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学太极论与后期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嬗变 被引量:19
1
作者 姚春鹏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6-96,共11页
由金元医家朱丹溪开始引入理学太极观念,导致后期中医学理论发生了嬗变。朱丹溪以太极来解释具体的医学问题,到了明代医家孙一奎则开始以命门来理解太极,突出了先天之本对人体生命的重要意义。循此思路,赵献可将命门太极拓展为一个无形... 由金元医家朱丹溪开始引入理学太极观念,导致后期中医学理论发生了嬗变。朱丹溪以太极来解释具体的医学问题,到了明代医家孙一奎则开始以命门来理解太极,突出了先天之本对人体生命的重要意义。循此思路,赵献可将命门太极拓展为一个无形统摄有形的先天命门太极系统,不仅凸显了命门太极对人体生命的统摄作用,而且更具有可操作性。张介宾将太极观念运用到自然观、人体观与认识论三个领域,提出太极三说,使理学太极观与医学的结合达到了逻辑的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 太极 命门 朱丹溪 孙一奎 赵献可 张介宾
下载PDF
朱丹溪诊治“痰郁”的法则探讨 被引量:18
2
作者 衣标美 潘桂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80-983,共4页
文章旨在对朱丹溪诊治"痰郁"的法则进行初步探讨。朱丹溪指出:人身诸病多生于郁,而痰郁中焦,随气升降,可生百病,证候复杂。治疗时,其以顺气为先,以实脾为本,主张及时攻逐痰实;辨证运用内消、涌吐、逐下3类治疗大法,总结遣方... 文章旨在对朱丹溪诊治"痰郁"的法则进行初步探讨。朱丹溪指出:人身诸病多生于郁,而痰郁中焦,随气升降,可生百病,证候复杂。治疗时,其以顺气为先,以实脾为本,主张及时攻逐痰实;辨证运用内消、涌吐、逐下3类治疗大法,总结遣方用药的法则和规律,开创了中医诊治痰证的新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丹溪 痰郁 治则治法
原文传递
浙派中医治疗中风思路浅探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雨婷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57-2559,共3页
文章阐述了浙派中医中几位有代表性的医家对中风的病因病机的见解及治疗思路。病因病机上分别从痰、从虚论治中风,区分真中风与类中风,提出'中风非风说';治疗上可采用顺气活血、补虚为本、脾肾同治的治法,并谨慎攻痰。对临床治... 文章阐述了浙派中医中几位有代表性的医家对中风的病因病机的见解及治疗思路。病因病机上分别从痰、从虚论治中风,区分真中风与类中风,提出'中风非风说';治疗上可采用顺气活血、补虚为本、脾肾同治的治法,并谨慎攻痰。对临床治疗中风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派中医 中风 思路 朱丹溪 戴思恭 王纶 王履 张景岳 赵献可
原文传递
朱丹溪痰瘀同治理论与方法浅探 被引量:11
4
作者 高荣瑞 赵琼 《山东中医杂志》 2011年第5期296-297,共2页
朱丹溪开创了痰瘀致病之说,注重痰瘀同治,对中风、肺胀、积聚、噎膈等疾病根据其病因病机多从痰瘀同治,后世医家深受其影响。分析探讨了丹溪痰瘀同治的学术思想,并以帕金森病为例论述痰瘀同治的确切疗效。
关键词 朱丹溪 痰瘀同治 帕金森病 理论探讨
下载PDF
朱丹溪“情志致病”理论探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于雷 《山东中医杂志》 2011年第7期458-460,共3页
朱丹溪认为情志因素是致病主要病因,情绪变化过极引起脏腑病变,引动相火妄动而耗伤阴津,气机郁积,脏腑失调,导致"六郁"。所创制的越鞠丸是治疗郁证的专方,为后世治疗郁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路,对治疗心理和心身疾病也有重要... 朱丹溪认为情志因素是致病主要病因,情绪变化过极引起脏腑病变,引动相火妄动而耗伤阴津,气机郁积,脏腑失调,导致"六郁"。所创制的越鞠丸是治疗郁证的专方,为后世治疗郁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路,对治疗心理和心身疾病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丹溪 情志致病 六郁
下载PDF
丹溪上中下痛风方探赜 被引量:8
6
作者 施仁潮 张素华 刘丹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6-438,共3页
文章对丹溪上中下痛风方进行探讨,介绍其在痛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结节性红斑、陈旧性腰部软组织损伤、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强调切中"热血得寒,瘀浊凝涩"病机,用之效著;发作期汤剂配合外洗,缓解... 文章对丹溪上中下痛风方进行探讨,介绍其在痛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结节性红斑、陈旧性腰部软组织损伤、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强调切中"热血得寒,瘀浊凝涩"病机,用之效著;发作期汤剂配合外洗,缓解期可用丸剂;建议开发痛风方,研制中药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丹溪 方剂 痛风方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朱丹溪的养生观及其指导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薛益明 王中越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共3页
