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绿江河口地区沉积物特征及悬沙输送 被引量:44
1
作者 高建华 高抒 +1 位作者 董礼先 张经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33,共8页
根据鸭绿江河口区 4 个站位的潮周期测量数据和 3 个柱状样的粒度数据,对悬沙的输送规律以及口门地区最大浑浊带的形成机制、悬沙输送方向以及物质来源和动力条件进行了分析。计算分析表明,鸭绿江是一条落潮流占优势的河流,平均流作... 根据鸭绿江河口区 4 个站位的潮周期测量数据和 3 个柱状样的粒度数据,对悬沙的输送规律以及口门地区最大浑浊带的形成机制、悬沙输送方向以及物质来源和动力条件进行了分析。计算分析表明,鸭绿江是一条落潮流占优势的河流,平均流作用、斯托克斯漂移效应以及水深与悬沙浓度的潮变化引起的悬沙输送是其河口区最主要的悬沙输送机制。3 个柱状样粒度参数自东向西的变化反映了鸭绿江口西侧沿岸地区动力条件和沉积环境的变化:沉积物的平均粒径变小,分选变差,并且更正偏,物源的多元化特征逐渐增强。物源和河口区沿岸沉积动力环境的差异以及潮相的周期变化使 3 个柱状样中的环境敏感粒度组分对应着不同的粒径分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沙输送 粒度参数 最大浑浊带 输运机制 鸭绿江
下载PDF
鸭绿江河口及近岸地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4
2
作者 高建华 李军 +3 位作者 王珍岩 汪亚平 白凤龙 程岩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0-438,共9页
对鸭绿江河口不同地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和埋藏通量的垂向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独特的动力环境等因素对重金属分布的影响;评价了鸭绿江河口地区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结果显示,自1920年代到2000年以来,除了Cu的含... 对鸭绿江河口不同地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和埋藏通量的垂向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独特的动力环境等因素对重金属分布的影响;评价了鸭绿江河口地区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结果显示,自1920年代到2000年以来,除了Cu的含量和埋藏通量逐年减小之外,Cr、Ni、Zn、Cd、Pb、As和Hg的浓度和埋藏通量具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鸭绿江河口地区重金属总体污染程度为重到严重,其中西水道沉积物的重金属总体污染程度和总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均最高,重金属污染已经对鸭绿江河口地区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危害;粒度控制效应不是鸭绿江河口地区重金属分布的最主要影响因素;Cu和其他几种重金属有着不同的来源;最大浑浊带独特的动力机制是造成中水道重金属(除Cu外)的高值分布区和最大浑浊带内的高悬沙浓度分布区相对应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动力机制 最大浑浊带 鸭绿江
下载PDF
鸭绿江口的潮汐特征 被引量:26
3
作者 白凤龙 高建华 +2 位作者 汪亚平 程岩 林天岩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13,共7页
对1985年和1996年鸭绿江口6个站位的水位数据进行调和分析,结果显示,鸭绿江口的潮汐以半日潮为主,M2分潮占优。此外,潮高日不等和涨落潮历时不等的现象较为显著,与实测水位结果一致;由口门向上游方向潮差逐渐减小,落潮历时增大,涨潮历... 对1985年和1996年鸭绿江口6个站位的水位数据进行调和分析,结果显示,鸭绿江口的潮汐以半日潮为主,M2分潮占优。此外,潮高日不等和涨落潮历时不等的现象较为显著,与实测水位结果一致;由口门向上游方向潮差逐渐减小,落潮历时增大,涨潮历时减小,且落潮历时长于涨潮历时。最下游枢岛验潮站的平均海平面为0.08m;最上游丹东站为1.14m(1985);从下游至上游平均海平面呈现增大趋势,主要原因是鸭绿江口为向上游迅速束窄的狭长形喇叭口,大面潮水涌入后水位被束窄抬升所致。利用调和常数计算的潮位与观测数据基本吻合,表明研究区观测期间水位主要受潮汐作用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 潮汐调和分析 潮波 鸭绿江口
下载PDF
鸭绿江口及邻近浅海碎屑矿物特征与物源辨识 被引量:22
4
作者 程岩 刘月 +3 位作者 李富祥 刘敬伟 张亮 高建华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50-1960,共11页
