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玄“六天”说与禘礼的类型及其天道论依据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6-111,共26页
郑玄的"六天"说是由昊天与五帝构成,而天、帝乃是天的不同指称方式:天言天之体,而帝言天之德。在五帝中又可区分对一朝一代而言的上帝,这种上帝其实是感生帝与受命帝,上帝尊于其他四帝,而祭于南郊。由此天被区分为昊天、上帝... 郑玄的"六天"说是由昊天与五帝构成,而天、帝乃是天的不同指称方式:天言天之体,而帝言天之德。在五帝中又可区分对一朝一代而言的上帝,这种上帝其实是感生帝与受命帝,上帝尊于其他四帝,而祭于南郊。由此天被区分为昊天、上帝与五帝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对应着三种配天之祭,即祭祀昊天的圆丘礼、祭祀上帝的郊祀礼、总祭五帝的明堂礼。这三种配天的大祭同谓之"禘",其祭祀的主体是王者,受祭的则是天帝,配享的则是有功德的先帝与先王。三种配天之禘结合成为一个结构整体,在家天下的架构下,它成为神圣家族从感生到受命昭示政治正当性的典礼;也是通过时王与天帝、时王与人鬼的显性关系建构时王与诸侯、臣民之间的隐性关系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六天”说 禘礼 圆丘礼 郊祀礼 明堂礼
下载PDF
“以祖配天”与郑玄禘论的机理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赟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36,共13页
"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之禘本为王者专有祭天之礼,但王肃、赵匡、朱熹等却将之下降为祭祖的宗庙之礼,这就瓦解了禘礼中"以祖配天"的机理,而这一机理正表明天人之际才是禘礼的真正根基。郑玄的禘论则是对以祖配天原... "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之禘本为王者专有祭天之礼,但王肃、赵匡、朱熹等却将之下降为祭祖的宗庙之礼,这就瓦解了禘礼中"以祖配天"的机理,而这一机理正表明天人之际才是禘礼的真正根基。郑玄的禘论则是对以祖配天原则的坚守,只不过其禘论的特色是强调禘即郊天之祭,而所郊者为感生帝,故而在禘论中,天并非直接呈现,而是以感生帝的方式出场。后世因为拒绝感生帝的神话性质而同时拒绝了禘礼中的"以祖配天",而代之"以祖配祖",并在祖与远祖之间建立基于血缘的家族论关联,但这已与"以祖配天"中的功德论解释向度相去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祖配天 郑玄
原文传递
早期有关“古今字”的表述用语及材料辨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李运富 《励耘语言学刊》 2007年第2期66-89,共24页
古今字观念形成于东汉时期。较早论述这一现象的学者是郑众,他已使用"古字""今字"对举的方式来表述古今字关系,并且对古今字的内涵做了基本界定。郑玄在古今字的理论阐述上并未超过郑众,但他首次使用了"古今字"这个组合术语,并扩... 古今字观念形成于东汉时期。较早论述这一现象的学者是郑众,他已使用"古字""今字"对举的方式来表述古今字关系,并且对古今字的内涵做了基本界定。郑玄在古今字的理论阐述上并未超过郑众,但他首次使用了"古今字"这个组合术语,并扩充了具体古今字例的分析。郑众和郑玄所谓的古今字,是指不同时代记录同一词项通行用不同字的现象。古字和今字之间同义、同音但不同字。郑玄等人注释中的"古""今"、"古文""今文"有多种涵义和所指,或沟通古今字,或注释古今语,或校勘版本异文,其实各自所使用的表述方式和措词并不完全相同,应该注意分辨,以免误解、误用、误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字 郑众 郑玄 古文 今文 古今语 版本校勘
下载PDF
郑玄“礼者体也”释义 被引量:9
4
作者 吴飞 《励耘语言学刊》 2020年第1期42-55,共14页
郑玄"礼者,体也,履也"一语,成为历代以来标准的"礼"字训诂,特别是其中的"礼者体也"一训,更为后世所广泛采用。但究竟该如何理解"体"字?笔者考察了"礼""体""身"&... 郑玄"礼者,体也,履也"一语,成为历代以来标准的"礼"字训诂,特别是其中的"礼者体也"一训,更为后世所广泛采用。但究竟该如何理解"体"字?笔者考察了"礼""体""身""血"等字的训诂,指出"体"本有二义,一指身体之肢体,一指这些肢体所组合之总体,三《礼》中与礼相关的体,皆应从这二义的相互关系中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礼学 身体
下载PDF
郑玄生平事迹考略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天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8-12,共5页
