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与“悟”的会通——谢榛诗学创作论探析
1
作者 汪坤梅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7-75,共9页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继承了前人的“法”“悟”观念并加以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二者的内涵,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谢榛提倡师法盛唐,对诗歌创作的结构、声律、用事等规定了具体的门径,同时强调了“悟”的重要作用,认为“法”与“悟”...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继承了前人的“法”“悟”观念并加以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二者的内涵,形成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谢榛提倡师法盛唐,对诗歌创作的结构、声律、用事等规定了具体的门径,同时强调了“悟”的重要作用,认为“法”与“悟”不可偏废。“法”是实现“悟”的途径,“悟”是成就“法”的关键,二者相辅相成,从不同层面展现了谢榛的诗学宗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 “悟” 谢榛 《四溟诗话》
下载PDF
感兴在明代谢榛诗学里的发展与特色
2
作者 孟丽 《中国美学》 2023年第1期37-47,共11页
迄今为止,感兴已经成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闪烁着中华美学理论智慧的范畴。明代复古派后七子成员谢榛的《四溟诗话》在承袭严羽诗学“尊唐抑宋”的同时,针对宋代江西诗派、明代拟古主义创作的弊端论述感兴。谢榛论述感兴时通过侧... 迄今为止,感兴已经成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闪烁着中华美学理论智慧的范畴。明代复古派后七子成员谢榛的《四溟诗话》在承袭严羽诗学“尊唐抑宋”的同时,针对宋代江西诗派、明代拟古主义创作的弊端论述感兴。谢榛论述感兴时通过侧重侧重创作的偶然性来反对形式化,通过建构情景融合的境界来强调时景的重要性,通过关注诗人的主体素养凸显诗歌只是少数人的文化。谢榛的创作论观点在后人王夫之、叶燮及王国维等人的诗学理论中都能寻找到痕迹,关注他的感兴论研究对于近现代美学理论建设有较为重要的裨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偶然性 情景 主体素养
原文传递
谢榛诗歌特征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潇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97-101,共5页
谢榛为明代"后七子"之一,以诗著名嘉靖间,布衣终老。其诗以近体见长,能熔铸变化,较少模拟之习。尤精于五律,功力深厚,法度谨严,句响字稳,气逸调高,在明代诗坛上卓然自立。其议论时政、忧国忧民者深婉多慨、不乏英风侠概,感慨... 谢榛为明代"后七子"之一,以诗著名嘉靖间,布衣终老。其诗以近体见长,能熔铸变化,较少模拟之习。尤精于五律,功力深厚,法度谨严,句响字稳,气逸调高,在明代诗坛上卓然自立。其议论时政、忧国忧民者深婉多慨、不乏英风侠概,感慨身世、思念故园者则情真笔老、深切感人。但也有不少诗格卑下之作,其弊则在过多依靠技法,从而缺乏鲜明个性和内在风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明代文学 复古派 后七子
下载PDF
谢榛佛道心境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鲁茜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4期42-46,共5页
谢榛受佛道二家思想影响较深。佛教心境表现为佛法在心不在形,贵心冥会合的顿悟;执念凡尘的复杂悲感;浅俗忧怨的禅境。道家心境表现为对中国社会历史与生活的体味;对人世苦痛的应对方法;疏慵懒拙的养生之道。相较于佛教思想的浅俗不彻底... 谢榛受佛道二家思想影响较深。佛教心境表现为佛法在心不在形,贵心冥会合的顿悟;执念凡尘的复杂悲感;浅俗忧怨的禅境。道家心境表现为对中国社会历史与生活的体味;对人世苦痛的应对方法;疏慵懒拙的养生之道。相较于佛教思想的浅俗不彻底,自然养真的道家心境却更深地影响着他的思想、创作与诗学理论,形成诗风自然任真的一面,亦其力图在"真诗"层面圆融古体近体的思想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佛教 道家 心境 比较
下载PDF
浅论黄庭坚、谢榛的诗歌创作观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宁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48-52,共5页
