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文论英译历程的反思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万民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共11页
以历时的角度梳理了中国古代文论英译的发展历程,并以此反思英语世界对于中国文论的接受史及其相关的历史问题。由于英译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中国文论才能在英语世界逐渐获得更广泛的关注与相对独立的地位。促成中国文论英译发展的重要原... 以历时的角度梳理了中国古代文论英译的发展历程,并以此反思英语世界对于中国文论的接受史及其相关的历史问题。由于英译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中国文论才能在英语世界逐渐获得更广泛的关注与相对独立的地位。促成中国文论英译发展的重要原因,开始是英美文学理论界自身发展与需求所激发的对于中国文论的兴趣,后来逐渐变成更加专业化的中国文论研究。中国文论的英译,近期更以各种选本的形式出现在英语世界,象征着其学术地位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论 英语世界 英译 汉学 西方文论
下载PDF
新世纪西方文论展望:文化研究与生态批评 被引量:6
2
作者 陈茂林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4-119,共6页
20世纪的西方文论丰富多彩 ,更迭频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文化研究将成为新世纪的显学之一。文化研究具有跨学科性、开放性、批判性与政治性的特征。新世纪文论界的另一显学是生态批评。它是研究文学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问... 20世纪的西方文论丰富多彩 ,更迭频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文化研究将成为新世纪的显学之一。文化研究具有跨学科性、开放性、批判性与政治性的特征。新世纪文论界的另一显学是生态批评。它是研究文学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问。它把文学批评放在地球生态圈这一大语境下 ,以独特的生态批评视角和对全人类生存前景的终极关怀而充满生机和活力。它的宽泛性、跨学科性和开放性使它与现存文学理论交叉结合起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论 文化研究 生态批评 文学 自然环境 文学批评
下载PDF
从西方文论看李商隐的几首诗 被引量:6
3
作者 叶嘉莹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48,共14页
李商隐《燕台》四首色泽凄艳、情调迷离。其诗用西方文论的术语来称,是一种客观的投影,是一种外观的形象,但又与作者的情意有相当的关联。要了解并把握其诗歌,必须先有一个与诗人接近的心灵,然后才可进入他的心灵的梦幻境界之中。李商... 李商隐《燕台》四首色泽凄艳、情调迷离。其诗用西方文论的术语来称,是一种客观的投影,是一种外观的形象,但又与作者的情意有相当的关联。要了解并把握其诗歌,必须先有一个与诗人接近的心灵,然后才可进入他的心灵的梦幻境界之中。李商隐的诗不可牵强比附,去做指实的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商隐 《燕台》 西方文论
下载PDF
西方文论的有效性不应该否定——与张江教授商榷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玉能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30-39,共10页
张江教授把西方文论的根本缺陷归结为"强制阐释",并以此怀疑西方文论的有效性。就其主观意愿而言,"强制阐释"论是为了反对文艺理论研究的全盘西化,提倡从中国文艺的实践出发来建构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但是,由于从... 张江教授把西方文论的根本缺陷归结为"强制阐释",并以此怀疑西方文论的有效性。就其主观意愿而言,"强制阐释"论是为了反对文艺理论研究的全盘西化,提倡从中国文艺的实践出发来建构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但是,由于从总体上否定了西方文论的有效性,在客观效果上势必会产生文化民族主义和形而上学方法的弊病。"强制阐释"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中国近现代文论的发展就是这种历史必然的结果,是中国文论的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张江教授所揭示的西方文论的"强制阐释"的话语特征,从本质上来看是西方文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的主要表征,也是中国古代文论传统的不足之处,可以作为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的借鉴。西方文论包括西方古典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西方现代主义文论、后现代主义文论,西方文论不仅有科学主义思潮,还有人文主义思潮。中国当代文论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文论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论为基础,以西方文论为参照系。否定了西方文论的有效性,中国当代文论就不可能建构出科学、系统、完整的现代化文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阐释”论 西方文论 有效性 否定
下载PDF
中国文论“失语症”现状及“重建”的可能性 被引量:5
5
作者 高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76,共7页
古代文论话语在当今只是一种知识形态,对中国文学日常生活缺乏影响。现代时期,一般性文学理论实际上可以区分为"古代文论型"和"西方文论型"两种类型。建立一种庞大的、包容中西的文学理论体系,将不同的观念、不同... 古代文论话语在当今只是一种知识形态,对中国文学日常生活缺乏影响。现代时期,一般性文学理论实际上可以区分为"古代文论型"和"西方文论型"两种类型。建立一种庞大的、包容中西的文学理论体系,将不同的观念、不同的立场以及不同的批评方法融合在一起,这不过是一种理想,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中西方文论之所以只能整合,不能融合,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是异质性的。"重建"不应该是推倒重来。"古代文论型"与"西方文论型"两种文学理论可以并行存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论 失语症 话语重建 古代文论 西方文论
下载PDF
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从《文心雕龙》英译谈起
6
作者 胡作友 张兰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85-92,共8页