郑玄 ,北海高密人 ,公元 12 7年生。 18岁为乡小吏 ,后造太学受业 ,遍习今古文经学。 32岁西入关 ,拜在马融门下 ,七年后回归故里。遂遭党禁 ,闭门教学撰述 ,达 14年之久 ,这是他学术大成时期 ,《三礼注》即完成于此时。 5 8岁党禁解 ,... 郑玄 ,北海高密人 ,公元 12 7年生。 18岁为乡小吏 ,后造太学受业 ,遍习今古文经学。 32岁西入关 ,拜在马融门下 ,七年后回归故里。遂遭党禁 ,闭门教学撰述 ,达 14年之久 ,这是他学术大成时期 ,《三礼注》即完成于此时。 5 8岁党禁解 ,凡征辟皆不应 ,仍潜心经术 ,却忧伤时事 ,时刻关注国家命运。 70岁写下著名的《戒子书》。 74岁病卒于元城。郑玄对两汉传统的今古文经学进行了全面的加工改造 ,创立郑学 ,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郑玄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位伟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生平事迹 学术成就 郑学 考证 《三礼注》 东汉 《戒子书》
下载PDF
郑玄《仪礼注》训诂术语释义例刍议 被引量:3
6
作者 邓声国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2年第3期33-39,共7页
郑玄作为两汉古文献学的集大成者,对汉代训诂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所著《仪礼注》是汉代以来随文释义的典范之作,训诂内容丰富,训诂方法也较完备。本文通过全面收集整《仪礼注》之训诂术语释义的用例,对其加以归类分析,力求... 郑玄作为两汉古文献学的集大成者,对汉代训诂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所著《仪礼注》是汉代以来随文释义的典范之作,训诂内容丰富,训诂方法也较完备。本文通过全面收集整《仪礼注》之训诂术语释义的用例,对其加以归类分析,力求较准确地反映出郑玄注《仪礼》一书所体现出来的各种训诂条例和训诂方法,使能有裨于阅读古注;并力图通过这种钩稽分析,能从总体上把握郑玄运用训诂术语简明扼要释义的方法,从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郑玄注书的训释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仪礼》注 训诂 术语 条例
下载PDF
郑玄经学的特色及评价问题 被引量:5
7
作者 边家珍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1-103,共3页
郑玄是东汉最大的通儒,他打破了今古文经学的分界及各种家法师法,融通众家以为一,因而可以说是两汉经学之集大成者。论者每以为郑玄推翻了今文经学,实际上,郑玄经学有明显的今文经学色彩。汉代经学的衰落有多方面的原因,有人归咎于郑学... 郑玄是东汉最大的通儒,他打破了今古文经学的分界及各种家法师法,融通众家以为一,因而可以说是两汉经学之集大成者。论者每以为郑玄推翻了今文经学,实际上,郑玄经学有明显的今文经学色彩。汉代经学的衰落有多方面的原因,有人归咎于郑学,这是对郑玄经学影响的一种歪曲,并不符合学术发展史的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经学 特色 评价
下载PDF
略论“礼是郑学”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天宇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0-95,共6页
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称“礼是郑学”,究其原因,一因郑玄礼学著作甚多,特专精于礼学;二因自郑玄兼注《三礼》,始有所谓《三礼》之学;三因郑玄能将其礼学付诸实际运用,为朝廷制礼;四因郑玄能以礼律己,“非礼不动”。然最主要的... 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称“礼是郑学”,究其原因,一因郑玄礼学著作甚多,特专精于礼学;二因自郑玄兼注《三礼》,始有所谓《三礼》之学;三因郑玄能将其礼学付诸实际运用,为朝廷制礼;四因郑玄能以礼律己,“非礼不动”。然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自郑玄兼注《三礼》之后,后世之治礼学者皆以郑学为宗,而不可舍其书,自魏晋至隋唐皆然,故孔氏有“礼是郑学”之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三礼》 '礼是郑学'
下载PDF
郑玄著述考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天宇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79-83,89,共6页
