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L模型的Z源T型逆变器无源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涛 程启明 +2 位作者 程尹曼 孙伟莎 陈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03-2311,共9页
首次将非线性的无源控制(PBC)理论引入到Z源T型逆变器的控制上,该方法不需要对受控对象进行线性化处理,通过选取合适的能量函数与注入阻尼,确定无源控制规律函数,简化了控制系统的结构。首先,根据Z源T型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写出其无... 首次将非线性的无源控制(PBC)理论引入到Z源T型逆变器的控制上,该方法不需要对受控对象进行线性化处理,通过选取合适的能量函数与注入阻尼,确定无源控制规律函数,简化了控制系统的结构。首先,根据Z源T型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写出其无源欧拉(E-L)表达式,然后,选取适当的能量函数与注入阻尼,确定无源控制规律函数,并结合SVPWM算法驱动逆变器开关动作;最后,软件仿真实验和实际硬件样机试验验证了无源控制系统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逆变器 Z源网络 无源控制 E-L模型 阻尼注入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向DC—DC变换器 被引量:11
2
作者 房绪鹏 庄见伟 李辉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2-56,共5页
针对传统Buck-Boost变换器存在的输出电压有限、稳定性较差、增益较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Z源网络连接直流输入电源和负载的新型双向DC-DC变换器,分析了该新型变换器在功率正向传输和功率反向传输时的工作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 针对传统Buck-Boost变换器存在的输出电压有限、稳定性较差、增益较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Z源网络连接直流输入电源和负载的新型双向DC-DC变换器,分析了该新型变换器在功率正向传输和功率反向传输时的工作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变换器能够实现功率双向传输,且在2种功率传输模式下都能实现升压、降压功能;与传统Buck-Boost变换器相比,该新型变换器输出电压更稳定,电压增益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电池机车 双向DC-DC变换器 功率双向传输 Z源网络
下载PDF
基于Z源电力弹簧和简化情感控制的微电网电压和频率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龙军 郑宇琦 +1 位作者 卢泉 周子富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8-124,共7页
为了减小可再生能源出力间歇性引起的电压和频率波动,提出了一种基于简化情感控制、使用Z源电力弹簧(ES)的微电网电压和频率稳定方法。针对ES逆变控制死区时间引起的输出波形畸变、谐波含量增加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带Z源网络的ES拓扑结构... 为了减小可再生能源出力间歇性引起的电压和频率波动,提出了一种基于简化情感控制、使用Z源电力弹簧(ES)的微电网电压和频率稳定方法。针对ES逆变控制死区时间引起的输出波形畸变、谐波含量增加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带Z源网络的ES拓扑结构,利用Z源逆变器允许桥臂瞬时短路的特性,消除了驱动信号的死区时间,降低了ES输出电压的谐波含量;通过分析情感控制的自学习过程,对情感控制模型进行简化,去除了眶额皮质结构并隐藏了奖励信号,在保证良好控制效果的同时,减少了需整定的参数;设计了基于简化情感控制的ES控制器,简化情感控制器根据关键负载电压及系统频率偏差对ES的幅值及相位进行调节,实现了用1个ES同时进行电压和频率控制。系统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较高的控制精度,设计的ES输出电压谐波含量较低,能有效稳定微电网的电压和频率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电压控制 频率控制 电力弹簧 Z源网络 简化情感控制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BESS的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 被引量:5
4
作者 章宝歌 张振 +1 位作者 王天鹏 王东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7-283,共7页
针对现有电池储能系统(BESS)双向DC/DC变换器(BDC)电压增益低和开关器件电压应力高等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BESS的两相交错并联BDC。该储能系统(ESS)能有效结合Z源网络和交错并联结构的优势特性。详细分析了该ESS的工作原理、Boost和Buck... 针对现有电池储能系统(BESS)双向DC/DC变换器(BDC)电压增益低和开关器件电压应力高等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BESS的两相交错并联BDC。该储能系统(ESS)能有效结合Z源网络和交错并联结构的优势特性。详细分析了该ESS的工作原理、Boost和Buck模式,并推导出2种工作模式下的电压变化比。同时对该ESS两相交错并联BDC的带逻辑判断单元的载波移相控制策略进行了详细介绍。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实验模型,验证了该ESS各工作模式下的主要工作波形。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电压增益高、开关器件电压应力低和各相电感之间能实现自动均流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储能系统 双向DC/DC变换器 电压增益 Z源网络 电压应力
