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碟式分离机在黄河水农业灌溉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孙步功 龚俊 辛舟 《排灌机械》 2007年第4期46-49,共4页
针对黄河流域农业灌溉用水中黄河泥沙含量高的问题,根据黄河泥沙的基本特征设计了适用于黄河水泥沙分离的碟式分离机,并按照离心力场中颗粒沉降条件计算出分离机主要参数。在黄河泥沙分离的试验中对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清液进行了粒级效率... 针对黄河流域农业灌溉用水中黄河泥沙含量高的问题,根据黄河泥沙的基本特征设计了适用于黄河水泥沙分离的碟式分离机,并按照离心力场中颗粒沉降条件计算出分离机主要参数。在黄河泥沙分离的试验中对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清液进行了粒级效率分析。通过一次回归正交试验,分析了影响分离效果的主次因素并找出了最佳参数组合。通过回归正交设计得到了以分离效率Y为试验目标的回归方程,运用方差分析可知该方程极显著(a=0.005)并且拟合较好。试验结果表明:转鼓转速对分离效率影响极显著,喷嘴数量和碟片间隙对分离效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黄河泥沙 碟式分离机 分离效率
下载PDF
串联分离滴灌用黄河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步功 吴建民 +1 位作者 赵武云 龚俊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6-108,127,共4页
针对西北地区黄河流域农业滴灌中黄河水泥沙含量高的问题,设计了碟式分离机,选用了LW-380E型卧螺离心机和FXJ-150-I型水力旋流器,将卧螺离心机、碟式分离机和水力旋流器顺次串联进行黄河水泥沙分离。通过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设计... 针对西北地区黄河流域农业滴灌中黄河水泥沙含量高的问题,设计了碟式分离机,选用了LW-380E型卧螺离心机和FXJ-150-I型水力旋流器,将卧螺离心机、碟式分离机和水力旋流器顺次串联进行黄河水泥沙分离。通过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设计,考察了卧螺离心机差转速、碟式分离机喷嘴直径以及旋流器旋流入口压力对黄河水泥沙分离效率的影响,得出分离效率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通过方差和效应分析得出:旋流入口压力和差转速对分离效率的影响极显著,喷嘴直径对分离效率的影响显著;水平优化表明,黄河水泥沙分离的最佳参数是旋流入口压力为1.2 MPa,差转速为9.4 r/min,喷嘴直径为0.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黄河泥沙 串联分离 正交回归试验
下载PDF
碟式分离机在黄河水泥沙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步功 吴建民 +2 位作者 赵武云 邵世禄 龚俊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32,36,共4页
针对西北地区黄河流域农业滴灌中黄河水泥沙含量高的问题,根据泥沙基本特征设计了适于黄河水泥沙分离的碟式分离机。通过3因素2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设计,考察了转鼓转速、碟片间隙以及喷嘴直径对黄河水泥沙分离效率的影响,得出分离效率... 针对西北地区黄河流域农业滴灌中黄河水泥沙含量高的问题,根据泥沙基本特征设计了适于黄河水泥沙分离的碟式分离机。通过3因素2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设计,考察了转鼓转速、碟片间隙以及喷嘴直径对黄河水泥沙分离效率的影响,得出分离效率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通过方差分析和效应分析得出:喷嘴直径和转鼓转速对分离效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碟片间隙对分离效率的影响显著(p<0.05)。通过频数分析和水平优化表明:黄河水泥沙分离的最佳参数是喷嘴直径为1.4 mm,转鼓转速为3600 r/min,碟片间隙为1.6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黄河泥沙 碟式分离机 正交回归试验
下载PDF
用磁化率方法研究近代河床沉积起始界面
4
作者 周益民 李成 尚峰 《土工基础》 2006年第5期63-64,77,共3页
采用磁化率测试的方法对黄河下游近代河床起始沉积界面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运用磁化率的方法确定黄河下游近代河床沉积起始界面是可靠的。
关键词 磁化率 黄河下游 泥沙
下载PDF
黄河水泥沙分离溢流性能试验研究
5
作者 孙步功 龚俊 辛舟 《中国农机化》 2008年第4期69-71,共3页
针对滴灌用黄河水泥沙含量高的问题,根据兰州段黄河泥沙粒配特性设计了黄河水泥沙分离设备。采用正交试验、极差和方差分析研究了分离机参数对溢流颗粒D50和溢流液流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溢流颗粒D50的参数主次排列为转鼓转速、... 针对滴灌用黄河水泥沙含量高的问题,根据兰州段黄河泥沙粒配特性设计了黄河水泥沙分离设备。采用正交试验、极差和方差分析研究了分离机参数对溢流颗粒D50和溢流液流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溢流颗粒D50的参数主次排列为转鼓转速、碟片间隙和喷嘴数量,而影响溢流液流量的参数主次排列为转鼓转速、喷嘴数量和碟片间隙。考虑试验因素对溢流颗粒D50和溢流液流量影响程度的大小,优化的参数为转鼓转速为3500rpm、喷嘴数量为32个、碟片间隙为1.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机 黄河泥沙 溢流性能 中位径 流量
