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云湖硅藻群落响应近现代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过程 被引量:25
1
作者 刘园园 陈光杰 +5 位作者 施海彬 陈小林 卢慧斌 段立曾 张虎才 张文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63-3073,共11页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与全球气候变暖的持续,近年来云南湖泊的生态系统功能持续退化,而目前对云南湖泊生态系统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单一环境压力的生态效应。以星云湖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物记录与现代监测资料,识别在湖泊富营养化、气候变...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与全球气候变暖的持续,近年来云南湖泊的生态系统功能持续退化,而目前对云南湖泊生态系统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单一环境压力的生态效应。以星云湖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物记录与现代监测资料,识别在湖泊富营养化、气候变化以及人类强烈干扰下硅藻群落结构响应的过程,并甄别驱动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压力及其强度。结果显示随着湖泊生产力水平(如沉积物叶绿素a浓度)的增加,硅藻物种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成分分析表明了水体富营养化是驱动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r=-0.63,P<0.001)。简约模型与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近200年来(钻孔长度38cm),湖泊营养水平和水动力是驱动星云湖硅藻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分别解释了群落变化的18.8%和2.9%;而1951年以后,湖泊营养水平和温度分别解释了硅藻群落结构变化的31.4%和26.8%。研究结果表明了硅藻群落长期变化的主控因子是湖泊营养水平,而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等可以通过改变湖泊水动力及湖水温度来驱动硅藻群落的演替,同时抚仙湖-星云湖的连通性也对硅藻群落的演替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云湖 湖泊沉积物 硅藻群落 富营养化 气候变化 水动力
下载PDF
滇中三大湖泊氮、磷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师莉莉 杨晓红 《环境科学导刊》 2007年第B06期67-69,73,共4页
通过对滇中抚仙湖、星云湖和杞麓湖1988~2005年总氮、总磷浓度的变化研究,发现抚仙湖全湖总氮平均浓度为0.179mg/L,总磷平均浓度为0.009mg/L;星云湖总氮为0.926mg/L,总磷0.075mg/L;杞麓湖总氮为2.446mg/L,总磷0.055mg/L。抚仙湖水质明... 通过对滇中抚仙湖、星云湖和杞麓湖1988~2005年总氮、总磷浓度的变化研究,发现抚仙湖全湖总氮平均浓度为0.179mg/L,总磷平均浓度为0.009mg/L;星云湖总氮为0.926mg/L,总磷0.075mg/L;杞麓湖总氮为2.446mg/L,总磷0.055mg/L。抚仙湖水质明显优于星云湖和杞麓湖,星云湖次之,杞麓湖水质呈逐年恶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仙湖 星云湖 杞麓湖 总氮 总磷 湖泊污染
下载PDF
星云湖表层沉积物矿物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世涛 宋学良 +2 位作者 张子雄 冯庆来 刘本培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6期928-932,共5页
星云湖表层沉积物中的矿物成分主要为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长英质矿物和铁矿物。从下往上方解石和石英具有消长变化规律,即从下往上方解石含量迅速增加,而石英含量则逐渐降低。这种规律性变化与沉积物中CaO和烧失量的变化具有明显的... 星云湖表层沉积物中的矿物成分主要为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长英质矿物和铁矿物。从下往上方解石和石英具有消长变化规律,即从下往上方解石含量迅速增加,而石英含量则逐渐降低。这种规律性变化与沉积物中CaO和烧失量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它反映了近年来湖泊富营养化有加剧的趋势。星云湖表层沉积物矿物成分的垂向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沉积物中自生方解石含量的变化可以灵敏地指示湖泊环境变化,是环境变化研究中一个良好的环境替代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烧失量 表层沉积物 环境变化 星云湖
下载PDF
星云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体营养状态生物评价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绍俊 吉正元 +3 位作者 普发贵 刘宇 周书祥 翟竟余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39-1447,共9页
