学内部和会朱陆的逻辑思路,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阳明学与朱子学之间的思想渊源的具体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学 朱子学 陆学 《朱子晚年定论》
下载PDF
茶山丁若镛实学与朱熹性理思想比较研究——以《中庸》为蓝本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悦 《韩国研究论丛》 CSSCI 2016年第1期151-167,共17页
伴随朝鲜时期三大论争的激烈展开,韩国对中国朱子学的继承与发展达到了空前的新高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朱子学的弊端日渐显现,注重经世治人的实学思想开始萌动,出现了实学思想的集大成者——茶山丁若镛(1762~1836年)。丁若镛强调"... 伴随朝鲜时期三大论争的激烈展开,韩国对中国朱子学的继承与发展达到了空前的新高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朱子学的弊端日渐显现,注重经世治人的实学思想开始萌动,出现了实学思想的集大成者——茶山丁若镛(1762~1836年)。丁若镛强调"实用、实证",对建立在理气论基础上的朱子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提出了独特的天道观、修养工夫论及中和论,构建起了自身的实学学术体系。比较丁若镛和朱熹关于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忆古思今,对在追求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探索儒学思想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山实学 朱子学 天道观 慎独 中和论
下载PDF
朱子学的知识体系及其在东亚的普遍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吾妻重二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6,共6页
朱子学是一个巨大的知识体系,我们不仅要在中国哲学史中,还要在教育史、礼仪史乃至于人类文化史的历史长河中来理解。作为东亚普遍知识形态的的朱子学,它的成立被誉为"东亚的世界史性事件"。朱子学之所以会在东亚世界广泛传播... 朱子学是一个巨大的知识体系,我们不仅要在中国哲学史中,还要在教育史、礼仪史乃至于人类文化史的历史长河中来理解。作为东亚普遍知识形态的的朱子学,它的成立被誉为"东亚的世界史性事件"。朱子学之所以会在东亚世界广泛传播,关键在于其所揭示的普遍主义。东亚书院或学塾的发达,与朱子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朱子学不仅在思想的层面上而且在礼仪的层面上,依然存活于今天的东亚世界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学 知识体系 东亚 格物致知
下载PDF
朝鲜对中国儒学的接受——以栗谷李珥的《圣学辑要》为中心 被引量:1
15
作者 申昌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106,共7页
高丽末期,从中国传入的朱子学成为在朝鲜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对朝鲜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可称为帝王学标本的《大学》在以多样形态发展的过程中,被朝鲜的政治指导者视为教材。朝鲜时代的学者栗谷撰述的圣学教科书《圣学辑要... 高丽末期,从中国传入的朱子学成为在朝鲜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对朝鲜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可称为帝王学标本的《大学》在以多样形态发展的过程中,被朝鲜的政治指导者视为教材。朝鲜时代的学者栗谷撰述的圣学教科书《圣学辑要》对《大学》进行再解释和学问上的发展。《圣学辑要》以《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为基础,分为"修己"、"正家"和"为政",包含更广泛的内容。《大学》所体现的单纯层次的修己治人,被发展为非常具体的政治和人生的实践指南。尤其是把具有模糊意义的儒教理念表现为实际人生的现实,使朝鲜儒教得以体系化。这就体现了所谓以"正"为核心的政治,追求持续性人生的矫正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儒学 朝鲜儒学 朱子学 《大学》 《圣学辑要》
下载PDF
日本江户时代朱子学形象的建构路径
16
作者 陈凌弘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95-101,共7页
朱子学东渐日本后于江户时代勃兴,其间历经初期的接受与甄别、中期的加工与创造以及后期的自我形塑等不同发展阶段的嬗变,同时还交织着不同学派间思想激荡、徘徊转向的学问经纬。而将朱子学的流变置于大中华文化圈的东方视域下,通过对... 朱子学东渐日本后于江户时代勃兴,其间历经初期的接受与甄别、中期的加工与创造以及后期的自我形塑等不同发展阶段的嬗变,同时还交织着不同学派间思想激荡、徘徊转向的学问经纬。而将朱子学的流变置于大中华文化圈的东方视域下,通过对其发展脉络的考察,明晰其有别于古典的多元风貌和特质,是日本朱子学研究的未来发展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学 江户时代 形象建构
下载PDF
黄道周与宋明理学及朱子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翟奎凤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71-76,共6页