Zheng Xuan wrote a large number of works in all his life. Now according to a textual research, his works added up to 54 kinds, among which, annotated, were 32 kinds, 15 kinds of Confucian Classics, 10 kinds of Weishu ... Zheng Xuan wrote a large number of works in all his life. Now according to a textual research, his works added up to 54 kinds, among which, annotated, were 32 kinds, 15 kinds of Confucian Classics, 10 kinds of Weishu (books about charms, omens, etc. circulated as appendices to the classics) and 6 kinds of miscellaneous works, besides, 23 kinds of works Zheng Xuan authored by himself. In addition, there were 2 kinds his disciples gathered. As to the sequence of his writing scholarly works, on the whole he first annotated all kinds of Weishu, and then annotated all kinds of Confucian classics. In the 14 years when he was subjected to the interdiction of party politics he wrote more works than any other period and just accomplished Three Books of Rites with annotations and attained perfection in lear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学术著作 学术著述 《尚书序》 类别 经传 纬书 杂注 毛诗谱 郑志 郑记 《三礼注》
下载PDF
论谶纬对《毛诗笺》的影响
10
作者 吴从祥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13,共5页
郑玄精于谶纬学,谶纬对其经注有不少影响。《毛诗笺》中不乏引用和化用谶纬的例子,不仅多以天人感应说来说《诗》,还多以谶纬圣王神话来说《诗》。这使得《毛诗笺》不仅具有浓郁的天人感应色彩和天命色彩,也充满了谶纬化的教化气息。
关键词 谶纬 郑玄 《毛诗笺》 《毛诗正义》
下载PDF
从思想到制度:郑玄知识体系建构的三重维度
11
作者 王洪军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4期109-118,共10页
作为一代通儒,郑玄创建“郑氏家法”,又遍注群经,一个人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经学盛世。郑玄以道家思想注《易》,使汉代学术打破门户之见走向融合,也开启了魏晋玄学义理阐释的先声。郑玄注经兼收并蓄,并以己意融合今古文经,董理旧章,希冀重... 作为一代通儒,郑玄创建“郑氏家法”,又遍注群经,一个人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经学盛世。郑玄以道家思想注《易》,使汉代学术打破门户之见走向融合,也开启了魏晋玄学义理阐释的先声。郑玄注经兼收并蓄,并以己意融合今古文经,董理旧章,希冀重建儒家的思想体系乃至政治秩序。郑玄构建的以阴阳五行为核心的世界图式,以礼学为根底的思想秩序不断扩展开来,形成了一种新的自洽的知识体系,而这种知识体系不乏谶纬学说的融入,从而形成了经纬混合的完善理论,体现了东汉时代的经学特点。郑玄注经,不仅从学理上达到了自洽,既融汇了儒道、今古文经的经说,又完成了自身经学理论的质的飞跃,使经学呈现了一统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知识体系 糅合儒道 错综经纬
下载PDF
近二十多年来郑玄《三礼注》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斌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年第5期87-90,共4页
近二十多年来,郑玄《三礼注》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版本、文字、训诂和修辞等方面所进行的研究;二是从学术思想的角度所进行的研究,包括郑玄《三礼注》本身所具有的思想内涵,以及《三礼注》在学术史上的地位等;三是对郑... 近二十多年来,郑玄《三礼注》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版本、文字、训诂和修辞等方面所进行的研究;二是从学术思想的角度所进行的研究,包括郑玄《三礼注》本身所具有的思想内涵,以及《三礼注》在学术史上的地位等;三是对郑玄《三礼注》进行综合论述,涉及郑玄的生活时代、学术经历,由此而论及郑玄《三礼注》的特点和学术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三礼注 周礼 仪礼 礼记
