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魏六朝调笑戏谑类俗赋 被引量:2
1
作者 伏俊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44,共5页
对汉魏六朝时期调笑戏谑类“俗赋”和相近作品进行了勾稽,对其文体特征进行了分析。这类俗赋以论辩的形式展开,韵诵是其主要传播方式,文体上整齐的节奏、和谐的韵律是这种传播方式的反映。
关键词 汉魏六朝 俗赋 调笑戏谑 讲诵
下载PDF
汉魏六朝以哀为美的悲怨文学 被引量:2
2
作者 赵革萍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5-67,共3页
动荡的社会背景 ,坎坷的人生命运 ,触动了汉魏六朝文学家的感伤情思。他们以悲为美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的确让世人瞩目。
关键词 汉朝 魏国 六朝 悲怨文学 文学评论 审美
下载PDF
《吊屈原赋》先唐注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景晶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84-90,共7页
贾谊《吊屈原赋》是汉赋名篇,历代注释甚多。早在汉魏六朝时期,就有胡广、服虔、应劭、郑氏、李奇、邓展、苏林、张晏、如淳、孟康、韦昭、晋灼、臣瓒、徐广等14名注释家为其作注,这些注释文字主要保存在《史记》三家注、《汉书》颜师... 贾谊《吊屈原赋》是汉赋名篇,历代注释甚多。早在汉魏六朝时期,就有胡广、服虔、应劭、郑氏、李奇、邓展、苏林、张晏、如淳、孟康、韦昭、晋灼、臣瓒、徐广等14名注释家为其作注,这些注释文字主要保存在《史记》三家注、《汉书》颜师古注和《文选》李善注的征引中。早期注释或注音,或释词,或解句,或校勘,促进了《吊屈原赋》的解读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屈原赋》 注释 汉魏六朝
下载PDF
论汉魏六朝音乐赋的新变 被引量:1
4
作者 孙鹏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72-74,共3页
汉魏六朝音乐赋中乐器赋占绝大多数,始于两汉,盛于两晋,在发展过程中题材不断拓展,呈现出骚体趋于俳体,骈偶化增强的趋势。其发展兴盛、题材拓展、体制变化的过程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内容的拓展、人们的喜好和文学体制的变化息息相关,成为... 汉魏六朝音乐赋中乐器赋占绝大多数,始于两汉,盛于两晋,在发展过程中题材不断拓展,呈现出骚体趋于俳体,骈偶化增强的趋势。其发展兴盛、题材拓展、体制变化的过程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内容的拓展、人们的喜好和文学体制的变化息息相关,成为了解和考证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音乐赋 发展流变
下载PDF
从《世说新语》看汉魏六朝时期少年儿童的基本素质 被引量:1
5
作者 聂鸿飞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91-95,共5页
《世说新语》中有一部分对于当时少年儿童的言谈、仪态、思想、行为的记载,尽管这些记载比较零散,也不够丰富,但我们仍旧可以从道德素质、思维素质、角色素质、知识素质、审美素质和仪表素质几方面比较全面地看到那个时代对新生一代的... 《世说新语》中有一部分对于当时少年儿童的言谈、仪态、思想、行为的记载,尽管这些记载比较零散,也不够丰富,但我们仍旧可以从道德素质、思维素质、角色素质、知识素质、审美素质和仪表素质几方面比较全面地看到那个时代对新生一代的素质要求,它真实地反映了汉魏六朝时期少年儿童的基本素质构成。《世说新语》对于少年儿童的记叙、品评,让我们在了解汉魏六朝时期少年儿童基本素质的同时,也为当今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汉魏六朝 基本素质 素质结构
下载PDF
《史记》人格遗韵与魏晋南北朝游侠诗
6
作者 苏悟森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93-97,103,共6页
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所展现的人格精神对后代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加速了游侠诗在魏晋南北朝的崛起与繁荣。复仇、报国、市井是魏晋南北朝游侠诗的三大主题:复仇游侠诗通过对少年复仇和女性复仇的描写,重现了《史记》中游... 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所展现的人格精神对后代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加速了游侠诗在魏晋南北朝的崛起与繁荣。复仇、报国、市井是魏晋南北朝游侠诗的三大主题:复仇游侠诗通过对少年复仇和女性复仇的描写,重现了《史记》中游侠形象的人格光辉;报国游侠诗通过民族战争的洗礼,促成游侠由报恩到报国的思想转变;市井游侠诗在斗鸡走狗的生活中赋予游侠潇洒不拘的个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司马迁 《史记》 游侠诗 人格精神
