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3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长阶段水分胁迫对旱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7
1
作者 姚宁 宋利兵 +3 位作者 刘健 冯浩 吴淑芳 何建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79-2389,共11页
【目的】为了探究不同生长阶段水分胁迫对旱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通过2012—2013和2013—2014两个生长季在遮雨棚人工控水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分段受旱条件下冬小麦的株高、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物候期和产量等生理生态指标... 【目的】为了探究不同生长阶段水分胁迫对旱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通过2012—2013和2013—2014两个生长季在遮雨棚人工控水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分段受旱条件下冬小麦的株高、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物候期和产量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试验将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划分为越冬、返青、拔节、抽穗和灌浆5个主要生长阶段,每相邻两个生长阶段连续受旱,形成4个不同的受旱时段水平(D1—D4),根据小麦生育期的需水量,设置灌水定额分别为40和80 mm两个水平(I1和I2),共形成8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在遮雨棚内采用裂区试验布置,此外在旁边设置1个各生育期全灌水的对照处理。【结果】在冬小麦营养生长阶段进行连续水分胁迫时,明显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越冬期和返青期受旱时冬小麦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都最小,但是拔节后受旱对小麦植株生长影响不明显,且拔节期后冬小麦株高和叶面指数的平均生长速率均为拔节前的10倍;拔节期前各处理小麦的生物量都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拔节后各处理差异明显,越冬期和返青期受旱处理的生物量明显低于其他各处理,并且后期复水也不能弥补生物量的严重损失;干旱胁迫能缩短冬小麦的生育期,在同一灌溉水平下,受旱阶段D1、D2、D3、D4的抽穗期和开花期比对照处理延迟1-3 d,且受旱时期越早、胁迫程度越大,则生育期越提前,成熟期最多可提前5 d;相同灌溉水平下,若抽穗和灌浆期受旱(即越冬、返青、拔节期灌水)可获得较高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但千粒重较低;而抽穗和灌浆期灌水,可以提高冬小麦千粒重,但穗数和穗粒数较低;在I1和I2水平下,越冬期和返青期受旱处理的产量最低,仅为对照处理产量的42%左右,但I1水平下拔节期和抽穗期受旱的处理产量最高,约为对照处理的63%,I2水平下返青期和拔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水分胁迫 生长阶段 物候期 生物量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时期水分调亏及不同调亏程度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4
2
作者 张喜英 由懋正 王新元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9-83,共5页
用盆栽对冬小麦在不同生长时期进行不同程度的调亏试验的结果表明,冬小麦从拔节至开花期间的轻度水分亏缺对其产量有明显影响,而灌浆和返青时间的轻度水分亏缺对产量无影响。各生育时期在不同调亏水平下的产量敏感指数(或敏感系数)... 用盆栽对冬小麦在不同生长时期进行不同程度的调亏试验的结果表明,冬小麦从拔节至开花期间的轻度水分亏缺对其产量有明显影响,而灌浆和返青时间的轻度水分亏缺对产量无影响。各生育时期在不同调亏水平下的产量敏感指数(或敏感系数)不同。冬小麦经过一定的亏缺处理,复水后出现生长方面的补偿效应,因而产量降低幅度与耗水量减少幅度相比要小得多。气孔阻力和叶水势对土壤水分的变动有一阈值反应,只有当土壤含水量降至田间持水量的60%以下时,气孔阻力和叶水势才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水分亏缺 调亏程度 生育时期 产量
下载PDF
水稻开花期一些生理生化特性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 被引量:52
3
作者 王贺正 马均 +3 位作者 李旭毅 李艳 张荣萍 汪仁全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9-404,共6页
【目的】探索水稻开花期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生化机制,筛选水稻开花期抗旱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方法】利用抗旱性不同的10个水、旱稻品种,在干旱棚内通过开花期水分胁迫,研究了叶片抗坏血酸(V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 【目的】探索水稻开花期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生化机制,筛选水稻开花期抗旱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方法】利用抗旱性不同的10个水、旱稻品种,在干旱棚内通过开花期水分胁迫,研究了叶片抗坏血酸(V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等物质的含量和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开花期水分胁迫增加了叶片Vc、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MDA含量,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相关分析表明,在水分胁迫与对照条件下Vc、游离氨基酸、MDA含量和SOD活性的相对值与品种的抗旱系数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结论】水、旱条件下Vc、游离氨基酸总量、MDA含量和SOD活性相对值可作为水稻开花期抗旱性鉴定指标,利用此4项相对值与抗旱系数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可预测品种开花期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分胁迫 开花期 生理生化性状
下载PDF
不同水分胁迫下水杨酸对分枝期扁蓿豆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56
4
