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宁盆地黄土区典型草本植物单根抗拉力学特性试验 被引量:36
1
作者 刘亚斌 李淑霞 +2 位作者 余冬梅 胡夏嵩 杨幼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57-166,共10页
为进一步探讨西宁盆地黄土区草本植物根系固土护坡力学效应,该项研究以种植于西宁盆地自建试验区生长期为150 d的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 Linn.Gaertn.)及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3... 为进一步探讨西宁盆地黄土区草本植物根系固土护坡力学效应,该项研究以种植于西宁盆地自建试验区生长期为150 d的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 Linn.Gaertn.)及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3种草本植物作为试验供试种,通过单根拉伸试验对比分析了3种草本植物在不同根径级别条件下,单根抗拉力、单根抗拉强度以及单根极限延伸率的差异性及其与根径之间的关系,同时进一步分析了3种草本植物单根在拉伸过程中表现出的应力-应变特征。试验结果表明:3种草本植物根径在(0.10,0.20]、(0.20,0.30]、(0.30,0.40]、(0.40,0.50]及(0.50,0.60]mm 5个根径级别条件下,紫花苜蓿单根抗拉力和单根抗拉强度较垂穗披碱草平均高1.32倍、1.30倍,较细茎冰草平均高1.26倍、1.31倍;垂穗披碱草单根极限延伸率较细茎冰草和紫花苜蓿平均高1.13倍和2.16倍。进一步研究表明,在根径为0.10~0.60 mm条件下,3种草本植物单根抗拉力和单根抗拉强度随着根径的增加,分别呈幂函数增长和幂函数降低关系;3种草本植物单根极限延伸率随着根径的增加呈逐渐增大变化趋势。单根拉伸试验过程中,3种草本植物单根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表现出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应变硬化及断裂破坏4个阶段,其中垂穗披碱草和细茎冰草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具有双峰值现象。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根系增强边坡土体抗剪强度的作用相对较为显著,其次为细茎冰草和垂穗披碱草。该项研究成果对于科学有效防治研究区高寒干旱环境条件下,坡面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地质灾害现象的发生,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特性 应力 应变 植被 西宁盆地 寒旱环境 草本植物 单根拉伸试验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西宁盆地中始新世-渐新世沉积物颜色与气候变化 被引量:28
2
作者 徐丽 苗运法 +7 位作者 方小敏 宋春晖 夏维民 闫晓丽 韩文霞 张启波 陈传飞 戴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9,共8页
始新世-渐新世是古近纪气候变化中最显著的时期.通过对西宁盆地42.5—26.0Ma沉积物颜色指标的详细分析,发现颜色参数L^*,a^*,b^*曲线明显以32.8Ma为界分为上下两段.其中:L^*值在下段(42.5-32.8Ma)波动剧烈并呈缓慢降... 始新世-渐新世是古近纪气候变化中最显著的时期.通过对西宁盆地42.5—26.0Ma沉积物颜色指标的详细分析,发现颜色参数L^*,a^*,b^*曲线明显以32.8Ma为界分为上下两段.其中:L^*值在下段(42.5-32.8Ma)波动剧烈并呈缓慢降低趋势,至32.8Ma左右大幅度降低,此后(32.8—26.0Ma)波动变小、稍有回升;a^*,b^*值则与L^*值的变化趋势相反,在下段(42.5-32.8Ma)呈逐渐增大趋势,剧烈波动,在32.8Ma左右时突然大幅度升高,至上段波动变小.结合西宁盆地孢粉、有机质及CaCO3质量分数变化的特征分析,该区域在32.8Ma时可能发生大幅度的降温事件(对应于海洋记录所揭示的Oi-1事件),此事件之前气候干旱程度相对较弱、氧化作用逐渐增强、气候波动剧烈.在Oi-1事件之后大陆性干旱程度增强、氧化强烈、气候波动幅度较小.这是在该区高分辨率获得Oi-1事件前后气候变化的记录,它对始新世—渐新世全球气候变冷背景下陆地系统响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古近纪 西宁盆地 青藏高原 沉积物颜色
下载PDF
西宁盆地黄土区草本和灌木组合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增强土体抗剪强度效应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亚斌 胡夏嵩 +2 位作者 余冬梅 杨幼清 朱海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1-481,共11页
