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话语分析的文化转向:试论建立当代中国话语研究范式的动因、目标和策略 被引量:72
1
作者 施旭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西方的话语分析被引入中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近年来,我国社会科学领域陆续有学者提出了学科中存在着照搬西方和文化失语问题。话语分析工作者和教师也应该开始考虑本学科的本土化以及学术的文化多元化问题。从东方文化的角度去揭示... 西方的话语分析被引入中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近年来,我国社会科学领域陆续有学者提出了学科中存在着照搬西方和文化失语问题。话语分析工作者和教师也应该开始考虑本学科的本土化以及学术的文化多元化问题。从东方文化的角度去揭示话语分析中西方中心论的倾向及其学术和文化后果,分析建立当代中华文化话语研究新范式的内在原因和动机,并提出具体的工作目标和行动策略。我们有确切的外部原因、真实的内部必要和条件去构建适用于当代中华文化话语的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中心论 本土化 中华语境 多元文化 对话
下载PDF
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逻辑、现实表达及其内在问题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立胜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0,共7页
西方中心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作为一种近代思潮有着深厚的文明基础。古希腊哲学创造了西方文明最初始的思维模式,受形而上学的思想影响,西方传统下的政治思想发展出"修昔底德陷阱"式的政治博弈思维和"非此即彼&q... 西方中心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作为一种近代思潮有着深厚的文明基础。古希腊哲学创造了西方文明最初始的思维模式,受形而上学的思想影响,西方传统下的政治思想发展出"修昔底德陷阱"式的政治博弈思维和"非此即彼"的价值选择原则,西方中心主义的产生奠基于这种哲学传统。罗马在事实上承袭了古希腊大部分的文明成果,使得西方文明在传承自身文化和价值观念上有了新的载体,基督教的普世价值论成为西方中心主义的又一精神源泉。最终,基督教信仰体系与西方古典哲学相融合,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之下形成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最初样态,这也是西方中心主义成为一种风靡思潮的现实土壤。西方中心主义的理想和原则既体现在它的政治观念和价值观念中,也体现在它的思维方式和话语系统中。在既往西方中心主义的精神内核基础上,现代国际社会演化出了西方中心主义的如下三种表现形式:文明冲突论、普世主义价值论以及殖民主义式的文化输出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这三种表现形式面临着世界文明的多元挑战,造成了许多现实的矛盾和纷争。在西方中心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之下,西方文明主导下的现代化道路似乎已经走入一个必然引发全面矛盾的死胡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中心主义 形而上学 普世价值 资本主义
下载PDF
建构与解构:“西方”概念祛魅与中国国际传播话语重塑 被引量:14
3
作者 吴雷 姜飞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5-117,共13页
如何准确认识“西方”概念、处理“西方”议题,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无法回避的重大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西方”在本质上是一个人为建构的概念,也是一个充满傲慢与偏见的美欧主体性文明叙事。在历时性的维度上,逐渐从地理意义... 如何准确认识“西方”概念、处理“西方”议题,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无法回避的重大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西方”在本质上是一个人为建构的概念,也是一个充满傲慢与偏见的美欧主体性文明叙事。在历时性的维度上,逐渐从地理意义到观念意义,从具有固定指代意义的文字,演化为在修辞意义上执行意识形态功能的概念。“西方”又是一个充满“魅惑”的概念,它企图通过“进步”话语建构一个普世化均质性的世界,将源自美欧经验的概念和理论植入世界而形成一套话语霸权。在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中,“西方”所建构的中国“他者”形象是一个被严重扭曲的“想象的异邦”,而中国的“自我东方化”也致使自身成为了“西方”话语体系的附庸。因此,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重塑,必须基于对“西方”概念和现实祛魅的逻辑起点,通过对西方话语霸权的解构奠定话语重塑的认知基础,从而在历史与实践辩证统一的方法论指导下,准确把握历史流变中的“西方”概念本质,在国际传播实践语境中正确处理“西方”议题,进而朝向构建自主话语体系,探索更加均衡化的国际传播秩序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西方中心主义 话语霸权 国际话语权 国际传播
原文传递
哲学思维方式变革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从“西方中心论”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被引量:12
4
作者 侯冬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37,共7页
