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脏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10
1
作者 熊伟 张雪林 +3 位作者 李洪生 吕晓飞 侯刚强 郭翠萍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39-1642,共4页
目的探讨肾脏淋巴瘤的CT、MRI及PET/CT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肾脏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7例患者行CT检查,1例仅行平扫,其余16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同时行PET/CT检查;1例患者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目的探讨肾脏淋巴瘤的CT、MRI及PET/CT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肾脏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7例患者行CT检查,1例仅行平扫,其余16例行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同时行PET/CT检查;1例患者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8例中表现为多发结节型6例,单发结节型3例,邻近腹膜后侵犯型5例,肾周型3例,弥漫浸润型1例。结论 CT、MRI及PET/CT均能显示肾脏淋巴瘤病变。肾脏内多发、单发肿块或腹膜后肿块直接侵犯,CT平扫表现为均匀等或稍低密度,MRI呈等T1、等T2信号,轻度强化是肾脏淋巴瘤的普遍特点,有一定的特征性。PET能更敏感地发现其他器官的隐匿性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发射型计算机
原文传递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泉 张云亭 +2 位作者 李威 张敬 张权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5-398,共4页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DNT的影像学表现。7例中5例行CT平扫;7例均行MRI平扫,其中5例同时行MRI增强扫描;2例行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检查。结果7例中5例...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DNT的影像学表现。7例中5例行CT平扫;7例均行MRI平扫,其中5例同时行MRI增强扫描;2例行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检查。结果7例中5例位于颞叶,1例位于顶叶,1例同时累及额颞叶;病变均位于皮层区。CT像上4例呈均匀低密度,1例呈低、等混杂密度,其中3例可见邻近颅骨变薄;MRI上病变呈均匀或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除1例外其他均无明显的占位效应和周围水肿;MRI增强检查3例无明显强化,2例可见结节状或点状强化;PET检查2例均呈低代谢。结论DNT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联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助于病变的术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发射型计算机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