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三角洲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307
1
作者 杨桂山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127,共7页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增长最快和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经济快速发展加剧的人地矛盾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利用近50年耕地长序列统计资料和近5年的土地详查与变更数据 ,研究揭示了...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增长最快和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经济快速发展加剧的人地矛盾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利用近50年耕地长序列统计资料和近5年的土地详查与变更数据 ,研究揭示了长江三角洲高强度土地开发的特征和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及其空间差异 ,并初步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及其作用。研究表明 ,近50年来 ,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数量呈现明显的波动减少趋势 ,经历了由增加→急剧减少→缓慢减少→快速减少的基本变化过程 ,其中分别在1958~1963年、1985年前后和1993年前后出现了三次明显的耕地流失高峰 ,其形成机制主要是政策、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流失 变化过程 驱动因子 长江三角洲 耕地数量 驱动机制 土地开发 空间差异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臭氧污染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6
2
作者 易睿 王亚林 +2 位作者 张殷俊 史宇 李名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70-2377,共8页
为研究长三角地区城市O3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2013年国家环境监测点位和国家气象台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除淮安外,其余24个城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O3日超标现象,超标率在1.6%-15.1%之间,平均为5.8%,低于珠... 为研究长三角地区城市O3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2013年国家环境监测点位和国家气象台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除淮安外,其余24个城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O3日超标现象,超标率在1.6%-15.1%之间,平均为5.8%,低于珠三角地区(8.9%)和京津冀地区(9.7%).5—8月是长三角地区O3污染最为严重的月份,而这一时期颗粒物污染相对较轻,因此,O3与颗粒物污染在时间上呈相反的态势.从空间分布看,长三角地区O3污染呈现较为明显的连片分布特征,上海及周边城市O3污染较重.机动车数量影响城市O3污染:各城市民用汽车保有量与各城市NO2年均浓度、O3超标天数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72和0.564;每日O3小时浓度高峰值与车流量高峰基本吻合.高温、长时间日照容易出现O3浓度的高值;随着相对湿度、风速的增加,O3超标频率和浓度均值都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 长江三角洲 影响因素 气象因素
原文传递
长江三角洲公路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被引量:226
3
作者 吴威 曹有挥 +2 位作者 曹卫东 徐建 王玥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65-1074,共10页
以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1986年、1994年、2005年为时间断面,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公路网络中主要节点城市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规律,并结合公路货运特征(货运量区位商)分析了各节点可达性水平对其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期内,... 以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1986年、1994年、2005年为时间断面,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公路网络中主要节点城市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规律,并结合公路货运特征(货运量区位商)分析了各节点可达性水平对其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期内,可达性空间格局总体变动不大,其值以上海、苏州、嘉兴为中心向外围呈不规则环状增高;公路网络的逐步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区域内主要城市间的可达性,但不同阶段可达性演化特征不同,第二阶段(1994 ̄2005年)可达性提升较之第一阶段(1986 ̄1994年)更为显著;可达性值变化幅度与初始值有关,可达性值变率在第一阶段由北往南逐渐降低,而在第二阶段呈多极格局;随路网的不断完善,可达性水平由中心向外围呈圈层式优化;多数城市可达性状况优于平均水平,各节点城市相对可达性在第一阶段变化不大,但分布趋向于不均衡,第二阶段改变较大并趋于均衡分布;各节点城市可达性对其发展的影响可分为良好支撑、相对制约和基本适应三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公路货运量区位商 公路网络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 被引量:223
4
作者 徐现祥 李郇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7-67,共11页
消除地方市场分割、建立完善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在理论上,我们构造了一个简单可行的旨在考察地方市场分割(市场一体化)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在实证上,以1... 消除地方市场分割、建立完善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在理论上,我们构造了一个简单可行的旨在考察地方市场分割(市场一体化)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在实证上,以1990—2002年间的长三角城市群为样本,作者发现,随着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的成立、运行,地方市场分割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阻碍作用已经下降了近50%。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有助于进一步增进对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一体化 协调发展 长三角