黄庭坚和谢榛有着相似的诗歌创作渊源和创作观,主要体现在创作方法、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点铁成金"、"脱胎换骨"和"酿蜜法"就是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提出的,不过他们在学古问题上各有侧重。对黄庭坚和... 黄庭坚和谢榛有着相似的诗歌创作渊源和创作观,主要体现在创作方法、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点铁成金"、"脱胎换骨"和"酿蜜法"就是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提出的,不过他们在学古问题上各有侧重。对黄庭坚和谢榛的诗歌创作观做一番探讨,将对诗人的接受史研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谢榛 诗歌创作观
下载PDF
《四溟山人全集》再辑补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庆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1-75,共5页
在作者及时贤已推出的有关谢棒的整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辑得《四溟山人全集》(重修赵府冰玉堂本)遗诗4首、遗诗句2则、遗诗话21条,发现诗话异文较多者22条。
关键词 谢榛 《四溟山人全集》 辑补 诗句 诗话
下载PDF
“听之金声玉振”——谢榛对诗歌音乐美的追求 被引量:2
7
作者 翟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8-82,共5页
音乐和诗歌具有天然的联系,音乐性是判断一首诗歌好坏的重要标准。自古以来,诗论家就认识到这一问题,并从多个角度加以阐述,但大多只言片语不成系统。及至明代,茶陵派诗人李东阳以"调"论诗,以"具眼"、"具耳&qu... 音乐和诗歌具有天然的联系,音乐性是判断一首诗歌好坏的重要标准。自古以来,诗论家就认识到这一问题,并从多个角度加以阐述,但大多只言片语不成系统。及至明代,茶陵派诗人李东阳以"调"论诗,以"具眼"、"具耳"辨格,诗歌和音乐的关系得到极大的阐发,然其后鲜有系统的论述。嘉隆年间,"后七子"中的谢榛可以说是明代屈指可数的音韵大家,他对诗歌音乐美的重视构成了其论诗的重要一环。在《四溟诗话》中,谢榛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诗歌音乐美的重要意义:音乐美是诗歌不可缺少的审美特征;音乐美对于表情达意有独特作用;以诗歌的音乐美为标准改前人诗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音乐美 平仄 抑扬顿挫
下载PDF
从“养”与“悟”看谢榛诗学的内在矛盾性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伟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34-35,共2页
谢榛认为诗所必具者为体、志、气、韵,四者之根本在养与悟。由养以发其真,由悟以入其妙,其中蕴涵着性灵的倾向,更多的蕴涵着格调。由兴以入自然之妙的诗作易于达至真境;气贵雄浑意味着以高格衡诗,由改以入合于诗法的精工之妙往往会破坏... 谢榛认为诗所必具者为体、志、气、韵,四者之根本在养与悟。由养以发其真,由悟以入其妙,其中蕴涵着性灵的倾向,更多的蕴涵着格调。由兴以入自然之妙的诗作易于达至真境;气贵雄浑意味着以高格衡诗,由改以入合于诗法的精工之妙往往会破坏原有的兴致而无缘真境。这些都体现出谢氏诗学内在的矛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诗学 内在矛盾
下载PDF
谢榛诗格说管窥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树霞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58,共4页
谢榛立足于诗歌的构思与创作,在《四溟诗话》中提出了"诗有四格,曰兴,曰趣,曰意,曰理。"其中的"兴"是指诗歌创作的欲望或冲动;"趣"是指化实为虚;"意"是指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理"... 谢榛立足于诗歌的构思与创作,在《四溟诗话》中提出了"诗有四格,曰兴,曰趣,曰意,曰理。"其中的"兴"是指诗歌创作的欲望或冲动;"趣"是指化实为虚;"意"是指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理"是指诗歌的表情达意合理。诗之四格缺一不可,必须内在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诗格
下载PDF
潘之恒所言谢榛卒年考辨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旭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73-75,共3页
