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音、乐、响辨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覃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79-81,共3页
"声"、"音"、"乐"、"响"是用以表示声音的一组同义词,但它们同中有异."声"乃是自然的声音通过人的听觉器官感知到的听觉效应;"音"则是由人的内心感悟获得发之于口(或其他... "声"、"音"、"乐"、"响"是用以表示声音的一组同义词,但它们同中有异."声"乃是自然的声音通过人的听觉器官感知到的听觉效应;"音"则是由人的内心感悟获得发之于口(或其他乐器)的音响."乐"的本义是指各种乐器和乐音的总称;"响"则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的"回音".声与音的区别在于,"音"有节奏、音调,而"声"没有.只有发自内心而又"成文"(有节奏)的声,才能称为"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义 引申义
下载PDF
粤湘桂黔滇少数民族健身活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汪广茂 宋允清 +1 位作者 张爱平 王新国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9-591,602,共4页
通过对粤湘桂黔滇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对全民健身的认识与参与现状的调查,较全面地了解了粤湘桂黔滇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活与经济状况以及参与健身活动的现状。通过具体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对策与实施计划,为进一步推动粤湘桂黔滇少... 通过对粤湘桂黔滇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对全民健身的认识与参与现状的调查,较全面地了解了粤湘桂黔滇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活与经济状况以及参与健身活动的现状。通过具体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对策与实施计划,为进一步推动粤湘桂黔滇少数民族及全国其他地区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湘桂黔滇 少数民族地区 全民健身 参与现状
原文传递
试论《乐记》之“象”
3
作者 张绍时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24,共6页
“象”在《乐记》中有着丰富的内涵,“气以成象”中的“象”是直观可感的审美形象(气象),“声者,乐之象也”中的“象”是乐的表现形态(声象),“乐者,所以象德也”中的“象”强调的是乐的伦理道德功能(乐象)。气象、声象、乐象等有关“... “象”在《乐记》中有着丰富的内涵,“气以成象”中的“象”是直观可感的审美形象(气象),“声者,乐之象也”中的“象”是乐的表现形态(声象),“乐者,所以象德也”中的“象”强调的是乐的伦理道德功能(乐象)。气象、声象、乐象等有关“象”的命题关涉到乐的发生、形态和功能,“象”在乐中相应地具有本体、媒介、功能等多重意义。从《易经》之卦符体系到《乐记》之声符体系的发展,也可视为“象”从哲学领域向文论领域的转化。《乐记》之“象”及相关命题对古代文论的“物感”说、“意象”论及重“德”思想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记》 气象 声象 乐象
下载PDF
论《白兔记》的现当代改编 被引量:1
4
作者 浦晗 《文化艺术研究》 2015年第4期74-78,共5页
南戏《白兔记》在古时一直是各戏班的常演剧目,在舞台上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仍以各种鲜活的姿态存在于众多地方戏中,如越剧、潮剧、柳子戏、婺剧以及湘剧等。编导们对《白兔记》进行了时代化和本土化的改编,使得它在当下仍是各剧种的经典... 南戏《白兔记》在古时一直是各戏班的常演剧目,在舞台上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仍以各种鲜活的姿态存在于众多地方戏中,如越剧、潮剧、柳子戏、婺剧以及湘剧等。编导们对《白兔记》进行了时代化和本土化的改编,使得它在当下仍是各剧种的经典剧目。对比各种版本的《白兔记》,各剧种之间既有借鉴,也存鲜明的差异,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白兔记》在现当代的改编情况与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兔记》 改编 越剧 潮剧 柳子戏 婺剧 湘剧
下载PDF
论阮籍哲学文本中的象思维
5
作者 周奕希 杨贤美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81-83,共3页
