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水δ^(18)O、δD和~3H的沿程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苏小四 林学钰 +1 位作者 廖资生 王金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9-357,共9页
根据2000年8~9月雨季和2001年3~4月旱季在黄河18条断面上河水的同位素测试结果,分析了黄河水δ18O、δD和3H浓度的沿程变化特征。研究结果发现,从黄河源头至入海口,黄河水具有稳定同位素比率逐渐增大而3H浓度逐渐下降的趋势;外来水体... 根据2000年8~9月雨季和2001年3~4月旱季在黄河18条断面上河水的同位素测试结果,分析了黄河水δ18O、δD和3H浓度的沿程变化特征。研究结果发现,从黄河源头至入海口,黄河水具有稳定同位素比率逐渐增大而3H浓度逐渐下降的趋势;外来水体的混合作用、蒸发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黄河水的同位素具有明显的影响。黄河源头地区和中游地区是黄河两个主要的产流区,河水同位素的变化是不同径流来源对河水补给的良好标志。兰州以上黄河源头地区河水的δ18O、δD的季节性变化与雨水相反,地下水对河水的补给贡献旱季大于雨季。晋陕峡谷北段雨季δ18O相对较低的岩溶水和当地雨水对河川径流有明显的补给,而旱季3H浓度相对较低的岩溶水对河川径流有一定的补给;吴堡-潼关段雨季和旱季均有同位素比率相对较高的地表支流(如汾河、渭河)的加入。河水水面蒸发作用对兰州-包头段和黄河下游段旱季河水的δ18O具有明显的影响,而对这些河段雨季河水的同位素影响较小,灌溉回归水的蒸发可能是影响这些地段河水同位素组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同位素示踪 水循环 稳定同位素 水体 同位素比率 浓度
下载PDF
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铝(PAC)在黄河水中的混凝效果与残留铝含量及组分 被引量:28
2
作者 杨忠莲 高宝玉 岳钦艳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103-1111,共9页
研究了初始pH和投加量对A1C13和聚合氯化铝(PAC)在黄河水混凝过程中混凝效果的影响,并对出水中的残留铝进行了分离试验.结果表明,PAC对黄河水混凝效果更好,且在碱性条件下对初始pH改变较少.在投加量为15mg/L、溶液初始pH为6.0... 研究了初始pH和投加量对A1C13和聚合氯化铝(PAC)在黄河水混凝过程中混凝效果的影响,并对出水中的残留铝进行了分离试验.结果表明,PAC对黄河水混凝效果更好,且在碱性条件下对初始pH改变较少.在投加量为15mg/L、溶液初始pH为6.0时,A1C13和PAC对黄河水中浊度、uv254和溶解性有机碳(DOC)去除率较高.2种混凝剂在黄河水处理中最佳投加量是15mg/L,最佳初始pH是6.0;出水中有机物大部分是亲水性的,增加投加量以及中性和偏碱性条件利于去除疏水性有机物;PAC中的铝不易残留余铝率较低,2种混凝剂中的铝在投加量11~15mg/L、初始pH为8.0左右残留较少.混凝出水中残留铝中大部分是总溶解性铝,总溶解性铝中溶解性有机铝成分最大,溶解性单体铝主要以无机单体铝为主.在投加量10~15mg/L,初始pH为7.0~8.5下可有效控制残留铝含量.PAC混凝出水溶解性有机铝含量较高,其他几种组分残留铝较低,且能有效降低毒性较大的溶解性铝和溶解性单体铝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效果残留铝组分黄河水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黄河河口段水中全氟化合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路国慧 沈亚婷 +3 位作者 何俊 袁帆 杨永亮 饶竹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7-153,共7页
以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氟化合物为研究目标物,黄河河口段为目标研究区域,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黄河河口段河水、自来水和浅层地下水中的19种全氟化合物含量,描述研究该区域水体中全氟化合物的污染水平... 以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氟化合物为研究目标物,黄河河口段为目标研究区域,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黄河河口段河水、自来水和浅层地下水中的19种全氟化合物含量,描述研究该区域水体中全氟化合物的污染水平和分布规律,并探讨水体中全氟化合物的来源。结果表明,全氟丁酸和全氟辛酸是黄河河口段水体中最主要的全氟化合物,黄河水中的全氟丁酸和全氟辛酸浓度分别为1.61~4.20ng/L和2.04~3.36 ng/L。浅层地下水中各待测物检出率都很低;自来水中全氟丁酸和全氟辛酸的浓度分别为1.62~3.24 ng/L和4.66~9.34 ng/L;自来水与黄河水中全氟化合物的组成特征明显不同。东营地区黄河水中全氟辛烷磺酸的浓度与国内其他北方城市相比浓度相当,明显低于长江水和珠三角地表水;全氟辛酸的浓度与呼和浩特市周边河水以及北京官厅水库中浓度相当,相比国内其他地区处于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全氟化合物 黄河河口区 河水 自来水 浅层地下水
下载PDF
同位素技术在黄河下游河水侧渗影响范围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平建华 曹剑峰 +2 位作者 苏小四 冶雪艳 姜纪沂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99-404,共6页
