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三角洲丹顶鹤适宜生境变化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舒莹 胡远满 +3 位作者 郭笃发 单凯 朱书玉 王立东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41,F003,共10页
以黄河三角洲生境分布图为基础 ,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得出三个时期丹顶鹤 (Grusjaponensis)生境分布图。选取一系列的景观指数 ,通过APACK软件进行计算 ,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的概念对黄河三角洲地区 1 986~ 2 0 0 1年丹顶鹤生境的动... 以黄河三角洲生境分布图为基础 ,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得出三个时期丹顶鹤 (Grusjaponensis)生境分布图。选取一系列的景观指数 ,通过APACK软件进行计算 ,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的概念对黄河三角洲地区 1 986~ 2 0 0 1年丹顶鹤生境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适宜丹顶鹤栖息的生境面积不断减小 ,该地区的生境破碎化程度也不断升高 ;相应的适应丹顶鹤栖息的各生境类型的面积除了轻干扰深积水鱼类苇田 (人类活动造成 )的面积增加外 ,其余大多呈减少趋势 ,总的来说丹顶鹤栖息生境质量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丹顶鹤 越冬地生境 迁徙途经地生境 变化
下载PDF
白冠长尾雉越冬期栖息地选择的多尺度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徐基良 张晓辉 +4 位作者 张正旺 郑光美 阮祥锋 朱家贵 溪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061-2067,共7页
2000年至2002年冬季,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我国特有珍稀雉类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越冬期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并结合RS和GIS在多个尺度上对其栖息地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尺度上影响白冠长尾雉越冬期栖息地选... 2000年至2002年冬季,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我国特有珍稀雉类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越冬期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并结合RS和GIS在多个尺度上对其栖息地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尺度上影响白冠长尾雉越冬期栖息地选择的因素存在差异,影响因子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在微生境上,影响因子主要是坡度、乔木盖度以及坡向余弦值与灌木高度的相互作用;在115 m尺度上,关键因子是灌木林、阔叶林和针叶林的面积;250m尺度上,主要因子是针叶林和阔叶林的面积及针叶林与阔叶林面积的相互作用;对于距离因素,到河漫滩和到农田的距离是影响白冠长尾雉越冬期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根据回归分析和AIC及AICC值,115 m尺度上栖息地变量对白冠长尾雉越冬期的栖息地选择影响最大。综合分析发现,在较大的尺度上,影响白冠长尾雉越冬期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有针叶林面积、阔叶林面积、针叶林和灌丛面积的相互作用、到河漫滩的距离以及到农田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冠长尾雉 越冬期 栖息地选择 尺度
下载PDF
福建省兴化湾滨海养殖塘冬季水鸟的栖息地利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金杰锋 刘伯锋 +1 位作者 余希 鲁长虎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24,共8页
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对福建省兴化湾东北部江镜华侨农场(25°29′~25°33′N,119°23′~119°26′E)滨海养殖塘水鸟的栖息地利用进行了研究。选取了6个养殖塘作为样地,总面积360hm2,共记录到水鸟6目8科25种。潮汐... 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对福建省兴化湾东北部江镜华侨农场(25°29′~25°33′N,119°23′~119°26′E)滨海养殖塘水鸟的栖息地利用进行了研究。选取了6个养殖塘作为样地,总面积360hm2,共记录到水鸟6目8科25种。潮汐变化是影响养殖塘内越冬水鸟栖息的重要因素。高、中、低3种不同潮位下养殖塘水鸟群落特征差异较大。水鸟的种数和数量随潮水的涨高而显著增加,优势种则减少;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随潮水的涨高而降低,优势度则增大。养殖塘的水深是影响水鸟栖息的另一个重要因素。4个不同水深区域水鸟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密度差异显著,鹬类、鸥类、鹭类等鸟类在中等水位区和浅水区栖息,鸭类主要栖息在深水区,而无水区仅有少数鹭类活动。在潮汛期间,滨海养殖塘是水鸟良好的临时栖息地,科学管理可使养殖塘人工湿地与潮间带滩涂共同满足越冬水鸟的栖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化湾 滨海养殖塘 人工湿地 越冬水鸟 栖息地利用
