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中蒲城土布纺织研究——关于渭南地区乡村手工艺生产、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化民生问题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农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28,49,共9页
本文利用田野调查的方式,借助相关学科知识,形成综合研究形态,深入挖掘分析一个较为传统的区域社会的民间文化资源,考察民间生活形态,分析其中的民间生存状态,明确传统手工技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清理鲜活的民间文化资源,拓展"... 本文利用田野调查的方式,借助相关学科知识,形成综合研究形态,深入挖掘分析一个较为传统的区域社会的民间文化资源,考察民间生活形态,分析其中的民间生存状态,明确传统手工技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清理鲜活的民间文化资源,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视野,形成深度的学术研究层次,对于相同区域的民间生活方式的探讨,有着一定借鉴和启发意义。本文从关中地区的一个土布生产村庄的调研入手,论证时代的发展必然影响传统手工艺的兴衰,应运而生的民间手工艺技术更新也就有着必然生存的合理性。在当代中国,任何一种民间手工艺的技术应用和推广,都应该是以对社会民生的关注以及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切实改善与真实生存状态水平的提高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 渭南地区 乡村 土布 手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 保护 文化民生
下载PDF
渭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不合格项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敏 张峥勤 韩晓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3期3466-3468,3472,共4页
目的了解渭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情况,为科学策划无偿献血招募,保障血液质量安全,促进血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8年渭南地区无偿献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目的了解渭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性指标检测情况,为科学策划无偿献血招募,保障血液质量安全,促进血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8年渭南地区无偿献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四项感染性指标的不合格情况。结果渭南地区2012-2018年共检测无偿献血者标本249528例,四项感染性指标检测的总不合格率合计为1.76%;不同年份间无偿献血者感染性指标检测的总不合格率、HBsAg不合格率、抗-HCV不合格率、抗-TP不合格率、抗-HIV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2、427.4、227.1、107.1、37.9,P<0.05)。不同职业的无偿献血者感染性指标检测的总不合格率、HBsAg不合格率、抗-HCV不合格率、抗-TP不合格率、抗-HIV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47.3、20.9、95.4、182.8,P<0.05)。结论鼓励渭南地区男性、18~<35岁、高中以上学历、医务工作者、公务员、教师等低危人群积极加入无偿献血者队伍,以保障临床用血安全,促进血液资源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渭南地区 血液感染性指标
下载PDF
渭河盆地渭南段古三门湖的盐度估算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护军 薛祥煦 李永项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研究古三门湖的盐度数值。方法在渭河盆地渭南部分地区的古三门湖沉积地层中采集泥岩样品,分析了样品中的B元素,然后利用有关公式求得古三门湖的盐度。结果渭河盆地渭南段三门组盐度变化范围大致为1.66%~1.88%,游河组盐度... 目的研究古三门湖的盐度数值。方法在渭河盆地渭南部分地区的古三门湖沉积地层中采集泥岩样品,分析了样品中的B元素,然后利用有关公式求得古三门湖的盐度。结果渭河盆地渭南段三门组盐度变化范围大致为1.66%~1.88%,游河组盐度变化范围大致为1.38%~2.06%。结论渭南段三门组为低盐度沉积,游河组为低盐度一半咸水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古三门湖 渭南地区 渭河盆地
下载PDF
渭南商洛两市三稀矿产找矿前景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六权 《陕西地质》 2015年第1期1-8,共8页
在渭南市和商洛市区域内初步分出六个三稀矿产成矿带,13个成矿亚带(区)。在各带中指出了找矿及成矿有利区,列举了一些已知的三稀矿产信息,个别地区对资源量作了预测。目的是为找矿者提供找矿线索和思路,并望引起相关部门与决策者重视该... 在渭南市和商洛市区域内初步分出六个三稀矿产成矿带,13个成矿亚带(区)。在各带中指出了找矿及成矿有利区,列举了一些已知的三稀矿产信息,个别地区对资源量作了预测。目的是为找矿者提供找矿线索和思路,并望引起相关部门与决策者重视该区三稀矿产的找矿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洛地区 渭南地区 三稀矿产 成矿带
下载PDF
