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5
1
作者 兰思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43,共8页
以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资料为基础 ,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本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为 :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随该区植被演替趋势... 以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资料为基础 ,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本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为 :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随该区植被演替趋势从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到常绿阔叶林而增加 ,群落间变幅较大 ;植物生长型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等多样性指数上均表现出灌木层 >乔木层的规律。毛竹林作为一种重要的植被类型 ,其灌木层物种多样性高于其它 3种森林类型 ,但由于毛竹是无性繁殖 ,其在林分中占绝对优势 ,故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明显低于其它 3种森林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物种多样性 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武夷山米槠、甜槠常绿阔叶林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6
2
作者 方燕鸿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8-155,共8页
选择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最具代表性的米槠 (Castanopsiscarlesii)、甜槠 (C. eyrei)常绿阔叶林设置 4800m2的样方,研究了植物群落生长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共记录到植物物种 67科 138属 311种,其中乔木物种 (含更新层或小乔木) 160种,灌木... 选择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最具代表性的米槠 (Castanopsiscarlesii)、甜槠 (C. eyrei)常绿阔叶林设置 4800m2的样方,研究了植物群落生长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共记录到植物物种 67科 138属 311种,其中乔木物种 (含更新层或小乔木) 160种,灌木 89种,藤本 25种,草本 37种。主要优势种有:米槠、甜槠、黄瑞木 (Adinandramille ttii)、树参 (Dendropanaxdentiger)、罗浮栲 (C. fabri)、少叶黄杞 (Engelhardtiafenzelii)、丝栗栲 (C. fargesii)、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等,其中米槠和甜槠两个物种的相对胸高断面积 (RBA)占 44. 1%。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主要由壳斗科 (RBA=60. 1% )和山茶科 (12. 2% )的物种组成;最重要属为栲属 (Castanopsis) (RBA=52. 0% )、青冈属(Cyclobalanopsis) (6. 4% )和黄瑞木属 (Adinandra) (4. 5% )等。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乔木层Shannon Wie ner指数 (H′)为 3. 0左右;随着取样面积的增加,H′值和均匀度指数 (E)逐渐增加; 1500m2 时H′趋于平稳, 1000m2 时E趋于平稳。从种 面积曲线可知,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在取样面积大于 4500m2 后物种数量趋于稳定。武夷山常绿阔叶林小径级的乔木 (DBH≤10cm)数量占 76. 3%,而DBH≥45cm的个体数量仅占 2. 3%。该植物群落常绿树种占绝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物种组成 SHANNON-WIENER指数 多样性分析 米槠 甜槠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植物群落 取样面积 物种多样性 均匀度指数 生长特征 植物物种 分析结果 物种数量 个体数量 常绿树种 代表性 小乔木 更新层 优势种 丝栗栲
下载PDF
武夷山杉木林凋落物动态初探 被引量:17
3
作者 吴承祯 洪伟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1-206,共6页
用起伏型时间序列法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杉木林凋落物月动态进行模拟,结果令人满意,说明起伏型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可应用于森林凋落物动态模拟。
关键词 杉木林 凋落物 起伏型时间序列法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
下载PDF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的地形分异 被引量:6
4
作者 汪荣 潘文斌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1-735,共5页
为探讨地形对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的影响,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取研究区域各地形因子和植被景观信息基础上,分析了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和地形的总体特征,揭示了植被分布在地形上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区内各植被类... 为探讨地形对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的影响,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取研究区域各地形因子和植被景观信息基础上,分析了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和地形的总体特征,揭示了植被分布在地形上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区内各植被类型面积分布不均,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是主要植被类型,占总面积的70.53%。在海拔的影响下,保护区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坡度和坡向对不同植被类型分布影响程度不同,只对中山草甸、阔叶矮曲林和人工植被等3种植被类型有较显著影响。从各植被类型在海拔、坡度和坡向上的变异系数看,海拔因子对植被类型的分布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植被类型 地形 分异
下载PDF