阮籍哲学文本的逻辑建构和文学文本的意象创造,存在着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那就是继承《周易》"立象以尽意"而来的象思维,不同于王弼"得意在忘象"的以意为主的本体思维方式,凸现出的是感性、具体的"象"的... 阮籍哲学文本的逻辑建构和文学文本的意象创造,存在着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那就是继承《周易》"立象以尽意"而来的象思维,不同于王弼"得意在忘象"的以意为主的本体思维方式,凸现出的是感性、具体的"象"的独立价值,又以适合之媒介身份完成以象尽意的特殊功能。通过《通易论》和《乐论》两则哲学文本的细读,挖掘象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并以此思考文学文本中意象创造的思维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籍 哲学文本 象思维 易象 乐象
下载PDF
清华简《说命(上)》“向”字解
6
作者 唐萍 张显成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91-94,共4页
清华简《说命(上)》"王命氒(厥)百攻(工)向,以货旬(徇)求敚(悦)于邑人"句中"向"字的训释,诸家存在争议,其一释为"像",其二释为"竞",其三释为"卿"。其中,第一和第二种解释都存在问题... 清华简《说命(上)》"王命氒(厥)百攻(工)向,以货旬(徇)求敚(悦)于邑人"句中"向"字的训释,诸家存在争议,其一释为"像",其二释为"竞",其三释为"卿"。其中,第一和第二种解释都存在问题,第三种解释正确,可以从语音、书证、语法方面证之。语音上",向"字为晓母阳部",卿"字为溪母阳部,两字可相通假。书证上,传世文献可证"向"与"鄉""、向"与"嚮"通用,而"嚮""、饗"和"卿"又为一字分化;另又有出土文献郭店简、清华简与上博简的异文对读为补证。语法上",向"释为"卿"",王命氒(厥)百攻(工)向"的语法结构则为"主语+命/令+宾语",无不妥当之处,语义上也更容易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说命
下载PDF
抗日战争背景下文学期刊的生存策略——以《七月》《万象》为中心
7
作者 战玉冰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7-25,共9页
20世纪40年代,随着民族战争的全面爆发,被分割于不同政治地域的作家群体都面临着如何回应时代主题并反映民族战争这一共同问题。其中,处于国统区的《七月》和身在上海沦陷区的《万象》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办刊策略和回应时代主题的方法... 20世纪40年代,随着民族战争的全面爆发,被分割于不同政治地域的作家群体都面临着如何回应时代主题并反映民族战争这一共同问题。其中,处于国统区的《七月》和身在上海沦陷区的《万象》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办刊策略和回应时代主题的方法。这两份刊物的定位、方针和生存策略的选择,恰好构成我们理解文学期刊如何应对战争时代主题的两种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月》 《万象》 抗日战争 办刊策略
下载PDF
中国古代刺绣沿革及沈阳故宫藏明清刺绣藏品综述
8
作者 张正义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41-49,56,共10页
对中国古代刺绣在各时期发展沿革做了概括性介绍,并选取沈阳故宫织绣藏品中明清著名绣种刺绣精品近20件,对各著名绣种及刺绣文物的形制、纹样、工艺等方面做综合性介绍,以使我们得见明清织绣工艺之精湛及帝后生活之奢华。
关键词 刺绣 刺绣沿革 织绣文物 顾绣 京绣 苏绣 粤绣 湘绣 满族民间刺绣
下载PDF
产业转移、专业化分工与跨区域协同发展研究——以粤湘赣桂为例 被引量:13
9
作者 肖雁飞 吴艳萍 +1 位作者 向云波 廖双红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3,共4页
利用地区专业化分工理论与方法,选择广东(粤)、湖南(湘)、江西(赣)、广西(桂)为研究对象,以2006—2015年制造业2位数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产业转移与地区分工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广东产业转移降低了四省份的分工水平,地区间产业同构较... 利用地区专业化分工理论与方法,选择广东(粤)、湖南(湘)、江西(赣)、广西(桂)为研究对象,以2006—2015年制造业2位数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产业转移与地区分工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广东产业转移降低了四省份的分工水平,地区间产业同构较为突出,跨区域产业链构建处于初期阶段;第二,制造业整体呈空间扩散趋势,但资源和低技术产业扩散速度高于中高技术产业,一些高技术行业进一步向发达地区集聚,同时,大多制造业都指向广东市场,表现出产品内分工转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专业化分工 协同发展 粤湘赣桂
下载PDF
新型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阅享易栈”图书分享平台的建设与推广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鸿敏 《贵图学苑》 2018年第3期1-5,共5页
