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里湾》隐性文本的意义阐释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卫东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89,共7页
《三里湾》是一个充满紧张关系的复合文本:其显性文本是作家赵树理按照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需要而定制的,隐性文本则是作者下意识的产物,而非其创作的本意。这是造成小说在意蕴上分裂症候的深层原因。而这一症候也提示了诸多"十七年... 《三里湾》是一个充满紧张关系的复合文本:其显性文本是作家赵树理按照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需要而定制的,隐性文本则是作者下意识的产物,而非其创作的本意。这是造成小说在意蕴上分裂症候的深层原因。而这一症候也提示了诸多"十七年"宏大叙事文本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 意义阐释 “十七年” 赵树理 小说 宏大叙事 作家 症候 分裂症 隐性
原文传递
试论赵树理的“知识分子”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席扬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16,108,共8页
对于赵树理这样一个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重要贡献的作家 ,只有把他置于“知识分子”文化范畴中才能显示其特殊意义。他的“社会角色”身份游弋于“启蒙者”与“实践者”之间 ,“情感角色”、“权力角色”则在“知识分子性”的自觉强化... 对于赵树理这样一个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重要贡献的作家 ,只有把他置于“知识分子”文化范畴中才能显示其特殊意义。他的“社会角色”身份游弋于“启蒙者”与“实践者”之间 ,“情感角色”、“权力角色”则在“知识分子性”的自觉强化过程中被定位。在当代复杂多变的文化语境里 ,他的“角色焦虑”,一直以困惑、痛苦的方式呈现着。他的创作体现为对“知识分子性”的完整性的坚韧卫护和摆脱痛苦、冲出困惑的不懈挣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文学研究 《小二黑结婚》 情感角色 权力角色 角色定位 角色焦虑 赵树理 知识分子 角色 社会角色 文化
下载PDF
1943:三个人的“通俗世界” 被引量:5
3
作者 朱伟华 张挺玺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84-88,共5页
1943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具有"潮头"意义的一年,因为这一年赵树理、徐訏、张爱玲分别凭借自己的作品走向时代的风头浪尖,在解放区、国统区和沦陷区分别引领了通俗文学的潮流。本文拟从三人不同的"生态位"来探索各... 1943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具有"潮头"意义的一年,因为这一年赵树理、徐訏、张爱玲分别凭借自己的作品走向时代的风头浪尖,在解放区、国统区和沦陷区分别引领了通俗文学的潮流。本文拟从三人不同的"生态位"来探索各自的"通俗世界",并试图在三人"不同而并立"中探寻"三流合谋"通俗文学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徐訏 张爱玲 生态位 通俗文学
下载PDF
地域文化对赵树理文风形成的影响——赵树理文风形成原因探析之一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育达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4期114-117,共4页
赵树理的文风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的特征和意义。宗教迷信、民间传说、戏曲艺术、文学传统四个方面的地域文化 。
关键词 赵树理 文风 地域文化
下载PDF
时代需求对赵树理文风形成的影响——赵树理文风形成原因探析之三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育达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9期114-116,共3页
时代需求为赵树理文学主张和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肥沃的土壤。抗日战争大环境、积极投身抗战宣传和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对赵树理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 ,说明了时代需求是赵树理文风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赵树理 时代需求 文风 影响
下载PDF
赵树理:被“展览”的经典 被引量:5
6
作者 和磊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2004年第3期75-86,共12页