为了研究草本和灌木组合种植条件下根系的护坡力学效应,本试验以种植于西宁盆地自建试验区生长期为1 a的6种草本和灌木组合作为试验供试种,在草本和灌木组合根-土复合体原状试样直剪试验基础上,评价了6种组合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边坡土... 为了研究草本和灌木组合种植条件下根系的护坡力学效应,本试验以种植于西宁盆地自建试验区生长期为1 a的6种草本和灌木组合作为试验供试种,在草本和灌木组合根-土复合体原状试样直剪试验基础上,评价了6种组合根系分布特征及其对边坡土体抗剪强度的增强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区6种草本和灌木组合根系主要分布在边坡地表以下0~30 cm深度范围内,含根量随着取样深度增加呈线性函数或指数函数降低趋势;6种组合草本与灌木根系质量比随着土体深度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大的变化趋势,且两者间符合二次函数关系;6种草本和灌木组合根-土复合体黏聚力在边坡地表以下0~30 cm深度范围内,较素土黏聚力增幅为2.47%~70.96%,说明草本和灌木组合根系能够起到增强边坡土体黏聚力的作用,其中组合5(紫花苜蓿+垂穗披碱草+碱茅+草地早熟禾+柠条锦鸡儿)对边坡土体黏聚力的增强作用相对较为显著。上述试验成果对于西宁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生态恢复和植被护坡工程实施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盆地 草本和灌木组合 根系分布 根-土复合体 抗剪强度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西宁盆地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沉积物岩石磁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24
4
作者 脱世博 方小敏 +3 位作者 宋春晖 苗运法 张涛 昝金波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29-838,共10页
文章通过对西宁盆地谢家剖面上部(620~819m)厚度190m,有精确年代控制且无明显相变的晚渐新世一早中新世的湖相沉积物样品的磁化率系统测量,建立了该区晚渐新世一早中新世高分辨率的磁化率变化序列,揭示高、低频磁化率在约25Ma和2... 文章通过对西宁盆地谢家剖面上部(620~819m)厚度190m,有精确年代控制且无明显相变的晚渐新世一早中新世的湖相沉积物样品的磁化率系统测量,建立了该区晚渐新世一早中新世高分辨率的磁化率变化序列,揭示高、低频磁化率在约25Ma和21Ma存在两次明显的台阶式长期增大趋势,并在约23.8Ma,21.6Ma和19.8Ma叠加短期峰值,在时间上可能分别对应全球此时的长期变冷趋势及全球性Mi-1.1事件、Mi-18事件和Mi-laa事件短暂快速变冷事件,而频率磁化率记录几乎没有变化。代表性样品的系列岩石磁学分析,揭示出沉积物的载磁矿物主要为假单畴(PSD)的磁铁矿,同时可能还存在赤铁矿和针铁矿;磁化率增大主要由假单畴磁铁矿的含量增多引起,而不是通常情况下的成壤作用形成的超顺磁颗粒的增多引起,推测青藏高原东北部隆升导致的侵蚀增强,或干旱化,或两者兼并,可能是导致西宁盆地上述磁化率增强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盆地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 湖泊沉积物 磁化率 古环境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沉积化学风化程度及古环境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西营 马海州 谭红兵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3-47,共5页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部西宁盆地大墩岭剖面24种常微量元素的测定及数据的处理分析,研究了该地区黄土沉积的化学风化程度及某些地球化学特征。相对上部陆壳(UCC)元素平均值,大墩岭剖面显著富集Ca、Mg、Ti、V、Cr、Ni、Y、Zr等,而亏损Si、A...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部西宁盆地大墩岭剖面24种常微量元素的测定及数据的处理分析,研究了该地区黄土沉积的化学风化程度及某些地球化学特征。相对上部陆壳(UCC)元素平均值,大墩岭剖面显著富集Ca、Mg、Ti、V、Cr、Ni、Y、Zr等,而亏损Si、Al、K、Na、Sr、Nb等;相对于中国黄土(CL)元素平均值,大墩岭剖面明显富含Fe、Ca、Mg、K、Ti、Cr、Mn、Cu、Rb、Sr、Nb、Ba和P,而Si、Na、Co、Ni、Pb则表现为亏损;在UCC标准化图与CL标准化图中,大墩岭黄土与古土壤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大墩岭剖面尚处于脱Ca、Na的大陆风化初期阶段。与其他地区的风尘沉积相似,大墩岭黄土沉积很可能也起源于上部陆壳,但不排除物源存在一定差别。风尘堆积时该区的气候环境比黄土高原要干冷,这与青藏高原第四纪以来的强烈隆升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沉积 化学风化 青藏高原 古环境
下载PDF
西宁盆地黄土区2种灌木植物根–土界面微观结构特征及摩擦特性试验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亚斌 胡夏嵩 +2 位作者 余冬梅 李淑霞 杨幼清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70-1280,共11页