通过分析鸭绿江口及邻近浅海表层沉积物的碎屑矿物特征,讨论了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碎屑矿物的沿程变化、指示性矿物、特征指数方面的差异及其示踪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鸭绿江口与邻近浅海的沉积物可能来自于不同的物源区;西水道的沉积保留... 通过分析鸭绿江口及邻近浅海表层沉积物的碎屑矿物特征,讨论了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碎屑矿物的沿程变化、指示性矿物、特征指数方面的差异及其示踪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鸭绿江口与邻近浅海的沉积物可能来自于不同的物源区;西水道的沉积保留了较多的鸭绿江历史沉积的特点;中水道沉积与现代河流相近;辽东浅滩的沉积物质来源以河流为主,兼有来自浅海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矿物 鸭绿江口 物源辨识
原文传递
鸭绿江口湿地鸻鹬类停歇地的生物生态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宋伦 杨国军 +1 位作者 李爱 王年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7500-7510,共11页
鸭绿江口湿地是鸻鹬类在东亚—澳大利亚北迁路线上的最重要停歇地,潮间带上的双壳类、腹足类、多毛类等底栖动物为鸻鹬类提供了能量保障。2010年3月—2011年6月对鸭绿江口潮间带的生物生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群落结构相... 鸭绿江口湿地是鸻鹬类在东亚—澳大利亚北迁路线上的最重要停歇地,潮间带上的双壳类、腹足类、多毛类等底栖动物为鸻鹬类提供了能量保障。2010年3月—2011年6月对鸭绿江口潮间带的生物生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简单,主要以双壳类、腹足类和多毛类为主,优势种演替明显,系统具有低多样性低密度的特点。鸻鹬类能量补充来源相对匮乏,饵料生物量的更新速度较慢,所提供的能值也相对较低,江户明樱蛤、青蛤(幼体)和长吻沙蚕是鸻鹬类的主要食物来源。鸻鹬类主要集中在低潮带下区觅食,在北迁高峰期对低潮带下区饵料生物影响较显著,尤其对江户明樱蛤丰度影响最明显。泥螺作为优势种,生态位最宽,分布于整个调查断面和潮带,但因体表分泌一种毒性粘液而不被鸻鹬类取食。饵料生物的种群补充能力较强,在鸻鹬类迁徙高峰期之后,饵料丰度和生物量又会恢复到正常水平。虽然目前人类对鸻鹬类的威胁显现较小,但使人类—生态系统—滨鸟之间持续和谐统一,必须综合考量鸭绿江口湿地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系统各关键组分之间的生态关联,兼顾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鸻鹬类 生物生态 摄食压力 鸭绿江口 潮间带 迁徙停歇地
下载PDF
鸭绿江河口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家胜 高建华 +4 位作者 李军 王珍言 严杰 白凤龙 程岩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31,共7页
对鸭绿江河口地区的56个站位沉积物的常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常量元素含量在鸭绿江西岸潮滩地区和西部海域波动较小,而在上游地区和河口口门地区变动较大,在河口最大浑浊带内出现两... 对鸭绿江河口地区的56个站位沉积物的常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常量元素含量在鸭绿江西岸潮滩地区和西部海域波动较小,而在上游地区和河口口门地区变动较大,在河口最大浑浊带内出现两个峰值。R型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粒度控制效应对鸭绿江河口地区常量元素的含量分布起着主要作用,贡献方差达76.55%。运用Q型聚类分析将各站位归为两种类型,揭示出沉积动力环境的差异是造成这种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分区特征的最主要因素。此外,通过与附近河口对比发现鸭绿江河口及近岸地区沉积物中的常量元素含量同朝鲜半岛的河流、中朝准地台花岗岩以及朝鲜半岛花岗岩比较接近,但与长江和黄河有着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常量元素 控制因素 鸭绿江河口
下载PDF
鸭绿江口及邻近海域生物群落的胁迫响应 被引量:16
7
作者 宋伦 王年斌 +1 位作者 杨国军 宋永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90-2802,共13页