下载PDF
隧道施工引发粉土地面沉降模拟与分析
6
作者 顾展飞 魏海龙 刘之葵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91-402,共12页
为研究黄泛区粉土地层内开挖双线地铁隧道对地上及其周边地面沉降的影响,以某双线地铁隧道开挖工程为例,考虑地下水、隧道间距对地面沉降的影响,采用流固耦合数值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对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进行分析。将数值模拟... 为研究黄泛区粉土地层内开挖双线地铁隧道对地上及其周边地面沉降的影响,以某双线地铁隧道开挖工程为例,考虑地下水、隧道间距对地面沉降的影响,采用流固耦合数值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对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进行分析。将数值模拟数据与Peck公式进行反演计算,并考虑隧道间隔和埋深的影响提出修正Peck公式,再结合叠加原理建立适用于双线隧道开挖引起地面沉降的修正叠加公式。结果表明:隧道开挖扰动地层将引起超静孔隙水压力现象;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得到隧道间隔为4 m时,地面沉降曲线呈现“V”型,隧道间隔为8 m、12 m时,则沉降曲线呈现“U”形;粉土内开挖双线地铁隧道,地面容易受到扰动且沉降量大,随着隧道间距的增加,隧道上方土体沉降量逐渐减小;基于修正Peck公式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相对误差在3%左右,表明该公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研究可为粉土地区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泛区粉土 数值模拟 双线隧道 PECK公式
下载PDF
粉土p-y曲线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王腾 王天霖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43-1346,共4页
进行了浸水黄河粉土中模型钢管桩的水平静力荷载试验,对试验弯矩用6阶多项式进行拟合,推得了黄河粉土的p-y曲线,并与API建议砂土和软黏土p-y曲线进行了比较。根据粉土试验p-y曲线,提出了黄河粉土p-y曲线的理论表达式,用此理论p-y曲线进... 进行了浸水黄河粉土中模型钢管桩的水平静力荷载试验,对试验弯矩用6阶多项式进行拟合,推得了黄河粉土的p-y曲线,并与API建议砂土和软黏土p-y曲线进行了比较。根据粉土试验p-y曲线,提出了黄河粉土p-y曲线的理论表达式,用此理论p-y曲线进行了水平荷载下模型桩的数值分析,并与试验测试弯矩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粉土的黏聚力对p-y曲线有很大的影响,忽略粉土黏聚力的抗力作用将导致桩基水平承载力的设计偏于保守;基于理论粉土p-y的模型桩的数值结果与试验弯矩值吻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曲线 黄河粉土 模型桩 试验研究
下载PDF
黄河冲积粉砂土的可塑性与压实控制标准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维桥 商庆森 +1 位作者 王川 曹卫东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3年第5期589-592,共4页
分析了黄河冲积粉砂土的自身物理力学与压实性能 ,通过可塑性试验、级配分析、击实试验和压缩性试验 ,指出液、塑限和塑性指数不宜作为评判黄泛区粉砂土工程性质的标准 ,空气体积率作为该类土的压实控制标准比压实度更为合理 ,建议取消... 分析了黄河冲积粉砂土的自身物理力学与压实性能 ,通过可塑性试验、级配分析、击实试验和压缩性试验 ,指出液、塑限和塑性指数不宜作为评判黄泛区粉砂土工程性质的标准 ,空气体积率作为该类土的压实控制标准比压实度更为合理 ,建议取消路基 90区压实度标准 ,把下路堤压实度提高到 93% ,上路床提高到 9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塑性 级配 空气体积率 压实 黄河 中积粉砂土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粉土原位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徐东升 汪稔 +2 位作者 孟庆山 王志兵 杨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9-416,共8页