武夷山南方铁杉群落乔木层种间联结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何建源 荣海 +5 位作者 吴焰玉 陈灿 柯贤石 徐自坤 方燕鸿 郑群力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9-173,共5页
通过方差比率(VR)、AC值、χ2检验和OI、DI、JI指数联合使用,分析了武夷山南方铁杉(Tsuga tchekiangensis)群落乔木层主要种群间的联结情况。结果表明,10个主要种群在总体上表现出不显著关联;大多数种对间的联结性不显著;极少部分种对... 通过方差比率(VR)、AC值、χ2检验和OI、DI、JI指数联合使用,分析了武夷山南方铁杉(Tsuga tchekiangensis)群落乔木层主要种群间的联结情况。结果表明,10个主要种群在总体上表现出不显著关联;大多数种对间的联结性不显著;极少部分种对具有较强的联结性,如南方铁杉-闽皖八角(T.tchekiangensis-Illicium minwanense)、南方铁杉-短柱柃(T.tchekian-gensis-Eurya brevistyla)、短柱柃-吊钟花(Eurya brevistyla-Enkianthus quinqueflorus)、短柱柃-闽皖八角(Eurya brevistyla-I.minwanense)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铁杉 种间联结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NDVI对坡度的响应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玉琴 李丽纯 +2 位作者 彭继达 廖廓 刘桐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10-1317,共8页
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全球同纬度带保存最为完整、面积最大的典型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地势起伏剧烈,研究此区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坡度的响应可为保护区生态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文章基于Landsat ETM+/OLI遥感数据、DEM数... 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全球同纬度带保存最为完整、面积最大的典型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地势起伏剧烈,研究此区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坡度的响应可为保护区生态建设提供科学参考。文章基于Landsat ETM+/OLI遥感数据、DEM数据和气象资料,提取2004—2018年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NDVI和坡度,分析研究了2004—2018年保护区6种坡度类型下植被覆盖的变化特征,以及不同坡度下植被的改善和退化情况,指出影响不同坡度NDVI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1)2004年以来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植被呈改善趋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但保护区仍存有耕地、居民点和生产经营活动,中部和北部低坡度地区植被呈变差趋势;(2)在所有坡度范围内,保护区植被变化类型均以轻微改善为主(面积比超过50%),在0°—25°范围内利于植被退化,而在>35°范围内利于植被改善;(3)NDVI变化趋势与坡度呈二次函数关系,以17°为界,当坡度小于17°时,植被改善随着坡度的增加而缓慢减弱;当坡度大于17°时,植被改善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强;(4)在保护区内,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气象因子为降水。研究结果可为保护区制定生态保护规划、实施针对性地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影响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坡度 NDVI 降水
下载PDF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4
7
作者 许纪泉 钟全林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418-421,共4页
使用市场价格替代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价格法等评估方法,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净化空气、固碳制氧等服务功能进行初步估算.得出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价值为2.28亿元.a-1;保持土壤价值为0.76亿元.a-1... 使用市场价格替代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价格法等评估方法,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净化空气、固碳制氧等服务功能进行初步估算.得出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价值为2.28亿元.a-1;保持土壤价值为0.76亿元.a-1;固碳制氧价值为2.20亿元.a-1;净化空气价值为1.76亿元.a-1.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7.04亿元.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下载PDF
增强保护区科普与监测能力,提高保护区科技水平
8
作者 陈佐忠 《江西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57-58,63,共3页
通过对江西武夷山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考察,认为:这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基本建设比较完善,基础设施齐全,规模较大,起点较高,有了较好的办公等条件;人员数量比较充实;保护区的日常维护较好,没有发生大的破坏保护区的事故发生;与... 通过对江西武夷山等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考察,认为:这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基本建设比较完善,基础设施齐全,规模较大,起点较高,有了较好的办公等条件;人员数量比较充实;保护区的日常维护较好,没有发生大的破坏保护区的事故发生;与社区关系较好,共建共管有许多很好的典型与成功的事例;有了基本的调查资料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保护区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措施还不能适应国家级保护区发展的要求;硬件与软件发展不平衡,硬件较好,但软件不适应;与基础建设、基础设施相比,科普能力、监测能力设施相差较多;新技术的应用有待加强;经费还有许多困难等。建议要在增强保护区科普与监测能力,提高保护区科技水平上努力,目前可以从编绘保护区生态系统类型图或者植被类型图、建立固定的观测样地、绘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图并进行定期监测、建立保护区的科普体系、充实保护区的监测仪器和设备等方面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保护区 武夷山保护区 桃红岭保护区 鄱阳湖保护区 九连山保护区 井冈山保护区 保护区管理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武夷山不同植被类型下山地黄壤对比 被引量:2
