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肥和有机肥的产量效应与土壤积累磷的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71
1
作者 刘建玲 廖文华 +3 位作者 张作新 张海涛 王新军 孟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59-965,共7页
【目的】研究大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对大白菜产量、土壤各形态磷积累量、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土壤灌溉水中可溶性磷及土壤磷渗漏的影响。【方法】采用磷肥和有机肥田间定位试验的作物产量效应和土壤积累磷的环境风险相结合的方法。【结... 【目的】研究大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对大白菜产量、土壤各形态磷积累量、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土壤灌溉水中可溶性磷及土壤磷渗漏的影响。【方法】采用磷肥和有机肥田间定位试验的作物产量效应和土壤积累磷的环境风险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施用P2O5360kg·ha-1和有机肥150t·ha-1显著增加大白菜的产量,过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大白菜产量无显著变化;随着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0~20cm土层Olsen-P、CaCl2-P、NaOH-P、土壤灌溉滞留水中可溶性磷均显著增加,随着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DPS)增加,在施用磷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土壤最大吸磷量(Qm)明显降低;20~40cm土层Olsen-P与CaCl2-P显著增加。【结论】过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白菜产量无显著变化;随磷肥和有机肥用量的增加,土壤Olsen-P、水溶性磷、生物有效磷、土壤磷的吸附饱和度及土壤灌溉滞留水中可溶性磷含量均显著增加,从而明显增加了土壤积累磷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有机肥 产量效应 磷积累 环境风险
下载PDF
我国北方玉米施肥产量效应和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59
2
作者 何萍 徐新朋 +1 位作者 仇少君 赵士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87-1394,共8页
【目的】因土壤类型、养分管理措施不同导致施肥后作物的增产效应不同,由此影响经济效益。通过研究当前我国北方玉米产区氮、磷、钾施用对玉米的增产效应和经济效益,分析给定施肥效应、肥料和玉米价格情况下玉米的经济效益变化,为我国... 【目的】因土壤类型、养分管理措施不同导致施肥后作物的增产效应不同,由此影响经济效益。通过研究当前我国北方玉米产区氮、磷、钾施用对玉米的增产效应和经济效益,分析给定施肥效应、肥料和玉米价格情况下玉米的经济效益变化,为我国北方玉米科学施肥和经济施肥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方法】2010 2012年在我国北方七省玉米种植区开展373个田间试验。试验设置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Nutrient Expert,简称NE),在此基础上设置减素处理包括不施氮、不施磷和不施钾处理,以农民习惯施肥为对照。依据产量和试验期间玉米和肥料价格计算了肥料氮、磷、钾施用的产投比。【结果】玉米各试验点产量效应变异很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和山西各点的施氮产量效应分别为3040、2314、2324、981、2139、1184和1244 kg/hm2,施磷产量效应分别为1463、1216、1425、635、944、376和620 kg/hm2,施钾产量效应分别为1454、1063、1532、877、910、383和592 kg/hm2。氮、磷、钾素产量效应变化范围分别为341 7900 kg/hm2,11 5381 kg/hm2以及94097 kg/hm2,依次平均为1889、954和973 kg/hm2,表明不施氮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钾,不施磷对产量影响最小。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施用氮、磷和钾平均产投比(VCR)分别为2.8、7.8和4.6,即投入单位金额的氮、磷和钾养分可分别获得2.8、7.8和4.6倍的收益。预测不同肥料价格和玉米价格下的VCR表明,随着施肥增产效应的增加,即使施肥量增加,VCR也增加。收益多少随增产效应、施肥量、肥料和玉米价格而变化。采用专家系统推荐的N-P2O5-K2O用量(157-56-67 kg/hm2)获得的籽粒产量为10255 kg/hm2、经济效益为18903 yuan/hm2,同样地点农民习惯施肥N-P2O5-K2O(225-61-47 kg/hm2)获得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为9996 kg/hm2和18154元/hm2。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多获益748 yu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效应 经济效益 NUTRIENT EXPERT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华北平原潮土作物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1
