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岫岩地震序列视应力变化及其预测意义 被引量:47
1
作者 王琼 陈学忠 王林瑛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97,共7页
选取辽宁省地震局沈阳数字化地震台网中的岫岩、营口、本溪、北镇、新民5个台的波形记录, 计算了1999年11月29日岫岩MS5.4地震序列视应力值。5 个台资料的计算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即岫岩序列的视应力变化特征具有显著的共性特征: 震... 选取辽宁省地震局沈阳数字化地震台网中的岫岩、营口、本溪、北镇、新民5个台的波形记录, 计算了1999年11月29日岫岩MS5.4地震序列视应力值。5 个台资料的计算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即岫岩序列的视应力变化特征具有显著的共性特征: 震前低视应力阶段、震时高视应力阶段和震后逐渐降低的调整至稳定阶段, MS5.4 主震和5.1 级最大强余震前视应力升高, 表明视应力可作为中强震及震后地震趋势预测的判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视应力 地震趋势 岫岩地震 地震序列
下载PDF
Shear-wave splitting beforeand after the 1999 Xiuyan earthquake in Liaoning, China 被引量:15
2
作者 太龄雪 高原 +3 位作者 曹凤娟 石玉涛 吴晶 焦明若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0-354,共15页
Using seismic waveform data recorded at station YK (Yingkou) of Liaoning Telemetry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ear-wave splitt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Xiuyan MS5.9 (ML5.3) eart... Using seismic waveform data recorded at station YK (Yingkou) of Liaoning Telemetry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ear-wave splitt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Xiuyan MS5.9 (ML5.3) earthquake in November 29, 1999 with SAM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ominant polarizations of fast shear-waves at YK is in direction of ENE-WSW, consistent with the direction of regional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 and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direction of the regional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 North China; time-delays increasing before Xiuyan earthquake may shows accumulation of stress before earthquake. The predominant polarizations of fast shear-waves at YK are also related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mall earthquakes and correlate with the fault strike. The histogram of monthly average polarizations of fast shear-waves shows that polarizations of fast shear-waves also seems to change from two months before the earthquake, but it still needs more data for ver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地震 剪切波分裂 偏振方向 时间延迟
下载PDF
岫岩-海城5.6级地震地震地质背景及其发震构造 被引量:9
3
作者 万波 《东北地震研究》 2000年第2期27-32,共6页
讨论了1999年11月29日岫岩-海城5.6级地震的地震地质背景,并依据地震震中分布、等震线形态、地震与断裂的关系等分析了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结果表明,这次地震仍然是海城地震区内的地震活动,其发震构造是NW向海城河断裂.
关键词 岫岩-海城 地震 断裂 发震构造
下载PDF
辽宁岫岩5.4级地震临震预测 被引量:6
4
作者 谷光裕 于龙伟 +2 位作者 王安东 卢良玉 王玉莹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8-84,共7页
简要介绍了 1 999年 1 1月 2 9日辽宁岫岩 MS5.4地震成功预报的震前主要预测依据及基本思路。通过对震前辽宁地区地震中短期危险性的分析 ,确定辽南地区是未来主震的危险地区。根据地震活动的区域特性及岫岩偏岭震群活动的规律 ,判定岫... 简要介绍了 1 999年 1 1月 2 9日辽宁岫岩 MS5.4地震成功预报的震前主要预测依据及基本思路。通过对震前辽宁地区地震中短期危险性的分析 ,确定辽南地区是未来主震的危险地区。根据地震活动的区域特性及岫岩偏岭震群活动的规律 ,判定岫岩震群的前震性质。利用地震活动性参数计算结果和震前在震中及邻近地区出现前兆短临异常的统计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震预报 地震序列 震群 岫岩地震 地震活动 前震 震源机制
下载PDF
