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中医之“有境”“无道”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周龙云
郭杨
黄桂成
陈旭青
马勇
郑苏阳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957-3959,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No.BK20151007)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重点实验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
文摘
世皆以"有"为微妙,人皆以"无"为笑谈。然世事浮沉,大智若愚,细散纷繁何所恋,朴简归根才为真。文章欲从何谓"有""无","有""无"相生,何以近至"无"等方面详细探讨中医之"有境""无道"。笔者认为,"有"为识,虽有形其实无限,"无"似慧,虽无边实为一原。思随识则闭于一角,慧生识则活于无涯。执于"有",困于心智,活于"无",尽于天下。
-
关键词
中医
哲学
文化
阴阳
有境
无道
-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Philosophy
Culture
Yin and yang
you realm
Wu Tao
-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从心、物关系看庄子“游”范畴的美学意蕴
- 2
-
-
作者
郑笠
-
机构
闽江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闽江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5-44,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1BZW186)。
-
文摘
庄子之“游”,在心对物的超越中展开,涵盖自然、自由的关系,贯通庄子的言意观、形神观、色彩观与时空观。庄子认为,人心普遍受缚于物欲,“乘物游心”,是人经过艰苦的心智操练,挣脱物对心的束缚,顺应并驾驭自然规律而实现的自由;“游心于淡”,建立在“不与物交”的超然态度上,蕴含不落言筌、遗貌取神、不贵五彩等美学观念;“逍遥游”,在物理时空的层层突破及心理时空的无限拓延中步入审美境界。
-
关键词
庄子
美学意蕴
“游”
心
物
审美境界
-
Keywords
Chuang Tzu
aesthetic implication
"you"
mind
matter
aesthetic realm
-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游”境与“兴”意——《庄子》审美范畴探析
- 3
-
-
作者
赵凤远
-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4-27,共4页
-
文摘
“兴”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审美范畴,自先秦以来就为各个时代的人所关注。《庄子》一书绝大多数篇目写于先秦,全书竟然没有使用一个“兴”及与之相关的“比”。尽管如此,如果仔细考察庄子一书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的影响,将会发现“兴”与庄子塑造的审美境界“游”之间存在着很密切的内在联系。
-
关键词
《庄子》
“兴”
“游”
主体
境界
审美范畴
审美境界
-
Keywords
Zhuang Zi, xing, you, subject, realm, category
-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I01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陆游身闲功夫之境域取舍
- 4
-
-
作者
章辉
-
机构
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36-43,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ZX073)
-
文摘
作为南宋休闲文化的典型代表,陆游在休闲空间的选择上,主张要逸出尘俗之境,离开"尘世"或"红尘",走向"物外"和"方外";在休闲活动的方式上,提出步入山水之境,四处漫游,放松身心,实现与大自然的直接交融;在休闲的人际关系上,倡导融入人伦之境,发展、享受天伦之乐、里仁之美和宾朋之交。陆游身闲功夫之境域取舍,对当代人如何辩证处理工作、生活与休闲的关系,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
关键词
陆游
休闲
境域
-
Keywords
Lu you
Leisure
realm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冯友兰的天地境界说
被引量:4
- 5
-
-
作者
陈晓龙
韩传强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22-25,共4页
-
文摘
天地境界是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最高境界,它既有"真"的意蕴、"价值"的意义,还有终极关怀的作用。天地境界在去除利害之束缚、消除有无、动静、内外之分别的基础上,达到超死生、齐凡圣的境界。天地境界的旨归在于给人类以终极意义上的关怀,这对于建立个体人格、建构精神家园无疑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
关键词
冯友兰
天地境界
终极关怀
-
Keywords
FENG you- lan
the Universal realm Theory
Ultimate Concern
-
分类号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陆游词的风格特点与思想意蕴
- 6
-
-
作者
张成恩
-
机构
郑州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
出处
《郑州师范教育》
2024年第1期45-47,共3页
-
基金
郑州师范学院本科质量工程教学改革重点项目(JXGGZD-65221868)。
-
文摘
陆游一生创作了诸多气势恢宏且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相较于其近万首诗歌的传播和研究,其词作并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陆游在词作方面表现出超然的才气,其词集众家之长亦在诸家之外,在思想和意蕴上贯穿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坚贞、高洁的精神品质,亦表现出飘逸高妙的恬淡情怀和慷慨愤懑的悲怆豪情,达到了不逊于其诗的艺术境界。
-
关键词
陆游词
爱国主义
精神品质
艺术境界
-
Keywords
Lu you’s Ci
patriotism
spiritual quality
artistic realm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与大学生德育
被引量:1
- 7
-
-
作者
何柳
-
机构
南阳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98-100,共3页
-
文摘
当前,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正陷入道德失范、监控无力的尴尬困境。现代新儒家的代表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理论为高校德育提供了多维度的考虑,他肯定人人都能成圣,为大学生树立明晰的新时代的道德目标,并向大学生指出了通向圣域的重要进路,尤其是在日常行为中实现自己的道德信念和完成精神的自我超越,对于探讨大学生道德修养和思想的境界提高都有着积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
关键词
冯友兰
人生境界说
大学生
德育
-
Keywords
Feng you-lan
theory of the realm of Life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
分类号
G643.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B2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从“觉解”的维度解读冯友兰的人生境界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武淑梅
