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钩突上端和鼻丘气房的解剖学和影像学观察 被引量:33
1
作者 张罗 韩德民 +5 位作者 葛文彤 周兵 鲜军舫 刘仲燕 王奎吉 贺飞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12-916,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钩突上端和鼻丘气房的解剖关系,进一步阐明鼻丘径路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手术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鼻内解剖标志完整的成人颅骨21个(42侧)和成人尸头1个,①鼻内镜观察颅骨钩突前上端与中鼻甲和鼻腔外侧壁的毗邻关系;②16排螺旋CT扫... 目的通过观察钩突上端和鼻丘气房的解剖关系,进一步阐明鼻丘径路鼻内镜下额窦开放手术的解剖学基础.方法鼻内解剖标志完整的成人颅骨21个(42侧)和成人尸头1个,①鼻内镜观察颅骨钩突前上端与中鼻甲和鼻腔外侧壁的毗邻关系;②16排螺旋CT扫描(层距0.300 mm,层厚0.625 mm)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层厚0.625 mm),观察颅骨钩突前上端与鼻丘气房的关系,以及钩突上端的附着点,同时测量鼻丘气房的前后径、横径和高度;③火棉胶包埋后冠状位薄层(100 μm)断层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成人尸头钩突前上端的毗邻关系.结果①鼻内镜下中鼻甲垂直板前缘中部与钩突前缘上部相互融合,在中鼻道前端顶部与鼻腔外侧壁间形成骨性穹隆;钩突前上缘除附着于上颌骨额突(42侧,100%)外,多数还同时附着于上颌骨额突后方的泪骨(33侧,78.6%).②冠状位CT显示钩突上端的附着点可位于眶内壁、颅底或中鼻甲(垂直板)上,单一钩突上端附着点的位置,多数位于眶内壁上(33.3%),额窦在该平面经钩突上端内侧引流入中鼻道;其余附着于颅底(9.5%),额窦在该平面经钩突上端外侧引流入筛漏斗.2个附着点的钩突,多数附着于眶内壁和颅底(31.0%);少数附着于眶内壁和中鼻甲(21.4%).③多数鼻丘(90.5%)含1~2个气房,钩突参与组成鼻丘气房的内、下和上壁,左侧和右侧钩突的横径、高度以及前后径均无显著性差异.④尸头冠状位连续断层的观察结果与鼻内镜下和CT观察结果一致.结论钩突上端参与组成鼻丘气房,并与中鼻甲前端形成骨性连接.通过开放鼻丘气房可从前下部疏通额窦引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窦 解剖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内窥镜检查
原文传递
听骨链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4
2
作者 王东 张挽时 +3 位作者 熊明辉 徐家兴 喻敏 徐长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59-461,共3页
目的 探讨听骨链CT仿真内窥镜 (CTVE)成像技术的初步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HiSpeedCT/i扫描机 ,层厚 1 0mm、螺距 1 0、骨算法、视野 9 6cm× 9.6cm、间隔 0 1mm重建 ,对 10例正常中耳和 2 1例临床怀疑中耳病变 (14例手术 )的... 目的 探讨听骨链CT仿真内窥镜 (CTVE)成像技术的初步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HiSpeedCT/i扫描机 ,层厚 1 0mm、螺距 1 0、骨算法、视野 9 6cm× 9.6cm、间隔 0 1mm重建 ,对 10例正常中耳和 2 1例临床怀疑中耳病变 (14例手术 )的患者进行CTVE成像。正常及异常中耳的观察阈值分别为 - 6 0 0~ - 2 0 0HU和 5 0~ 30 0HU。结果 CTVE能清楚显示正常听骨链的形态、大小及相互关系 ,锤骨、砧骨及锤砧关节的显示率为 10 0 % (38/38) ,镫骨底板的显示率为 32 % (12 /38) ,只有 2 1%(8/38)可以分辨镫骨的前、后脚 ;18例中耳炎患者中 12例胆脂瘤形成 ,CTVE上有不同程度的听小骨破坏。 1例中耳畸形显示听骨链发育异常。结论 CTVE是一种新的、非侵袭性的方法 ,能显示听骨链的立体影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骨链 CT仿真内窥镜成像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影像导航下的鼻内镜手术 被引量:32
3
作者 葛文彤 周兵 +2 位作者 韩德民 张罗 张永杰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 通过影像导航下进行的 5 3例鼻内镜手术分析 ,就不同类型耳鼻咽喉影像导航系统在鼻内镜手术中应用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2 4例 ,鼻咽纤维血管瘤 4例 ,垂体腺瘤 8例 ,鼻窦骨化纤维瘤 9例 ,鼻咽混合瘤 2例 ... 目的 通过影像导航下进行的 5 3例鼻内镜手术分析 ,就不同类型耳鼻咽喉影像导航系统在鼻内镜手术中应用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2 4例 ,鼻咽纤维血管瘤 4例 ,垂体腺瘤 8例 ,鼻窦骨化纤维瘤 9例 ,鼻咽混合瘤 2例 ,鼻腔平滑肌瘤 1例 ,霉菌性鼻窦炎 3例 ,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 2例 ,分别在 3种类型的影像导航系统导航下进行鼻内镜手术。