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洛河流域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55
1
作者 陈杰 郭屹立 +4 位作者 卢训令 丁圣彦 苏思 郭静静 李乾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021-3030,共10页
生物多样性沿环境梯度的变化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环境梯度包含了多种环境因子(海拔高度、水热条件、人类扰动等)的综合。以伊洛河流域草本植物群落为对象,沿河从入黄河口到河源地选取典型样地调查研究伊洛河流域草本植物群落物... 生物多样性沿环境梯度的变化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环境梯度包含了多种环境因子(海拔高度、水热条件、人类扰动等)的综合。以伊洛河流域草本植物群落为对象,沿河从入黄河口到河源地选取典型样地调查研究伊洛河流域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沿河均稍呈"S"型曲线变化,不同群落类型中分布格局差别不大,各群落类型中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呈现出中游丘陵山地交界区最高,上游河源区次之,下游平原地区最低的趋势;β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与α多样性较一致,总体上呈现出中游丘陵山地区物种更替速率较快,平原区更替较慢;在流域内上游河源地属于自然植被区,人为干扰较轻,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物种替代主要受物种的竞争扩散能力和生境条件的制约;在下游平原农业区,人类活动强烈,区域内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物种组成简单,物种替代具有跳跃性的特征,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制约;在中游从自然生态系统向农业生态系统的过渡区域,人类活动的扰动有一定的强度,导致该区域内自然分布种和伴人种混合生长,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较快的物种替代速率。总体上伊洛河流域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强烈的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物种替代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草本植物 环境梯度 伊洛河流域
下载PDF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变化影响研究——以伊洛河流域伊河上游地区为例 被引量:38
2
作者 梁国付 丁圣彦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5-640,共6页
在实际调查基础上,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伊洛河流域伊河上游地区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域中,林地面积最大,1987-2008年,林地、库塘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草地、河流和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 在实际调查基础上,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伊洛河流域伊河上游地区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域中,林地面积最大,1987-2008年,林地、库塘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草地、河流和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面积则先增加后减少。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变化在不同阶段都使得年平均径流量减小;80-90年代,气候变化使得年平均径流量减小,而90年代到2000年以后,气候变化使得年平均径流量增加,这与90年代年平均降水量减少,而2000年以后年平均降水量增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径流效应 SWAT水文模型 伊洛河流域
下载PDF
伊洛河流域河水来源及水化学组成控制因素 被引量:36
3
作者 刘松韬 张东 +7 位作者 李玉红 杨锦媚 邹霜 王永涛 黄兴宇 张忠义 杨伟 贾保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84-1196,共13页
伊洛河是黄河中游南岸重要支流,由伊河和洛河在洛阳偃师汇合而成.流域上游矿产资源开采活动较多,下游城镇密集,工农业活动分布广泛.为探究不同类型人为活动对伊洛河流域河水水化学组成的影响,分别在丰水期(8月)和平水期(12月)采集伊洛... 伊洛河是黄河中游南岸重要支流,由伊河和洛河在洛阳偃师汇合而成.流域上游矿产资源开采活动较多,下游城镇密集,工农业活动分布广泛.为探究不同类型人为活动对伊洛河流域河水水化学组成的影响,分别在丰水期(8月)和平水期(12月)采集伊洛河流域干流和支流河水样品,借助水体氢氧同位素组成和阴阳离子组成的时空分布特征,阐明水体来源以及水化学组成控制因素,说明人为活动的影响途径和方式.结果表明:①洛河干流河水丰水期和平水期δD和δ^18O均值分别为-56‰和-7.9‰以及-55‰和-8.1‰,伊河干流河水丰水期和平水期δD和δ^18O均值分别为-49‰和-6.9‰以及-53‰和-7.8‰,丰水期和平水期河水主要接受当地大气降水补给;②洛河及伊河干流河水水化学类型均为HCO3-SO4-Ca-Mg型,丰水期干流河水Ca^2+和HCO3^-当量浓度占比低于平水期,而丰水期SO4^2-当量浓度占比则高于平水期,显示丰水期较多硫酸盐输入;③碳酸和硫酸参与流域内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风化过程,洛河流域碳酸盐岩风化较明显,伊河流域硅酸盐岩风化较明显;④伊洛河流域人为输入影响表现在上游河水水化学组成受到金属矿产采选活动影响,下游河水水化学组成受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影响;⑤伊洛河流域上游和下游两种不同类型人为活动是河水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空间上变化的重要原因,上游河水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偏负,证实来自硫化物矿物氧化过程产生的硫酸盐贡献较大,进而间接证实硫酸参与岩石化学风化过程.下游河水硫酸盐硫同位素值偏正,与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洛河流域 水化学组成 时空变化特征 控制因素 人为输入