下载PDF
基于景观连接度的盐城滨海湿地丹顶鹤生境斑块重要性评价 被引量:21
4
作者 欧维新 袁薇锦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23-831,共9页
景观连接度和生境斑块重要性作为测度生境景观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指标,已成为评价生境破碎化、识别生境景观中重要生境斑块与垫脚石、辨明恢复生境的关键节点位置的重要方法,对于生境保护、优化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盐... 景观连接度和生境斑块重要性作为测度生境景观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指标,已成为评价生境破碎化、识别生境景观中重要生境斑块与垫脚石、辨明恢复生境的关键节点位置的重要方法,对于生境保护、优化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盐城滨海湿地为研究区域,以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丹顶鹤越冬生境为对象,运用景观连接度指标和两种斑块重要性评价方法,考察1992-2012年间越冬丹顶鹤适宜生境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并探讨这期间的重要生境斑块与关键节点位置变化。结果发现:1992-2012年间,丹顶鹤生境连接度一直呈下降趋势;巨型斑块和大型斑块对于维持景观生境面积与生境连接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处于关键节点位置的小型斑块作为垫脚石和连接要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从斑块重要性评价方法上来看,dPC指标反映的重要生境斑块更符合实际情况,BC(Betweenness Centrality)指标则可以明确需要恢复的重点生境位置,几种方法各有侧重,在指导区域生态保护与规划等方面各有优势,需综合考虑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越冬生境 景观连接度 生境斑块重要性 评价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
原文传递
基于MAXENT模型的丹顶鹤越冬生境变化分析:以盐城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20
5
作者 曹铭昌 孙孝平 +3 位作者 乐志芳 崔鹏 龚溪 徐海根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4-970,共7页
盐城保护区是全球野生丹顶鹤(Grus japonensis)迁徙种群主要的越冬栖息地之一。近年来,丹顶鹤越冬生境变化显著。应用MAXENT模型,结合丹顶鹤野外调查数据和主要环境特征变量,对2000—2013年盐城保护区丹顶鹤越冬生境变化和主要原因进行... 盐城保护区是全球野生丹顶鹤(Grus japonensis)迁徙种群主要的越冬栖息地之一。近年来,丹顶鹤越冬生境变化显著。应用MAXENT模型,结合丹顶鹤野外调查数据和主要环境特征变量,对2000—2013年盐城保护区丹顶鹤越冬生境变化和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到道路距离、到养殖塘距离和到米草滩距离,以及到芦苇滩距离和到碱蓬滩距离分别是2000和2013年影响丹顶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2000—2013年期间,盐城保护区内丹顶鹤适宜生境面积持续减少,由94 571 hm2减少为22 365 hm2;适宜生境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剧,分布格局由连续分布变为集中分布在核心区周围区域。丹顶鹤适宜生境丧失与保护区内碱蓬滩、泥滩、盐田面积大幅减少,养殖塘面积大幅增加有关。建议保护区在丹顶鹤越冬生境保护中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核心区湿地生境保护和恢复;(2)加强实验区和缓冲区人工湿地管护;(3)加强对保护区内人为干扰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MAXENT模型 越冬生境 适宜生境 盐城保护区
下载PDF
江苏盐城海滨区域丹顶鹤适宜越冬生境变化 被引量:20
6
作者 孙贤斌 刘红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4-699,共6页
以3期盐城海滨湿地景观分布图为基础,在GIS技术支持下,以食物丰富度、水源、隐蔽条件、人类活动、最小斑块面积和日常活动距离为生境适宜性评价因子,采用生境评价模型,分析了丹顶鹤(Grus japonensis)适宜越冬生境的变化。结果表明:1987-... 以3期盐城海滨湿地景观分布图为基础,在GIS技术支持下,以食物丰富度、水源、隐蔽条件、人类活动、最小斑块面积和日常活动距离为生境适宜性评价因子,采用生境评价模型,分析了丹顶鹤(Grus japonensis)适宜越冬生境的变化。结果表明:1987-2007年,丹顶鹤生境类型发生显著变化,盐城海滨区域自然湿地面积减少27.6%,丹顶鹤条件适宜生境总面积迅速减少;丹顶鹤条件适宜生境面积和比例发生显著变化,面积由2354.36km2减为1100.13km2,比例由1987年的51.6%减为2007年的24.1%;随着自然湿地景观破碎化和人类干扰逐渐加剧,盐城海滨区域丹顶鹤适宜生境的比例由1987年的28.2%减为2007年的13.5%,面积由1286.05km2减为614.95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适宜性评价 越冬生境 盐城海滨湿地
原文传递
粤港澳大湾区不同类型湿地水鸟群落物种多样性和越冬水鸟栖息地重要性评价 被引量:20
7
作者 周文莹 张入匀 +4 位作者 李艳朋 张剑坛 黄依依 练琚愉 叶万辉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8-190,共13页
