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当代中国哲学的叙述脉络与融通取向
被引量:
2
1
作者
景海峰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6,共8页
当代中国哲学是由传统的中国哲学、东传的西方哲学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共同构成的,在学科形态上亦划分为中哲、西哲和马哲等三大领域。这三种形式的哲学在近百年的传衍、流变和转折过程之中,走过了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不同的叙述...
当代中国哲学是由传统的中国哲学、东传的西方哲学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共同构成的,在学科形态上亦划分为中哲、西哲和马哲等三大领域。这三种形式的哲学在近百年的传衍、流变和转折过程之中,走过了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不同的叙述脉络和话语模式,因而各自间也壁关重重、差异甚大,甚至存在着自说自话、"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形。在全球化日益扩展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大国地位的日渐显豁,当代中国文化之身份的明晰性也更加引人关注,一个统一的中国哲学的确立成为时代的呼唤。如何打破中、西、马之间的壁垒,建设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体现哲学特有的普遍精神而又蕴含了百年中国之独特经验的新哲学体系,就成为当前所面临的急迫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哲东渐
“中国哲学”建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中西马融合
社会生活实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世纪中国哲学走向浅识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名财
周茂丽
《甘肃理论学刊》
2006年第2期71-76,共6页
当前建构新世纪的中国哲学至少应做到:回到哲学自身的逻辑,在“爱智慧”的地平线上融合“中、西、马”,以此作为建构新哲学的基础;贴近事物的本真存在,充分发挥创造性,提出有意义的哲学洞见,以此实现新哲学的生成;同时,由于时代的特点...
当前建构新世纪的中国哲学至少应做到:回到哲学自身的逻辑,在“爱智慧”的地平线上融合“中、西、马”,以此作为建构新哲学的基础;贴近事物的本真存在,充分发挥创造性,提出有意义的哲学洞见,以此实现新哲学的生成;同时,由于时代的特点和中国哲学的传统,还应把科技理性作为建构中国哲学新形态的重要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爱智慧
“中、西、马”
科技理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论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性--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源流关系
被引量:
8
3
作者
何萍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5-661,共7页
如何看待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普遍性格,是20世纪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共同思考的问题。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因其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答而创造出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区分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普遍性...
如何看待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普遍性格,是20世纪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共同思考的问题。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因其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答而创造出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区分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内容,把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普遍性转化为方法论,去思考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在宇宙观的意义上建构了融普遍性与特殊性为一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方法论,在世界历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上衡论中国文化的变革和未来走向,从而创造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中国哲学的叙述脉络与融通取向
被引量:
2
1
作者
景海峰
机构
深圳大学哲学系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6,共8页
文摘
当代中国哲学是由传统的中国哲学、东传的西方哲学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共同构成的,在学科形态上亦划分为中哲、西哲和马哲等三大领域。这三种形式的哲学在近百年的传衍、流变和转折过程之中,走过了不同的道路,形成了不同的叙述脉络和话语模式,因而各自间也壁关重重、差异甚大,甚至存在着自说自话、"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形。在全球化日益扩展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大国地位的日渐显豁,当代中国文化之身份的明晰性也更加引人关注,一个统一的中国哲学的确立成为时代的呼唤。如何打破中、西、马之间的壁垒,建设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体现哲学特有的普遍精神而又蕴含了百年中国之独特经验的新哲学体系,就成为当前所面临的急迫任务。
关键词
西哲东渐
“中国哲学”建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中西马融合
社会生活实践
Keywords
western philosophy
Spreading
to
the
East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
"
Chinesized
marxist
philosophy
The
Blending
of
Chinese
philosophy
western philosophy
and
marxist
philosophy
Social
Life
Practice
分类号
B26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世纪中国哲学走向浅识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名财
周茂丽
机构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出处
《甘肃理论学刊》
2006年第2期71-76,共6页
文摘
当前建构新世纪的中国哲学至少应做到:回到哲学自身的逻辑,在“爱智慧”的地平线上融合“中、西、马”,以此作为建构新哲学的基础;贴近事物的本真存在,充分发挥创造性,提出有意义的哲学洞见,以此实现新哲学的生成;同时,由于时代的特点和中国哲学的传统,还应把科技理性作为建构中国哲学新形态的重要背景。
关键词
中国哲学
爱智慧
“中、西、马”
科技理性
Keywords
Chinese
philosophy
philosophia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
western philosophy
and
marxist
philosophy
sci-teeh
reason
分类号
B26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论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性--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源流关系
被引量:
8
3
作者
何萍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5-661,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应急课题(2008JYJ029)
文摘
如何看待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普遍性格,是20世纪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共同思考的问题。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因其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答而创造出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区分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内容,把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普遍性转化为方法论,去思考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在宇宙观的意义上建构了融普遍性与特殊性为一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方法论,在世界历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上衡论中国文化的变革和未来走向,从而创造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Keywords
Chinese
marxist
philosophy
Soviet
philosophy
western
marxist
philosophy
marxist
philosophy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分类号
B17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当代中国哲学的叙述脉络与融通取向
景海峰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世纪中国哲学走向浅识
陈名财
周茂丽
《甘肃理论学刊》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论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性--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源流关系
何萍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