原文传递
综合季相节律和特征光谱的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估算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喜旺 秦耀辰 秦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4-163,I0004,共11页
及时准确地获取区域和国家尺度的作物种植面积和空间分布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中低分辨率遥感数据相结合方法的局限,提出一种新的作物类型识别方法。首先基于MODIS NDVI数据的时间优势,提取研究区各类植被的NDVI时间序列曲线,从而分... 及时准确地获取区域和国家尺度的作物种植面积和空间分布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中低分辨率遥感数据相结合方法的局限,提出一种新的作物类型识别方法。首先基于MODIS NDVI数据的时间优势,提取研究区各类植被的NDVI时间序列曲线,从而分析冬小麦在季相节律上的识别特征,构建冬小麦识别模型。再将MODIS像元分类处理,纯耕地像元利用冬小麦的季相节律特征识别;耕地与其他植被的混合像元利用混合像元分解的思想提取耕地组分的NDVI时间序列,从而进行识别,进一步根据空间关系将识别结果重新定位到中分辨率尺度上;冬小麦与其他作物的混合像元覆盖区则利用TM遥感影像的光谱差异加以区分。在伊洛河流域主要农业区,以冬小麦为识别对象,结果表明识别精度达到96.3%。该方法为作物种植信息的提取提供了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对其他类型作物的识别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作物 光谱分析 伊洛河流域 作物识别 季相节律 像元分解
下载PDF
伊洛河流域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景观空间结构对比分析——以洛宁县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钱乐祥 丁圣彦 许叔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4-611,共8页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分维数、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和破碎化指数等指标,对比分析了伊洛河流域的洛宁县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景观空间分布和空间格局特征,探讨了该地区不同地貌类型区...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分维数、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和破碎化指数等指标,对比分析了伊洛河流域的洛宁县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景观空间分布和空间格局特征,探讨了该地区不同地貌类型区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从南北中山区向内到南北低山区到南北塬陵区再到川涧区,斑块破碎化指数从0.019 0到0.322 5到0.437 8再到0.179 4,总体呈增加趋势,破碎化程度增大,川涧区则由于遥感影像解析精度问题,使得破碎化指数低于塬陵区;景观多样性指数从0.182 8到0.358 6到0.298 3再到0.363 4,总体也呈增大趋势;平均斑块分维数从1.114 8到1.385 4到1.226 3再到1.368 0,呈两低两高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多样性 景观优势度 景观破碎度 分维数 地理信息系统 伊洛河流域 洛宁县D’21/n1』0-^-=鼻鼻{ :口】=Ⅱ一A
下载PDF
伊洛河流域森林景观要素斑块特征分析——以河南省洛宁县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钱乐祥 李爽 +1 位作者 李红伟 丁圣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24,共3页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GIS方法,研究1984~1999年间伊洛河流域森林各景观要素的斑块平均规模和粒级结构动态变化及其斑块特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区自1984年以来森林景观要素斑块规模发生较大变化,但其粒级结构仍以小斑块专主,基本保持稳...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GIS方法,研究1984~1999年间伊洛河流域森林各景观要素的斑块平均规模和粒级结构动态变化及其斑块特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区自1984年以来森林景观要素斑块规模发生较大变化,但其粒级结构仍以小斑块专主,基本保持稳定,该区整体属于细粒结构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洛河流域 森林景观 景观要素 斑块特征分析 细粒结构景观 GIS 景观生态学
下载PDF
区域循环经济的能值分析与评估——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仇方道 佟连军 丁宁凯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74,共6页