"阅享易栈"图书分享平台是一个新型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本文从该项目的思路和内容入手,重点论述了项目的具体做法,即"阅享易栈"图书分享平台的构建和基本功能等,并对项目实施情况及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共享经济 阅享易栈
下载PDF
儒家乐教中的感应原理——以《乐记》与《周易·咸卦》为中心
11
作者 谭惟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78,共8页
关于感应思想的研究近年已经拓深到中国哲学和宗教学学科的建构领域,但儒家乐教中蕴含的感应原理却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彰显。立足《乐记》文本,并藉以中国哲学概念范畴体系中的“体相用”概念框架,可以体系性地呈现儒家的乐教思想:乐... 关于感应思想的研究近年已经拓深到中国哲学和宗教学学科的建构领域,但儒家乐教中蕴含的感应原理却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彰显。立足《乐记》文本,并藉以中国哲学概念范畴体系中的“体相用”概念框架,可以体系性地呈现儒家的乐教思想:乐教之体为天地之和,乐教之相为礼乐之文,乐教之用为天下皆宁。在与《周易》咸卦义理相比照的视域下,儒家乐教体相用的三个维度分别彰显了感应原理的必然性、运行机制及气化功能等多重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 《乐记》 《周易》 乐教 体相用
原文传递
古韵歌月相配的证明及歌月元在谐声上的独特个性
12
作者 杜恒联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年第3期66-70,76,共6页
古韵歌月元三部在押韵和谐声上都有独特的个性。在《诗经》里,歌月不相押;在谐声上,歌月不相谐,但元月大量相谐。本文从异文、异读、同源词等方面证明在语音系统上,歌月相配。本文还举例证明了元月在文字上大量相谐。
关键词 古韵 歌月元 歌月相配 元月相谐
下载PDF
《隋书·音乐志》引沈约“向《别录》”考辨--兼论引《别录》而以《汉志》代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振田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3-108,共6页
《隋书·音乐志》引沈约"向《别录》……《龙氏雅琴》百六篇"云云,其中的"向《别录》"可以理解为沈约据刘向《别录》引文。然"向《别录》"实为沈约以《汉志》而代《别录》,也就是在引用《别录》时以... 《隋书·音乐志》引沈约"向《别录》……《龙氏雅琴》百六篇"云云,其中的"向《别录》"可以理解为沈约据刘向《别录》引文。然"向《别录》"实为沈约以《汉志》而代《别录》,也就是在引用《别录》时以《汉志》而代替。文章对之进行了解析,并指出:古人引《别录》而以《汉志》代替并非孤立的个案,弄清这点对理解古人对于《别录》《七略》及《汉志》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别录》与《七略》的亡佚情况及其原因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书·音乐志》 沈约 “向《别录》” 《汉志》 考辨
下载PDF
朱熹《增损吕氏乡约》的核心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14
作者 杨小敏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67-73,共7页
朱熹《增损吕氏乡约》是对《吕氏乡约》的继承和改造,体现了朱熹对于地方治理的具体构想和实践。朱熹《增损吕氏乡约》所倡导的"向善""节制""互助"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置诸今日... 朱熹《增损吕氏乡约》是对《吕氏乡约》的继承和改造,体现了朱熹对于地方治理的具体构想和实践。朱熹《增损吕氏乡约》所倡导的"向善""节制""互助"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置诸今日,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件,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当代体现,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增损吕氏乡约》 《吕氏乡约》 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原文传递
“鲁迅资源”与越剧现代戏的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卓光平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2-118,共7页
