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7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及其实践意义 被引量:85
1
作者 保继刚 龙江智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4-282,共9页
本文旨在探索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问题,以从一个侧面阐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相对变化的原因。在一般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以大连、深圳和珠海三个较具代表性的城市为例,对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过程做个案剖析,并得出了三点结... 本文旨在探索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问题,以从一个侧面阐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相对变化的原因。在一般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以大连、深圳和珠海三个较具代表性的城市为例,对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过程做个案剖析,并得出了三点结论:第一,每个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都存在相应的主导驱动机制;第二,城市旅游的主导驱动机制因时因地而不同;第三,城市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跟随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是需求结构的变化),适时转变自己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 驱动力 驱动机制 需求结构 旅游目的地 可持续发展 外部环境 主导 转化问题 结论
下载PDF
2013—2016年珠海地区臭氧浓度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55
2
作者 周学思 廖志恒 +4 位作者 王萌 陈静林 董娟 赵新锋 范绍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3-153,共11页
利用珠海地区两个代表性环境空气质量国控站(吉大站、斗门站)2013—2016年连续4年的逐时臭氧(O_3)浓度监测资料和离两个国控站最近的基本气象站(珠海气象站、斗门气象站)同期逐时气象资料,综合应用统计分析、个例剖析、HYSPLIT后向轨迹... 利用珠海地区两个代表性环境空气质量国控站(吉大站、斗门站)2013—2016年连续4年的逐时臭氧(O_3)浓度监测资料和离两个国控站最近的基本气象站(珠海气象站、斗门气象站)同期逐时气象资料,综合应用统计分析、个例剖析、HYSPLIT后向轨迹聚类分析和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PSCF)方法,研究了珠海地区臭氧浓度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干季珠海市O_3浓度最高且超标天数最多,高温低湿条件有利于O_3的形成;②位于内陆的斗门站O_3污染浓度、污染频率明显高于位于沿海的吉大站;③风场对珠海地区O_3浓度分布有重要影响,东北风或偏北风风速为3~4 m·s^(-1)时下风向珠海地区O_3浓度最高;④10月O_3重污染个例剖析表明,区域输送对珠海地区O_3污染有重要影响.HYSPLIT后向轨迹聚类分析表明,影响珠海地区O_3污染的气团来源中受广东中东部气流影响时污染最重,与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PSCF)表明的该污染个例的污染潜在源区主要为广东中东部的东莞、广州增城、河源及以北地区的结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特征 气象影响 后向轨迹 潜在源区 珠海
原文传递
深圳、珠海大型主题公园布局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保继刚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6-272,共7页
主题公园是深圳、珠海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旅游开发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深圳、珠海主题公园的现状,剖析了两个典型案例,然后分析了影响两地主题公园布局的因素,并对两地主题公园未来发展提出看法,最后讨论了区位条件良好、区域经... 主题公园是深圳、珠海从80年代中期开始的旅游开发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深圳、珠海主题公园的现状,剖析了两个典型案例,然后分析了影响两地主题公园布局的因素,并对两地主题公园未来发展提出看法,最后讨论了区位条件良好、区域经济发达但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地区的旅游开发模式,并对广东主题公园开发热提出忠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公园 布局 深圳 珠海 旅游资源
下载PDF
珠海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_(10))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3
4
作者 潘建国 曹军骥 +1 位作者 麦潮安 李顺诚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10,共5页