作者 崔秀妹 刘信宝 +3 位作者 李志华 孙凯燕 李卉 张婷婷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93,共12页
为明确水杨酸对扁蓿豆分枝期抗旱性的调控作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正常供水(80%田间持水量)、轻度水分胁迫(60%田间持水量)、中度水分胁迫(40%田间持水量)以及重度水分胁迫(2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不同浓度[0(对照),0.02,0.10,0.50,2.50mmo... 为明确水杨酸对扁蓿豆分枝期抗旱性的调控作用,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正常供水(80%田间持水量)、轻度水分胁迫(60%田间持水量)、中度水分胁迫(40%田间持水量)以及重度水分胁迫(2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不同浓度[0(对照),0.02,0.10,0.50,2.50mmol/L]水杨酸处理对扁蓿豆分枝期生长、抗性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中度水分胁迫下,0.10mmol/L水杨酸显著提高了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同时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叶片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得到显著提高,而气孔限制值(Ls)显著降低;重度水分胁迫下,0.50mmol/L水杨酸显著提高了株高、一级分枝数、叶面积、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同时SOD、POD、CAT活性以及叶片Pn、Gs、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提高,而使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以及LS显著降低。可见,适宜浓度水杨酸可以改善干旱胁迫下扁蓿豆分枝期的生长,提高其抗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蓿豆 水杨酸 水分胁迫 分枝期 生理指标 光合特性
下载PDF
水稻分蘖期水分胁迫及复水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9
5
作者 郝树荣 郭相平 +4 位作者 王为木 张烈君 王琴 王青梅 刘展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9-152,共4页
以水稻为试验材料,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及复水对根系形态、活力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减少根系干物质累积,根冠比、根系活力降低,单株根系条数下降,但平均根长大大增加;复水后根重、根系条数增加,根长在原有基... 以水稻为试验材料,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及复水对根系形态、活力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减少根系干物质累积,根冠比、根系活力降低,单株根系条数下降,但平均根长大大增加;复水后根重、根系条数增加,根长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生长延伸,且根系活力大大增加、超过对照水平。表明分蘖期胁迫后复水对水稻根系形态和吸收功能均具有超越补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复水 水稻 分蘖期 根系
下载PDF
玉米萌芽期水分胁迫的抗旱性分析 被引量:44
6
作者 张健 池宝亮 +3 位作者 黄学芳 张冬梅 樊修武 郭志华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34-38,共5页
通过PEG渗透胁迫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对山西省新近育成和当前常见的18个玉米杂交种进行了萌芽期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萌发期水分胁迫降低了各玉米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阻碍了胚芽和胚根的生长,降低了种子中贮藏物质的运转率。但不同的... 通过PEG渗透胁迫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对山西省新近育成和当前常见的18个玉米杂交种进行了萌芽期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萌发期水分胁迫降低了各玉米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阻碍了胚芽和胚根的生长,降低了种子中贮藏物质的运转率。但不同的玉米品种在抗旱性上存在极显著差异,抗旱性强的品种在水分胁迫下仍然保持较高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活力抗旱指数和萌发抗旱指数可以良好地反映品种间抗旱性的差别。通过对上述指标的测定,可以较好地反映出玉米品种萌芽期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水分胁迫 萌芽期 活力抗旱指数 萌发抗旱指数
下载PDF
水稻拔节期水分胁迫及复水对叶片叶绿体色素的影响 被引量:31
7
作者 郝树荣 郭相平 +2 位作者 王为木 张烈君 王琴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7-400,共4页
通过盆栽试验,对水稻拔节期不同程度、不同历时的水分胁迫及复水后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变化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胁迫历时对叶绿体色素的影响大于胁迫程度对叶绿体色素的影响.短历时(5 d)胁迫会增加叶绿素含量,复水后会降低叶绿... 通过盆栽试验,对水稻拔节期不同程度、不同历时的水分胁迫及复水后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变化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胁迫历时对叶绿体色素的影响大于胁迫程度对叶绿体色素的影响.短历时(5 d)胁迫会增加叶绿素含量,复水后会降低叶绿素含量,且重度胁迫复水后对叶绿素的补偿效应强于轻度胁迫复水后对叶绿素的补偿效应;长历时(10 d)胁迫会降低叶绿素含量,复水后会增加叶绿素含量,且轻度胁迫复水后对叶绿素的补偿效应强于重度胁迫复水后对叶绿素的补偿效应.水分胁迫会增加叶绿素a与b的质量比,复水后会降低叶绿素a与b的质量比.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复水 水稻 拔节期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下载PDF
以活力抗旱指数作为玉米萌芽期抗旱性评价指标的初探 被引量:40
8
作者 张健 池宝亮 +2 位作者 黄学芳 张冬梅 郭志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25,共4页
