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伊犁谷地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1
1
作者 朱增云 阿里木江·卡斯木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408-3420,共13页
利用1995-2015年土地利用分类成果,运用CA-Markov模型模拟预测2025年伊犁谷地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结合InVEST模型评估1995-2025年伊犁谷地生境质量的时空格局,采用空间统计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生境质量的变化特征,并对生境质量... 利用1995-2015年土地利用分类成果,运用CA-Markov模型模拟预测2025年伊犁谷地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结合InVEST模型评估1995-2025年伊犁谷地生境质量的时空格局,采用空间统计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生境质量的变化特征,并对生境质量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进行驱动因子探测、交互作用探测以及生态探测分析。结果表明:1995-2025年,耕地与建设用地面积呈逐渐增加趋势,林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呈波动变化态势,草地与水域则出现减少态势,减少的趋势缓慢下降;生态退化度高值区主要在河谷平原耕作与城建区域且呈现条带状分布,应加强生态修复工程;低值区为高山林草地区域,总体上表现为低值区环绕高值区,呈现嵌套分布,应着重进行生态功能保护;生境质量与生态退化度的高、低值区域呈现相反的趋势;各县生态退化总体稳定,且退化程度较小,生境质量在1995-2015年处于下降趋势,2015-2025年有所上升;利用地理探测器识别出生境质量空间变化分布受自然和人为因子的综合作用,主导影响因子是土地利用,其次为坡度,在交互作用探测与生态探测中,各因子对生境质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性表现显著,并呈现出双因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质量 InVEST模型 CA-Markov模型 地理探测器 驱动因子 伊犁谷地
原文传递
基于MCE-CA-Markov和InVEST模型的伊犁谷地碳储量时空演变及预测 被引量:34
2
作者 史名杰 武红旗 +4 位作者 贾宏涛 朱磊 董通 何盘星 杨强军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0-1019,共10页
陆地生态系统碳源与碳汇的变化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演变密切相关,为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机制,基于1980—2020年LUCC数据集,通过多评价准则(Multi-criteria evaluation,MCE)的元胞自动机(Cell automata,... 陆地生态系统碳源与碳汇的变化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演变密切相关,为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机制,基于1980—2020年LUCC数据集,通过多评价准则(Multi-criteria evaluation,MCE)的元胞自动机(Cell automata,CA)和马尔科夫链(Markov chain)模型,模拟伊犁谷地2030年的LUCC时空动态,耦合InVEST模型探讨土地利用变化下伊犁谷地1980—2030年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空演变格局。结果表明,MCE-CA-Markov模型预测LUCC数据集与2000、2010年和2020年实际LUCC精度检验的Kappa系数分别为0.9291、0.8755和0.9297,模型模拟普适性较高,可对后续碳储量时空演变格局进行精准评估。利用InVEST模型估算的伊犁谷地1980年总碳储量约为1114.95 Tg,预计至2030年总碳储量呈逐期下降趋势,累计净减少65.94 Tg,其中林草地面积的退缩是致使碳储量下降的主导因素。伊犁谷地碳储量空间分布总体上表现为高值区域环绕低值区域,呈嵌套分布。碳密度的高值区域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山区林草地,而低值区域仅集中在中部河谷平原附近。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可为研究区碳库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为制定碳固存和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碳储量 MCE-CA-Markov INVEST 伊犁谷地
下载PDF
伊犁河谷草地植被NDVI变化及其降水敏感性特征 被引量:32
3
作者 刘芳 张红旗 董光龙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24-1731,共8页
作为西北干旱区的重要绿洲,伊犁河谷草地动态监测及其对降水的敏感性研究,对该区域草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0年的MODIS NDVI数据,采用像元尺度的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伊犁河谷草地NDVI的... 作为西北干旱区的重要绿洲,伊犁河谷草地动态监测及其对降水的敏感性研究,对该区域草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0年的MODIS NDVI数据,采用像元尺度的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伊犁河谷草地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同期遥感降水数据产品,采用相关系数法和降水敏感性指数定量刻画不同类型草地NDVI的降水敏感性及其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0年伊犁河谷草地植被整体呈显著的退化趋势,NDVI值下降速度为1.5%/10a,其中高寒草地和山地草甸的NDVI下降趋势显著,而改善区主要为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和温性荒漠。随着草地改善程度增加,草地覆被变化的降水敏感性越强,表明降水是草地改善的主因。草地植被的降水敏感性与草地类型、降水的空间分异和年际特征有关。较为稀疏、生产力较低的草地类型(温性草原、温性荒漠和温性荒漠草原)的降水敏感性较强。降水敏感性与河谷降水时空分布有关,主要体现为越干旱的地方草地覆盖对降水的敏感性越高;年际特征上表现为越干旱的年份,草地覆被对降水的敏感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植被变化 NDVI 降水敏感性指数 伊犁河谷 新疆
