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温榆河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126
1
作者 李莲芳 曾希柏 +1 位作者 李国学 梅旭荣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9-297,共9页
河流沉积物是水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其重金属含量常被作为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探讨了北京市温榆河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累积特征,并采用沉积物富集系数、Hg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等方法评估了几种重金属的环境风险,简... 河流沉积物是水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其重金属含量常被作为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探讨了北京市温榆河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累积特征,并采用沉积物富集系数、Hg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等方法评估了几种重金属的环境风险,简要分析了其主要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温榆河流域沉积物中Ni和Cd的含量分别为19.9-41.4mg·kg^-1和1.19-1.67mg·kg^-1,其值介于LE-L值(最低效应水平)与SE-L值(严重效应水平)之间.根据SQC标准,温榆河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处于中度污染水平,可能会对水域生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高毒元素As的含量已非常接近LE-L值。应成为下一步重点防控的对象.采用沉积物富集系数法分析,发现80%以上的样点出现了重金属的富集,且毒性强的重金属As、Cd的富集累积较为严重,根据Fe与重金属含量间的相关性,可知沉积物中Zn、Cu、Cr主要为天然地球化学来源,而Cd、As、Ni则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以北京市土壤背景值作为参比进行分析。发现各取样点的表层沉积物均呈现出强至极强的生态风险,参与评价的5种重金属生态风险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Cd、As、Cu、Cr、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温榆河 沉积物 重金属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主要污染物水质标识指数法在河流水质评价的应用 被引量:34
2
作者 杨柳 宋健飞 +2 位作者 宋波 王汝舵 王晓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9-245,共7页
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只有通过对水质监测数据的合理评价,才能制定科学的整治规划,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于整体水质恶化严重的河流,现有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无法显示河流水质空间差异性的缺陷... 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只有通过对水质监测数据的合理评价,才能制定科学的整治规划,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于整体水质恶化严重的河流,现有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无法显示河流水质空间差异性的缺陷,对水环境管理布局无指导作用。因此,论文提出了一种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法——主要污染物水质标识指数法(Primary Pollutant-Water Quality Identity,PP-WQI),并基于2010年春、夏、秋、冬4季的水质实地采样数据,对北京市温榆河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相较于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水质标识指数法,主要污染物水质标识指数法更适合水质较差的河流水质综合评价,能够定量体现河流水质差异性;(2)温榆河综合水质空间异质性规律为上游最好(年均PP-WQI=6.70(TN))、下游次之(年均PP-WQI=10.16(TN))、中游最差(年均PP-WQI=9.85(TN));(3)温榆河水质年均水质处于劣Ⅴ类(年均PP-WQI=8.31(TN)),其水体主要污染物为TN,有机污染突出,57.89%的河段水质超标且黑臭;(4)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春、冬2季河流水质较差,夏、秋2季水质相对较好。论文研究结果实现了水质恶化严重河流水质的定量评价,能够为流域水环境研究、管理措施的科学制定提供基础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综合水质评价 主要污染物 水质标识指数法 温榆河
下载PDF
北京温榆河流域微生物污染调查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杨勇 魏源送 +9 位作者 郑祥 王亚炜 于淼 肖庆聪 郁达伟 孙翀 杨烨 高丽娟 白羽 陈尔凝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8,共10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河流普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水质污染,而微生物指标对于水质评价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以及SC噬菌体、F噬菌体作为指示微生物对北京市温榆河开展了历时一年多的调查...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河流普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水质污染,而微生物指标对于水质评价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以及SC噬菌体、F噬菌体作为指示微生物对北京市温榆河开展了历时一年多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除了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外,温榆河流域的微生物污染非常突出.温榆河上游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浓度(以粪大肠菌群为例)波动较大(5.01×102~5.37×106个·L-1);下游受清河、坝河等排水河道的影响,微生物污染普遍严重(均值达6.3×106个·L-1以上),与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GB3838—2002)相比FC浓度平均超出两个数量级.统计分析显示,温榆河微生物污染受季节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表明人为因素很可能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温榆河处于微生物高污染水平,可能威胁地下水水质和农作物质量安全,应从源头加强微生物风险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微生物污染 温榆河