3
作者 门明新 李新旺 许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339-2346,共8页
【目的】研究长期施肥处理对华北平原潮土作物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为维持田块尺度粮食高产、稳产、高效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长期定位试验中不同肥料处理与多种稳定性指数方法分析作物产量效应及稳定性。【结果】经过7年定位施肥试验... 【目的】研究长期施肥处理对华北平原潮土作物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为维持田块尺度粮食高产、稳产、高效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长期定位试验中不同肥料处理与多种稳定性指数方法分析作物产量效应及稳定性。【结果】经过7年定位施肥试验,CK、P2K2、N2K2和N2P2处理的小麦产量分别为N2P2K2处理的25.5%、34.5%、43.3%和83.2%;玉米产量分别为42.3%、52.7%、70.6%和76.2%;不施氮肥,土壤氮自然供给力第1年降到59%,第2年为43%,此后稳定在40%左右;不施磷肥,土壤磷自然供给力第1年降至72%,第3年为55%,之后保持在55%左右;不施钾肥,土壤钾自然供给力第1年降为93%,第3年为76%,之后基本不变;7年累计,小麦、玉米及全年作物产量稳定性最强的处理分别为N1P2K2、N2P2K2和N1P2K2。【结论】作物产量效应与施肥量有明显相关性,产量稳定性与施肥量无明显关系,但与氮、磷、钾肥配比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潮土 产量效应 产量稳定性 长期定位试验
下载PDF
白菜-辣椒轮作中磷肥的产量效应及土壤磷积累研究 被引量:47
4
作者 刘建玲 李仁岗 +3 位作者 廖文华 贾可 孟娜 崔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16-1620,共5页
采用田间肥料定位试验研究了白菜-辣椒轮作中磷肥对蔬菜产量和磷肥用量对蔬菜全磷含量、土壤磷素积累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肥显著增加白菜和辣椒产量,磷肥用量56.25~225.00kg·ha-1,白菜和辣椒分别增产47.2%~70.3%和116.0%... 采用田间肥料定位试验研究了白菜-辣椒轮作中磷肥对蔬菜产量和磷肥用量对蔬菜全磷含量、土壤磷素积累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肥显著增加白菜和辣椒产量,磷肥用量56.25~225.00kg·ha-1,白菜和辣椒分别增产47.2%~70.3%和116.0%~221.3%;白菜磷肥用量高于225.00kg·ha-1、辣椒高于450.00kg·ha-1时,增施磷肥白菜和辣椒的产量无显著变化。随磷用量的增加白菜和辣椒植株的全磷含量显著增加,大量施用磷肥导致蔬菜对磷的奢侈吸收。0~20cm土层全磷及Olsen-P随磷用量的增加显著增加,磷肥用量与Olsen-P呈直线正相关。在连续两茬磷肥用量高于450.00kg·ha-1的土壤上种植白菜,施用磷肥无显著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大白菜 辣椒 产量效应 土壤磷积累 磷肥用量 土壤磷素 磷积累 白菜 轮作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中国水稻产量对施肥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44
5
作者 韩天富 马常宝 +7 位作者 黄晶 柳开楼 薛彦东 李冬初 刘立生 张璐 刘淑军 张会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18-1929,共12页
【目的】定量分析近30年施肥对中国水稻产量的综合效应和影响机制,为水稻种植区域肥料的科学施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全国水稻土长期监测点为平台,将相应的监测数据按照种植区域、试验时间、种植制度、作物类型、施肥类型、土壤质地、... 【目的】定量分析近30年施肥对中国水稻产量的综合效应和影响机制,为水稻种植区域肥料的科学施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全国水稻土长期监测点为平台,将相应的监测数据按照种植区域、试验时间、种植制度、作物类型、施肥类型、土壤质地、土壤p H、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土壤缓效钾含量进行分组,以不施肥处理作为对照,利用Meta-analysis方法探究施肥对水稻产量的综合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近10年(2008—2017)以来,无论施肥与否,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1988—1997和1998—2007年对应的水稻产量。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其提高幅度平均为80.8%。在西南地区施肥对水稻产量的提高幅度最高(98.5%),显著高于华北地区(70.3%)。