下载PDF
论汉魏六朝娱乐歌辞的传播特点
7
作者 吴大顺 《河池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8-23,共6页
在汉魏六朝娱乐歌辞中,相和三调歌辞和吴歌西曲歌辞对中国诗歌发展影响最大。相比仪式歌辞,汉魏六朝娱乐歌辞的传播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往往伴随娱乐音乐活动展开,歌辞内容的娱乐性和世俗性特征鲜明;二是在民间乡邑、贵族文人和宫廷游宴... 在汉魏六朝娱乐歌辞中,相和三调歌辞和吴歌西曲歌辞对中国诗歌发展影响最大。相比仪式歌辞,汉魏六朝娱乐歌辞的传播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往往伴随娱乐音乐活动展开,歌辞内容的娱乐性和世俗性特征鲜明;二是在民间乡邑、贵族文人和宫廷游宴等娱乐场合普遍传播,范围广泛;三是从民间到宫廷的传播过程,促使娱乐歌辞的雅俗交流。这些传播特点对汉魏六朝诗体演进及诗风嬗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娱乐歌辞 传播 诗风嬗变
下载PDF
《汉魏六朝碑刻校注》疏误举正
8
作者 孟闯 邓章应 《中国文字研究》 2020年第1期126-132,共7页
《汉魏六朝碑刻校注》全面收集汉魏六朝各类碑碣1417通,准确释文,精心校勘。对疑难词语加以注释和考辨,并辅以提要,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然释文亦有一些可商之处,择出数端,分误校、误录、缺录、未释四方面进行说明。
关键词 《汉魏六朝碑刻校注》 疏误 举正
下载PDF
汉魏六朝诗歌单篇传播考论
9
作者 吴大顺 《怀化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79-84,共6页
汉魏六朝时期主要有石刻、题壁、传抄等三种诗歌单篇散传形态。汉魏晋时期的石刻诗多依附于功德碑,南北朝的石刻才成为诗歌文本传播的形态之一。诗歌题壁之风从南北朝开始盛行,有题壁、题树、题棺、题柱、题亭等多种形式,除诗人自己题写... 汉魏六朝时期主要有石刻、题壁、传抄等三种诗歌单篇散传形态。汉魏晋时期的石刻诗多依附于功德碑,南北朝的石刻才成为诗歌文本传播的形态之一。诗歌题壁之风从南北朝开始盛行,有题壁、题树、题棺、题柱、题亭等多种形式,除诗人自己题写外,还有读者的题壁把玩,并出现了对诗歌题壁传播效果的记载。诗歌纸本书写与传抄是我国造纸技术进一步发展、纸张于书写领域广泛使用的结果,因传抄可以辗转进行、流动传播,比题壁、石刻等信息源固定的传播形式效果更明显,成为东晋南北朝诗歌单篇散传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诗歌 单篇散传 特点
下载PDF
谈汉魏六朝译经语料引用时的几个问题
10
作者 卢巧琴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49-52,共4页
汉魏六朝是汉语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翻译佛经作为此时期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语料之一,已越来越多地被学界引用和研究。在引用和研究汉魏六朝译经语料时,学界多以《大正新修大藏经》为版本依据。具体考察目前有关研究成果,发现在... 汉魏六朝是汉语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翻译佛经作为此时期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语料之一,已越来越多地被学界引用和研究。在引用和研究汉魏六朝译经语料时,学界多以《大正新修大藏经》为版本依据。具体考察目前有关研究成果,发现在上述译经语料引用中存在轻信题署、忽略版本异文、轻信不当断句三个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或轻或重地影响了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译经 《大正新修大藏经》 语料引用
下载PDF
论汉武三传及其传人策略的典型意义
11
作者 熊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3-159,共7页
汉武三传,即指《汉武故事》、《洞冥记》和《汉武内传》,三传为突出汉武帝好神仙的品性,主要采录那些带有明显虚诞性质的求道访仙之事,而通过这些虚诞之事展现出来的汉武帝形象,无疑与历史的真实有相当的距离,具有明显的虚构性特征。汉... 汉武三传,即指《汉武故事》、《洞冥记》和《汉武内传》,三传为突出汉武帝好神仙的品性,主要采录那些带有明显虚诞性质的求道访仙之事,而通过这些虚诞之事展现出来的汉武帝形象,无疑与历史的真实有相当的距离,具有明显的虚构性特征。汉武三传的这一传人策略值得注意,在汉魏六朝杂传中具有典型意义,而正是这一传人策略的运用,造成了汉魏六朝杂传普遍的小说化倾向,导致唐人传奇生成土壤的形成和条件的成熟,并最终促成传奇小说的兴起。对汉魏六朝杂传传人策略的考察,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与把握汉魏六朝杂传的小说品格以及唐人传奇小说的渊源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武三传 汉魏六朝杂传 传人策略 典型意义