利用ABC曲线法结合粒径谱理论对鸭绿江口近岸海域的生物群落特征、优势种演替、多样性水平、稳定性状况等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构建了鸭绿江口近岸海域生物群落稳定性的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鸭绿江口滨海湿地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简单,优势... 利用ABC曲线法结合粒径谱理论对鸭绿江口近岸海域的生物群落特征、优势种演替、多样性水平、稳定性状况等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构建了鸭绿江口近岸海域生物群落稳定性的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鸭绿江口滨海湿地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简单,优势种演替明显,受外界干扰较大。春、夏季浮游植物以r-对策者为主,群落数量偏离平衡点;秋季以r-对策者为主的微小型浮游植物逐渐被中大型k-对策者演替,群落完成反馈调节,恢复到平衡点。浮游动物由于较高的能量供应其幼体全年一直处于较高优势水平,但生态效率转换相对较慢。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简单,优势种演替明显,系统具有低多样性低密度的特点,群落在夏季受外界扰动较大。游泳生物群落主要以小型个体为主,已处于极不稳定状态。构建的群落稳定性评估模型测算结果与上述结论基本一致,这也验证了该评估模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与实用性。综合以上分析结果,说明鸭绿江口近岸海域生物群落稳定性较差,受外界干扰比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曲线 生态对策 生物群落 生态稳定性 标准生物量粒径谱 胁迫响应 鸭绿江口
下载PDF
鸭绿江口及毗邻浅海沉积物重金属富集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比较 被引量:15
8
作者 程岩 刘月 +3 位作者 李富祥 高建华 刘敬伟 张亮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6-525,共10页
为研究鸭绿江河口及毗邻浅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比较了鸭绿江口及毗邻浅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多金属污染度的沿程变化,分析了重金属的分布富集规律;讨论了采用不同的背景值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地累积指数、生物效应浓... 为研究鸭绿江河口及毗邻浅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比较了鸭绿江口及毗邻浅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多金属污染度的沿程变化,分析了重金属的分布富集规律;讨论了采用不同的背景值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地累积指数、生物效应浓度3种评价方法中的差异及其对生态风险评价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鸭绿江口及毗邻浅海的潜在生态风险总体属于低风险等级,其中毗邻浅海和潮滩的重金属污染较轻,西汊道的污染相对较重.重金属的高值分布区与混浊带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大,对鸭绿江口及毗邻浅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贡献率较高的重金属污染因子是Cu,Hg和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江口 毗邻浅海 重金属 富集特征 潜在生态风险
下载PDF
鸭绿江河口地区沉积物的粒度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9
作者 冉隆江 石勇 +4 位作者 高建华 刘月 李富祥 白凤龙 李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42,共12页
通过对比鸭绿江河口不同地区柱状样的粒度参数及敏感组分变化规律,分析了河口不同地区沉积动力环境和沉积特征的差异;结合代表性柱状样的210Pb测年,分析了柱状样在不同时期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沉积特征变化。结果表明,西水道主要受... 通过对比鸭绿江河口不同地区柱状样的粒度参数及敏感组分变化规律,分析了河口不同地区沉积动力环境和沉积特征的差异;结合代表性柱状样的210Pb测年,分析了柱状样在不同时期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沉积特征变化。结果表明,西水道主要受潮流作用而含有泥沙互层,粒度参数变化小;西岸潮滩受潮流和波浪作用含有贝壳碎屑,并在顶部出现粗化层。近几十年来,鸭绿江河口地区沉积特征的变化主要由于人类活动对水沙入海通量的影响:1941年以前柱状样的波动沉积特征反映了河流山溪性特征;1941—1970(1980)年随水沙入海通量减少而呈现砂含量降低、粉砂增加的特征;1970(1980)—1990年由于水沙入海通量变化较小,而呈现沉积物组成和敏感组分保持稳定的特征;但1990年后随水沙入海通量的进一步降低,邻近河口区域的沉积物出现明显的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粒度 水沙通量 水动力特征 人类活动 鸭绿江