从中国观鸟记录平台的水鸟观测数据中,获取了2014年12月至2019年2月期间的粤港澳大湾区的水鸟观测数据,共记录了水鸟9目21科146种;其中,4种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种为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89.73%的水鸟物种分布在自然湿地中,56.16%的水... 从中国观鸟记录平台的水鸟观测数据中,获取了2014年12月至2019年2月期间的粤港澳大湾区的水鸟观测数据,共记录了水鸟9目21科146种;其中,4种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种为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89.73%的水鸟物种分布在自然湿地中,56.16%的水鸟物种分布在人工湿地中。采用物种稀疏曲线、Jaccard相似系数(Jaccard similarity coefficient)和CLAM方法(multinomial species classification method),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不同类型湿地的水鸟群落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117处越冬水鸟栖息地的重要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研究区自然湿地中水鸟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远大于人工湿地;在自然湿地中,近海与海岸带湿地中水鸟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在人工湿地中,水库、城市人工景观和娱乐湖泊是水鸟的主要栖息地;不同类型湿地的评价因子存在显著差异,自然湿地中越冬水鸟栖息地的重要性值高于人工湿地。此外,随着政府部门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公众意识的提高,研究区水鸟群落物种数量有增大的趋势,但是,在湿地保护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应该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与管理,并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鸟 多样性 越冬栖息地 重要性 粤港澳大湾区
原文传递
基于越冬水鸟生境模拟的拟建鄱阳湖水利枢纽生态控制水位探讨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炼钢 陈黎明 +5 位作者 徐祎凡 贾建伟 栾震宇 施勇 金秋 胡腾飞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19-1528,共10页
长江及鄱阳湖水系上游水库群运用后鄱阳湖枯季水文节律出现新的变化,为应对新的枯水情势,鄱阳湖水利枢纽作为一个选项被提出,如何确定其适宜的调控水位才能维持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是其中的重点与难点.本文选择鹤类、小天鹅、鸿雁等... 长江及鄱阳湖水系上游水库群运用后鄱阳湖枯季水文节律出现新的变化,为应对新的枯水情势,鄱阳湖水利枢纽作为一个选项被提出,如何确定其适宜的调控水位才能维持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是其中的重点与难点.本文选择鹤类、小天鹅、鸿雁等食植物块茎水鸟作为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基于EFDC水动力学模型和生境适宜度曲线构建了鄱阳湖越冬水鸟生境数值模拟模型;从食物资源与取食可及性两个方面,分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生长期和水鸟越冬期两个时段,以水深作为关键生境因子,对近10年鄱阳湖苦草及水鸟取食潜在生境面积变化进行了连续模拟;揭示了鄱阳湖苦草及水鸟取食潜在生境面积随水位的变化规律并构建了定量响应函数:苦草潜在生境面积随水位呈单峰型变化,在星子站水位为14.8 m时达到最大,约为1703 km2;越冬水鸟取食潜在生境面积随水位呈三段式变化,最大和最小面积分别约为564和476 km2,相应星子站水位分别为11.73和9.56 m.在此基础上,针对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基于不同调度分期内生境保护目标的差异确定了符合天然水位波动特征的生态水位动态调控方案:下闸蓄水期内水位宜控制在16 m以下,后续根据越冬水鸟迁入情况逐步下降以增加取食生境面积,在12月次年1月的越冬水鸟数量峰值期水位宜控制在12.5 m以下,后续根据来水情况逐步过渡至江湖连通期的自然状态.成果从保护越冬水鸟食物资源与取食可及性两个方面提出了鄱阳湖水利枢纽生态水位的动态调控阈值,为江湖新水沙条件下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保育提供了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越冬水鸟 沉水植被 生境模拟 生态需水 鄱阳湖
下载PDF
云南纳帕海黑颈鹤越冬行为与生境利用初步观察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建林 韩联宪 +2 位作者 冯理 吴忠荣 余红忠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91,共5页
2005年10月~2006年3月在纳帕海自然保护区对黑颈鹤越冬期行为和生境利用进行了30天观察。采用扫描取样和目标取样对黑颈鹤的行为和生境利用进行了观察。将行为划分为觅食、喂食与索食、伫立、休息、运动、保养、社群等7种。整个越冬期... 2005年10月~2006年3月在纳帕海自然保护区对黑颈鹤越冬期行为和生境利用进行了30天观察。采用扫描取样和目标取样对黑颈鹤的行为和生境利用进行了观察。将行为划分为觅食、喂食与索食、伫立、休息、运动、保养、社群等7种。整个越冬期黑颈鹤的主要行为是觅食,觅食行为在越冬中、末期在所有行为所占比例逐渐增加。黑颈鹤的觅食行为60%以上发生存沼泽,其次是沼泽畔的草地。因此,保护好湿地沼泽对黑颈鹤在纳帕海顺利越冬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纳帕海 越冬行为 生境利用