以朱丹溪“相火论”和“阳有余阴不足论”的医学观点为核心 ,探讨人体在生理状况下 ,已有阳有余阴不足的情况存在 ,加上“人之情欲无涯”,极易引起相火妄动 ,阴精耗损 ,势必加剧这种状态转变为病变 ,因而提出去欲主静、养阴保精的养生... 以朱丹溪“相火论”和“阳有余阴不足论”的医学观点为核心 ,探讨人体在生理状况下 ,已有阳有余阴不足的情况存在 ,加上“人之情欲无涯”,极易引起相火妄动 ,阴精耗损 ,势必加剧这种状态转变为病变 ,因而提出去欲主静、养阴保精的养生观和具体的养生原则 ,藉以指导人们养生保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丹溪 养生观 去欲主静 养阴保精
下载PDF
浅议朱丹溪对痹证的贡献 被引量:8
8
作者 吴名波 沈鹰 《天津中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309-310,共2页
金元时期,是中国传统医学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其中,在痹症方面的观点真可谓"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尤以朱丹溪对痹症的观点最为突出,其对后世关于痹症的辨证、治疗、预后及理论研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朱丹溪 痹证 痛风 痿证
下载PDF
金元医家对中风证治的认识 被引量:7
9
作者 韩燕 胡素敏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4,9,共3页
金元时期是中医学界学术思想相对活跃的时期,中医各科的成就亦较为突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中风的认识也有了许多独具灼见的学术主张,以金元四大家的成就最为突出。如寒凉派医家刘完素主"心火暴盛";而补土派医家李东垣提... 金元时期是中医学界学术思想相对活跃的时期,中医各科的成就亦较为突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中风的认识也有了许多独具灼见的学术主张,以金元四大家的成就最为突出。如寒凉派医家刘完素主"心火暴盛";而补土派医家李东垣提出":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滋阴派医家朱丹溪则认为"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证治 刘完素 李东垣 朱丹溪
下载PDF
浅析丹溪痹证辨治特色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维 吴晶金 《天津中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53-154,共2页
朱丹溪对痹证认识颇深,形成了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其具体内容体现于《格致余论》、《丹溪心法》、《金匮钩玄》、《丹溪手镜》、《脉因证治》、《丹溪治法心要》等医籍中。对其辨治特色略作分析,认为书中着重强调辨治应注重养护阴血、... 朱丹溪对痹证认识颇深,形成了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其具体内容体现于《格致余论》、《丹溪心法》、《金匮钩玄》、《丹溪手镜》、《脉因证治》、《丹溪治法心要》等医籍中。对其辨治特色略作分析,认为书中着重强调辨治应注重养护阴血、外内合邪致病观、重视治痰,并对朱丹溪治疗痹证用药特色进行了概括,从以上几点探讨丹溪痹证辨治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丹溪 痹证 辨治特色
下载PDF
朱丹溪“六郁学说”与脾胃关系谈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林平 徐宗佩 《天津中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482-483,共2页
"六郁学说"为朱丹溪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以"六郁学说"临证时也处处体现脾胃观的思想,后世诸医家对此论亦多有阐述,故其郁证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朱丹溪 六郁学说 脾胃
下载PDF
浅析朱丹溪对情志病的认识 被引量:7
12
作者 郝志 姜桂宁 王君 《山东中医杂志》 2010年第5期299-300,共2页
朱丹溪以《内经》情志观为指导,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气机紊乱是情志致病的主要机制,完善了以情胜情和以情解情的治疗方法,并提出情志疗法的使用原则。
关键词 朱丹溪 情志病 气机紊乱 情志疗法
下载PDF
浅论金元四大家对失眠症的认识、发展及贡献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非一 许红 燕海霞 《中医文献杂志》 2015年第3期58-63,共6页
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以他们的学术思想广负盛名。文章通过分析总结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和朱丹溪等四位金元医家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以了解四位医家、四大流派对于失眠症的不同解读、学说创新以及为中医治疗失眠症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关键词 刘完素 张从正 李东垣 朱丹溪 失眠
下载PDF
论朱丹溪“人之情欲无涯”致阴虚 被引量:5
14
作者 夏永良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35-36,共2页
在丹溪“阴气难成易亏”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情欲无涯”伤阴的机理以及情欲过度与发生现代疾病的密切关系。从而揭示了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应如何调节情欲以养阴液的养生理论观点。