运用同位素技术确定河水与地下水的关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利用在黄河下游悬河段4个剖面上采取的67个地下水和黄河水样,获得了δD、δ18O和T(TU)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潜水的氚值和δ18O的特征表明,黄河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黄... 运用同位素技术确定河水与地下水的关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利用在黄河下游悬河段4个剖面上采取的67个地下水和黄河水样,获得了δD、δ18O和T(TU)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潜水的氚值和δ18O的特征表明,黄河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黄河对地下水的影响,南岸在郑州一带影响范围小,约5km,向东影响范围逐渐增大,在中牟和开封一带约为7~10km;在黄河北岸影响范围大约9~2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水 同位素技术 侧渗 影响范围
下载PDF
黄河水滴灌系统灌水器结构-泥沙淤积-堵塞行为的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侯鹏 肖洋 +3 位作者 吴乃阳 王海军 马永久 李云开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72-1382,共11页
传统的黄河水沉淀-过滤系统存在沉沙池建设成本高、过滤器频繁反冲洗能耗高等问题,让更多的细颗粒泥沙随水流排出灌水器体外是解决黄河水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的新思路,而摸清泥沙在黄河水滴灌系统内部的淤积特性以及灌水器结构-淤积泥沙... 传统的黄河水沉淀-过滤系统存在沉沙池建设成本高、过滤器频繁反冲洗能耗高等问题,让更多的细颗粒泥沙随水流排出灌水器体外是解决黄河水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的新思路,而摸清泥沙在黄河水滴灌系统内部的淤积特性以及灌水器结构-淤积泥沙特性-堵塞特性参数间的相关关系是探索其排沙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本文在河套灌区开展了黄河水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原位试验,系统分析了6种内镶贴片式灌水器内部细颗粒泥沙含量及粒径分布动态变化特征,探索了三者间的级联关系。结果表明:进入灌水器内部的泥沙99%以上可以排出体外,淤积在灌水器内部的泥沙以粉粒为主、砂粒次之、黏粒最少。随着灌水器堵塞加剧,内部淤积泥沙的黏粒、粉粒比例相对降低,而砂粒比例相对增加,泥沙进入灌水器后存在聚集等行为,使得灌水器内部淤积泥沙粒径明显高于毛管入口。泥沙比表面积淤积量、粉粒比例、砂粒比例、D50、D95对黄河水滴灌系统Dra、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CU影响显著(p<0.05),不同灌水器淤积泥沙粒径明显不同,D50与灌水器结构无量纲参数(流道宽深比W/D、面积长度比A1/2/L)及断面平均流速v显著(p<0.05)相关。本研究对引黄滴灌灌水器设计及灌溉系统过滤配置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水 细颗粒泥沙 滴灌系统 灌水器堵塞 排沙
下载PDF
青铜峡灌区引黄用水与地下水位响应关系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姜秀芳 张霞 +1 位作者 张钦武 程献国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年第4期148-150,共3页
分析青铜峡灌区引黄用水与地下水位响应关系,对于查明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关键因子并采取措施,缓解土壤盐碱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维持灌区可持续发展及灌区生态健康和环境友好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及与引黄用水的... 分析青铜峡灌区引黄用水与地下水位响应关系,对于查明影响地下水位变化的关键因子并采取措施,缓解土壤盐碱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维持灌区可持续发展及灌区生态健康和环境友好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及与引黄用水的响应关系,得出青铜峡灌区年内地下水埋深与引黄水量存在着密切的负相关关系,说明灌区引黄水量变化是地下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引黄水量 负相关 青铜峡灌区
下载PDF
银川平原水体氢氧同位素及主要水化学参数特征 被引量:15
7
作者 范广群 张德忠 +2 位作者 张建明 桑文翠 赵力强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0-1049,共10页
运用环境同位素和水化学技术,通过现场测试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银川平原不同水体的氢、氧同位素和基本水化学参数特征,结果表明:银川平原各水体δ^(18)、δD值基本分布在当地降水线和黄河水δD-δ^(18)关系线下方,由于湖水受到强烈... 运用环境同位素和水化学技术,通过现场测试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银川平原不同水体的氢、氧同位素和基本水化学参数特征,结果表明:银川平原各水体δ^(18)、δD值基本分布在当地降水线和黄河水δD-δ^(18)关系线下方,由于湖水受到强烈的蒸发作用,与其他各地表水相比同位素组成明显偏正,但其氘盈余(负值)远低于全球降水线;同位素特征显示,地表水和地下水均接受黄河水补给,其中河水、渠水和部分地下水的同位素组成一致,表明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水力联系十分密切;研究区地下水δ^(17)-δ^(18)拟合线[ln(δ^(17)+1)=0.524ln(δ^(18)+1)+0.000 94]和全球降水线[ln(δ^(17)+1)=0.528ln(δ^(18)+1)+0.000 33]相近,但(17)O盈余大于海水;银川平原各水体均呈碱性,水体的化学类型主要有HCO3-Na、HCO3-Ca·Mg,阳离子以Na+为主,阴离子以HCO3-为主。Gibbs图显示各水体离子组成主要与岩石风化、蒸发结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 氢、氧同位素 水化学 黄河水 17^O盈余 银川平原