原文传递
伊犁河谷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修复措施 被引量:29
4
作者 范天文 闫凯 靳瑰丽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2-25,共4页
利用"3S"技术,查清伊犁河谷不同类型退化草地的空间分布、发生规模、退化程度及退化成因,绘制伊犁河谷退化草地分布图。调查结果表明:伊犁河谷天然草地退化严重,退化面积221.07万hm2,占伊犁河谷天然草地总面积的64.65%,占可... 利用"3S"技术,查清伊犁河谷不同类型退化草地的空间分布、发生规模、退化程度及退化成因,绘制伊犁河谷退化草地分布图。调查结果表明:伊犁河谷天然草地退化严重,退化面积221.07万hm2,占伊犁河谷天然草地总面积的64.65%,占可利用面积的71.21%。退化主要表现在毒害草蔓延,植被盖度降低,地上生物现存量减少,草层变矮;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为放牧强度过大、利用方式和利用时间不合理、乱垦乱挖等人为破坏严重。退化草地的修复应根据草地的不同退化形式和退化程度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以草地生态恢复为基础,保护和合理地利用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谷 “3S”技术 退化现状 退化成因 调查 修复措施
下载PDF
近15年新疆伊犁河谷草地退化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7
5
作者 闫俊杰 刘海军 +1 位作者 崔东 陈晨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3期508-520,共13页
以伊犁河谷为研究区,利用MODIS NDVI数据及像元二分模型,反演草地植被覆盖度,以草地植被覆盖度为评价标准,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及Getis-Ord Gi*冷/热点分析方法,对伊犁河谷2001-2015年草地退化的时空特... 以伊犁河谷为研究区,利用MODIS NDVI数据及像元二分模型,反演草地植被覆盖度,以草地植被覆盖度为评价标准,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及Getis-Ord Gi*冷/热点分析方法,对伊犁河谷2001-2015年草地退化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受持续过度放牧及气候条件影响,2001-2015年伊犁河谷草地整体持续退化,15年内退化草地比例达46.18%,但退化以轻度为主;2)空间上退化草地的分布范围逐步向高海拔区域扩展,海拔1 500-3 000 m的中山和中高山区退化草地扩张最明显;3)草地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减缓了草地退化速度,草地退化与改善的空间差异逐渐明显,以退化为主的单一变化趋势有所改变;4)利用NDVI反演植被覆盖度对草地退化进行评价的方法存在对高植被覆盖区域草地退化敏感性相对较弱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退化 MODIS NDVI 植被盖度 数字高程模型 伊犁河谷
下载PDF
中国伊犁野生果树及近缘种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侯博 许正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3-458,共6页
中国伊犁河谷地野果林由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db.)M.Roem.)、野杏(Armeniaca vulgarisLam.)、野生樱桃李(Prunus divaricataLdb.)、野生欧洲李(P.domesticaL.)和野核桃(Juglans regiaL.)等组成。它们的存在是独特的生境条件综... 中国伊犁河谷地野果林由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db.)M.Roem.)、野杏(Armeniaca vulgarisLam.)、野生樱桃李(Prunus divaricataLdb.)、野生欧洲李(P.domesticaL.)和野核桃(Juglans regiaL.)等组成。它们的存在是独特的生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们分布于天山山区环境最优越的地段,是我国特殊的温带落叶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也是我国面积大、种类组成丰富的原始野生果树林。其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查明的野生果树及近缘种9科21属58种,是多种温带落叶果树栽培种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野果林 野生果树 近缘种 资源 分布
原文传递
新疆野核桃生态气候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徐德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4-27,共4页
一、概况新疆野核桃(Juglans regia)分布在天山山脉西部伊什格力克山北麓江嘎克萨依的峡谷之中(霍城县大西沟也有少量分布),即北纬43°19′—23′,东经82°15′—17′。现存野核桃自然分布面积约44.67ha,计3100余株。垂直分布... 一、概况新疆野核桃(Juglans regia)分布在天山山脉西部伊什格力克山北麓江嘎克萨依的峡谷之中(霍城县大西沟也有少量分布),即北纬43°19′—23′,东经82°15′—17′。现存野核桃自然分布面积约44.67ha,计3100余株。垂直分布在海拔1250—1550m之间的峡谷两侧,与天山苹果、山杏、野山楂等组成落叶阔叶野果林群落。据研究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生态 气候因素 野核桃