《文心雕龙》在英语世界的成功译介说明要想与西方文论进行平等对话,必须要拥有话语权,中国需要有一套自己特色的文论话语体系。然而体系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现代化的适应性转换;二是对... 《文心雕龙》在英语世界的成功译介说明要想与西方文论进行平等对话,必须要拥有话语权,中国需要有一套自己特色的文论话语体系。然而体系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现代化的适应性转换;二是对西方文论进行本土化改造;三是秉持文化自信的理念,积极推动中国文论走出去;四是立足中国现实,扎根本土实践,让中国文论为中国文学实践服务,以文学实践为根本,防止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的脱节。中国当代文论必须进行话语重建,走从文本到实践再到理论生成的正确路线。中国需要充分发挥文论建设的主体性,既要古为今用,又要洋为中用,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不断推陈出新,构建中国特色的文论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英译 中国文论话语体系 古代文论 西方文论 文学实践
下载PDF
中国文论概念的古今之变及其融会策略
7
作者 李健 《中国文艺评论》 2023年第11期10-23,I0001,共15页
中国文论有古代和现代两大系统,概念也存在着两个系统。由于这两个系统中作为理论筋骨的概念差异极大,很多概念几乎无法找到融通甚至对应的点。这给人们整体认识与评价中国文论带来很大困难,更为构建中国特色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带来了空... 中国文论有古代和现代两大系统,概念也存在着两个系统。由于这两个系统中作为理论筋骨的概念差异极大,很多概念几乎无法找到融通甚至对应的点。这给人们整体认识与评价中国文论带来很大困难,更为构建中国特色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古代文论和现代文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也都有其自身的局限。古代文论的价值是彰显了理论的民族性和审美的独特性,局限是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文学创作与批评;现代文论的价值是紧跟现代世界的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试图与世界接轨,局限是民族特色不鲜明,创新性不足。这说明,僵守古典和生吞活剥的拿来主义都不是正途。唯一的途径是让古今融会,通过概念的深入研究和中西互释实现通约,从而实现建构中国特色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论 现代文论 西方文论 概念 互释 融会
下载PDF
从理论的(单向)旅行到(双向)对话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宁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2-127,133,共7页
长期以来,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始终笼罩在西方理论的阴影之下,西方的理论可以通过翻译的中介长驱直入进入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话语中。虽然理论的旅行会发生某种变异,但这种旅行和变异长期以来却一直是单向的,也即从西方到东方。美国文学... 长期以来,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始终笼罩在西方理论的阴影之下,西方的理论可以通过翻译的中介长驱直入进入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话语中。虽然理论的旅行会发生某种变异,但这种旅行和变异长期以来却一直是单向的,也即从西方到东方。美国文学理论家希利斯·米勒最近同时在西方和中国出版的一本演讲集则一改这种理论单向旅行的路径,加进了与中国学者对话的部分,这应该是一个可喜的开端。本文作者认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国文化和文学理论走向世界也提到了中国学者的议事日程上。在这方面,米勒与中国学者张江的对话可以说预示了这种理论双向旅行的开始,但是作为中国学者,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与西方以及国际主流学者进行交流和对话。也许翻译的中介会使得中国的理论在西方世界发生变异,但是如果中西文论的对话能够持续进行下去,那就是值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旅行 米勒 西方文论 中国话语
原文传递
西方文论的“互文”与汉语修辞的“互文” 被引量:3
9
作者 夏腊初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07-109,共3页
“互文”是西方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强调文本间关系的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在我国约定俗成地翻译成“互文”,这与古汉语修辞格的“互文”构成了字面上的巧合。论文认为,二者属于不同的理论范畴,理论含义也大不一样,但两者在语言修辞学... “互文”是西方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强调文本间关系的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在我国约定俗成地翻译成“互文”,这与古汉语修辞格的“互文”构成了字面上的巧合。论文认为,二者属于不同的理论范畴,理论含义也大不一样,但两者在语言修辞学、诗学以及思维的认知、表达方式等方面仍存在某些联系和暗合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论 汉语修辞 互文
下载PDF
论中西比较诗学的“超越”意识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4期153-158,共6页
“中西比较诗学”中的“比较”具有翻译、对话、联系、阐发、影响、接受以及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等特殊涵义,它以全球文明作为本位,而不是以某一文明作为本位,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双语背景和双语意识的跨语际文论研究。我们既不能用中国... “中西比较诗学”中的“比较”具有翻译、对话、联系、阐发、影响、接受以及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等特殊涵义,它以全球文明作为本位,而不是以某一文明作为本位,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双语背景和双语意识的跨语际文论研究。我们既不能用中国文论的标准来衡量西方文论,也不能用西方文论的标准来衡量中国文论,而要超越中西方两种文论视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 超越 比较诗学 中国古代文论 西方文论
下载PDF
文学理论的功用:关于西方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理念的反思
11
作者 陈后亮 马可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65,97,共9页
