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周间隙内侧边界的螺旋CT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秦将均 巫北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9-692,共4页
目的 探索肾周间隙与腹膜后中线大血管区域之间疾病扩展方式、扩散通路和明确肾周间隙内侧边缘的解剖通连。方法 收集螺旋CT检查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共 2 0 0例。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 ,其中 2 9例还做了CT增强。常规扫描范围从膈下... 目的 探索肾周间隙与腹膜后中线大血管区域之间疾病扩展方式、扩散通路和明确肾周间隙内侧边缘的解剖通连。方法 收集螺旋CT检查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共 2 0 0例。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 ,其中 2 9例还做了CT增强。常规扫描范围从膈下至盆腔入口 ,有病变时酌情增加扫描平面。结果 在 2 0 0例中 ,有 5 9例 (2 9 5 % )双侧肾前筋膜 (或肾前筋膜平面 )跨中线相续。其中真正同时累及双侧肾周间隙和中线大血管区域者仅占 18例。结论 肾前筋膜跨中线与对侧同名筋膜在肾门平面以下可有部分相续 ,该平面以上不相续 ,肾周间隙与中线大血管区域之间疾病主要依靠筋膜平面间接扩散。提高对这一区域的解剖结构认识 ,有利于对该区域疾病的定位、定性及扩散通路做一清楚的判断和预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解剖 螺旋CT 疾病诊断 肾周间隙内侧边界
下载PDF
国人卵圆孔穿刺深度X线解剖测量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沈云霞 何玉泉 +3 位作者 邢元龙 薛祖平 崔磊 张祥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11期886-887,共2页
目的 :为探讨国人卵圆孔穿刺深度提供X线解剖依据。方法 :35例颅骨 (70侧 )标本 ,将卵圆孔涂钡后 ,摄取球管向头侧倾斜 2 0°角度的头颅侧位片 ,测量卵圆孔与内耳门中心点到前床突尖端连线 (耳—床线 )之间的距离 (孔—线距 ) ,进... 目的 :为探讨国人卵圆孔穿刺深度提供X线解剖依据。方法 :35例颅骨 (70侧 )标本 ,将卵圆孔涂钡后 ,摄取球管向头侧倾斜 2 0°角度的头颅侧位片 ,测量卵圆孔与内耳门中心点到前床突尖端连线 (耳—床线 )之间的距离 (孔—线距 ) ,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左右各组孔—线距值均不能拒绝总体为正态的假设 (P >0 0 5 ) ;左右两侧之间孔—线距值有差别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左侧孔—线距参考值为 (14 .71± 1.4 6 )mm ,右侧为 (15 .5 7± 1.80 )mm。结论 :在X线图像上以耳—床线为基线、孔线距参考值为标准 ,可间接测算卵圆孔的位置 ,推算卵圆孔穿刺时穿刺针进针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顷骨卵圆孔 x线解剖 观测 中国人
下载PDF
X线下显示颅底卵圆孔的新方法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何玉泉 何书 +3 位作者 沈云霞 张祥华 崔海燕 龚沈初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5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究颅底卵圆孔显示新方法,为临床提供透视下准确穿刺卵圆孔的解剖影像学依据。方法:对37例(74侧)颅底骨标本,将卵圆孔涂钡(造影组)及不涂钡(平片组),在透视下观察卵圆孔与周围骨性结构的关系,寻找能显示卵圆孔的规律性;头颅湿标... 目的:探究颅底卵圆孔显示新方法,为临床提供透视下准确穿刺卵圆孔的解剖影像学依据。方法:对37例(74侧)颅底骨标本,将卵圆孔涂钡(造影组)及不涂钡(平片组),在透视下观察卵圆孔与周围骨性结构的关系,寻找能显示卵圆孔的规律性;头颅湿标本13例(26侧),进行靶点验证穿刺。结果:发现在头颅侧轴位片上,中颅凹骨骼在卵圆孔前后方各形成一条弧形线影,分别与卵圆孔前后缘相连(简称中颅凹弧形线),卵圆孔正好位于两弧线相交点。在平片组卵圆孔前后两线的相交点可清晰分辨。74侧例标本卵圆孔显示最佳时,球管所倾斜的角度分别在30~39°(34.50±2.06),总体均数的95%的可信区间为(34.02,34.98),左右两侧进行了配对t检验,得左右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6>0.05);26侧例标本靶点验证,卵圆孔穿刺成功率100%。结论:利用"中颅凹弧形线"这一骨性标志,可在头颅侧轴位准确显示颅底卵圆孔。使用此定位方法可在透视下实时观察、准确穿刺卵圆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卵圆孔 穿刺 x线解剖 定位方法
下载PDF
骶骨的X线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高从敬 马广勤 +1 位作者 陈才保 蔡维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1-213,共3页