不同试验时间下,施肥比不施肥处理在1988—1997年对水稻产量提高的幅度(99.1%)高于1998—2007年(84.2%)和2008-2017年(78.1%)。不同种植制度下,施肥较不施肥处理能显著提高一年三熟水稻产量(92.0%),且提高幅度均高于一年一熟(76.2%)和一年两熟(81.9%)。与不施肥相比,双季稻施肥对水稻产量的提高幅度(85.9%)高于单季稻区(75.9%)和水稻-其他作物(79.5%)。与不施肥相比,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提高幅度(88.3%)高于化肥单施处理(76.6%)。施肥较不施肥处理能显著提高黏质土壤水稻产量(92.0%),提高幅度显著高于砂质土壤(58.0%)和壤质土壤(77.5%)。随着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的增加,施肥较不施肥处理水稻产量提高的幅度呈降低趋势。在较高的土壤p H(>7.5)、较低土壤全氮(<1.5g·kg-1)和缓效钾(<150 mg·kg-1)情况下,施肥较不施肥处理水稻产量提高的幅度较高。随机森林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对水稻产量提高幅度主要受水稻种植区域、土壤全氮和种植制度的影响。此外,肥料的农学效率与施肥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水稻产量 META-ANALYSIS 响应比 农学效率
下载PDF
断根和覆草旱作条件下水稻的产量效应 被引量:40
6
作者 汪强 樊小林 +3 位作者 刘芳 李方敏 D.KLAUS B.SATTEMACHER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7-442,共6页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研究了常规水稻与覆草旱作水稻的产量构成、根系呼吸强度以及断根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覆草旱作水稻籽粒产量 (5 85 0 .9kg/hm2 )明显低于常规水稻 (6 6 85 .7kg/hm2 ) ,但前者的秸秆产量 (5 735 .5kg/hm2 )高于常... 通过大田对比试验研究了常规水稻与覆草旱作水稻的产量构成、根系呼吸强度以及断根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覆草旱作水稻籽粒产量 (5 85 0 .9kg/hm2 )明显低于常规水稻 (6 6 85 .7kg/hm2 ) ,但前者的秸秆产量 (5 735 .5kg/hm2 )高于常规水稻 (5 4 89.5kg/hm2 )。常规水稻实粒占平均单蘖总量的百分数远大于覆草旱作水稻 ,覆草旱作水稻叶、鞘、秕粒的比例大于常规水稻。覆草旱作的根冠比 (0 .116 )显著大于常规水稻 (0 .0 87) ,前者的根系呼吸强度是常规水稻的 2 .7倍。旱作水稻断根后普遍有增产的趋势 ,而常规水稻则有减产的趋势。常规水稻断 1/ 4、2 / 4和 3/ 4根系时 ,平均每穴籽粒产量较不断根的分别下降 2 3%、15 %和 2 0 %。然而 ,旱作条件下 ,断 1/ 4、2 / 4和 3/ 4根系的水稻较全根的分别增产 2 0 %、7%和 3%。由此可见 ,水稻旱作抑制了同化产物向籽粒的转运 ,叶和鞘中积累了较多的同化产物 ;旱作水稻根系冗余生长 ,消耗了大量碳水化合物 ,可能导致水稻籽粒产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断根 覆草旱作 产量 根系呼吸强度 产量构成因素
下载PDF
连续过量施磷和有机肥的产量效应及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42
7
作者 张凤华 廖文华 刘建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80-1287,共8页
通过5年田间肥料定位试验,研究了连续过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在蔬菜上的产量效应,土壤积累磷在0—5,0—10,10—20,20—80 cm土层的分布特点及农田积累磷的流失风险。结果表明,P2O5用量为1803-60 kg/hm^2,大白菜、伏白菜、辣椒、豆角的产... 通过5年田间肥料定位试验,研究了连续过量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在蔬菜上的产量效应,土壤积累磷在0—5,0—10,10—20,20—80 cm土层的分布特点及农田积累磷的流失风险。结果表明,P2O5用量为1803-60 kg/hm^2,大白菜、伏白菜、辣椒、豆角的产量分别平均增加21.5%、39.5%、71.6%5、0.0%;有机肥用量为1503-00 t/hm^2,4种蔬菜产量分别平均增加23.8%、26.7%、62.6%、80.0%,差异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土壤Olsen-P在蔬菜上的产量效应符合一元二次方程。连续5年施用磷肥和有机肥,0—60 cm土壤各形态磷均显著积累;20—404、0—60、60—80 cm土壤Olsen-P分别相当于0—20 cm Olsen-P的35.7%、11.8%、7.1%;0—20 cm土壤Olsen-P分别相当于0—5、0—10 cm Olsen-P的88.1%8、4.0%。0—20 cm土壤Olsen-P与CaCl2-P、NaOH-P、灌溉滞留水中的可溶磷及农田磷流失风险势(P-index)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石灰性土壤Olsen-P可作为评价农田磷生产力和环境风险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有机肥 产量效应 OLSEN-P 环境风险评价
下载PDF