1999年11月29日辽宁岫岩5.4级地震序列的破裂过程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学忠 盖增喜 +2 位作者 周仕勇 郭铁栓 朱令人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59-662,共4页
关键词 岫岩地震 相对定位 破裂过程 1999年 地震序列 震源
下载PDF
辽宁岫岩M_S5.9地震前应力积累的讨论 被引量:7
6
作者 吴晶 太龄雪 +2 位作者 高原 石玉涛 焦明若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44,共8页
使用营口地震台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对1999年11月29日辽宁岫岩MS5.9地震前后进行剪切波分裂分析,结果表明剪切波分裂参数在岫岩地震前后有明显的变化,慢剪切波时间延迟在岫岩地震前约142天开始增加,揭示了震前的应力积累过程。应力积累... 使用营口地震台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对1999年11月29日辽宁岫岩MS5.9地震前后进行剪切波分裂分析,结果表明剪切波分裂参数在岫岩地震前后有明显的变化,慢剪切波时间延迟在岫岩地震前约142天开始增加,揭示了震前的应力积累过程。应力积累的持续时间与震级的关系符合对数坐标下的直线拟合经验统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地震 应力积累 剪切波分裂 时间延迟 偏振方向
下载PDF
辽河盆地地下流体异常与岫岩MS5.6地震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元生 刘贵和 佟凤兰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41-246,257,共7页
分析了 1 999年 1 1月 2 9日岫岩MS5 .6地震前 ,辽河油田 6口观测井的前兆异常特征 .观测项目有水位、采液量、采气量及套管压力等 .该次地震前 6口井的观测资料均出现明显的趋势异常和短临前兆异常 ,辐且具有较好的同步性 ,异常形态表... 分析了 1 999年 1 1月 2 9日岫岩MS5 .6地震前 ,辽河油田 6口观测井的前兆异常特征 .观测项目有水位、采液量、采气量及套管压力等 .该次地震前 6口井的观测资料均出现明显的趋势异常和短临前兆异常 ,辐且具有较好的同步性 ,异常形态表现为升 降 升型 .抽水、注水、气压、温度等干扰因素对观测资料没有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势异常 临震异常 地下流体 岫岩地震 地震预报
下载PDF
1999年辽宁省岫岩5.4级地震的临震预报及其地震活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吕培苓 郑大林 +4 位作者 刘蒲雄 陈学忠 陈荣华 王慧敏 吕梅梅 《国际地震动态》 2000年第3期4-7,共4页
1999年 11月 2 9日 12时 10分 (北京时间 ) ,中国辽宁省岫岩地区发生一次 5 .4级地震。这次地震前 ,在震区记录到丰富的中小地震活动 ,组成了完整的地震系列。该系列具有小震频度随时间增多 ,震级上升 ,b值较低 ,地震位置集中和地震 P... 1999年 11月 2 9日 12时 10分 (北京时间 ) ,中国辽宁省岫岩地区发生一次 5 .4级地震。这次地震前 ,在震区记录到丰富的中小地震活动 ,组成了完整的地震系列。该系列具有小震频度随时间增多 ,震级上升 ,b值较低 ,地震位置集中和地震 P波初动一致 ,将其判断为震前系列 ,并抓住了前震活动从密集突然变为相对平静这一大震即将发生的特征 ,作出了临震预报 ,于 11月 2 8日晚将临震意见通报给辽宁省地震局有关部门。这次地震的预报取得了减灾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震系列 临震预报 岫岩地震 地震活动性 地震
下载PDF
应用RTL算法对岫岩M_s5.4地震的回顾性预测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永振 曹凤娟 《东北地震研究》 2008年第1期39-43,共5页
基于文献[1-2]的研究成果,利用改进的RTL算法,对1999年岫岩MS5.4地震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岫岩地震前RTL的时间扫描与空间扫描结果均有明显的短期异常,且异常区复盖未来震中区。
关键词 RTL算法 岫岩地震 短期异常 时间扫描 空间扫描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rupture process of the 1999 M=5.4 Xiuyan, Liaoning, earthquake sequence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学忠 盖增喜 +2 位作者 周仕勇 郭铁栓 朱令人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1年第6期701-704,共4页
关键词 xiuyan earthquake master event location method rupture process
下载PDF
营口—海城地震活动特征总结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睿 王琳 韩敏红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56-59,共4页
本文利用营口市地震台记录到的地震资料,对1975年海城7.3级地震和1999年海城岫岩5.4级地震的活动特征及地震地质背景进行分析。认为这两次地震同属一种类型在不同地段上的地壳应力在不同时间的释放。从中找到它们之间共同的活动特征以... 本文利用营口市地震台记录到的地震资料,对1975年海城7.3级地震和1999年海城岫岩5.4级地震的活动特征及地震地质背景进行分析。认为这两次地震同属一种类型在不同地段上的地壳应力在不同时间的释放。从中找到它们之间共同的活动特征以及不同之处,这对于本地区地震分析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地震 营口-海城地震 前震 主震余震
下载PDF