采用2例干燥骶骨,摄取骨盆正位和骶尾骨正侧位片以及腹部平片,观察正常骶骨X线征象,回顾性观察分析50例有骨盆骶骨病变的X线片。结果显示骶骨的正常X线解剖在常规正位片上,骶孔线、椎间盘线及椎间孔线共同形成倒置的宝塔形,... 采用2例干燥骶骨,摄取骨盆正位和骶尾骨正侧位片以及腹部平片,观察正常骶骨X线征象,回顾性观察分析50例有骨盆骶骨病变的X线片。结果显示骶骨的正常X线解剖在常规正位片上,骶孔线、椎间盘线及椎间孔线共同形成倒置的宝塔形,可根据上述结构的X线改变来确定骶骨各种病变时异常X线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骶孔线 椎间盘线 x线解剖
下载PDF
肺癌支气管动脉树X线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史跃 高从敬 +2 位作者 曹志章 张南征 栾智勇 《解剖与临床》 2005年第4期261-263,共3页
目的:研究肺癌肿瘤组织内支气管动脉树X线解剖学类型。方法:对61例肺癌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BAG)检查,按照瘤体内供血动脉的形态进行分型研究;根据分型结果选择不同介入方法进行介入治疗。结果:肿瘤组织内支气管动脉树X线解剖学... 目的:研究肺癌肿瘤组织内支气管动脉树X线解剖学类型。方法:对61例肺癌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BAG)检查,按照瘤体内供血动脉的形态进行分型研究;根据分型结果选择不同介入方法进行介入治疗。结果:肿瘤组织内支气管动脉树X线解剖学形态可分为四种类型,即树干树枝型(10例,占16.4%)、树干树叶型(33例,占54.1%)、树枝树叶型(15例,占24.6%)、悬铃木树型(3例,占4.9%)。四种不同的解剖学类型采用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显效率分别为30%、57.6%、86.7%、33.3%,总有效率75.4%。结论:根据支气管动脉树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介入治疗术式,其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支气管动脉树 x线解剖学
下载PDF
胫骨骨髓腔的X线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建华 吴岳嵩 +1 位作者 陈尔瑜 王新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6-47,49,共3页
目的 :研究胫骨骨髓腔解剖特征 ,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2 5根成人胫骨标本摄取正侧位X线平片 ,并定义一系列测量参数进行测量。结果 :胫骨骨髓腔平均全长为 (2 9.4± 1.9)cm ;髓腔狭段长度为 (6 .5± 1.2 )cm ,上下... 目的 :研究胫骨骨髓腔解剖特征 ,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2 5根成人胫骨标本摄取正侧位X线平片 ,并定义一系列测量参数进行测量。结果 :胫骨骨髓腔平均全长为 (2 9.4± 1.9)cm ;髓腔狭段长度为 (6 .5± 1.2 )cm ,上下开口指数分别为 10 .0± 2 .9和 8.5± 2 .6 ;胫骨骨髓腔中心线向后的弧度平均为 2 .6°± 1.4°。结论 :①髓内钉固定应限于胫骨狭点附近占胫骨骨髓腔全长 1/5~ 2 /5范围内的骨折 ;②交锁钉一期动态固定的骨折范围应限于胫骨狭段范围的骨折 ;③胫骨下段骨折适合逆向穿钉固定 ;④胫骨骨髓腔的弧度变化应成为髓内钉设计的考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髓腔 x线解剖 骨折内固定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树X线解剖学类型及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史跃 高从敬 +3 位作者 董生良 张南征 栾智勇 叶福林 《解剖与临床》 2007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动脉树的X线解剖学类型。方法:对10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动脉DSA造影资料分析研究,根据供血动脉在瘤体内的分布情况以及X线解剖学形态进行分型;根据不同的解剖学类型采用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结果:肿瘤组织内...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动脉树的X线解剖学类型。方法:对10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动脉DSA造影资料分析研究,根据供血动脉在瘤体内的分布情况以及X线解剖学形态进行分型;根据不同的解剖学类型采用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结果:肿瘤组织内肝动脉树X线解剖学形态分为4种类型,即肝动脉瘘型、枯枝型(中血供)、柳枝型(少血供)、鸟巢型(多血供)。4种不同解剖学类型采用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显效率分别为31.3%、38.9%、44.8%、54.1%,总有效率为76%。结论:原发性肝癌的肝动脉供血主要表现为鸟巢型、柳枝型。根据不同解剖学类型采用不同的介入治疗术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动脉树 x线解剖
下载PDF
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形态学特点与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史跃 蔡廷江 +3 位作者 黄玉杰 王安明 陈凯 高从敬 《解剖与临床》 2011年第5期363-366,共4页