原文传递
复合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的制备及其对黄河水的絮凝作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孔爱平 王九思 +3 位作者 刘剑 姜艳玲 夏德强 王学新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8年第6期574-576,共3页
以摩尔浓度均为1 mol/L的AlCl3和FeCl3溶液为原料,在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聚合4 h,可制备聚合氯化铝铁(PAFC)。结果表明,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证实PAFC中存在以羟基桥连的铁和铝的聚合物;将PAFC加入到500 mL黄河水中,在Al3+/Fe3... 以摩尔浓度均为1 mol/L的AlCl3和FeCl3溶液为原料,在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聚合4 h,可制备聚合氯化铝铁(PAFC)。结果表明,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证实PAFC中存在以羟基桥连的铁和铝的聚合物;将PAFC加入到500 mL黄河水中,在Al3+/Fe3+摩尔比为9∶2,碱化度为2.0,PAFC加入量为6 mg/L,黄河水pH值为6的条件下,浊度去除率达到99%以上;在黄河水中分别加入6 mg/L不同的絮凝剂,试样中絮状物沉降速率由快到慢依次为:PAFC,聚合氯化铝,FeCl3,FeSO4,AlCl3;浊度去除率依次为:99.3%,90.5%,79.6%,66.2%,5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化铝 三氯化铁 聚合氯化铝铁 复合絮凝剂 黄河水 浊度去除率
下载PDF
生物炭形成过程对溴酸盐和有机物的去除能力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施东文 谢曙光 +4 位作者 汪蕊 韩海燕 刘春霞 奚旦立 王占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5-7,共3页
含有溴离子的原水经臭氧氧化后会生成具有致癌性的溴酸盐,因此研究溴酸盐的控制对策成为饮用水处理领域的热点。通过模拟配水试验考察了新鲜活性炭向生物活性炭转化过程中对溴酸盐和有机物去除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活性炭滤池能有效去... 含有溴离子的原水经臭氧氧化后会生成具有致癌性的溴酸盐,因此研究溴酸盐的控制对策成为饮用水处理领域的热点。通过模拟配水试验考察了新鲜活性炭向生物活性炭转化过程中对溴酸盐和有机物去除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活性炭滤池能有效去除溴酸盐,新炭在向生物活性炭转化的过程中滤池对溴酸盐的去除能力表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待完全成为生物活性炭滤池后对溴酸盐的去除效果较差。不过,活性炭滤池和生物活性炭滤池对CODMn、UV254、致色有机物和CC l4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炭 溴酸盐 有机物 黄河水
下载PDF
黄河水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壬基酚、双酚A含量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艳红 郭栋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21,共3页
以三种已被确认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壬基酚(NP)和双酚A(BPA)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气质联法(GC-MS)对某市黄河水净水厂原水、沉淀后水、过滤后水、出厂水以及经管网输送至用户后的自来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净水... 以三种已被确认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壬基酚(NP)和双酚A(BPA)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气质联法(GC-MS)对某市黄河水净水厂原水、沉淀后水、过滤后水、出厂水以及经管网输送至用户后的自来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净水厂原水、沉淀后水、过滤后水、出厂水、及用户水中均含有三种内分泌干扰物,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壬基酚在出厂水中仍分别超过国家标准和推荐的安全控制值。在净水厂内,原水中三种物质的含量都比较高,出厂水中最低,说明水厂传统的处理工艺对这三种有机物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其中以处理步骤加氯对三种有机物的处理效果最为显著。而经过管网输送后的用户水样中,壬基酚和双酚A的含量高于出厂水,这可能是在输水过程中受管道沉积污染物的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壬基酚 双酚A 黄河水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的设计参数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霍志刚 郑彦华 邵爽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50-53,共4页