下载PDF
改进开关电感型Z源逆变器 被引量:3
5
作者 房绪鹏 李凤钊 +1 位作者 孟童童 钟世祥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0-104,共5页
为了提高Z源逆变器的电压增益,设计了一种改进开关电感型Z源逆变器(ISL-ZSI),用电容器代替传统开关电感中的二极管,并把位置重新整合。研究并分析了新拓扑的工作原理和SPWM控制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和实验样机进行了仿真及实验验证... 为了提高Z源逆变器的电压增益,设计了一种改进开关电感型Z源逆变器(ISL-ZSI),用电容器代替传统开关电感中的二极管,并把位置重新整合。研究并分析了新拓扑的工作原理和SPWM控制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和实验样机进行了仿真及实验验证。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拓扑提高了升压能力,拓宽了调制因子的取值空间,保证了输出波形的质量,降低了无源器件的电压应力。新拓扑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得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感 Z源网络 SPWM控制 升降压能力
下载PDF
基于新型逆变器的UPS电源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赵鹤群 《电子科技》 2018年第5期89-92,共4页
针对传统不间断电源系统体积大、效率与可靠性低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新型逆变器的UPS电源系统,该系统采用Z源网络逆变器代替传统的电压源型逆变器,基于Z源升降压机制,将直通零矢量引入零电压状态矢量中,使得电压输出波形理想,从而... 针对传统不间断电源系统体积大、效率与可靠性低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新型逆变器的UPS电源系统,该系统采用Z源网络逆变器代替传统的电压源型逆变器,基于Z源升降压机制,将直通零矢量引入零电压状态矢量中,使得电压输出波形理想,从而提高了UPS性能。最后在Matlab中对所提出的基于新型逆变器的UPS电源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并与传统UPS电源系统进行比较,验证了其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S Z源网络 逆变器 直通零矢量
下载PDF
一种改进型的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忠良 刘军 +1 位作者 黄森 唐刚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232-236,共5页
针对传统交错并联DC/DC变换器的开关器件应力高、输入输出电压变换比小、输入输出电流纹波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Z源网络的改进型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分析了该改进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型变换器不... 针对传统交错并联DC/DC变换器的开关器件应力高、输入输出电压变换比小、输入输出电流纹波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Z源网络的改进型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分析了该改进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型变换器不仅能实现传统变换器功率双向传输的功能,且具有更高的电压增益及更低的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变换器 Z源网络 电压应力 电流纹波
下载PDF
基于Z源网络的模块化多电平逆变器拓扑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帅 于少娟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8-982,共5页
传统多电平逆变器存在着不能升压的缺点而使其的应用受到限制。根据Z源网络可实现升降压的功能,提出将Z源网络应用到模块化多电平逆变器(MMC)中。通过对Z源网络和MMC的原理及运行状态的分析,设计出含Z源网络的MMC拓扑结构、升压策略、包... 传统多电平逆变器存在着不能升压的缺点而使其的应用受到限制。根据Z源网络可实现升降压的功能,提出将Z源网络应用到模块化多电平逆变器(MMC)中。通过对Z源网络和MMC的原理及运行状态的分析,设计出含Z源网络的MMC拓扑结构、升压策略、包含MMC子模块电容电压平衡控制的调制策略,通过控制Z源网络的直通占空比就可以灵活控制输出电压。仿真结果验证了新型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模块化多电平逆变器 仿真 Z源网络 电容电压平衡控制 调制策略 直通占空比
下载PDF
Z源网络强化励磁提高低速SRG效率 被引量:1
9