目的:探讨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形态学特点及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术前采用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检查筛选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患者31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3D DSA全脑血管造影,根据动脉瘤的不同解剖学形态选用... 目的:探讨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形态学特点及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术前采用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检查筛选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患者31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3D DSA全脑血管造影,根据动脉瘤的不同解剖学形态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31例患者共36枚动脉瘤,均栓塞成功,完全栓塞28枚(77.78%),大部分栓塞8枚(22.22%).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再出血或脑血栓形成.结论:术前根据DSCTA检查资料和DSA图像对Willis环周围窄颈动脉瘤的形态进行分析,能为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根据不同的形态学特点选用合适的弹簧圈进行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LIS环 窄颈动脉瘤 x线解剖学 弹簧圈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胸椎后凸角X线测量及其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范力军 贾存玮 +3 位作者 杨常运 王世英 李祥鹏 唐化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 :提供不同年龄组正常人胸椎后凸角的数据标准。方法 :选用 46 2例 6~ 10 2岁正常人胸部侧位片 ,分别进行胸椎后凸角X线测量。结果 :代表胸椎后凸程度的上、下部胸椎后凸角值 ,各组值分别是 :儿童组为 7.96°± 1.36°... 目的 :提供不同年龄组正常人胸椎后凸角的数据标准。方法 :选用 46 2例 6~ 10 2岁正常人胸部侧位片 ,分别进行胸椎后凸角X线测量。结果 :代表胸椎后凸程度的上、下部胸椎后凸角值 ,各组值分别是 :儿童组为 7.96°± 1.36° ,4.98°± 0 .6 7° ;青年组为 10 .73°± 2 .2 8° ,5 .2 3°± 1.82° ;中年组为 12 .6 4°±1.31° ,6 .49°± 1.2 8° ;老年组为 17.88°± 1.34° ,9.84°± 0 .98° ;长寿组为 2 1.5 7°± 1.2 8° ,13 .5 8°± 0 .96°。结论 :胸椎后凸角值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 ,符合生理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后凸角 x线解剖 胸片 测量
下载PDF
介入治疗前后肝癌肿瘤血管密度的X线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从敬 陈尔瑜 +4 位作者 党瑞山 刘镇 金建华 史跃 朱斌 《解剖与临床》 2007年第5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血管密度与肝癌血管介入治疗的预后关系。方法:收集50例肝动脉造影资料,对其肝右叶肿瘤介入治疗前后进行观察。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对其中43例肿瘤内外血管密度和肿瘤相对分布面积,进行X线解剖学测量。结果:介入治... 目的:探讨肿瘤血管密度与肝癌血管介入治疗的预后关系。方法:收集50例肝动脉造影资料,对其肝右叶肿瘤介入治疗前后进行观察。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对其中43例肿瘤内外血管密度和肿瘤相对分布面积,进行X线解剖学测量。结果:介入治疗前肝动脉造影显示肝癌肿瘤区血管网增生/显著增生。介入治疗后肝癌癌肿区血管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以弥漫型癌肿减少更显著(P〈0.01);肿瘤的相对面积缩小,弥漫型缩小的比率明显大于肿块型(P〈0.05)。结论:肝癌组织内血管密度值代表肝癌组织供血量的大小;对中晚期肝癌开展合理的介入治疗是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肿瘤血管密度 图像分析 x线解剖学
下载PDF
左精索静脉的X线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广勤 高从敬 +4 位作者 万向荣 陈才保 许承斌 郭文源 胡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2期85-87,共3页
