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香溪群四段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油气意义 被引量:16
1
作者 雍自权 李俊良 +5 位作者 周仲礼 翟中华 龚昌明 赵异华 宋焕荣 王威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1-45,3-4,共5页
香溪群四段是川中油气区主要产层之一,经几十年的勘探,探明了八角场整装气田。但随着川中矿区勘探工作的深入和经济建设对优质能源天然气需求量的增加,川中油气区香溪群四段已成为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层位。据川中油气田香溪群四段地层水... 香溪群四段是川中油气区主要产层之一,经几十年的勘探,探明了八角场整装气田。但随着川中矿区勘探工作的深入和经济建设对优质能源天然气需求量的增加,川中油气区香溪群四段已成为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层位。据川中油气田香溪群四段地层水实测样品数据所做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香溪群四段地层水水岩作用时间长、深循环、深度浓缩、正变质特征;②该段地层水中阴、阳离子含量差异大,钠、氯离子在水中占绝对优势,具有向组分端元集中的分异特点;③此地层水属油气伴生水;④常量、微量元素及特征系数因构造带不同,差异较大;⑤地层沉积水属混源水,既有陆相河湖淡水又有海相盐水;⑥地层水化学特征表明,香溪群四段具有天然气聚集成藏与保存所需的封闭、还原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⑦各地层水化学指标都指明,受香溪群四段储层低孔、低渗透物性特征和古地理、古构造等的影响,川中地区香溪群四段形成了南(遂南、磨溪构造等)北(金华、八角场构造)各异的两个地层水水化学场,这预示着川中地区香溪群四段地层水动场也是南北相异的。香溪群四段水化学场和水动力场的相异表明川中地区的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成藏也是南北相异,自成体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地层水 化学场 香溪群 油气
下载PDF
四川省沐川县北部土壤硒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探讨 被引量:15
2
作者 韩伟 王乔林 +2 位作者 宋云涛 彭敏 王成文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5-222,共8页
通过对四川省沐川县北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查明了工作区土壤Se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区土壤Se含量范围为0.06×10-6~1.49×10-6,平均值为0.41×10-6,主要以富硒土壤为主,满足富硒土... 通过对四川省沐川县北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查明了工作区土壤Se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区土壤Se含量范围为0.06×10-6~1.49×10-6,平均值为0.41×10-6,主要以富硒土壤为主,满足富硒土壤条件的土壤面积占工作区总面积的60%。不同成土母岩中土壤Se含量差异较大,趋于表层富集,成土母岩为香溪群的土壤中Se含量较高,且重金属含量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土壤Se含量最高;不同土壤类型中Se含量差异较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Se含量与有机质、Pb、As、Cd等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成土母岩对Se含量与pH值的相关性影响较大,表明成土母岩、有机质、重金属元素是影响该区土壤中Se含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Se含量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分析 香溪群 沐川县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划分与对比——以卧新双地区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昌勇 郑荣才 +4 位作者 李爽 李世临 李国辉 王小娟 戴朝成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102,共9页
主要根据野外露头资料、钻井岩芯和测井资料,对川东地区须家河组岩石特征、剖面结构和沉积环境进行了详细研究,首次发现了舌形贝化石,确定川东须家河组底部发育海相沉积,并在须家河组内部发现砾岩层和角度不整合面,确定安县运动对川东... 主要根据野外露头资料、钻井岩芯和测井资料,对川东地区须家河组岩石特征、剖面结构和沉积环境进行了详细研究,首次发现了舌形贝化石,确定川东须家河组底部发育海相沉积,并在须家河组内部发现砾岩层和角度不整合面,确定安县运动对川东须家河组沉积有很大影响。从须家河组沉积前四川盆地古地貌特征、须家河组沉积初期古地理面貌、沉积构造、古生物特征及关键性层序界面等多个方面论证了川东地区发育须一段沉积,同时根据须家河组顶、底及内部不整合3个关键界面对川东须家河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和区域地层对比,认为川东地区须家河组发育须一段~须六段6个相对完整的岩性段:须一段主要为一套有障壁海岸的瀉湖-潮坪或海湾沉积,须二段~须六段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其中须三段及须五段仍以细、中砂岩为主,这一特征有别于广安及龙岗等靠近盆地的其他区域,但正好反映了陆相三角洲沉积体系从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央砂岩逐渐减少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层 地层对比 不整合 安县运动 须家河组 香溪群 三叠系 川东地区
原文传递
川东北香溪群影响砂岩孔隙发育的成岩作用因素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安发 游章隆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79-83,共5页
储层孔隙发育情况是石油地质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以岩石薄片观察为依据,结合地表剖面观察、物性分析、有机质成熟史等资料,阐述了川东北部地区上三叠统香溪群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的关系。
关键词 香溪群 成岩作用 碎裂 砂岩 孔隙发育 石油地质
下载PDF
川中—川南过渡带上三叠统香溪群储层成岩作用的定量评价与成岩相 被引量:5
5
作者 曾伟 黄继祥 《矿物岩石》 CAS CSCD 1996年第4期64-69,共6页