为了解星云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于2017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和10月(秋季)对星云湖12个点位浮游植物进行了采样调查。基于藻类密度、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体营养状态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星... 为了解星云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于2017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和10月(秋季)对星云湖12个点位浮游植物进行了采样调查。基于藻类密度、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体营养状态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星云湖共有浮游植物6门50属,其中绿藻在种类组成上占绝对优势。4个季节蓝藻密度占藻类总密度的94.87%~99.48%,微囊藻属为单一优势类群,优势度为0.930~0.991。浮游植物密度夏秋季最高,分别达45 966.94×10^4cells/L和46 149.44×10^4cells/L;春季次之,为23 956.63×10^4cells/L;冬季最低,为11 296.26×10^4cells/L。空间分布上,冬夏季北区密度高于南区,春季南区高于北区,秋季南北区无明显差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0.04~0.86,平均值0.31;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01~0.22,平均值0.08;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为0.60~1.31,平均值1.02。生物评价认为,星云湖水体营养状态为富营养化类型。总之,星云湖4季浮游植物密度较高,且其时空分布差异明显;微囊藻优势化程度较高,多样性水平较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简单,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星云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营养状态
下载PDF
滇中星云湖地区200年来的环境演化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立原 张宏亮 +1 位作者 张世涛 冯庆来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2,共5页
在对星云湖的近现代沉积物进行粒度、稳定同位素等测试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对比了多项环境指标,并从自然变化和人为影响2个方面揭示湖泊环境演化的动态过程和动力学机制以及各环境要素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该地区近200 a来环境及生态演化... 在对星云湖的近现代沉积物进行粒度、稳定同位素等测试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对比了多项环境指标,并从自然变化和人为影响2个方面揭示湖泊环境演化的动态过程和动力学机制以及各环境要素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该地区近200 a来环境及生态演化具有以下区域性特点:19世纪初期气候较为温暖干旱,之后向温凉湿润转变,20世纪80年代开始,湖泊出现富营养化,1998年以来气温处于回升状态,现在正处于暖干气候阶段,人类活动正在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湖泊的环境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湖泊 环境演化 粒度 同位素 星云湖 云南
下载PDF
空心菜对入星云湖河水的净化及其生物产出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绍聪 吕艳玲 +4 位作者 沐婵 张艳军 钱荣青 李晓亮 李泉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0-376,共7页
为充分开发利用入星云湖河水的N、P等营养资源,降低其富营养化水平,改善和保护星云湖生态系统,于2010—2013年采用微区试验与大区试验相结合、静态试验与动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漂浮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对入星云湖河水净化及... 为充分开发利用入星云湖河水的N、P等营养资源,降低其富营养化水平,改善和保护星云湖生态系统,于2010—2013年采用微区试验与大区试验相结合、静态试验与动态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漂浮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对入星云湖河水净化及其生物产出的规律。结果表明:漂浮空心菜对入湖河水具有较好的水质净化效应,静态条件下空心菜对入湖河水全N、水溶性P的去除率高达90%以上,动态条件下则达50%左右,空心菜吸收入湖河水N、P、K的量分别平均为348.4、50.9、530.4 kg·hm-2·a-1,且其绝大部分被空心菜的茎叶吸收(占93.0%,为864.5 kg·hm-2·a-1)。空心菜对入湖河水的净化量,以水溶性N计平均为27 321 m3·hm-2·a-1,以水溶性P计平均为67 569 m3·hm-2·a-1;空心菜的生长主要依赖入湖河水中N、P等营养物质(两者呈正相关),通过茎叶大量吸收并同化入湖河水中的N、P等养分后,空心菜获得了较高的茎叶生物产出量(占90.9%,鲜重量平均为112 032.0 kg·hm-2·a-1)。利用入星云湖河水漂浮种植空心菜,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菜 浮床 星云湖 入湖河水 净化效果 生物产出
