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灌区尺度的聚落与水土资源空间耦合关系研究——以张掖绿洲为例
被引量:
17
1
作者
王录仓
高静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88-1901,共14页
灌区是构成绿洲的最基本单元,在人工灌渠系统的强烈控制与引导下,渠系的供水量决定了灌溉面积(水浇地)的大小,而水浇地的规模又决定人口的承载能力,因此,水-土-人系统存在着高度的相互依存性和共生性。论文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的Geti...
灌区是构成绿洲的最基本单元,在人工灌渠系统的强烈控制与引导下,渠系的供水量决定了灌溉面积(水浇地)的大小,而水浇地的规模又决定人口的承载能力,因此,水-土-人系统存在着高度的相互依存性和共生性。论文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的Getis-Ord Gi*指数,选取张掖39个灌区中的3个灌区(新坝、平川、盈科)分别代表沿山独立灌区、绿洲边缘区灌区和绿洲中腹灌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坝灌区受独立水系和水资源保证程度的深刻影响,渠系、水浇地和居民点自干渠向外,由热点地区逐渐转变为冷点地区,居民点、干渠、水浇地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渠系对水浇地分布具有显著的控制和引导作用。平川灌区受黑河干流走向的影响,居民点、水浇地表现出明显的核心-外围特征,黑河沿岸干渠对居民点和水资源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作用。盈科灌区由于水资源丰富,保证程度高,渠系对于水浇地和居民点的控制作用反而低于其他两类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系
水浇地
居民点
新坝灌区
平川灌区
盈科灌区
张掖绿洲
原文传递
张掖灌区聚落与水土资源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录仓
高静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9-147,共9页
应用标准差椭圆和邻近距离指数分析模型,对张掖绿洲3个典型灌区的居民点、渠系和水浇地的空间分布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渠系、聚落和水浇地空间分布的标准差椭圆均以该要素的重心为中心,存在着高度的空间耦合性,其中渠系是关...
应用标准差椭圆和邻近距离指数分析模型,对张掖绿洲3个典型灌区的居民点、渠系和水浇地的空间分布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渠系、聚落和水浇地空间分布的标准差椭圆均以该要素的重心为中心,存在着高度的空间耦合性,其中渠系是关键的和基础性因素。在沿山独立灌区(新坝灌区):渠系—水浇地空间分布模式基本重合,空间分布走向一致,居民点空间分布模式在西北方向边缘部分略微收缩,说明渠系与水浇地空间耦合性更强。在绿洲边缘灌区(平川灌区):居民点—渠系—水浇地空间分布模式基本重合。在典型的绿洲核心灌区(盈科灌区):渠系、水浇地空间分布模式基本重合,而与居民点存在较大差异,说明水土资源与聚落的空间耦合性较差。从三类灌区总体特征来考察,可以发现,从沿山独立灌区(新坝灌区)到绿洲边缘区灌区(平川灌区)再到绿洲中腹灌区,水浇地、道路和渠系斑块所占比例在逐步提高,说明水、土地开发强度在增大,廊道作用越来越明显;居民点与水浇地、渠系(道路)之间的最邻近距离在缩短,说明居民点与水土资源之间的关系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耦合关系
新坝灌区
平川灌区
盈科灌区
标准差椭圆
邻近距离指数
张掖绿洲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灌区尺度的聚落与水土资源空间耦合关系研究——以张掖绿洲为例
被引量:
17
1
作者
王录仓
高静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88-1901,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地区项目(41261042)
文摘
灌区是构成绿洲的最基本单元,在人工灌渠系统的强烈控制与引导下,渠系的供水量决定了灌溉面积(水浇地)的大小,而水浇地的规模又决定人口的承载能力,因此,水-土-人系统存在着高度的相互依存性和共生性。论文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的Getis-Ord Gi*指数,选取张掖39个灌区中的3个灌区(新坝、平川、盈科)分别代表沿山独立灌区、绿洲边缘区灌区和绿洲中腹灌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坝灌区受独立水系和水资源保证程度的深刻影响,渠系、水浇地和居民点自干渠向外,由热点地区逐渐转变为冷点地区,居民点、干渠、水浇地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渠系对水浇地分布具有显著的控制和引导作用。平川灌区受黑河干流走向的影响,居民点、水浇地表现出明显的核心-外围特征,黑河沿岸干渠对居民点和水资源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作用。盈科灌区由于水资源丰富,保证程度高,渠系对于水浇地和居民点的控制作用反而低于其他两类灌区。
关键词
渠系
水浇地
居民点
新坝灌区
平川灌区
盈科灌区
张掖绿洲
Keywords
canal
system
irrig
ated
land
settlements
xinba
irrigation
district
Pingchuan
irrigation
district
Yingke
irrigation
district
Zhangye
Oasis
分类号
S274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张掖灌区聚落与水土资源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录仓
高静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9-14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41261042)
文摘
应用标准差椭圆和邻近距离指数分析模型,对张掖绿洲3个典型灌区的居民点、渠系和水浇地的空间分布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渠系、聚落和水浇地空间分布的标准差椭圆均以该要素的重心为中心,存在着高度的空间耦合性,其中渠系是关键的和基础性因素。在沿山独立灌区(新坝灌区):渠系—水浇地空间分布模式基本重合,空间分布走向一致,居民点空间分布模式在西北方向边缘部分略微收缩,说明渠系与水浇地空间耦合性更强。在绿洲边缘灌区(平川灌区):居民点—渠系—水浇地空间分布模式基本重合。在典型的绿洲核心灌区(盈科灌区):渠系、水浇地空间分布模式基本重合,而与居民点存在较大差异,说明水土资源与聚落的空间耦合性较差。从三类灌区总体特征来考察,可以发现,从沿山独立灌区(新坝灌区)到绿洲边缘区灌区(平川灌区)再到绿洲中腹灌区,水浇地、道路和渠系斑块所占比例在逐步提高,说明水、土地开发强度在增大,廊道作用越来越明显;居民点与水浇地、渠系(道路)之间的最邻近距离在缩短,说明居民点与水土资源之间的关系更密切。
关键词
空间耦合关系
新坝灌区
平川灌区
盈科灌区
标准差椭圆
邻近距离指数
张掖绿洲
Keywords
spatial
coupling
relationship
xinba
irrigation
district
Pingchuan
irrigation
district
Yingke
irrigation
Dis-trict
standard
deviation
oval
Zhangye
Oasis
分类号
K901.8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灌区尺度的聚落与水土资源空间耦合关系研究——以张掖绿洲为例
王录仓
高静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7
原文传递
2
张掖灌区聚落与水土资源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王录仓
高静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