渭南地区产前系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8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任艳 刘晓晖 +1 位作者 朱敏 王琰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9年第11期1370-1372,1378,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系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的选取2016年06月-2018年06月我院行产前超声系统筛查胎儿畸形,且在我院分娩或终止妊娠的孕妇796例(双胎4例),共800例胎儿为研究对象;比较系统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和新生儿... 目的探讨产前系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的选取2016年06月-2018年06月我院行产前超声系统筛查胎儿畸形,且在我院分娩或终止妊娠的孕妇796例(双胎4例),共800例胎儿为研究对象;比较系统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和新生儿筛查结果,系统超声筛查与病理和新生儿筛查对畸形部位(神经系统畸形、泌尿系统畸形、心血管系统畸形、消化系统畸形、肢体畸形、胎儿肿瘤及面部畸形)检查结果、畸形胎儿与非畸形胎儿孕妇的一般资料(年龄≥35岁、孕期感染史、不良孕史、装修半年房屋居住史、每天使用电脑5h以上等一般资料)。结果800例胎儿系统超声检测共检测出21例畸形胎儿,检出率为2.63%,误诊率为0.25%,漏诊率为0.50%;21例畸形胎儿中7例终止妊娠,其余继续妊娠;7例终止妊娠胎儿进行病理分析均为畸形胎儿,系统超声检测畸形的另外14例新生儿筛查结果有12例为畸形胎儿,系统超声未检测出畸形的779例胎儿经新生儿筛查有4例为畸形胎儿;并且系统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和新生儿筛查结果比较一致性较好(Kappa≥0.75)。在胎儿畸形部位的筛查中,超声筛查筛查的神经系统畸形、泌尿系统畸形、心血管系统畸形、消化系统畸形、肢体畸形、胎儿肿瘤及面部畸形结果与病理和新生儿筛查的结果比较差异均不显著(χ^2=0.010、0.020、0.014、0.135、0.135、0.009、0.009、0.004,P>0.05)。在各项一般资料中,畸形胎儿组孕妇年龄≥35岁、孕期感染史、不良孕史、装修半年房屋居住史等资料显著高于非畸形胎儿组(χ^2=30.732、26.740、40.829、22.460,P<0.05),两组每天使用电脑5h以上比较差异不显著(χ^2=0.547,P>0.05)。结论产前系统超声筛查具有总检出准确率高、误漏诊率低、畸形部位检出准确等特点;此外,孕妇年龄≥35岁、孕期感染史、不良孕史、装修半年房屋居住史为胎儿畸形高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南地区 系统超声 筛查 胎儿畸形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生态敏感性定量评价及其空间分布研究——以渭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艳 《河南科学》 2022年第3期510-516,共7页
黄河流域中部地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能源消耗、农业开发等问题,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变化异常.以黄河流域典型区域——渭南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整合分析其社会、经济和气候数据,构建适用于渭南地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 黄河流域中部地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能源消耗、农业开发等问题,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变化异常.以黄河流域典型区域——渭南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整合分析其社会、经济和气候数据,构建适用于渭南地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定量评价渭南地区生态敏感性.最后,采用GIS技术对渭南地区生态敏感性等级进行划分及格局分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98年生态脆弱性Ⅱ区的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57.90%,从2005—2018年,渭南地区生态脆弱性Ⅲ区的所占面积比较大,最大时期占总面积的61.18%,且生态敏感性指数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工业园或者能源开发所在的区域,如临渭区和韩城市.1998—2018年,Ⅱ区面积减少最大,减幅为43.72%,而Ⅲ区面积增幅最大(33.63%).渭南地区生态敏感性总体向低程度发展,但不可忽略某些地区仍处于生态安全不稳定状态,需要当地相关部门积极落实环保政策,有力改善生态环境,并促进经济转型和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生态敏感性 渭南地区
下载PDF
渭南地区犬常见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永倩 王晓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7期216-217,共2页
为了调查渭南地区犬皮肤病发病情况,对2017年1—12月渭南市2家动物医院确诊的289例犬皮肤病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犬寄生虫性皮肤病发病率最高,占32.87%;1岁以内的幼犬皮肤病发病率最高,占34.95%;5—10月犬皮肤病发病数量最多,共... 为了调查渭南地区犬皮肤病发病情况,对2017年1—12月渭南市2家动物医院确诊的289例犬皮肤病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犬寄生虫性皮肤病发病率最高,占32.87%;1岁以内的幼犬皮肤病发病率最高,占34.95%;5—10月犬皮肤病发病数量最多,共占67.12%;发病犬涉及28个品种,其中泰迪、贵宾及松狮最多,分别占7.27%、6.92%、和6.23%。渭南地区犬皮肤病发病率高,种类繁多,病因复杂,其发病率与年龄、季节和品种均有一定的关系。此次调查为综合性防治犬皮肤病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皮肤病 流行病学 渭南地区