下载PDF
汉魏“赋”“赞”及《西京杂记》《世说新语》中的画史材料
12
作者 陈池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37,共4页
在汉魏时期的文体"赋"、"赞"中,保留有绘画的一些史料,西汉武帝时东方朔作《五岳图序》,东汉顺帝时王延寿作《鲁灵光殿赋》,魏初陈思王曹植所作《画赞序》,都有珍贵的绘画史和画论资料。西汉刘歆著、东晋葛洪集《... 在汉魏时期的文体"赋"、"赞"中,保留有绘画的一些史料,西汉武帝时东方朔作《五岳图序》,东汉顺帝时王延寿作《鲁灵光殿赋》,魏初陈思王曹植所作《画赞序》,都有珍贵的绘画史和画论资料。西汉刘歆著、东晋葛洪集《西京杂记》中以短文小说的形式辑录西汉有关建筑、工艺、舞蹈、绘画的故事,刘宋时期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也有数则记录顾恺之等画家的故事,这对于早期绘画史研究均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绘画史料 《西京杂记》 《世说新语》
下载PDF
论汉魏六朝隐逸赋
13
作者 霍建波 《安康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4,共4页
从辞赋主题学角度来说,隐逸赋就是描写有关隐逸文化内容的赋作。本文以隐逸文化原型为理论依据,将汉魏六朝隐逸赋分为五种类型,即儒家隐逸赋、道家隐逸赋、佛家隐逸赋、墨家隐逸赋和法家隐逸赋。汉魏六朝隐逸赋绝大多数是抒情小赋,不仅... 从辞赋主题学角度来说,隐逸赋就是描写有关隐逸文化内容的赋作。本文以隐逸文化原型为理论依据,将汉魏六朝隐逸赋分为五种类型,即儒家隐逸赋、道家隐逸赋、佛家隐逸赋、墨家隐逸赋和法家隐逸赋。汉魏六朝隐逸赋绝大多数是抒情小赋,不仅题材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在表现手法、艺术形象以及结构和语言特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隐逸赋 隐逸文化原型 主题分类 艺术成就
下载PDF
汉魏六朝哀策文的职能演变
14
作者 朱莉华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6-71,共6页
哀策文是中国古代哀辞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汉魏六朝哀策文不仅定义范围在不断发生改变,更历经了从抒发哀思到传统述德的功能性变化并最终定型为实用性的述德之文的过程。在职能转换的过程中,其文体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迁。哀策文的职能和... 哀策文是中国古代哀辞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汉魏六朝哀策文不仅定义范围在不断发生改变,更历经了从抒发哀思到传统述德的功能性变化并最终定型为实用性的述德之文的过程。在职能转换的过程中,其文体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迁。哀策文的职能和文体形式的改变,既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也是哀辞文体之间相互影响、转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哀策文 职能演变
下载PDF
魏晉南北朝漢語量詞研究中的語料問題
15
作者 李建平 《文献语言学》 2024年第1期54-68,282,283,共17页
語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是漢語史研究的基礎,而其寫成時代和地域等因素的複雜性又是漢語史研究的難點,魏晉南北朝文獻語料尤其如此。魏晉南北朝量詞專書專題研究和斷代史研究中,對文獻版本的選擇和梳理、對輯佚本和類書等轉引文獻的甄别... 語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是漢語史研究的基礎,而其寫成時代和地域等因素的複雜性又是漢語史研究的難點,魏晉南北朝文獻語料尤其如此。魏晉南北朝量詞專書專題研究和斷代史研究中,對文獻版本的選擇和梳理、對輯佚本和類書等轉引文獻的甄别、對疑僞書語料的時代分析和利用、對異文語料的辨别和分析、文意細審及句讀的偏誤、出土文獻的時代與校勘、名物詞考證與結構分析等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研究結論的科學性;對相關語料問題的梳理和分析有助於漢語發展史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晉六朝 語料 輯佚 異文 疑僞書 出土文獻
下载PDF