原文传递
1980—2010年温榆河的水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33
4
作者 郁达伟 于淼 +4 位作者 魏源送 王亚炜 郑祥 杨勇 肖庆聪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803-2813,共11页
以温榆河流域的主要超标污染物 COD 和氨氮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数据和现场调查,系统研究了1980—2010年间温榆河的水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温榆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经历了清洁-污染-重度污染-污染遏制的过程,但水质现状均不达标;... 以温榆河流域的主要超标污染物 COD 和氨氮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数据和现场调查,系统研究了1980—2010年间温榆河的水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温榆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经历了清洁-污染-重度污染-污染遏制的过程,但水质现状均不达标;温榆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好坏依次是上段>下段,温榆河>坝河>清河,并且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温榆河下段COD和NH+4-N浓度主要受清河影响;温榆河流域COD污染逐步遏制(超标倍数<1)、NH+4-N污染凸显(超标倍数8~20),耗氧物质处于从COD为主向NH+4-N为主转换的阶段;支流清河和坝河不仅是温榆河干流入河污染负荷的首要输入途径,而且支流上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排水是温榆河干流的首要补给来源(70.1%),其运行状况与升级改造对改善温榆河水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时空演变特征 温榆河 非常规水源
原文传递
温榆河生态河流健康评价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尤洋 许志兰 +4 位作者 王培京 申颖洁 廖日红 刘操 顾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3期19-24,共6页
针对传统的河道治理工程只侧重功利价值而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以温榆河为例,研究生态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本文在综合国内外河流健康状况的评价方法及各项表征指标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河... 针对传统的河道治理工程只侧重功利价值而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问题,以温榆河为例,研究生态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本文在综合国内外河流健康状况的评价方法及各项表征指标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河流健康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确定了评价标准;设计河流健康评价指标重要度比较调查表确定了评价权重;根据隶属度的计算方法,确定定量指标的隶属度;设计定性指标等级评价表,邀请专家根据定性指标评价等级标准,对研究区域河流健康状况进行打分,采用百分制统计法统计专家意见计算定性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建立河流健康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温榆河河流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温榆河河流健康状况为亚健康,指出了温榆河生态健康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河流 河流健康评价 指标体系 隶属度 模糊评价 温榆河
下载PDF
生态设计理论的本土化表达——以“温榆河生态走廊规划(朝阳段)”为案例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洪涛 李淑媛 殷柏慧 《中国园林》 2004年第9期1-6,共6页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但由于缺乏现实的实施手段和管理体制,生态理念还很难真正落实。基于此,本文引入了生态设计的理念,以“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朝阳段)”为案例,来探讨生态设计理念如何在规划设计中进行本土化表...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但由于缺乏现实的实施手段和管理体制,生态理念还很难真正落实。基于此,本文引入了生态设计的理念,以“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朝阳段)”为案例,来探讨生态设计理念如何在规划设计中进行本土化表达,以期探索一种能结合本土实际的生态化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设计 规划设计 可持续发展 温榆河
下载PDF
温榆河水化学特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于淼 魏源送 +5 位作者 郑祥 王亚炜 钟佳 杨勇 肖庆聪 郁达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共8页