首次提出了活力抗旱指数,并以此为指标,在PEG人工模拟水分胁迫的条件下,对18个不同的玉米品种进行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活力抗旱指数和常用的萌发抗旱指数有很高的相关性,且能更好的反映不同品种幼苗水分胁迫下的差别,可以作为玉米萌... 首次提出了活力抗旱指数,并以此为指标,在PEG人工模拟水分胁迫的条件下,对18个不同的玉米品种进行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活力抗旱指数和常用的萌发抗旱指数有很高的相关性,且能更好的反映不同品种幼苗水分胁迫下的差别,可以作为玉米萌发阶段抗旱性鉴定的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水分胁迫 萌芽期 活力抗旱指数 萌发抗旱指数
下载PDF
POD活性与水稻抗旱性的关系 被引量:22
9
作者 熊正英 张志勤 +2 位作者 王致远 拉元来 唐峰波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4期63-66,共4页
以5种抗旱性不同的水、旱稻品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全生长期的叶为实验材料,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POD活性,探讨不同水稻品种生长期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到水分胁迫的水、旱稻POD活性均高于对照;孕穗... 以5种抗旱性不同的水、旱稻品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全生长期的叶为实验材料,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POD活性,探讨不同水稻品种生长期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到水分胁迫的水、旱稻POD活性均高于对照;孕穗期和抽穗期是水分敏感期,在此期间,POD活性上升的幅度高于其它生长期;拔节期和成熟期是水早稻全生长期中POD活性较低的时期.可以认为,在水分胁迫时,POD活性变化与在大田种植的水、旱稻抗旱性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测定水分胁迫条件下敏感期POD活性变化幅度,可作为某一品种抗旱能力的生物化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稻 过氧化物酶 水分胁迫 抗旱性
下载PDF
水稻苗期生理生化特性与品种抗旱性的关系 被引量:37
10
作者 王贺正 马均 +1 位作者 李旭毅 张荣萍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4-178,共5页
利用抗旱性不同的15个水稻品种,在干旱棚内通过苗期水分胁迫,研究了可溶性糖、脯氨酸、氨基酸(AA)、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等物质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 利用抗旱性不同的15个水稻品种,在干旱棚内通过苗期水分胁迫,研究了可溶性糖、脯氨酸、氨基酸(AA)、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等物质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苗期水分胁迫下水稻体内可溶性糖、脯氨酸、AA、GSH、AsA、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增强。相关分析表明,可溶性蛋白、AA、GSH、AsA和MDA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的相对值与稻苗反复干旱存活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因此,水、旱条件下可溶性蛋白、AA、GSH、AsA和MDA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的相对值可作为水稻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AsA、MDA和GSH 3项指标的相对值与稻苗反复干旱存活率的最优回归方程,利用最优回归方程对所选用的15个水稻品种进行了抗旱性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分胁迫 苗期 生理生化特性
下载PDF
三峡工程运行前后城陵矶水位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32
11
作者 丛振涛 肖鹏 +2 位作者 章诞武 黎昔春 郑颖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28,共6页
三峡工程运行后江湖关系的演变将对洞庭湖地区及长江中游的防洪、水资源、水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城陵矶水位变化是江湖关系演变的重要标志。本文根据1993年至2010年实测水文资料,分析了三峡工程运行前后城陵矶水位变化规律及形成原因。相... 三峡工程运行后江湖关系的演变将对洞庭湖地区及长江中游的防洪、水资源、水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城陵矶水位变化是江湖关系演变的重要标志。本文根据1993年至2010年实测水文资料,分析了三峡工程运行前后城陵矶水位变化规律及形成原因。相比于三峡运行前(1993-2002),三峡运行后(2003-2010)城陵矶水位显著下降,年平均水位下降0.54m,其中10月份平均水位下降达1.74m。城陵矶水位下降主要是由城陵矶径流量和长江干流水位的变化引起,而城陵矶径流量又由长江三口、湘资沅澧四水和区间产流组成。三峡运行后,城陵矶年径流量减少了599.0亿m3,减少量约为运行前的20%,其中,长江三口径流量减少的贡献占23%,湘资沅澧四水径流量减少的贡献占59%,区间产流减少的贡献占18%;长江干流监利年平均水位下降了0.37m。构建城陵矶水位与城陵矶径流量、监利水位的经验关系,并据此分析两者对城陵矶水位下降的贡献。结果表明城陵矶径流量的贡献占45%,长江干流水位下降的贡献占55%。综合长江干流水位变化与三口径流量的影响,三峡运行后长江干流水文特征变化对城陵矶水位的贡献占65%,是城陵矶水位下降的主导因素。三峡工程的长期运行将引起城陵矶水位的进一步下降,给洞庭湖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带来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学 水资源 三峡工程 城陵矶 洞庭湖 水位
原文传递
水分胁迫和供氮形态耦合作用下分蘖期水稻的光合速率、水分与氮素利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周毅 郭世伟 +2 位作者 宋娜 张磊 沈其荣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3-318,共6页