原文传递
基于陆路交通网的区域可达性评价——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被引量:220
5
作者 张莉 陆玉麒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35-1246,共12页
对于给定的区域而言,区内任意一点可达性的评价应当是区内可达性和区外可达性的综合评价。利用MapX控件和Delphi编程工具,开发了基于时间最短的区域可达性计算与分析信息系统,生成了可达性的分值扩散图。基于长江三角洲的陆路交通网,从... 对于给定的区域而言,区内任意一点可达性的评价应当是区内可达性和区外可达性的综合评价。利用MapX控件和Delphi编程工具,开发了基于时间最短的区域可达性计算与分析信息系统,生成了可达性的分值扩散图。基于长江三角洲的陆路交通网,从时间距离的角度对长江三角洲内16个地级市目前和未来的区内可达性和区外可达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区域可达性呈现出以上海为中心的扇状辐射,可达性最好的是上海和嘉兴,可达性最差的是台州和南通。随着苏通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和舟山大陆连岛工程的建成,长江三角洲地区内所有城市的区内可达性都有了提高,尤其是绍兴、宁波和泰州,区内可达性减少了1h,其余城市区内可达性平均减少了25min。随着南通洋口港的建成,长江三角洲境内江苏城市以海港为节点的区外可达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到达海港的平均时间减少了近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内可达性 区外可达性 区域可达性 陆路交通网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态势测度与评价 被引量:225
6
作者 侯兵 周晓倩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1-217,共7页
在综合已有研究和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提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产业水平评价指标,利用熵技术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借鉴耦合度模型来构建融合发展模型。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对16个城市2010—2014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及两者融合发... 在综合已有研究和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提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产业水平评价指标,利用熵技术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借鉴耦合度模型来构建融合发展模型。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对16个城市2010—2014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及两者融合发展情况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对各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两类产业在各地融合发展的差异性不大,但耦合协调度很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融合度低是普遍现象,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 长三角地区
原文传递
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99
7
作者 刘桂林 张落成 张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11-3319,共9页
基于1980—201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估算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了长三角30年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动态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80—2010年,长三角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最大,为446.1%,未利用地、耕地、... 基于1980—201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估算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了长三角30年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动态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80—2010年,长三角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最大,为446.1%,未利用地、耕地、草原、林地、水域的变化分别为285.9%、-31.5%、-76.2%、-5.4%、42.9%;1980—2010年,长三角地区的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4.40%,水源涵养、休闲娱乐、废物处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上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极低区域的面积增加且分布于城市扩张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等区域逐年下降且被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低区域所替代,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区域处于增加的趋势而极高区域基本维持不变;常州、湖州、嘉兴、南京、泰州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年增加,而其他城市的则处于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动态 长三角
下载PDF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98
8
作者 宋建波 武春友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8-87,共10页
