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仁王经》的西夏译本
被引量:23
- 1
-
-
作者
聂鸿音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古文献研究室
-
出处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49,共6页
-
文摘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收藏的西夏文《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实际上分属两个不同的译本,即11世纪的初译本和12世纪的校译本,后者在1194年由智能法师奉罗太后敕命校订并在纪念仁宗的法会上散施。本文首次公布了校译本的一则发愿文和一则题记,加以汉译和注释,并且通过不同译本的对勘展示了校译的细节。
-
关键词
佛教
西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翻译
-
Keywords
Buddhism
xixia
Renwang Huguo Boruo Boluomiduo Jing
translation.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西夏番姓汉译再研究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佟建荣
-
机构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
-
出处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0-96,125,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西夏姓名研究"(项目编号:11@ZH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西夏番姓资料,尤其是近些年来面世的西夏文资料,对研究西夏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缺失汉文史料的校勘,不但译法混乱,且西夏文史料与汉文史料互不关联,使得这批珍贵的资料在实际研究中很难应用。文章利用史料考证及语音分析的方法,为31组西夏番姓作了夏汉勘同,密切了汉文史料与西夏文史料的联系,并用勘同结果规范统一了学界已有的各种译法。
-
关键词
西夏
西夏文
番姓
汉译
-
Keywords
xixia
xixia language
ethnic surname
Han translation.
-
分类号
H211.7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
-
题名《黄石公三略》西夏译本正文的文献特征
被引量:7
- 3
-
-
作者
钟焓
-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
-
出处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5-91,共7页
-
文摘
本文对迄今尚无学者做过专门研究的俄藏黑水城文献中的《黄石公三略》西夏译本正文的文献性质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它所据的汉文底本既不是当时官定的《武经七书》本,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宋以前的古本,而是与《武经七书》本和古本均有联系的本子,但与古本的契合程度更高。这种内容上的双重性反映了该版本在《三略》的流变史上处于从古本向以《武经七书》本为代表的今本过渡的位置。
-
关键词
《黄石公三略》
西夏本
文献版本
文献特征
-
Keywords
Huangshigong Sanlüe
xixia translation
version.
-
分类号
H211.7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
-
题名西夏译本《持诵圣佛母般若多心经要门》述略
被引量:5
- 4
-
-
作者
聂鸿音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7-89,共3页
-
文摘
《持诵圣佛母般若多心经要门》是西夏国师德慧从梵丈翻译的一部“念诵法”,不见于历代著录。本文对这部佛教作品加以标点整理,目的是为西夏佛教史补充一份新资料。
-
关键词
西夏
佛经
翻译
般若心经
国师
-
Keywords
xixia
Buddhist sūtrɑ
translation
ryɑ-Bhɑgɑvɑtī-prɑjāpārɑmitā-hrdɑyɑ-sūtrɑ
state preceptor
-
分类号
K245.3
[历史地理—历史学]
G25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孔子和坛记》的西夏译本
被引量:5
- 5
-
-
作者
聂鸿音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古文献研究室
-
出处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9-95,共7页
-
文摘
《孔子和坛记》是中古时期在我国西北地区产生的一部道家俗文学著作,其汉文原本已佚,唯西夏译本尚存。前人已经发现该书的叙述线索套用了《庄子.渔父》,本文则进一步指出其汉文原本的撰成时间应在唐代中叶以后,内容为佛、道两家思想的杂糅,且作者的文化水平不高,这是唐宋西夏时代佛教与道教世俗化的反映。文章最后利用西夏译本对相应的汉文底本进行了构拟,希望能为西夏学和古代河西俗文学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
关键词
西夏
翻译
道教
俗文学
庄子
-
Keywords
xixia
translation
Daoism
folk literature
Zhuangzi
-
分类号
G25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西夏译场图》人物分工考
被引量:4
- 6
-
-
作者
段岩
彭向前
-
机构
湖北美术学院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
-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2-136,共5页
-
文摘
关于中国古代佛经译场多为文字记载,唯有《西夏译场图》作了形象的描绘。本文主要依据《宋会要辑稿》《佛祖统纪》中关于宋代译场的记载,首次对《西夏译场图》中的人物分工作了考察,据此我们可以了解9位西夏高僧各自在佛学上的过人之处。这对西夏僧人身份的考证不无裨益,也有利于对古代佛经译场方面的研究。文章最后对《西夏译场图》的版画艺术特征略加探讨。
-
关键词
西夏
译场
人物分工
佛教版画
-
Keywords
xixia Dynasty
translation forum
the division of characters
Buddhist engraving
-
分类号
K246.3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在线夏汉电子字典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柳长青
-
机构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
宁夏大学数学计算机学院
-
出处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9-352,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803104)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Z0836)
宁夏高等学校科研资助项目(2009)
-
文摘
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西夏文、汉文和英文之间的在线双向翻译.首先讨论了在线夏汉电子字典应用程序基本结构,建立了夏汉电子字典关系型数据库.然后对静态图像和动态水印2种方法显示西夏文字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模糊查询技术实现了基于汉文、西夏文、英文、四角号码及夏汉字典顺序号等5种关键字的自动检索功能.最终实现了网络下的在线夏汉电子字典应用程序.在此基础之上,初步建立了西夏文献在线文本资源数据库,为今后建立西夏数字化资源库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少数民族古文字计算机数字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
关键词
西夏文
电子字典
在线翻译
图像处理
信息处理
-
Keywords
xixia characters
electronic dictionary
online translation
image process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西夏文《大宝积经》卷九的翻译特点
- 8
-
-
作者
张映晖
-
机构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西夏研究》
2020年第4期22-25,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夏文学作品选、译、注及西夏文学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6BMZ02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比对汉文本《大宝积经》,西夏文《大宝积经》卷九最为明显的特点是经文中存在通假字,这缘于佛经经文的繁杂性和西夏文字难易的混杂性;在翻译技巧方面,对于经文中出现的佛教专名采用了音译的方式,并按照玄奘译经标准对其西夏翻译用字做了统一;在翻译语言的表达方面,语序颠倒的现象较为普遍;从翻译语言风格上来看,使用了口语化的语言。总体来看,除了通假字的使用以外,上述翻译特点符合翻译哲学中的“同化”原则,是西夏译经者为了西夏僧俗更好地理解经文作出的一种努力。
-
关键词
西夏文
大宝积经
翻译特点
-
Keywords
xixia scripts
Maha ratna kuta sutra
translation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H211.7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
-
题名“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西夏文化翻译传播模式构建
- 9
-
-
作者
蔺艳
-
机构
宁夏师范学院
-
出处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7年第5期68-71,共4页
-
基金
2017年宁夏师范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NXSFYB1728)的研究成果
-
文摘
自习近平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之后,随着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浪潮,宁夏成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作为宁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夏文化对宁夏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翻译在本质上与文化传播密不可分,本文引进传播学相关原理,尝试构建西夏文化翻译传播模式,以期为西夏文化的翻译传播和发展提供借鉴。
-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西夏文化
翻译传播模式
-
Keywords
One Belt and One Road, xixia culture
the mode of spreading xixia culture through translation
-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