下载PDF
洞庭湖鸟类资源分布及其栖息地质量评估 被引量:14
10
作者 关蕾 靖磊 +1 位作者 雷佳琳 雷光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4-70,共7页
洞庭湖越冬水鸟具有种类多、种群数量大、密集度高的特点。因洞庭湖在迁徙水鸟保护方面的重要意义,该区共有3块湿地被指定为国际重要湿地。由于三峡大坝的运行,洞庭湖越冬水鸟的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准确掌握洞庭湖越冬水鸟分布和栖... 洞庭湖越冬水鸟具有种类多、种群数量大、密集度高的特点。因洞庭湖在迁徙水鸟保护方面的重要意义,该区共有3块湿地被指定为国际重要湿地。由于三峡大坝的运行,洞庭湖越冬水鸟的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准确掌握洞庭湖越冬水鸟分布和栖息地质量信息是越冬水鸟保护科学决策的基础。本研究依据洞庭湖保护区的边界,将洞庭湖湿地分为3块区域: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以2008—2012年洞庭湖环湖鸟类同步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3块区域越冬水鸟的丰富度,包括:物种数、种群大小和珍稀濒危水鸟种群数量。此外,以2013年1月环境小卫星在洞庭湖区的影像为基础,运用遥感技术解译研究区内越冬水鸟栖息地分布数据。将3块区域的越冬水鸟丰富度和栖息地质量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东洞庭湖区域水鸟栖息地保存最为完好,越冬水鸟丰富度最高;而大规模的杨树林和芦苇种植则导致西洞庭和南洞庭栖息地破碎化严重,是西洞庭和南洞庭水鸟物种单一和种群丰富度低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现存良好的候鸟栖息地是洞庭湖越冬水鸟仅存的庇护所,应当严格保护。对于洞庭湖区一些已经被开发利用的洲滩湿地,应采取合理规划措施逐步恢复其原有的水文过程和湿地生态功能,以促进洞庭湖越冬水鸟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研究结果可为洞庭湖越冬水鸟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越冬水鸟 栖息地 景观格局
下载PDF
世界濒危物种黑颈鹤的越冬栖息地保护与当地农业活动的关系 被引量:11
11
作者 次仁 边巴卓玛 +2 位作者 拉多 巴桑 普布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7,共7页
国家人事部资助项目开始的野外工作,是于2009年的2月和3月在西藏拉萨市的林周、墨竹工卡和曲水进行的。所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路线统计法和访问法。在每月的月初、月中和月底在各地进行了一次统计。黑颈鹤在拉萨河谷2月份的总数平均为81... 国家人事部资助项目开始的野外工作,是于2009年的2月和3月在西藏拉萨市的林周、墨竹工卡和曲水进行的。所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路线统计法和访问法。在每月的月初、月中和月底在各地进行了一次统计。黑颈鹤在拉萨河谷2月份的总数平均为810.3只,其中上、中、下旬三个时间段相比较时,鹤的数量化幅度不大。3月份拉萨河谷黑颈鹤总数平均为816.3只,但中旬以后鹤的数量逐渐下降。分析其集群大小,以1-10个个体为一组的占多数,但3月下旬时大群的出现频率有所增加。多数群体活动在离公路50-493m的范围内。在彭波河谷未秋翻地、冬小麦地和沼泽为选择强度最高的三种栖息地类型,但避开人工林和秋翻地。研究地内的大小家畜总数为152248头(只),其中绵羊的数量最大,占家畜总数的39.44%,黄牛和犏牛的数量居第二位,占家畜总数的27.05%。如果秋翻地的面积能够控制在目前的水平,当地农业活动对黑颈鹤的生存不会造成大的威胁。人工林面积的迅速扩大和沼泽面积的逐年下降,才是真正的威胁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越冬栖息地 栖息地的选择 拉萨河谷
下载PDF
Effects of variation in food resources on foraging habitat use by wintering Hooded Cranes(Grus monacha) 被引量:8
12
作者 Meng Zheng Lizhi Zhou +1 位作者 Niannian Zhao Wenbin Xu 《Chinese Birds》 CSCD 2015年第3期186-195,共10页
Background:The ideal habitat use of waterbirds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fixed,but current habitat use depends 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especially those of food characteristics,considered crucial to their use of habi... Background:The ideal habitat use of waterbirds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fixed,but current habitat use depends 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especially those of food characteristics,considered crucial to their use of habitats.Understanding how waterbirds respond to variation in food availability at degraded wetland sites and change their habitat use patterns over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should direct future conservation planning.