结果 影像导航术前准备时间 15~ 30min ,平均 2 6min。影像标志与实体指示之间误差 <1mm的范围包括鼻窦、颅底等手术区域。其中 3例患者术中出现较明显误差 ,均及时发现。 5 3例均手术过程顺利 ,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与传统的鼻内镜手术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不同类型影像导航系统均能与鼻内镜配合 ,但各有优缺点。鼻腔、鼻窦及颅底解剖变异 ,肿物伴眶、颅底侵犯 ,有鼻科手术史解剖标志缺失的患者 ,是进行影像导航手术的指征。导航技术可以帮助医师在手术中确认鼻及颅底的局部及相邻解剖标志 ,提高手术的精确性 ,增加医师的信心 ,在未来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导航 鼻内镜手术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鼻咽纤维血管瘤
下载PDF
CT仿真胃内窥镜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张镭 潘振宇 +6 位作者 翟晓力 顾华 王亚杰 丁毅 王丽 梁颖 翟仁友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09-612,共4页
目的 研究CT仿真胃内窥镜 (computedtomographicvirtualgastroscopy ,CTVG)在胃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检查方法和镜下所见。方法 对 6 9例可疑胃部病变患者行胃不同气量充气后螺旋CT扫描 (准直器宽度 3mm ,螺距 1 2~ 2 5 ,扫描速... 目的 研究CT仿真胃内窥镜 (computedtomographicvirtualgastroscopy ,CTVG)在胃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检查方法和镜下所见。方法 对 6 9例可疑胃部病变患者行胃不同气量充气后螺旋CT扫描 (准直器宽度 3mm ,螺距 1 2~ 2 5 ,扫描速度 0 8s/ 36 0°) ,以获得容积扫描数据 ,将原始数据进行重叠重建 (重建率 33%~ 6 7% ) ,再利用Navigator软件生成仿真胃内窥镜影像。结果 CTVG的准确性为 92 8% ,敏感性为 96 4% ,特异性为 78 6 %。CTVG对病变形态的显示与纤维胃镜 (fibrousgastroscopy,FG)检查及标本显示具有良好的对应性。CTVG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增殖性胃炎及急性出血性胃炎等细微病变结构的能力。当准直器宽度 3mm、螺距 1 2~ 1 5、重叠重建率 5 0 %~ 6 7%、呼吸控制良好、胃气量充足 ,以及采用适宜的扫描体位时可获得优质CTVG影像。结论 CTVG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查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仿真胃内窥镜 临床应用 胃疾病 诊断
原文传递
螺旋CT仿真内窥镜在结肠隆起性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郝敬明 胡春艾 +1 位作者 钱作宾 师毅冰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4-307,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仿真内窥镜(CTVE)诊断大肠隆起性病变的检查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CT扫描电流65~150mA,螺距(pitch)1.5~2.0,重建间隔1.5~2mm。应用Voyager(导航者)软件,以不同视角、视距“飞越”形式观察,综合分析二... 目的探讨螺旋CT仿真内窥镜(CTVE)诊断大肠隆起性病变的检查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CT扫描电流65~150mA,螺距(pitch)1.5~2.0,重建间隔1.5~2mm。应用Voyager(导航者)软件,以不同视角、视距“飞越”形式观察,综合分析二维和三维影像,并与32例结肠镜、11例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小电流、大螺距扫描和小间距重建能显示直径3mm大小的隆起性病变,并能分辨表面形态。以结肠镜检查为标准,直径≥5mm的隆起性病变的检出率达92%;以手术为标准,直径<5mm的病变的检出率为74%。CTVE不受结肠癌阻挡的影响。三维影像转换为二维观察肠壁及壁外结构,有利于做出定性诊断和发现意外病变。结肠炎及平坦型结肠癌CTVE未显示。结论CTVE是一种无创、易被患者接受的显示结肠隆起性病变的新方法,能部分替代和补充结肠镜检查。炎性病变及平坦型病变是CTVE技术上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CTVE CT仿真内窥镜 诊断
原文传递