下载PDF
论郑玄的“以礼注易”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舫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4,59,共7页
本文探索了郑玄的易学渊源,并从礼学的角度,比照分析了郑玄运用象数易学中的互体、爻体以及礼学中的仪节等对《周易》卦爻所作的解释,说明他对《周易》作了古代制度化的理解。本文认为郑玄以礼注易的特点,虽然为当时研究《周易》开拓了... 本文探索了郑玄的易学渊源,并从礼学的角度,比照分析了郑玄运用象数易学中的互体、爻体以及礼学中的仪节等对《周易》卦爻所作的解释,说明他对《周易》作了古代制度化的理解。本文认为郑玄以礼注易的特点,虽然为当时研究《周易》开拓了新的方向,但是由于他对古礼是有选择性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现了礼学与易学的紧张,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造成了郑玄"以礼注易"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易学 礼学
下载PDF
《论语·八佾》孔子不欲观禘说之礼制内涵诠释
14
作者 黄溪 宁镇疆 《唐都学刊》 2024年第1期104-110,共7页
《论语》礼制的诠解为古代经师看重,近代论语注本却往往忽略。《论语·八佾》载孔子云:“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此句的诠释很能体现礼制在经典解释中的重要性,历代诠解主要有三种:孔安国、邢昺等认为鲁国吉禘举行时间违... 《论语》礼制的诠解为古代经师看重,近代论语注本却往往忽略。《论语·八佾》载孔子云:“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此句的诠释很能体现礼制在经典解释中的重要性,历代诠解主要有三种:孔安国、邢昺等认为鲁国吉禘举行时间违反礼制;清人认为孔子讥讽当时宗室僭越大禘之礼;郑玄、马融从禘礼内部进行解释。分析三种诠解的方式,结合禘礼的内在仪式与外在历史背景,可以看出,孔子不欲观禘是其对传承周礼、谨遵礼制的坚守,也是对鲁国现实政治的忧虑关切。重视《论语》礼制诠解是解读经典文本、理解孔子圣人之意的关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禘祫 郑玄
下载PDF
论郑玄《毛诗谱》的结构形式及其成因
15
作者 杨延平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3,共12页
《毛诗谱》是郑玄晚年的《诗》学著作,其结构呈现为系于政教的双层形式,即显性的风、雅、颂层和隐性的空间层。风、雅、颂层是以政教为单一核心的可逆体系。空间层包含风目空间和颂目空间,前者以政教为尺度,呈以周、召为中心坐标,“广... 《毛诗谱》是郑玄晚年的《诗》学著作,其结构呈现为系于政教的双层形式,即显性的风、雅、颂层和隐性的空间层。风、雅、颂层是以政教为单一核心的可逆体系。空间层包含风目空间和颂目空间,前者以政教为尺度,呈以周、召为中心坐标,“广万里”的三层结构。后者以和周王室血缘的远近为尺度,呈以周王室为中心,以周鲁宋三国之域为地域范围的三层结构。究其成因,除《诗经》固有分类与标目情况的限制外,郑玄“天道成于三”的谶纬思想、“存二王之后”的三统观念、三层次的宇宙观及三重天下体制的社会现实等因素影响了《诗谱》结构的三重架构,而郑玄以政教思想与尊君思想为内核的政治哲学决定了《诗谱》结构的划分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谱》 郑玄 结构 政教 尊君
原文传递
郑玄经学三论 被引量:3
16
作者 史应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5-92,共8页
郑玄经学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学术史上影响非常深远。今天如果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特有的经学形态,至少有以下三点不容忽视:一是郑玄通学的形成与长期以来王朝政治的实际导向有关,二是郑玄经学的基本出发点是王朝的政治统治问题... 郑玄经学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学术史上影响非常深远。今天如果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特有的经学形态,至少有以下三点不容忽视:一是郑玄通学的形成与长期以来王朝政治的实际导向有关,二是郑玄经学的基本出发点是王朝的政治统治问题,三是郑玄经学笃信谶纬,由于清代学者的回护,这个问题变得有点模糊了,现在需要重新予以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经学 通学 谶纬
下载PDF