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dentify these spatial-temporal foraging habitat use patterns of Hooded Cranes(Grus monacha)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foo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everely degraded wetlands of the Shengjin and Caizi lakes along with the Yangtze River floodplain.Methods:We investigated the changes in food characteristics,relative abundance and density of Hooded Cranes in various habitat types across three winter periods from November 2012 to April 2013.We examined the effect of these winter periods and habitat types on the pattern of use by the cranes and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patterns and food characteristics using linear regression.Results:The food characteristics and habitat use clearly changed over spatial-temporal scales.In the early and mid-winter periods,the most abundant,accessible and frequented food resources were found in paddy fields,while in the late period the more abundant food were available in meadows,which then replaced the paddy fields.There were fewer effects of winter periods,habitat typ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on habitat use patterns except for the effect of habitat types on the relative abundance,determined as a function of food abundance,but independent of food depth and sediment permeability.Conclusions:In response to the degradation and loss of lake wetlands,the cranes shifted their habitat use patterns by making tradeoffs between food abundance and accessibility over spatial-temporal scales that facilitated their survival in the mosaic of these lake wetl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oded Crane(Grus monacha) habitat use Food characteristics wintering ECOLOGY FORAGING habitat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生境适宜性及其保护状况动态变化 被引量:11
13
作者 闫瑞强 沈渭寿 +1 位作者 赵卫 欧阳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6-152,共7页
针对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颈鹤生境适宜性的制约因素及其面临的主要威胁,利用生境适宜性指数、保护比例和保护效率指数等对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日喀则片区黑颈鹤生境适宜性及保护现况进行... 针对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颈鹤生境适宜性的制约因素及其面临的主要威胁,利用生境适宜性指数、保护比例和保护效率指数等对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日喀则片区黑颈鹤生境适宜性及保护现况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变化。结果表明,1994、2005和2015年黑颈鹤适宜生境与次适宜生境面积总和占比依次为31.05%、32.00%和41.00%,黑颈鹤可生存空间逐渐增长;对比1994和2015年保护比例和保护效率指数发现,适宜觅食生境和夜栖生境分布趋向核心区和缓冲区,次适宜觅食生境同样向核心区移动,保护区规划对适宜觅食生境和夜栖生境保护的合理性降低,对次适宜觅食生境的合理性升高,从外延区对各生境的保护比例来看,保护区周边仍存在大量黑颈鹤可利用生境没有纳入保护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黑颈鹤 越冬地 生境评价 保护状况
下载PDF
Effect of Water Level Fluctuations on Wintering Goose Abundance in Poyang Lake Wetlands of China 被引量:9
14