循环经济是区域实现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重要模式。基于能值分析理论,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能值分析指标体系,并以此对1991-2004年徐州市的能值使用与转移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991-2004年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本地不可... 循环经济是区域实现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重要模式。基于能值分析理论,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能值分析指标体系,并以此对1991-2004年徐州市的能值使用与转移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991-2004年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本地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能值自给率都在98%以上;资源利用效率呈现先提高后下降的演变过程,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环境压力的变化与经济增速的周期性波动相一致,并呈现波浪式加大;徐州市循环经济系统处于比较有活力的发展状态区间,但持续性能力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分析 循环经济 徐州市
下载PDF
遥感估算伊洛河流域地表蒸散的空间尺度转换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亚丽 王万同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6-912,共7页
针对低分辨率遥感数据在区域地表蒸散(evapotranspiration,ET)估算中存在的空间尺度效应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格面积比例加权聚合(grid area ratio weighting lumped method,GARWLM)的空间尺度转换方法。通过在网格(1km×1km)内部基... 针对低分辨率遥感数据在区域地表蒸散(evapotranspiration,ET)估算中存在的空间尺度效应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格面积比例加权聚合(grid area ratio weighting lumped method,GARWLM)的空间尺度转换方法。通过在网格(1km×1km)内部基于各种地表覆盖类型所占面积比例,分别赋予相应权重,建立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向低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尺度转换模型,实现了由高分辨率数据估算的ET向低分辨率数据估算的ET的空间尺度转换,并通过回归对低分辨率数据估算的ET进行了尺度效应纠正。在伊洛河流域的试验结果表明,估算的ET与地面实测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由纠正前的23.5%减小到纠正后的12%,与高分辨率估算结果的相关性分别由纠正前的0.339提高到纠正后的0.604,经过尺度纠正后的ET精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表蒸散 空间尺度转换 SEBS MODIS 伊洛河流域
下载PDF
黄河伊洛河流域径流变化特性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赵丽霞 徐十锋 +2 位作者 赵旭 李晓婷 孙军歌 《中国防汛抗旱》 2020年第12期70-73,97,共5页
黑石关水文站是伊洛河入黄河控制站,采用数理统计算法的移动平均法分析黑石关水文站的年径流、年降雨资料序列的变化趋势,采用Kendall和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法判断序列变化显著性;利用滑动t检验、有序聚类分析法、降雨径流双累积曲线... 黑石关水文站是伊洛河入黄河控制站,采用数理统计算法的移动平均法分析黑石关水文站的年径流、年降雨资料序列的变化趋势,采用Kendall和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法判断序列变化显著性;利用滑动t检验、有序聚类分析法、降雨径流双累积曲线和年径流系数的变化过程线分析黑石关站年径流量序列的突变年份。分析结果表明,伊洛河流域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突变年份为1965年、1985年。由于伊洛河流域降水量序列下降趋势不显著,伊洛河流域径流量减少主要受水利工程兴建、土地类型/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灌渠的修建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趋势分析 突变分析 降雨 伊洛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ETM+与MODIS数据融合的伊洛河流域地表蒸散估算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万同 王卷乐 杜佳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7-827,共11页
MODIS数据时间分辨率较高,在对地能量和水分变化监测应用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其空间分辨率较低,混合象元效应显著,尤其在地表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和空间异质性较大时,会带来较大的误差。而ETM+数据具备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但其单一的热... MODIS数据时间分辨率较高,在对地能量和水分变化监测应用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其空间分辨率较低,混合象元效应显著,尤其在地表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和空间异质性较大时,会带来较大的误差。而ETM+数据具备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但其单一的热红外波段导致反演的地表温度精度不高,且时间分辨率低,因而限制了在地表蒸散监测中的应用。本文探讨了将TM/ETM+与MODIS数据相融合估算区域地表蒸散的一种多尺度遥感方法,利用TM/ETM+计算得到的植被指数,基于空间增强方法将MODIS反演的地表温度尺度提高到30 m,并结合SEBS模型对伊洛河流域的地表蒸散进行了估算。验证与分析的结果表明,估算精度得到提高,研究区当日蒸散量在0~5.32 mm/d之间,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区域分布不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表蒸散 数据融合 ETM+ MODIS 伊洛河流域