赵树理在中国文学经典化过程中的尴尬与遭遇,是一个我们所无法忽视的复杂现象,它既与中国文艺大众化运动密切相关,又牵涉到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知识分子、农民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甚至也牵涉到赵树理本身的气质与个性问题。“展览... 赵树理在中国文学经典化过程中的尴尬与遭遇,是一个我们所无法忽视的复杂现象,它既与中国文艺大众化运动密切相关,又牵涉到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知识分子、农民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甚至也牵涉到赵树理本身的气质与个性问题。“展览”这一词语几尽表达了赵树理在经典化中进进出出的境遇,甚至我们可以说,赵树理正是一个被“展览”的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大众文化 现代文学 艺术风格 政治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赵树理“知识分子”身份的自我辨识、时代建构与文化寻思
7
作者 单文 宋宇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3期122-126,共5页
赵树理自称为“知识分子”,但是对于赵树理知识分子身份的解读一直存在争议。赵树理在文学作品中坚守“文摊”追求与“旗帜化”书写,坚持通俗化写作,为大众发声。在工作实践中秉持农民立场与批判者姿态,勇于讲真话,敢于做实事。中西结... 赵树理自称为“知识分子”,但是对于赵树理知识分子身份的解读一直存在争议。赵树理在文学作品中坚守“文摊”追求与“旗帜化”书写,坚持通俗化写作,为大众发声。在工作实践中秉持农民立场与批判者姿态,勇于讲真话,敢于做实事。中西结合的文化习养与非文学实践使赵树理既秉承着士大夫的家国意识与民本思想,又传承着五四现代知识分子的启蒙理想与批判精神,赵树理的知识分子身份是士大夫的内核与现代知识分子精神碰撞交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知识分子 文学创作
下载PDF
乡村召唤与现实政治需要之间的两难——论赵树理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中期的创作困境 被引量:3
8
作者 范家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79-83,共5页
被树为“赵树理方向”以后的赵树理面临着更多的矛盾和冲突,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邪不压正》受到简单化的粗暴批评,而写于50年代初的《三里湾》则在时代的政治任务与他本人的乡村观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缝隙。这种深层矛盾终于通过他的... 被树为“赵树理方向”以后的赵树理面临着更多的矛盾和冲突,写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邪不压正》受到简单化的粗暴批评,而写于50年代初的《三里湾》则在时代的政治任务与他本人的乡村观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缝隙。这种深层矛盾终于通过他的一封私人通信作了较为直接的披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文艺规范 政治
下载PDF
赵树理“乡土味”小说翻译批评——对沙博理英译本的考察
9
作者 王艺 王玉兰 +1 位作者 朱全定 郭爱萍 《高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138-145,共8页
西方读者曾经借沙博理英译《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认识和了解中国,作品之于西方读者是史料,作品的文学价值往往消弭而尽。今天,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势必关注作品本身的厚度与文学性。文章针对两部作品的“乡土味”语言,按照“... 西方读者曾经借沙博理英译《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认识和了解中国,作品之于西方读者是史料,作品的文学价值往往消弭而尽。今天,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势必关注作品本身的厚度与文学性。文章针对两部作品的“乡土味”语言,按照“乡土语言单位”分析沙译本的语言转换、意义再现和文化再现。结果表明:沙译本忠实于原文,基本实现了中英文之间的语言转换和语境意义再现,但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却有所缺失,以至未能将读者带入原作的“话语世界”。这表现在方言土语上,削弱了作品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人物情感的传递、农村风俗画面的描摹;反映在半白话上,失去了汉语的古色古香;同时也反映在象声拟声词上,消减了原文的音响美和欢快基调的渲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乡土味”小说 《小二黑结婚》 《李有才板话》
下载PDF
延安文学中女性意识的遮蔽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艳丽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8-122,共5页
延安文学对妇女翻身求解放过程的描写,在女性解放史上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另一个更为重要的事实:延安文学的主旋律是以"民族宏大叙事"为主,女性解放仅是作为阶级解放的注脚存在的。因此,延安文学对妇女解放的... 延安文学对妇女翻身求解放过程的描写,在女性解放史上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另一个更为重要的事实:延安文学的主旋律是以"民族宏大叙事"为主,女性解放仅是作为阶级解放的注脚存在的。因此,延安文学对妇女解放的描写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女性意识的遮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学 女性意识 丁玲 孔厥 赵树理 孙犁