过量施用氮磷和有机肥对大白菜产量和氮磷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38
8
作者 张凤华 廖文华 刘建玲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63,共4页
采用田间肥料试验研究过量施用氮、磷和有机肥对大白菜产量和吸收氮、磷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比较,N用量225 kg/hm2,大白菜增产102.4%;与不施磷肥比较,P2O5用量180kg/hm2,大白菜增产21.5%;施用有机肥大白菜产量显著增加。N用... 采用田间肥料试验研究过量施用氮、磷和有机肥对大白菜产量和吸收氮、磷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比较,N用量225 kg/hm2,大白菜增产102.4%;与不施磷肥比较,P2O5用量180kg/hm2,大白菜增产21.5%;施用有机肥大白菜产量显著增加。N用量225、450、675 kg/hm2,P2O5用量180、360、540、720 kg/hm2各处理间,大白菜产量均无显著差异。过量施用氮、磷和有机肥,大白菜奢侈吸收氮、磷养分。依据土壤氮、磷收支平衡,N、P2O5、有机肥用量分别为225 kg/hm2、180kg/hm2、150 t/hm2,基本上可满足大白菜对养分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过量施用氮、磷和有机肥均导致氮和磷养分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有机肥 产量效应 氮磷吸收
下载PDF
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方法在东北春玉米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徐新朋 魏丹 +5 位作者 李玉影 谢佳贵 刘双全 侯云鹏 周卫 何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58-1467,共10页
【目的】针对当前我国玉米生产中肥料不合理施用带来的肥料利用率低的现状,以及我国小农户经营、测土施肥实现困难等问题,建立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玉米推荐施肥方法,玉米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 Expert for Hybrid Maize,NE),研究... 【目的】针对当前我国玉米生产中肥料不合理施用带来的肥料利用率低的现状,以及我国小农户经营、测土施肥实现困难等问题,建立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玉米推荐施肥方法,玉米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 Expert for Hybrid Maize,NE),研究其在东北春玉米上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0~2014年共布置了193个田间试验,从产量、经济和环境方面在东北春玉米种植区对玉米养分专家系统进行校正和改进,包括肥料用量,产量,经济效益,氮(N)、磷(P)和钾(K)肥利用率和氮素损失等方面。试验包括5个处理,分别为农民习惯施肥(FP),玉米养分专家系统的推荐施肥(NE),以及基于NE处理的减氮、减磷和减钾处理。【结果】NE平衡了肥料用量,显著降低了氮肥和磷肥施用量,与FP相比分别降低了43.5(P<0.001)和23.6kg/hm^2(P<0.001),降幅分别达到了21.0%和27.0%,但增加了钾肥用量(8.3 kg/hm^2,P=0.001)。全部试验NE处理产量显著高于FP处理0.6 t/hm^2,增产率为5.2%(P<0.001)。5年平均经济效益(GRF)NE处理比FP处理增加1466 yuan/hm^2,增幅为7.2%(P<0.001),其中1192 yuan/hm^2是通过产量增加带来的,占总增加量的81.3%。NE处理的氮素农学效率(AEN)、氮素吸收利用率(REN)和氮素偏生产力(PFPN)比FP处理平均分别增加了5.8 kg/kg、11.0个百分点和16.8 kg/kg,增幅分别达到了53.8%、47.8%和29.6%;磷素农学效率(AEP)、磷素吸收利用率(REP)和磷素偏生产力(PFPP)平均分别增加了12.3 kg/kg、13.5个百分点和44.0 kg/kg,增幅分别达到了125.9%、87.5%和29.6%;钾素农学效率(AEK)和钾素吸收利用率(REK)平均分别增加了4.0 kg/kg和13.8个百分点,增幅分别达到了30.2%和36.1%,但钾素偏生产力(PFPK)降低了22.4 kg/kg。三年定位试验氮肥施用量NE处理比FP处理共减少102.8 kg/hm^2,地上部氮素吸收量却增加了38.7 kg/hm^2,氮素表观损失降低了78.5 kg/hm^2,收获期土壤氮素残留降低了63.0 kg/hm^2,但NE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专家系统 产量反应 农学效率 养分利用率 氮素损失
下载PDF
我国主要麦区小麦氮素吸收及其产量效应 被引量:37
10
作者 车升国 袁亮 +4 位作者 李燕婷 林治安 沈兵 胡树文 赵秉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7-295,共9页