作者 XIA Shaoxia LIU Yu +4 位作者 CHEN Bin JIA Yifei ZHANG Huan LIU Guanhua YU Xiubo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2期248-258,共11页
The Poyang Lake is a Ramsar site and is the important over-wintering site for migratory waterbirds along the 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 way.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water level fluctuations on waterbird abundance an... The Poyang Lake is a Ramsar site and is the important over-wintering site for migratory waterbirds along the 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 way.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water level fluctuations on waterbird abundance and analyzing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is critical to waterbird protection in the context of hydrological alteration.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water level regime on wintering goose abundance was examined and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was interpreted. Synchronous waterbirds survey data, hydro- logical data,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MODIS-NDVI) data and habi- tat data derived from Landsat TNUETM data and HJ/CCD data were combined. The satellite-derived Green Wave Index (GWI) based on MODIS-NDVI dataset was applied to detect changes in goose food resources. It was found that habitat size and vegetation conditions are key factors determining goose abundance. Geese number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habitat area, while intermediate range of vegetation productivity might benefit the goose abundance. Water level affects goose abundance by changing available habitat areas and vegetation conditions. We suggested that matching hydrological regime and exposed meadows time to wintering geese dynamics was crucial in the Poyang Lake wetlands. Our study could provide sound scientific information for hydrological management in the context of waterbird conser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level fluctuation wintering gees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Green Wave Index (GWI) waterbird habitat
下载PDF
北京市东城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蚊虫越冬场所变化和防控策略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云波 潘京海 +1 位作者 魏緖强 朱林 《医学动物防制》 2016年第5期558-560,共3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东城区城市化发展对蚊虫越冬场所的影响和防控策略。方法 2008-2013年每年12月~次年1月对北京市东城区城市蚊虫越冬场所进行蚊密度监测。监测采用目测法,并记录越冬场所的温湿度。利用SPSS统计软件将城市越冬蚊密度分别... 目的探讨北京市东城区城市化发展对蚊虫越冬场所的影响和防控策略。方法 2008-2013年每年12月~次年1月对北京市东城区城市蚊虫越冬场所进行蚊密度监测。监测采用目测法,并记录越冬场所的温湿度。利用SPSS统计软件将城市越冬蚊密度分别与同期冬季室外平均气温、次年成蚊密度作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以后北京市东城区城市越冬蚊密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淡色库蚊为该区最大优势种群,以成蚊越冬。人防工程地下室越冬蚊密度最高(F=8.062,P〈0.01)。冬季室外气温与越冬蚊密度(r=0.842,P〈0.05),越冬蚊密度与次年成蚊密度(r=0.854,P〈0.05)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人防工程地下室阴暗、温暖而潮湿,是目前越冬蚊的主要栖息场所。应加强蚊情监测,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从而降低蚊媒病的发生与流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越冬蚊 栖息地 防控