伴和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部分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争 陆翔 +3 位作者 王恒 游学俊 高起学 崔永华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探讨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CRSwNP)和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CRSsNP)患者某些主观症状、客观检查和病理学特征的差异以及临床表现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对42例CRSsNP患者和33例CRSwNP患者的主观症状采用视觉类比法(VAS... 目的:探讨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CRSwNP)和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CRSsNP)患者某些主观症状、客观检查和病理学特征的差异以及临床表现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对42例CRSsNP患者和33例CRSwNP患者的主观症状采用视觉类比法(VAS)进行评分;对鼻窦CT和鼻内镜检查这2项客观检查的结果分别采用Lund-Mackay法和Lanza-Kennedy法进行评分;对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采用自动化检测仪计数,黏膜EOS于×400显微镜下计数;对黏膜中IL-5的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对比CRSsNP和CRSwNP患者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客观检查结果同病理学特点的相关性。结果:①CRSsNP和CRSwNP患者的总体症状和5个主要症状评分总和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相比CRSwNP患者,CRSsNP患者鼻分泌物症状VAS评分显著增高(P<0.05),嗅觉障碍症状VAS评分则显著降低(P<0.01);②相比CRSs-NP患者,CRSwNP患者的CT、鼻内镜检查评分,外周血及黏膜EOS计数和IL-5表达量均显著增高(均P<0.05);③CT和鼻内镜检查评分同外周血、黏膜EOS计数以及IL-5表达量正相关(P<0.01)。结论:CRSsNP和CRSwNP患者在总体症状的严重程度方面差别不大,但CRSwNP患者表现出更为严重和广泛的黏膜病变,这同黏膜局部更为显著的EOS浸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息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内镜术 嗜酸粒细胞
原文传递
蝶筛区域解剖结构的CT评价及对功能性内窥镜鼻窦外科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玉忠 胡连源 +3 位作者 周丽娟 关长群 马长富 甄道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6期415-418,共4页
目的 :探讨CT对蝶筛区域解剖结构的评价能力 ,以期为功能性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提供帮助。材料和方法 :冠状和横轴位薄层CT扫描 5 4例无病变的蝶筛区域 ,并重建矢状位图像。结果 :CT图像中蝶上筛房出现率 13 0 %。蝶窦气化CT分型中 ,甲... 目的 :探讨CT对蝶筛区域解剖结构的评价能力 ,以期为功能性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提供帮助。材料和方法 :冠状和横轴位薄层CT扫描 5 4例无病变的蝶筛区域 ,并重建矢状位图像。结果 :CT图像中蝶上筛房出现率 13 0 %。蝶窦气化CT分型中 ,甲介型占 8 3 % ,半鞍型占 5 1 9% ,全鞍型占 39 8%。蝶窦中隔居正中位置占 2 4 1%。蝶窦的其他变异有 :翼突气化、前床突气化、蝶骨大翼气化和蝶骨小翼气化。视神经管纵轴与蝶筛窦的毗邻关系在CT图像上分为三型 ,视神经管横轴对蝶筛窦的压迫关系分为四型 ,并统计出各型的分布情况。结论 :CT扫描能显示蝶筛区域与功能性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有关的绝大部分解剖结构及其变异 ,对手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鼻窦 解剖学 CT 内窥镜
下载PDF
喉及下咽部CT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及其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东 张挽时 +1 位作者 熊明辉 徐家兴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48-550,共3页
目的 探讨正常和异常喉及下咽部的CT仿真内窥镜 (CTVE)成像技术及其初步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层厚 3 0mm、螺距 1 0、间隔 1 0mm对 10例正常和 2 0例经病理证实的喉及下咽部病变的患者进行CTVE成像 ,并与纤维喉镜、手术所见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正常和异常喉及下咽部的CT仿真内窥镜 (CTVE)成像技术及其初步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层厚 3 0mm、螺距 1 0、间隔 1 0mm对 10例正常和 2 0例经病理证实的喉及下咽部病变的患者进行CTVE成像 ,并与纤维喉镜、手术所见对照分析。结果 CTVE能清楚显示正常喉及下咽部的腔内结构。 19例头端CTVE上显示的病变部位、大小和形态与纤维喉镜所见基本一致 ,1例声带息肉显示明显不如后者 ;2例从足侧观察肿瘤与声带和前联合的关系 ,弥补了纤维喉镜的不足。CTVE不能显示组织的颜色变化 ,不易观察病变的表面状况 ,难以判断病变的性质 ,以及不能观察喉内结构的活动情况。结论 CTVE是一种新的、非侵袭性的方法 ,能清楚显示正常和异常喉及下咽部的腔内结构 ,是纤维喉镜的很好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咽肿瘤 CT仿真内窥镜
