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5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克拉玛干沙漠风蚀起沙观测研究——试验介绍与观测结果初报 被引量:43
1
作者 何清 杨兴华 +2 位作者 艾力.买买提明 刘新春 霍文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5-322,共8页
介绍了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展的风蚀起沙观测试验。对观测试验所获观测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获得了一些有关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运动的特征。主要结果为,下垫面状况影响风沙流结构,塔中、若羌0~100 cm高... 介绍了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展的风蚀起沙观测试验。对观测试验所获观测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获得了一些有关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运动的特征。主要结果为,下垫面状况影响风沙流结构,塔中、若羌0~100 cm高程风沙流结构完全符合指数分布,肖塘则上部偏离指数分布;3地0~100 cm高程风沙流分别有72.4%、47.3%、62.6%的输沙量分布在0~30 cm高程内;3地风沙流输沙的粒径以细沙、极细沙、粉沙为主,其中极细沙可占到输沙量的43.8%~75.5%;风沙流中贴地层风速廓线受风沙相互作用的影响,不再符合对数分布,更加符合幂函数u=azb分布,拟合系数均大于0.93;沙尘撞击颗粒数与2 m高度风速变化趋势一致,塔中、肖塘、若羌3地的临界摩擦速度分别为0.25 m.s-1,0.27 m.s-1,0.21 m.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 观测试验 风沙流 临界摩擦速度 塔克拉玛干沙漠
原文传递
风沙地貌形态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2
作者 张正偲 董治宝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4-747,共14页
风沙地貌是广泛分布于干旱、半干旱,甚至部分湿润地区,由风力作用形成的一种地貌类型。风沙地貌学是研究在风力作用下物质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空间组合规律及其形成演变的科学,是地貌学中以风为外营力形成的地貌为对象的分支学科... 风沙地貌是广泛分布于干旱、半干旱,甚至部分湿润地区,由风力作用形成的一种地貌类型。风沙地貌学是研究在风力作用下物质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空间组合规律及其形成演变的科学,是地貌学中以风为外营力形成的地貌为对象的分支学科。风是风沙地貌学研究的基础,其贯穿整个风沙地貌学研究。风况决定了风沙地貌的形态特征、空间组合特征和演化过程,同时,沙丘表面气流和风沙流控制沙丘的形态演化过程和移动过程。风沙地貌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在沙丘形态特征、动力学过程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从风沙地貌观测方法、分析方法和形态动力学角度出发,总结了近年来风沙地貌形态、形成风况以及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全站仪、三维地形扫描仪等新的形态观测设备开始应用于风沙地貌形态测量,使得大范围风沙地貌形态精准测量成为可能,为风沙地貌形态动力学研究提供精确的地形特征资料。同时,三维超声风速仪等高频风速观测仪器也广泛应用于风沙地貌动力学观测,从而探讨风沙地貌形态—近地层气流的互馈机制。但是,针对具体的分析方法,如风况与沙丘形态的对应关系,近地层气流的分析方法以及形态—气流互馈关系等方面,目前还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地貌 形态动力学 风况 气流
原文传递
水平轴风力机翼型大攻角分离流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1
3
作者 袁新 徐利军 +1 位作者 叶枝全 叶大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5-40,共6页
翼型的失速特性是失速调节型水平轴风力机的气动性能分析和颤振分析的基础。许多涉及这类问题的研究大多只给出了翼型刚开始失速时的计算结果。然而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叶片端部翼型的深失速特性是风力机的最关键的一类问题。通过求解二维... 翼型的失速特性是失速调节型水平轴风力机的气动性能分析和颤振分析的基础。许多涉及这类问题的研究大多只给出了翼型刚开始失速时的计算结果。然而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叶片端部翼型的深失速特性是风力机的最关键的一类问题。通过求解二维非定常、可压的N-S方程计算了风力机常用翼型NACA4418的绕流特性。N-S方程在贴体坐标系中给出,用Poisson方程法生成了C型网格。数值计算中采用了一种改进的LU-SGS格式。将翼型的升阻特性的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分离流 失速 水平轴风力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强风中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性能 被引量:31
4
作者 李雪冰 杨征 +1 位作者 张继业 张卫华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6-73,共8页
基于三维定常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k-ε两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速度为200 km·h-1的CRH-2动车组在强风环境下运行的空气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偏航角对列车整车及其各部分的流场结构和气动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三维定常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k-ε两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速度为200 km·h-1的CRH-2动车组在强风环境下运行的空气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偏航角对列车整车及其各部分的流场结构和气动力的影响,研究了气动力的组成。研究发现:列车的流场结构非常复杂,侧风情况下列车的背风面区域和尾部区域都会产生漩涡,漩涡的产生与从列车表面的脱离的位置随偏航角的变化而变化;整车、头车、中间车和尾车的气动力大小以及组成均不相同;压力场与侧力、升力沿列车纵向的变化情况基本相同,且都比较复杂。分析结果表明:压力主要对侧力和升力影响较大,由于采用了流线型设计,阻力主要来自空气的粘性力,即摩擦力;侧风情况下头车的侧力和倾覆力矩要明显大于其他部分,此时头车的安全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CRH-2动车组 空气动力学 数值模拟 强风 流场结构