下载PDF
通俗化与伦理世界的重建——作为“新启蒙”故事的《小二黑结婚》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康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3-99,共7页
赵树理将其自1941年开始明确推动的文艺通俗化运动视作“文化大众化”的主要途径,视作新启蒙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实现“‘文化大众化’的‘新启蒙’”。这一启蒙之所以是“新”的,是因为相对于“五四”启蒙诉诸人的觉醒而言,这一启... 赵树理将其自1941年开始明确推动的文艺通俗化运动视作“文化大众化”的主要途径,视作新启蒙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实现“‘文化大众化’的‘新启蒙’”。这一启蒙之所以是“新”的,是因为相对于“五四”启蒙诉诸人的觉醒而言,这一启蒙在人的觉醒之上,诉诸大众的意识,诉诸大众作为大众的意识,进而在现实生活中建立起一个新的伦理世界。“文化大众化”不仅意味着文化成为大众的文化,而且意味着,大众通过文化成为大众本身。《小二黑结婚》正是赵树理通俗化实践的产物,它是一个通俗故事,更是一个新启蒙故事。小二黑与小芹通过“相好”获得了人的自然的觉醒,通过结婚,在一个已瓦解了的旧乡村秩序上建立了一个新的伦理世界,这个新的伦理世界,其一端是自然,另外一端是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 通俗化 新启蒙 伦理世界
下载PDF
理与情的变奏及其困境:论赵树理小说中的伦理叙事
12
作者 刘志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8-54,共7页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问题、婆婆与儿媳的关系问题、传统宗族社会与现代“新社会”之间伦理秩序的调整问题构成了赵树理小说伦理叙事的三个层面。赵树理的叙事试图弥合“理”与“情”、政治公义与民间伦理道德之间的裂隙,尝试建构一种“合...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问题、婆婆与儿媳的关系问题、传统宗族社会与现代“新社会”之间伦理秩序的调整问题构成了赵树理小说伦理叙事的三个层面。赵树理的叙事试图弥合“理”与“情”、政治公义与民间伦理道德之间的裂隙,尝试建构一种“合情合理”的新型乡村伦理秩序。以“理”节“情”的叙事思维,暗示着赵树理在农民情感与干部立场之间的徘徊姿态,这使得他的“问题小说”本身易为“问题”所缠绕,限制了他对更具深度的“问题”的思考与探索。随着“理”与“情”的矛盾日渐凸显,赵树理小说内在的叙事困境也不断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伦理叙事 理与情 问题小说
下载PDF
殊途同归的民族精魂——对鲁迅与赵树理创作的一种比较考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明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6-8,共3页
鲁迅和赵树理都关注农民的命运,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不愧为语言艺术大师,这与其人格修养关系密切。他们对农民的共同态度是理解与爱。但鲁迅对农民的情感是复杂而深沉的,既批判劣根性,又寄希望于民众;赵树理对农民有发自本能的爱,他... 鲁迅和赵树理都关注农民的命运,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不愧为语言艺术大师,这与其人格修养关系密切。他们对农民的共同态度是理解与爱。但鲁迅对农民的情感是复杂而深沉的,既批判劣根性,又寄希望于民众;赵树理对农民有发自本能的爱,他继承启蒙文学的主题,并力求实现互动启蒙。鲁迅表现农民的视角是立体的、多方位的,更具现代意识和世界眼光;赵树理立足本土语境的创作也已走向世界。他们在现代文学艺术探索上殊途同归,皆为民族精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赵树理 农民 语言艺术 人格 启蒙 民族魂
下载PDF
论赵树理小说《李家庄的变迁》的空间叙事
14
作者 兰宏君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6-91,共6页
赵树理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以空间叙事为媒介,将个人成长、乡土秩序重建、社会转型串联起来,使三者与革命历程发生主体性对话,展现山西乡土世界寻求新生的动力与革命理想的吻合。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表达了作为知识分子强烈的家园重建渴... 赵树理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以空间叙事为媒介,将个人成长、乡土秩序重建、社会转型串联起来,使三者与革命历程发生主体性对话,展现山西乡土世界寻求新生的动力与革命理想的吻合。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表达了作为知识分子强烈的家园重建渴望,并非单纯的政策图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叙事 空间理论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 乡土文学