选取2000年6月—2001年5月珠海空气中PM10的观测数据,分析其在3个监测点(香洲、前山和吉大)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珠海PM10的年均质量浓度为40μg m3(校正后为52μg m3),低于国家PM10的二级质量标准,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相比,珠海PM10... 选取2000年6月—2001年5月珠海空气中PM10的观测数据,分析其在3个监测点(香洲、前山和吉大)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珠海PM10的年均质量浓度为40μg m3(校正后为52μg m3),低于国家PM10的二级质量标准,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相比,珠海PM10相对较低,表明珠海的大气颗粒物污染轻微。2001年4月14,15日珠海PM10日均值显著增高,达到92,127μg m3,对比香港及北方粉尘源区的颗粒物浓度及气团轨迹分析结果可知,珠海也受到了北方沙尘暴的影响。3个站点的PM10月均质量浓度变化主要表现为夏、秋季低,冬、春季高。珠海市大气PM10的日变化形式以白天高、夜晚低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PM10 沙尘暴 珠海 监测 空气环境质量
下载PDF
面向市场经济的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珠海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唐子来 寇永霞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21-25,共5页
随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 ,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市场需求因素越来越显突。需求前景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议题。以珠海为实证 ,在分析城市用地变化状况及其成因机制的基础上 ,着重讨论市场经济中需求不确... 随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 ,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市场需求因素越来越显突。需求前景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议题。以珠海为实证 ,在分析城市用地变化状况及其成因机制的基础上 ,着重讨论市场经济中需求不确定条件下的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策略 ,试图为新一轮的城市发展战略提供思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土地资源配置 珠海市 城市发展战略
下载PDF
珠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发生的时空特征及传播路径 被引量:31
6
作者 刘郑倩 叶玉瑶 +3 位作者 张虹鸥 郭洪旭 杨骥 王长建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2-431,共10页
利用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公开发布的9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通过26个疫情聚集单元的时空特征分析和4类典型传播路径的案例剖析,深入探讨了珠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发生的时空规律和传播路径。结果表明:1)珠海的疫情... 利用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公开发布的9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通过26个疫情聚集单元的时空特征分析和4类典型传播路径的案例剖析,深入探讨了珠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发生的时空规律和传播路径。结果表明:1)珠海的疫情发展与武汉的人口流动与管控密切相关,由于管控及时,目前仍以疫源区直接输入和家庭聚集扩散为主要传播方式,在有限范围内扩散。2)存在输入一代家庭聚集传播、输入一代非家庭聚集传播、输入二代家庭聚集传播、输入二代非家庭聚集传播4种不同的传播路径,且以第一种为主要方式,但非家庭聚集传播的路径复杂,应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3)对输入性病例从输入到发病的滞后周期以及聚集单元最长发病时间间隔来看,有少部分病例或携带者可以突破14 d限制,应警惕目前普遍采用的14 d隔离措施可能存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珠海 聚集 时空特征 传播路径
下载PDF
不同生态恢复阶段无瓣海桑人工林湿地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演替 被引量:29
7
作者 唐以杰 方展强 +5 位作者 钟燕婷 张再旺 陈康 安东 杨雄邦 廖宝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60-3169,共10页
对广东省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恢复背景相同的6个月林龄、3a林龄、6a林龄无瓣海桑人工林和光滩湿地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处于不同生态恢复阶段的无瓣海桑人工林林地中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Y>0.02)... 对广东省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恢复背景相同的6个月林龄、3a林龄、6a林龄无瓣海桑人工林和光滩湿地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处于不同生态恢复阶段的无瓣海桑人工林林地中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Y>0.02)存在差异;相似性分析检验(One-Way ANOSIM)表明4种生境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等级聚类和非参数多变量标序也显示4种生境间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显示,各生境动物群落主要特征及群落间的差异主要是受各生境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所决定。研究结果还表明:光滩、6个月林龄、3a林龄无瓣海桑人工林湿地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上升趋势,这说明无瓣海桑种植的前3a,随着植被的迅速恢复,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增加明显。