原文传递
横向风对自然通风干式冷却塔空气流场影响的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翟志强 朱克勤 符松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06-311,共6页
本文通过模型实验手段研究了横向风对自然通风干式冷却塔空气流场的影响问题。研究揭示了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自然通风 冷却塔 空气流场 模型实验
下载PDF
空气放电离子风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袁均祥 邱炜 +4 位作者 郑程 杨兰均 张乔根 董明 张伟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10-116,共7页
空气放电离子风技术在能源、环境、材料、军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粒子测速系统得到了空气中尖-板电极放电产生的离子风速度场的图像,研究了相同电压等级正、负极性直流和工频... 空气放电离子风技术在能源、环境、材料、军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粒子测速系统得到了空气中尖-板电极放电产生的离子风速度场的图像,研究了相同电压等级正、负极性直流和工频交流电源下的离子风速度特性和流场分布情况并用离子碰撞、电流体动力学(electrohydrodynamic,EHD)顺电效应以及流体动力学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最后采用红外热像仪测得了离子风对于发热体强化传热的作用,分析了离子风作用下发热体的温度分布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放电 离子风 速度场 流场 强化传热
下载PDF
风电场集中接入对区域电网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许晓艳 石文辉 +2 位作者 李岩春 金明成 赵海翔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7,共5页
在电力系统仿真分析软件DIgSILENT/Power Factory中建立详细的风电机组和风电场模型,以某地区风电接入实际工程为例,分析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对电网运行的影响。通过对风电场接入后系统潮流计算分析,说明在多个风电场汇集后单点接入系统... 在电力系统仿真分析软件DIgSILENT/Power Factory中建立详细的风电机组和风电场模型,以某地区风电接入实际工程为例,分析大规模风电集中接入对电网运行的影响。通过对风电场接入后系统潮流计算分析,说明在多个风电场汇集后单点接入系统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如需要在风电场和电网侧均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等。通过研究风电场接入后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说明风电场接入地区电网会对电网的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程度与电网强弱、风电机组暂态特性及故障形式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电力系统 潮流 稳定
下载PDF
不同湍流模型对MEXICO风力机气动性能预测精度的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徐浩然 杨华 +1 位作者 刘超 洪泽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95-101,16,共7页
为了验证不同湍流模型对旋转风力机气动性能的预测精度,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ANSYS CFX 14.0,选用一方程Spalart-Allmaras(S-A)模型和两方程剪切应力输运(shear stress transport,SST)模型2种湍流模型对非偏航工况3种不同来流风速下的... 为了验证不同湍流模型对旋转风力机气动性能的预测精度,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ANSYS CFX 14.0,选用一方程Spalart-Allmaras(S-A)模型和两方程剪切应力输运(shear stress transport,SST)模型2种湍流模型对非偏航工况3种不同来流风速下的MEXICO实验风力机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计算网格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然后把2种湍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叶片表面压力系数、叶片所受气动载荷以及三维翼型特性与实验结果对比发现:2种湍流模型对附着流动情况都有较高的预测精度,SST模型在分离流动工况下对叶片吸力面压力系数预测精度高于S-A模型;且2种湍流模型对分离流动都有一定的预测精度,但对大分离流动而言SST模型的预测精度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型 数值模拟 风力机 网格 流动分离
下载PDF
隧道中高速列车活塞风及空气阻力的计算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韦 王建宇 陈正林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16,共8页
针对高速列车在隧道中不同位置处行驶时,本文分三种情形建立了非恒定流活塞风计算公式,并建立了适用于非恒定流的类似于原朝茂公式的空气阻力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拟建中的京沪高速铁路隧道断面的两种备选方案进行了分析讨论,从... 针对高速列车在隧道中不同位置处行驶时,本文分三种情形建立了非恒定流活塞风计算公式,并建立了适用于非恒定流的类似于原朝茂公式的空气阻力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拟建中的京沪高速铁路隧道断面的两种备选方案进行了分析讨论,从尽可能降低空气阻力的角度提出了隧道断面的建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隧道 活塞风 空气阻力 非恒定流