原文传递
伊洛河流域开发战略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兵 臧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56,74,共5页
伊洛河流域复杂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悠久的开发历史,使其具有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地域经济。基于伊洛河流域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应坚持以经济发展优先、富县与富民相结合、各区段协调发展... 伊洛河流域复杂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悠久的开发历史,使其具有独特的人文环境和地域经济。基于伊洛河流域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应坚持以经济发展优先、富县与富民相结合、各区段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等为基本原则,以优化农业空间生产结构、改善经济网络结构、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引导农村工业发展和积极开展生态旅游等为战略重点实施流域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开发 战略原则 战略选择 伊洛河流域
下载PDF
伊洛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兵 臧玲 苗长虹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64-67,共4页
文章着重分析了伊洛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认为其流域经济从上游、中游到下游明显呈梯次升高的特征,城乡差异、地质地貌、自然资源、交通基础设施和农村工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空间耦合性。
关键词 流域经济 空间分异 伊洛河流域
下载PDF
近50年伊洛河流域径流演变归因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倪用鑫 余钟波 +3 位作者 吕锡芝 马力 张秋芬 王建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66,共8页
流域尺度的径流变化反映了气候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然而目前伊洛河流域径流演变的量化归因尚不明晰。基于Budyko假设构建解析径流变化归因的模型,量化评估径流对各环境因素变化的敏感性系数,定量揭示各因素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 流域尺度的径流变化反映了气候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然而目前伊洛河流域径流演变的量化归因尚不明晰。基于Budyko假设构建解析径流变化归因的模型,量化评估径流对各环境因素变化的敏感性系数,定量揭示各因素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970—2018年间,伊洛河流域径流显著下降(α=0.05),且在1991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径流减少了46.43 mm(34.32%)。径流变化对降水、潜在蒸散发和下垫面参数的敏感性系数分别为0.42、−0.18和−78.36,即降水每增加1 mm将导致径流增加0.42 mm,潜在蒸散发量每增加1 mm将导致径流减少0.18 mm,下垫面参数每增加1个单位将导致径流减少78.36 mm。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42.60%和56.36%,人类活动引起的下垫面变化是径流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植被变化是下垫面变化的主导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流域径流演变归因和水资源管理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演变 归因分析 Budyko假设 伊洛河流域
下载PDF
伊洛河流域的土地覆盖与景观动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钱乐祥 丁圣彦 秦奋 《山地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552-558,共7页
此项研究以洛宁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分析了黄河中游地区的伊洛河流域在1984~1999年间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森林景观变化情况。在15a间,森林覆被变化较大,斑块数增加,景观破碎度增大。这些变化产生了空间上不同的景观,它反映出该... 此项研究以洛宁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分析了黄河中游地区的伊洛河流域在1984~1999年间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森林景观变化情况。在15a间,森林覆被变化较大,斑块数增加,景观破碎度增大。这些变化产生了空间上不同的景观,它反映出该区域人类对可持续的资源利用和经济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洛河流域 景观 森林覆被
下载PDF
氮和氧同位素示踪伊洛河河水硝酸盐来源及转化过程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文静 张东 +7 位作者 蒋浩 吴洋洋 张郭妙 段慧真 许梦军 麻冰涓 陈昊 黄兴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06-3216,共11页
