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士、将军、皇帝、佛教徒——梁武帝萧衍的社会角色及文学人格新说 |
李中华
杨晓东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2
|
《文选》不录张融之作的历史考察——兼论萧衍的忌刻个性及其在萧子良集团中的实际地位 |
胡旭
张一妮
|
《钦州学院学报》
|
2010 |
4
|
|
3
|
梁武帝“不知四声”辨 |
徐宝余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8 |
5
|
|
4
|
南朝社会与“四萧”评价问题——兼论《兰陵萧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 |
赵逵夫
|
《甘肃高师学报》
|
2009 |
2
|
|
5
|
“四萧”文献学研究综述 |
李柏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08 |
2
|
|
6
|
论梁武帝崇佛之原因 |
张桂丹
|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07 |
3
|
|
7
|
三萧诗文及文艺思想研究综述 |
李柏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8
|
萧衍诗论略 |
林大志
常红梅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9
|
浅论萧衍父子抒情诗的艺术特色 |
许斌
|
《新余学院学报》
|
2014 |
1
|
|
10
|
《广绝交论》作意新探——兼论梁初荆州雍州两大集团的矛盾斗争 |
邵春驹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1 |
2
|
|
11
|
刘孝绰与梁代中期文学 |
秦跃宇
|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12
|
略谈萧衍的音乐观 |
朱佑伦
|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3
|
萧衍诗歌史地位重估 |
李鹏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4
|
《文心雕龙》“六观”法之运用——以萧衍《江南弄》七曲为例 |
但小玲
|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6 |
1
|
|
15
|
梁武帝之死:亲情伦理与道德成本的较量 |
谭洁
|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
2019 |
1
|
|
16
|
论《文选》“令”体——兼析拟代体劝禅文的政治与心理特征 |
李乃龙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7
|
萧衍与梁朝处士的交游考论 |
龙正华
|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1
|
|
18
|
援释入儒:萧衍辞赋对“孝道”的重塑与阐释 |
董儒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20 |
1
|
|
19
|
南朝“骨”“法”品评标准的确立 |
吕丽军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20
|
梁武帝的佛教活动——兼谈寺院公共场域的作用 |
普慧
|
《长江学术》
CSSCI
|
202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