BIOENV分析结果表明:3a林龄之前的无瓣海桑人工林湿地中,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主要受植被特征的影响,快速恢复的植被提供了荫蔽,既减轻了高温和水分蒸发对大型底栖动物的胁迫,又给动物提供了一个躲藏和逃避敌害的场所。而相对于植被的快速恢复,无瓣海桑人工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要缓慢和滞后得多。但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6a林龄无瓣海桑人工林湿地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上述3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反而明显下降。这是由于6a林龄无瓣海桑人工林林地土壤已具有红树林酸性硫酸盐土的基本特征,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显著变化影响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还可能与无瓣海桑提供了和乡土红树植物不同营养水平(如C/N比)和单宁含量的"凋零物"食物源有关,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无瓣海桑 大型底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珠海
下载PDF
环境γ能谱测量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南萍 裴少英 +4 位作者 黄英 肖磊 刘少敏 高宝龙 程业勋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7-356,共10页
环境γ能谱测量是电离辐射环境测量中高效、准确、经济的方法。本文详述了NaI(Tl)γ能谱仪在地表γ空气吸收剂量率测量中的仪器刻度、活度浓度和剂量率计算、数据处理和成图的方法技术。用中国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的5个标准源模型对1台就... 环境γ能谱测量是电离辐射环境测量中高效、准确、经济的方法。本文详述了NaI(Tl)γ能谱仪在地表γ空气吸收剂量率测量中的仪器刻度、活度浓度和剂量率计算、数据处理和成图的方法技术。用中国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的5个标准源模型对1台就地NaI(Tl)γ谱议进行了实验刻度,采用三元素法和总计数率法对广东珠海市110 km2的大面积环境地面1 m高处的吸收剂量率进行测量和计算结果表明,在满足半无限(2π)测量条件下,按γ能谱数据计算的地表1 m高处空气吸收剂量率与高气压电离室实测结果在±15%以内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能谱 吸收剂量率 环境评价 珠海
下载PDF
光伏系统跟踪效果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维 沈辉 舒碧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5-359,共5页
通过对光伏组件平面辐照量、电学特性的模拟计算,对在珠海地区采用单、双轴跟踪和固定倾角(朝南22°)布置时,太阳电池组件的太阳辐照量和产出电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光伏系统在不同负载下,跟踪的意义进行了研究、讨论,发现... 通过对光伏组件平面辐照量、电学特性的模拟计算,对在珠海地区采用单、双轴跟踪和固定倾角(朝南22°)布置时,太阳电池组件的太阳辐照量和产出电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光伏系统在不同负载下,跟踪的意义进行了研究、讨论,发现其跟踪方式对并网系统产出电能有较大提高:双轴和单轴跟踪分别增加23.9%和18.2%;对光伏水泵等负载效果也非常明显,能很大地提高产能降低成本.但在珠海地区对全年均衡型和冬季型负载采用跟踪时效果不够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系统 跟踪系统 珠海地区
下载PDF
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群落发展动态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廖宝文 管伟 +3 位作者 章家恩 唐国玲 雷振胜 杨雄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64,共6页
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对珠海市淇澳岛天然红树林(秋茄Kandelia candel、桐花树Aegiceras carniculatum)和人工红树林(3~5龄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的群落发展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半年时间内,秋茄种群平均地径和胸径均显... 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对珠海市淇澳岛天然红树林(秋茄Kandelia candel、桐花树Aegiceras carniculatum)和人工红树林(3~5龄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的群落发展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半年时间内,秋茄种群平均地径和胸径均显著增加,高度变化小;桐花树种群平均地径、胸径和高度变化均不显著;无瓣海桑生长快速,不同年龄段的地径、胸径和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无瓣海桑人工林群落中,随着林龄的增长,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无瓣海桑作为先锋造林树种,可有效压制互花米草Spartinaa lterniflora生长,并促进乡土红树植物定居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群落 发展动态 珠海 淇澳岛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珠海旅游区生态服务价值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赵莹雪 董玉祥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97,共5页