9
作者 钟福昌 谭亚兰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第12期114-117,共4页
实地考察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并进行土壤采样,对其水热条件大致相当、地形坡度相似,母岩母质相同的先锋岭、桐木关西侧、挂墩三个样地的土壤剖面A层的土壤有机质、土壤酸性、土壤黏性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常绿阔叶林下的土壤A层的有机质... 实地考察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并进行土壤采样,对其水热条件大致相当、地形坡度相似,母岩母质相同的先锋岭、桐木关西侧、挂墩三个样地的土壤剖面A层的土壤有机质、土壤酸性、土壤黏性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常绿阔叶林下的土壤A层的有机质含量最高,针叶林其次,茶园最低;茶园土壤中的酸性最强,针叶林其次,常绿阔叶林最低;常绿阔叶林下的土壤黏性最强,针叶林其次,茶园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植被类型 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武夷山保护区森林昆虫资源微机管理系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焰玉 汪家社 《福建林业科技》 1995年第1期72-74,共3页
本文介绍了武夷山保护区森林昆虫资源微机管理系统,该系统集资料查询、资料修改、报表打印、数据统计于一体,系统的研制将微机引入保护区日常资源管理工作中。
关键词 武夷山保护区 昆虫 资源 计算机管理系统
下载PDF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调查 被引量:30
11
作者 程松林 林剑声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78,共13页
自2004年5月至2010年11月对江西武夷山保护区鸟类进行跟踪监测和研究的过程中,共记录到鸟类17目51科148属263种,约占中国鸟类种数的19.8%。G-F指数分析表明,保护区鸟类在科一级水平上其多样性更显丰富。研究结果显示,在保护区海拔1 900 ... 自2004年5月至2010年11月对江西武夷山保护区鸟类进行跟踪监测和研究的过程中,共记录到鸟类17目51科148属263种,约占中国鸟类种数的19.8%。G-F指数分析表明,保护区鸟类在科一级水平上其多样性更显丰富。研究结果显示,在保护区海拔1 900 m林线以下的各类生境中,鸟类多样性差异不甚显著,但海拔800~1 900 m范围、自然恢复30年以上的次生林和原生林区,是保护区内繁殖鸟类更为偏好的主要生境;保护区鸟类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岛屿现象";保护区内所保有的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群体被视为人类对该物种认知历史最为长久且相对最为健康的野生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多样性格局 江西武夷山
原文传递
江西武夷山-黄岗山西北坡森林繁殖鸟类多样性调查 被引量:18
12
作者 程松林 毛夷仙 袁荣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6963-6974,共12页
研究区属于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为中国亚热带东部最高的山地,森林原生性保存较为完好。2004—2012年,在研究区海拔300—2160 m范围,布设了穿越所有代表性生境的1条主样线和6条辅助样线,共记录有森林繁殖鸟188种,占中国东部... 研究区属于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为中国亚热带东部最高的山地,森林原生性保存较为完好。2004—2012年,在研究区海拔300—2160 m范围,布设了穿越所有代表性生境的1条主样线和6条辅助样线,共记录有森林繁殖鸟188种,占中国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繁殖鸟种数的71.76%。在这些繁殖鸟中,物种数在10种及以上的优势科有鸫科(Turdidae)13种、鹟科(Muscicapidae)10种、画眉科(Timaliidae)21种、莺科(Sylviidae)22种,占研究区森林繁殖鸟种数的35.1%、雀形目(PASSERIFORMES)的51.2%。将研究区按海拔高度、植被类型和人类干扰程度分为4类生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物种数以次生林恢复区最多(138种)>原生性森林区(127种)>农林营作干扰区(119种)>中山灌丛草甸区(51种),其中中山灌丛草甸区由于生境条件因素各项指标数值均最小,其余3类生境分区,无论是总鸟种数、雀形目鸟种数,还是优势科鸟种数,均支持中间膨胀效应(Mid-domain effect)。G-F指数由低海拔向高海拔依次降低,即:农林营作干扰区(DG-F=0.775)>次生林恢复区(DG-F=0.772)>原生性森林区(DG-F=0.760)>中山灌丛草甸区(DG-F=0.603);雀形目鸟种G-F指数分析,原生性森林区(DG-F=0.650)则略大于次生林恢复区(DG-F=0.633),提示顶级植物群落更大的森林内部空间和多样的内部层次结构,对雀形目鸟种多样性具有积极意义。分析显示次生林恢复区与原生性森林区相似性系数最高,表明经过30a左右自然演替恢复的次生林,对于森林繁殖鸟来说其生态功能已接近顶级群落,而农林营作干扰区和中山灌丛草甸区相似性系数最低。同时,研究区鸡形目(GALLIFORMES)鸟类生态位分异表现最为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繁殖鸟 多样性 生境影响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建立是否必然导致农户收入低——基于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外社区农户收入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雅馨 刘霞 +1 位作者 张博 谢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5-178,共14页
【目的】探究自然保护区内外社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其成因,检验自然保护区建立是否必然导致农户收入低,为完善自然保护区社区政策、促进自然保护区和社区协调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 【目的】探究自然保护区内外社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其成因,检验自然保护区建立是否必然导致农户收入低,为完善自然保护区社区政策、促进自然保护区和社区协调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外社区选取30个自然村(区内12个、区外18个)174户农户作为研究对象,于2011、2014和2015年开展3次问卷访谈和跟踪调查,运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呈现区内外社区农户收入水平、收入结构和收入动态变化。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自然保护区内外社区农户收入差异成因的理论分析模型,并利用工具变量(2SLS)模型进行解析。【结果】在3个时间节点,自然保护区内社区农户收入均明显高于区外,自然保护区建立没有导致农户收入低,其受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共同影响,尤其是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发挥主要作用。【结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自然保护区建立不会必然导致农户收入低,反而有利于农户收入增长,促进自然保护区和社区关系融恰。为提高农户收入并促进自然保护区和社区协调发展,应在已有社区政策基础上,扩大政策影响面,增强农户风险应对能力,巩固和提升已取得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农户收入 社区政策 2SLS模型