原文传递
长耳鴞越冬栖息地环境因子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曹玉萍 夏群英 +2 位作者 齐志良 张晓伟 顾欣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6-19,共4页
通过对河北省保定市直隶总督署博物馆越冬长耳种群数量和习性的长期观察及其越冬栖息地环境因子的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 :总督署博物馆虽地处保定闹市中心 ,但由于其建筑格局等因素影响 ,院内噪声值、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 通过对河北省保定市直隶总督署博物馆越冬长耳种群数量和习性的长期观察及其越冬栖息地环境因子的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 :总督署博物馆虽地处保定闹市中心 ,但由于其建筑格局等因素影响 ,院内噪声值、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物微粒的含量明显低于院外 ;博物馆院内种植有多株高大的常绿乔木 ,为长耳提供了良好的栖息、隐蔽场所 ;越冬长耳种群数量的变动与温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近年来在总督署博物馆大院内越冬栖息的长耳数量有较大波动 ,且有下降趋势 ,这与总督署博物馆的改建、游客数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耳鴞 越冬栖息地 环境因子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水鸟潜在适宜栖息地分布预估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小燕 周轶尘 +4 位作者 张增信 张佳敏 朱斌 田佳西 邱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0-97,126,共9页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最重要的水鸟越冬地之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显著改变了该地区水鸟的栖息地。以数量较多的白额雁(Anser albifron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以及濒危物种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最重要的水鸟越冬地之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显著改变了该地区水鸟的栖息地。以数量较多的白额雁(Anser albifron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以及濒危物种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和极危物种白鹤(Grus leucogeranus)4种水鸟为代表,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BCC-CSM2-MR全球气候模式,预估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长江中下游典型越冬水鸟的潜在适宜栖息地变化。结果表明:在1970—2000年,白额雁、白鹤、东方白鹳和小天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适生区主要位于长江干流沿岸、鄱阳湖、洞庭湖及太湖等湿地区,其中,小天鹅的潜在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布最广,白鹤的潜在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布最少。海拔、坡度、植被及气候因素是影响越冬水鸟分布的重要环境变量,海拔对白额雁和白鹤的影响最大,坡度对东方白鹳和小天鹅也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子。除地形和植被因子外,气温是影响白额雁的主要环境变量,而降水则是影响白鹤、东方白鹳和小天鹅的主要环境变量。在SSP2-4.5中排放情景下(SSP2-4.5代表至2100年辐射强迫稳定在4.5 W/m^(2)),越冬水鸟的总适生区面积最大,且濒危物种东方白鹳和极危物种白鹤的高适生区面积最大;在SSP5-8.5高排放情景下越冬水鸟的总适生区面积最少(SSP5-8.5代表至2100年辐射强迫达到8.5 W/m^(2)),而数量相对较多的白额雁和小天鹅的高适生区面积分布最广。总体看,SSP2-4.5中排放情景是对所有越冬水鸟最有利的,未来越冬水鸟的中、高适生区均有向东部鄱阳湖流域及长江口一带扩散的趋势,且低适生区面积将持续上升。虽然研究结果显示未来气候变化对越冬水鸟生存相对有利,但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生态预警,应加大气候变化对水鸟栖息地的研究和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水鸟 适宜栖息地分布 气候变化 MaxEnt模型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下载PDF
生境变化对升金湖越冬水鸟群落时空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宋昀微 周立志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4期610-617,共8页