20世纪80年代的理论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量优秀文学理论教材的出现。通过对过去几十年来影响最大的几部文学理论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后可以看到,其背后反映出不同的编写理念。有的编者主要把理论理解为一种批判性话语,也有编者把它理解... 20世纪80年代的理论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量优秀文学理论教材的出现。通过对过去几十年来影响最大的几部文学理论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后可以看到,其背后反映出不同的编写理念。有的编者主要把理论理解为一种批判性话语,也有编者把它理解为一套批评工具。人们对于文学理论的本质和功能的不同理解影响了教材编写的不同路径选择。文学理论不同于科学意义上的“理论”,它虽然也不能脱离实践,却并非对批评实践的归纳概括,而是对它的反思甚至是批判。理论当然也应该对批评实践具有启发和指导作用,但其功能却不局限于此,而是为了能够让我们的文学研究活动更加具有反思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论 教材 理论热 文学批评
原文传递
叶嘉莹中西文学理论互鉴中的词学探索
12
作者 李云 《保定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76-83,共8页
叶嘉莹的词学承继王国维、顾随而来,在西方理论的观照之下努力为词学开辟新的道路。自20世纪60年代,叶嘉莹开始运用西方文学理论阐释张惠言、王国维等人的词学,将诠释学、现象学、接受美学、符号学、新批评等西方文学理论引入词学中,并... 叶嘉莹的词学承继王国维、顾随而来,在西方理论的观照之下努力为词学开辟新的道路。自20世纪60年代,叶嘉莹开始运用西方文学理论阐释张惠言、王国维等人的词学,将诠释学、现象学、接受美学、符号学、新批评等西方文学理论引入词学中,并在80年代将其较为系统地介绍给读者。其意义不仅在于推动词学理论的发展,还在于为中国词学理论在世界文化中找到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嘉莹 词学 西方文学理论
下载PDF
中国对西方文论的接受:现代性认同与反思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小仪 申丹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0-114,共15页
本文分析了西方文论在中国的传播与现代性的关系。1980年代中国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广泛兴趣与中国现代性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对形式主叉文论和审美批评的热情肯定中,除了表现出对当时流行已久的政治批评的反走向之外,我们还可... 本文分析了西方文论在中国的传播与现代性的关系。1980年代中国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广泛兴趣与中国现代性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对形式主叉文论和审美批评的热情肯定中,除了表现出对当时流行已久的政治批评的反走向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对普世主义的追求。作为西方特有的意识形态的现代性观念,就是以普遍性面目进入中国的。把形式主义当作普世真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帮助克服中国知识分子认同现代性所带来的自我分裂状况,但与此同时叉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本土知识分子的身份危机。近来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对现代性认同的各种反思,从某种意义上或许可以看作是对现代性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论 形式主义 现代性 认同 反思
原文传递
20世纪西方文论演变的循环态和文学批评多元互补论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胜忠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7-63,共7页
本文通过对20世纪西方文论史的简要回顾和描述指出,20世纪西方文论发展呈循环态运动轨迹,并在世纪末呈现出从“一元”向“多元”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文章着重探讨了多元互补文学批评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指出这一批评范式的理论... 本文通过对20世纪西方文论史的简要回顾和描述指出,20世纪西方文论发展呈循环态运动轨迹,并在世纪末呈现出从“一元”向“多元”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文章着重探讨了多元互补文学批评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指出这一批评范式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论 文学批评 形式主义 多元互补理论
原文传递
论西方文论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文彬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88-93,共6页
西方文论对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冲击波,蔚然而成一股理论潮流。诠释学将人的理解上升到本体论高度,凸显所有解释都是翻译,所有翻译都是解释。顺着诠释学开辟的道路,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及读者反应论的思潮一浪高过一浪,长驱直入翻译研... 西方文论对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冲击波,蔚然而成一股理论潮流。诠释学将人的理解上升到本体论高度,凸显所有解释都是翻译,所有翻译都是解释。顺着诠释学开辟的道路,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及读者反应论的思潮一浪高过一浪,长驱直入翻译研究,并形成了跨学科趋势,自然而然对翻译研究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但自诠释学以降的这条翻译研究路径过于强调读者的主体认识论,忽视了翻译研究中各因素的合理交往,因此有必要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引入翻译研究,以期在作者-译者-译本-读者等多元因子之间建立合理交往,实现翻译研究从工具理性到交往理性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西方文论 交往理性
下载PDF
当代西方文论的历史构型及其“内外”
16
作者 王丹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149,共8页