“西方中心论”的产生源于工业革命以来西方文明在不断超越东方文明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优势。典型的“西方中心论”是通过对西方文明传统的系统性哲学反思,以及对理性主义文化基础的普遍性论证,进而上升到文明发展层面的“文化优越”。... “西方中心论”的产生源于工业革命以来西方文明在不断超越东方文明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优势。典型的“西方中心论”是通过对西方文明传统的系统性哲学反思,以及对理性主义文化基础的普遍性论证,进而上升到文明发展层面的“文化优越”。现阶段,由“西方中心论”思维方式所主导的全球交往方式已无法满足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不但在思维层面对当前人类全球性交往进行价值规约,而且在实践层面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路径指向。具体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维方式主要包括三大层面的革命:一是文明由对抗、冲突走向交流、互鉴的理论革命;二是现代化道路由一元决定论走向多元共生论的道路革命;三是价值理念由单极独断论走向多元开放论的价值革命。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区别于“西方中心论”且展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全新理论和思维方式,为21世纪人类的生存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中心论” 理性主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美国环境新闻报道的话语研究——以“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冯捷蕴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4-158,共5页
本文以批评话语分析为视角,研究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中关于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环境新闻报道;采用整体观和微观话语特征相结合的综合话语分析法,从宏观的话语主体和微观的语言使用、图片使用三... 本文以批评话语分析为视角,研究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中关于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环境新闻报道;采用整体观和微观话语特征相结合的综合话语分析法,从宏观的话语主体和微观的语言使用、图片使用三个维度探讨环境新闻报道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结果表明,两家美国媒体主要强调不同话语主体之间的矛盾,较多使用表示分歧、冲突的显性词汇以及呈现负面意义的图片。西方媒体这种批判话语模式反映"西方中心主义",表现出西方国家在环境议题方面作为既得利益者的保守态度,忽略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 意识形态 西方媒体 西方中心主义 综合话语分析法
原文传递
汉学、汉学主义与东方主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顾明栋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13,共9页
"汉学主义"概念的出现与汉学或中国学以及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一书有关,因为中西现存的少数涉及该词语的资料都赋予了它这样一种特征,认为它是汉学研究中的一种东方主义形式。因此,汉学主义与东方主义和汉学都有关联。这种... "汉学主义"概念的出现与汉学或中国学以及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一书有关,因为中西现存的少数涉及该词语的资料都赋予了它这样一种特征,认为它是汉学研究中的一种东方主义形式。因此,汉学主义与东方主义和汉学都有关联。这种双重关系必然会导致两个问题:汉学主义是等同于或者近似于汉学或中国学的一种形式,汉学主义是另一种东方主义或西方中心主义。事实上,汉学主义不是汉学,也不是东方主义或其他形式的西方中心主义。汉学主义是一个独立的、带有独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理论范畴,是关于知识生产的研究。确切地说,汉学主义是对相对于西方和世界的中国及其文明的知识生产的一种批判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主义 汉学 东方主义 中国学 西方中心主义
原文传递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全球史叙事视野下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路径 被引量:10
7
作者 虞鑫 崔乃文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90-94,共5页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一方面,中国致力于“走出去”,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则不断污名化、妖魔化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际话语权争夺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国际传播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一方面,中国致力于“走出去”,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则不断污名化、妖魔化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际话语权争夺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构建中国国家形象、促进国际交流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也愈发重要。一直以来,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历史叙事,构建出一整套西方中心主义的叙事框架,并在美国文化帝国主义“化全球”的过程中铺展向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从而形成元叙事框架,使中国等后发国家的国际传播工作囿于这一框架,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导致“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基于批判西方中心主义历史叙事的全球史观可以获得启示:应注重全球文化的多样性,承认差异和冲突,在促进各国之间的文明交流和互鉴中“走进去”,开展国际传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跨文化传播 西方中心主义 全球史叙事
下载PDF
经合组织全球胜任力框架及测评的争议——兼论对中国国际理解教育的反思 被引量:11
8
作者 邓莉 吴月竹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30,共9页