河流硝酸盐(NO_(3)^(-))浓度及氮和氧同位素组成(δ^(15)N-NO_(3)^(-)和δ^(18)O-NO_(3)^(-))可以辨识河水NO_(3)^(-)受自然过程和人为输入的影响,但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河水NO_(3)^(-)来源及转化过程的影响尚不明确,特别是山区人为... 河流硝酸盐(NO_(3)^(-))浓度及氮和氧同位素组成(δ^(15)N-NO_(3)^(-)和δ^(18)O-NO_(3)^(-))可以辨识河水NO_(3)^(-)受自然过程和人为输入的影响,但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河水NO_(3)^(-)来源及转化过程的影响尚不明确,特别是山区人为输入对河水NO_(3)^(-)的影响仍不清楚.选择土地利用空间异质性显著的伊河和洛河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水体水化学组成,氢氧同位素(δD-H_(2)O和δ^(18)O-H_(2)O)、δ^(15)N-NO_(3)^(-)和δ^(18)O-NO_(3)^(-),辨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下河水NO_(3)^(-)来源及转化途径.结果表明:(1)伊河与洛河河水ρ(NO_(3)^(-))均值分别6.57和9.29 mg·L^(-1),δ^(15)N-NO_(3)^(-)均值分别为9.6‰和10.4‰,δ^(18)O-NO_(3)^(-)均值分别为-2.2‰和-2.7‰;结合δ^(15)N-NO_(3)^(-)和δ^(18)O-NO_(3)^(-)分析,伊河和洛河水中NO_(3)^(-)主要受多来源混合控制,同时洛河存在脱氮作用,但伊河生物去除作用较弱.(2)综合考虑干流和支流河水δ^(15)N-NO_(3)^(-)和δ^(18)O-NO_(3)^(-)空间分布,结合贝叶斯同位素混合模型,计算洛河和伊河河水硝酸盐来源,发现洛河上游和伊河上游森林植被广泛,但生活污水和粪肥影响较大;上游土壤有机氮和化学肥料贡献比例大于下游;下游生活污水和粪肥贡献继续增加.研究结果证实点源污染(城镇生活污水和粪肥)对伊洛河流域河水NO_(3)^(-)来源的影响,同时面源污染(化肥)贡献并未随着下游农业活动增加而升高.因此需要重视伊洛河流域内点源污染的有效治理,保障黄河流域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来源 氮和氧同位素 贝叶斯同位素混合模型 伊洛河流域 黄河流域生态文明
原文传递
伊洛河流域基流分割及其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甘容 徐孟莎 左其亭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24-1834,共11页
基流是径流中相对稳定的组成部分,是枯水期径流的主要来源。为探究伊洛河流域径流和基流的时空变化特征,本文通过比较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及Chapman法在伊洛河流域基流分割的适用性,选择最优基流分割方法,确定流... 基流是径流中相对稳定的组成部分,是枯水期径流的主要来源。为探究伊洛河流域径流和基流的时空变化特征,本文通过比较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及Chapman法在伊洛河流域基流分割的适用性,选择最优基流分割方法,确定流域的基流过程,并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年内分配指标和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分析径流、基流和基流指数(Baseflow index,BFI)的年际、年内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通过黑石关站实测径流数据验证,SWAT模型在伊洛河流域的适用性较好,模拟基流比Chapman法更精确;(2)1964—2017年伊洛河流域径流、基流和BFI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但三者突变情况有所差异;径流和基流年内呈现“单峰型”分布,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不均匀性的特点,基流迟滞效应显著;(3)径流、基流和BFI值在流域西部和中部相对较高,东部相对较低,整个地区90%以上的子流域年均BFI小于0.5。本文结果可为伊洛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变化 SWAT模型 径流 基流 基流指数 伊洛河流域
原文传递
基于MODIS数据的伊洛河流域地表蒸散空间和年内变化特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万同 钱乐祥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82-1590,共9页
MODIS数据具备较好的时间分辨率,是目前模拟监测区域尺度地表能量与水分变化比较理想的数据源。SEBS模型理论基础坚实、区域应用限制低、反演结果较为合理准确,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利用伊洛河流域2002年、2008年四季典型日(8d)的MODIS数... MODIS数据具备较好的时间分辨率,是目前模拟监测区域尺度地表能量与水分变化比较理想的数据源。SEBS模型理论基础坚实、区域应用限制低、反演结果较为合理准确,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利用伊洛河流域2002年、2008年四季典型日(8d)的MODIS数据,采用结合DEM数据改进后的SEBS模型,对伊洛河流域地表蒸散进行了估算,分析了地表蒸散的空间格局和年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蒸散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呈现出南部高、北部低,山区高、河谷低,南北梯度大的空间分布特点,区域分布不均衡;年内蒸散量的变化呈单峰趋势,季节性变化显著,下游平原区受供水条件影响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SEBS模型 地表蒸散 空间分布 年内变化 伊洛河流域
原文传递
