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油浸式变压器绕组温度场仿真及验证 被引量:16
1
作者 武卫革 杜振斌 +2 位作者 刘刚 李杰 韩贵胜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74,共7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仿真计算逐渐应用到大型变压器绕组温升优化设计中,为了验证仿真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在现有大型油浸变压器绕组温度实验平台上,针对强油导向(ODAF)冷却方式开展了功率损耗为55 kW,流量为10 m^3/h绕组温度实验测量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仿真计算逐渐应用到大型变压器绕组温升优化设计中,为了验证仿真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在现有大型油浸变压器绕组温度实验平台上,针对强油导向(ODAF)冷却方式开展了功率损耗为55 kW,流量为10 m^3/h绕组温度实验测量工作,实验平台采用空心无感绕组,有效避免了绕组涡流损耗计算不准确造成的热源误差,绕组的轴向、辐向方向布置测温点共计44个。基于有限体积法对该实验工况下绕组的导向板、匝绝缘、油道结构等进行精细化建模仿真计算,对比结果验证了仿真计算的有效性,仿真结果得出了绕组温度随轴向、辐向方向变化规律及绕组的热点位置,为大型变压器绕组温度场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油浸式变压器 绕组温度场 实验平台 热点位置
下载PDF
ITER PPEN项目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升分析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江加福 黄懿赟 +2 位作者 谢辉 刘强 左红艳 《变压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共4页
利用安德森计算方法对PPEN主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了影响变压器顶层油温升和铜油温差关键参数。通过变压器绕组温度场仿真软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 变压器 热点温升 安德森方法 绕组温度场 PPEN ITER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油浸式变压器绕组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卫庆 王成亮 +4 位作者 徐洪 高爱民 于国强 殳建军 李燕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0年第4期56-59,64,共5页
针对原有油浸式变压器绕组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分析结果准确度不高的问题,设计基于有限元法的油浸式变压器绕组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方法。采用二维模型对变压器绕组温度场进行建模,并通过有限元法进行温度场剖分。对温度场边界进行初... 针对原有油浸式变压器绕组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分析结果准确度不高的问题,设计基于有限元法的油浸式变压器绕组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方法。采用二维模型对变压器绕组温度场进行建模,并通过有限元法进行温度场剖分。对温度场边界进行初始化设定,设置边界条件以及变压器绕组的实物参数进行数值模拟运算。最后,通过制定升温上限对数值分析过程加以控制,采用回归方程及模糊算法对模拟数值进行分析,求得分析结果。至此,基于有限元法的油浸式变压器绕组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方法设计完成。构建对比试验,与原有方法对比,此方法在分析结果准确度上有显著的提升,原有方法分析结果准确度均值为92%,此方法分析准确度均值为96%。由此可见,此方法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数值模拟分析 油浸式变压器 绕组温度场
原文传递
一种蒸发冷却变压器的工作状况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伟 刘军启 +2 位作者 张春伟 柴淑颖 王秀春 《变压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37,共4页
对蒸发冷却变压器绕组温度场的计算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分析了在不同工况下的蒸发冷却变压器制冷剂工作流量和绕组线饼温度场间温度分布,对比分析了两者的误差。
关键词 变压器 蒸发冷却 绕组温度场
下载PDF
变压器绕组温度场的二维数值计算 被引量:40
5
作者 傅晨钊 汲胜昌 +1 位作者 王世山 李彦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12,共3页
分析变压器绕组的热源和散热条件 ,应用传热学和流体力学的原理建立其温度场和绝缘油流场的有限元方程 ,并确定了边界条件。得到绕组温度场和绝缘油流场的分布 ,并与实测温度值进行了比较 ,误差均在 1K范围内 ,证明了此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变压器 绕组 温度场 二维数值计算
下载PDF
近红外星载风温成像干涉仪的设计和仿真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振威 李发泉 +4 位作者 程学武 段为民 熊远辉 于光保 武魁军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20年第6期19-29,共11页