下载PDF
渭南地区区域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文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31,共6页
研究目的:通过对渭南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基本构造特征、主要活动断裂、地震活动及区内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分布的分析,提出了稳定性分区,为今后渭南地区铁路、公路工程的地质选线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论:(1)本文根据场地地质情... 研究目的:通过对渭南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基本构造特征、主要活动断裂、地震活动及区内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分布的分析,提出了稳定性分区,为今后渭南地区铁路、公路工程的地质选线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论:(1)本文根据场地地质情况将渭南地区区域稳定性划为稳定区、基本稳定区、较不稳定区、不稳定区四级。(2)不稳定区为渭河南岸断裂(F3)、渭南塬前断裂(F4)、秦岭山前断裂(F5)、交斜-渭南断裂(F8)所围界的三角区域。渭南地区新建铁路、公路工程应绕避该不稳定区,通过较不稳定区时,应避开活动性较强的塬前断裂,通过其他隐伏活动断裂应大角度通过;(3)通过基本稳定区需考虑抗震设防,要充分考虑边坡稳定性、黄土湿陷性、砂土液化等问题。(4)渭南地区区域稳定性的划分填补了渭南地区区域稳定性评价的空白,为今后渭南地区的铁路、公路等工程的方案比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选线 渭南地区 区域稳定性
下载PDF
渭南地区农业土壤中Cu、Fe、Mn含量及分布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明 钟文忠 高立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30-2532,共3页
研究了渭南地区农业土壤中Cu、Fe、Mn的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渭南地区农业土壤中铜的平均含量为69.42 mg/kg,东部、东北部、西部和东南部含量较高,南部和中部则较低;渭南地区农业土壤中铁的平均含量为22 396.25 mg/kg,中部、南部... 研究了渭南地区农业土壤中Cu、Fe、Mn的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渭南地区农业土壤中铜的平均含量为69.42 mg/kg,东部、东北部、西部和东南部含量较高,南部和中部则较低;渭南地区农业土壤中铁的平均含量为22 396.25 mg/kg,中部、南部和西部较高,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都较低;渭南地区农业土壤中锰的平均含量为401.55 mg/kg,西部、中部、南部、东北部较高,东部、东南部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土壤 含量及分布 渭南地区
下载PDF
渭南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研究
10
作者 党民团 仝芳 赵晓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27,共2页
以渭南市区近郊渭河滩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为试材,加入外源Pb、Hg作为模拟污染土壤,通过芹菜盆栽试验,研究了消石灰、腐殖酸、Na2S等化学物质对芹菜吸收土壤重金属的抑制效应及对土壤重金属存在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剂量的化学添加... 以渭南市区近郊渭河滩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为试材,加入外源Pb、Hg作为模拟污染土壤,通过芹菜盆栽试验,研究了消石灰、腐殖酸、Na2S等化学物质对芹菜吸收土壤重金属的抑制效应及对土壤重金属存在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剂量的化学添加物能有效抑制芹菜对土壤中Pb、Hg的吸收,是缓解或治理重属污染土壤的可行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污染 化学添加剂 渭南地区
下载PDF
陕西省城市化发展的统计研究——兼论渭南地区城市化走向
11
作者 唐亦功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40-44,共5页
主要采用综合指数法,从人口规模、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环境质量水平等诸多方面,选取陕西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发展的几个重要的时间段,对其城市化水平进行了估算和测评,并据此提出了进一步使其良性发展的措施与建... 主要采用综合指数法,从人口规模、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环境质量水平等诸多方面,选取陕西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发展的几个重要的时间段,对其城市化水平进行了估算和测评,并据此提出了进一步使其良性发展的措施与建议。在此基础上,对陕西乃至大西北进入中东部地区的"东大门",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的渭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走向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可资借鉴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渭南地区 城市化 统计研究
下载PDF
明清渭南地区的水旱灾害及社会响应