自OECD将全球胜任力纳入PISA测试以来,很多国家愈发重视全球胜任力的研究和教育,但全球胜任力框架及测评也引发了争议。在借鉴"最佳实践"或"先进经验"之前,有必要首先澄清这些争议和质疑。因此,在简要介绍OECD全球... 自OECD将全球胜任力纳入PISA测试以来,很多国家愈发重视全球胜任力的研究和教育,但全球胜任力框架及测评也引发了争议。在借鉴"最佳实践"或"先进经验"之前,有必要首先澄清这些争议和质疑。因此,在简要介绍OECD全球胜任力框架和测评提出的原因和内容之后,从四个主要方面分析其争议:"全球胜任力"本身存在概念混淆的问题,并带有鲜明的经济导向、精英主义和西方中心的属性。中国需谨慎对待OECD全球胜任力的直接引入,建构适应本国的国际理解教育体系,并关注教育公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合组织 全球胜任力 工具主义 西方中心 国际理解教育
原文传递
世界文学中的西方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宁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39,99,共9页
在当今的国际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界,世界文学已成为一个饱受热议的前沿理论话题。歌德作为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之一,率先在西方的语境下将世界文学概念化。但是长期以来,在国际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却是欧洲中心... 在当今的国际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界,世界文学已成为一个饱受热议的前沿理论话题。歌德作为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之一,率先在西方的语境下将世界文学概念化。但是长期以来,在国际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却是欧洲中心主义以及其后的变种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定势。后来由于美国的崛起及其综合国力的强大,欧洲中心主义演变为西方中心主义。甚至在中国的世界文学研究领域,西方中心主义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反西方中心主义的尝试一直没有间断,在西方有比较文学学者佛克马,在中国则有鲁迅。在当前的全球化时代,我们在中国的语境中讨论世界文学的一个目的就在于大力在海外推介中国文学,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文学版图上的西方中心主义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歌德 欧洲中心主义 西方中心主义 中国文学
下载PDF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逻辑和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叶险明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75,共7页
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逻辑和方法由两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构成:在事实评价、价值评价和话语表述层面"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逻辑和方法";研究者在科学认定"自身主体特性的世界历史规定"层面"... 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逻辑和方法由两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构成:在事实评价、价值评价和话语表述层面"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逻辑和方法";研究者在科学认定"自身主体特性的世界历史规定"层面"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逻辑和方法"。前者是"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逻辑和方法"的客体,即研究者在相关研究中所应坚持和运用的圭臬,后者是"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逻辑和方法"的主体,即研究者本身应具有的文化基质及其发展趋向。只有从主客体相统一的角度全面把握"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逻辑和方法",并在思想文化的各个研究领域加以贯彻,中国学者才能具有不断增强拒斥"西方中心主义"、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中心主义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 逻辑和方法 思维方式
原文传递
中东政治转型: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8
11
作者 田文林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67,共20页
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经济和军事力量的逐渐强大,西方政治模式也成为非西方世界效仿的对象。中东伊斯兰世界盲目效仿而建立了西方式政体,该模式引发多重负面效果:一是政教分离导致伊斯兰世界道统与法统相互分离,世俗与宗教力量相互内... 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经济和军事力量的逐渐强大,西方政治模式也成为非西方世界效仿的对象。中东伊斯兰世界盲目效仿而建立了西方式政体,该模式引发多重负面效果:一是政教分离导致伊斯兰世界道统与法统相互分离,世俗与宗教力量相互内耗;二是政治发展从集权转向分权导致伊斯兰世界陷入制度迷茫。始自2010年底的中东剧变就是中东效仿西式民主的失败尝试。中东政治转型始终无法解决3个问题:集权与分权的矛盾;世俗与宗教的矛盾;政治转型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事实表明,世界上不存在适合所有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转型必须结合国情,将传统文化与外来先进文化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政治 政治转型 中东剧变 伊斯兰教 西方中心论
原文传递
“民族国家”的迷思与现代中国的形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怀印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31,共11页