以种植于西宁盆地自建试验区生长期为2 a的灌木植物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 Maxim.)为试验供试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方法,分析了这2种灌木根表面、与根接触土体表面、未与根接触土体表面... 以种植于西宁盆地自建试验区生长期为2 a的灌木植物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 Maxim.)为试验供试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方法,分析了这2种灌木根表面、与根接触土体表面、未与根接触土体表面的微观结构特征及其对根–土界面摩擦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单根拉拔试验定量评价2种灌木根–土界面静摩擦因数和单位面积摩擦阻力。扫描电镜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根表面粗糙程度相对高于霸王;与2种灌木根接触土体表面均表现出相对平整和致密的特征;未与根接触土体表面则表现出凹凸不平和粗糙多孔状的特征。灌木根生长过程中对与其接触的土体表面存在平整化作用,平整化后的与根接触土体表面粗糙度显著降低,故根–土界面摩擦特性主要取决于根表面粗糙程度。单根拉拔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柠条锦鸡儿较霸王具有相对更为显著的根–土界面静摩擦因数(分别为0.74±0.03和0.56±0.04)和根–土界面单位面积摩擦阻力(分别为22.94±1.15 kPa和17.26±1.36 kPa)。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寒旱环境条件下西宁盆地黄土区植物根–土相互作用力学机制,以及科学、有效地防治研究区和与区内自然条件相类似的其他地区,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西宁盆地 黄土区 根–土界面微观结构 拉拔试验 摩擦特性
原文传递
新近系谢家阶层型剖面古地磁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武力超 岳乐平 +2 位作者 王建其 F.Heller 邓涛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3,共4页
古地磁测量表明,中国新近系谢家阶界线层型剖面——西宁盆地谢家剖面共记录了18个正极性段与17个负极性段,与标准极性柱中C5Bn.2n—C7n.1n之间的极性带能很好的对应。剖面中谢家组的年龄为17.32—21.58Ma,谢家哺乳动物群的年龄约为21Ma... 古地磁测量表明,中国新近系谢家阶界线层型剖面——西宁盆地谢家剖面共记录了18个正极性段与17个负极性段,与标准极性柱中C5Bn.2n—C7n.1n之间的极性带能很好的对应。剖面中谢家组的年龄为17.32—21.58Ma,谢家哺乳动物群的年龄约为21Ma,相当于MN2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系 谢家阶 年代地层学 古地磁 西宁盆地 青海
原文传递
基于水分和原位电导率的西宁盆地盐渍土含盐量估算模型 被引量:20
8
作者 徐志闻 刘亚斌 +4 位作者 胡夏嵩 余冬梅 杨幼清 李鸿宇 陶小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8-154,共7页
为了探讨西宁盆地黄土状盐渍土导电特性与土体本身含水率和含盐量之间的关系,该文在土体洗盐试验基础上,测得了不同含水率和含盐量条件下黄土状盐渍土电导率,分析了土体电导率与含水率、含盐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建... 为了探讨西宁盆地黄土状盐渍土导电特性与土体本身含水率和含盐量之间的关系,该文在土体洗盐试验基础上,测得了不同含水率和含盐量条件下黄土状盐渍土电导率,分析了土体电导率与含水率、含盐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土体电导率与含水率、含盐量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在土体含盐量一定条件下随着土体含水率增加土体电导率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且二者之间符合幂函数关系;土体含盐量愈高条件下土体含水率增加对电导率的影响则愈为显著。在土体含水率一定的条件下,土体电导率随着含盐量增加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且二者之间符合线性函数关系;当土体含水率相对较高时,含盐量增加对电导率的影响程度亦较为显著。对建立的区内黄土状盐渍土电导率与含水率、含盐量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R2=0.995)进行验证,相对误差在10%之内,表明模型可有效确定含水率大于5%且小于25%(?5.52%)及含盐量为0.18%~2.18%条件下黄土状盐渍土的含盐量。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及其周边地区黄土状盐渍土其盐渍化程度划分、工程地质特性评价,以及土体盐渍化等地质灾害现象的科学防治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 含水率 多元回归分析 西宁盆地 黄土状盐渍土 含盐量
下载PDF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cooling and aridification linked to Cenozoic global cooling:Evidence from n-alkane distributions of Paleogene sedimentary sequences in the Xining Basin 被引量:16
9
作者 LONG LiQun FANG XiaoMin +2 位作者 MIAO YunFa BAI Yan WANG YongL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1年第15期1569-1578,共10页
