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元素对中药归经理论的贡献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瑾 梁茂新 孙宁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266-1270,共5页
金元医家张元素旨承于《黄帝内经》,师法于张仲景,博取众医家之精华,完善脏腑辨证理论,发展六经辨证体系,创立药性理论,将药物性能与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完美结合,创新性地提出药物归经、引经报使理论,为后世确立中药归经理论体系做出了... 金元医家张元素旨承于《黄帝内经》,师法于张仲景,博取众医家之精华,完善脏腑辨证理论,发展六经辨证体系,创立药性理论,将药物性能与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完美结合,创新性地提出药物归经、引经报使理论,为后世确立中药归经理论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元素 脏腑辨证 六经辨证 中药归经 引经报使
原文传递
易水学派医家张元素生平补正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昊天 张保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搜集、整理有关金代医家张元素的生平信息,以修正医学界对其生平考证认识上的讹误。[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并认真研读相关医学文献、地方志,对张元素生卒年份、生活背景、社会关系、生平逸事等内容进行考证。[结果]张元素为易州五... [目的]搜集、整理有关金代医家张元素的生平信息,以修正医学界对其生平考证认识上的讹误。[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并认真研读相关医学文献、地方志,对张元素生卒年份、生活背景、社会关系、生平逸事等内容进行考证。[结果]张元素为易州五廻县军士村人,出生于公元1129年,死后葬于易县张氏祖茔。张元素名中"元"字与"完"字音、形均极为相似,故犯"金代统治者"之名讳。此外金代"学正"承沿北宋国子监学正,张元素有涿州任学正之经历。张元素于曾世宗时期任涿州学正,其罢官下第之原因并非科举考试中犯讳,而是因姓名犯讳所致。[结论]考证张元素生平,对理清易水学派学术思想之源流,以及研究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元素 庙讳 李东垣 易水学派
下载PDF
关于张元素对脏腑辨证理论的发挥 被引量:12
3
作者 任北大 程发峰 +2 位作者 王雪茜 张保春 王庆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706-1709,共4页
目的:在明晰脏腑辨证发展脉络、明确不同时期脏腑辨证理论内涵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张元素对脏腑辨证理论完善所做出的有益补充及相关贡献。方法:选取中医医学史研究方法、文献追溯法和中医文献学研究方法,搜集、整理先秦两汉、晋隋... 目的:在明晰脏腑辨证发展脉络、明确不同时期脏腑辨证理论内涵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张元素对脏腑辨证理论完善所做出的有益补充及相关贡献。方法:选取中医医学史研究方法、文献追溯法和中医文献学研究方法,搜集、整理先秦两汉、晋隋唐宋、金元时期有关脏腑辨证的古籍及医家论述,并结合现代文献检索方法予以补充,厘清脏腑辨证发展的脉络,总结归纳出张元素乃至易水学派关于脏腑辨证理论的发挥。结果: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源》,从理论上填补了脏腑辨证理论体系之空白,并从相关学术思想、临证应用等方面丰富了脏腑辨证理论的内涵,延伸了脏腑辨证在中医长河中的生命力。结论:张元素是脏腑辨证理论体系建立的完成者,更为重要的是,张元素丰富和延伸了脏腑辨证在临证应用方面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元素 脏腑辨证 学术思想 临证应用 理论体系 发展脉络 医学启源 易水学派
下载PDF
不同时期脏腑辨证理论内涵差异初探 被引量:8
4
作者 任北大 张保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277-280,共4页
目的:明晰不同时期医家对脏腑辨证理论的发挥,完善脏腑辨证理论,并对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差异比较法,对脏腑辨证理论在历史源流与内涵传承及创新两方面,分别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自《黄帝内经》始... 目的:明晰不同时期医家对脏腑辨证理论的发挥,完善脏腑辨证理论,并对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差异比较法,对脏腑辨证理论在历史源流与内涵传承及创新两方面,分别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自《黄帝内经》始,脏腑辨证经《中藏经》《备急千金要方》《小儿药证直诀》发挥,尤其是张元素《医学启源》对脏腑辨证理论进行了更为系统和全面的总结后,形成理法方药完备的脏腑辨证论治体系。结论:脏腑辨证理论体系的建立对后世易水学派、温补学派及扶阳学派各医家关于脏腑辨证理论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辨证理论 @张元素 医学启源 易水学派
下载PDF
脾胃学说历史沿革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学毅 马红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6期174-175,177,共3页