原文传递
MSCT小肠造影联合胶囊内镜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9
作者 魏忠荣 韩丹 +3 位作者 张靖 杨燕敏 陈涛 戴维思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期109-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及与胶囊内镜(CE)联合检查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小肠肿瘤患者的MSCTE及CE资料,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及联合应用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结果 41例小肠肿瘤中:间质瘤(GIS...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MSCTE)及与胶囊内镜(CE)联合检查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小肠肿瘤患者的MSCTE及CE资料,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及联合应用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结果 41例小肠肿瘤中:间质瘤(GIST)25例,脂肪瘤3例,腺癌9例,淋巴瘤4例;MSCTE与CE联合应用诊断小肠肿瘤的检出率为95.12%,明显高于单一检查方法(P<0.05)。结论 MSCTE联合CE可提高对小肠肿瘤的检出率,且对小肠肿瘤的临床术前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小肠造影术 胶囊内镜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成像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本波 张新炎 +2 位作者 张燕 夏海泓 初迎幸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8期1358-1361,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后处理成像技术在膀胱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膀胱癌的患者36例,术前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将原始容积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仿真内镜成像(VE),观察其CT影像特点,采用双盲对...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后处理成像技术在膀胱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膀胱癌的患者36例,术前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将原始容积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仿真内镜成像(VE),观察其CT影像特点,采用双盲对比,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肿瘤位于膀胱三角区24例,右侧壁5例,左侧壁7例。轴位、MPR及CTVE在探测膀胱肿瘤的敏感性分别为97.2%,94.4%,95.7%,增强轴位图像能够提供丰富的膀胱壁内外信息,MPR能够直接显示肿瘤起源和膀胱外侵犯及与输尿管的关系,VE可以显示肿瘤表面形态及和输尿管开口关系。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轴位图像结合MPR和CTVE成像技术,对膀胱癌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平面重建 仿真内镜
下载PDF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查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争 王恒 +3 位作者 陆翔 游学俊 高起学 崔永华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83-48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查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视觉类比法(VAS)对75例CRS患者的全身不适感以及鼻塞、头昏或头痛、面部疼痛或胀满感、嗅觉障碍、鼻分泌物或后鼻漏5个单个症状进行评分;对鼻窦CT和鼻内镜检查这...