针对关于潘之恒《亘史》中谢榛卒年记载的争议,在继承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谢榛著述的梳理,结合相关材料,肯定了潘之恒的观点,并得出谢榛卒于1576年初的结论。
关键词 潘之恒 谢榛 卒年考辨
下载PDF
谢榛隐逸诗中的萝意象探微
11
作者 陈林立 《昆明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12-118,132,共8页
谢榛,"后七子"之一,明代山人。一生创作较多隐逸诗歌,其中"萝"是出现最多的意象,共有萝岩、云萝、青萝、松萝、烟萝、薜萝、萝衣等种类。作为物象与情感的连接,"萝"是谢榛归隐情怀的代言,也是就"情... 谢榛,"后七子"之一,明代山人。一生创作较多隐逸诗歌,其中"萝"是出现最多的意象,共有萝岩、云萝、青萝、松萝、烟萝、薜萝、萝衣等种类。作为物象与情感的连接,"萝"是谢榛归隐情怀的代言,也是就"情景交融""景媒情胚""虚景实情"等诗歌理论的演绎。谢榛在隐逸诗中表现出山人的忧虑与挣扎,是明中期山人生存与精神困境的写照。同时,萝承载着他的情景论诗学与柔性诗风,极具个人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隐逸诗 意象 山人
下载PDF
非经典文本的程式化写作:以谢榛七律送别诗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颜子楠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4-124,共11页
在近世诗歌作品中,非经典文本中屡有出现程式化写作的现象。以明代诗人谢榛的七律送别诗来说,由《送谢武选少安犒师固原因还蜀会兄葬》诗入手,可以总结出三种相对固定的写作程式,分别为诗题与诗句之间相互对应的线性逻辑,在中间两联对... 在近世诗歌作品中,非经典文本中屡有出现程式化写作的现象。以明代诗人谢榛的七律送别诗来说,由《送谢武选少安犒师固原因还蜀会兄葬》诗入手,可以总结出三种相对固定的写作程式,分别为诗题与诗句之间相互对应的线性逻辑,在中间两联对行旅途中时空转换的关注和代入视角的写法,以及在结尾替人抒情与假设场景的习惯。这三种写作程式暗示着谢榛在创作时有着较强的读者意识与偿还诗债的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七言律诗 送别诗 程式化 非经典文本
下载PDF
论谢榛诗论的矛盾性
13
作者 段宗社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谢榛把"以兴为主"作为创作论命题,反对"先立大意",主张依"兴"取意,而在创作策略上,谢榛又提出所谓"相因之法",并没有将"兴"贯彻于整个创作过程。这是七子派诗学矛盾性的一方面体现,... 谢榛把"以兴为主"作为创作论命题,反对"先立大意",主张依"兴"取意,而在创作策略上,谢榛又提出所谓"相因之法",并没有将"兴"贯彻于整个创作过程。这是七子派诗学矛盾性的一方面体现,根源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后期所面临的固有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诗论 《四溟诗话》 以兴为主 相因之法 矛盾性
下载PDF
论谢榛《四溟诗话》的“奇正”思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国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18-122,共5页
谢榛《四溟诗话》多论"奇正"。谢榛重视声律,追求音乐美。在追求声律的过程中,谢榛多强调用字之奇、平易之奇、偏格之奇,同时反对涩之奇。强调声律之正时,多涉及法正、格正、以李杜为正。谢榛"奇正"关系实质是根与... 谢榛《四溟诗话》多论"奇正"。谢榛重视声律,追求音乐美。在追求声律的过程中,谢榛多强调用字之奇、平易之奇、偏格之奇,同时反对涩之奇。强调声律之正时,多涉及法正、格正、以李杜为正。谢榛"奇正"关系实质是根与标的关系,其目的是调和格调说与性灵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正 谢榛 《四溟诗话》 声律
下载PDF
孙应鳌与谢榛、王世贞、吴国伦的诗歌酬答
15
作者 赵广升 马丽 《凯里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81-84,共4页
明代贵州诗人孙应鳌与"后七子"巨擘谢榛、王世贞、吴国伦交往密切,诗歌酬唱不断。他的诗学观点与其诗歌创作相一致,尊古而不拟古,言志抒情,妙先超悟,一空依傍,在复古拟古诗风盛行的明代诗坛上卓然自立,自成一家。
关键词 孙应鳌 谢榛 王世贞 吴国伦 诗歌
下载PDF
《诗家直说》研究综述
16
作者 崔洪爱 山秀坤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79-84,共6页