春秋战国到两汉是脾胃学说形成与奠基阶段,《黄帝内经》阐述了脾胃生理功能;《伤寒杂病论》重点阐述外感疾病与脾胃基础疾病的辨证关系,调理脾胃成为治疗外感病重要法则。唐宋为发展时期,《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以五脏六腑为纲,寒... 春秋战国到两汉是脾胃学说形成与奠基阶段,《黄帝内经》阐述了脾胃生理功能;《伤寒杂病论》重点阐述外感疾病与脾胃基础疾病的辨证关系,调理脾胃成为治疗外感病重要法则。唐宋为发展时期,《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以五脏六腑为纲,寒热虚实为目,确立"春夏取冷太过",提出"温食",顾护脾阳。金元至明清时期是脾胃学说的鼎盛时期,张元素著《医学起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实用药式》"土实泻之"、"土虚补之"、"本湿除之"、"标湿渗之";李东垣《脾胃论》"饮食伤脾论"、"甘温除大热"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明清是充实、完善阶段,叶天士继承东垣补脾升阳,创立胃阴辨治说,弥补了东垣略于治胃,重在温补,不及养阴的不足,纠正了举世皆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甚则阴阳不辨的弊病,对脾胃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李中梓重视脾、肾,提出:"人之有脾胃,犹兵家之有饷道,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脾胃一败,百药难施","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薛己结合温病,巩固了脾阴学说,提出"阴虚乃脾虚也,脾为至阴"。近年在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基础上建立了40余种脾虚模型,综合观测,证实脾胃与人体多系统(消化、神经、内分泌、免疫及血液)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学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千金要方 金翼方 钱乙 张元素 李东垣 李中梓 薛己
下载PDF
张元素、陈士铎对药物升降浮沉理论认识的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璐 严季澜 李柳骥 《河南中医》 2015年第9期2017-2019,共3页
陈士铎的《本草新编》对药物升降浮沉性质的记载,与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源》相比,在学术思想上有一脉相承的痕迹,有22味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质的记载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在陈士铎的《本草新编》中出现了较多的"浮而升""沉而降... 陈士铎的《本草新编》对药物升降浮沉性质的记载,与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源》相比,在学术思想上有一脉相承的痕迹,有22味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质的记载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在陈士铎的《本草新编》中出现了较多的"浮而升""沉而降""可升可降"等描述,此外,对一些药物的性质出现了相反的描述,可能与所处的时代不同,临床实践中个人对药物升降浮沉性质的理解不同、临床经验不同,或者是在记载升降浮沉时将炮制、配伍等影响因素也考虑在内。每个时期所用药物的名称和物种是否会有一定的变化,也值得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浮沉 张元素 陈士铎 《本草新编》 《医学启源》
下载PDF
运气学说对金元医学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朱艳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4-26,共3页
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金元医家刘完素、张元素对运气理论都有深入的研究,他们运用这一理论的指导临床实践活动,进行创新研究,拉开了医学创新的序幕,促进了金元医学的发展。
关键词 运气学说 刘完素 张元素 金元医学
下载PDF
关于张元素应用防风经验之探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郑少奇 任北大 张保春 《中医文献杂志》 2018年第2期16-18,共3页
易水学派张元素对中医药物学贡献巨大,其对诸多药物性味、功效及应用有独到见解。对金元之前主要本草对防风之记载及张元素现存书籍的整理,发现张元素把防风功效归纳为"其用主治诸风及去湿也",在"主治心法"中提到... 易水学派张元素对中医药物学贡献巨大,其对诸多药物性味、功效及应用有独到见解。对金元之前主要本草对防风之记载及张元素现存书籍的整理,发现张元素把防风功效归纳为"其用主治诸风及去湿也",在"主治心法"中提到防风有祛风、解表、祛湿化痰、泻热之作用。从方剂配伍使用中可以看出,张元素使用防风主要用于"治诸风",次用于泻肺实,而在胜湿止痛方面几乎没有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元素 防风 功效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张世贤对张元素主客脉法的发展与应用
9
作者 黄天宇 张其成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0期1068-1073,共6页