The Xining Basin o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holds the longest continuous Cenozoic stratigraphic record in China.The sequence record contains considerable information on the history of Tibetan uplift and assoc... The Xining Basin o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holds the longest continuous Cenozoic stratigraphic record in China.The sequence record contains considerable information on the history of Tibetan uplift and associated climatic change.In particular,high resolution n-alkane biomarker proxy and pollen records have been obtained from the Paleogene sediments of the Xiejia section of the basin.A combination of the n-alkane and palynological records reveals that the paleoclimate in the Xining Basin experienced a long-term cooling trend from 50.2 to 28.2 Ma with a distinctive ecological event spanning 37.5 to 32.7 Ma.Since this ecological event,a vertical zonation of vegetation from lowland arid grasses,to middle-elevation subtropical broad-leaf plants,to high-elevation coniferous trees was established.We interpret that these changes in climate and vegetation were probably responses to a combination of long term global cooling since the Eocene climatic optimum and uplift of the surrounding mountains on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in the early Cenozo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分布 青藏高原北部 西宁盆地 早第三纪 全球变冷 新生代 沉积层序 降温
原文传递
西宁盆地黄土区荷载条件下植被护坡力学效应 被引量:16
10
作者 许桐 刘昌义 +3 位作者 胡夏嵩 徐志闻 申紫雁 余冬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2-151,共10页
为探讨西宁盆地黄土区边坡在荷载条件下植物根系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该项研究以西宁盆地西山长岭沟流域为试验区,在自建边坡上种植草本植物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灌木植物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通过在边坡坡顶施加载... 为探讨西宁盆地黄土区边坡在荷载条件下植物根系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该项研究以西宁盆地西山长岭沟流域为试验区,在自建边坡上种植草本植物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灌木植物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通过在边坡坡顶施加载荷,边坡坡面布设位移计与土压力盒的方式,监测荷载条件下边坡坡面土体位移与土压力变化;在此基础上,对边坡植被根-土复合体开展剪切试验,分析荷载条件下边坡坡面不同位置处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及其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坡顶荷载条件下,在边坡相同位置处的根-土复合体粘聚力c值均大于施加载荷前;3种植物边坡的根-土复合体粘聚力c值均大于相同条件的未种植素土边坡;在荷载条件下,组合植被边坡的坡面土体位移量显著小于单一植被边坡和素土边坡,组合植被边坡在竖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量与草本植被边坡相比减小1.60~1.77 mm,与灌木植被边坡相比减小3.78和4.11 mm,与素土边坡相比减小7.39和6.29 mm。研究结果对防治高寒半干旱地区坡面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地质灾害,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试验 根-土复合体 抗剪强度 荷载 西宁盆地 寒旱环境 位移量
下载PDF
西宁盆地始新世/渐新世过渡期孢粉植物群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11
作者 赵秀丽 张春霞 +3 位作者 吴海斌 任祥斌 常琳 郭正堂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89-1499,共11页