下载PDF
空间书写:赵树理《刘二和与王继圣》的乡村秩序想象
15
作者 严佩如 罗文军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98-108,共11页
赵树理在小说《刘二和与王继圣》中通过对三个乡村空间的聚焦,呈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农村问题的复杂现实:“三角坪”的童稚游戏影射了成人世界的不平等关系;关帝庙的“说理”揭露了村级政治体系存在的弊端;合作社的“翻身”指向了... 赵树理在小说《刘二和与王继圣》中通过对三个乡村空间的聚焦,呈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农村问题的复杂现实:“三角坪”的童稚游戏影射了成人世界的不平等关系;关帝庙的“说理”揭露了村级政治体系存在的弊端;合作社的“翻身”指向了改革不彻底而形成的利益不均等分享。赵树理在对三个空间书写的同时,又将寻找“农民”自主、自觉的政治可能性作为变革力量孕育融入其中。赵树理关于乡村秩序的文学想象与过渡时期的乡村历史现实产生了割裂,但他没有采取简单的处理方式去解决,而是终止了故事的发展,因而《刘二和与王继圣》呈现出一种“未完成”的状态。这种“未竟”之态非但没有成为桎梏,反而催生了赵树理的思想“缠斗”,促使他投身于社会现实的实践中,同时也推动了赵树理在创作思想上的一次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书写 赵树理 《刘二和与王继圣》 乡村秩序想象
下载PDF
大众化语境中的误读——关于赵树理语言研究的审美反思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卫中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9-95,共7页
赵树理因受时代大潮的托举而成就大名,但是这种成名方式对他来说也是利弊兼有:"利"在他的探索"轻易"得到了承认,"弊"是其艺术个性被简单化,一定程度上被遮蔽了。在语言方面,一种语言特点本来可以有很多... 赵树理因受时代大潮的托举而成就大名,但是这种成名方式对他来说也是利弊兼有:"利"在他的探索"轻易"得到了承认,"弊"是其艺术个性被简单化,一定程度上被遮蔽了。在语言方面,一种语言特点本来可以有很多种解读,但赵树理的语言基本是被削足适履式地定格为大众化与通俗化。赵树理文学语言的表层特点是它较多地减省了某些语言成分,例如少用形容词、色彩词和各种繁复的修辞手段,然而正是在这种对"常态"的偏离中,他创造了一种简略、质朴、浑厚、粗线条和极富张力的艺术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文学语言 大众化 审美反思
下载PDF
试论赵树理的女性观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运恒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6期54-57,共4页
文章通过对赵树理笔下的婆婆、媳妇和女儿这三类形象的分析,阐释赵树理创作中女性观的矛盾现象,即在显文本中对女性的关怀和潜文本中对女性的鄙视,并试图分析造成这种矛盾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 赵树理 女性形象 显文本 潜文本 男性立场
下载PDF
赵树理、高晓声笔下新老式农民形象之比较——以《小二黑结婚》、《水东流》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庆华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33-37,共5页
凸显勤劳节俭等中国农民的传统美德、揭示在时代潮流裹挟下艰难蜕变的心路历程是赵树理、高晓声塑造老一代农民形象的共性。老一代农民落后陈旧的思想观念,在赵树理笔下集中表现为腐朽的封建意识,而在高晓声笔下则主要显现为生活观念的... 凸显勤劳节俭等中国农民的传统美德、揭示在时代潮流裹挟下艰难蜕变的心路历程是赵树理、高晓声塑造老一代农民形象的共性。老一代农民落后陈旧的思想观念,在赵树理笔下集中表现为腐朽的封建意识,而在高晓声笔下则主要显现为生活观念的落后过时。聪明能干、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是赵树理、高晓声笔下新一代农民形象的共性。新一代农民思想观念之"新",在赵树理笔下表现为与腐朽的封建意识、反动势力不妥协的斗争,而在高晓声笔下则主要显现为对新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重新审视钱财的价值,勇于追求精神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高晓声 小说 农民形象 共同性 差异性
下载PDF
妇女的解放——评赵树理笔下的三对妇女形象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宏吉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4-66,共3页
通过对以孟婆婆、李成娘、小飞娥为代表的老一代妇女与以孟祥英、金桂、艾艾为代表的新一代妇 女在生活遭遇、人生价值实现等方面的比较,探讨了农村妇女解放问题。
关键词 赵树理 妇女解放 三对妇女
下载PDF
刘震云赵树理比较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邓程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77-82,共6页
刘震云的小说从叙述语言到人物心态,乃至人物对话,都与赵树理有惟妙惟肖之处。但刘震云的作品从一开始就与赵树理小说在对待现代性的态度方面有根本的不同。刘震云晚近的小说更是把自己的创作理念推向极端,坠入了虚无的恶趣。
关键词 刘震云 赵树理 现代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