作者 易灵芝 张敏枝 +3 位作者 朱广辉 罗百敏 禹云辉 陈俊腾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6-71,共6页
针对低风速段开关磁阻风力发电机的运动电动势低于发电电动势、导致发电区间小于励磁区间的问题,将Z源网络耦合到励磁电源与不对称半桥功率变换器之间,强化励磁电压,加快励磁电流上升速度,减小励磁区间,提高低速发电效率;同时给励磁电... 针对低风速段开关磁阻风力发电机的运动电动势低于发电电动势、导致发电区间小于励磁区间的问题,将Z源网络耦合到励磁电源与不对称半桥功率变换器之间,强化励磁电压,加快励磁电流上升速度,减小励磁区间,提高低速发电效率;同时给励磁电容充电,实现快速自励;并通过Z源网络实现滤波,节省成本,减小体积。Matlab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不对称半桥功率变换器相比,基于Z源网络新型功率变换器能明显提高SRG在低速段风能利用率和发电效率。20 k W小功率样机测试结果也验证了新型Z源网络功率变换器能优化开SRG低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发电机 强化励磁 Z源网络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
下载PDF
基于Z源网络的电流型逆变器研究
10
作者 周道龙 何宇 项亚南 《电子质量》 2019年第1期71-74,81,共5页
逆变器自20世纪五十年代诞生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国民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逆变器正朝高频化、智能化、高功率密度等方向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已基本定型,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这也限制了其发展速... 逆变器自20世纪五十年代诞生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国民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逆变器正朝高频化、智能化、高功率密度等方向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已基本定型,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这也限制了其发展速度和应用领域。跨入新世纪以来,一种新型拓扑结构-Z源网络的提出打破了逆变器发展的瓶颈。该文将Z源网络与传统电流型逆变器相结合,构建出了一种新型电流源逆变器,并使用新的算法,通过二-三值逻辑转换将零矢量插入开关状态中,实现了对电流的泵升作用,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这种逆变器不仅克服了传统电流逆变器的缺点,还为电流逆变器引入了独特电流泵升功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Z源网络 二-三值逻辑 电流泵升
下载PDF
宽输入电压范围Z源谐振DC-DC变换器
11
作者 柏方泉 沈锦飞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3年第10期46-48,55,共4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采用Z源阻抗网络的谐振DC-DC变换器,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变换器的开关频率范围,解决了传统串联谐振变换器在宽输入电压范围时效率退化的问题,在不损坏开关器件的情况下短期和开路,具有非常强的抗电磁干扰,可靠性大大提高...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采用Z源阻抗网络的谐振DC-DC变换器,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变换器的开关频率范围,解决了传统串联谐振变换器在宽输入电压范围时效率退化的问题,在不损坏开关器件的情况下短期和开路,具有非常强的抗电磁干扰,可靠性大大提高。实验结果验证了变换器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谐振变换器 LLC谐振变换器 DC-DC变换器 Z源网络
下载PDF
一种改进型高增益Π源DC-DC变换器
12
作者 房绪鹏 臧颖 +1 位作者 阚兴宸 王旭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96,共6页
针对传统Π源DC-DC变换器输入电流不连续、升压能力不强、电路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Π源DC-DC变换器拓扑,在保留传统Π源DC-DC变换器所有优点的同时,新的拓扑利用由电容、电感和二极管构成的无源吸收回路来吸收漏感能量,从而... 针对传统Π源DC-DC变换器输入电流不连续、升压能力不强、电路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Π源DC-DC变换器拓扑,在保留传统Π源DC-DC变换器所有优点的同时,新的拓扑利用由电容、电感和二极管构成的无源吸收回路来吸收漏感能量,从而抑制输出电压尖峰。该网络不仅具有更高的电压增益,而且连续的输入电流特性使其能够应用于现代能源系统。对该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用仿真和实验进行了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变换器的有效性及其作为高升压DC-DC转换器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Π源网络 耦合电感 DC-DC变换器 无源吸收回路 高增益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综合智慧能源及源网荷储协同发展策略