下载PDF
轴对称收缩段设计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卫红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50-254,共5页
本文在文献[1]计算矩形风洞收缩段流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轴对称情形的AF1算法。用该方法研究了几种常用收缩曲线对收缩段内流场的影响,从中选择了一条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曲线作为型面曲线。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收敛速度快... 本文在文献[1]计算矩形风洞收缩段流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轴对称情形的AF1算法。用该方法研究了几种常用收缩曲线对收缩段内流场的影响,从中选择了一条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曲线作为型面曲线。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收敛速度快,并能得到正确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 设计 收缩段 数据模拟 流场
下载PDF
基于粒子成像测速法的正、负电晕放电下线-板式电除尘器内流场测试 被引量:24
11
作者 沈欣军 曾宇翾 +1 位作者 郑钦臻 闫克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757-2763,共7页
电除尘器(ESPs)内流场的变化对细颗粒物的捕集具有显著影响。为此,采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IV)测试了线–板式电除尘器模型内的流场。该电除尘器模型外壳为有机玻璃材质;放电极为2根不锈钢圆线且间距可调;示踪粒子为艾灸烟,一次流速约为0... 电除尘器(ESPs)内流场的变化对细颗粒物的捕集具有显著影响。为此,采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IV)测试了线–板式电除尘器模型内的流场。该电除尘器模型外壳为有机玻璃材质;放电极为2根不锈钢圆线且间距可调;示踪粒子为艾灸烟,一次流速约为0.5 m/s;流场测试平面垂直于收尘极和放电极的中心位置;分别施加正、负直流高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增大,正、负电晕放电产生的离子风使得一次气流流速增大,最大增速分别可达0.6 m/s和0.7 m/s。当电压约为±30 kV时,2个放电极之间产生了4个涡旋;且电压越大,4个涡旋分布越均匀对称;较大的放电极间距更利于4个涡旋的形成。这些涡旋的存在会严重阻碍电除尘器内细颗粒物的捕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尘器 电晕放电 离子风 电流体流 流场 粒子成像测速法 示踪粒子 艾灸烟
下载PDF
Active power regulation of wind power systems through demand response 被引量:24
12
作者 MIAO WeiWei JIA HongJie +3 位作者 WANG Dan PARKINSON Simon CRAWFORD Curran DJILALI Ned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1667-1676,共10页
With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low-carbon intensity and economy,wind power has been widely promoted around the world.Due to the variable and intermittent nature of wind power production,the system has to frequen... With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low-carbon intensity and economy,wind power has been widely promoted around the world.Due to the variable and intermittent nature of wind power production,the system has to frequently redispatch generator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use of wind power whilst maintaining system security.In this way,traditional generation costs are increased and the social benefit of wind power decreases indirectly.In this paper,a new regulation strategy based on power flow tracing was proposed,taking advantage of a comfort-constrained demand response strategy to follow the fluctuations of wind farm output,with the remaining imbalance of active power compensated by traditional generators.Example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regulation,demand response could reduce the gross operating costs of the system,and the rapid response could help maintaining system stability in case of contingency.The strategy in this paper also applies to other large-scale integration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which display short-term production vari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 power active power regulation power flow tracing demand response heat pump
原文传递
柔性支撑光伏组件风荷载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马文勇 柴晓兵 马成成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8,共9页