下载PDF
鸭绿江河口湿地鸟类生境的破坏与修复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明 《生态科学》 CSCD 2003年第2期186-188,共3页
鸭绿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发现鸟类210种,目前只是在核心区才保留有少许的自然生境——黑嘴鸥(Larus saundersi)的巢址,生境破碎化、片段化现象严重。文章运用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兼顾保护与发展... 鸭绿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发现鸟类210种,目前只是在核心区才保留有少许的自然生境——黑嘴鸥(Larus saundersi)的巢址,生境破碎化、片段化现象严重。文章运用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兼顾保护与发展,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进行生境修复,加强生态管理,使得鸭绿江河口湿地真正成为众多鸟类迁徙路上理想的歇脚地、加油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江河口 湿地 鸟类 生境破坏 生境修复 生态管理
下载PDF
基于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的鸭绿江口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富祥 张春鹏 +2 位作者 王路 刘敬伟 张亮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0-106,共7页
为了研究鸭绿江河口地区沉积物的来源和沉积环境,对不同断面43个点位表层沉积物进行了采样分析,通过对沉积物的分类和粒度参数的计算,探讨了沉积物类型和粒度参数的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鸭绿江河口地区的表层沉积物类型... 为了研究鸭绿江河口地区沉积物的来源和沉积环境,对不同断面43个点位表层沉积物进行了采样分析,通过对沉积物的分类和粒度参数的计算,探讨了沉积物类型和粒度参数的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鸭绿江河口地区的表层沉积物类型主要为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和极少量黏土质粉砂,其中砂的分布范围最广;鸭绿江河口地区表层沉积物来源具有多元性和空间差异性,以河流径流输砂为主体,同时也有浅海表层沉积物的向陆运动,其中鸭绿江下游地区沉积物来源主要为河流输送,中水道、西水道、辽东浅滩的沉积物来源既有河流输送又有浅海表层沉积物的向陆运动;河口不同区域的沉积环境不同,既有河流径流影响又有海洋潮汐和波浪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鸭绿江河口系统演变提供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江口 表层沉积物 粒度 沉积环境
下载PDF
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对鸭绿江口河床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程岩 刘月 +4 位作者 高建华 张春鹏 李富祥 刘敬伟 张亮 《地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9-620,共12页
本文以鸭绿江口西汊道连续性较好、时间分辨率较高、以海湾性质为主的2处现代沉积物为样本,对其沉积速率、粒度特征、碎屑矿物、重金属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柱状样记录了1920年以来西汊道上游的沉积过程,平均沉积速率约为0.98cm/a,粒度参... 本文以鸭绿江口西汊道连续性较好、时间分辨率较高、以海湾性质为主的2处现代沉积物为样本,对其沉积速率、粒度特征、碎屑矿物、重金属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柱状样记录了1920年以来西汊道上游的沉积过程,平均沉积速率约为0.98cm/a,粒度参数、指示性碎屑矿物、重金属的垂向分布显示出这里的沉积是以海相河口湾沉积为主,但交替存在河流沉积。通过与前期研究成果的比较,揭示了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对鸭绿江口河床演变的影响。其中,兴修水利对河床演变的影响集中在早期,并带来了河床地貌的重大改变,西汊道失去了河流主汊道的地位;围垦带来的河床演变出现在中期,对河床地貌的影响也很深刻,表现为陆域面积不断扩大,水域面积不断缩小;航道治理等人类活动对河床演变的影响出现在中后期,河床地貌没有明显的改变;最近的人类活动影响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江口 人类活动 河床演变