黄道周是明末著名大儒,他在政治、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领域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以人品气节为时人和后人所称颂。由于家乡漳州的朱子文化氛围以及父亲对朱子的崇敬,黄道周早年受到朱子学的很大影响,这使他终生都对朱子非常尊敬。但黄道... 黄道周是明末著名大儒,他在政治、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领域都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以人品气节为时人和后人所称颂。由于家乡漳州的朱子文化氛围以及父亲对朱子的崇敬,黄道周早年受到朱子学的很大影响,这使他终生都对朱子非常尊敬。但黄道周身处明末的复杂思想格局,他并不是一位纯粹的朱子学学者,由于他对朱子甚至宋明儒在一些根本问题上都有过尖锐的批评,黄道周在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宋明理学的藩篱,成为一位兼具汉宋风格又有突出特色的独立思想家。正是出于这种原因,黄宗羲《明儒学案》把他归到诸儒学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道周 朱子学 复古 汉宋
下载PDF
汪绂朱子学平议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红旗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71-78,共8页
乾隆初年,婺源名儒汪绂对朱子学的衰落、末俗的离经叛传等情形忧心忡忡,特意写信给当时声名业已显赫的乡贤江永,试图一挽狂澜。汪绂本人则撰写《读近思录》、《理学逢源》等著作,"一以朱子为折衷",意欲振起时俗,归于淳朴。这... 乾隆初年,婺源名儒汪绂对朱子学的衰落、末俗的离经叛传等情形忧心忡忡,特意写信给当时声名业已显赫的乡贤江永,试图一挽狂澜。汪绂本人则撰写《读近思录》、《理学逢源》等著作,"一以朱子为折衷",意欲振起时俗,归于淳朴。这两种著述在格物致知、训释经学、存养、克治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汪绂对朱子学的深入理解,但此际,一味承袭、持守的释义方式已不被时人看重、认可,在汉学的强力遮蔽下,逐渐被边缘化,不免渐趋落寞。面对这一情形,汪绂对于朱子学的坚守因其不易而表现得更为可贵。为了从汉学的重围中有所突破,汪绂在推动程朱理学的发展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为:编撰理学史,在学理上彰显其历史进程;校释、集注"朱子学";因时制宜,强化朱子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突显经济之学。通过这些方式,汪绂希望藉此推动朱子学走出汉学的笼罩,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学 汉学 婺源 汪绂 《读近思录》 《理学逢源》
下载PDF
林罗山对朱子理气观的继承与发展
19
作者 张学焕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1-15,共5页
朱子以理为天地万物的终极依据,通过对理、气及理气关系的探究,建构了以"理"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日本朱子学者林罗山适应日本近世现实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现状,对朱子学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林罗山继承了朱子"理"的内核... 朱子以理为天地万物的终极依据,通过对理、气及理气关系的探究,建构了以"理"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日本朱子学者林罗山适应日本近世现实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现状,对朱子学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林罗山继承了朱子"理"的内核,运用朱子"理"的思想构建了自己的"理当心地神道",但他的思想与朱子理气观有很大的差异。研究林罗山的思想和学术取向,对于把握日本近世朱子学者的学术性格,深刻理解日本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和方法以及吸纳外来文化的思维模式,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罗山 朱子学 理气观 神道
下载PDF
牟宗三先生对朱子学诠释之省思
20
作者 蔡家和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9,共9页
牟宗三先生判朱子学为别子为宗,有二个意思,第一,自成一宗,创构体系,而为大家;第二,不是正宗,与先秦儒学有别。至于牟先生之所以视朱子学不同于孔孟易庸等体系的原因,大致有三:第一,理是但理,存有而不活动,因为性才是理,心不是理,理不... 牟宗三先生判朱子学为别子为宗,有二个意思,第一,自成一宗,创构体系,而为大家;第二,不是正宗,与先秦儒学有别。至于牟先生之所以视朱子学不同于孔孟易庸等体系的原因,大致有三:第一,理是但理,存有而不活动,因为性才是理,心不是理,理不能下贯而为心。第二,朱子学是一种后天的渐教,乃因为其要透过格物的工夫,以期求得脱然贯通,心之具理,是一种"当具",而不是"本具",故要后天工夫以达至之。第三,心是气,牟先生认为朱子学没有本心义,心的所以然之理,与性理是不同的,故心只能虚灵知觉,知觉于性,而本身不是性。主要依此上述说法,判朱子学为别子,而不是正宗,相对而言,象山、阳明较能合于先秦儒学之正宗,因为心即理,即存有即活动。朱子学,理不活动,而不能下贯到心,故心不即理,而別于正宗阳明学的心即理,故朱子为別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朱子学 存有不活动 气心 心与理为二 别子为宗 后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