以2007年珠海市旅游区为研究区域,通过ArcGIS技术,将旅游区分布图和珠海市土地利用现状图(1996年和2007年)叠加,得到研究区域两期土地利用数据。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分析了珠海旅游区1996-2007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参考Costanza和谢高... 以2007年珠海市旅游区为研究区域,通过ArcGIS技术,将旅游区分布图和珠海市土地利用现状图(1996年和2007年)叠加,得到研究区域两期土地利用数据。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分析了珠海旅游区1996-2007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参考Costanza和谢高地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2007年),得出珠海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据此计算1996-2007年珠海旅游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净损失1 639.68万元,进一步分析了旅游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功能影响机制。尽管珠海在近年来提出以生态休闲度假为主题的旅游开发模式,但实际上并未真正体现"生态旅游"的内涵,因而其旅游区生态服务功能并没有得以维持,总体生态服务价值和各单项生态服务价值均呈现下降趋势。提出编制并实施基于"低碳、生态"开发模式的旅游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低碳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旅游建设用地对生态服务价值的负面影响;改变旅游土地开发模式,提升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和服务品质,形成良性的有利于旅游地生态服务功能得以维持和不断改善的旅游市场环境等建议及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区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服务价值 珠海
下载PDF
珠海市10种绿化树种“芬多精”成分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粟娟 王新明 +4 位作者 梁杰明 廖绍波 王海勇 何秋生 范黎明 《中国城市林业》 2005年第3期43-45,共3页
用热解吸/吹扫捕集/气象色谱/质谱(HP5972GC—MSD)技术对珠海市常见的10种园林绿化植物的枝叶芳香物质化学成分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分泌的“芬多精”(phytoncidere)成分主要有桉叶油素、α-蒎烯、β-蒎烯、β-香叶烯... 用热解吸/吹扫捕集/气象色谱/质谱(HP5972GC—MSD)技术对珠海市常见的10种园林绿化植物的枝叶芳香物质化学成分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分泌的“芬多精”(phytoncidere)成分主要有桉叶油素、α-蒎烯、β-蒎烯、β-香叶烯、柠檬烯、γ-萜品烯、莰烯、γ-榄香烯、二甲基、辛三烯等。10个树种中有8种“芬多精”含量较高,是优良的人体保健树种,适合于庭园、公园、郊野公园、森林浴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海市 成分分析 绿化树种 园林绿化植物 色谱/质谱 γ-榄香烯 化学成分 芳香物质 吹扫捕集 桉叶油素 Α-蒎烯 Β-蒎烯 人体保健 郊野公园 热解吸 柠檬烯 二甲基 森林浴 含量 枝叶 香叶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小流域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 被引量:19
13
作者 赵新锋 陈建耀 +2 位作者 唐常源 曾松青 鲁垠涛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20-1626,共7页
珠江三角洲地下水环境日益恶化,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以珠海市具有典型特征的闭合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分旱、雨两季采集地下水分析主要离子及D、18O同位素,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地下水水化学的时空变异特征与演变规律。结果表... 珠江三角洲地下水环境日益恶化,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以珠海市具有典型特征的闭合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分旱、雨两季采集地下水分析主要离子及D、18O同位素,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地下水水化学的时空变异特征与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附近地表水体渗透补给,以蒸发及地下水径流排泄,季节变化对区域内水化学空间变异性影响较小。沿地下水流方向(补给区-径流区-排泄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从Ca-Na(Mg)-HCO3型向Na-Cl和Na-K-HCO3-CO3型演化,风化-溶滤、离子交换、海陆交互作用是控制当地地下水质演变的主要水文化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化学 时空变异 演化规律 珠海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典型区景观生态聚类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吴志峰 胡伟平 +1 位作者 程炯 匡耀求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66,共4页