下载PDF
新疆伊犁草原毒害草种类及其发生与危害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宏 陈卫民 +2 位作者 陈翔 王华 李秀琴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1-173,共3页
为查明新疆伊犁毒害草种类,2003-2009年采取普查和随机调查的方法对中国新疆伊犁河谷的天然草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毒害草植物有12个科、104个种,侵害面积73万hm2,分布在整个伊犁河谷草原;危害严重的有白喉乌头(Aconitumleucostomum... 为查明新疆伊犁毒害草种类,2003-2009年采取普查和随机调查的方法对中国新疆伊犁河谷的天然草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毒害草植物有12个科、104个种,侵害面积73万hm2,分布在整个伊犁河谷草原;危害严重的有白喉乌头(Aconitumleucostomum)、准噶尔乌头(A.soongaricum)、纳里橐吾(Ligularianarynensis)、狼毒(Stellerachamaejasme)、野麻(Leonurus heterophyllus)、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针茅(Stipacapillata)、水杨梅(Geumaleppicum)、大戟(Eupborbiaspp.)、大蓟(Cirsiumjaponicum)和骆驼蓬(Peganumharmala)等;主要优势种是白喉乌头、准噶尔乌头和纳里橐吾,100 m2的样地中,2003年纳里橐吾平均为210株,2006年平均为1 045株,2008年为2 347株;2003年白喉乌头平均为48株,2006年平均为288株,2008年平均为366株;毒害草在新疆伊犁草原正呈快速蔓延之势。新疆伊犁草原毒害草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地域性,且毒害草萌发早、生长速度快,并有多种繁殖和传播方式,危害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伊犁 草原 毒害草 种类 优势种 发生危害
下载PDF
伊犁河谷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其含量差异 被引量:18
9
作者 崔东 闫俊杰 +1 位作者 刘海军 陈晨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87-2093,共7页
土壤活性有机碳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为探讨伊犁河谷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以伊犁河谷常年水淹的芦苇湿地、极少水淹的雀稗湿地以及季节性水淹的拂子茅湿地为对象,测定0~40 cm土层内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 土壤活性有机碳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为探讨伊犁河谷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以伊犁河谷常年水淹的芦苇湿地、极少水淹的雀稗湿地以及季节性水淹的拂子茅湿地为对象,测定0~40 cm土层内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OC)、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含量,分析不同类型湿地EOC、DOC和MBC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土壤酶活性(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土壤养分(铵态氮、全磷)和土壤有机碳(SOC)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在0~40 cm土层内的垂直分异规律一致,均随土壤剖面的加深而递减,而土壤MBC、EOC和DOC含量差异性显著(P<0.05),其中芦苇湿地的土壤MBC、EOC和DOC含量均最低;3种类型湿地中,MBC、EOC和DOC所占SOC的比例分别在4.33%~18.02%、28.85%~66.06%、0.73%~1.36%;除DOC所占SOC比例在0~40 cm土层内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规律外,MBC和EOC占SOC比例未呈现一致的变化规律;3种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所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以EOC所占比例最大,DOC所占比例最小;MBC、EOC占SOC的比例均以雀稗湿地最高,DOC所占比例以拂子茅湿地最高,而芦苇湿地MBC、EOC和DOC比例均较低;3种类型湿地MBC、EOC和DOC彼此之间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DOC与土壤全磷相关性不显著,而3种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与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本研究表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是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谷 湿地 酶活性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 土壤养分
原文传递
新疆伊犁河谷风沙沉积晚全新世孢粉记录及气候变化 被引量:17
10
作者 姜修洋 李志忠 +1 位作者 陈秀玲 靳建辉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55-861,共7页