成岩作用目前还处于定性描述阶段,为定量描述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笔者提出了压实系数、胶结系数、溶蚀系数及成岩系数概念,它们分别表征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成岩综合效应引起的储层孔隙度变化。沉积物在成岩演化过... 成岩作用目前还处于定性描述阶段,为定量描述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笔者提出了压实系数、胶结系数、溶蚀系数及成岩系数概念,它们分别表征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成岩综合效应引起的储层孔隙度变化。沉积物在成岩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主要成岩变化及其产物叫成岩相,成岩相变化可形成透镜状成岩储渗体,它是香溪群透镜状油气藏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储层物性 成岩相 定量评价 油气藏
下载PDF
四川盆地香溪群有水气藏天然气储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向传刚 陆正元 +1 位作者 李建兵 张亚洲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4期38-40,共3页
四川盆地香溪群有水气藏气井普遍产水甚至水淹停喷,生产困难,采出程度较低,为了进一步挖掘各产水气井的开采潜力,采用更适合该区局限水体特征的物质平衡方法计算天然气储量,在计算过程中忽略了水侵量的大小。计算结果表明地下储量较大,... 四川盆地香溪群有水气藏气井普遍产水甚至水淹停喷,生产困难,采出程度较低,为了进一步挖掘各产水气井的开采潜力,采用更适合该区局限水体特征的物质平衡方法计算天然气储量,在计算过程中忽略了水侵量的大小。计算结果表明地下储量较大,部分产水气井和水淹井尚有较大开采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香溪群 有水气藏 物质平衡法 排水采气
下载PDF
八角场-金华-秋林香溪群四段各类产层测井响应特征及识别 被引量:3
7
作者 雍自权 赵异华 +2 位作者 周仲礼 翟中华 王威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6-68,共3页
八角场金华秋林地区香溪群四段储层属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测井响应表现为低电阻率,相近的声波时差,这增加了利用测井资料识别各类产层的难度。根据已测试井段试油结果建立各类产层声波时差和深侧向电阻率识别图版,采用逐次识别法很... 八角场金华秋林地区香溪群四段储层属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测井响应表现为低电阻率,相近的声波时差,这增加了利用测井资料识别各类产层的难度。根据已测试井段试油结果建立各类产层声波时差和深侧向电阻率识别图版,采用逐次识别法很好地识别各类产层,回判符合率达到90%以上。老井再解释新识别出各类产层经测试油验证基本正确,应用效果较好,说明采用图版逐次识别法能有效地利用八角场金华秋林新老测井资料识别各类产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响应特征 天然气 香溪群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西—川中上三叠统地层对比及层序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田继军 姜在兴 +1 位作者 李熙喆 张满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13-1326,共14页
川西上三叠统的须家河组与川中香溪群地层对比问题一直富有争议,而且由于前陆盆地的活动性、不对称性、沉积中心的迁移性等特点让川西—川中地层的划分对比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本次研究重在借助钻、测井资料的层序地层学分析,并结合露... 川西上三叠统的须家河组与川中香溪群地层对比问题一直富有争议,而且由于前陆盆地的活动性、不对称性、沉积中心的迁移性等特点让川西—川中地层的划分对比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本次研究重在借助钻、测井资料的层序地层学分析,并结合露头剖面和地震资料,寻找全区可对比的标志性的层序界面,然后根据地层叠置样式、岩性、岩相的变化以及古生物资料等细分出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在连井剖面层序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川西—川中以四级层序为单元的等时层序地层对比格架,提出了合理的须家河组与香溪群地层对比方案。这对盆地范围的岩相古地理重建、沉积体系的展布、有利相带的预测、油气资源评价等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三叠统 须家河组 香溪群 地层对比 层序地层
下载PDF
川东北部香溪群的地震相和有利储层展布 被引量:1
9
作者 游章隆 王安发 +1 位作者 陈心胜 任中阳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42-50,共9页
川东北部地区香溪群是以河流相为主的沉积。北东向主河流发育带是该河流沉积体系的骨架。下凹充填、丘形反射地震相分布带正是主河流带的地震响应。砂岩储层的物性和有利储层带的分布均受此河流沉积体系的影响。勘探中应充分考虑主河流... 川东北部地区香溪群是以河流相为主的沉积。北东向主河流发育带是该河流沉积体系的骨架。下凹充填、丘形反射地震相分布带正是主河流带的地震响应。砂岩储层的物性和有利储层带的分布均受此河流沉积体系的影响。勘探中应充分考虑主河流发育带控制有利储层带展布这一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溪群 地震相 沉积体系 储层 砂岩
下载PDF
川中地区香四段气水分布特征及成因机理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威 徐国盛 +1 位作者 雍自权 袁海锋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8-382,共5页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香溪群第四段(香四段)为具低孔、低渗的致密碎屑岩储层。香四段气水层集中发育于中下部,气水分布态势严格受岩性控制,构造起伏对气水分布起辅助作用,非常规岩性-构造气藏与岩性气藏并存。气水分布关系因所处区域位置或...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香溪群第四段(香四段)为具低孔、低渗的致密碎屑岩储层。香四段气水层集中发育于中下部,气水分布态势严格受岩性控制,构造起伏对气水分布起辅助作用,非常规岩性-构造气藏与岩性气藏并存。气水分布关系因所处区域位置或构造带不同而有明显差异,相对稳定的斜坡区有利于岩性圈闭聚气成藏,而局部构造高部位有利于岩性-构造圈闭聚气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溪群第四段 气水分布 非常规气藏 成因机理 川中地区