通过对1980—2006年温榆河主要离子浓度和比例及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分析,探讨了温榆河水化学特征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温榆河河水呈盐渍化趋势,其中1991—2006年温榆河水的Na+、Cl-、SO42-及TDS浓度显著上升,而HCO3-浓度... 通过对1980—2006年温榆河主要离子浓度和比例及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分析,探讨了温榆河水化学特征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温榆河河水呈盐渍化趋势,其中1991—2006年温榆河水的Na+、Cl-、SO42-及TDS浓度显著上升,而HCO3-浓度保持稳定,总溶解性固体(TDS)浓度多年平均值为678.0mg·L-1,略高于1970年代北运河土门楼站TDS的661.4mg·L-1.温榆河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盐钙、镁、钠型,自然因素中主要受岩石风化和蒸发作用的控制.与岩石风化及蒸发作用等自然因素相比,农田排涝和城市退水等人为因素在温榆河1980—2006年水化学特征演变过程中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并且K+、Cl-、SO24-和Ca2+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对温榆河河水中K+、Cl-、Ca2+和SO24-的浓度变化影响显著,其中K+与人口密度、人均GDP、钾肥施用量和道路面积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r>0.7,p<0.01),与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灌溉面积、农业用水呈极显著性负相关(r<-0.7,p<0.01);Ca2+和SO42-与城市化率和煤炭使用率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0.49,p<0.05).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北京市合理开发利用温榆河水资源和建设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水化学特征 温榆河 盐渍化
原文传递
温榆河水环境质量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25
8
作者 朱利英 陈媛媛 +4 位作者 刘静 王亚炜 王春荣 魏源送 张育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02-712,共11页
温榆河是北京市重要的生态廊道.本研究基于历史文献资料和现场调查,比较分析了2006、2011和2018年温榆河水环境质量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探讨了浮游植物群落变化与水温T、溶解氧DO、pH和营养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温榆河... 温榆河是北京市重要的生态廊道.本研究基于历史文献资料和现场调查,比较分析了2006、2011和2018年温榆河水环境质量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探讨了浮游植物群落变化与水温T、溶解氧DO、pH和营养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温榆河水环境质量总体好转,经历了重度污染 →污染遏制 →水质改善过程,水污染物已从NH4+-N为主转向TN为主.NH4+-N、TN的平均浓度和平均超标倍数从2011年的15.52~19.16 mg·L^-1、9.34~8.58倍和20.21~19.58 mg·L^-1、12.47~8.79倍降低到2018年的1.93~2.66 mg·L^-1、0.29~0.33倍和5.66~6.79 mg·L^-1、2.77~2.39倍,并且温榆河和支流清河的DO和NH4^+-N浓度已基本达到水功能区划目标.与水质改善过程相对应,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种类大幅增加,经历了绿藻门(Chlorophyta) →蓝藻门(Cyanophyta)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物种为主的变化过程,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Pielou指数(J)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高耐污绝对优势物种小环藻(Cyclotella)和直链藻(Melosira)等,且2018年温榆河依旧处于中富营养化状态.统计分析结果表明,DO、pH、NH4^+-N、TN和TP是影响温榆河流域浮游植物多样性和蓝藻、硅藻及其他藻类密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榆河 水环境质量 浮游植物 时空变化 多样性指数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TOPSIS方法的温榆河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刘明宇 华珞 +1 位作者 王世岩 刘畅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7年第3期57-60,共4页
区域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已成为水资源保护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简要介绍TOPSIS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范围,针对传统TOPSIS法由主观判断确定指标权重方法的不确定性及应用相对接近度计算方法不能完全反映出各方案的优劣性的问题,提出了熵... 区域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已成为水资源保护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简要介绍TOPSIS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范围,针对传统TOPSIS法由主观判断确定指标权重方法的不确定性及应用相对接近度计算方法不能完全反映出各方案的优劣性的问题,提出了熵权法和改进的相对接近度算法,使TOPSIS法用于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以及多目标决策分析更趋完善,评价结果更合理客观。并用基于改进的TOPSIS法对温榆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SIS法 熵权法 温榆河 水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温榆河氨氮污染控制措施的效果模拟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亚炜 杜向群 +3 位作者 郁达伟 肖庆聪 吴震 魏源送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9-486,共8页