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查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视觉类比法(VAS)对75例CRS患者的全身不适感以及鼻塞、头昏或头痛、面部疼痛或胀满感、嗅觉障碍、鼻分泌物或后鼻漏5个单个症状进行评分;对鼻窦CT和鼻内镜检查这两项客观检查结果分别采用Lund-Mackay法和Lanza-Kennedy法进行评分;分析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①Lund-Mackay CT评分和Lanza-Kennedy鼻内镜检查评分正相关(r=0.88,P<0.01);②嗅觉障碍VAS评分与Lund-Mackay CT评分和Lanza-Kennedy鼻内镜检查评分正相关(r值分别为0.57和0.53,均P<0.01);鼻塞、头昏或头痛、面部疼痛或胀满、鼻分泌物或后鼻漏以及患者全身不适感症状VAS评分与Lund-Mackay CT评分和Lanza-Kennedy鼻内镜检查评分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5个单个症状VAS评分之和与Lund-Mackay CT评分正相关(r=0.26,P<0.05),但与Lanza-Kennedy鼻内镜检查评分不相关(P>0.05)。结论:CRS患者的主观症状同客观检查间无显著相关性,对CRS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治疗方式选择时必须结合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内镜检查 症状
原文传递
结肠CT成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克礼 李智勇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43-345,共3页
结肠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其检查方法也很多。近年来随着多层CT的出现及CT仿真内镜等新技术的应用,使CT逐步成为结肠癌和结肠息肉病人检查、普查和术前分期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就结肠CT成像的检查方法、临床应用以及其前景展望作一综述。
关键词 结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仿真内窥镜
下载PDF
直接淋巴管造影术后CT在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中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董健 信建峰 +5 位作者 张春燕 霍萌 温廷国 陈孝柏 沈文彬 王仁贵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10-1514,共5页
目的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术后CT(PLCT)在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PI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内镜检查确诊为PIL的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于内镜检查后2周内行PLCT检查。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分析图像。... 目的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术后CT(PLCT)在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PI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内镜检查确诊为PIL的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于内镜检查后2周内行PLCT检查。两名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分析图像。PLCT评价内容包括(1)小肠肠壁增厚;(2)水肿样病变及其范围;(3)对比剂在小肠壁与肠系膜的异常分布;(4)返流;(5)腹部其他异常淋巴管的部位及范围;(6)颈部异常对比剂分布。按PLCT中小肠壁与肠系膜是否有异常分布的对比剂分为两组,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肠壁增厚23例,水肿样改变15例,其中7例仅腹腔积液,8例胸、腹腔积液;肠壁与肠系膜异常对比剂分布13例,10例出现对比剂返流至盆腔。腹腔内其他异常扩张淋巴管包括:4例分布于腰大肌及椎旁区域,1例分布于双肾盂,2例分布于骶骨前缘及直肠周围;21例颈部胸导管出口旁大片对比剂分布,其中3例出现于左侧腋下,4例位于双侧颈部。按对比剂是否分布于小肠及肠系膜将PIL分两组,阴性组的平均年龄、返流及腹膜后其他部位异常淋巴管扩张比例均明显小于阳性组。结论小肠壁及肠系膜内对比剂的分布是PIL的特异征象,提示异常扩张淋巴管的分布和范围,对PIL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术前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直接淋巴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内镜
原文传递
螺旋CT仿真内窥镜下显示鼻腔及鼻窦解剖结构 被引量:9
14
作者 谢宝君 张咏 +3 位作者 高璐 袁家骥 郑晓华 万家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7期635-637,共3页
目的 探讨在螺旋CT仿真内窥镜和常规冠状位扫描图像上的各解剖标志的显示特点。方法 经过螺旋CT冠状位扫描或轴位扫描的原始数据被传输到工作站上 ,然后利用NAVIGATOR软件行仿真内窥镜成像 ,观察窦口 鼻道复合体等解剖结构 ,测量必要... 目的 探讨在螺旋CT仿真内窥镜和常规冠状位扫描图像上的各解剖标志的显示特点。方法 经过螺旋CT冠状位扫描或轴位扫描的原始数据被传输到工作站上 ,然后利用NAVIGATOR软件行仿真内窥镜成像 ,观察窦口 鼻道复合体等解剖结构 ,测量必要的参数。结果 鼻甲、鼻道和窦口鼻道复合体等结构在仿真内窥镜下能更好地被显示 ,从而能够更好地评价鼻腔及鼻窦形态和功能。结论 仿真内窥镜显示和评价鼻腔及鼻窦解剖结构具有重要的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体层摄影术 鼻腔 鼻窦 解剖 仿真内窥镜