针对以黄河水为水源的某水厂即将上马的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程,通过中试,研究了深度处理过程中水质及臭氧化副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深度处理装置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好,对CODMn的去除率为43%~82%、对UV254的去除率为76%~91%,... 针对以黄河水为水源的某水厂即将上马的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程,通过中试,研究了深度处理过程中水质及臭氧化副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深度处理装置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好,对CODMn的去除率为43%~82%、对UV254的去除率为76%~91%,但对浊度的去除效果不明显;甲醛和溴酸盐在经过臭氧氧化后浓度有一定的升高,但经过活性炭滤柱后,浓度都达到饮用水标准,甚至降至检出限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水 深度处理 臭氧 生物活性炭 设计参数
原文传递
黄河下游“断流”河段水量与水质的关系 被引量:12
12
作者 何大伟 陈静生 崔树彬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3-429,共7页
根据全球水质监测计划 (GEMS/WATERProgram)资料和我国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水文 ( 1 95 0— 2 0 0 0 )和水质监测数据 ( 1 96 0— 2 0 0 0 ) ,研究了黄河下游“断流”河段水质与水量的关系 .结果表明 :90年代后期 ,在黄河下游流量急剧减少... 根据全球水质监测计划 (GEMS/WATERProgram)资料和我国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水文 ( 1 95 0— 2 0 0 0 )和水质监测数据 ( 1 96 0— 2 0 0 0 ) ,研究了黄河下游“断流”河段水质与水量的关系 .结果表明 :90年代后期 ,在黄河下游流量急剧减少和“断流”情况下 ,河水中主要离子的含量急剧增加 .另外 ,黄河下游“断流”河段水质参数随流量的变化有三种情况 :易溶解化合物水质指标的含量随流量增加而降低 (如EC ,Cl- ,SO2 - 4等 ) ;难溶化合物水质指标的含量随流量增加而增加 (悬浮物、总磷和粪大肠杆菌等 ) ;其他水质指标含量的变化与径流量变化的关系不明显 .对部分水质指标与径流量关系进行拟合研究 ,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很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断流” 河段 水量 水质 关系 水质监测
下载PDF
黄河水中有机物的分析及去除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大传 王伟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320-326,360,共8页
采用固相萃取-GC/MS检测分析技术,分析黄河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并对比利用粉末活性炭与高锰酸钾联用技术和粒状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检测结果表明黄河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黄河水中共检出有机污染物26种,包括烷烃类、酯类、... 采用固相萃取-GC/MS检测分析技术,分析黄河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并对比利用粉末活性炭与高锰酸钾联用技术和粒状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检测结果表明黄河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黄河水中共检出有机污染物26种,包括烷烃类、酯类、有机酸、苯系物、醇类、不饱和烃类、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等化合物,其中有三种属于有毒物质。黄河水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机污染物是烷烃类、酸类和酯类化合物。实验表明粒状活性炭对黄河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优于粉末活性炭与高锰酸钾联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水 有机污染物 GC/MS 粒状活性炭 粉末活性炭
下载PDF
反渗透技术在电厂大型水处理项目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仲惟雷 周艾蕾 +6 位作者 康燕 张金龙 沈广录 刘枫 金焱 吴宗策 梁松苗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0-92,共3页