【目的】掌握小麦氮素的吸收特征及区域差异性有利于指导小麦区域合理施肥,提高氮肥肥效,维持小麦增产稳产。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小麦氮素吸收特征的区域性差异及其产量效应。【方法】收集了2000年以后我国小麦田间试验产量、籽粒和秸秆... 【目的】掌握小麦氮素的吸收特征及区域差异性有利于指导小麦区域合理施肥,提高氮肥肥效,维持小麦增产稳产。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小麦氮素吸收特征的区域性差异及其产量效应。【方法】收集了2000年以后我国小麦田间试验产量、籽粒和秸秆氮含量的文献数据,统计分析了黄淮海冬麦区、西北冬春兼播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的小麦产量、地上部氮吸收、籽粒氮含量、秸秆氮含量、100 kg籽粒需氮量的区域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小麦不同产量水平下100 kg籽粒需氮量、籽粒氮含量和秸秆氮含量。【结果】小麦产量、籽粒氮含量、秸秆氮含量、地上部吸氮总量和生产100 kg籽粒需氮量的波动范围大,变异性较高,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我国田间试验的小麦平均产量为6.18t/hm^2(n=5484,变异系数34.37%),其中以黄淮海冬麦区最高(7.06 t/hm2),西北冬春兼播麦区最低(4.71 t/hm2),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居中(5.60 t/hm^2);生产100 kg籽粒需氮量的全国平均为2.87 kg(n=5073,变异系数25.43%),其中以黄淮海冬麦区最高(2.98 kg),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北冬春兼播麦区偏低(分别为2.60 kg和2.84 kg);籽粒氮含量、秸秆氮含量、地上部吸氮总量全国平均分别为2.17%(n=3456)、0.55%(n=2460)、180.9 kg/hm^2(n=4962),变异系数分别为23.96%、38.18%、44.50%。籽粒氮含量、秸秆氮含量、地上部吸氮总量均以黄淮海麦区居高,分别为2.24%、0.56%、211.1 kg/hm^2,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北冬春兼播麦区偏低,分别为1.92%、0.5%、146.7 kg/hm2和2.14%、0.53%、138.0 kg/hm2。生产100 kg小麦籽粒需氮量、籽粒氮含量和秸秆氮含量随小麦产量水平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产量范围<4.5、4.5 6.5、6.5 8.5、8.5 10.5、>10.5 t/hm2,生产100 kg籽粒需氮量分别为2.79、2.80、2.91、3.03和3.05 kg,对应的籽粒氮含量分别为2.01%、2.11%、2.27%、2.26%和2.40%,秸秆氮含量分别为0.46%、0.5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产量 氮素吸收 需氮量 响应特征
下载PDF
水稻硅素营养 被引量:33
11
作者 胡定金 王富华 《湖北农业科学》 1995年第5期33-36,共4页
根据文献及作者自己从事的研究结果,综述了水稻土供硅特性、水稻对硅的吸收及在体内的分布以及水稻施用硅肥的抗逆增产效果。
关键词 水稻 增产 硅肥 营养
下载PDF
作物推荐施肥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2
作者 串丽敏 何萍 赵同科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102,共8页
科学的施肥方法是提高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当前农业生产存在施肥不科学,肥料效率低下,单产水平低等问题,导致肥料资源浪费、环境风险增大、农产品品质下降等一系列后果。研究作物高效施肥理论与方法对于保障粮食安全、... 科学的施肥方法是提高作物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当前农业生产存在施肥不科学,肥料效率低下,单产水平低等问题,导致肥料资源浪费、环境风险增大、农产品品质下降等一系列后果。研究作物高效施肥理论与方法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作物施肥以及肥料利用率现状基础上,分析了不科学施肥对土壤、水体、大气、农产品品质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综述了基于土壤养分测试和地上部作物反应的两类推荐施肥策略,着重介绍了测土施肥法、肥料效应函数法、叶绿素仪、叶色卡、硝酸盐反射仪、冠层反射仪、植株症状诊断以及基于作物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方法,并建议在实践中应因地制宜,选择适用的推荐施肥方法,以达到协调作物产量、环境保护和农田可持续利用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环境 推荐施肥 土壤测试 产量反应
原文传递
我国主要麦区小麦产量形成对磷素的需求 被引量:31
13
作者 车升国 袁亮 +4 位作者 李燕婷 林治安 李燕青 赵秉强 沈兵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9-876,共8页