以城市退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北京市温榆河呈现以氨氮(18.68mg·L-1)污染为主的特征.针对温榆河的水质改善需求,本研究以氨氮为目标污染物,采用QUAL2K河流水质模型和情景分析方法,对温榆河污染防治与水质改善措施的效果进行量化评估... 以城市退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北京市温榆河呈现以氨氮(18.68mg·L-1)污染为主的特征.针对温榆河的水质改善需求,本研究以氨氮为目标污染物,采用QUAL2K河流水质模型和情景分析方法,对温榆河污染防治与水质改善措施的效果进行量化评估.模拟结果表明,提高污水厂的处理量和排放标准是改善温榆河水质的关键,可降低温榆河北关闸断面氨氮浓度29.66%;建设旁路离线河流净化器可削减5.57%的氨氮污染,是温榆河水质改善的有效措施.本研究提出的包括改善上游来水水质、干流截污、支流污染控制、污水厂提标改造、建设旁路离线河流净化器和生态河道等措施在内的综合实施方案,可使得温榆河的水质全程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L2K模型 温榆河 水质改善 河流修复
原文传递
温榆河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分布及赋存状态解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杜晓丽 曲久辉 +1 位作者 刘会娟 齐维晓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2,共6页
利用错流超滤技术对采集的温榆河水样中Fe、Mn、Al、Zn、Cu、Cr和Pb等金属元素进行了分离,研究温榆河重金属分布及赋存状态变化.研究发现,温榆河沿程重金属含量多数超出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Ⅰ类水标准,Pb超过了Ⅱ... 利用错流超滤技术对采集的温榆河水样中Fe、Mn、Al、Zn、Cu、Cr和Pb等金属元素进行了分离,研究温榆河重金属分布及赋存状态变化.研究发现,温榆河沿程重金属含量多数超出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Ⅰ类水标准,Pb超过了Ⅱ类水标准;其中Fe、Al、Cu、Pb等元素主要以颗粒态存在,Mn、Zn则主要以溶解态存在,而Cr在颗粒态和溶解态中含量相当.温榆河沿程各点金属元素在胶体态和真溶解态中均有分布,Mn、Al、Zn、Pb等元素以真溶解态存在量较多,而Fe、Cr、Cu等元素则以胶体态存在量较多,其中,河流中的Cu元素分布状态受外界影响严重,Cr和Mn的分布状态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Fe的分布状态易受总含量的影响,Al和Zn的分布状态易受pH值的影响,Pb的分布状态易受河流富氧状态的影响.通过胶体态重金属与胶体态有机碳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温榆河中胶体态Fe、Mn、Zn及Al主要以无机胶体态存在;而胶体态Cu、Cr和Pb则主要以有机胶体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榆河 重金属 超滤 胶体 胶体有机碳
原文传递
流域地表水体污染过程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机制分析:以温榆河中上游地区为例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杨丽蓉 孙然好 陈利顶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3-79,共7页
以温榆河流域中上游地区作为研究区,通过2009年6~8月的地表水质监测,分析了水质的季节变化特征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温榆河上游与中游山前平原区的地表水体污染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时空差异:①在温榆河上游山区,总氮、硝酸盐、氨氮及总有... 以温榆河流域中上游地区作为研究区,通过2009年6~8月的地表水质监测,分析了水质的季节变化特征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温榆河上游与中游山前平原区的地表水体污染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时空差异:①在温榆河上游山区,总氮、硝酸盐、氨氮及总有机碳在6~8月总体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溶解氧及化学需氧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②在温榆河中游山前平原区,总氮、总磷、磷酸盐、化学需氧量从6~8月总体上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溶解氧浓度呈下降趋势;③温榆河从上游山区至中游山前平原区,地表水质自净化能力在降低,营养盐污染趋势在加强;④温榆河流域上游山区和中游山前平原区水体污染过程和形成机制存在差异.山区水体在污染过程上具有短历时特性,雨季洪峰地表径流将大量陆地非点源污染物携带进入水体,加剧了地表水体污染;山前平原区因存在不同类型的污染源,水体污染过程特征不明显,雨季洪峰径流在一定程度上对地表水体污染起到了稀释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以为水生态功能分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体污染 地表水质 时空差异 温榆河
原文传递
北京温榆河流域耐药大肠杆菌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施嘉琛 胡建英 +3 位作者 常红 万祎 张照斌 相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2,共4页
采用滤膜法结合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调查了北京地区温榆河流域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磺胺甲厄唑-甲氧苄啶联用)和左旋氧氟沙星4类抗生素耐药大肠杆菌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温榆河流域总大肠杆菌数为10^3—10^7个/L,耐药大肠... 采用滤膜法结合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调查了北京地区温榆河流域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磺胺甲厄唑-甲氧苄啶联用)和左旋氧氟沙星4类抗生素耐药大肠杆菌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温榆河流域总大肠杆菌数为10^3—10^7个/L,耐药大肠杆菌数为0-10^6个,L;大肠杆菌对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和磺胺耐药率分别为10%~35%、5%~25%、10%~35%,而使用时间最短的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则低于15%;受渔场排放影响的采样点,四环素耐药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高于该点其他抗生素耐药大肠杆菌数量,而左氧氟沙星耐药大肠杆菌数量百分比相对较高的采样点推测可能源于人类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大肠杆菌 温榆河 抗生素 调查