由于鲁迅高度的文学成就以及越剧艺术与鲁迅文学共同的越地文化渊源,不断追求变革的越剧艺术在革新中极大地开掘和吸收了鲁迅的思想文化资源,从而给自身的发展和探索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方面,在发掘和利用"鲁迅资源"进行二度... 由于鲁迅高度的文学成就以及越剧艺术与鲁迅文学共同的越地文化渊源,不断追求变革的越剧艺术在革新中极大地开掘和吸收了鲁迅的思想文化资源,从而给自身的发展和探索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方面,在发掘和利用"鲁迅资源"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鲁迅的思想、文学资源使越剧获得思想性的提升;另一方面,《祥林嫂》、《孔乙己》等越剧现代戏正是借助原著的艺术底色,增强了剧作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绽放出思想的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资源 越剧 现代戏 《祥林嫂》 《孔乙己》
原文传递
跨界与新生:基于越剧电影诞生始末的考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元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3-148,共6页
越剧从地方小剧种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剧种,只用了三四十年的时间,这正是源于越剧善于吸收、勇于创新的基因。相对于有几百年历史的昆曲和京戏而言,女子越剧是一个在西风东渐时代、在电影和话剧等现代美学元素影响下成型的年轻剧... 越剧从地方小剧种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剧种,只用了三四十年的时间,这正是源于越剧善于吸收、勇于创新的基因。相对于有几百年历史的昆曲和京戏而言,女子越剧是一个在西风东渐时代、在电影和话剧等现代美学元素影响下成型的年轻剧种。从越剧电影诞生前越剧的跨媒介思维、电影人对越剧与电影的探索,到早期越剧电影的传播与接受的描述与阐释,本文期许对这一段被人忽略的历史进行补遗的同时,从多重视角丰富早期民族电影的诞生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媒介 越剧电影 新文学 《祥林嫂》 传播
原文传递
浅论朱湘的现代叙事诗创作及理论
17
作者 王荣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2-55,共4页
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过程中,朱湘是新月诗派中被称之为"大将兼先行"的诗人。本文通过对朱湘叙事诗创作的历史考察、作品的分析与诗论的把握,说明其在中国现代叙事诗史上的地位及贡献。
关键词 新月诗派 朱湘 叙事诗 人性 诗歌理论 现代诗歌 诗歌创作
下载PDF
甘肃回族人物与陕甘辛亥革命
18
作者 郭翔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2,共6页
辛亥革命是全中国范围内由各族人民参加的伟大的民主革命运动,它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王朝体制,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地处西北的陕甘地区,同样产生了因革命而引发的激烈斗争,许多回族上层人士以不同的方式介入其中,并且同广... 辛亥革命是全中国范围内由各族人民参加的伟大的民主革命运动,它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王朝体制,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地处西北的陕甘地区,同样产生了因革命而引发的激烈斗争,许多回族上层人士以不同的方式介入其中,并且同广大回族群众一起为这场革命在西北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近代回族历史上,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段史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回族 上层人物 黄钺 马福祥 马元章
原文传递
吴越山水诗与六朝山水诗比较研究
19
作者 宋瑞芳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124-128,共5页
笔者对吴越山水诗和六朝山水诗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比较,通过比较得知,吴越山水诗对六朝山水诗有继承,也有发展。在"兴"、"象"融合方面和语言的清新自然方面,二者是一脉相承的,体现出山水诗发展的延续性。在诗歌的描... 笔者对吴越山水诗和六朝山水诗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比较,通过比较得知,吴越山水诗对六朝山水诗有继承,也有发展。在"兴"、"象"融合方面和语言的清新自然方面,二者是一脉相承的,体现出山水诗发展的延续性。在诗歌的描摹对象方面,则表现出江南风光对山水诗一贯的影响。当然,吴越山水诗明显带有过渡时期的特点,与稍后的盛唐山水诗相比,不足之处尚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越山水诗 六朝山水诗 比较 描摹对象 语言 兴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