珠海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个海陆交互作用与人类干扰活动频繁的典型区域。文章以 2000 年 TM 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编制珠海地区景观类型图,并以镇(区)为基本空间单元将珠海划分为 20 个景观生态子区,在 GIS 与景观斑块分析软件Patch Analyst... 珠海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个海陆交互作用与人类干扰活动频繁的典型区域。文章以 2000 年 TM 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编制珠海地区景观类型图,并以镇(区)为基本空间单元将珠海划分为 20 个景观生态子区,在 GIS 与景观斑块分析软件Patch Analyst 2.0 支持下计算各子区的景观特征指数。通过各子区的景观指数对比分析,探讨研究区范围内景观格局的空间差异,揭示人类活动、自然干扰等各种景观生态机制对区域景观生态的影响。根据各指数反映的景观特征信息,选择平均斑块大小(MPS)、斑块大小变异系数(PSCOV)、边缘密度(ED)、面积加权分维数(AWMPFD)、破碎度指数(F)、多样性指数(SDI)及人为干扰指数(DT)进行珠海景观生态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多层次客观地对珠海地区进行景观生态类型区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指数 景观生态分区 聚类分析 珠海
下载PDF
珠海市耕地变化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吴大放 刘艳艳 +2 位作者 董玉祥 刘海珍 倪少春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2-476,482,共6页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利用1990、1995、2000和2006年共4期Landsat TM卫星遥感数据,分析珠海市耕地数量和空间变化特征,并探讨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珠海市耕地面积在3个研究时段经历了"快速减少―缓慢增加―急剧减少&q...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利用1990、1995、2000和2006年共4期Landsat TM卫星遥感数据,分析珠海市耕地数量和空间变化特征,并探讨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珠海市耕地面积在3个研究时段经历了"快速减少―缓慢增加―急剧减少"的变化过程,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2000―2006年耕地的动态度最大,而1995―2000年耕地的动态度相对较小;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来源是水域和林地,减少的去向主要是农业结构调整中耕地转变成水域和建设用地;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和农业结构调整是珠海市耕地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同时政策因素也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时空特征 驱动力 主成分分析 珠海市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思考与启示——珠海市三个试点村的实践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杨峥屏 王磊 《规划师》 2007年第2期12-14,共3页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社会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城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由于各地区村庄的发展条件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村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发展路径存在差异,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强调规...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社会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城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由于各地区村庄的发展条件和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村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发展路径存在差异,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强调规划先行、有序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近远结合、强化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村庄发展路径 珠海
下载PDF
珠海市地下水中放射性元素及对室内氡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迪云 王湘云 +1 位作者 关晓丽 陈永亨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7-381,共5页
本文对采自珠海市16个地下水样品中的放射性元素及其它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花岗岩基岩地下水中氡及其它放射性元素的浓度高,氡的平均值为1638Bq·l^(-1),最高达3900Bq·l^(-1).如果家庭中使用这样的水,其室内氡浓度将会大... 本文对采自珠海市16个地下水样品中的放射性元素及其它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花岗岩基岩地下水中氡及其它放射性元素的浓度高,氡的平均值为1638Bq·l^(-1),最高达3900Bq·l^(-1).如果家庭中使用这样的水,其室内氡浓度将会大幅度增加. 因此,建议在使用高氡浓度的地下水作为家庭生活用水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放射性元素 室内氡 珠海市 水质监测