始新世-渐新世之交(EOT),全球气候急剧变冷,由"温室期"进入了"冰室期",是新生代以来重大气候事件之一.为了更好揭示该时期陆地气候环境变化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本文选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西宁盆地始新世/渐新世过渡期... 始新世-渐新世之交(EOT),全球气候急剧变冷,由"温室期"进入了"冰室期",是新生代以来重大气候事件之一.为了更好揭示该时期陆地气候环境变化过程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本文选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西宁盆地始新世/渐新世过渡期的地层,通过距离西宁市区约7km的塔山村一带(36.5&#176;N,101.8&#176;E)的塔山剖面马哈拉沟组中的孢粉样品分析,建立了两个孢粉组合,自下而上为:Ⅰ Nitrariadites-Meliaceoidites-Quercoidites (35.4~33.9Ma),Ⅱ Quercoidites-Labitricolpites-Qinghaipollis(33.3 ~ 33.2Ma),表明西宁盆地植被由晚始新世的暖温带半干旱的疏林灌丛、疏林,在早渐新世向干旱的温带疏林草原的转化,指示该区域在33.9~33.3Ma期间气温明显下降并伴随干旱化持续现象.西宁地区该植被变化可能是对EOT时期全球变冷事件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晚始新世-早渐新世 气候变化 马哈拉沟组 西宁盆地
原文传递
西宁盆地晚始新世石膏-红色泥岩旋回的古环境指示 被引量:11
12
作者 肖国桥 周新郢 +2 位作者 葛俊逸 詹涛 姚政权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9-924,共6页
始新世时期东亚环境在轨道时间尺度上变化特征的研究对于认识青藏高原规模较小、两极无冰盖、高大气CO_2浓度背景下天文因素对东亚环境演化的驱动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西宁盆地塔山剖面石膏-红色泥岩互层沉积的粒度、颜色和孢粉进行分... 始新世时期东亚环境在轨道时间尺度上变化特征的研究对于认识青藏高原规模较小、两极无冰盖、高大气CO_2浓度背景下天文因素对东亚环境演化的驱动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西宁盆地塔山剖面石膏-红色泥岩互层沉积的粒度、颜色和孢粉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晚始新世时期该区石膏-红色泥岩旋回的古环境指示意义及其与轨道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红色泥岩层粒度较粗,其中孢粉含量较少,以蒿粉和藜粉为主,指示草原或疏林草原景观;石膏层粒度较细,其中孢粉含量丰富,以栎属、楝属、麻黄属、松科植物为主,指示相对温暖湿润的灌丛-森林景观。西宁盆地规律的石膏-红色泥岩旋回具有广泛的空间可对比性,符合轨道尺度上的气候变化特征。晚始新世时期,西宁地区石膏-红色泥岩旋回体现了地球轨道对该区沉积环境和植被变迁的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始新世 西宁盆地 石膏-红色泥岩旋回 古环境
下载PDF
西宁盆地热储构造概念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森琦 李长辉 +5 位作者 孙王勇 许伟林 辛元红 石维栋 王占昌 范永贵4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6-136,共11页
基于西宁盆地地热地质条件的研究,在Donaldson管状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西宁盆地热储构造概念模型是大地热流为热源-低热导率岩层聚热-深循环逐渐加热受迫对流为机制-构造控水控热。进而揭示出,尽管西宁盆地地热异常分布范围较广,但也并... 基于西宁盆地地热地质条件的研究,在Donaldson管状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西宁盆地热储构造概念模型是大地热流为热源-低热导率岩层聚热-深循环逐渐加热受迫对流为机制-构造控水控热。进而揭示出,尽管西宁盆地地热异常分布范围较广,但也并非"遍地有热"。在生产实践中,关键是要较为准确地确定地热井的最佳构造部位和找到高渗透率的热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盆地 地热 热储 概念模型
下载PDF
深部咸水层CO_2地质储存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甫成 张杨 +4 位作者 张晓娟 郑长远 李旭峰 胡丽莎 彭红明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9-660,共12页
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CO2地质储存已成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方法之一.可用于CO2地下储存的场地主要有枯竭的油气田、深部咸水层和深部不可开采的煤层等,我国深部咸水层CO2地质储存潜力占总潜力的98%以上.在全面分析CO2地质储存适宜... 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CO2地质储存已成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方法之一.可用于CO2地下储存的场地主要有枯竭的油气田、深部咸水层和深部不可开采的煤层等,我国深部咸水层CO2地质储存潜力占总潜力的98%以上.在全面分析CO2地质储存适宜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宜于沉积盆地深部咸水层CO2地质储存的适宜性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地质安全性、储存规模、社会环境风险和经济适宜性4大指标层,共计28个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层次分析法及指标叠加法为主.以西宁盆地为研究实例,通过基于排除法的地质条件综合分析与层次分析法的定量评价相互验证,表明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西宁盆地一级构造单元中双树坳陷最适宜CO2地质储存,可作为CO2地质储存的优先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地质储存 西宁盆地 评价指标体系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西宁盆地黄土区草本植物群根效应及其护坡贡献 被引量:9