通过地处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新疆伊犁河谷塔克尔莫乎尔沙漠沉积剖面(TKP)73块孢粉样品的鉴定分析,结合光释光(OSL)测年数据,获取了TKP沉积剖面晚全新世(约3.78~0ka BP)植被变化特征与古气候历史。TKP剖面孢粉资料揭示出该研究区3.7ka BP... 通过地处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新疆伊犁河谷塔克尔莫乎尔沙漠沉积剖面(TKP)73块孢粉样品的鉴定分析,结合光释光(OSL)测年数据,获取了TKP沉积剖面晚全新世(约3.78~0ka BP)植被变化特征与古气候历史。TKP剖面孢粉资料揭示出该研究区3.7ka BP以来经历了多次的气候干湿波动,大致以2.2ka BP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孢粉总浓度较低,平均仅有5粒.g-1,主体表现为沙漠,气候整体干旱;后期孢粉总浓度明显增加,平均为85粒.g-1,为荒漠植被,并存在4个相对干湿的变化阶段;最近0.3ka BP以来,孢粉总浓度并不十分丰富(33粒.g-1),整体表现变干的趋势。TKP剖面孢粉资料反映的晚全新世干湿波动与其他相邻区域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具有区域一致性特征。在小冰期时TKP剖面表现为冷湿的气候特征,有可能是受到中高纬度北大西洋气候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晚全新世 西风模式 伊犁河谷
原文传递
伊犁河谷土壤理化性质及可蚀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朱成刚 李卫红 +2 位作者 李大龙 刘志明 富磊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12-1221,共10页
探讨河谷坡地的土壤特性及其可蚀性对保护土地资源、制定水土保持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伊犁河谷典型区域127个调查点表层土壤的实地调查与取样分析,利用EPIC模型公式计算土壤可蚀性,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可蚀... 探讨河谷坡地的土壤特性及其可蚀性对保护土地资源、制定水土保持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伊犁河谷典型区域127个调查点表层土壤的实地调查与取样分析,利用EPIC模型公式计算土壤可蚀性,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可蚀性的特征、探讨了土壤可蚀性与其他土壤特征因子间的关系以及土壤各特征因子的空间变化与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新开垦坡地增加了表层土壤水分、改善了土壤结构与质地,有助于减小土壤可蚀性;土壤理化性质随着海拔升高、由西南向东北明显改善,土壤可蚀性降低,质地更好的土壤有助吸水、保水与植被生长,进而降低土壤可蚀性;各土壤特性,包括土壤可蚀性,空间异质性在小尺度上总体较小,空间分布自相关程度多中等到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坡地 土地利用 土壤可蚀性 空间异质性 伊犁河谷
原文传递
新疆伊犁河谷地区50a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聪 曹占洲 +2 位作者 丁林 石玉 杨志华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508-514,共7页
根据伊犁河谷地区10个气象代表站点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函数及t检验法分析了该地区近50 a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伊犁河谷除夏季平均最高气温与年平均最高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外,年平均气温、其他各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 根据伊犁河谷地区10个气象代表站点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函数及t检验法分析了该地区近50 a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伊犁河谷除夏季平均最高气温与年平均最高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外,年平均气温、其他各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平均最低气温上升的幅度远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幅度,其中,冬季增幅最大,为0.59℃/10 a,秋季次之;暖温年多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后,且近10 a是50 a中最暖的时期,冷温年多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平均气温异常年份为:1969年为异常偏冷年,2010年为异常偏暖年;50 a全年降水量变化呈增湿趋势,变化倾向率为15.4 mm/10 a,其中,夏季降水量为50 a中最多时期,冬季次之,秋季降水量为最少;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枯水期,八九十年代至今为丰水期,但分布不均匀,阶段性干旱时有发生,降水偏多趋势还将继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伊犁河谷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下载PDF
伊犁谷地黄土滑坡发育分布规律及成因 被引量:14
13