城市群是城市区域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力量在空间上的集中表现,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城市化水平高低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准。但盲目的提高城市化的水平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会使城市群的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从而降低... 城市群是城市区域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力量在空间上的集中表现,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城市化水平高低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准。但盲目的提高城市化的水平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会使城市群的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从而降低城市群在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为了使城市群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针对城市群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各指标的权重,并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6个城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进行了计算,根据协调发展度模型对16个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测算,依据测度结果将16个城市划分为4种发展类型,并对每一种发展类型的城市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 城市化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143
9
作者 彭补拙 安旭东 +1 位作者 陈浮 濮励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5-312,共8页
在定性分析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现状特征和可持续利用目标基础上 ,重点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定量评价 :选择36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选用模糊隶属函数和线性加权函数进行综合测算 ,评判出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 在定性分析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现状特征和可持续利用目标基础上 ,重点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定量评价 :选择36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选用模糊隶属函数和线性加权函数进行综合测算 ,评判出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 ;引进“障碍度”概念进行定量的障碍诊断 ,并针对主要障碍因素提出可持续利用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评价指标 障碍度 长江三角洲 定量评价 障碍诊断
下载PDF
关于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初步探讨——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 被引量:173
10
作者 黄震方 吴江 侯国林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0年第2期160-165,共6页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带动 ,城市旅游资源的富集 ,人口、经济的集聚与扩散 ,旅游供需关系的结合 ,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行为 ,政策的导向 ,旅游业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完善等因素 ,导致了旅游城市化现象的产生。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带动 ,城市旅游资源的富集 ,人口、经济的集聚与扩散 ,旅游供需关系的结合 ,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行为 ,政策的导向 ,旅游业的发展和交通设施的完善等因素 ,导致了旅游城市化现象的产生。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 ,分析了旅游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发展思路不明 ,破坏旅游景观和生态环境 ,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城市发展不相适应 ,人口管理比较混乱 ,用地功能分区不明显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城市化 都市连绵区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量:182
11
作者 侯赟慧 刘志彪 岳中刚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0-101,共12页
对城市间经济关系的准确判断和度量能了解区域经济结构,对区域经济结构的深度分析能了解区域的一体化状况。本文借鉴引力模型思想,修正后计算出长三角城市群16个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值,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结构... 对城市间经济关系的准确判断和度量能了解区域经济结构,对区域经济结构的深度分析能了解区域的一体化状况。本文借鉴引力模型思想,修正后计算出长三角城市群16个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值,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目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并不高,但有向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经济一体化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京津冀与长江三角洲的局部收缩:格局、类型与影响因素识别 被引量:155
12
作者 吴康 龙瀛 杨宇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35,共10页
文章基于2000年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短表和长表数据,分别从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就业人口等指标构建了测度指数对京津冀和长三角两个城市群区域的收缩状况进行了考察,并结合国内外经验和研究区实际,识别分析了影响收缩的五个方面因... 文章基于2000年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短表和长表数据,分别从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就业人口等指标构建了测度指数对京津冀和长三角两个城市群区域的收缩状况进行了考察,并结合国内外经验和研究区实际,识别分析了影响收缩的五个方面因素。结果表明:(1)京津冀和长三角分别有1/5和近1/2的市县区呈现局部收缩,且这种收缩还在加剧:(2)京津翼的收缩区集中在承德和张家口并遍布翼中南平原,长三角的收缩区呈现空间集聚和连绵状,集中于苏北、浙西南和除合肥、芜湖以外的安徽大部:(3)收缩类型大致可分为:欠发达外围收缩、特大城市中心城区收缩、工矿业收缩、行政区划调整收缩及县域、乡村、小城镇收缩五类;(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差异以及行政等级不同引起的人口流出是导致局部收缩的主要原因,郊区化、去工业化或产业转型、人口结构变化等西方城市常见的收缩表现仅在少数大城市中心城区或部分老工矿城镇有所体现;(5)影响我国城市区域收缩的因素和作用机制非常复杂,且具有突出的区域异质性,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仔细研究的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城市 城市群:区域差异 京津冀 长三角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用地增长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48