张元素在注解《王叔和脉诀》的过程中以“七表八里”规律为基础创立了主客脉法,用以研究人体正常生理规律所产生的脉象特点(主脉)与疾病所导致的脉象特点(客脉)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但张元素在《洁古注王叔和脉诀》中仅提出主客脉... 张元素在注解《王叔和脉诀》的过程中以“七表八里”规律为基础创立了主客脉法,用以研究人体正常生理规律所产生的脉象特点(主脉)与疾病所导致的脉象特点(客脉)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但张元素在《洁古注王叔和脉诀》中仅提出主客脉法的思路与纲领,对具体的应用方法未进行详细论述。明代张世贤专精脉诊,他结合《难经》和术数中的阴阳五行理论进一步完善了主客脉法,提出将脉象和症状配属阴阳五行,并通过阴阳五行之间的作用关系分析主脉与客脉的关系以及脉象与症状的关系,构建了一种运用阴阳五行关系分析脉象和病情的理论模型,有助于医者学习和应用主客脉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世贤 张元素 主客脉法 《王叔和脉诀》 阴阳 五行 脉学
下载PDF
金代社会思潮对刘完素、张从正与张元素脏腑观的影响
10
作者 姜婧 刘刚 +5 位作者 张钰欣 刘钟阳 曹晓璇 余如霞 王湫澄 张保春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48-3151,共4页
刘完素、张从正与张元素作为金代三位杰出的医学家,后世对其研究,多受到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三·子部十三》提出“医之门户分于金、元”的影响,往往重在强调金代三家在学术思想上的差异。本研究通过分析金代... 刘完素、张从正与张元素作为金代三位杰出的医学家,后世对其研究,多受到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三·子部十三》提出“医之门户分于金、元”的影响,往往重在强调金代三家在学术思想上的差异。本研究通过分析金代三家在脏腑观的认识,发现金代三家均高度重视自然运气变化与人身脏腑之联系,形成了以“天地六位藏象图”为核心的共识;同时,也发现脏腑与十二地支、六气配属关系是金代三家脏腑观的显著差异,并分析了金代三家脏腑观异同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为全面认识金代医学成就与医家学术思想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依据,对于全面认识金代的医学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对于完善中医学术发展史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完素 张元素 张从正 学术思想 金代医家 社会思潮
原文传递
张元素主客脉法探析
11
作者 黄天宇 张其成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9期932-937,共6页
主客脉法是张元素于《洁古注王叔和脉诀》中首次提出的脉学理论,其目的在于处理主脉(反映患者自身气血运行规律的脉象)与客脉(反映外来邪气特点的脉象)相互作用的复杂情况。主客脉法与《脉诀》的七表八里之说关系密切,张元素在前代脉学... 主客脉法是张元素于《洁古注王叔和脉诀》中首次提出的脉学理论,其目的在于处理主脉(反映患者自身气血运行规律的脉象)与客脉(反映外来邪气特点的脉象)相互作用的复杂情况。主客脉法与《脉诀》的七表八里之说关系密切,张元素在前代脉学理论对平人脉象规律与病脉规律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主脉与客脉的概念,主客是一组相对概念,只有当外来邪气侵犯人体,主客脉的概念才会存在。当没有外邪侵犯时,孤立存在的主脉只能称为平脉,而主脉与客脉相互作用的结果才是患者实际表现出的脉象,这种理论的提出使得脉诊不再是纯粹的经验总结,也为解释临床上不同脉象产生的原因提供了理论依据。元明清时期,许多医家对《脉诀》持批判态度,主客脉法也受到牵连,流传不广。但其处理复杂、矛盾临床信息的思路对中医诊断学的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元素 主客脉法 《洁古注王叔和脉诀》 七表八里 《脉诀》 脉学
下载PDF
引经报使理论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帅 赵汉青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3年第5期38-45,共8页
“引经报使”理论首创于金代张元素,其尤重视药物归经,率先总结药物与脏腑的归属关系,对后世影响极大,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张元素医术高超,自成一家,创立易水学派,在本草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目前,该理论的研究主要集... “引经报使”理论首创于金代张元素,其尤重视药物归经,率先总结药物与脏腑的归属关系,对后世影响极大,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张元素医术高超,自成一家,创立易水学派,在本草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可见一斑。目前,该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籍整理、临床试验与实验室研究等方面。本文通过追溯中药引经报使的历史源流,阐述引经报使中药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及现代实验研究的成果,并且对引经报使相关中药研究中的问题和验证引经报使理论创新进行综述,以期更好验证中医药引经报使理论的科学内涵,并指导临床合理利用引经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水学派 张元素 引经报使 引经药
下载PDF
张元素“从肺治膀胱病”应用体会
13