【目的】掌握小麦磷素的吸收特征及区域差异性有利于指导小麦合理施肥,提高磷肥肥效,维持小麦增产稳产。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小麦磷素吸收特征的区域差异性及对产量的响应。【方法】本文收集了2000年后我国黄淮海冬麦区、西北冬春兼播麦区... 【目的】掌握小麦磷素的吸收特征及区域差异性有利于指导小麦合理施肥,提高磷肥肥效,维持小麦增产稳产。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小麦磷素吸收特征的区域差异性及对产量的响应。【方法】本文收集了2000年后我国黄淮海冬麦区、西北冬春兼播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田间试验的文献数据,统计分析了小麦产量、地上部磷吸收、籽粒磷含量、秸秆磷含量、100 kg籽粒需磷量等参数的区域异质性,并计算了小麦不同产量水平下100 kg籽粒需磷量、籽粒磷含量和秸秆磷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我国田间试验的小麦平均产量为6.18 t/hm^2(n=5424),变异系数为33.1%;籽粒、秸秆磷含量全国平均分别为0.32%(n=1072)、0.08%(n=864),变异系数分别为34.3%、75.0%;地上部、籽粒和秸秆吸磷量全国平均分别为26.4 kg/hm^2(n=1370)、17.0 kg/hm^2(n=679)、5.4kg/hm^2(n=650),变异系数分别为58.6%、55.1%、94.8%。除籽粒磷含量外,小麦产量、地上部磷吸收量、籽粒磷吸收量、秸秆磷吸收量和秸秆磷含量均以黄淮海麦区最高,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次之,西北冬春麦区最低。生产100 kg籽粒需磷量全国平均为0.46 kg(n=1546),变异系数37.0%,其中以黄淮海冬麦区最高,为0.50 kg(n=813),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北冬春麦区分别为0.44 kg(n=195)和0.41 kg(n=538)。随小麦产量水平的提高,生产100 kg小麦籽粒需磷量呈增加趋势,<4.50 t/hm2、4.50 6.50 t/hm^2、6.50 8.50 t/hm2、>8.50 t/hm^2产量范围生产100 kg籽粒需磷量分别为0.41 kg、0.43 kg、0.50 kg、0.52 kg;籽粒磷含量基本维持一定水平,分别为0.32%、0.31%、0.31%、0.33%,秸秆磷含量呈增加趋势,分别为0.05%、0.07%、0.11%、0.12%。【结论】我国小麦产量、籽粒磷含量、秸秆磷含量、籽粒磷吸收量、秸秆磷吸收量、地上部吸磷总量和生产100 kg籽粒需磷量波动范围大,变异性较高,存在明显区域差异。黄淮海冬麦区吸磷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产量 磷素吸收 需磷量 响应特征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根系改良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29
14
作者 田中伟 樊永惠 +4 位作者 殷美 王方瑞 蔡剑 姜东 戴廷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3-622,共10页
为探明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根系改良特征对氮肥的响应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从而为高产品种选育及根冠构型建成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长江中下游不同年代大面积推广的代表性小麦品种南大2419、扬麦1号、扬麦158和扬麦16为材料,采用大... 为探明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根系改良特征对氮肥的响应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从而为高产品种选育及根冠构型建成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长江中下游不同年代大面积推广的代表性小麦品种南大2419、扬麦1号、扬麦158和扬麦16为材料,采用大田和盆栽试验,研究了3个施氮水平(纯氮0、225和300kghm^-2)下小麦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随品种育成年代推进逐步增加,现代品种对施氮的响应较早期品种大。现代小麦品种拔节至开花阶段根系干物质积累量和生长速率显著高于早期品种,而播种至拔节期早期品种的根系生长在无氮条件下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小麦根系总根长、表面积、根体积、0~60cm土层根重密度、根系活力和SOD活性随品种育成年代逐步提高,而MDA含量显著降低。增施氮肥促进了不同年代品种根系生长,但现代品种增幅较早期品种大,说明品种改良提高了小麦根系对氮肥的响应。籽粒产量与开花期根系总根长、表面积、根系生物量和O~60cm根重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增加根系与土壤接触面积和高氮适应性、提高根系生理活性、延缓根系衰老是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演变的重要特征也是高产高效栽培调控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改良 根系形态 籽粒产量 氮肥响应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小麦产量和氮利用效率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28
15
作者 王永华 胡卫丽 +2 位作者 李刘霞 段剑钊 郭天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1-308,共8页