临近空间风温遥感技术是研究大气动力学、热力学特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空间天气数值预报准确性的必要途径。针对临近空间大气风温遥感探测需求,通过分析临近空间风场和温度的探测原理和方法,并比较现有星载被动风温探测方式,提出了一... 临近空间风温遥感技术是研究大气动力学、热力学特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空间天气数值预报准确性的必要途径。针对临近空间大气风温遥感探测需求,通过分析临近空间风场和温度的探测原理和方法,并比较现有星载被动风温探测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视场展宽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近红外星载风温成像干涉仪,其工作波长为O2分子在1.27μm的谱线,探测范围覆盖整个临近空间。论述了系统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其中,重点阐述了兼具视场展宽、色差矫正、温度补偿功能的Michelson干涉仪和用于对O2分子谱线鉴频的F-P干涉仪的设计,并进行了模拟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风速测量误差为18.98%,可满足临近空间大气风场和温度场探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温遥感 临近空间 视场展宽 迈克尔逊干涉仪 星载成像干涉仪 F-P干涉仪
原文传递
济南章丘大气边界层风温场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邱粲 王静 +2 位作者 王栋成 董旭光 李娟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5年第2期36-41,共6页
基于章丘气象站2004—2009年实测资料,研究了当地大气边界层风向、风速、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SPSS 17.0数据统计软件的曲线参数估计法,探讨了符合章丘实际的风速随高度变化的拟合曲线及其数学函数关系。结果显示:研究地区大气边... 基于章丘气象站2004—2009年实测资料,研究了当地大气边界层风向、风速、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SPSS 17.0数据统计软件的曲线参数估计法,探讨了符合章丘实际的风速随高度变化的拟合曲线及其数学函数关系。结果显示:研究地区大气边界层盛行风向为SSW,且呈现随高度增加沿顺时针方向偏转的特征;风速变化特征在10—300 m和350—1500 m不同高度层存在显著差异,春、夏、秋季和年平均风速随高度变化的指数曲线拟合结果总体好于幂函数曲线,而冬季则相反;气温变化特征四季基本一致,近地面层存在逆温现象,冬季逆温日数最多;逆温强度冬半年的大于夏半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 风温场特征 拟合
下载PDF
天津市郊区冬季大气边界层风、温场结构与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孟丽红 张敏 韩素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58-1763,共6页
利用天津市郊区探空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冬季大气边界层内的风场、温度场结构与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测试期间风向随着高度增加呈顺时针旋转,由东风、东南风逐渐右转,转为西南风、西风,遵循Eckman螺线的规律;不同高度层风速日变化规律不... 利用天津市郊区探空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冬季大气边界层内的风场、温度场结构与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测试期间风向随着高度增加呈顺时针旋转,由东风、东南风逐渐右转,转为西南风、西风,遵循Eckman螺线的规律;不同高度层风速日变化规律不同.一般来说,在较低高度风速白天变大,夜晚变小,而较高处则相反;接地逆温大约在20:00开始生成,随着时间的增加,逆温逐渐加强,平均逆温厚度在02:00达到最大值;混合层高度在早晨厚度较薄,午后混合层厚度较厚,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天津市市区10m和100m高度层风速的日变化规律与郊区相同,200m高度层风速日变化规律不同;市区与郊区相比,不同高度层风速随着时间起伏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 风温结构 天津郊区 冬季
下载PDF
沂蒙南部山区冬季大气边界层风、温场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焕彬 王栋成 郑全岭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8-292,共5页
利用现场低空探测所获得的实测资料,分析了沂蒙南部山区冬季大气边界层内的风、温场垂直分布特征以及随时间的演变特征。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 风场 温度场
下载PDF
东莞市夏季大气边界层风、温场结构与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孟丽红 张敏 +1 位作者 韩素琴 刘丽娟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85-388,共4页
利用2008年5月4-20日东莞市探空观测资料,分析该地区夏季大气边界层内的风场、温度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规定层高度主导风向为WNW,其风向频率值大于15%;2)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3)接地逆温大约在20:00左右生成,02:00以后逐渐... 利用2008年5月4-20日东莞市探空观测资料,分析该地区夏季大气边界层内的风场、温度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规定层高度主导风向为WNW,其风向频率值大于15%;2)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3)接地逆温大约在20:00左右生成,02:00以后逐渐消失,从06:00到17:00没有观测到接地逆温,一天中接地逆温大约维持12 h左右;4)混合层高度在清晨厚度较薄,午后混合层厚度较厚,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 风温结构 东莞 夏季
原文传递
河西走廊开阔地低空风和温度场特征分析
11
作者 尉元明 朱丽霞 +1 位作者 韩菊英 杨增梓 《干旱气象》 1997年第4期8-11,共4页
河西走廊大气扩散试验结果表明,河西地区冬季低空风场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温度场具有逆温频率高,逆温层深厚,逆温生消规律强的特性。
关键词 风场 温度场 河西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