下载PDF
星云湖、杞麓湖磷污染来源比较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建云 王云华 《环境科学导刊》 2007年第3期8-10,共3页
通过对星云湖、杞麓湖水体磷含量变化情况、流域产业结构和磷入湖途径的比较分析,认为近年来星云湖水体磷含量水平的大幅提高,使星云湖水质由Ⅲ类在大约5a的时间里下降为V类、劣V类,与星云湖流域及周边磷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 通过对星云湖、杞麓湖水体磷含量变化情况、流域产业结构和磷入湖途径的比较分析,认为近年来星云湖水体磷含量水平的大幅提高,使星云湖水质由Ⅲ类在大约5a的时间里下降为V类、劣V类,与星云湖流域及周边磷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而杞麓湖由于流域内无磷矿资源也没有大的磷化工产业,其磷含量水平得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云湖 杞麓湖 磷污染 污染源
下载PDF
云南星云湖沉积物正构烷烃记录的近代环境变化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宏亮 李世杰 +1 位作者 冯庆来 张世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6-753,共8页
为探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湖泊环境影响在湖泊沉积中的记录,在云南星云湖水深8.2m处采集1支85cm长的柱状沉积岩芯,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沉积岩芯中的类脂物分子进行分析,揭示了近160年以来星云湖地区环境演变过程。分析... 为探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湖泊环境影响在湖泊沉积中的记录,在云南星云湖水深8.2m处采集1支85cm长的柱状沉积岩芯,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沉积岩芯中的类脂物分子进行分析,揭示了近160年以来星云湖地区环境演变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沉积岩芯中的正构烷烃碳数分布C15~C35呈有规律变化:85~60cm深度表现为低碳数相对优势,60~32cm逐步变为以高碳数为优势,32~10cm高碳数较前阶段降低,10~0cm深度低碳数显现明显优势。同时,平均碳链长度(ACL)、高碳数同系物与低碳数同系物比值(H/L)以及C27/C31等结果还揭示出:近160年来湖泊沉积中有机物输入经历了内源低碳(1920s前)、外源高碳(1920s^1980s初)和内源低碳(1980s初~2004年)为优势的演变过程;在人类活动干扰较小状况下,H/L变化与气候的冷暖变化具有显著的对应关系,即H/L低值段明显对应于气候的相对寒冷期,H/L高值段明显对应于气候的温暖期。在1990年代以后,尽管气候持续变暖,但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加剧,湖泊富营养化快速发展,H/L值却随之急剧降低,反映出沉积岩芯中的类脂物可敏感记录人类活动对湖泊环境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云湖 湖泊沉积 类脂物分子 正构烷烃 近代环境变化
下载PDF
抚仙湖-星云湖水生生物与水环境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加林 李杰 +2 位作者 李经纬 李敏 张亚玲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2年第2期98-102,109,共6页
抚仙湖与星云湖两湖相连,构成一个相连湖泊的微生态系统,这在云南九大高原中具有唯一性,且二者分别属于不同的营养状态,属于生态系统研究的敏感区域。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系统回顾,分析、评价了抚仙湖-星云湖水环境指标与水生生... 抚仙湖与星云湖两湖相连,构成一个相连湖泊的微生态系统,这在云南九大高原中具有唯一性,且二者分别属于不同的营养状态,属于生态系统研究的敏感区域。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系统回顾,分析、评价了抚仙湖-星云湖水环境指标与水生生物研究现状的内容、方法及其成果;概述了自1980年以来抚仙湖-星云湖各项水环境因子(物理因子和化学因子)及生物因子(浮游植物、沉水植物、浮游动物等)的相关特征及其演化规律;提出在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仙湖 星云湖 水环境因子 生物因子
下载PDF
星云湖水质富营养化的模糊决策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文 吕伟 李海涛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95-99,共5页