岫岩5.4级地震前震源参数与地震波异常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萍 邹向荣 仇小丽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8年第2期7-13,共7页
通过搜集辽宁地震台网1997~2004年8个台站记录的ML≥2.5地震观测资料,结合前期工作,对岫岩5.4级地震前后地震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岫岩5.4级地震前,P波初动、P波和S波振幅比、小震综合节面解及岫岩ML≥4.0地震震源机... 通过搜集辽宁地震台网1997~2004年8个台站记录的ML≥2.5地震观测资料,结合前期工作,对岫岩5.4级地震前后地震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岫岩5.4级地震前,P波初动、P波和S波振幅比、小震综合节面解及岫岩ML≥4.0地震震源机制解等同时出现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振幅 矛盾符号比 岫岩地震
下载PDF
辽宁岫岩地区地震地质背景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仇小丽 吴明大 仇小华 《东北地震研究》 2006年第4期40-47,共8页
本文在分析辽宁岫岩地区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地震活动、地球物理场及深部构造等资料的基础上,对岫岩地区的地震地质背景和地震危险性作了分析和研究。认为在岫岩西北部的偏岭地区属海城地震的余震区,地震活动受北西向海城河断裂的控... 本文在分析辽宁岫岩地区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地震活动、地球物理场及深部构造等资料的基础上,对岫岩地区的地震地质背景和地震危险性作了分析和研究。认为在岫岩西北部的偏岭地区属海城地震的余震区,地震活动受北西向海城河断裂的控制,这里具备发生5-6级地震的构造条件。其它地区属中、小地震活动区。在有旋扭构造发育的地区,当外区有强震发生时有可能出现震害加重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地区 地震地质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1999年11月29日岫岩5.4级地震回顾与思考
14
作者 王松阳 王亮 +2 位作者 柯秋实 钱蕊 李梦莹 《防灾减灾学报》 2019年第A01期83-87,共5页
1999年11月29日12时10分,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海城交界地区(40°32′N,123°02′E)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极震区烈度Ⅶ度。由于在震前作出了准确的临震预报,各级政府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使此次地震成为继197... 1999年11月29日12时10分,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海城交界地区(40°32′N,123°02′E)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极震区烈度Ⅶ度。由于在震前作出了准确的临震预报,各级政府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使此次地震成为继1975年海城7.3级地震成功预报后的又一起典型成功预报案例。在通过回顾1999年岫岩5.4级地震成功预报过程,总结此次地震预报成功的经验,并作出理性评判,结合新时代下防震减灾新局面,展开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岫岩地震 回顾 思考
下载PDF
岫岩偏岭5.6级地震前辽河盆地地下流体映震特征
15
作者 刘贵和 佟凤兰 +2 位作者 张振岭 曾庆红 李军 《东北地震研究》 2000年第4期44-51,共8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1999年11月29日岫岩偏岭5.6级地震前,辽河盆地内7口观测井的前兆异常特征。观测项目有水位、采液量、采气量及套管压力等。这次地震前这7口井的观测资料均出现明显的趋势异常和短临前兆异常,并且具有较好的同步性。异... 本文主要分析了1999年11月29日岫岩偏岭5.6级地震前,辽河盆地内7口观测井的前兆异常特征。观测项目有水位、采液量、采气量及套管压力等。这次地震前这7口井的观测资料均出现明显的趋势异常和短临前兆异常,并且具有较好的同步性。异常形态多数表现为升-降-升型。油田抽水、注水、采油、采气及大气压、固体潮等干扰因素对观测资料没有影响,异常是真实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地震 趋势异常 临震异常 前兆 地下流体
下载PDF
1999年岫岩地震序列尾波Q_c的变化过程 被引量:39
16
作者 王伟君 刘杰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44,共8页
采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利用近场台站岫岩台和营口台波形资料,计算了1999年岫岩地震序列S尾波品质因子Qc,得到了3个分量10个频率点上Qc随时间进程的变化。将序列分为3个时段:前震时段、强余震活动时段、序列结束时段,分别计算出每个时段... 采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利用近场台站岫岩台和营口台波形资料,计算了1999年岫岩地震序列S尾波品质因子Qc,得到了3个分量10个频率点上Qc随时间进程的变化。将序列分为3个时段:前震时段、强余震活动时段、序列结束时段,分别计算出每个时段内Qc与频率的关系Qc(f),最后计算了整个序列的Qc(f)。结果表明,Qc在大震前后有较明显的变化,基本趋势是震前Qc增高,震后降低。另外,在不同的台站和不同的分量上Qc变化有不同的反映灵敏度。比较该方法与Aki单次散射模型方法在计算结果上的差别,认为Sato方法在本文的数据处理上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 尾波品质因子Qc Sato单次散射模型 Aki单次散射模型
下载PDF
岫岩地震序列的平均波速比前兆异常 被引量:24
17