《春秋》“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的何、郑之争及其诠释学缘由
17
作者 闫春新 《孔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3,160,共9页
何休作为《公羊》学固守派,从《公羊》学的立场出发,质疑《穀梁传》传文对经文“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的解释;郑玄则以古文经学为宗,兼采今古,对何休的质疑作出批驳。由何、郑二人的争论,可管窥《春秋》经的言简义深与两汉《春秋》学... 何休作为《公羊》学固守派,从《公羊》学的立场出发,质疑《穀梁传》传文对经文“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的解释;郑玄则以古文经学为宗,兼采今古,对何休的质疑作出批驳。由何、郑二人的争论,可管窥《春秋》经的言简义深与两汉《春秋》学以传解经的时代风尚,并可见今古文经传诠释之风貌。两人交锋的学术缘由,与当时的今古文官学纷争及各自治学有关,更与学界尚少探讨的汉代学理上的相互辩难的经学时风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休 郑玄 “尊鲁君” “尊王” 今古文之争
原文传递
“余予古今字”考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运富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35,共6页
"古今字"观念形成于东汉时期,指的是不同时代记录同一词语而用字不同的现象。但郑玄"余予古今字"的注释存在疑问,后世学者常把余、予有意无意地看成古今语而排除在古今字之外。本文联系余、予的实际使用情况,结合... "古今字"观念形成于东汉时期,指的是不同时代记录同一词语而用字不同的现象。但郑玄"余予古今字"的注释存在疑问,后世学者常把余、予有意无意地看成古今语而排除在古今字之外。本文联系余、予的实际使用情况,结合郑玄注释的体例,对颜师古、孔颖达、段玉裁等人的有关看法进行考辨,认为郑玄的文献举例虽有失误,但"余予古今字"从总体上反映了"我"义代词古今用字的差异,应该属于"古今字"关系,后人把余、予当作"古今语"既不符合语言事实,也不符合郑玄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古今字 古今语
下载PDF
礼经郑注“馔要方”图释 被引量:1
19
作者 郜积意 曾新桂 《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3-190,共18页
郑玄注《士昏礼》《特牲礼》云“馔要方”,意谓馔食要为方正之形。后世学者释“要方”,或以为正方形,或以为长方形,或以为梭子方形,或以为“要方”乃大判之辞。其间是非,既关食器尺寸、馔法,又关筵席长短与宫室广狭。不明馔法,则昏礼夫... 郑玄注《士昏礼》《特牲礼》云“馔要方”,意谓馔食要为方正之形。后世学者释“要方”,或以为正方形,或以为长方形,或以为梭子方形,或以为“要方”乃大判之辞。其间是非,既关食器尺寸、馔法,又关筵席长短与宫室广狭。不明馔法,则昏礼夫妇同牢误为六俎;不论筵席长短,则公食礼之宾馔必出于席外;不考宫室广狭,则特牲礼户内四馔难以安放。明馔法,定尺寸,考宫室,则于郑氏“馔要方”之旨,可以得其要领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礼 郑玄 馔要方
原文传递
被主流遮蔽的儒家经学特质:西学与郑玄的启示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纯芳 桥本秀美 张乐之(译)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3年第3期39-47,177,共10页
有两种现象可以解释儒家经学的本质特征:其一为西学在晚清经学解读中的运用,另一则是郑玄的经典解释的独特性。清末西学进入中国,出现了以西学比附经学的现象。尽管现在对此评价不高,但这种现象说明经书本身就具有易于以西学附会的特质... 有两种现象可以解释儒家经学的本质特征:其一为西学在晚清经学解读中的运用,另一则是郑玄的经典解释的独特性。清末西学进入中国,出现了以西学比附经学的现象。尽管现在对此评价不高,但这种现象说明经书本身就具有易于以西学附会的特质,正是由于有这种特质,才会有后来将西方思想和制度的概念继续引入中国经学解读中的做法。郑玄的注释一直倍受学者重视,但他的解经理念与后世存在重大不同:后世学者以经书为材料,重要的是理解背后现实的思想体制;郑玄则专注研究经学文本,而非社会现实。郑玄从字里行间解读经文的终点是后世学者重建现实理论体系的起点,这也是郑注虽被公认权威、却屡遭误解忽视的原因。在郑玄与晚清经学之间,中国传统的主流经学是由对政治和现实有着浓厚兴趣的官僚知识分子来承载的。郑玄专注经书文本与晚清经学运用西学,这是两个存在于主流经学之外特例,但却能从侧面揭示中国经学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经世致用 西学冲击 晚清思想 郑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