下载PDF
湘西苗族鼓舞文化意蕴的多维审视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霞 龙先琼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3-150,共8页
湘西苗族鼓舞集鼓乐、舞蹈、表演于一体,是湘西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活动中为适应大自然和社会环境而长期凝练出来的文化产物。从鼓舞的起源、载体变迁、内容与形式的演绎流变等方面多角度审视湘西这一独特的舞蹈艺术,其表达的原始族... 湘西苗族鼓舞集鼓乐、舞蹈、表演于一体,是湘西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活动中为适应大自然和社会环境而长期凝练出来的文化产物。从鼓舞的起源、载体变迁、内容与形式的演绎流变等方面多角度审视湘西这一独特的舞蹈艺术,其表达的原始族群精神、族群生存智慧和宗教观念、文化赋义和艺术韵意等,较典型地揭示了湘西苗族丰富而深刻的民族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 苗族鼓舞 文化意蕴 苗族文化
原文传递
“非遗”视域下湘西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阮雯雯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5期15-17,共3页
湘西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从原始的手工劳作到现代化的机械生产,在传承和发展中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苗族银饰锻造... 湘西苗族银饰锻造技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从原始的手工劳作到现代化的机械生产,在传承和发展中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苗族银饰锻造技艺在传承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传统手工劳作方式正在被机械生产所替代,传统工艺中的人才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研究其在传承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湘西苗族 银饰 锻造技艺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苗族银匠艺人变迁与发展
13
作者 吴燕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1-76,共6页
作为湘西苗族传统高端消费市场的经营者,苗族银匠艺人的变迁与发展是观察湘西社会变迁的一个窗口,也是联通内部、折射外部变化的缩影。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以湘西苗族银匠艺人的发展轨迹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访谈可以发现,湘... 作为湘西苗族传统高端消费市场的经营者,苗族银匠艺人的变迁与发展是观察湘西社会变迁的一个窗口,也是联通内部、折射外部变化的缩影。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以湘西苗族银匠艺人的发展轨迹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访谈可以发现,湘西苗族银匠艺人的人生际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现实意义,见证了民族关系的融合发展,体现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因此,湘西苗族银匠艺人的变迁与发展是推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有效见证,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考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苗族 银匠艺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论北宋前期中央政府对湘西边地的控制——以彭仕羲之乱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义军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北宋前期酉水流域最大的"蛮人"集团溪州彭氏与宋廷保持着博弈关系。一方面,他们充当着边地守护者,负责维护"蛮"汉交界地带的秩序,平定其他人群的叛乱,以此换取宋廷的赏赐,亦提高其在地方的统率力;另一方面,当宋廷... 北宋前期酉水流域最大的"蛮人"集团溪州彭氏与宋廷保持着博弈关系。一方面,他们充当着边地守护者,负责维护"蛮"汉交界地带的秩序,平定其他人群的叛乱,以此换取宋廷的赏赐,亦提高其在地方的统率力;另一方面,当宋廷的边地政策或地方官员的举措损害其利益时,则会利用其影响力起而叛乱。尽管在经济与军事上处于优势,但宋廷对湘西边地的政策以抚绥为主,经济制裁和武力威慑为辅,不主张介入"蛮人"内部事务,反对轻易挑起边衅。平定彭仕羲之乱,成为宋廷在湘西边地建立正式行政区的前奏,为内地边疆最终纳入统一中国做了必要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湘西 边疆 蛮人
下载PDF
创新扩散理论视域下湘西苗族传统手工艺传播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关红 王泺清 《湖南包装》 2023年第6期85-88,共4页
湘西苗族传统手工艺是少数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苗族传统手工艺如何更好地在融媒体时代传播值得探究。文章从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入手,分析湘西苗族传统手工艺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进而为湘西苗族传统手工艺的当代传播策略提供... 湘西苗族传统手工艺是少数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苗族传统手工艺如何更好地在融媒体时代传播值得探究。文章从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入手,分析湘西苗族传统手工艺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进而为湘西苗族传统手工艺的当代传播策略提供理论指导,以期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当代传播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激发民族活力,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苗族 手工艺 创新扩散 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