《诗家直说》(又名《四溟诗话》)是谢榛的文学理论著作,从《诗家直说》版本研究、诗学思想研究、校注研究等方面综合讨论《诗家直说》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前论研究侧重于对其美学思想及其诗法论的分析,而对其诗论与作品的关系论者研究... 《诗家直说》(又名《四溟诗话》)是谢榛的文学理论著作,从《诗家直说》版本研究、诗学思想研究、校注研究等方面综合讨论《诗家直说》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前论研究侧重于对其美学思想及其诗法论的分析,而对其诗论与作品的关系论者研究寥寥。后之研究者应当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走得更远,坚持理论研究与作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向;同时,也要加强谢榛与其他诗论家的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诗家直说 研究综述
下载PDF
谢榛“不必解”内涵与诗歌批评观建构
17
作者 翁莉菲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69-73,84,110,共7页
谢榛《四溟诗话》中“可解”“不可解”是就诗歌的本质内容而言,而“不必解”则是从批评角度而论。“不必解”作为诗歌批评观是缘于诗歌如“水月镜花”一般,即诗歌意旨的含糊性,因此该批评观认为解诗应“勿泥其迹”,即从多角度、多层次... 谢榛《四溟诗话》中“可解”“不可解”是就诗歌的本质内容而言,而“不必解”则是从批评角度而论。“不必解”作为诗歌批评观是缘于诗歌如“水月镜花”一般,即诗歌意旨的含糊性,因此该批评观认为解诗应“勿泥其迹”,即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解诗。另外,“不必解”的批评观建立于诗歌“虚景有味,实景无趣”的创作手法和“浑然无迹”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不必解 内涵 批评观 建构
下载PDF
略论谢榛诗歌
18
作者 翟勇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37-41,共5页
据李庆立先生《谢榛全集校笺》统计①,谢榛现存2553首诗,但一直以来,大家对谢榛的关注更多集中于他的《四溟诗话》,对其诗歌创作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与其在明代诗坛的地位极不相称。其诗歌创作,早期激昂慷慨、壮直苍健,又不乏清妙... 据李庆立先生《谢榛全集校笺》统计①,谢榛现存2553首诗,但一直以来,大家对谢榛的关注更多集中于他的《四溟诗话》,对其诗歌创作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与其在明代诗坛的地位极不相称。其诗歌创作,早期激昂慷慨、壮直苍健,又不乏清妙明达、俊亮雅致;晚年诗风渐转萧瑟凄凉、低沉清苦。这和诗人一生的遭际密切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激昂苍健 静雅俊亮 清苦婉曲
下载PDF
“声价重一代”的山人谢榛
19
作者 周榆华 高艳婷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22-26,共5页
谢榛自幼右眼失明,无法参加科举考试,可是中年之后他在士人圈子里声名鹊起,受人推重。究其原因,大约有三:一是他一生潜心于诗歌创作和诗学探索,成绩斐然;二是他以自身才情为依托,游谒权贵,结交文坛名流,受到器重和赞扬;三是为陷入冤狱... 谢榛自幼右眼失明,无法参加科举考试,可是中年之后他在士人圈子里声名鹊起,受人推重。究其原因,大约有三:一是他一生潜心于诗歌创作和诗学探索,成绩斐然;二是他以自身才情为依托,游谒权贵,结交文坛名流,受到器重和赞扬;三是为陷入冤狱的名士卢楠奔走求助,案子最终平反。谢榛的经历表明,布衣文人能否引起社会关注,除了自身才学外,又跟个人性格、是否进入主流文坛、上层社会的融入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惟诗是乐 游谒缙绅 义救卢楠
下载PDF
再谈谢榛的卒年——与崔建利同志再商榷
20
作者 赵旭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108-110,共3页
有关谢榛生平的资料比较少,关于其卒年的探究尚无定论,对相关史料记载应该持通达态度,不应轻易否定。谢榛卒于1576年初的观点是有依据的;而其年龄超过八十岁的观点还有待商榷,不应视为定论。崔建利同志关于谢榛卒年的商榷文章观点是不... 有关谢榛生平的资料比较少,关于其卒年的探究尚无定论,对相关史料记载应该持通达态度,不应轻易否定。谢榛卒于1576年初的观点是有依据的;而其年龄超过八十岁的观点还有待商榷,不应视为定论。崔建利同志关于谢榛卒年的商榷文章观点是不够客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榛 卒年 八十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