下载PDF
2000-2016年珠海市酸雨变化特征及酸雨概念模型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虹颖 赵新锋 +1 位作者 何志东 范绍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98-2006,共9页
为评估我国酸雨控制效果与发展趋势,利用2000-2016年东亚酸沉降监测网(EANET)的监测数据及同步气象资料,研究了珠海市酸雨变化特征及EANET中国网所有4个城市(珠海、厦门、重庆、西安)的城市降水化学组分特征.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聚类和... 为评估我国酸雨控制效果与发展趋势,利用2000-2016年东亚酸沉降监测网(EANET)的监测数据及同步气象资料,研究了珠海市酸雨变化特征及EANET中国网所有4个城市(珠海、厦门、重庆、西安)的城市降水化学组分特征.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聚类和潜在源区PSCF分析方法,研究了珠海市降水气团和酸雨来源,建立了珠海市酸雨概念模型.结果表明:①珠海市酸雨日数与频率呈先增后减趋势,2008年后珠海市酸雨污染程度明显改善,我国酸雨控制效果明显.②沿海城市(珠海、厦门)与内陆工业城市(重庆、西安)降水离子组分区别明显,内陆工业城市酸雨受碱性颗粒物影响较大.③沿海城市(珠海、厦门)酸雨为硫酸-硝酸混合型;内陆工业城市(重庆、西安)酸雨以硫酸型为主,近年有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转变的趋势.④综合酸雨降水HYSPLIT后向轨迹聚类分析与PSCF潜在源区分析结果可建立酸雨概念模型,有助解释酸雨成因.珠海市强酸雨主要受珠海市外的珠三角地区污染物输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特征 后向轨迹 潜在源区 酸雨概念模型 珠海
原文传递
珠海旅游用地演变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赵莹雪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6-312,共7页
运用ArcGIS技术、动态度模型和马尔科夫模型,定量分析了1996~2007年珠海旅游用地数量、来源、类型与结构以及空间分布的演变特点、原因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数量变化方面,规模增长迅速;自然生态类旅游用地增长率和动态度最大;各类... 运用ArcGIS技术、动态度模型和马尔科夫模型,定量分析了1996~2007年珠海旅游用地数量、来源、类型与结构以及空间分布的演变特点、原因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数量变化方面,规模增长迅速;自然生态类旅游用地增长率和动态度最大;各类型旅游用地增长量由自然生态、度假村、主题公园、文化景观到园林游憩依次递减;香洲区旅游用地规模增长最显著,金湾区旅游用地总体动态度最大。来源方面,林地是珠海市旅游用地增长的主要来源;来源于耕地的概率较小;各区旅游用地来源的地类与其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相关;度假村主要来源于林地和建设用地,文化景观类和主题公园类旅游用地主要来源于建设用地,自然生态类旅游用地主要来源于林地。空间分布演变方面,在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的背景下,呈现出"十"字形扩展特征,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地和岛屿;各类旅游用地因资源与客源市场的吸引力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演变形态。类型与结构演变方面,以林地变化最突出。珠海旅游用地变化趋势表现为:面积增加,自然生态类旅游用地仍将是规模增长最大的类型,香洲区增长将最为显著;未来旅游用地来源主要为万山群岛的灌木林地和裸地。空间分布主要向"两区一带"(东部海岛生态旅游区、西部休闲旅游区、北部绿地与湿地生态旅游带)演变;受人类影响低的土地利用类型将向受人类影响高的类型转变,旅游设施建设用地比重将不断增加。研究对珠海市旅游用地变化调控和管理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海 旅游用地 演变
下载PDF
改良生态足迹法在珠海的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翔 舒俭民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8-151,共4页
改良生态足迹法从环境、水资源两方面入手,对传统生态足迹法进行了改进.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利用改良生态足迹法对珠海2002年的生态足迹需求、供给和生态赢余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评估了珠海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2年珠海的生... 改良生态足迹法从环境、水资源两方面入手,对传统生态足迹法进行了改进.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利用改良生态足迹法对珠海2002年的生态足迹需求、供给和生态赢余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评估了珠海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2年珠海的生态足迹需求为3.492 8 hm2/人,供给为3.908 7 hm2/人,生态赢余为0.415 9 hm2/人,珠海的发展属于可持续性;其中水资源的生态足迹供给为0.635 8 hm2/人,需求为0.013 7 hm2/人,生态赢余为0.622 1 hm2/人;环境容量的生态足迹供给为3.489 5hm2/人,需求为1.526 8 hm2/人,生态赢余为1.962 7 hm2/人.使用传统生态足迹法的计算结果却为:生态足迹需求为1.952 3hm2/人,供给为0.316 4 hm2/人,生态赤字为1.635 9 hm2/人,珠海的发展属于不可持续性.而改良生态足迹法的计算结果更符合珠海的实际,对于其他城市的生态规划和建设也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生态足迹法 地理信息系统 可持续发展 珠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