关键词 朱丹溪 情欲 养生 阴虚
下载PDF
元代南北文化交流对丹溪医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汪剑 和中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47-150,共4页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丹溪医学的源流发展进行探讨,分析丹溪医学形成、发展的历史社会背景,认为元代南北文化交流,以及金代北方医学与南方探究"天人之理"的朱熹理学二者的结合,是丹溪医学形成的重要因素。通过丹溪医学,能清晰...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丹溪医学的源流发展进行探讨,分析丹溪医学形成、发展的历史社会背景,认为元代南北文化交流,以及金代北方医学与南方探究"天人之理"的朱熹理学二者的结合,是丹溪医学形成的重要因素。通过丹溪医学,能清晰地感受到元代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气息,其背后折射出来的是社会文化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丹溪 元代 文化交流 金元四大家 理学
下载PDF
朱丹溪相火论与明代命门学说的本体化转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鲁晓聪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734-3737,共4页
命门学说在明代开始向哲学本体层面发展。元代儒医朱丹溪是命门学说本体化的推动者,他虽然未明确提及命门相关理论,但明代命门学说的转型实则肇始于他对“相火论”的创新。朱丹溪之前,火与命门已然联系密切,他在肯定二者联系的基础上,... 命门学说在明代开始向哲学本体层面发展。元代儒医朱丹溪是命门学说本体化的推动者,他虽然未明确提及命门相关理论,但明代命门学说的转型实则肇始于他对“相火论”的创新。朱丹溪之前,火与命门已然联系密切,他在肯定二者联系的基础上,从太极动静中为火的恒动性寻求依据,将火视为宇宙万物生发的动因。朱丹溪“援太极入火”,同时基于火与命门之间的联系,成功为命门学说寻求到一个哲学本体上的依据。自朱丹溪之后,明代医家常用太极来探讨命门的位置及功用,命门因而具有本体之意。从朱丹溪的“相火论”着眼,可以明晰“太极入医”的生发过程,从而更好地洞悉命门学说在明代转型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丹溪 相火论 命门学说 太极
原文传递
从朱丹溪方剂用药特点探讨其学术思想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世发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8-410,共3页
收集朱丹溪所创制的方剂848首,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与统计方法,对方剂数据进行逐一考证,在分析方剂组成、主治病证,以及统计分析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朱丹溪所倡导的是清热滋阴而非单一补阴。
关键词 朱丹溪 方剂 配伍规律 药对 药组
下载PDF
清抄本《罗太无先生口授三法》与朱丹溪存世著作内容比对及学术价值钩玄 被引量:5
18
作者 蒯仂 吴人杰 +1 位作者 任宏丽 段逸山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第4期7-10,共4页
罗知悌得刘完素之再传,而旁通张从正、李杲二家之说。通过比对分析《罗太无先生口授三法》与朱丹溪著作中所记载相同之证,分析《罗太无先生三法》与朱丹溪学术思想的同源性,并讨论《罗太无先生口授三法》的独特学术价值。
关键词 罗太无先生口授三法 朱丹溪 罗知悌
下载PDF
从火热证及郁证探讨更年期综合征病机标本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玉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21-124,共4页
中医经典中关于更年期综合征(经断前后诸证)的专门论述并不多,然而,潮热汗出及情绪障碍是更年期患者的典型症状,可见本病的证候与火热证及郁证密不可分。有关火热论述,李杲重视脾胃居中、调和升降的功能,认为脾胃湿气下流才引发下焦阴... 中医经典中关于更年期综合征(经断前后诸证)的专门论述并不多,然而,潮热汗出及情绪障碍是更年期患者的典型症状,可见本病的证候与火热证及郁证密不可分。有关火热论述,李杲重视脾胃居中、调和升降的功能,认为脾胃湿气下流才引发下焦阴火上冲;朱丹溪则认为,气有余便是火,其病理特性是阳有余而阴不足;孙一奎则细究相火的功能及途径,将其由蛰伏肾中命门,到运行腠理分肉的过程,归于三焦;张介宾重视阴阳互根的本质,从命门水火论治。关于郁证,丹溪学派的六郁说及经后人提炼的气血痰郁辨证,对杂病提供了标本分治的思维。而现代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以潮热汗出为最常见的症状,支持将本病与火热证联系。综观各研究及专家经验,分型的病性以阴虚、气滞为要素,病位以肝、肾为主,脾心为辅。因此,更年期综合征可定位为本虚标实,其治则首当明辨缓急;急则侧重治标,以解郁、降火为要;缓则着重治本,以滋肾清火徐图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火论 郁证 朱丹溪 更年期综合征
下载PDF
试论朱丹溪儒医文化思想 被引量:5
20
作者 邰东梅 郭力铭 孙迪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66-69,共4页
朱丹溪是金元时期杰出的儒医大家,他身上所蕴藏的浓厚儒家思想是他悬壶济世、著书立说、构建养阴派的内在思想基础,在中国医学史上更是独领风骚数百年。朱丹溪的儒医思想的形成以及践履情况进行探讨,提出弘扬儒医思想文化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朱丹溪 儒医思想 金元时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