介绍了反渗透技术在北方某电厂大型水处理项目中的应用情况,该公司以附近的黄河水为水源,用反渗透技术作为主要脱盐工艺来制备锅炉补给水。运行结果表明:反渗透系统运行良好,有效保证电厂的稳定运行,带来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电厂 反渗透技术 黄河水
下载PDF
表流人工湿地改善玉清湖入库水水质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修春海 焦盈盈 武道吉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00-102,105,共4页
在济南玉清湖水库的进水口附近构建了芦苇床表流人工湿地和蒲草床表流人工湿地,考察了对入库微污染黄河原水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两个人工湿地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均低于10%,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6.17%和69.44%,对总磷的去除效... 在济南玉清湖水库的进水口附近构建了芦苇床表流人工湿地和蒲草床表流人工湿地,考察了对入库微污染黄河原水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两个人工湿地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均低于10%,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6.17%和69.44%,对总磷的去除效果极不稳定。随着气温的降低,两个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逐渐变差。与夏季相比,冬季对总氮的去除率降低了约50%。蒲草床表流人工湿地对总氮和硝态氮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芦苇床表流人工湿地,这与蒲草长势好、种植密度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水 人工湿地 水质改善
下载PDF
黄河水滴灌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及水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晓平 谢建华 肖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9,共8页
尊村引黄灌区是山西省境内最大的以黄河为水源的灌区,其主要灌溉方式为渠道灌溉。以尊村引黄灌区为例,探索黄河水滴灌条件下合理的水肥处理方案,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黄河水滴灌条件下当地农户常用施肥量的60%、80%、100%为处理T1... 尊村引黄灌区是山西省境内最大的以黄河为水源的灌区,其主要灌溉方式为渠道灌溉。以尊村引黄灌区为例,探索黄河水滴灌条件下合理的水肥处理方案,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黄河水滴灌条件下当地农户常用施肥量的60%、80%、100%为处理T1、T2、T3,地下水滴灌条件下当地农户常用施肥量的100%为处理T4,黄河水滴灌且不追肥处理作为对照处理CK,研究了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及水肥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作物生长方面,黄河水滴灌条件下,冬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量和产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单株地上部干物质量与产量增长变化趋势相同,产量与施肥量拟合关系符合抛物型曲线变化,当施肥量为232.28 kg/hm^(2)时,产量最大为8080.06 kg/hm^(2);在相同施肥量下,黄河水滴灌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量和产量指标均优于地下水滴灌处理。在水肥利用方面,黄河水滴灌条件下,土壤氮素残留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施肥量下,黄河水滴灌处理的土壤氮素残留量和耗水量均低于地下水滴灌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高于地下水滴灌处理。综合考虑,T2处理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较T4处理分别提高了0.62%、5.88%和25.79%;T2和T3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均为1.98 kg/m^(3),但T2较T3处理在产量略有下降的情况下,氮肥偏生产力较T3处理提高了21.54%,土壤氮素的残留量较T3处理降低了32.73%,因此结合产量拟合关系可知本地区用黄河水滴灌冬小麦最佳的施肥用量为204~232.28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产量 黄河水 地下水 水肥利用 灌溉水质 滴灌 水肥处理
下载PDF
常规/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处理受污染黄河水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施东文 谢曙光 +3 位作者 汪蕊 韩海燕 刘春霞 奚旦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4-277,共4页