15
作者 卢海静 余芹芹 +3 位作者 胡夏嵩 乔娜 李国荣 李华坦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12期55-59,77,共5页
通过对种植在30°和45°边坡条件下、生长期为1年的垂穗披碱草和芨芨草进行的野外原位动态拉拔试验,分析了试验区所种植的2种草本植物在不同坡度条件下株高、地径、须根数、根长、分蘖数等生长量指标与其抗拔力之间的关系。试... 通过对种植在30°和45°边坡条件下、生长期为1年的垂穗披碱草和芨芨草进行的野外原位动态拉拔试验,分析了试验区所种植的2种草本植物在不同坡度条件下株高、地径、须根数、根长、分蘖数等生长量指标与其抗拔力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株高对其抗拔力影响相对较为明显,即当株高达到一定高度时,植物的护坡效果得以较好地发挥出来;两种坡度条件下植物生长量指标存在一定差异,产生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边坡土体中水分含量不同。植物根系抗拔力与作用时间之间的动态变化过程可划分为初始、中间和最终3个阶段,不同坡度条件下同种草本的抗拔力存在差异,相同坡度条件下不同草本的抗拔力亦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动态拉拔 群根效应 护坡贡献 西宁盆地 黄土区
下载PDF
沉积相变迁对内陆湖泊沉积易溶盐作为古环境指标的影响——以西宁盆地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艳蕊 杨一博 +2 位作者 方小敏 宋春晖 刘晓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109,共9页
获取合适的气候变化代用指标,检验其在更长时间尺度内应用的有效性对于利用我国西部内陆湖盆沉积反映新生代以来大陆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易溶盐含量作为一种反映环境变化的代用指标,在沉积相稳定的内陆湖泊沉积物研究中已获得广泛应... 获取合适的气候变化代用指标,检验其在更长时间尺度内应用的有效性对于利用我国西部内陆湖盆沉积反映新生代以来大陆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易溶盐含量作为一种反映环境变化的代用指标,在沉积相稳定的内陆湖泊沉积物研究中已获得广泛应用。对于存在沉积相变迁的古湖盆沉积物,其适用性需要进行考虑。本文对西宁盆地谢家剖面的一套年代为始新世到中新世的内陆湖相泥岩/石膏沉积进行研究发现,石膏层和泥岩层分别对应于Ca2+、SO2-4和Sr2+的高值和低值变化。石膏层广泛分布的剖面下部Ca2+、SO2-4和Sr2+含量较高,Na+和Cl-含量较低,而石膏层逐渐消失的剖面上部Ca2+、SO2-4和Sr2+整体含量降低,Na+和Cl-含量略有升高。沉积相分析表明红色泥岩层和石膏层分别对应于冲积扇远端和干盐湖化学沉积,剖面下部石膏层和红色泥岩层交替到上部以红色泥岩层为主的岩相变化反映了区域范围上的干旱化进程。谢家剖面易溶盐含量强烈受控于上述沉积相变迁所决定的岩性变化,并清晰揭示出发生在约33 Ma的巨大干旱化事件。因此对于存在沉积相变迁的古湖盆沉积物,易溶盐含量分析不但要考虑内陆湖泊浓缩演化过程中溶解度控制的碳酸盐—硫酸盐—卤化物相继发生的沉淀序列,还需考虑易溶盐在不同沉积相中的赋存迁移规律以及研究时段内的溶质补给类型是否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盆地 易溶盐 沉积相 古环境
下载PDF
西宁盆地地热水特征及回灌结垢风险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振 秦光雄 +3 位作者 罗银飞 晁嘉豪 耿松鹤 张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3-204,共12页
青海西宁盆地中低温地热资源丰富,但热储地层以含黏土矿物的弱胶结砂岩为主,地热水溶解性总固体较高,回灌过程中存在显著的结垢风险。基于对西宁盆地地热成因及资源分布特征分析,采用矿物溶解度法、饱和指数法等方法对典型地热水回灌结... 青海西宁盆地中低温地热资源丰富,但热储地层以含黏土矿物的弱胶结砂岩为主,地热水溶解性总固体较高,回灌过程中存在显著的结垢风险。基于对西宁盆地地热成因及资源分布特征分析,采用矿物溶解度法、饱和指数法等方法对典型地热水回灌结垢趋势及风险进行了综合判断。结果表明:西宁盆地“凹中凸”构造有利于地热水在深部热储富集和增温,同时将深部溶解的大量矿物质带到西宁地区中央凸起地带;西宁地区地热储层埋深主要在700~1600 m,水温30~70℃,主要为SO_(4)·Cl—Na水化学类型,溶解性总固体1.85×10^(3)~4.80×10^(4) mg/L;回灌过程中结垢以碳酸钙结垢为主,当回灌水与地下热水性质相近时,结垢风险主要发生在回灌井筒中,地层结垢风险较小,而当回灌水与地下热水性质差异较大时,不配伍性将导致地层结垢风险大大提高,其中药王泉与DR2005原1∶1混合时结垢量最大可达177.57 mg/L,而其他地热水结垢量较小。根据以上特征,提出以下综合解决方案:物理防垢+管材防腐、系统增压防垢+管材防腐和地面预处理+管材防腐,并辅之以阴极保护防腐、优化排量、酸洗井筒等措施,可为今后保障地热水回灌能力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盆地 地热水 回灌 结垢风险 防垢