作者 曹小红 孟和 +3 位作者 尚彦军 张俊敏 艾比拜尔·买买提 徐娟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5-411,共7页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分析黄土滑坡地质条件及发育特征,进一步统计分析伊犁谷地23处典型黄土滑坡形态及滑床、滑体等要素。结果发现,该区降水量及次数与滑坡发生频次正相关,多发生在春夏之交和夏季,集中在4—9月;滑坡主要发育...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现场调查分析黄土滑坡地质条件及发育特征,进一步统计分析伊犁谷地23处典型黄土滑坡形态及滑床、滑体等要素。结果发现,该区降水量及次数与滑坡发生频次正相关,多发生在春夏之交和夏季,集中在4—9月;滑坡主要发育在河谷南北两侧中低山及低山丘陵地带,1300~2000 m高程上最集中;具环河平原带状分布特征,沟谷和交通沿线较发育;山区滑坡类型中以黄土型为典型。伊犁谷地黄土滑坡发生机制为“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表水下渗→坡脚侵蚀→冻融循环→累积性破坏→坡体湿陷、蠕变→坡体突滑”多因素影响下,长达约20年的前期蠕变到2小时快速滑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律 时间规律 成因机制 黄土滑坡 伊犁谷地
下载PDF
伊犁河谷土壤水力侵蚀的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许尔琪 张红旗 董光龙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03-1211,共9页
为定量化评估多因子对伊犁河谷土壤侵蚀的影响及其联合效应,本文应用修正土壤流失方程,估算近30年来(1985-2000年和2000-2015两个时段)伊犁河谷土壤水力侵蚀的时空变化,分析降雨、植被盖度和土地利用各因子对土壤侵蚀变化的作用。结果表... 为定量化评估多因子对伊犁河谷土壤侵蚀的影响及其联合效应,本文应用修正土壤流失方程,估算近30年来(1985-2000年和2000-2015两个时段)伊犁河谷土壤水力侵蚀的时空变化,分析降雨、植被盖度和土地利用各因子对土壤侵蚀变化的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上土壤侵蚀状况较轻,以微度侵蚀为主,面积占比达到83.99%,强度侵蚀等级以上的面积占比仅为2.25%,零星分布于南、北、中天山的局部地区;严重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低覆盖度的草地。对比两个时段,研究区的土壤侵蚀呈总体改善但局部恶化的趋势,轻度侵蚀等级以上的面积都显著减少。从1985-2000年到2000-2015年,伊犁河谷的降雨侵蚀力明显增加,而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和水土保持因子的数值则显著减少,耦合三者的时空变化,其对伊犁河谷土壤侵蚀的影响以负效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RUSLE方程 伊犁河谷 时空变化
原文传递
新疆伊犁河谷新垦荒地土壤粒度特征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美榕 李志忠 +3 位作者 靳建辉 马鹏 齐升吉 凌智永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1-216,共6页
在新疆伊犁河谷察布查尔县农业示范区采集17个土壤剖面合汁119个样品,进行土壤粒度分析和综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类型土壤砂粒(〉50μm)、粉砂(2~50μm)和粘粒(〈2μm)含量差异较明显.多数耕作土壤样本的粉砂含... 在新疆伊犁河谷察布查尔县农业示范区采集17个土壤剖面合汁119个样品,进行土壤粒度分析和综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类型土壤砂粒(〉50μm)、粉砂(2~50μm)和粘粒(〈2μm)含量差异较明显.多数耕作土壤样本的粉砂含量低于天然荒地,而砂粒含量要高于荒地土壤.2)各种类型土壤剖面粘粒和砂粒组分含量的变异均大于粉砂含量的变化,其中耕作土壤各粒级含量的变异系数要大于荒地土壤,各类土壤表层和下层粒度变异系数也不同.3)不同土地类型土壤的粒度参数存在差异.耕作土壤的平均粒径小于荒地土壤,且前者的分选性要比后者差,这与不同人为耕作方式对土壤粒度组成的扰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粒度 新垦荒地 伊犁河谷 新疆
下载PDF
新疆伊犁河谷表层土壤容重的空间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孙国军 李卫红 +2 位作者 朱成刚 杨玉海 王非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22-1228,共7页
容重是土壤最基本的物理性状之一,是衡量土壤退化的核心指标,研究其空间变化对防治土壤侵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伊犁河谷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统计学、GIS空间技术和地统计学的Kriging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了表层土壤(0~20cm)容重的空间... 容重是土壤最基本的物理性状之一,是衡量土壤退化的核心指标,研究其空间变化对防治土壤侵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伊犁河谷为研究对象,运用传统统计学、GIS空间技术和地统计学的Kriging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了表层土壤(0~20cm)容重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容重频率分布为正态分布,K-S单样本检验表明,其峰度为0.14,偏度为0.15,变化范围为(1.01~1.50)g/cm^3,平均值为1.25g/cm^3,变异系数为7.6%,属于弱变异性;表层土壤容重的块金值为0.0056,基台值为0.0083,块金效应为32.5%,为中等相关性;空间尺度上,表层土壤容重由南向北和由西向东逐渐减小;普通克里金(Ordinary Kriging)插值表明,表层土壤容重南北走向呈条带状,东西走向呈斑块状分布格局;气候、母质等自然因素是表层土壤容重变化的内在因素,土地利用加速土壤容重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谷 土壤容重 空间变异 KRIGING插值
原文传递
基于模糊物元的新疆伊犁河谷水库移民可持续生计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黄兴 蒲春玲 +3 位作者 马旭 闫志明 刘志有 魏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7-483,共7页
