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仙桃话中强调高程度性状的“X哒”结构式 被引量:2
1
作者 储泽祥 刘琪 《学术探索》 CSSCI 2012年第5期145-149,共5页
属于西南官话武天片的湖北仙桃话里,广泛存在着状态形容词性质的"X哒"结构式。该格式强调高程度的性状。本文首先描写格式的两类构成情况和准入限制,再讨论结构式的语法性质和句法功能,分析结构式的表义功能和内部分工。和仙... 属于西南官话武天片的湖北仙桃话里,广泛存在着状态形容词性质的"X哒"结构式。该格式强调高程度的性状。本文首先描写格式的两类构成情况和准入限制,再讨论结构式的语法性质和句法功能,分析结构式的表义功能和内部分工。和仙桃话中"‘蛮’类程度副词+性质形容词"的高程度性状表示法相比,"X哒"结构式在生动性表达和情绪性评价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语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官话 仙桃话 程度 状态形容词 结构式
下载PDF
湖北仙桃话“里”类方位词“■底tou^(35).ti”及类型学考察
2
作者 黄芳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42-48,共7页
“■底tou^(35).ti”是湖北仙桃话中常用的“里”类方位词。双音节方位词“■底”与单音节方位词“底”相比,方所义更明显,具有单用功能以及鲜明的处所词特征。方位词“■底”来源于身体词“■”,是汉语“里”类方位词的一个重要来源。... “■底tou^(35).ti”是湖北仙桃话中常用的“里”类方位词。双音节方位词“■底”与单音节方位词“底”相比,方所义更明显,具有单用功能以及鲜明的处所词特征。方位词“■底”来源于身体词“■”,是汉语“里”类方位词的一个重要来源。类型学考察发现:仙桃话“里”类方位词表现出处于汉语南北方言(官话与非官话)交汇地带的地域特点;身体词“■”用作方位词的现象在汉语南方方言中也普遍存在;汉藏语系语言中也存在这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桃话 “■底” “里”类方位词 身体词“■” 类型学考察
下载PDF
仙桃(姚嘴)方言动词本字考
3
作者 张道俊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9-21,共3页
考索方言本字是追溯方言词源、寻求方言间对应关系的有效途径。古代文献中有些字的音义与现代姚嘴方言中部分动词的音义相合,可认为是这些动词的本字。
关键词 仙桃方言 动词 本字
下载PDF
仙桃方言中的三个“起去”
4
作者 夏君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39-41,共3页
仙桃方言中有三个"起去"。"起去1"是行为动词,主要作谓语中心。"起去2"是趋向动词,作趋向补语。"起去3"是后附性结果动词,作结果补语。
关键词 仙桃方言 “起去” 行为动词 趋向动词 结果动词
下载PDF
湖北仙桃方言的“A都A(B)”句
5
作者 朱怀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5-283,共9页
仙桃方言的"A都A(B)"句中"A(B)"的性质有动词、形容词、介词、数词、副词、代词六种,句式有"A都A(B)哒"和"A都来在/在地正在A(B)"两种形式;句式在语义上具有主观强调性、已然性和对比性;句式中... 仙桃方言的"A都A(B)"句中"A(B)"的性质有动词、形容词、介词、数词、副词、代词六种,句式有"A都A(B)哒"和"A都来在/在地正在A(B)"两种形式;句式在语义上具有主观强调性、已然性和对比性;句式中"都"是对比焦点标记,"A(B)"是说话者表达的重心和信息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桃方言 焦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