下载PDF
Clay mineralogy of an Eocene fluvial-lacustrine sequence in Xining Basin, Northwest China, and its paleoclimatic implications 被引量:6
18
作者 Bin HU Chunxia ZHANG +2 位作者 Haibin WU Qingzhen HAO Zhengtang GUO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571-584,共14页
The Eocene was marked by significant cooling during which the global climate was transformed from greenhouse to icehouse conditions. Notable coeval events were the India-Asia collision and the retreat of the Paratethy... The Eocene was marked by significant cooling during which the global climate was transformed from greenhouse to icehouse conditions. Notable coeval events were the India-Asia collision and the retreat of the Paratethys Sea in Asia. The Eocene section of the long and continuous sedimentary succession of the Xining Basin in Northwest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red mudstones with intercalated gypsum and muddy-gypsiferous layers. In this study, we conducted a semi-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mineralogy of bulk samples and the clay fraction using X-ray diffraction, with the aim of characterizing the Eocene climatic evolu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nland Asia. We used a new pretreatment method to address the problem of extracting sufficient clay particles from the gypsum and gypsiferous layers. The bulk mineralogy is dominated by quartz, feldspar, calcite, gypsum and dolomite; and the clay mineralogy is dominated by illite, chlorite, and smectite(including irregular mixed-layer illite-smectite(I/S)). The variations of the clay mineral assemblages indicate the occurrence of alternations between warm humid conditions and hot dry conditions, with relatively high humidity during ~52–50,~41.5–39 and ~35–34 Ma.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with the timing of Tibetan Plateau uplift, transgressions and regressions of the Paratethys Sea, and the marine oxygen isotope record suggest that the Eocene climatic evolution of the study region was driven fundamentally by global climate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CENE xining basin Clay MINERALS PALEOCLIMATE
原文传递
西宁盆地黄土区4种灌木原位拉拔试验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林虎 胡夏嵩 +3 位作者 刘昌义 徐志闻 许桐 申紫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6-242,共7页