基于InVEST模型的伊洛河流域水源涵养能力评估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雨凡 王国庆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08,共8页
水源涵养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服务功能之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聚焦重点区域,恢复重要生态系统,对强化水源涵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收集并分析伊洛河流域1975-2019年的气象及下垫面资料,采用InVEST模型产水模块计... 水源涵养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服务功能之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聚焦重点区域,恢复重要生态系统,对强化水源涵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收集并分析伊洛河流域1975-2019年的气象及下垫面资料,采用InVEST模型产水模块计算1975-2019年伊洛河流域每5年1期共9个时段的产水量,采用流速系数、土壤饱和导水率等对产水量进行修正,估算流域的水源涵养量,具体分析伊洛河流域降水、产水与水源涵养的特征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975-2019年,伊洛河流域多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11.3 mm,多年平均产水量为143.2 mm,产水量及水源涵养量整体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1980-1984年达到峰值;流域水源涵养能力空间分布特征为上游植被丰富、土石山区水源涵养能力强,中下游相对较弱;对流域气象要素单相关及复相关分析,水源涵养能力与降水显著正相关,与参考作物蒸散发相关性不显著;流域内土地利用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源涵养能力空间分布,上游水源涵养高值区及退耕还林还草区受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相似流域水源涵养能力的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能力 InVEST模型 伊洛河流域
下载PDF
伊洛河流域外来草本植物分布格局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屹立 丁圣彦 +4 位作者 苏思 卢训令 苑晓雯 郭静静 李乾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438-5447,共10页
外来生物入侵及其防治已经成为生态学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来入侵种上,然而入侵种仅占外来种中很少一部分,因此,研究外来种现有分布格局对研究生物入侵及其防治有重要意义。以伊洛河流域草本植物群落中的外来... 外来生物入侵及其防治已经成为生态学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来入侵种上,然而入侵种仅占外来种中很少一部分,因此,研究外来种现有分布格局对研究生物入侵及其防治有重要意义。以伊洛河流域草本植物群落中的外来种为对象,沿河从河源地到入黄河口选取典型样地,在调查流域内草本植物群落中物种组成的基础上选取外来种,并对外来种种类组成及其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有外来草本植物27种,分属于15科,种类较多的科为菊科、苋科和豆科;引入方式以有意引种为主。流域横向不同生境间,河滩地在水流的养分富集、季节性洪水物理干扰及人为活动扰动作用下,呈现出受外来种分布较多,而受人类活动扰动最强且营养丰富的农田分布较小的分布格局;纵向环境梯度下,上游河源山地属于自然植被区,人为干扰较轻,且受外来种影响较小;中游丘陵区从自然生态系统向农业生态系统的过渡区域,人类活动的扰动有所加强;下游平原农业区,人类活动强烈,区域内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群落物种组成简单但受外来种影响最大,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不同物种在不同生境间差异明显,其中,小蓬草、钻叶紫菀和反枝苋广泛分布于3种生境中。总体上,伊洛河外来草本植物分布格局在自然因素的基础上强烈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草本植物 分布格局 生境 人类活动 伊洛河流域
下载PDF
伊洛河流域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
20
作者 白保霞 郑东军 《城市建筑》 2024年第5期48-52,共5页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是农耕时期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伊洛河流域传统村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其人地关系的典型性,是独特的人居环境研究样本。研究以伊洛河流域2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单元...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是农耕时期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伊洛河流域传统村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其人地关系的典型性,是独特的人居环境研究样本。研究以伊洛河流域2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单元,从自然系统、人类系统、居住系统、社会系统、支撑系统五个方面整理归纳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法分析其人居环境综合质量及空间分异特征,为伊洛河流域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整治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洛河流域 传统村落 人居环境 综合评价 空间分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