湖泊适宜生境对于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觅食生境改变影响水鸟取食集团的组成,进而影响水鸟群落结构的稳定。对比2004与2015年2个越冬季升金湖水鸟群落结构以及湿地景观变化,分析了湖泊湿地变化对水鸟群落结构的影响。在2... 湖泊适宜生境对于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觅食生境改变影响水鸟取食集团的组成,进而影响水鸟群落结构的稳定。对比2004与2015年2个越冬季升金湖水鸟群落结构以及湿地景观变化,分析了湖泊湿地变化对水鸟群落结构的影响。在2004与2015年两个越冬季,分别记录到水鸟7目12科41种33 775只和7目12科44种38794只。越冬水鸟种类和总数量有所增加,虽然优势种群仍为雁鸭类,但豆雁和白额雁取代了小天鹅、鸿雁和针尾鸭成为优势物种,前2种主要分布地点有赤岸、三千亩、小西湖等地,后3种主要分布在杨峨头、白联圩、舍干、三千亩、沙山等地。沉水植被的退化可能是导致小天鹅、针尾鸭等浅水取食集团和鸿雁等挖掘集团水鸟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广阔苔草滩的形成使得啄取集团如豆雁、白额雁和小白额雁等草食性雁类数量明显增加;湖区大面积渔塘转变为水稻田,使部分鸭类丧失了适宜的觅食地,但为白头鹤、豆雁、白额雁等水鸟提供了替代生境。实施植被恢复和加强退化湖泊的生境恢复是维持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稳定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水鸟 群落结构 取食集团 栖息地利用 升金湖
下载PDF
江苏东台条子泥和如东湿地越冬水鸟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帅 刘威 +2 位作者 张帅 伊剑锋 王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76-1182,共7页
江苏东台条子泥和如东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节点,是水鸟重要中转停歇地和越冬地。分别于2017—2020年冬季采用样点法对东台条子泥和如东湿地越冬水鸟种类、数量及生境类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处湿地共记录水鸟52... 江苏东台条子泥和如东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节点,是水鸟重要中转停歇地和越冬地。分别于2017—2020年冬季采用样点法对东台条子泥和如东湿地越冬水鸟种类、数量及生境类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处湿地共记录水鸟52种,隶属于8目13科;其中,东台条子泥湿地记录到水鸟8目12科42种,累计有5种水鸟单次调查数量超过该物种全球种群数量1%的标准;如东湿地记录到水鸟6目11科43种,累计有3种越冬水鸟数量达到该物种全球数量1%的标准。不同年份间2处湿地水鸟物种数、数量和多样性指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东台条子泥湿地水鸟密度显著大于如东湿地。水塘和滩涂是湿地越冬水鸟分布的主要生境,东台条子泥和如东湿地在这2种生境中的水鸟类群组成、群落相似性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东台条子泥和如东湿地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地,两地间水鸟多样性差异与生境利用和人为干扰等因素有关。针对水鸟及栖息地保护和管理提出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台条子泥湿地 如东湿地 越冬水鸟 多样性 生境利用
下载PDF
极端洪水作用下升金湖消落带生境变化对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凌晨 周立志 +2 位作者 程磊 姚简 宋昀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731-7745,共15页
水鸟是湿地生境质量的重要指示性动物类群,可敏感地反映湿地环境变化。浅水通江湖泊消落带具有复杂多样的生境和丰富的食物资源,是水鸟特别是越冬水鸟的重要聚集区,其食物资源的丰富度和可获得性受水文节律影响。在极端洪水作用下,消落... 水鸟是湿地生境质量的重要指示性动物类群,可敏感地反映湿地环境变化。浅水通江湖泊消落带具有复杂多样的生境和丰富的食物资源,是水鸟特别是越冬水鸟的重要聚集区,其食物资源的丰富度和可获得性受水文节律影响。在极端洪水作用下,消落带生境变化对越冬水鸟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水鸟及湿地生态学问题。选择了具有典型消落带生境的升金湖作为研究区域,对2019年(正常水位)和2020年(异常水位)两个越冬季水鸟的数量、种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了消落带的生境变化情况对越冬水鸟群落结构的影响。2019年越冬期,记录到水鸟(50984.20±9595.71)只(n=5),隶属7目13科51种;2020年越冬期,记录到水鸟(27923.00±13808.47)只(n=5),隶属7目12科53种。整个越冬季消落带的水鸟种类略增但数量减少,2019年游禽中的优势种为豆雁,2020年游禽中的优势种增加为豆雁和斑嘴鸭,但涉禽中的优势种由白琵鹭、反嘴鹬、凤头麦鸡转变为苍鹭、大白鹭和反嘴鹬。洪水导致的草滩-水域混合区生境面积减小使湿生植物退化,可能是导致以豆雁为主的食苔草水鸟数量大幅度减少的重要原因;因湖水延迟消退,裸露的泥滩面积大幅度下降,可能致使食底栖动物水鸟数量减少;湖泊水位上升和消落带水域面积的增加,加大了食鱼水鸟的捕食难度,导致数量锐减;提供植物种子的生境缺少,使觅食种子的斑嘴鸭和绿翅鸭数量明显下降;沉水植物的适宜生境面积下降直接影响到食地下茎的水鸟分布,并致其数量减少。研究结果有利于理解升金湖消落带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越冬水鸟的保护和湿地的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水鸟 栖息地 取食集团 消落带 空间分布 升金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