星云湖水质富营养化进程加快 ,程度加重 ,营养类型由中营养变为富营养。为此应加强湖泊及其流域的综合治理 ,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的输入 ,引进物种 。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模糊综合评判 星云湖
下载PDF
星云湖枝角类群落变化的长期特征与驱动因素 被引量:10
11
作者 施海彬 陈光杰 +4 位作者 刘园园 卢慧斌 陈小林 段立曾 张虎才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64-2473,共10页
以星云湖为代表的云南大中型湖泊近年来受到多个环境压力的胁迫,出现水质持续恶化、环境功能降低、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目前针对这些湖泊生态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富营养化为代表的单一环境胁迫,且以短期监测为主,因此有效的湖泊治... 以星云湖为代表的云南大中型湖泊近年来受到多个环境压力的胁迫,出现水质持续恶化、环境功能降低、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目前针对这些湖泊生态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富营养化为代表的单一环境胁迫,且以短期监测为主,因此有效的湖泊治理与生态修复急需评价多重环境压力的长期驱动过程与特征。本文围绕星云湖枝角类群落沉积物记录,开展了多指标(如色素、粒度等)的综合分析,并结合湖泊调查、历史资料和多变量统计方法对主要环境压力与长期生态响应模式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沉积物分析中共鉴定出枝角类10属16种,其中盘肠溞属与象鼻溞属占绝对优势;在1890年之前湖泊沉积物色素浓度稳定在较低水平,随后湖泊生产力缓慢上升且沉积物颗粒(>63μm)增加;1980年初开始沉积物色素含量快速上升,耐污种C.sphaericus明显增加并成为绝对优势种;随着湖泊生产力水平的上升,枝角类生物量持续增加(R2=0.753,P<0.001,n=33),且枝角类群落出现显著变化(R2=0.953,P<0.001,n=33);同时,随着外来鱼类的引入和鱼类捕食压力的变化,象鼻溞生物量总体下降但个体大小变化不明显;营养水平的持续增加与水生植物的逐渐消亡,可能导致了枝角类物种趋于单一,底栖枝角类生物量总体下降。总之,星云湖枝角类群落结构与生物量在过去100年来出现了显著变化,湖泊富营养化与生产力的变化是主要驱动因子,同时外来鱼类的引入、水文条件及水生植物的变化也对枝角类群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云湖 枝角类 群落结构 生物量 富营养化 捕食压力 多重环境压力
原文传递
基于底泥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的星云湖疏浚深度判定 被引量:10
12
作者 魏伟伟 李春华 +2 位作者 叶春 侯雪超 王昊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385-391,共7页
湖泊污染底泥环保疏浚工程需判定合理的疏浚深度。以星云湖底泥为研究对象,采集8个底泥柱状样,分析底泥中As、Cr、Cu、Ni、Pb、Zn浓度的垂向变化特征,应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基于重... 湖泊污染底泥环保疏浚工程需判定合理的疏浚深度。以星云湖底泥为研究对象,采集8个底泥柱状样,分析底泥中As、Cr、Cu、Ni、Pb、Zn浓度的垂向变化特征,应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基于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水平确定合理的环保疏浚深度。结果表明:星云湖底泥中As、Cr、Cu、Ni、Pb和Zn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4.76、35.76、46.14、46.08、115.76和109.82 mg/kg,As、Pb和Zn浓度均超过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多为清洁水平,部分采样点Pb和Zn偏中度污染,总体表现为Pb>Zn>As>Ni>Cu>Cr;底泥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处于轻度生态风险水平,各采样点生态风险水平为1#>7#>2#>6#>4#>3#>8#>5#;利用临界累积深度法结合生态风险变化拐点法推荐星云湖除东南部外湖湾底泥环保疏浚深度为20~3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疏浚深度 地累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星云湖
下载PDF
抚仙湖—星云湖出流改道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侯长定 吴献花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2年第2期80-88,共9页
抚仙湖、星云湖综合治理出流改道工程旨在“保护抚仙湖、改善星云湖、不影响东风水库水质” ,不仅涉及到玉溪市饮用水源的保护和城市水源的长远发展规划 ,还涉及到东风水库、曲江和海口河至南盘江及其沿岸城市引水工程的防洪度汛 ,及两... 抚仙湖、星云湖综合治理出流改道工程旨在“保护抚仙湖、改善星云湖、不影响东风水库水质” ,不仅涉及到玉溪市饮用水源的保护和城市水源的长远发展规划 ,还涉及到东风水库、曲江和海口河至南盘江及其沿岸城市引水工程的防洪度汛 ,及两湖一库 (抚仙湖、星云湖、东风水库 )流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因此 ,工程实施前对工程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非常必要。对工程所涉及到的抚仙湖、星云湖和东风水库的水质、生态效应、生物交流以及流域内的相关用水工程的影响作较为全面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仙湖 星云湖 出流改道工程 环境影响