黄河三角洲粉土主要为第四纪散河流堆积物。结合现场钻探取样、旁压试验(PMT)、扁铲试验(DMT)和室内试验,综合研究黄河三角洲粉土的原位力学特性。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粉土粒径集中在0.075~0.005mm,粒径均匀,级配较差且黏粒含... 黄河三角洲粉土主要为第四纪散河流堆积物。结合现场钻探取样、旁压试验(PMT)、扁铲试验(DMT)和室内试验,综合研究黄河三角洲粉土的原位力学特性。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粉土粒径集中在0.075~0.005mm,粒径均匀,级配较差且黏粒含量极低,导致难以压实;孔隙率较高,压缩性大。原位旁压试验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为300kPa左右,且土体的临塑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但在13.0m以下有减小的趋势;随后给出该地区地基旁压模量Em随深度的变化关系式,提出该地区土层旁压模量建议值为1800kPa,并进一步分析变形模量与旁压模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扁铲试验进一步论证该地区土层的类别主要为粉土,给出静止侧压力系数K0和水平应力指数KD随深度的变化图。最后讨论侧胀模量ED与压缩模量Es的关系,以及ED,Es随深度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黄河三角洲粉土 力学特性 旁压试验 扁铲试验
下载PDF
黄河淤泥承重烧结多孔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童丽萍 吴本英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87-90,94,共5页
对以黄河淤泥为主要原料掺入适量粉煤灰等外加剂的节能承重烧结多孔砖进行试验研究 ,其结果表明 ,该产品容重低、强度高、导热系数小、隔热、外观质量好 ,且工艺流程简单 ,易于控制 ,其主要性能指标符合 GB135 4 4 -2 0 0 0《烧结多孔... 对以黄河淤泥为主要原料掺入适量粉煤灰等外加剂的节能承重烧结多孔砖进行试验研究 ,其结果表明 ,该产品容重低、强度高、导热系数小、隔热、外观质量好 ,且工艺流程简单 ,易于控制 ,其主要性能指标符合 GB135 4 4 -2 0 0 0《烧结多孔砖》要求 .因此黄河淤泥多孔砖代替实心粘土砖用于承重墙是完全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淤泥 承重 烧结多孔砖 粉煤灰 配合比
下载PDF
木质素-石灰改良黄河冲积粉土的力学特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艳美 刘笑 +1 位作者 程菲菲 张旭东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0-615,共6页
为了使低液限黄河冲积粉土达到铁路路堤填料要求,采用木质素和石灰对其进行改良。通过一系列土工试验对比不同改良剂的改良效果和影响规律,获得合理的改良剂和掺入比;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测土样微... 为了使低液限黄河冲积粉土达到铁路路堤填料要求,采用木质素和石灰对其进行改良。通过一系列土工试验对比不同改良剂的改良效果和影响规律,获得合理的改良剂和掺入比;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测土样微观结构的变化,揭示干湿循环对其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掺量在3%~4%、木质素与石灰的配合比控制在2∶1~3∶1时,木质素-石灰改良粉土可达到铁路路堤填料的强度要求,且木质素与石灰的掺入比为2∶1时改良效果最好;木质素和石灰的掺入,使得黄河冲积粉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增加、水稳性提高、微观结构更为稳定;当木质素和石灰掺入比为6%∶3%时,木质素-石灰改良粉土具有更好的抵抗干湿循环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冲积粉土 路堤填料 微观结构 干湿循环
下载PDF
黄河淤泥承重多孔砖砌体弹性模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童丽萍 赵红垒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41-844,共4页
通过对18个黄河淤泥承重多孔砖砌体试件的弹性模量试验,并与砖砌体的弹性模量公式、规范进行比对分析,得知弹性模量的试验值是收敛的、可靠的,说明黄河淤泥承重多孔砖砌体有较好的抵御变形的能力,可用于替代粘土砖,作为承重的墙体材料。
关键词 黄河淤泥 多孔砖 弹性模量 墙体材料 粘土砖
下载PDF
大豆脲酶诱导碳酸钙固化黄河泥沙水稳定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钰轲 陈浩 +3 位作者 宋迎宾 王振海 钟燕辉 张蓓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9,共9页
随着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沿黄工程建设发展迅速,填筑用土需求剧增。黄河泥沙作为填筑材料的可行性已被证实,但其在多雨地区的服役性能需要改善,探索一种生态、高效的泥沙加固方法提高其水稳定性十分关键。本文基于酶诱导碳酸钙... 随着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沿黄工程建设发展迅速,填筑用土需求剧增。黄河泥沙作为填筑材料的可行性已被证实,但其在多雨地区的服役性能需要改善,探索一种生态、高效的泥沙加固方法提高其水稳定性十分关键。本文基于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技术固化黄河泥沙的方法,分别开展了常规浸水条件和干湿循环条件下固化黄河泥沙的水稳定性试验,研究了浸水后试样的质量损失及强度折损情况,分析了干湿循环对固化后黄河泥沙试样强度软化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EICP技术固化的黄河泥沙试样浸水崩解过程相比原状试样更加缓慢;胶结液浓度1.5 mol/L的黄河泥沙试样长期(56 d)浸水后,几乎保持完整,质量损失率仅为6.36%,强度折损率仅为6.21%;10次干湿循环后,不同胶结液浓度处理后的黄河泥沙试样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颗粒松散和脱落现象,胶结液浓度1.5 mol/L、灌浆10次的黄河泥沙试样的抗压强度损失仅为9.96%,抗干湿循环能力最强。利用EICP技术可以有效的固化黄河泥沙并提升其水稳定性,这对推进黄河泥沙的资源化利用进程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泥沙 EICP 干湿循环 质量损失 强度损失 软化系数
