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伪《尚书》的出现及考辨的历史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绪敏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1-66,共6页
伪《尚书》的考辨经历了从西汉到清乾嘉时期长达近1800多年的历史。一些人出于炫名、牟利或其他目的,先后伪造了两部伪《尚书》,一部是汉成帝时东莱人张霸伪作的百二篇《尚书》,另一部是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献的《古文尚书》,共五十... 伪《尚书》的考辨经历了从西汉到清乾嘉时期长达近1800多年的历史。一些人出于炫名、牟利或其他目的,先后伪造了两部伪《尚书》,一部是汉成帝时东莱人张霸伪作的百二篇《尚书》,另一部是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献的《古文尚书》,共五十八篇。该书前有一篇伪造的孔安国《序》,及孔安国为《古文尚书》作的传。其次,还零散地出现一些伪篇。百二篇《尚书》当时就被确定为伪书。《泰誓》等伪篇经过马融等人的考辨,也真相大白。从北宋开始,一些学者开始怀疑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的真实性,首先发疑的是宋代的吴棫,其后朱熹不仅对其发疑而且进行了考辨,他对经书疑辨的示范作用影响深远。明代的梅鷟首次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考辨,直接启迪了清初阎若璩等人作进一步全面系统的论证,最终宣示了伪《古文尚书》作伪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古文尚书》 考辨 朱熹 梅鹜 阎若璩
下载PDF
从清华简《说命》看古书的反思 被引量:3
2
作者 杜勇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共7页
清华简《说命》即先秦文献多次引用过的古本《说命》。于今见存的梅本古文《尚书·说命》从形式到内容都与竹简本不同,再次证明前人把晚书二十五篇断为伪作,铁案如山。同时表明新阶段对古书的反思——只有科学认识前人的辨伪成果,... 清华简《说命》即先秦文献多次引用过的古本《说命》。于今见存的梅本古文《尚书·说命》从形式到内容都与竹简本不同,再次证明前人把晚书二十五篇断为伪作,铁案如山。同时表明新阶段对古书的反思——只有科学认识前人的辨伪成果,辩证分析传统的辨伪方法,正确把握古书的辨伪维度,才能使重写学术史的工作真正成为经得起事实和历史检验的名山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说命》 阎若璩 疑古辨伪
原文传递
《尚书古文疏证》成书考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燕 《晋中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86-88,共3页
阎若璩年二十即疑《古文尚书》之伪,自康熙十一二年间沉思属稿,康熙二十二年,《尚书古文疏证》第一卷已成定本,此前京师已多有副本。《疏证》前四卷草创后,阎氏曾别录四本。康熙二十七年,《疏证》五卷本成,时阎氏五十有三。此后,阎氏将... 阎若璩年二十即疑《古文尚书》之伪,自康熙十一二年间沉思属稿,康熙二十二年,《尚书古文疏证》第一卷已成定本,此前京师已多有副本。《疏证》前四卷草创后,阎氏曾别录四本。康熙二十七年,《疏证》五卷本成,时阎氏五十有三。此后,阎氏将前四卷陆续修定为两卷。至康熙三十二年,已成八卷之本。但至康熙四十三年阎氏去世时,《疏证》并未最终成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古文疏证》 阎若璩 成书
下载PDF
人文研究中知识性的发掘与梳理之研究方法管窥——以阎若璩、钱穆等的考据实践为例
4
作者 袁晶 《贵州文史丛刊》 2015年第4期76-81,共6页
知识性的发掘与梳理是人文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路向,是追问真相的一种形态,主要涉及知识性和基础性的研究工作,本文以钱穆、阎若璩、康有为等人的考据实践为例,分析了此种研究路向的特点,旨在强调其基础作用。此外,也需要认识到它以... 知识性的发掘与梳理是人文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路向,是追问真相的一种形态,主要涉及知识性和基础性的研究工作,本文以钱穆、阎若璩、康有为等人的考据实践为例,分析了此种研究路向的特点,旨在强调其基础作用。此外,也需要认识到它以知识为研究对象,但却不见得一定会受到知识的束缚。在人文研究中,追问真相与意义建构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各有其作用,而不存在价值上的高下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考据学 阎若璩 钱穆
下载PDF
由怀疑到证实:由宋至清抉发《古文尚书》伪迹的理路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光胜 《中原文化研究》 2018年第5期108-113,共6页
《今文尚书》佶屈聱牙,《古文尚书》平易晓畅,吴棫、朱熹对《古文尚书》的怀疑,主要是出于语言风格的差异。明代梅从语句、文体、史实及传授源流等方面抉摘《古文尚书》的作伪痕迹,和宋儒并无切实的证据相比,他的考据方法有了实质性推... 《今文尚书》佶屈聱牙,《古文尚书》平易晓畅,吴棫、朱熹对《古文尚书》的怀疑,主要是出于语言风格的差异。明代梅从语句、文体、史实及传授源流等方面抉摘《古文尚书》的作伪痕迹,和宋儒并无切实的证据相比,他的考据方法有了实质性推进。清儒阎若璩首先确立孔壁《古文尚书》为真实可信,然后将汉代文献记载中真《古文尚书》的内容与梅赜本对照,由根柢至枝节,全方位抉摘梅赜本《古文尚书》之罅漏。由宋至清,学者们筚路蓝缕,后出转精,最终使"《古文尚书》伪书说"成为学术定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尚书》 朱熹 阎若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