为给氮高效利用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土培盆栽试验,以河南省大面积种植的2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了不施氮(N0)、施纯氮180kg·hm-2(N180)、360kg·hm-2(N360)三种施氮水平下不同基因型小麦产量、氮素积累量、... 为给氮高效利用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土培盆栽试验,以河南省大面积种植的2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了不施氮(N0)、施纯氮180kg·hm-2(N180)、360kg·hm-2(N360)三种施氮水平下不同基因型小麦产量、氮素积累量、氮利用效率和氮响应度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水平下,不同基因型间、相同基因型不同施氮水平间小麦产量、氮积累总量、氮利用效率和氮响应度存在显著差异。与N0相比,施氮处理的籽粒产量、生物学产量、籽粒氮素积累量、氮素积累总量均显著提高,大多数品种的收获指数表现为施氮处理大于不施氮处理,但多数小麦品种的氮素收获指数却随施氮水平增加而降低。相关分析表明,籽粒产量与氮素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N0=0.944**,rN180=0.919**,rN360=0.981**),氮利用效率与氮素积累量之间亦呈极显著正相关(rN0=0.944**,rN180=0.919**,rN360=0.982**)。以氮利用效率和氮响应度为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供试基因型划分为高效弱响应、高效强响应、低效弱响应和低效强响应4种类型。由此说明,在现代高产小麦的育种过程中,高肥育种兼顾低肥水平下的表现,在一定范围内可同时对小麦氮高效利用和氮强响应型进行遗传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基因型 籽粒产量 氮利用效率 氮积累量 氮响应度
下载PDF
氮磷钾在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与养分平衡 被引量:20
16
作者 董若征 贾可 +4 位作者 廖文华 王志辉 刘建玲 袁维翰 何建兴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5-180,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在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土壤供氮、磷、钾能力以及土壤氮、磷、钾收支平衡状况。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比较,施肥明显促进冬小麦各生育期的生长发育,最终形成对产量的影响。与-N(不施氮),-P(不施磷)处理比较...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在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土壤供氮、磷、钾能力以及土壤氮、磷、钾收支平衡状况。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比较,施肥明显促进冬小麦各生育期的生长发育,最终形成对产量的影响。与-N(不施氮),-P(不施磷)处理比较,NPK处理(施氮、磷肥)分别增产10.7%,5.4%,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土壤供氮、磷、钾的能力分别为89.3%,84.6%,96.6%。1/2N、1/2P、1/2K处理的产量分别相当于NPK处理的96.2%,98.1%,97.4%,各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变化。NPK处理的氮磷钾籽粒表观利用率分别为16.4%,10.9%,7.4%,氮磷钾回收率(表观利用率)分别为24.6%,17.1%,41.0%;氮磷钾用量减半,籽粒利用率分别为25.1%,15.2%,6.3%,氮磷钾回收率分别为31.6%,26.0%,49.1%,各处理产量高低顺序为:NPK>1/2P,1/2K>-K,1/2N>-N,-P>对照。冬小麦高产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N,P>K。依据氮磷钾肥产量效应和土壤氮、磷、钾平衡状况提出氮磷钾(N,P2O5,K2O)推荐用量分别为202.5~216,27~54,0~18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养分吸收 利用率 产量效应
下载PDF
太行山山麓平原30年间土壤养分与供肥能力变化 被引量:19
17
作者 刘建玲 贾可 +3 位作者 廖文华 高志岭 吕英华 贾文竹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25-1335,共11页
采用大面积土壤养分定位监测和肥料定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太行山山麓平原17个县851个点在1978—2008年的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及1996—1999年、2010—2012年两时段土壤供肥能力的变化。研究结果:1978—2008年间,太行山山麓平原冬小麦... 采用大面积土壤养分定位监测和肥料定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太行山山麓平原17个县851个点在1978—2008年的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及1996—1999年、2010—2012年两时段土壤供肥能力的变化。