原文传递
鸭绿江口近百年来重金属垂向沉积的污染评价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月 程岩 +4 位作者 李富祥 张春鹏 刘敬伟 张亮 高建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9-494,共6页
以鸭绿江口西汊道连续性较好、时间分辨率较高、以海湾性质为主的沉积柱状样为样本,对其沉积速率、粒度、重金属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结合210Pb测年结果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对鸭绿江口近百... 以鸭绿江口西汊道连续性较好、时间分辨率较高、以海湾性质为主的沉积柱状样为样本,对其沉积速率、粒度、重金属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结合210Pb测年结果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对鸭绿江口近百年来重金属的垂向沉积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鸭绿江河口的重金属污染除Cu外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体现了人类活动在自然演变中的强烈响应;粒度不是控制鸭绿江河口重金属积累的唯一因素,除w(Cu)和w(As)外,w(Hg)、w(Cr)、w(Ni)、w(Zn)、w(Pb)及w(Cd)之间有着较好的相关性,说明这些重金属元素有较为一致的沉积环境.大多数重金属受控于工业和农业的污染物排放,而Cu主要来源于采矿污染.用中朝地台页岩作为背景值进行地累积指数的污染评价表明,大多数重金属污染级别目前已达到中等到强的程度,说明鸭绿江口的重金属污染正在日益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江口 重金属 沉积记录 污染评价
下载PDF
鸭绿江河口西岸潮间带柱状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对流域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应飞 高建华 +4 位作者 石勇 杨飏 李富祥 刘月 程岩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4年第1期64-76,共13页
2010年和2011年在鸭绿江西水道和西岸潮间带共采集4根柱状样,通过对210Pb测年、粒度、总有机碳、重金属元素等多指标综合分析,探讨了:(1)鸭绿江河口西水道和西岸潮间带柱状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垂向分布及其来源;(2)重金属分布的粒度控制作... 2010年和2011年在鸭绿江西水道和西岸潮间带共采集4根柱状样,通过对210Pb测年、粒度、总有机碳、重金属元素等多指标综合分析,探讨了:(1)鸭绿江河口西水道和西岸潮间带柱状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垂向分布及其来源;(2)重金属分布的粒度控制作用;(3)不同时期的粒度和重金属分布变化及其对流域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Cu和Zn可能来源于有机质降解的内源释放;Cr和Ni表征了岩石风化剥蚀形成陆源碎屑的自然来源;Cd和Pb反映了人类活动的影响。(2)除西岸潮间带的Cd和Pb含量可能部分受来源影响外,研究区的粒度效应是控制鸭绿江地区重金属含量分布的最主要因素。(3)粒度变化与流域演变密切相关,重金属含量对流域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明显,大致以1940年、1970年、1995年为界分为四个沉积阶段:1940年以前,自然演变对鸭绿江河口西岸潮间带的重金属分布控制明显,而1940年来至今,人类活动的控制作用日益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流域变化 人类活动 潮间带 鸭绿江
下载PDF
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大凌河、鸭绿江近岸海域春季主要生物种类的营养级 被引量:6
15
作者 田甲申 李多慧 +4 位作者 王摆 周遵春 鹿志创 尤广然 吴英超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81-1186,共6页