下载PDF
中国云南高原抚仙湖和星云湖水系氮和磷的分布状况和动态变化(英文) 被引量:8
14
作者 坂本充 杉山雅人 +3 位作者 丸尾雅启 Jun MURASE 宋学良 张子雄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2年第2期1-9,共9页
20 0 0年 1 1月和 2 0 0 1年 6月 ,通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和分析所收集的样本 ,对抚仙湖和星云湖水系氮和磷的分布状况与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星云湖的氮磷总量处在一个高浓度状态 ,并伴随着蓝藻水华的大爆发 ,而抚仙湖的氮磷总量浓度... 20 0 0年 1 1月和 2 0 0 1年 6月 ,通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和分析所收集的样本 ,对抚仙湖和星云湖水系氮和磷的分布状况与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星云湖的氮磷总量处在一个高浓度状态 ,并伴随着蓝藻水华的大爆发 ,而抚仙湖的氮磷总量浓度是星云湖的二十分之一到四十分之一。在雨季 ,抚仙湖的溶解磷和磷总量随着深度而增加 ,这暗示着下层滞水带对有机磷微粒活跃的降解作用以及由雨季地表径流增加而带来的大量的土壤矿石的沉积。在已测量和已发表资料的基础上 ,检查对星云湖和抚仙湖氮磷总量的预测。星云湖大部分外来的磷和氮从一个出口流出 ,但是估计进入抚仙湖 97%的磷和 2 5%的氮被埋藏在沉积物里。反硝化作用可能是抚仙湖中余留总氮耗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富营养化 抚仙湖 星云湖 氮磷 反硝化作用
下载PDF
星云湖、杞麓湖污染特征与产业结构关联的思考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建云 王云华 《环境科学导刊》 2010年第6期35-38,共4页
通过对2008年江川县和通海县的主要产业结构、经济总量和产业构成情况进行比较,得出二县经济总量差别不明显,但主要产业结构有显著差别。位于二县县域内的星云湖、杞麓湖的污染特征明显不同,经分析后认为,目前星云湖、杞麓湖的污染状况... 通过对2008年江川县和通海县的主要产业结构、经济总量和产业构成情况进行比较,得出二县经济总量差别不明显,但主要产业结构有显著差别。位于二县县域内的星云湖、杞麓湖的污染特征明显不同,经分析后认为,目前星云湖、杞麓湖的污染状况,很大程度上也是二县产业结构布局影响的结果。建议对产业结构布局和调整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湖泊污染 关联 星云湖 杞麓湖
下载PDF
星云湖湖滨带生态建设与水生植被恢复 被引量:8
16
作者 侯长定 李文朝 +1 位作者 胡耀辉 潘继征 《云南环境科学》 2003年第B03期92-96,共5页
近年来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 ,星云湖的生态结构遭到了严重破坏 ,这是导致其污染自净能力下降 ,从而加速水质恶化的主要内在因素。在 2 0 0 0年 3月湖泊水生生态演替调查及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湖泊生态学的原理 。
关键词 湖滨带 生态建设 水生植被恢复 星云湖
下载PDF
星云湖微囊藻密度周年变化及其与水质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绍俊 施艳峰 +2 位作者 翟竟余 周书祥 吉正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64-2072,共9页
为探究星云湖微囊藻密度周年变化及其与水质指标的关系。基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星云湖浮游藻类密度和部分水质理化指标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微囊藻密度和优势度周年变化特征,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了星云湖微囊... 为探究星云湖微囊藻密度周年变化及其与水质指标的关系。基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星云湖浮游藻类密度和部分水质理化指标的监测数据,分析了微囊藻密度和优势度周年变化特征,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了星云湖微囊藻密度周年变化与水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微囊藻是星云湖浮游藻类群落组成的绝对优势属,周年内优势度高达0.821—0.995。微囊藻密度月度变化明显,变化范围4.97×10^(7)—7.79×10^(8)cells·L^(−1),年均2.94×10^(8)cells·L^(−1),最大值出现在2018年6月,最小值出现在2018年3月。从季节上看,夏秋季密度相对较高,分别达4.55×10^(8)cells·L^(−1)和3.90×10^(8)cells·L^(−1);春季次之,为2.09×10^(8)cells·L^(−1);冬季最低,为1.21×10^(8)cells·L^(−1)。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WT、TP、BOD5和N/P是与星云湖微囊藻密度周年变化密切相关的主要水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云湖 微囊藻 水质指标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下载PDF