常规/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处理受污染黄河水的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处理单元对CODMn、UV254、三氯甲烷前体物、藻类、2-甲基异莰醇都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而深度处理单元也能有效降低有机物的含量。常规处理单元出水水质不能满足我国生活... 常规/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处理受污染黄河水的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处理单元对CODMn、UV254、三氯甲烷前体物、藻类、2-甲基异莰醇都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而深度处理单元也能有效降低有机物的含量。常规处理单元出水水质不能满足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而需增设深度处理单元。臭氧投加量为1mg/L时,组合工艺最终出水BrO3-高于10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水 臭氧氧化 生物活性炭 溴酸盐
下载PDF
设施农业滴灌用黄河水安全净化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鲍子云 仝炳伟 徐利岗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共5页
引用高含沙地表水作为滴灌水源是解决干旱地区滴灌工程水源的主要途径之一,滴灌用高含沙水净化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宁夏中南部地区设施农业滴灌用黄河水净化技术为对象,开展试验研究,主要结论有:扬黄水经2次沉沙池除沙后泥... 引用高含沙地表水作为滴灌水源是解决干旱地区滴灌工程水源的主要途径之一,滴灌用高含沙水净化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宁夏中南部地区设施农业滴灌用黄河水净化技术为对象,开展试验研究,主要结论有:扬黄水经2次沉沙池除沙后泥沙含量降至0.04~0.08 kg/m3,悬浮物含量0.98~1.40 mg/L,COD平均含量1.26~2.28 mg/L,已可满足滴灌要求;筛网过滤器在泥沙量0.05~0.08 kg/m3时,除沙率约1%,过滤效果差;叠片式过滤器除沙率约5%,且优点较多可作为主过滤设备;过滤设备悬浮物去除率13.1%~20.6%,COD去除率5.8%~26.5%,综合去除率21%~50%;宁夏半干旱风沙区和黄土高原区区域,以扬黄水为水源的设施农业,净化系统工程投资5.07~7.8万元/hm2,其中工程净化投资4.8~7.35万元/hm2,设备投资0.27~0.45万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黄河水 净化处理技术 干旱区 宁夏
下载PDF
催化臭氧氧化过程中溴酸盐的生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武琳 杨宏伟 +2 位作者 杨少霞 吕淼 成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79-2283,共5页
以黄河下游某水厂滤后水为目标物,选择了9种催化剂,在间歇反应装置中研究了单独臭氧和催化臭氧氧化过程中溴酸盐(BrO 3-)的生成情况,结果表明,在催化臭氧氧化过程中,NiO、CuO、Fe3O4、Al2O3加入使BrO 3-质量分数分别降低34.0%、32.8%、2... 以黄河下游某水厂滤后水为目标物,选择了9种催化剂,在间歇反应装置中研究了单独臭氧和催化臭氧氧化过程中溴酸盐(BrO 3-)的生成情况,结果表明,在催化臭氧氧化过程中,NiO、CuO、Fe3O4、Al2O3加入使BrO 3-质量分数分别降低34.0%、32.8%、29.2%、20.8%.选取Fe3 O4作为催化剂研究催化臭氧氧化滤后水过程中BrO 3-生成情况.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的Rct值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整个反应过程中Rct值在10-8~10-6之间.单独臭氧氧化滤后水时,BrO 3-的生成主要是直接-间接途径和间接-直接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催化臭氧氧化生成BrO 3-的主要途径是间接-直接途径.此外,催化臭氧氧化过程中有效提高了有机物的降解,UV254的降解率提高到60.7%.研究表明,催化臭氧氧化能有效抑制BrO 3-的生成,又能提高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酸盐 催化臭氧化 反应机制 黄河水 FE3O4
原文传递
黄河“断流”对该河段河水中主要离子化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静生 何大伟 袁丽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5-211,共7页
根据全球水质监测计划(GEMS/WaterProgram)和我国水利部黄河流域的水质监测数据,对1970s-1990s期间黄河下游河水主要离子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断流”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黄河下游... 根据全球水质监测计划(GEMS/WaterProgram)和我国水利部黄河流域的水质监测数据,对1970s-1990s期间黄河下游河水主要离子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断流”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黄河下游“断流现象”的频频出现,主要与枯水期中、上游地区引水量急剧增加有关:黄河的“水质浓化”趋势也主要由中、上游地区大量引水灌溉农田引起.因此,黄河“断流”与“水质浓化”现象是同一人类活动的两个平行的生态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河流水质 黄河断流 化学特征 水质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