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了大凌河、鸭绿江近岸海域春季主要渔业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计算主要生物种类的营养级,构建了河口近岸海域主要生物种类的连续营养谱。结果表明:大凌河、鸭绿江近岸海域主要生物的δ15N、δ13C值范围分别为... 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了大凌河、鸭绿江近岸海域春季主要渔业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计算主要生物种类的营养级,构建了河口近岸海域主要生物种类的连续营养谱。结果表明:大凌河、鸭绿江近岸海域主要生物的δ15N、δ13C值范围分别为8.2‰~14.1‰、-22.9‰^-16.6‰,7.9‰~13.2‰、-20.6‰^-16.1‰;大凌河口海域主要生物资源种类营养级范围为2.8~3.9,其中,甲壳类为2.9~3.5,腹足类为2.8~3.1,双壳类为2.9~3.4,鱼类为3.4~3.9;鸭绿江口海域主要生物资源种类营养级范围为2.8~3.7,其中,甲壳类为3.0~3.6,头足类为3.4~3.5,腹足类为2.8~3.0,双壳类为2.9~3.2,鱼类为3.1~3.7;连续营养谱显示,两个河口近岸海域初级消费者主要为泥螺、四角蛤蜊,两个河口近岸海域次级消费者主要为甲壳类,高级消费者同为鱼类。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大凌河口、鸭绿江口近岸海域主要渔业生物的连续营养谱,为渔业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大凌河口 鸭绿江口 营养级 海洋生物
原文传递
基于遥感的鸭绿江河口湿地结构演变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春鹏 刘敬伟 +3 位作者 郑存德 刘月 张亮 程岩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0-167,共8页
利用历史资料和Landsat TM卫星遥感图像,采用目视判读与实地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鸭绿江河口湿地1983年、1995年和2007年的格局变化,揭示了其结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983年至2007年间,鸭绿江口湿地总面积有所增加,其中湿地结构发生... 利用历史资料和Landsat TM卫星遥感图像,采用目视判读与实地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鸭绿江河口湿地1983年、1995年和2007年的格局变化,揭示了其结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983年至2007年间,鸭绿江口湿地总面积有所增加,其中湿地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自然湿地面积以4.16km2/年速度显著减少,而人工湿地面积以23.43km2/年速度大幅增加;湿地主要的增加来源是水稻田和养殖场,主要下降湿地类型为滩涂和芦苇;人类工农业生产活动是鸭绿江河口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总体上导致湿地生物生存空间减少,湿地自身生态功能不断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江口 湿地 结构演变 遥感
原文传递
鸭绿江河口湿地近40年景观格局变化:中朝对比 被引量:7
17
作者 焉恒琦 毛德华 +2 位作者 朱卫红 王宗明 李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83-2894,共12页
鸭绿江河口是东北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选取鸭绿江河口湿地为对象,以Landsat MSS/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与随机森林的遥感分类方法获取了1980—2020年鸭绿江河口的6期土地覆被数据,通过... 鸭绿江河口是东北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选取鸭绿江河口湿地为对象,以Landsat MSS/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与随机森林的遥感分类方法获取了1980—2020年鸭绿江河口的6期土地覆被数据,通过分析湿地面积、景观指数、湿地质心迁移及中朝湿地对比等,定量解析人类活动对湿地景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40年间,研究区内湿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国一侧湿地损失率较高,为15%;朝鲜一侧湿地损失率为12%;(2)景观指数揭示了鸭绿江河口湿地趋于破碎化,景观间连通度降低;(3)耕地与人工表面的增加是造成湿地损失的主要因素,耕地、人工表面扩张等人为胁迫呈现上升趋势;(4)40年间,沼泽湿地斑块质心向海的方向移动1.4 km;对鸭绿江河口湿地的保护还需进一步的提升。本研究可为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开发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湿地面积 景观格局 跨境 鸭绿江河口