研究结果:1978—2008年间,太行山山麓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的含量分别增加了7.67 g kg-1、0.31 g kg-1、17.77 mg kg-1;其中,1993—2008年间的变化量分别占1978—2008年间变化量总量的70.8%、60.0%、75.5%。土壤速效钾含量在1978—1993年间降低了16.45 mg kg-1,而在1993—2008年期间增加了14.40 mg kg-1。同时,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空间变异正在逐渐增加,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在逐渐减小。目前土壤供氮、磷、钾能力在冬小麦茬口分别为89.3%、84.6%、96.6%,较1996—1999年期间分别增加37.9、0.7、2.1个百分点;土壤供氮、磷、钾能力在夏玉米茬口分别为72.8%、90.2%、86.1%,比1996—1999年期间土壤供氮、磷、钾分别增加18.0、7.1、-4.8个百分点。土壤氮磷钾输入量超过作物需求量从而导致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等肥力指标逐渐升高,作物产量对肥料养分的响应日趋迟钝,肥料利用率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山麓平原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土壤供肥量 土壤养分动态变化 产量效应
下载PDF
考虑轴向横向荷载共同作用的基桩可靠度 被引量:15
18
作者 赵明华 曾昭宇 +1 位作者 刘晓明 苏永华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57-60,65,共5页
结合确定性有限单元法与响应面法提出一种分析基桩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并对基于桩顶水平位移过大和桩身材料屈服失效模式下倾斜荷载桩的可靠度进行了探讨,讨论了这两种破坏模式下影响基桩可靠度的多种因素,得到了若桩身施工质量控制水平较... 结合确定性有限单元法与响应面法提出一种分析基桩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并对基于桩顶水平位移过大和桩身材料屈服失效模式下倾斜荷载桩的可靠度进行了探讨,讨论了这两种破坏模式下影响基桩可靠度的多种因素,得到了若桩身施工质量控制水平较好,可按桩身材料屈服失效模式设计,若施工质量控制不理想,则宜按水平位移失效模式设计,以及倾斜荷载桩虽然存在P-△效应,但是和水平荷载影响相比,竖向荷载的变异性对基于桩顶水平位移过大和桩身材料屈服失效模式下基桩的可靠度影响不大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位移 材料屈服 倾斜荷载 基桩 有限单元法 响应面 可靠度 P-△ 效应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等效变弹性模量损伤本构模型 被引量:18
19
作者 祝效华 孙汉文 +2 位作者 赵金洲 张烈辉 张爽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85-1094,共10页
准确描述水合物沉积物的变形规律和力学性质是经济安全开发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重要前提。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受到有效围压和水合物含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表现出应变软化和应变硬化两种力学特性。为精确描述其变形特性,基于复合材料... 准确描述水合物沉积物的变形规律和力学性质是经济安全开发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重要前提。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受到有效围压和水合物含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表现出应变软化和应变硬化两种力学特性。为精确描述其变形特性,基于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混合率理论和岩石孔隙损伤理论,考虑岩石统计损伤,考虑水合物含量、围压和沉积物内部孔隙变化对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的影响,结合水合物沉积物的微元强度统计分布规律,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等效变弹性模量损伤本构模型,并建立了全部参数的确定方法。与已有实验研究结果对比表明,该模型不仅可以很好描述水合物沉积物的变形规律和力学特性,且具有模型参数易于确定、便于使用的优点。所建模型可用于水合物沉积物破碎工艺选择中的破碎模拟和破碎成孔中的孔稳定性分析评估,对非成岩天然气水合物的经济安全开采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本构模型 统计损伤 屈服强度 力学响应
原文传递
水稻秧龄和播种期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家先 王代林 陈刘华 《灌溉排水》 CSCD 2000年第2期29-31,共3页
为研究水稻播种期及秧龄对产量的影响 ,在淠史杭灌区灌溉试验总站进行了试验。试验资料分析表明 ,水稻产量随播种期的推迟和秧龄的增长而明显减产。并提出大型灌区在受引水能力的约束下 ,可通过合理安排育秧 。
关键词 水稻秧龄 播种期 产量 适时育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