13
作者 阮驰骋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第23期249-252,共4页
现阶段,我国能源市场发展喜忧参半,能源市场综合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为了进一步深化能源市场改革,实现“双碳”目标下能源体系的低碳环保、安全高效,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在综合智慧能源管理上及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 现阶段,我国能源市场发展喜忧参半,能源市场综合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为了进一步深化能源市场改革,实现“双碳”目标下能源体系的低碳环保、安全高效,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在综合智慧能源管理上及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结合现阶段能源市场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双碳”目标下综合智慧能源及源网荷储协同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有效策略,以促进能源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智慧能源 源网荷储 策略
下载PDF
提高应变检测的精度研究
14
作者 杨振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8-83,共6页
文章从提高应变检测精度,消除测量误差出发,详细分析了用电桥原理测量应变所带来的非线性问题,并由此论述了一种新的有源检测网络和测量应变时几种技术问题及克服误差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应变检测 电桥 有源网络 测量精度 应力分析
下载PDF
基于buck电路的矩阵变换器策略的改进
15
作者 魏萍 魏浩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1-593,共3页
基于buck电路矩阵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动作响应快,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而矩阵变换器的缺点是电压传输比低。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在矩阵变换器前端加入z源网络,通过控制占空比和调制系数起到buck-boost的作用,提高矩阵变换器的电压传... 基于buck电路矩阵变换器的控制策略,动作响应快,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而矩阵变换器的缺点是电压传输比低。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在矩阵变换器前端加入z源网络,通过控制占空比和调制系数起到buck-boost的作用,提高矩阵变换器的电压传输比。介绍了该方法的数学规则,给出对应开关管的占空比系数的数学表达式。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矩阵变换器的数学仿真模型,验证了这一改进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z源网络 升降压 SIMULINK仿真
下载PDF
Z源型三电平九开关光伏并网逆变器研究
16
作者 胡志帅 任永峰 +2 位作者 韩俊飞 从旭光 张佳羽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94,共6页
研究了一种Z源型三电平九开关变换器拓扑结构,并将其应用于光伏逆变系统,在改善单极型逆变器对光伏电池输出电压波动适应能力的同时,提高了输出电能质量。在对三电平九开关变换器和Z源升压网络建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主电路拓扑结构。在... 研究了一种Z源型三电平九开关变换器拓扑结构,并将其应用于光伏逆变系统,在改善单极型逆变器对光伏电池输出电压波动适应能力的同时,提高了输出电能质量。在对三电平九开关变换器和Z源升压网络建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主电路拓扑结构。在传统SVPWM调制的基础上,比例压缩原SVPWM脉冲作用时间,将剩余时间用于产生直通脉冲,实现两种驱动信号的交叉调制。以功率控制和升压控制为目标,设计Z源三电平九开关光伏逆变器的控制策略。仿真分析表明:光照强度变化引起光伏电池输出电压波动时,Z源升压网络维持逆变器正常工作;三电平结构使得输出电流谐波总畸变率(THD)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源网络 三电平九开关变换器 光伏逆变器 SVPWM
下载PDF
考虑源网荷储协调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研究 被引量:87
17
作者 罗金满 刘丽媛 +2 位作者 刘飘 叶睿菁 覃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7-173,共7页