原文传递
鸭绿江口湿地新记录外来种——禾叶慈姑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彦文 黄胜君 +2 位作者 赵兴楠 刘帆 赵骥民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1-633,共3页
近年来在中国东北鸭绿江口湿地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和植被演替研究时发现一种国内未曾记录的慈姑属植物,经研究确认,该种原产北美,为东亚地区首次记录的水生植物Sagittaria graminea。依种加词的含义,初步拟定该种的中文名为"禾叶慈... 近年来在中国东北鸭绿江口湿地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和植被演替研究时发现一种国内未曾记录的慈姑属植物,经研究确认,该种原产北美,为东亚地区首次记录的水生植物Sagittaria graminea。依种加词的含义,初步拟定该种的中文名为"禾叶慈姑"。调查了该种目前的分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姑属 鸭绿江口 禾叶慈姑
下载PDF
鸭绿江口重金属沉积记录的环境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红军 程岩 +1 位作者 刘月 高建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96-2306,共11页
对采自鸭绿江主汊道的3根柱状样进行了放射性测年、粒度和重金属含量等指标的测试.通过放射性元素测年,得出其沉积速率分别为1.88、1.60和1.48 cm·a^(-1),由此建立年代框架.重金属垂向分布、R型聚类、地累积指数及沉积通量的分析... 对采自鸭绿江主汊道的3根柱状样进行了放射性测年、粒度和重金属含量等指标的测试.通过放射性元素测年,得出其沉积速率分别为1.88、1.60和1.48 cm·a^(-1),由此建立年代框架.重金属垂向分布、R型聚类、地累积指数及沉积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鸭绿江主汊道沉积的8种重金属的垂向分布具有阶段性,1981年前后(3个柱状样分别对应62、58和44 cm处)是重要的时间节点.R型聚类显示出3类物源,元素Zn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Cr、Cu和Pb具有人为和自然双重来源,Cd、Hg、As和Ni主要来源于陆源物质的风化.主汊道重金属的含量总体上在逐年缓慢增加,但由于主汊道受到强大水动力的稀释作用,使其对鸭绿江口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小,绝大多数重金属元素的地累积指数为-1.15~1.01,为无污染和偶有轻微污染的状态.受区域物源供给的限制,各重金属元素沉积通量在多数时段接近或低于背景值,总体上人类活动对鸭绿江主汊道重金属的沉积影响不大.鸭绿江的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沉积记录并不同步,主汊道的重金属污染程度显著小于西汊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江口 重金属 沉积记录 环境意义
原文传递
鸭绿江河口区鱼虾群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解玉浩 唐作鹏 +3 位作者 解涵 李勃 张世东 于福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26,共7页
:1997~ 1998年在鸭绿江口设 4个测站 ,双月 1次捕取样品 ,进行鱼虾群落研究。渔获 66种水生动物 ,其中鱼类 4 8种、甲壳类 11种、其他动物 7种。出现频率最高的前 5种为斑尾复虎鱼、拟棒鞭水虱、亚洲公鱼、脊尾白虾和纹缟虎鱼。数... :1997~ 1998年在鸭绿江口设 4个测站 ,双月 1次捕取样品 ,进行鱼虾群落研究。渔获 66种水生动物 ,其中鱼类 4 8种、甲壳类 11种、其他动物 7种。出现频率最高的前 5种为斑尾复虎鱼、拟棒鞭水虱、亚洲公鱼、脊尾白虾和纹缟虎鱼。数量比例最高的前 5种优势种为拟棒鞭水虱 (31.82 % )、糠虾 (2 5 .4 4% )、中国毛虾 (2 1.2 1% )、斑尾复虎鱼 (17.35 % )和亚洲公鱼 (0 .5 % )。各站生物量指数和物种丰度分别变化于3.83~ 33139.5 9和 0 .34~ 2 5 2 8.2 4。群落物种的多样性指数 (H′)变化于 0 .2 91~ 2 .889。优势度指数(C1) 0 .15 5~ 0 .914 ,均匀度指数 (J′) 0 .113~ 0 .970。群落间相似性系数 (CS) 2~ 3站最高 (平均 0 .649) ,1~4站最低 (平均 0 .2 4 5 )。群落物种种类和数量分布与季节和生态条件密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江河口区 鱼类 甲壳类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