为完善柔性支撑光伏组件风荷载估算方法,该文通过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研究倾角、间距比和安装位置等参数对光伏组件风荷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柔性支撑光伏组件风荷载极大值风向角发生在α=150°或α=180°;组件风荷载对倾... 为完善柔性支撑光伏组件风荷载估算方法,该文通过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研究倾角、间距比和安装位置等参数对光伏组件风荷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柔性支撑光伏组件风荷载极大值风向角发生在α=150°或α=180°;组件风荷载对倾角比较敏感,风荷载体型系数随着倾角的增加基本呈线性增长;不同倾角光伏组件风荷载随间距比的变化规律不一致,背风面风荷载对间距比的敏感程度大于迎风面;顶部和底部加速绕流导致中间区域光伏组件风荷载增大。基于试验结果,提出基于光伏组件风荷载影响参数的计算公式,为柔性太阳能光伏支架抗风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风荷载 风压系数 柔性支架 绕流
下载PDF
风力机叶尖涡尾迹结构PIV测量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肖京平 武杰 +1 位作者 陈立 史喆羽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3-692,共10页
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依托工程型大风洞(实验段直径3.2 m),采用高分辨率CCD相机(4 008像素×2 672像素),针对旋转状态下的风力机叶片尾流开展大视场(单个观测区域达到570 mm×380 mm)PIV(particle image ve... 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依托工程型大风洞(实验段直径3.2 m),采用高分辨率CCD相机(4 008像素×2 672像素),针对旋转状态下的风力机叶片尾流开展大视场(单个观测区域达到570 mm×380 mm)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测量,以NREL UAE PhaseⅥ风力机叶片1/8缩比模型为实验对象,获取了叶尖涡产生、发展的流动数据,为研究风力机叶尖涡结构和流动机理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观测结果表明,叶尖涡从后缘脱落后首先有一个短时间的向内运动,然后随着尾流的膨胀向外运动,其涡强度则先是短时间内降低,然后随着涡的卷起而增强,从而形成一个强大的叶尖涡.在实验观察范围内叶尖涡在来流方向的迁移规律近似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PIV 叶尖涡 流场
下载PDF
矩形风洞收缩段流场的计算和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林超强 苏耀西 洪流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79-386,共8页
本文结合西工大低速风洞设计进行了矩形三元收缩段流场的计算和分析,计算采用差分方法和贴体坐标,以AF1格式进行离散化并利用ADI方法求解。对三种常用的收缩曲线(即Witozinsky曲线,五次方曲线和双三次方曲线)的三元流场进行了具体计算... 本文结合西工大低速风洞设计进行了矩形三元收缩段流场的计算和分析,计算采用差分方法和贴体坐标,以AF1格式进行离散化并利用ADI方法求解。对三种常用的收缩曲线(即Witozinsky曲线,五次方曲线和双三次方曲线)的三元流场进行了具体计算和比较。计算结果正确反映了三元收缩段流动的特点,给出了流动三元性对壁面逆压梯度和出口均匀性影响的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三元收缩段设计的有效分析和设计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 沅收缩段 有限差分 流场
下载PDF
空气净化过程中的电晕放电与离子风 被引量:12
16
作者 亢燕铭 荣美丽 +1 位作者 沈恒根 王明星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5-129,共5页
离子风 (或称电风 )是两个相邻高压电极间发生电晕放电时因离子高速运动而诱导的空气流动现象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 ,为了利用并探索离子风效应的影响 ,人们已做了大量研究 ,并且早已认识到它在静电空气净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回顾... 离子风 (或称电风 )是两个相邻高压电极间发生电晕放电时因离子高速运动而诱导的空气流动现象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 ,为了利用并探索离子风效应的影响 ,人们已做了大量研究 ,并且早已认识到它在静电空气净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回顾和评述了离子风效应对空气净化设备效率影响的典型研究结果 ,并对这一问题的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风 电晕放电 电除尘 空气净化 二次流 大气污染控制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DIMENT RESUSPENSION IN TAIHU LAKE UNDER DIFFERENT HYDRODYNAMIC DISTURBANCES 被引量:17
17
作者 QIAN Jin ZHENG Sha-sha WANG Pei-fang WANG Chao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6期826-833,共8页
Contaminants resuspension in sediments induced by wind-wave could influence the water quality in shallow lakes. Resuspension of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Zhushan Bay, Taihu Lake was simulated under different wind for... Contaminants resuspension in sediments induced by wind-wave could influence the water quality in shallow lakes. Resuspension of surface sediments from the Zhushan Bay, Taihu Lake was simulated under different wind forcing by using a pneumatic annular flume in this study. 