下载PDF
胃癌的双倾斜多层螺旋CT仿真胃镜检查 被引量:9
15
作者 戚跃勇 邹利光 +3 位作者 戴书华 孙清荣 陈轶 陈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879-882,共4页
目的探讨用双倾斜多层螺旋CT扫描仿真胃镜(CTVG)诊断胃癌的方法及其价值。方法使用16排螺旋CT对40例受试者进行双倾斜CT扫描CTVG检查。口服产气粉后分别取仰卧位左右前斜位躺在扫描床上扫描。用GE公司虚拟解剖软件行CTVG及多平面重建(M... 目的探讨用双倾斜多层螺旋CT扫描仿真胃镜(CTVG)诊断胃癌的方法及其价值。方法使用16排螺旋CT对40例受试者进行双倾斜CT扫描CTVG检查。口服产气粉后分别取仰卧位左右前斜位躺在扫描床上扫描。用GE公司虚拟解剖软件行CTVG及多平面重建(MPR)后处理。结果双倾斜CT扫描后CTVG及MPR能清楚显示靶器官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其侵犯范围。CTVG结合MPR显示胃癌的影像表现有胃壁增厚、软组织肿块、胃腔狭窄、癌性溃疡、邻近组织侵犯、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以胃镜检查为金标准,全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2.5%,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90.0%,阳性预告值为96.7%,阴性预告值为81.8%。结论双倾斜CT扫描仿真胃镜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作为胃镜检查的有效补充手段,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技术 螺旋x线计算机 内窥镜
下载PDF
慢性中耳炎听骨链病变虚拟耳镜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蒋立新 史长征 +1 位作者 李恒国 马玉坤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虚拟耳镜对慢性中耳炎听骨链病变的评估作用。方法慢性中耳炎95耳(82例),均经高分辨螺旋CT轴位、冠状位颞骨扫描,应用虚拟耳镜软件包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将术前虚拟耳镜与手术探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5耳慢性中耳炎术前经虚... 目的探讨虚拟耳镜对慢性中耳炎听骨链病变的评估作用。方法慢性中耳炎95耳(82例),均经高分辨螺旋CT轴位、冠状位颞骨扫描,应用虚拟耳镜软件包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将术前虚拟耳镜与手术探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5耳慢性中耳炎术前经虚拟耳镜观察,提示86耳听骨链不同程度的破坏,术中证实67耳锤、砧骨破坏,15耳镫骨头或镫骨上结构缺失,4耳听骨链完整连续。结论虚拟耳镜是术前评估中耳炎听骨链病变的可靠的影像学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听小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虚拟耳镜
下载PDF
CT引导穿刺引流联合经皮肾镜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胰周组织坏死的疗效 被引量:8
17
作者 易波 陈迅 唐才喜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675-677,共3页
【目的】探析CT引导穿刺引流联合经皮肾镜微创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ASP)合并胰周组织坏死的效果。【方法】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20例确诊为ASP合并胰周组织坏死患者,其中4例为高脂血症所致胰腺炎,胆源性胰腺炎16例,为... 【目的】探析CT引导穿刺引流联合经皮肾镜微创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ASP)合并胰周组织坏死的效果。【方法】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20例确诊为ASP合并胰周组织坏死患者,其中4例为高脂血症所致胰腺炎,胆源性胰腺炎16例,为初治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因脾脏、胃肠道、胆道等遮挡,无适当的穿刺路径,超声穿刺置管引流改行CT引导下穿刺引流联合经皮肾镜治疗。【结果】①患者CT引导下穿刺抽液细菌学检查为肠球菌、大肠杆菌、假单胞菌属、变形杆菌、霉菌单一细菌感染或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②C T引导经皮穿刺引流成功率100%,16例经皮肾镜清除胰腺坏死感染组织1次后,炎症感染症状迅速控制,1例术中解剖结构粘连,转开腹手术,2例因术中坏死组织清除不彻底行二次手术,1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外院转入,术后并发多功能脏器衰竭。