12
作者 扁阳阳 《陇东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46-51,共6页
明清时期的水旱灾害是影响渭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灾害类型,有频率高、范围广、危害大,且随时间推进而愈加频繁的多种特点。灾害时期的社会响应,也不仅仅只是政府单方面的赈灾行为,还会配合以地方官员、当地义民以及底层百姓的应对... 明清时期的水旱灾害是影响渭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灾害类型,有频率高、范围广、危害大,且随时间推进而愈加频繁的多种特点。灾害时期的社会响应,也不仅仅只是政府单方面的赈灾行为,还会配合以地方官员、当地义民以及底层百姓的应对措施。中央政府的赈济往往比较宏观,多体现在减免赋税方面;地方官员和当地义民的救助一般比较具体,且针对性较强;底层百姓作为灾难的直接受害者,他们的应对往往会因为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而显得较为消极。但明清时期渭南地区所出现的全方位、多阶层的社会响应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降低甚至抵消水旱灾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渭南地区 水旱灾害 社会响应①
下载PDF
渭南地区清至民国时期的植棉业
13
作者 刘佳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80-83,共4页
渭南地区清至民国时期各县棉花种植与棉纺织普遍存在,韩城、朝邑等县不仅可以自给,而且外销他地,形成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棉花销售路线。在清至民国这段时间内,渭南地区的植棉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以地理环境、自然灾害、政府政策... 渭南地区清至民国时期各县棉花种植与棉纺织普遍存在,韩城、朝邑等县不仅可以自给,而且外销他地,形成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棉花销售路线。在清至民国这段时间内,渭南地区的植棉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以地理环境、自然灾害、政府政策与市场因素等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南地区 清至民国 植棉业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弱势旅游地的旅游开发与空间优化——以渭南市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宏 杨新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对渭南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为科学制定渭南旅游规划打好基础。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弱势旅游地理论为根据,通过要素空间优化组合的方法,探讨当地旅游业摆脱困境的出路。结果发现渭南市旅游资源和经济效... 目的对渭南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为科学制定渭南旅游规划打好基础。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弱势旅游地理论为根据,通过要素空间优化组合的方法,探讨当地旅游业摆脱困境的出路。结果发现渭南市旅游资源和经济效益的空间分布严重偏离,其本质是资源品位低,可进入性差。结论据此提出了加快四大景区之间的通达性,促进合阳“洽川湿地”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规模开发,提升区域整体旅游形象等具体措施,重构其旅游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南市 弱势旅游地 空间优化
下载PDF
渭南市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素质现状调查
15
作者 雷买利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19-121,共3页
通过对陕西省渭南市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情况的抽样调查,发现其师资素质普遍偏低。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关键词 渭南市 农村 初中 英语教师 教师素质 教育投资 竞争机制 职业培训
下载PDF
1994~2013年渭南建成区的空间扩展研究
16
作者 韩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3期9747-9748,共2页
基于多期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渭南市主城区的建成区数据,结合GIS分析功能,定量分析了渭南建成区的扩展面积和扩展速度,计算了城市重心和扩展方向.结果表明,近年来(1994~2013年)渭南建成区的面积和扩展速度都显著增加,并达到一个相... 基于多期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渭南市主城区的建成区数据,结合GIS分析功能,定量分析了渭南建成区的扩展面积和扩展速度,计算了城市重心和扩展方向.结果表明,近年来(1994~2013年)渭南建成区的面积和扩展速度都显著增加,并达到一个相对高的稳定值;随着城市西部高新区的建设,城市重心移动的主基调是由东向西移动,市政府搬迁规划的实施以及各个重大项目的兴建,使其有向北扩展的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城市扩展 渭南 建成区
下载PDF
晋陕豫交界区地震活动性分析
17
作者 吴富春 姚兆瑞 曾鸣 《山西地震》 1992年第4期28-34,共7页
分析了晋陕豫交界区临汾、渭南地区的地震活动性,认为自1800年以来,运城地区地震活动明显增强。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地震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