当代西方文论研究文学的历史基本建立在对语言的自觉关注之上。尤其是以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为肇始的语言批评所提出的“语言问题”,从内核上规定着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构型过程。尽管在语言与文学的关系上,以“文学理论”“理论... 当代西方文论研究文学的历史基本建立在对语言的自觉关注之上。尤其是以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为肇始的语言批评所提出的“语言问题”,从内核上规定着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构型过程。尽管在语言与文学的关系上,以“文学理论”“理论”“文化研究”“反理论”“后理论”等形貌呈现的理论话语都有其独特理解,但承认语言研究是文学阐释的前提或基础却是一种共识。不过,由于对“语言”的认知存在着差异,各种批评理论阐释文学的方式其实是不一致的。当代西方文论对文学的语言研究,也因此经历了一个从关注语言本身到聚焦语言活动的转换过程,并具体外化为“语言形式研究→语言结构研究→语言活动研究”的发展脉络。回到“历史现场”,澄清当代西方文论的历史构型和语言批评演化之间的这种“内外”关联,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语言批评的意义、功能和深度的认识,亦可为审视外来理论知识的“中国化”过程及其产物提供一定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批评 西方文论 历史构型 语言问题 重心转换 外化轨迹
原文传递
西方文论的中国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两次转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范方俊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7-51,共5页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论被译介到中国以来,西方文论在中国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并在20世纪中国文论的两次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世纪中国文论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20世纪初,表现形态是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西方文论是重...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论被译介到中国以来,西方文论在中国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并在20世纪中国文论的两次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世纪中国文论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20世纪初,表现形态是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西方文论是重要的外力和理论参照;20世纪中国文论的第二次转型发生于20世纪末,表现形态是实现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化转型,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成为建构中国当代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论 中国化 中国文学理论
下载PDF
从“文学理论”到“理论”:西方文论的历史蜕变及其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凌乐祥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68-72,共5页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文论已出现了五次大转向:人学转向、神学转向、认识论转向、语言论转向和文化论转向。现代意义上的西方文论已从19世纪中叶的“文学理论”演变成为20世纪中叶的“批评理论”,进而在本世纪初蜕变成为“品评天下”的“...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文论已出现了五次大转向:人学转向、神学转向、认识论转向、语言论转向和文化论转向。现代意义上的西方文论已从19世纪中叶的“文学理论”演变成为20世纪中叶的“批评理论”,进而在本世纪初蜕变成为“品评天下”的“理论”,出现了高度哲学化和去文学化的倾向。西方文论的历史蜕变是西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建设当代中国文论话语时,应吸取西方文论历史蜕变的经验教训,继承中国古代文论的优秀传统,立足当代中国的文学实践,走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论创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论 文学理论 批评理论 理论 当代中国文论
下载PDF
试论西方文论中“中国问题”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乔国强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4-120,共7页
本文从西方文论与其他交叉学科之间关系的角度,对何谓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进行了理论廓清,并强调了出现在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所具有的多重属性。研究者们在面对这个研究对象时,既应把其视为"问题"... 本文从西方文论与其他交叉学科之间关系的角度,对何谓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进行了理论廓清,并强调了出现在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所具有的多重属性。研究者们在面对这个研究对象时,既应把其视为"问题"来研究,也应把其作为"方法"来探讨。本文作者认为,论述这一问题还要进一步从文论研究自身的逻辑构架、分类以及分类研究等层面出发,来确定"中国问题"的具体研究方法和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论 中国问题 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从多学科、跨学科到超学科:当前西方数码游戏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鸣奋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1-17,共7页
进入21世纪之后,西方数码游戏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成为数码艺术理论最繁荣的分支。它广泛引入诸多相关学科的理念和方法,对数码游戏进行多角度考察;努力促进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互动与整合,加强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求形成相对... 进入21世纪之后,西方数码游戏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成为数码艺术理论最繁荣的分支。它广泛引入诸多相关学科的理念和方法,对数码游戏进行多角度考察;努力促进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互动与整合,加强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求形成相对一致的观念和框架;由此建构作为学科的数码游戏理论,并向相关学科输送自己的研究成果。从多学科、跨学科到超学科的发展,是当前西方数码游戏研究的总体趋势,值得我们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游戏 西方文论 学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