③15例患者术后5~9 d好转后经治愈出院,4例术后14~17 d住院带管出院,1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4周后病情好转。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3.5±1.6)d。【结论】对ASP合并胰周组织坏死者,在临床生命体征控制稳定后,结合临床传统的内外科治疗手段,采取CT引导下引流经皮肾镜微创技术,可最大程度降低手术对机体的创伤,清除坏死感染组织,促进病情好转,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胰腺炎/外科学 胰腺炎/并发症 脓肿/外科学 脓肿/并发症 引流术 穿刺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内窥镜检查
下载PDF
CT小肠成像及其临床应用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林 陈亮 +1 位作者 王培源 王滨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80-184,共5页
CT小肠成像是一种新的无创性成像技术,与常规全腹盆腔CT相比,不仅对小肠的显示效果更优,还能为MR小肠成像和胶囊内镜检查提供更多的辅助信息。CT小肠成像能有效地显示小肠壁和邻近器官引起的病变,而且病人对CT小肠成像具有良好的依从性... CT小肠成像是一种新的无创性成像技术,与常规全腹盆腔CT相比,不仅对小肠的显示效果更优,还能为MR小肠成像和胶囊内镜检查提供更多的辅助信息。CT小肠成像能有效地显示小肠壁和邻近器官引起的病变,而且病人对CT小肠成像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和耐受性。近年随着多层螺旋CT设备的不断更新,CT小肠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小肠造影 仿真内镜
下载PDF
双层螺旋CT仿真内镜成像在结肠肿瘤术前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林惠岚 李玉民 +2 位作者 李亚 刘晓敏 苏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3期382-385,共4页
目的:探讨双层螺旋CT仿真内镜成像在结肠肿瘤性疾病的术前评价中的价值。方法:30例高度怀疑结肠肿瘤性疾病的患者行双层螺旋CT扫描后,采用仿真内镜软件生成结肠仿真内镜图像,同时结合MPR、SSD、MIP和透明技术,观察结肠肿瘤的形态、位置... 目的:探讨双层螺旋CT仿真内镜成像在结肠肿瘤性疾病的术前评价中的价值。方法:30例高度怀疑结肠肿瘤性疾病的患者行双层螺旋CT扫描后,采用仿真内镜软件生成结肠仿真内镜图像,同时结合MPR、SSD、MIP和透明技术,观察结肠肿瘤的形态、位置、对肠管浸润的范围及长度、肠管周围及远处脏器的情况,并与电子结肠镜及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结果:30例中仿真结肠镜对肿块型结肠肿瘤的判断较电子结肠镜准确,两种方法的分型符合率分别为100%、89.4%;电子结肠镜对浸润型及溃疡型结肠肿瘤的判断较仿真结肠镜准确,其分型符合率分别为83.4%、100%;仿真结肠镜对病变肠管浸润的范围及长度的判定均高于电子结肠镜。结论:双层螺旋CT仿真内镜成像在结肠肿瘤术前诊断中有较大的价值,是电子结肠镜的重要补充检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仿真内镜 结肠肿瘤 电子结肠镜
下载PDF
螺旋CT仿真结肠内窥镜检查前的准备与操作方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凤全 郑新 韩雪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第4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CT扫描前准备及扫描时的体位对CT仿真结肠镜(CTVC)成像成功的影响。方法:对106例临床疑有大肠病变的患者行双体位CTVC检查,检查前进行充分准备,检查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注气方式,数据采集后进行工作站后处理,分别获得结肠、直肠... 目的:探讨CT扫描前准备及扫描时的体位对CT仿真结肠镜(CTVC)成像成功的影响。方法:对106例临床疑有大肠病变的患者行双体位CTVC检查,检查前进行充分准备,检查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注气方式,数据采集后进行工作站后处理,分别获得结肠、直肠的CT仿真内镜(CTVE)、表面遮面显示(SSD)、容积再现(VR)等三维图像,由2名医生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106例中,81例70岁以下的患者肠道准备良好,全结肠无粪渣或积有少量清澈的液体,充气良好,肠腔内表面结构显示清晰,图像质量佳;20例70岁以上的患者因体质问题,肠道准备及图像质量较差,对诊断有一定影响;5例70岁以上的患者不能很好配合护士注气工作,患者随注气随排气,充气量不足,导致肠腔内表面结构被覆盖或显示不清,图像质量差,不能诊断。结论:CTVC能重建出空腔脏器内壁的立体图像,动态的回放其图像如同纤维内窥镜所见。相对于纤维结肠镜检查来说,CT检查的优点是方便、安全、痛苦少。做好术前肠道准备和正确操作的方法是此项检查成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仿真结肠内窥镜 检查前 操作 术前肠道准备 CT仿真内镜 CT仿真结肠镜 纤维结肠镜检查 扫描前准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