基于西方历史经验的民族国家形成路径,远非普遍适用于世界各国历史的认知范式,尤其不能简单适用于数世纪以来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现代中国规模之"大",既有清朝以前的历史和人口作基础,也是清朝国家对边疆的整合和有效治理的... 基于西方历史经验的民族国家形成路径,远非普遍适用于世界各国历史的认知范式,尤其不能简单适用于数世纪以来现代中国的形成过程。现代中国规模之"大",既有清朝以前的历史和人口作基础,也是清朝国家对边疆的整合和有效治理的结果,而现代中国结构之"强",是18世纪以来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关系辩证运动的历史产物,其产生路径迥异于西方所谓"从帝国到民族国家"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成 民族国家 现代中国 欧洲中心论
下载PDF
从“西方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论”--美国学人研究近代中国历史取向的再省思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原元 于海燕 《国际汉学》 2023年第1期31-38,156,共9页
自19世纪以来,“西方中心论”与“中国中心论”是美国汉学界在审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时的主要取向。这两种研究取向有其合理性,但亦都存在偏颇之处:西方中心取向将东方与西方或者说传统和现代视为完全无法并立的两极,并以西方的历史经验... 自19世纪以来,“西方中心论”与“中国中心论”是美国汉学界在审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时的主要取向。这两种研究取向有其合理性,但亦都存在偏颇之处:西方中心取向将东方与西方或者说传统和现代视为完全无法并立的两极,并以西方的历史经验为标准考察中国历史发展;中国中心论虽强调中国自身的内在发展,但倾向于从碎片化的元素本身论断传统的延续性,弱化甚至忽略外来因素的影响与作用。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中国已然被拖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之中,因此在审视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时,应将其置于全球史的历史进程之中,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向对其内在性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发展演化进行动态化的考察,如此方能真正“发现在中国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汉学 近代中国历史研究 西方中心论 中国中心论
下载PDF
“他者”观念视域下的西方世界对俄制裁 被引量:3
14
作者 戚凯 《国际关系研究》 2023年第2期61-79,157,共20页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打破惯例,对俄罗斯全面升级制裁,引发全球震荡与忧虑。此轮制裁的重要成因之一是西方世界在宗教、政治制度、地缘、经济发展水平等多层面长期将俄罗斯视为低劣的“他者”。围绕俄乌冲突,作为“他者”的俄罗斯主张...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打破惯例,对俄罗斯全面升级制裁,引发全球震荡与忧虑。此轮制裁的重要成因之一是西方世界在宗教、政治制度、地缘、经济发展水平等多层面长期将俄罗斯视为低劣的“他者”。围绕俄乌冲突,作为“他者”的俄罗斯主张加强本国独特的文明与安全观念,不断挑战西方中心主义思想与制度基础,由此引发西方世界加强对俄遏制以护持西方霸权。西方对俄敌视与严厉制裁的恶劣影响正促使各国着手调整各自战略。这种调整有悖于全球化时代的发展需求与现实约束,因而其进程充满不确定性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乌冲突 制裁 全球经济链 西方中心主义 大国竞争
原文传递
西方法治模式和中国法治道路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景文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47,共8页
西方法治模式是西方中心论在法学领域的表现。西方法治模式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指建立什么样的国内法律秩序;对外指如何看待其他国家、民族,要建立什么样的世界法律秩序。西方法治模式经历了形成、扩张和危机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西方法治模式是西方中心论在法学领域的表现。西方法治模式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指建立什么样的国内法律秩序;对外指如何看待其他国家、民族,要建立什么样的世界法律秩序。西方法治模式经历了形成、扩张和危机等不同的发展阶段。以西方法治模式为基础的法治进化论把法律发展和社会进化的模式相链接,认为非西方国家处在法律发展的早期阶段,其法律将为处在高级阶段的西方法所取代。20世纪中期以来支撑这一模式的语境变了,事实表明,西方的发展路径不是唯一的,在中国和其他文明中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足以和西方相媲美的成就。中国法治发展,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当代,都有其自身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探索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法治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中心论 法治模式 法治进化论 中国法治道路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文明观对西方文明观的批判与超越
16
作者 金民卿 赵书昭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0,F0002,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独特文明观及其发展实践,形成了对西方文明观的有力批判和全面超越。西方文明观基于“文明—野蛮”“传统—现代”“民主—威权”“中心—边缘”等二元对立叙事逻辑在不同时期呈现多重面相,这些面相下隐藏着二元对... 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独特文明观及其发展实践,形成了对西方文明观的有力批判和全面超越。西方文明观基于“文明—野蛮”“传统—现代”“民主—威权”“中心—边缘”等二元对立叙事逻辑在不同时期呈现多重面相,这些面相下隐藏着二元对立服务于一元倾向、真理原则臣服于价值原则、道义主张屈从于利益诉求的实质性局限。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揭穿了“西方化即民主化”的假象;坚持文明多样性,以平等、互鉴、对话、包容超越“文明冲突论”和“文明优越论”;坚持贯通古今、融通中外,以系统观念超越线性思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世界同心圆”超越“西方中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观 西方文明观 普世价值论 西方中心论