下载PDF
基于大型浮游动物多样性与水质参数相关性分析的温榆河水质评价 被引量:17
14
作者 曾阳 付秀娥 +5 位作者 苗明升 付荣恕 陈琳琳 任宗明 王亚炜 魏源送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170,共9页
根据大型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H')、水体理化参数(Pb/n)及相关性分析,评价2010年5-12月罗马东湖水质改善示范工程运行后温榆河水质变化。工程上游各位点为严重污染,并且水质变化不大。示范工程区域大型浮游动物种类增加,敏感种数量上... 根据大型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H')、水体理化参数(Pb/n)及相关性分析,评价2010年5-12月罗马东湖水质改善示范工程运行后温榆河水质变化。工程上游各位点为严重污染,并且水质变化不大。示范工程区域大型浮游动物种类增加,敏感种数量上升,H'由0.6501升至2.1342,Pb/n显示水质好转,但依然为轻微污染。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s,SOM)对H'和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示范工程运行初期的pH(9.5)较其他位点(7.5左右)大幅升高可能是影响生物多样性指数的主要原因之一。综合分析,示范工程对局部水域的水质改善效果明显,但实现河流健康目标,必须控制污染源,由点到面,逐步由局部生态修复过渡到流域生态系统的恢复。H'和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可以成为水质评价的有效手段,并能为生态修复有针对性的技术改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榆河 浮游动物 水质评价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温榆河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静 马克明 +3 位作者 张育新 张强 魏源送 王亚炜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28,共7页
随着温榆河龙道河段生态修复工程的运行,水质发生变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也随之改变。于2011年7月中旬夏季浮游植物水华发生期对温榆河水质和浮游植物进行同步监测,4个河段共计布设17个采样点,温榆河上段、龙道河、清河段各4个采样点,温... 随着温榆河龙道河段生态修复工程的运行,水质发生变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也随之改变。于2011年7月中旬夏季浮游植物水华发生期对温榆河水质和浮游植物进行同步监测,4个河段共计布设17个采样点,温榆河上段、龙道河、清河段各4个采样点,温榆河下段选取5个采样点,调查各河段浮游植物种类,分析其群落组成与多样性,评价生态修复工程效果;同时运用冗余分析(RDA)研究流域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温榆河流域浮游植物共检出8门、55属、99种,优势种共15种,以微囊藻和颤藻为主,其中温榆河上段和龙道河优势种类最多,均为9种;流域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237.99×106个/L;其中,清河段平均密度最大,为430.05×106个/L,温榆河上段浮游植物密度最低,为85.18×106个/L;清河段蓝藻门占浮游植物群落的93.84%,而龙道河段蓝藻门比例为66.57%;4个河段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大小依次是龙道河>温榆河上段>温榆河下段>清河段。浮游植物密度与水体环境因子的RDA分析表明,DO和pH是影响浮游植物分布的显著性因子;裸藻门、黄藻门和甲藻门的密度与DO和pH呈显著正相关,微囊藻密度与DO和pH呈显著负相关。比较4个河段的微囊藻频度、密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得出,龙道河段的生态修复工程措施能有效降低微囊藻水华的爆发,减少浮游植物密度,增加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但水质仍属于中污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榆河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下载PDF
生态水景--规划设计是关键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跃中 唐艳红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4-37,共4页
许多城市的滨水景区既是视线焦点,也是公共区,景观设计应致力将其打造成可持续的生态水景,而不是常规的高耗能、高成本养护的水景设计,景观设计应兼顾可达性、实用性、生态性、参与性和公平性,其中以生态性尤为重要,营造生态水景可以从... 许多城市的滨水景区既是视线焦点,也是公共区,景观设计应致力将其打造成可持续的生态水景,而不是常规的高耗能、高成本养护的水景设计,景观设计应兼顾可达性、实用性、生态性、参与性和公平性,其中以生态性尤为重要,营造生态水景可以从植物、驳岸设计和意境营造3个方面着手。以北京地区的京杭大运河北京通州段、北京温榆河生态走廊(朝阳段)和昆玉河生态水景走廊的设计为例解读城市生态廊道的营造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水景 滨水景观 京杭大运河通州段 昆玉河 温榆河 生态走廊 绿廊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温榆河水质参数反演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杨柳 韩瑜 +2 位作者 汪祖茂 李帆 吴忠诚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6期25-28,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内陆水体水质参数遥感反演的准确性,北京市温榆河被选为研究对象,研究选取ETM+数据和准同步实测水质指标(浊度、BOD5)数据,建立了多个隐含层数目为1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选出分别针对浊度和BOD5的最佳神经网络模型,利用ETM+... 为进一步提高内陆水体水质参数遥感反演的准确性,北京市温榆河被选为研究对象,研究选取ETM+数据和准同步实测水质指标(浊度、BOD5)数据,建立了多个隐含层数目为1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选出分别针对浊度和BOD5的最佳神经网络模型,利用ETM+影像的波段组合值反演了浊度和BOD5浓度值。最后将其反演结果与常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反演结果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温榆河的水质参数遥感反演为非线性问题,使用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浊度与BOD5两种水质参数反演的结果优于线性回归方法的反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反演 水质 BP神经网络 温榆河