为确立水库移民生计评价体系和量化标准系统,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并结合模糊物元模型对伊犁河谷水库移民可持续生计状况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伊犁河谷水库移民的总体生计处于维持搬迁前的水平,离生计可持续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 为确立水库移民生计评价体系和量化标准系统,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并结合模糊物元模型对伊犁河谷水库移民可持续生计状况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伊犁河谷水库移民的总体生计处于维持搬迁前的水平,离生计可持续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原因主要集中在经济基础和政策保障两方面。收入、土地产出、就业保障、职业技能水平和移民生活融入度对伊犁河谷水库移民生计的可持续发展有主要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增加移民认可度和完善后扶保障体系来实现伊犁河谷水库移民生计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谷 水库移民 可持续生计评价 模糊物元模型
下载PDF
伊犁谷地野果林下的土壤形成特点及其系统分类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立诚 排祖拉 徐华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4-40,共7页
本文对伊犁谷地野果林下土壤的形成特点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1]探讨了研究剖面在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地位和归属.
关键词 野果林 土壤形成特点 系统分类 伊犁谷地
下载PDF
1980s-2010s新疆伊犁河谷草地碳存储动态评估 被引量:10
19
作者 尚二萍 张红旗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29-1238,共10页
伊犁河谷是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准确评估其碳库对当地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In VEST模型碳存储模块,基于实测数据评估1980s、2000s、2010s三个不同时期伊犁河谷6种草地类型的四大碳库的碳存储。结... 伊犁河谷是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准确评估其碳库对当地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In VEST模型碳存储模块,基于实测数据评估1980s、2000s、2010s三个不同时期伊犁河谷6种草地类型的四大碳库的碳存储。结果表明:(1)伊犁河谷草地的碳存储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1980s、2000s、2010s的草地碳存储总量分别为32.61TgC、39.67TgC、25.92TgC,草地平均碳密度为9.76tC/hm^2、12.26tC/hm^2、8.45tC/hm^2;(2)草地碳密度以地下和土壤碳密度为主,两者之和为(7.49~10.35)tC/hm^2,占草地碳密度的84%~89%;(3)不同类型草地碳储量差异显著,以典型草甸和典型草原的碳储量为高,荒漠草原最低;(4)植被类型、气候、土地利用变化、放牧活动等对不同草地碳库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草地类型 碳存储 伊犁
原文传递
伊犁河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崔东 李卫红 +2 位作者 朱成刚 杨玉海 孙国军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39-1245,共7页
通过对伊犁河谷地区四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耕地,草地,园地和林地)0~60cm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理化性质(速效氮、磷、钾,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测定并分析土壤有机碳与理化性质的剖面分布特征及内在联系。结... 通过对伊犁河谷地区四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耕地,草地,园地和林地)0~60cm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理化性质(速效氮、磷、钾,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测定并分析土壤有机碳与理化性质的剖面分布特征及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有机碳含量、速效氮、磷、钾、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含量都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其中草地的有机碳含量、耕地的速效氮含量、园地的速效钾、速效磷含量、林地的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都高于其余三种土地利用方式。耕地的有机碳含量与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和蔗糖酶活性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园地的有机碳含量与速效氮、钾,脲酶和过氧化氢酶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草地的有机碳含量与速效氮、磷、钾和两种酶活性(蔗糖酶和脲酶)呈极显著相关(P〈0.01),林地的有机碳含量与速效钾,脲酶和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 有机碳 理化性质 相关性 伊犁河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