作者 武亚田 苏凤哲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张元素在《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膀胱》提出从肺治疗膀胱病的学术思想,笔者深刻领会这一观点,认为膀胱病其本在于肺气不利,宣降通调水道功能失职,而致膀胱气化不利,从而发生膀胱病变。故治疗上以清肺、补肺、润肺、宣肺为原则,... 张元素在《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膀胱》提出从肺治疗膀胱病的学术思想,笔者深刻领会这一观点,认为膀胱病其本在于肺气不利,宣降通调水道功能失职,而致膀胱气化不利,从而发生膀胱病变。故治疗上以清肺、补肺、润肺、宣肺为原则,使气机得畅,水液得布,膀胱气化功能恢复而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元素 膀胱病 从肺论治 体会
下载PDF
基于《脏腑标本药式》探讨密蒙花方从肝论治NPDR
14
作者 李媛媛 接传红 +2 位作者 王建伟 邓宇 刘自强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属中医“消渴目病”范畴,病因有内外,病位在目,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以气阴两虚、目络瘀滞兼早期阳虚为基本病机,涉及五脏,以肝为关键,肝病则体用皆损,主要表现为肝气、肝血、肝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属中医“消渴目病”范畴,病因有内外,病位在目,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以气阴两虚、目络瘀滞兼早期阳虚为基本病机,涉及五脏,以肝为关键,肝病则体用皆损,主要表现为肝气、肝血、肝阳、肝阴不足,肝郁以及肝热。治疗分虚实寒热、标本缓急,以调肝为关键。密蒙花方是名中医高健生所创,入选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十病十药”,被广泛用于NPDR的临床治疗,可有效延缓疾病进程、改善视功能。《脏腑标本药式》由易水学派张元素所著,是脏腑辨证的代表性著作之一,主要阐述各脏腑虚实、标本寒热治法及用药。故本文基于《脏腑标本药式》深入探讨密蒙花方从肝论治NP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蒙花方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从肝论治 脏腑标本药式 张元素
下载PDF
易水学派代表医家对“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传承与发展
15
作者 任晓玲 鲍艳举 +1 位作者 刘瑞 花宝金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2-865,共4页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源自《素问》,是补泻用药理论的重要基础。探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内涵,并搜集易水学派代表医家张元素、李杲、王好古、罗天益、李中梓等著作中对“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相关论述,梳理其对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传承...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源自《素问》,是补泻用药理论的重要基础。探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内涵,并搜集易水学派代表医家张元素、李杲、王好古、罗天益、李中梓等著作中对“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相关论述,梳理其对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传承发展脉络,探究易水学派对该理论的传承与发展。发现易水学派各医家均在传承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医疗实践对该理论进行了发挥,推动了该理论在临床的应用与发展,如张元素的脏腑寒热虚实论及脏腑用药论、李杲的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法等重要学术思想均根植于《素问》“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厘清易水学派医家对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传承发展脉络,可深刻理解该理论的内涵及其蕴含的用药法则,一方面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另一方面对易水学派学术思想及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研究亦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苦欲补泻 《素问》 易水学派 张元素 李杲
原文传递
张元素对《黄帝内经》运气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婧 刘刚 +5 位作者 张钰欣 刘钟阳 曹晓璇 余如霞 王湫澄 张保春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61-764,共4页