下载PDF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温榆河水质评价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灿均 门宝辉 蔡常鑫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9年第10期11-15,4,共6页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河流水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发源于北京昌平的温榆河,污染治理和改善水质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在对温榆河进行水质调研并对数据进行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经典域、节域、权系数及关联度,建立温...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河流水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发源于北京昌平的温榆河,污染治理和改善水质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在对温榆河进行水质调研并对数据进行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经典域、节域、权系数及关联度,建立温榆河水质评价的物元模型。结果表明:2018年温榆河水质为Ⅴ类,与实际情况相符,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同时也反映了物元分析法在水质评价中计算简捷,结果直观,具有能够综合反映水质状况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关联度 物元模型 温榆河
下载PDF
夏季温榆河温室气体释放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瑶洁 李海英 +3 位作者 陈文重 卢佳 赵荧 刘定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6,共9页
国内外对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释放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河流、湖泊、人工水库、沼泽、水稻田等方面,对于城市河流温室气体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文章以北京市温榆河为研究对象,采用在线-静态通量箱法,对城市河流夏季水-气界面CO_2和CH_4释... 国内外对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释放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河流、湖泊、人工水库、沼泽、水稻田等方面,对于城市河流温室气体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文章以北京市温榆河为研究对象,采用在线-静态通量箱法,对城市河流夏季水-气界面CO_2和CH_4释放通量进行了原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温榆河夏季水-气界面CO_2和CH_4平均释放通量分别为342.78和17.09 mg/(m^2·h),暴雨后分别为566.46和3.89 mg/(m^2·h)。由此计算暴雨前后所产生的总增温效应CO_2当量通量分别为932.84和698.72 mg/(m^2·h),暴雨前CH_4所产生的增温效应贡献率大于CO_2,暴雨后反之。在夏季城市河流温榆河水-气界面CO_2和CH_4通量受到pH值、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总氮(TN)等因素影响,总体上温榆河夏季水-气界面表现为温室气体的释放源。研究结果在城市河流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为估算城市河流水体对大气温室效应的影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温榆河 夏季 水-气界面 温室气体通量
下载PDF
变化环境下城市洪水演变驱动机理——以北京市温榆河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任梅芳 徐宗学 庞博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5-355,共11页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被认为是城市洪水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不同区域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对洪水演变的影响不尽相同,科学识别城市洪水演变的关键驱动要素、量化气候变化与城市化对城市流域洪水演变的影响是城市洪水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以高...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被认为是城市洪水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不同区域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对洪水演变的影响不尽相同,科学识别城市洪水演变的关键驱动要素、量化气候变化与城市化对城市流域洪水演变的影响是城市洪水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以高度城市化的北京市温榆河流域为例,以季节降雨量、气温、流域前期湿度、不透水面积比及流域内地下水埋深作为潜在驱动要素,对温榆河夏季不同概率的洪水建立GAMLSS模型,分析探讨城市流域洪水演变的主要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温榆河流域夏季不同概率的洪水在研究期均呈现出非一致性特性;城市不透水面积的扩张和降水是温榆河流域夏季洪水变化的主要驱动要素,不同等级洪水的变化具有不同的驱动机制,高于概率70%的小洪水的变化主要受到流域下垫面变化的影响,而小于概率45%的低频洪水的变化主要受降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演变 气候变化 城市化 驱动机理 温榆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