下载PDF
黄河泥砂-粉煤灰蒸压砖的研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新爱 田文杰 +1 位作者 袁媛 刘龙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49,共3页
以黄河泥砂、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化学激发方法生产蒸压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蒸压砖的最佳配比为m(泥砂)∶m(粉煤灰)=1∶2、骨料掺量20%、水固比1∶4、困料时间10 h、成型压力16 MPa,其性能达到JC 239—2001《粉煤灰砖》规定的MU2... 以黄河泥砂、粉煤灰为主要原料,采用化学激发方法生产蒸压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蒸压砖的最佳配比为m(泥砂)∶m(粉煤灰)=1∶2、骨料掺量20%、水固比1∶4、困料时间10 h、成型压力16 MPa,其性能达到JC 239—2001《粉煤灰砖》规定的MU20级砌墙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泥砂 粉煤灰 化学激发 正交试验 蒸压砖 抗压强度
下载PDF
长期循环荷载下黄泛区黄河泥沙的变形特性及安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钰轲 蒋睿 +2 位作者 贾朝军 余翔 钟燕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66-1875,共10页
随着国家“黄河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沿黄工程建设飞速发展,填筑土体材料需求量剧增,建筑资源短缺的问题突显。黄河泥沙作为一种新型工程填料,其资源利用前景被相关部门和研究人员重视。为研究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的黄河泥沙的动力服... 随着国家“黄河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沿黄工程建设飞速发展,填筑土体材料需求量剧增,建筑资源短缺的问题突显。黄河泥沙作为一种新型工程填料,其资源利用前景被相关部门和研究人员重视。为研究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的黄河泥沙的动力服役特性,选取黄河泥沙典型试样,基于GDS三轴试验系统进行了排水条件下的大周次(10000次)循环三轴试验,结合安定理论系统分析围压、循环应力比、加载频率和密实度对黄河泥沙变形特性的影响,并对黄河泥沙的长期动力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累积应变和回弹应变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频率的升高和密实度的增大而减小,循环应力比较小时,应变累积在加载初期几百次循环内就迅速稳定;随着循环应力比增大,应变的发展逐渐具有蠕变的性质,在5000次循环后仍不断累积;随着循环应力比继续增大,轴向应变将在加载初期迅速增大,泥沙试样在很少的周次内达到破坏状态。通过与代表性的相似土体进行对比,发现黄河泥沙的蠕变性介于粉土和砂砾土之间。基于黄河泥沙的安定性分析,提出了黄河泥沙容许循环应力比的表达式,用以初步判断排水状态下黄河泥沙的长期动力稳定状态。研究结果为泥沙土在实际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参数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泥沙 排水条件 循环荷载 变形特性 安定理论
下载PDF
黄河淤泥制备黏土基墙体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久俊 刘俊霞 +1 位作者 陈晓飞 张磊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57,共4页
分析了黄河淤泥的特性,通过离子交换激发黄河淤泥活性,讨论了不同激发剂的活化效果。以活化土为主要原料,掺入无机固化剂、有机固化剂及黄麻纤维制备黏土基墙体材料,并研究了固化强化措施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的复合激发剂(水玻... 分析了黄河淤泥的特性,通过离子交换激发黄河淤泥活性,讨论了不同激发剂的活化效果。以活化土为主要原料,掺入无机固化剂、有机固化剂及黄麻纤维制备黏土基墙体材料,并研究了固化强化措施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的复合激发剂(水玻璃/氯化钙=1/1)能有效活化黄河淤土,采用活化土:无机固化剂:砂=65:25:10的配合比,辅以1.8%聚丙烯酸钙和0.8%的黄麻纤维即可制备出满足MU10等级要求的黏土基墙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淤泥 活性激发 有机固化