对10例尸体20侧精索静脉的解剖和30例X线造影观察,将左精索内静脉(ISV)的X线解剖分为六个基本类型。0型(静脉瓣正常型)占6.7%,I型(I型)占46.7%;Ⅱ型(Y型)占26.7%;Ⅲ型(H型)占13.3%;Ⅳ型(主干分叉型)占3.3%,V型(反F型)占3.3%。其中... 对10例尸体20侧精索静脉的解剖和30例X线造影观察,将左精索内静脉(ISV)的X线解剖分为六个基本类型。0型(静脉瓣正常型)占6.7%,I型(I型)占46.7%;Ⅱ型(Y型)占26.7%;Ⅲ型(H型)占13.3%;Ⅳ型(主干分叉型)占3.3%,V型(反F型)占3.3%。其中0~I型为正常X线解剖,占53.3%;Ⅱ~Ⅴ型为解剖变异占46.7%。认为ISV曲张症的栓塞治疗应因型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 血管造影 栓塞疗法 x线诊断 解剖学
下载PDF
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拼接图像的可靠性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玉全 何志诚 +2 位作者 丘红英 陈智杰 肖少屏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拼接图像的可靠性。方法:对照组:X线球管中心线对模型1标尺的中点标记进行垂直摄影,照射野包含标尺的两侧标记,摄影距离120cm,物-台距离3.5cm。实验组:选用倾斜角度摄影和平行移动摄影,分别进行两幅和三幅拼...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拼接图像的可靠性。方法:对照组:X线球管中心线对模型1标尺的中点标记进行垂直摄影,照射野包含标尺的两侧标记,摄影距离120cm,物-台距离3.5cm。实验组:选用倾斜角度摄影和平行移动摄影,分别进行两幅和三幅拼接图像的摄影,每次摄影照射野应包含对应标尺的标记,摄影距离120cm,物-台距离3.5cm;然后将相应图像裁剪拼接。评价拼接图像的标尺长度与单幅摄影时标尺影像长度与放大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标尺影像长度为(39.557±0.382)cm,放大率为(1.130±0.001)。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标尺影像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59,P=0.056);采用Welch检验,模型影像放大率与标尺影像放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69.600,P=0.126)。结论:倾斜角度摄影和平行移动摄影的拼接图像与单幅摄影图像的放大率基本一致。倾斜角度摄影比平行移动摄影更能显示X线解剖结构的一致性。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人工拼接图像能真实、客观显示人体影像信息,操作方便、可靠,为临床提供准确影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放射摄影影像解释 x线放大摄影术 放大率 x线解剖结构 数字摄影 照射野 倾斜角度摄影
下载PDF
肝癌肝内血管系统三维重建及整合的X线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跃 李玺 +6 位作者 董生良 高从敬 罗中华 张南征 朱丽丽 张召辉 栾智勇 《解剖与临床》 2008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 DCE MSCTA),以及肝内血管系统重建并与肝癌病灶进行整合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 DCE MSCTA),以及肝内血管系统重建并与肝癌病灶进行整合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对16例肝癌患者采用上腹部3D DCE MSCTA扫描技术采集影像资料,经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和表面遮盖(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法重建肝内血管及肝癌病灶,并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 DSA)对照。结果:肝内血管与肿块关系:肝内血管系统主分支未见异常5例,由肝动脉发出供血动脉11例,肝内血管主干受压移位10例,其中门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3例。MIP法在显示重建血管级数方面高于SSD法,VR法显示图像的立体感优于MIP法和SSD法,3D DSA显示肝动脉及门静脉优于VR、MIP和SSD。结论:肝脏血管系统和肝癌病灶三维重建与整合技术可以较好的显示血管和病灶的立体解剖关系,有助于临床医生确定能否手术及手术的方式、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x线解剖学
下载PDF
左冠状动脉近段的X线解剖与狭窄发生率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曰俊 王信 +2 位作者 张超 裴美艳 邵静波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43-1048,共6页