-
机构
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93-94,共2页
-
文摘
冯友兰依据人对宇宙事物不同程度的"觉解",将人生境界分为横向的四大板块: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从自然境界到天地境界又展现了因"觉解"的不同程度而纵向递进的关系,本文旨在从"觉解"的维度探析冯友兰人生境界论。
-
关键词
冯友兰
觉解
人生境界
-
Keywords
Feng you-lan
individuated consciousness
realm of Life
-
分类号
G02
[文化科学]
-
-
题名用冯友兰的境界说分析禅宗诗歌
- 9
-
-
作者
许锦民
-
机构
广东培正学院人文基础部
-
出处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2-45,共4页
-
文摘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把人生的境界划分为四个层次,提出了四境界说: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禅宗诗歌采用诗意的象征,来表达心灵开悟的层次;研究发现,禅宗诗歌没有区分自然境界与功利境界,道德境界是禅修人的初悟境界,天地境界是禅修人大悟的境界;以此启发现代的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要追求精神生活,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
关键词
冯友兰
境界说
禅宗诗歌
精神境界
-
Keywords
FENG you-lan
Theory of realm
Chan Sect Poetry
Spiritual State
-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论冯友兰人生境界说及影响
- 10
-
-
作者
郭亮亮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
-
出处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8-9,共2页
-
文摘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作为其"新理学"体系的精髓,有其哲学形而上的深厚理论依据。他的学说以逻辑分析为起点,通过融合新理学中的自然观、社会论、文化论,达到新理学的终极关怀——人生境界说。
-
关键词
冯友兰
境界说
觉解
理性
-
Keywords
Feng you-lan
realm of life theory
conscious
rational
-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天人合一:蒲松龄《<会天意>序》中的“天地境界”
- 11
-
-
作者
李伟
-
机构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
-
出处
《淄博师专论丛》
2020年第2期67-70,共4页
-
文摘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虽没有系统的创作理论传世,但其创作却有着极为深厚的哲学理论基础。他的这些哲学理论,散见于《聊斋文集》中的各种序、跋、引、题辞当中。《<会天意>序》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它集中阐述了蒲松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用冯友兰的哲学理论来说,也可以称为“天地境界”。这一境界在《聊斋志异》中有着非常精彩的体现,值得后人研究学习。
-
关键词
蒲松龄
《<会天意>序》
天人合一
冯友兰
天地境界
-
Keywords
Pu Songling
Preface to"the Meeting of the Will of Heaven"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Feng you-lan
realm of heaven and earth
-
分类号
I207.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冯友兰群己观略论
- 12
-
-
作者
张克政
-
机构
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35-38,46,共5页
-
文摘
冯友兰群己观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对个人与社会对立统一关系的辩证把握,这是对我国传统群己观的一大创新与发展。冯友兰群己观的不足或失误在于将国家、社会、法律、道德等视为必要的善而非必要的恶。冯友兰对于个人与社会统一性的强调,在避免现代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
关键词
冯友兰
人生境界说
群己观
-
Keywords
Feng you-lan
a theory of realm of life
concept of the group and the individual
-
分类号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试析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逻辑演进及其意义
- 13
-
-
作者
冉小平
-
机构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7-29,共3页
-
文摘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是在"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的交互综合中建构起来的,冯氏近乎严密的逻辑论证,兼通中西哲学之长,融会了中西哲学之智慧,它对于哲学史、文化史及现实人生都具有深远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
关键词
冯友兰
人生境界
“正”的方法
“负”的方法
-
Keywords
Feng you-lan
realm of life
" positive" approach
" negative" approach
-
分类号
B821
[哲学宗教—伦理学]
-
-
题名刘勰“神与物游”的意象论
- 14
-
-
作者
刘雪青
-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05-110,共6页
-
基金
2018年博士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181023)
-
文摘
"神与物游"作为刘勰的意象创造理论,是主客观相统一的"神"以"游"的态度对待记忆中的艺术表象;在虚静的精神状态下,"神"与"物"相游相合,暂时超脱了物质世界的束缚,到达相对自由的审美境界。
-
关键词
神与物游
意象
审美境界
-
Keywords
"shen yu wu you"
literary image
aesthetic realm
-
分类号
I206.09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红色题材剧创作的新境界——评淮剧《送你过江》
- 15
-
-
作者
李晓
-
机构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
-
出处
《红色文化资源研究》
2020年第1期192-199,共8页
-
基金
江苏省高校社科研究项目“盐城现代戏创作研究”(项目编号:2019SJA1783)。
-
文摘
取材于渡江战役的红色题材剧《送你过江》是著名剧作家陈明的扛鼎之作,在艺术上有着新的探索,达到了一种创作上的新境界,如以实代虚,从本应写实的渡江作战的正面描绘转到虚拟的渡江准备上来,既重点前置,又虚实结合;以情写事,由对战役的宏大叙事转为对个人的情感叙事,既情感强烈,又见微知著;以人为主,由对重大历史场景的艺术再现转为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既生动形象,又事因人显等,故其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作用。
-
关键词
红色题材剧
送你过江
艺术探索
新境界
启示意义
-
Keywords
Red theme drama
Send you Across the River
artistic exploration
new realm
enlightenment
-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