汉魏六朝咏琴文学的艺术学解读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自然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6年第4期125-134,共10页
咏琴文学是指专门咏琴的文学作品,而不包括为琴曲所撰写的歌辞以及琴学著作。据现存文献来看,真正以琴作为歌咏对象的文学作品至迟在西汉就已出现。从内容来看,汉魏六朝时期的咏琴文学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歌咏作为具体的"... 咏琴文学是指专门咏琴的文学作品,而不包括为琴曲所撰写的歌辞以及琴学著作。据现存文献来看,真正以琴作为歌咏对象的文学作品至迟在西汉就已出现。从内容来看,汉魏六朝时期的咏琴文学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歌咏作为具体的"物"的琴,属于咏物文学;一类是描写弹琴、听琴等表演或欣赏之类的艺术活动。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国古代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艺术思想内涵,属于重要的艺术文献。用今天的学科分类标准来看,汉魏六朝咏琴文学中所体现的艺术思想涉及设计艺术学、文学和音乐学等多个学科。从艺术学的角度看,这些作品让我们了解到当时文人是如何认识古琴与古琴艺术的,可以看出时代生活与艺术接受之间的关系,从而对传统琴文化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琴文学 艺术文献 汉魏六朝 造物思想 情感表达 音乐思想 琴德
下载PDF
汉魏六朝荆州稻作农业的发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玲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6,共8页
荆州位于长江中游,这里是稻作农业的发源地,自新石器时代以至秦汉,稻作生产传统一直未曾中断。进入魏晋南北朝后,荆州自然环境与人口的变化皆有利于稻作生产的发展,加之荆州政治军事地位的特殊性,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着意经营,使得荆州... 荆州位于长江中游,这里是稻作农业的发源地,自新石器时代以至秦汉,稻作生产传统一直未曾中断。进入魏晋南北朝后,荆州自然环境与人口的变化皆有利于稻作生产的发展,加之荆州政治军事地位的特殊性,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着意经营,使得荆州的稻作生产较之前代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稻作种植区域的扩大、耕作技术的提高以及产量的增加等方面。荆州稻米总产量的增加,使得荆州不仅有余粮可支援外地,并有部分剩余稻米进入了流通领域,成为长江下游城市粮食供应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荆州 稻作农业
下载PDF
论魏晋六朝赋之用典及其审美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瑶丽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42-44,49,共4页
好用典故是魏晋六朝骈文的一个突出特征 ,作为这一时期骈文的分支之一——魏晋六朝辞赋 ,其用典的特征不但自有其渊源 ,而且在当时文人手中极大地丰富、完善起来 ,从而在中国文学传统中奠立了一种古雅的审美类型 。
关键词 魏晋六朝 辞赋 用典 审美特征
下载PDF
汉魏六朝诗歌中的连词浅析
19
作者 彭茗玮 《青海师专学报》 2001年第2期47-50,共4页
主要就汉魏六朝及隋的诗歌 ( 481首 )和民歌 ( 1 1 7首 )中的连词及其用法作一全面、动态的观照 ,从语义和语法关系上将其分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让步、因果和“复”
关键词 汉魏六朝 连词 诗歌 语义 语法 并列关系 顺承关系 假设关系
下载PDF
汉魏六朝郊祀歌辞句式、韵式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敦庆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11-16,共6页
《诗经.周颂》作为儒家经典中的颂神歌辞,具有典范意义,在儒家思想规范之下,郊祀歌辞制作者们自觉把经典作为模仿对象,在使用词汇上逐渐体现出抛弃"子史浅言"而归于"典诰大语"的特点,即在创作中所使用的词汇要来自... 《诗经.周颂》作为儒家经典中的颂神歌辞,具有典范意义,在儒家思想规范之下,郊祀歌辞制作者们自觉把经典作为模仿对象,在使用词汇上逐渐体现出抛弃"子史浅言"而归于"典诰大语"的特点,即在创作中所使用的词汇要来自于儒家经典。尽管如此,若将《诗经.周颂》与汉魏六朝郊祀歌辞相比较,汉魏六朝郊祀歌辞无论是句式还是韵式都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郊祀歌辞 句式 韵式 新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