下载PDF
黄河冲积粉土的渗透特性研究
17
作者 南钰 蔡瀚琛 +2 位作者 郑罡 海岳 时刚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2期155-158,共4页
黄河冲积粉土分布范围广,工程性质差,作为填料时容易出现渗透破坏现象。为研究粉土的渗透特性,以郑州地区黄河冲积粉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黄河冲积粉土基本物理性质和颗粒级配的基础上,实验研究不同压实度粉土的渗透系数,并验证了常用渗... 黄河冲积粉土分布范围广,工程性质差,作为填料时容易出现渗透破坏现象。为研究粉土的渗透特性,以郑州地区黄河冲积粉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黄河冲积粉土基本物理性质和颗粒级配的基础上,实验研究不同压实度粉土的渗透系数,并验证了常用渗透系数经验公式对黄河冲积粉土渗透系数预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地区黄河冲积粉土颗粒以粉粒组为主,其渗透系数随压实度的增大而减小,大致与压实度呈负指数关系;此外,修正kozeny-carman公式更适于预测压实黄河冲积粉土的渗透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冲积粉土 渗透系数 压实度 变水头渗透试验 修正kozeny-carman公式
下载PDF
黄河淤泥沙制备卫生陶瓷浆料性能改善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翠兰 顾幸勇 +1 位作者 罗婷 董伟霞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46,共6页
对黄河淤泥沙卫生陶瓷浆料进行物相和显微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比水玻璃、纯碱、三聚磷酸钠和腐殖酸钠对黄河淤泥沙卫生陶瓷浆料的流动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这四种解凝剂对该浆料均有较好的解凝效果,当浆料含水率为33%时,最佳解... 对黄河淤泥沙卫生陶瓷浆料进行物相和显微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比水玻璃、纯碱、三聚磷酸钠和腐殖酸钠对黄河淤泥沙卫生陶瓷浆料的流动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这四种解凝剂对该浆料均有较好的解凝效果,当浆料含水率为33%时,最佳解凝方案为添加0.3%的三聚磷酸钠,此时流动性为26 s,Zeta电位为-47mV,浆料性能较好。通过对比添加不同解凝剂浆料的SEM、Zeta电位,从表面化学和胶体化学角度分析这四种添加剂对该浆料的减水和分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淤泥沙 陶瓷浆料 减水剂 分散剂 ZETA电位
下载PDF
黄河泥沙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邢又家 任运超 +1 位作者 谭继兴 马翠明 《混凝土世界》 2022年第8期14-18,共5页
采用黄河泥沙作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辅料,研究其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空隙率设计条件下,黄河泥沙掺量在25~75kg/m^(3)之间能够明显改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拌合物状态;在黄河泥沙掺量为50kg/m^(3)时,再生... 采用黄河泥沙作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辅料,研究其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空隙率设计条件下,黄河泥沙掺量在25~75kg/m^(3)之间能够明显改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拌合物状态;在黄河泥沙掺量为50kg/m^(3)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达到最佳,其中28d抗压和抗折强度达到36.4MPa和6.8MPa,磨坑长度最小达到15.7mm,且黄河泥沙掺入后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和耐流水侵蚀性能影响较小。整体而言,适量的黄河泥沙掺入后能够通过提高骨料间的粘接强度,填充再生骨料颗粒间的缺陷,从而使得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为黄河泥沙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泥沙 透水混凝土 空隙率 透水系数 抗压强度
下载PDF
利用黄河淤砂熔饰面玻璃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先禹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9-71,共3页
利用黄河淤砂可熔制高级饰面玻璃 ,淤砂用量高 ,玻璃性能好。本文介绍了淤砂玻璃的熔制工艺和试验结果 ,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 黄河淤砂 饰面玻璃 熔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