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er (ADV) was used to measure flow velocity at each wind spe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 resuspension were studied with the layered sampling technolog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ow velocity increases with wind speed obviously and 6m/s is a critical wind speed which affected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significantly. The distribution of flow velocity and water depth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ordinary open channel. With the enhanced hydrodynamic factors, the Suspended Solids Concentration (SSC) in water increases accordingly, and the incipient velocity of sediment resuspension is about 0.21 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wind speed and average SSC in water column,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is obtained. The SSC of the bottom layer is higher than the content of surface layer under different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and there are similar distributions between SSC and flow velocity in different water lay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dynamic disturbance SEDIMENT RESUSPENSION wind speed flow velocity
原文传递
风力机扩散放大器的数值分析与风洞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汪建文 孙科 +1 位作者 辛士红 吴克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7-40,共4页
用CFD技术并使用FLUENT软件,采用二维模型对无叶轮风力机扩散器内部压力场、速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和风洞实验.计算不同风速时的渐扩直壁型、渐缩渐扩直壁型、渐缩渐扩前后流线型共3个类型11种不同形式的扩散器动力放大的流量比增益特性,... 用CFD技术并使用FLUENT软件,采用二维模型对无叶轮风力机扩散器内部压力场、速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和风洞实验.计算不同风速时的渐扩直壁型、渐缩渐扩直壁型、渐缩渐扩前后流线型共3个类型11种不同形式的扩散器动力放大的流量比增益特性,最小截面处流量增加比率;比较不同形状、不同参数扩散器动力放大特性.数值模拟的壁面函数,对应不同风速下用增强壁面处理后的流量比与应用标准壁面函数时的流量比普遍下降,且更接近于实验值.在风洞试验中,测试了渐扩直壁型、渐扩弧线型、渐缩渐扩直壁型、渐缩渐扩弧线型4个不同类型的扩散器.研究表明,数值模拟和测试结果误差为10%左右,说明数值模拟有着较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扩散放大器在最小截面处的流量比率增益68%,研究结果为有叶轮情况下风力机带扩散放大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分析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扩散放大器 流量增益 数值模拟 风洞实验
下载PDF
梳棉机棉网清洁器风量对生条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孙鹏子 邵敬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4-76,共3页
采用3种不同条件下的试验方案对生条质量进行了测试,用AFIS单纤维测试系统测试了不同风量条件下生条的短绒、棉结和杂质等质量指标。结果表明,后罩板处棉网清洁器风量太小和太大对生条质量均是不利的,在试验条件下,棉网清洁器的风量... 采用3种不同条件下的试验方案对生条质量进行了测试,用AFIS单纤维测试系统测试了不同风量条件下生条的短绒、棉结和杂质等质量指标。结果表明,后罩板处棉网清洁器风量太小和太大对生条质量均是不利的,在试验条件下,棉网清洁器的风量在180~240m^3/h时对生条质量的提高比较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梳棉机 后罩板 棉网清洁器 风量 生条质量
下载PDF
我国西北和内蒙古地区春季沙尘暴的年代际变化及原因探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曾淑玲 程一帆 +2 位作者 王式功 巩崇水 尚可政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00-1206,共7页
利用1961—2005年西北及内蒙古地区208个地面气象站春季沙尘暴日数的观测资料,对沙尘暴发生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沙尘暴偏多,80年代沙尘暴开始减少,90年代最少,21世纪的前5a沙尘暴呈现出先增多后减少... 利用1961—2005年西北及内蒙古地区208个地面气象站春季沙尘暴日数的观测资料,对沙尘暴发生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沙尘暴偏多,80年代沙尘暴开始减少,90年代最少,21世纪的前5a沙尘暴呈现出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基于1961—2005年的NCEP资料进行了原因探析,结果表明:①在沙尘暴多发年代,我国北方大部分区域风速出现了正距平,而在沙尘暴少发的年代,风速呈现出负距平;②在沙尘暴多发的年代,我国中高纬地区出现明显的气旋性流场距平,其南侧西风增强了我国西北及内蒙古地区偏西风风速,而在沙尘暴少发的年代,则与之相反;③极锋锋区在60—70年代强度偏强,从80年代开始强度呈现出明显的减弱趋势,21世纪初期锋区强度继续减弱,但其中心位置有小幅的自北向南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风速 流场 极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