针对源网荷储的一体化运行目标,提出一种考虑源网荷储的主动配电网协调运行调度方法。基于多时间尺度的思想,以最小化可调节量和最大程度地增加新能源消纳为目标,建立一个具有两个互补时间尺度的主动配电网日前-日内优化调度模型,将差... 针对源网荷储的一体化运行目标,提出一种考虑源网荷储的主动配电网协调运行调度方法。基于多时间尺度的思想,以最小化可调节量和最大程度地增加新能源消纳为目标,建立一个具有两个互补时间尺度的主动配电网日前-日内优化调度模型,将差分进化算法和帝国竞争算法相结合求解最优调度模型。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多源协同调度方法的优越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减少负荷波动和运行成本,使新能源消纳增加9.1%,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源网荷储 优化调度模型 帝国竞争算法 微分进化算法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通信网需求及应用场景探索 被引量:37
18
作者 欧清海 王盛鑫 +2 位作者 佘蕊 张宁池 王艳茹 《供用电》 2022年第2期2-8,21,共8页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有效支撑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和新能源的大范围接入,打造多能互补、双向互动的能源互联网,对于未来电力通信网的发展提出更高的需求和更大的挑战。针对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通信网建设开展研究,构建新型...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有效支撑微电网、分布式电源和新能源的大范围接入,打造多能互补、双向互动的能源互联网,对于未来电力通信网的发展提出更高的需求和更大的挑战。针对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通信网建设开展研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网络架构并分析未来发展方向;深度剖析新型电力系统对通信网安全及网络性能的需求,构建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通信网架构;重点聚焦5G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影响,选取分布式能源和“源网荷储”等典型场景,搭建5G与新型电力系统的深度融合方案;最后,依托自主研制的终端设备对源网荷储负荷控制类业务开展试点应用,验证了该5G终端可降低通信网传输延时,能有效支撑源网荷储负荷控制类业务建设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通信 5G 源网荷储 能源互联网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接入输电网的源网联合规划 被引量:18
19
作者 薛静玮 吴晓升 +2 位作者 叶荣 林章岁 江岳文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9年第3期68-74,共7页
随着电网中风电比重的不断提高,电网有限的输电能力造成的输电阻塞和弃风现象严重制约了风电的消纳.为提高风电的消纳能力,同时考虑电源和电网规划运行,以系统建设运行成本与弃风水平最小化为目标建立源网联合规划双层模型:外层-源网规... 随着电网中风电比重的不断提高,电网有限的输电能力造成的输电阻塞和弃风现象严重制约了风电的消纳.为提高风电的消纳能力,同时考虑电源和电网规划运行,以系统建设运行成本与弃风水平最小化为目标建立源网联合规划双层模型:外层-源网规划模型主要关注长时间尺度的系统网架规划问题,以系统建设运行成本和弃风水平最小为多目标;内层-系统运行模型主要关注短时间尺度的系统运行问题,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单目标.通过改进型非劣分类遗传算法(NSGA-Ⅱ)和CPLEX联合求解,得到风电最优的接入选址和输电网最佳扩容方案.通过算例分析了不同规划场景下的优化方案,所提规划模型能够有效提高风电消纳水平,减少系统投资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源网联合规划 双层优化 风电消纳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TOPSIS交直流配电网能效评估 被引量:17
20
作者 曹华珍 王天霖 +4 位作者 张黎明 高崇 张真 杨墨缘 欧阳森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67,共13页
针对现有交直流配电网能效缺乏量化评估方法,交直流配电网复杂、能效影响因子分布广等特点导致能效评价不够全面客观的缺陷。本文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参考文献考虑从源网荷3方面建立一套适用于交直流配电网的能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 针对现有交直流配电网能效缺乏量化评估方法,交直流配电网复杂、能效影响因子分布广等特点导致能效评价不够全面客观的缺陷。本文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参考文献考虑从源网荷3方面建立一套适用于交直流配电网的能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G1-反熵权的组合赋权法从主客观两个角度确定指标综合权重的综合评估模型,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能效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充分反映各方案之间的差距。最后结合四个模拟算例,结果验证了指标的正确性和评估模型的可行性,对交直流配电网进一步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和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效评估 交直流配电网 源网荷 G1-反熵权法 TOPS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