作者 刁桂苓 周仕勇 +3 位作者 刘杰 张学民 李晓峰 张民 《华北地震科学》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主要利用辽宁数字地震台网的数据并补充部分模拟台网的资料,得到岫岩地震序列1999年11月~2000年5月2级以上地震的P、S波到时,共计包含302个事件接近12000个到时数据,纵、横波到时差约4~32s,选取同时被5个或5个以上台站所记录到的地震... 主要利用辽宁数字地震台网的数据并补充部分模拟台网的资料,得到岫岩地震序列1999年11月~2000年5月2级以上地震的P、S波到时,共计包含302个事件接近12000个到时数据,纵、横波到时差约4~32s,选取同时被5个或5个以上台站所记录到的地震,由最小二乘法计算平均波速比.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计算每次地震的平均波速比所使用台站的数目在20个左右;全部拟合结果的相关系数超过0.99,标准误差s小于1,s的均值为0.48.全部地震波速比的平均值是1.71,稍低于线弹性体的比值1.73.分析认为:事件通过相对定位法修订震源位置,绝大多数地震的震源深度在10~12km.那么地震波射线经过的路径是从此深度到地表台站,平均波速比所反映的是地壳上层的状态.波速比的滑动平均值在1999年11月29日的5.4级主震和2000年1月12日的5.0级强余震前出现连续低值的异常现象.讨论认为5级震前的异常变化结果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地震序列 数字地震记录 平均波速比 低值前兆异常现象
下载PDF
岫岩-海城5.4级地震前小震震源机制解与记录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萍 于龙伟 +4 位作者 李涯 迮安民 刘天阁 吴野 杨红艳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3年第1期29-38,共10页
采用Pn、Pg初始波初动符号,利用乌尔夫网上半球投影,用作图方法求解了岫岩-海城震区(1999年1月~1999年11月29日)主震前辽宁数字地震台网记录(ML≥2.5)的41个小震的震源机制参数。结合前震记录的某些特征,对主震前应力方向的时空变化,... 采用Pn、Pg初始波初动符号,利用乌尔夫网上半球投影,用作图方法求解了岫岩-海城震区(1999年1月~1999年11月29日)主震前辽宁数字地震台网记录(ML≥2.5)的41个小震的震源机制参数。结合前震记录的某些特征,对主震前应力方向的时空变化,震源错动性质进行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动符号 震源机制 岫岩-海城地震 作图方法 应力 时空变化
下载PDF
1999年11月29日岫岩5.4级地震序列震源参数测定及标度关系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艳娥 陈学忠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67,共9页
根据Andrews谱积分的方法,采用近震源Brune圆盘模型,测定了1999年11月29日辽宁岫岩MS5.4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结果表明,得到辐射能量与震级的关系,与古登堡-里克特给出的关系基本一致;地震矩与震级的关系中斜率和截距都小于陈培善等给... 根据Andrews谱积分的方法,采用近震源Brune圆盘模型,测定了1999年11月29日辽宁岫岩MS5.4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结果表明,得到辐射能量与震级的关系,与古登堡-里克特给出的关系基本一致;地震矩与震级的关系中斜率和截距都小于陈培善等给出的全球结果;视应力与震级呈半对数线性关系;在双对数坐标下视应力随地震矩的增加而增加;地震矩随拐角频率的7次方衰减,在地震序列的不同阶段各参数的拟合关系斜率也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地震序列 震源参数 标度关系
下载PDF
1999年海城-岫岩地震序列的精准定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智娴 Brian W Stump +3 位作者 陈运泰 Robert B Herrmann Rongmao Zhou Chris T Hayward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1-278,共8页
1999年11月29日,北京时间12点10分39秒(04:10:39UTC)在我国辽宁海城—岫岩地区发生了一次MS5.4地震.这次地震是继1975年2月4日海城MS7.3地震之后该地区发生的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区域性的辽宁数字地震台网记录了这一序列的前震、主震与... 1999年11月29日,北京时间12点10分39秒(04:10:39UTC)在我国辽宁海城—岫岩地区发生了一次MS5.4地震.这次地震是继1975年2月4日海城MS7.3地震之后该地区发生的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区域性的辽宁数字地震台网记录了这一序列的前震、主震与余震.本文运用该台网的记录资料,用双差法对海城—岫岩地震序列重新定位,得到了该序列事件之间精确的相对位置;然后以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IGCEA)与美国南卫理大学(SMU)合作的辽宁海城—岫岩地区地震试验场宽频带地震台网(BSN)记录的、经过精准定位的地震作为近震源观测的"地面实况"(groundtruth,GT)事件进行校正,得到了这一地震序列的既精确又准确的震源参数.由此得出1999年海城—岫岩地震的发震构造是与1975年海城地震的发震构造海城河—大洋河断裂邻近的康家岭断裂.康家岭断裂的走向与海城河—大洋河断裂走向一致,均为WNW--ESE方向.它们都是在中国东北—华北地区近ENE--WSW向、几乎水平的压应力场作用下产生的断裂.1999年海城—岫岩地震是在海城河—大洋河断裂的影响带动下,邻近的、与其走向一致的康家岭断裂活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9年海城—岫岩地震 1975年海城地震 地震精准定位 双差地震定位法 地震序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