《黄帝内经》中“运气学说”篇幅宏大,约占《素问》篇幅的近1/4,其所涉病机、治疗等内容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与实践意义。基于易水学派张元素医学著作《医学启源》,运用考据学的方法,探讨其对《黄帝内经》运气学说的继承与发展。认为张... 《黄帝内经》中“运气学说”篇幅宏大,约占《素问》篇幅的近1/4,其所涉病机、治疗等内容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与实践意义。基于易水学派张元素医学著作《医学启源》,运用考据学的方法,探讨其对《黄帝内经》运气学说的继承与发展。认为张元素在充分继承运气学说的基础上,敢于突破、勇于创新,以“六气主治要法”统括运气学说中“六气为病”之繁,以“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之图”阐明运气学说之气味升降理论,以“五行制方生克法”统括运气学说之五味治法,并据此创立了以“脏腑议病制方”与“药类法象”为特色的“理-法-方-药”论治体系,由此开创了对后世影响至深的易水学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元素 运气学说 《医学启源》 《黄帝内经》 易水学派
原文传递
浅谈张元素的药物四气五味理论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小庆 刘金星 《四川中医》 2015年第10期5-6,共2页
张元素为中医易水学派的开山祖师,其所创理论的独特性体现在对中药四气五味的理解与阐述等方面,其辨证思路也具有新颖独特等特点,深刻的启发了后世医家。为深刻理解张元素的四气五味理论,笔者研读了张元素的医学著作,对其理论进行了总结... 张元素为中医易水学派的开山祖师,其所创理论的独特性体现在对中药四气五味的理解与阐述等方面,其辨证思路也具有新颖独特等特点,深刻的启发了后世医家。为深刻理解张元素的四气五味理论,笔者研读了张元素的医学著作,对其理论进行了总结,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 张元素
下载PDF
张元素谴药制方论形成的理论渊源 被引量:5
18
作者 翟金海 陈兰 花海兵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79-181,共3页
易水学派鼻祖张元素在谴药制方方面的主要成就有:药物升降学说,分经论治、药物归经及引经报使学说,三焦用药理论,临病制方理论,运气学说指导方药分类,子母补泻用药等理论。回顾相关文献,其取得杰出医学成就的理论根源,主要来源于谙熟《... 易水学派鼻祖张元素在谴药制方方面的主要成就有:药物升降学说,分经论治、药物归经及引经报使学说,三焦用药理论,临病制方理论,运气学说指导方药分类,子母补泻用药等理论。回顾相关文献,其取得杰出医学成就的理论根源,主要来源于谙熟《内经》《难经》《伤寒杂病伦》《神农本草经》《中藏经》等经典理论,并结合临床实践总结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水学派 张元素 谴药制方 理论渊源
下载PDF
张元素对《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论的继承与发挥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钰欣 张保春 翟双庆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378-3381,3385,共5页
中医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其中对气机升降理论的阐发主要包括以天地上下阐释升降、言人体功能蕴含升降、明自然万物不离升降3个方面;对气机升降理论的描述具有重自然与人体、轻药物的特点。易水学派张元素以《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 中医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其中对气机升降理论的阐发主要包括以天地上下阐释升降、言人体功能蕴含升降、明自然万物不离升降3个方面;对气机升降理论的描述具有重自然与人体、轻药物的特点。易水学派张元素以《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论为基础,创立升降浮沉药性理论体系。张元素受“天人相应”影响,将药物放置于天地四时之中,法四时之气运动特征,提出药物具有升降浮沉作用趋势;将药物气味与天地阴阳相对应,以“气交”理论阐发药物升降浮沉之理论;以“五脏苦欲补泻”为基础,在药味补泻的基础上增添药气补泻,通过气、味奠定药物升降浮沉的大体趋势,从而调节脏腑气机。张元素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提出,丰富了《黄帝内经》药物气机升降的内容,为后世药性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张元素 易水学派 气机 升降 继承 发挥 药性理论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学说探讨张元素药性理论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钰欣 张保春 翟双庆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30-34,共5页
阴阳五行既是《黄帝内经》认识生命现象与天人关系的基础,也是张元素构建药性理论体系的框架。《黄帝内经》通过阴阳、五行的分类与关系,阐述人体组织之间及其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构建疾病的发生原理及发展规律,提出疾病的诊疗原则。而... 阴阳五行既是《黄帝内经》认识生命现象与天人关系的基础,也是张元素构建药性理论体系的框架。《黄帝内经》通过阴阳、五行的分类与关系,阐述人体组织之间及其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构建疾病的发生原理及发展规律,提出疾病的诊疗原则。而张元素将阴阳五行应用于药性理论构建当中,通过阴阳再分将气味厚薄、药物性能、方剂功效、人体藏象、四时节气结合,构成药物、人体、自然三合一的整体;运用五行分类,创立以药物性用特点为主体的法象药物分类法;依据五行关系,形成以生克制化为法则的遣药制方论。张元素所构建的药性理论体系,不仅将前人药性思想予以总结,对药物升降浮沉、分类等方面进行发挥,也为后世药性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阴阳五行 张元素 药性理论 易水学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