通过采用原位拉拔试验方法测定了西宁盆地寒冷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生长期为3 a的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中宁枸杞(Lycium barbarum L.)、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r.)和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n Bunge)4种灌木... 通过采用原位拉拔试验方法测定了西宁盆地寒冷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生长期为3 a的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中宁枸杞(Lycium barbarum L.)、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r.)和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n Bunge)4种灌木植物的抗拔力,分析了抗拔力与株高、冠幅、地径、根长和侧根数等生长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4种灌木固土护坡效果。结果表明:(1)区内4种灌木抗拔力由大至小依次为柠条锦鸡儿(256.39 N)、中宁枸杞(222.80 N)、白刺(178.52 N)和霸王(134.84 N),柠条锦鸡儿和中宁枸杞抗拔力相对显著于白刺和霸王;(2) 4种灌木抗拔力与株高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与地径之间呈幂函数关系,与冠幅、根长和侧根数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3)通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到抗拔力与株高、冠幅、地径、根长和侧根数的关联度分别为0.623,0.669,0.629,0.730,0.719,即影响4种灌木抗拔力大小的主要因素为根长和侧根数。该研究结果为寒冷半干旱黄土区采用种植灌木植物方式,科学防治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地质灾害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盆地 黄土区 灌木植物 抗拔力 回归方程 灰色关联法
下载PDF
西宁盆地黄土区草本植物边坡电阻率与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迎宵 何伟鹏 +9 位作者 丁晓英 詹俊 胡夏嵩 刘昌义 缪晓星 王延秀 卢海静 邢光延 李华坦 张培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7-488,共12页
为研究高寒干旱-半干旱环境黄土区种植不同类型草本植物边坡土体电阻率与其物理力学性质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电阻率数值反映边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变化特征,在西宁盆地长岭沟流域自建试验区选取未种植裸坡以及种植生长期为3年的垂穗... 为研究高寒干旱-半干旱环境黄土区种植不同类型草本植物边坡土体电阻率与其物理力学性质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电阻率数值反映边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变化特征,在西宁盆地长岭沟流域自建试验区选取未种植裸坡以及种植生长期为3年的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inn.)、细茎冰草(Agropyron trachycaulum Linn.Gaertn.)、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的边坡共5种类型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边坡土体密度、含水率、含根系与不含根系土体直剪试验,对比不同草本植物根系对边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二维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建立不同边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与土体电阻率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与未种植裸坡相比较,种植老芒麦边坡上层(0~10 cm)土体含水率增幅最大为26.53%;种植高羊茅边坡上层(0~10 cm)土体平均密度降幅最大为18.30%;种植垂穂披碱草边坡上层(0~10cm)土体黏聚力附加值最大,且为未种植裸坡的2.75倍。(2)5种类型边坡的电阻率受根系分布和边坡位置因素的共同影响,电阻率随着深度增加逐渐降低。4种草本边坡坡面以下0~20cm处土体电阻率均较裸坡大,该深度为根系分布大致范围。(3)5种边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与电阻率数据之间存在拟合方程式(相关系数R2为0.48~0.77),且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到边坡土体黏聚力c与电阻率间的相关性相对最高,相关系数R2为0.765。上述研究结果反映出可通过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反映边坡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以及边坡土体中植物根系分布特征,可为研究区及其周边地区采用植物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灾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干旱-半干旱环境 西宁盆地 二维电阻率层析成像 边坡土体电阻率 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Pearson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