目的探讨左冠状动脉主干(LM)的X线解剖特征与前降支(LAD)及回旋支(LCX)近段狭窄发生率的关系。方法搜集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00例,分别测量其LM的直径、长度、分叉角度、LAD及LCX近段病变的狭窄程度,根据狭窄程度... 目的探讨左冠状动脉主干(LM)的X线解剖特征与前降支(LAD)及回旋支(LCX)近段狭窄发生率的关系。方法搜集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00例,分别测量其LM的直径、长度、分叉角度、LAD及LCX近段病变的狭窄程度,根据狭窄程度≥50%和<50%将所有患者分别分为LAD、LCX、LM分支显著狭窄组和非显著狭窄组,并引入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等临床指标。分析LM分支近段显著狭窄与各临床指标的关系及显著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中,LM直径(4.28±1.04)mm,LM长度(11.90±5.52)mm,LM分叉角度(73.20±37.83)°,男性患者LM分叉角度明显大于女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分支近段狭窄发生率男性(175/240,72.92%)高于女性(100/160,62.5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LCX及LM分支近段有显著狭窄与无显著狭窄患者年龄及LM直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传统的因素外,LM直径较小为其分支近段有显著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最佳界值为4.655 mm,直径<4.655 mm者分支近段发生狭窄的风险是直径≥4.655 mm者的2.123倍;LM长度较大为其分支近段显著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最佳界值为12.035 mm,长度≥12.035 mm者分支近段发生狭窄的风险是长度<12.035 mm者的1.771倍。结论除传统因素外,LM直径较小和长度较大为其分支血管近段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直径<4.655 mm或长度≥12.035 mm者分支血管近段狭窄发生的风险高于其他患者;而分叉角度对分支血管近段狭窄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冠状动脉主干 x线解剖 前降支 回旋支 冠状动脉狭窄
原文传递
斑点犬桡骨、尺骨的X线解剖特征与临床意义
15
作者 贾东平 翟林 《吉林畜牧兽医》 2016年第7期7-8,12,共3页
采用X线解剖学方法,对一只成年斑点犬的桡骨、尺骨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并结合临床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显示:成年斑点犬桡骨骨干最窄处直径10 mm、骨髓腔直径3.5 mm,尺骨骨干最窄处直径5 mm、骨髓腔直径1.2 mm。正位X线片中... 采用X线解剖学方法,对一只成年斑点犬的桡骨、尺骨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并结合临床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显示:成年斑点犬桡骨骨干最窄处直径10 mm、骨髓腔直径3.5 mm,尺骨骨干最窄处直径5 mm、骨髓腔直径1.2 mm。正位X线片中主要是桡骨、尺骨重叠影像,侧位片中近端有部分重叠,但两骨之间界限清楚。了解桡骨和尺骨X线解剖特征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犬 桡骨 尺骨 x线解剖 临床
下载PDF
正常维吾尔族成年人股骨上段的X线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16
作者 阿古.哈山 铁流.亚森汗 +4 位作者 努尔古丽.达吾列提别克 阿迪江.伊明 陈胜国 阿布都吉力力.阿布都克热木 范强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5年第6期383-385,共3页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正常成年人股骨上段X线解剖特征。方法拍摄36例正常维吾尔族成年人双侧股骨上段标准正位片,对股骨头直径、股骨头颈长度、股骨头高、小转子上20 mm平面处髓腔宽度、小转子处髓腔宽度、小转子下20 mm平面处髓腔宽度、狭...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正常成年人股骨上段X线解剖特征。方法拍摄36例正常维吾尔族成年人双侧股骨上段标准正位片,对股骨头直径、股骨头颈长度、股骨头高、小转子上20 mm平面处髓腔宽度、小转子处髓腔宽度、小转子下20 mm平面处髓腔宽度、狭窄处位置、狭窄处髓腔左右宽度8项指标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股骨上段各项指标间无侧别差异(P>0.05);男、女性股骨头直径、股骨头高、小转子下20 mm平面处髓腔宽度等指标存在性别差异(P<0.05);与汉族相比股骨头直径、股骨头颈长度、狭窄处位置、狭窄处髓腔宽度等指标存在种族差异(P<0.05),与外国人相比股骨头直径、股骨头颈长度、小转子上20 mm平面处髓腔宽度、小转子处髓腔宽度、狭窄处髓腔左右宽度等指标存在种族差异(P<0.05)。结论维吾尔族正常成年人骨股上段结构有其特点,可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解剖 维吾尔族 成年人 骨股上段
下载PDF