下载PDF
中国视角平视西方文明:西方文明史教学中的去西方中心论
17
作者 李尚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1-61,共11页
西方文明史已成为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在“新文科”背景下,它对外语专业课程改革与学生知识体系建设均具有突出意义。该课程20世纪初始于美国大学,美国教材、教法被中国教师广泛借鉴。美国教材自然采用西方立场,而西方文明由于“基... 西方文明史已成为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在“新文科”背景下,它对外语专业课程改革与学生知识体系建设均具有突出意义。该课程20世纪初始于美国大学,美国教材、教法被中国教师广泛借鉴。美国教材自然采用西方立场,而西方文明由于“基因”方面的特质,长期囿于西方中心论,导致诸多偏见与谬误。尽管屡经修正,但美国教材中抬高西方地位、淡化其负面形象的论断、叙事乃至理论仍然俯仰皆是。不仅如此,由于西方长期主导世界话语权,很多谬误往往已经被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受众奉为“信史”。发扬中国立场、使用中国视角有利于发现并避开西方中心论的窠臼,有助于我们在教学乃至教材编写中批判性地借鉴美国经验,在客观、公正的前提下汲取西方文明的精华,切实实现文明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明史 西方中心论 谬误 中国视角
下载PDF
福山“历史终结论”建构逻辑批判
18
作者 肖迎春 《新余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3-30,共8页
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将自由民主制视为人类政治制度的最后形式。福山将承认意识视为人性的核心内容,主张普遍承认是历史的发展方向。然而,这种人性观与历史观完全脱离生活实践,不具有任何现实性。他认为自由民主制实现了承认的普遍化,... 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将自由民主制视为人类政治制度的最后形式。福山将承认意识视为人性的核心内容,主张普遍承认是历史的发展方向。然而,这种人性观与历史观完全脱离生活实践,不具有任何现实性。他认为自由民主制实现了承认的普遍化,构成“历史的终结”,但在界定“历史的终结”及“自由民主制”的概念时,混淆了自由民主理念与自由民主模式的区别。他将西方民主模式视为社会发展的普遍模式,且以此评判其他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福山无视政治制度形成的特殊性和历史性,将政治发展视为西方式民主的推广,“历史终结论”不过是以普遍模式呈现的“西方中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终结论” 福山 承认 西方式民主 西方中心主义
下载PDF
从西方主流话语的演变看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陷阱
19
作者 向玉珍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6-47,共12页
文化帝国主义不是一个纯粹的话语霸权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多重维度的霸权扩张问题。文化帝国主义借助“文明等级论”主流话语的掩护编织西方文明优越性的陷阱,矮化了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其他人类文明;借助“资本现代化理论”主流话语的掩... 文化帝国主义不是一个纯粹的话语霸权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多重维度的霸权扩张问题。文化帝国主义借助“文明等级论”主流话语的掩护编织西方文明优越性的陷阱,矮化了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其他人类文明;借助“资本现代化理论”主流话语的掩护编织西方式现代化道路正确性的陷阱,否定了包括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内的其他现代化发展模式;借助“普世价值论”主流话语的掩护编织西方价值观高尚性的陷阱,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等功能;借助“历史终结论”主流话语的掩护编织西方制度体系普世性的陷阱,抹灭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存在的合理性;借助“文明冲突论”主流话语的掩护编织人类文明极端对抗性的陷阱,否认了人类文明和谐共生的可能性。纵观西方主流话语演变的历程,西方中心主义思维逻辑和霸权主义行为逻辑始终贯穿其中,使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维护自身统治和实现霸权扩张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帝国主义 西方主流话语 西方中心主义 霸权扩张
下载PDF
“西方中心论”的“非”与“是” 被引量:4
20
作者 仲伟民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4-92,共9页
“西方中心论”是伴随近代化与全球化进程出现的一个概念,因其与殖民侵略等相关联,以及对后发国家各种各样的不平等和种族主义歧视等,而经常遭至后发国家的批评。但是,如果回归历史现场,则不难发现在大航海时代之后的几个世纪中,“西方... “西方中心论”是伴随近代化与全球化进程出现的一个概念,因其与殖民侵略等相关联,以及对后发国家各种各样的不平等和种族主义歧视等,而经常遭至后发国家的批评。但是,如果回归历史现场,则不难发现在大航海时代之后的几个世纪中,“西方中心”实际是一个客观历史事实,即欧洲许多国家及后来的美国等先后实现了现代化,他们就是这一时期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如仅就此而言,则“西方中心论”有其合理之处。随着新时期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不仅“西方中心论”再次遇到挑战,而且不少学者甚至提出了“中国中心论”的命题,这既背离了历史实际,也与现实世界不相符合,需要我们特别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中心论 中国中心论 种族主义 现代化理论 前现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