漂浮植物对入星云湖河水的净化效应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绍聪 吕艳玲 +4 位作者 沐婵 张艳军 钱荣青 李泉清 李晓亮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80-2585,共6页
水葫芦(Eichharnia crassipes)和大薸(Pistia stratiotes)是当前星云湖沿岸池塘水生生态系统内较为典型的主要漂浮植物,为了探讨其对星云湖入湖河水氮磷等养分的净化效应,以期对星云湖的湖泊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提供参考,采用室外调查... 水葫芦(Eichharnia crassipes)和大薸(Pistia stratiotes)是当前星云湖沿岸池塘水生生态系统内较为典型的主要漂浮植物,为了探讨其对星云湖入湖河水氮磷等养分的净化效应,以期对星云湖的湖泊富营养化水体治理提供参考,采用室外调查与室内检测相结合、微区试验与大区定点(池塘区域)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水葫芦和大薸2种漂浮植物对星云湖入湖河水的养分含量具有较好的吸收净化效果,而且净化效果表现出了不同的时间变化规律。水葫芦的冬前(10~11月采样)全株干重、N吸收量、P吸收量分别为2.60 kg/m^2、55.10 g/m^2、17.65 g/m^2,但经历冬季后(次年2月28日采样)3者分别降为0.86 kg/m^2、19.43 g/m^2、6.17 g/m^2;同样,大薸的冬前全株干重、N吸收量、P吸收量分别为1.27 kg/m^2、19.34 g/m^2、4.48 g/m^2,冬季后3者分别降为0.61 kg/m^2、11.20 g/m^2、3.31 g/m^2;池塘内水溶性N和水溶性P的含量由冬前的3.09和0.402 mg/L提高到了10.05 mg/L和1.064 mg/L。净化效果的变化反映出了,在未打捞前提下,利用水葫芦和大薸净化富营养化水体会对入湖河水形成明显的次生污染,据此笔者提出了该生态系统的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植物 星云湖 入湖河水 净化效果
下载PDF
云南星云湖酵母菌多样性及产类胡萝卜素的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治滢 樊竹青 +4 位作者 董明华 谭金连 周斌 杨丽源 李绍兰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09-1319,共11页
【背景】星云湖属云南高原湖泊,对其酵母菌的多样性研究和产类胡萝卜素菌株的筛选有助于开发利用星云湖酵母菌资源。【目的】研究云南星云湖酵母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筛选和评价产类胡萝卜素活性菌株。【方法】采用膜过滤平置培养对星云湖... 【背景】星云湖属云南高原湖泊,对其酵母菌的多样性研究和产类胡萝卜素菌株的筛选有助于开发利用星云湖酵母菌资源。【目的】研究云南星云湖酵母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筛选和评价产类胡萝卜素活性菌株。【方法】采用膜过滤平置培养对星云湖水样进行酵母菌分离;应用26S rR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和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相结合,对分离获得的酵母菌进行鉴定;运用软件BIO-DAP分析酵母菌类群的多样性;采用酸热法提取类胡萝卜素,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从星云湖湖水中分离得到797株酵母菌,鉴定为18个属37个种。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和Naganishia albida是优势种,分别占总菌株数的36.64%和28.86%;有28株酵母菌类胡萝卜素产量可达200μg/g细胞干重以上;有4株类胡萝卜素产量可达300μg/g细胞干重以上;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 2株、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和Rhodosporidiobolus fluviale各1株。【结论】云南高原湖泊星云湖的酵母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湖泊的营养化程度以及地理差异影响酵母菌群落的结构;红冬孢酵母属(Rhodosporidiobolus)和红酵母属(Rhodotorula)是星云湖类胡萝卜素产量可达300μg/g细胞干重以上的主要类群。有进一步开发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云湖 酵母菌 多样性 类胡萝卜素
原文传递
星云湖隔河湖湾飘浮植物除藻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荫玺 李文朝 +1 位作者 杨逢乐 候长定 《云南环境科学》 2006年第3期42-44,共3页
在星云湖隔河口湖湾围养20万m^2水葫芦去除蓝藻,经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蓝藻去除率在80%以上,透明度提高到1.5—2m,河道沉水植物恢复良好,水质从劣Ⅴ类恢复到Ⅲ-Ⅳ类。
关键词 飘浮植物 蓝藻控制 星云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