13
作者 李加林 许继琴 +1 位作者 李伟芳 刘闯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7-447,共11页
以LandsatMSS、TM、ETM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和GIS手段,提取了长江三角洲地区5个时相(1979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城市用地信息,分析了城市用地扩展速度、扩展强度、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进而探讨了长江三角洲197... 以LandsatMSS、TM、ETM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和GIS手段,提取了长江三角洲地区5个时相(1979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城市用地信息,分析了城市用地扩展速度、扩展强度、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进而探讨了长江三角洲1979年以来的城市空间生长过程。结果表明:①1979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用地增长呈明显的加快趋势,城市用地总体扩展强度也表现为不断提高。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用地的扩展强度表现为直辖市>地级市>副省级市>县(县级市)。②长江三角洲城市用地空间结构的分维和稳定性特征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城市用地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城市用地增长过程和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联系。③长江三角洲城市生长表现出“一核二带”、“二核三带”、“四核四带”和“五核五带”的空间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用地 增长极核 增长极带 空间格局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开放条件下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综合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 被引量:143
14
作者 吴威 曹有挥 +1 位作者 曹卫东 梁双波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1-402,共12页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系统的开放性,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单方式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并以此为基础剖析了区域综合交通可达性格局:公路交通可达性大致呈环状格局,铁路交...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系统的开放性,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单方式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并以此为基础剖析了区域综合交通可达性格局:公路交通可达性大致呈环状格局,铁路交通大部分节点可达性较好,台州市域南部节点和舟山可达性差,水运形成了弧状条带分布格局,航空可达性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综合交通可达性以上海及周边节点为中心向外围呈不规则环状逐渐降低,可达性较好区域大致构成“Z”字形。通过可达性系数分析,公路交通可达性分布较为均衡,综合交通和航空次之,水运较差,铁路最不均衡。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区域交通可达性及其均衡性提高的针对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空间格局 交通方式 综合交通 均衡性 长江三角洲区域
下载PDF
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以长三角地区16城市为例 被引量:149
15
作者 杨清可 段学军 +1 位作者 叶磊 张伟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2-721,共10页
针对已有对城市土地利用的投入产出分析中忽视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外部负效应这一问题,本文构建了非期望产出模型SBM-undesirable,并选择长三角地区16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投入产... 针对已有对城市土地利用的投入产出分析中忽视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外部负效应这一问题,本文构建了非期望产出模型SBM-undesirable,并选择长三角地区16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土地利用投入产出要素进行定量调整。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城市土地利用存在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其进行效率评价,能够避免传统DEA模型径向角度选择所带来的缺陷,提高效率评价的准确性,比传统模型更具有清晰的刻画功能。在研究期内,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效率水平偏低,平均效率呈"凹"字形波动趋势,环境污染等非期望产出的存在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各市土地利用效率差异在研究期内也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②从效率分解变化看,土地利用的纯技术效率的变化是导致技术效率演变趋势的主要原因,而且土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且具有明显变动幅度,整体上利用的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技术效率;③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布除2006年外均呈现不均衡特征,沪宁杭等区域中心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而苏中的南通、泰州及浙北的舟山、台州等市效率偏低,整体上呈现"大集中-小分散"的分异特征,效率空间分布格局非均衡化特征明显;④通过对研究时期内土地利用非DEA有效城市的分析,发现各市普遍存在要素投入冗余、效益产出不足和环境负外部效应产出过多等情况,优化要素配置能力、减少负外部效应产出和增加单位土地有效产出是改善利用效率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M-Undesirable模型 城市土地利用 投入产出效率 长三角地区
原文传递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基于熵值法和象限图法 被引量:132
16