下载PDF
江西武夷山南方铁杉更新格局及代际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清培 金志农 +4 位作者 裘利洪 施建敏 程松林 郭英荣 陈伏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39-945,共7页
为了探讨南方铁杉更新格局,以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南方铁杉个体空间分布的坐标点图为基础,利用Programita软件对各龄级个体进行空间分布格局与代际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南方铁杉年龄结构基本呈"金字塔"型,属增长型种群;... 为了探讨南方铁杉更新格局,以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南方铁杉个体空间分布的坐标点图为基础,利用Programita软件对各龄级个体进行空间分布格局与代际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南方铁杉年龄结构基本呈"金字塔"型,属增长型种群;(2)南方铁杉幼(苗)树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在大尺度上呈随机分布,而高龄级大树在各尺度上均呈随机分布;(3)幼(苗)树、小树与大树间在小尺度上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负关联,而随着尺度和年龄的增长,代际关联性不明显。这些发现说明,南方铁杉完全能进行自然更新,但在种群发展过程中大树对小树(苗)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形成林下较难、林窗(或林缘)正常的更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铁杉 更新格局 代际关联性 点格局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程松林 吴淑玉 程林 《江西科学》 2009年第6期827-831,共5页
本研究区共记录爬行动物59种,占江西爬行动物的71.08%,隶属于2目11科41属。区系构成以东洋界物种为主,计51种,占86.44%;广布种8种,占13.56%。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18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17种。中国特有蛇类11种,有毒蛇14种。... 本研究区共记录爬行动物59种,占江西爬行动物的71.08%,隶属于2目11科41属。区系构成以东洋界物种为主,计51种,占86.44%;广布种8种,占13.56%。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18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17种。中国特有蛇类11种,有毒蛇14种。新增江西新纪录灰腹绿锦蛇、崇安斜鳞蛇2个种。提出对爬行动物的保护不但要注意生境的保护,还要对传统文化中对爬行动物的错误认识进行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行动物 多样性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江西武夷山南方铁杉原始林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湛斌 赵家豪 +1 位作者 陈斌 关庆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2-198,共7页
为明晰南方铁杉的龄组多样性、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替趋势,以传统林分因子及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4个多样性指数为基础,结合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开敞度4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对江西武夷... 为明晰南方铁杉的龄组多样性、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替趋势,以传统林分因子及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4个多样性指数为基础,结合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开敞度4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对江西武夷山南方铁杉原始林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乔木层共包括62个树种,南方铁杉重要值高居首位,是乔木层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混交度均值为0.64,属强度混交;南方铁杉在空间结构单元中以优势木为主;角尺度均值为0.64,为较低程度的聚集分布;开敞度均值为0.11,生长空间严重不足。通过各样带间的比较,发现南方铁杉在1790~1810m海拔范围内结构最为合理,其空间结构特征表现为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均较为稳定,龄组结构特征表现为各龄组比例合理且成熟林龄组株数达到最大。南方铁杉的龄组结构分布连续,在该原始林的林分空间结构中占据有利的生态位,种群更新能力因海拔差异而不同,可以预见,其分布有向中等海拔地区集中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武夷山 南方铁杉 原始林 空间结构 演替趋势
下载PDF
江西省两栖类新记录——孟闻琴蛙 被引量:3
17
作者 程林 曾昭驰 +4 位作者 吕植桐 郭洪兴 王英永 程松林 曾利剑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7-664,共8页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琴蛙属Nidirana物种此前均被记录为弹琴蛙N.adenopleura。通过对该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琴蛙种群进行采样,结合形态比较和线粒体COⅠ基因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琴蛙种群包含2个不...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琴蛙属Nidirana物种此前均被记录为弹琴蛙N.adenopleura。通过对该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琴蛙种群进行采样,结合形态比较和线粒体COⅠ基因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琴蛙种群包含2个不同的物种——弹琴蛙和孟闻琴蛙N.mangveni。孟闻琴蛙系江西省两栖类新记录,这一发现将孟闻琴蛙的分布区域由已知的浙江北部和东部向南扩展至赣东北地区,为琴蛙属的系统学和谱系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此外,讨论了琴蛙属内物种同域分布的现象,并提出需要对保护区及周边地区同域分布的弹琴蛙和孟闻琴蛙种群做进一步的种群遗传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琴蛙属 新记录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