肾癌肾动脉树的X线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庾君毅 沈国鑫 史跃 《当代医学》 2010年第5期57-59,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肾癌组织肾动脉树的X线解剖学形态。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36例肾癌患者实施数字减影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根据不同时期瘤体内供血动脉的形态进行X线解剖学分型,对肾癌患者进行姑息性介...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肾癌组织肾动脉树的X线解剖学形态。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36例肾癌患者实施数字减影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根据不同时期瘤体内供血动脉的形态进行X线解剖学分型,对肾癌患者进行姑息性介入化疗栓塞及提供术前必要的信息。结果36例肾癌DSA造影,动脉早期均表现为枯树枝型;动脉期均表现为树枝树叶型;毛细血管期或静脉期均表现为鸟巢型。36例肾癌患者,CR+PR+NC=27例,有效率为75%(27/36),CR+PR=17例,近期显效率为47.2%(17/36)。结论通过影像学对活体肾癌肾动脉树的X线解剖学研究,根据不同时期DSA图像显示肾癌肾动脉树的形态,对肾癌介入栓塞程度的判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肾动脉树 x线解剖学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胰胆管十二指肠乳头X线解剖与胆囊切除后胆源性腹痛 被引量:8
18
作者 魏经国 张劲松 +3 位作者 孟庆江 高爱国 孙安华 郭学刚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8年第1期15-18,I000,共5页
为研究胆管十二指肠乳头部的X线解剖与胆囊切除后胆源性腹痛发生间的关系,回顾性研究胆囊切除后胆源性腹痛连续ERCP检查76例。术前病变为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管胰腺未发现病变。胆囊切除后病变为胆管扩张,胆管继发结石,... 为研究胆管十二指肠乳头部的X线解剖与胆囊切除后胆源性腹痛发生间的关系,回顾性研究胆囊切除后胆源性腹痛连续ERCP检查76例。术前病变为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管胰腺未发现病变。胆囊切除后病变为胆管扩张,胆管继发结石,Oddi括约肌无器质性病变。采取测量胆管远端生理狭窄段的长度,胰胆管共同管道长度以及胰胆管汇入十二指肠的类型的方法进行分析。胆囊切除后胆源性腹痛76例中,胆管NDS长度≥10mm68例(89.5%),胆管扩张44例中NDS长度≥10mmm38例(86.4%),胆管继发结石16例中NDS长度≥10mm13例(81.3%)。胆管继发病变与胰胆管共同管道长度以及胰胆管汇入十二指肠的类型无明显关系。结论:胆管NDS长度≥10mm是胆囊切除后容易诱发胆源性腹痛的重要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源性 疼痛 十二指肠乳头 括约肌 x线解剖
原文传递
矩形髓内钉内固定的相关X线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新伟 吴岳嵩 +1 位作者 康一凡 朱文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0期738-740,共3页
目的:通过胫骨髓腔的相关解剖学研究,分析临床矩形髓内钉交叉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55例胫骨X线正侧位片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胫骨正侧位片28例,测量胫骨上、下端及狭部的髓腔内径以及髓腔中性轴上端与胫骨前嵴之间的距离,作为矩... 目的:通过胫骨髓腔的相关解剖学研究,分析临床矩形髓内钉交叉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55例胫骨X线正侧位片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胫骨正侧位片28例,测量胫骨上、下端及狭部的髓腔内径以及髓腔中性轴上端与胫骨前嵴之间的距离,作为矩钉插钉窗口与胫骨前嵴距离(窗-嵴距)的理论值;未交叉组:矩钉固定后未交叉的X线片15例,交叉组:矩钉固定后交叉的X线片12例,分别测量窗-嵴距,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胫骨髓腔中轴在上端矢状位上位于其前部1/3处;矩形髓内钉固定后交叉组窗-嵴距较对照组及正常组小(P<005),两根矩钉窗-嵴距之差较正常组大(P<005)。结论:两根矩钉的窗口不在同一平面上是矩形髓内钉固定交叉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髓内钉 胫骨 髓腔 x线解剖学
下载PDF
成人小肠的血管构筑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鲁宏 许新复 丁仕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为小肠疾病的临床介入诊断及治疗提供血管构筑解剖基础。方法:对8例正常成人小肠标本采用ABS血管铸型、硫酸钡墨汁混悬液血管造影及图像分析进行血管研究。结果:三种方法结论一致,空肠段直动脉通常分三支(两长支、一短支... 目的:为小肠疾病的临床介入诊断及治疗提供血管构筑解剖基础。方法:对8例正常成人小肠标本采用ABS血管铸型、硫酸钡墨汁混悬液血管造影及图像分析进行血管研究。结果:三种方法结论一致,空肠段直动脉通常分三支(两长支、一短支),回肠段直动脉通常分二支(长、短各一支),空—回肠段呈移行改变,直动脉在进入肠壁之前可见吻合现象。直动脉的长度、内径及肠壁血管密度(支/cm2)均存在解剖部位的差异性(P<0.05)。结论:小肠血管构筑有其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血管 x线解剖 小肠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