作者 马艳梅 吴玉鸣 吴柏钧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53,共7页
界定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内涵,构建了包含城镇化、信息化和技术创新、社会福利、资源环境四个子系统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采用2003—2010年的数据,对其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进行熵值法测度,并对其可持续性进行... 界定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内涵,构建了包含城镇化、信息化和技术创新、社会福利、资源环境四个子系统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采用2003—2010年的数据,对其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进行熵值法测度,并对其可持续性进行象限图评价,最后结合子系统的得分及权重探究可持续发展的原因。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南京等大部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呈下降的趋势,杭州、常州、苏州、湖州、嘉兴五个城市的城镇化处于可持续发展阶段;2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较高的城市(上海、南京、杭州、苏州)都属于大型城市,但上海、南京城镇化由于有限的社会福利、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阶段,而杭州、苏州因资源环境的优势可持续发展能力很强;3资源与环境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促进整个区域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应结合子系统演变规律针对不同类型城市提出不同城镇化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 评价 熵值法 象限图法 长三角地区
原文传递
从行政区兼并到区域管治——长江三角洲的实证与思考 被引量:110
17
作者 张京祥 吴缚龙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5-30,共6页
通过200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发生的大规模的行政区兼并运动,评估了其影响,认为激烈变动的行政区划会给地方经济带来不稳定,而且在简单的行政区兼并之后,行政区划的壁垒又会以新的形式、在新的地域形成,因此如果将得失进行全面的衡量,... 通过200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发生的大规模的行政区兼并运动,评估了其影响,认为激烈变动的行政区划会给地方经济带来不稳定,而且在简单的行政区兼并之后,行政区划的壁垒又会以新的形式、在新的地域形成,因此如果将得失进行全面的衡量,则很难肯定长江三角洲的行政区兼并是成功的。文章进而分析了行政区兼并背后深层次的体制原因,认为长江三角洲的行政区经济是一种阶段性的合理存在,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那还会继续强化。最后研究指出长江三角洲的行政区兼并将会推动该地区的行政体制改革,以及这一地区正在走向区域管治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区域管治 行政区划 行政区经济 行政体制改革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124
18
作者 孙东琪 张京祥 +3 位作者 张明斗 于正松 胡毅 周亮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60-1071,共12页
本文利用DEA模型、层次分析法和耦合度模型分析了1980-2010年长江三角洲16个地级市的城市化效率、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并对其耦合关系进行了理论初探,提出了概念模型。结果表明:①30年间,长三角城市化... 本文利用DEA模型、层次分析法和耦合度模型分析了1980-2010年长江三角洲16个地级市的城市化效率、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并对其耦合关系进行了理论初探,提出了概念模型。结果表明:①30年间,长三角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总体经历了缓慢上升—急剧上升—缓慢下降—急剧下降的过程,呈倒"U"型发展;②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效率耦合关系不同,在一定时期,提高城市化效率可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水平的发展也可提高城市化效率;但当城市化效率和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城市化效率的提高不再成为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也不会过多地影响城市化效率;③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动态耦合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会首先摆脱城市化效率带来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效率 投入产出 经济发展水平 耦合关系 长江三角洲
原文传递
长江三角洲国家AAAA级旅游区空间结构 被引量:118
19
作者 卞显红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7-160,共4页
文章首先测算了反映长江三角洲国家AAAA级旅游区空间结构总体特征的指标:α指数,β指数与γ指数;然后测算了空间结构旅游节点特征的指标:旅游区通达性指数与旅游区网络中心;最后从总体空间分布类型与区域内空间分布类型两方面对空间分... 文章首先测算了反映长江三角洲国家AAAA级旅游区空间结构总体特征的指标:α指数,β指数与γ指数;然后测算了空间结构旅游节点特征的指标:旅游区通达性指数与旅游区网络中心;最后从总体空间分布类型与区域内空间分布类型两方面对空间分布类型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国家AAAA级旅游区 空间结构 空间分布
下载PDF
长三角与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条件对比研究——兼论环渤海次区域旅游合作道路选择 被引量:86
20
作者 殷柏慧 吴必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3-37,共5页
本文从区域旅游角度对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旅游合作条件进行对比分析 ,认为两个区域都具有经济圈的背景支撑、旅游业发展水平高、资源优势度大、旅游合作尝试早等共性 ;差异性在于区域内部均衡性、空间结构和旅游合作阶段等方面。试图从... 本文从区域旅游角度对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旅游合作条件进行对比分析 ,认为两个区域都具有经济圈的背景支撑、旅游业发展水平高、资源优势度大、旅游合作尝试早等共性 ;差异性在于区域内部均衡性、空间结构和旅游合作阶段等方面。试图从区域客观属性来解释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进展缓慢的问题 ,并针对环渤海区域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区域旅游合作 长江三角洲地区(长三角) 环渤海地区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