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及PEG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在3种供氮形态[NH4+、NO3-、NH4+/NO3-(质量比)为50∶50]下,主要研究分蘖期水稻在非水分胁迫及水分胁迫条件下的氮素利用效率及对不同形态氮素的消耗。在非水分胁迫条件下,分蘖期水稻在NH4+/... 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及PEG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在3种供氮形态[NH4+、NO3-、NH4+/NO3-(质量比)为50∶50]下,主要研究分蘖期水稻在非水分胁迫及水分胁迫条件下的氮素利用效率及对不同形态氮素的消耗。在非水分胁迫条件下,分蘖期水稻在NH4+/NO3-为50∶50时生物量增量最大;而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单一供NH4+-N营养的水稻生物量增量最大。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当NH4+/NO3-为50∶50时,分蘖期水稻对营养液中NO3--N的消耗量明显大于NH4+-N;此外,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均以单一供NH4+-N营养水稻的光合速率、氮素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形态 水分胁迫 分蘖期 水稻 光合作用 氮素利用率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水稻根系活力、叶片水势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13
作者 蔡昆争 吴学祝 +1 位作者 骆世明 王维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10,共4页
以丰华占为研究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水稻生长的不同生育时期分别进行水分胁迫处理,研究其对水稻根系活力、叶片水势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后叶片水势均显著下降,解除干旱后回复到对照水平;分蘖期、穗分化期... 以丰华占为研究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在水稻生长的不同生育时期分别进行水分胁迫处理,研究其对水稻根系活力、叶片水势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后叶片水势均显著下降,解除干旱后回复到对照水平;分蘖期、穗分化期、抽穗期、结实期干旱处理后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上升181.38%、27.32%、94.86%和93.47%,其中穗分化期、抽穗期干旱处理在解除干旱后均仍然显著高于对照.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均造成叶片和根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其中抽穗期控水后SOD活性提高幅度最大,叶片和根部SOD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44.30%和105.18%,且解除干旱后仍然高于对照.根系和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不同生育期干旱处理后均显著上升,解除干旱后可回复到与对照接近的水平.研究还表明,无论干旱与否,叶片的SOD、POD和CAT活性均远远高于根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分胁迫 根系 保护酶 生育期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萌芽期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宋碧 曾永德 +2 位作者 左乾勇 刘杰 吕昌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通过PEG渗透胁迫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对不同的玉米品种川单 15号、黔单 11号、户单 2000、成单 19、安单 136、黔单13号、三北六号、农大 3138、正红 6号进行了萌芽期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降低了各玉米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阻... 通过PEG渗透胁迫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对不同的玉米品种川单 15号、黔单 11号、户单 2000、成单 19、安单 136、黔单13号、三北六号、农大 3138、正红 6号进行了萌芽期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降低了各玉米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阻碍了胚芽和胚根的生长,降低了种子中贮藏物质的利用效率。但不同的玉米品种在抗旱性上存在极显著差异,抗旱性强的品种在水分胁迫下仍然保持较高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通过对上述指标的测定可以较好地反映出玉米品种萌芽期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性 玉米品种 萌芽期 发芽势 发芽率 水分胁迫 贮藏物质 迫降 降低 研究
下载PDF
陆地水体参数的卫星遥感反演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5
作者 宋平 刘元波 刘燕春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31-740,共10页
以江河、湖泊与湿地等形式存在的陆地水体对气候变化和人类生产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准确掌握陆地水体参数的变化对全面理解地球水循环及有效管理水资源等具有重大意义,卫星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陆地水体的动态监测带来广阔前景。围绕陆地... 以江河、湖泊与湿地等形式存在的陆地水体对气候变化和人类生产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准确掌握陆地水体参数的变化对全面理解地球水循环及有效管理水资源等具有重大意义,卫星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陆地水体的动态监测带来广阔前景。围绕陆地水体的重要物理参数,回顾了基于卫星遥感来提取水域面积的光学遥感法、雷达遥感法和水域面积—水位关系法,获取水位的高度计法和遥感影像法,反演水深的统计相关法和神经网络法,估算蓄水量的水域面积—水位法和GRACE卫星法,以及估算径流量的经验关系法和曼宁公式法等。以反演精度为重点,总结分析了现有水体参数遥感反演方法的优缺点。针对目前存在的卫星分辨率、观测同步性和下垫面复杂性等问题,指出新一代卫星(如ICEsat-2,SWOT)以及多卫星联合反演方法将显著地提升人们监测陆地水体时空动态变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水体 水域面积 水位 水深 蓄水量 径流量 遥感
原文传递
渗透胁迫条件下玉米萌芽期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赫福霞 李柱刚 +1 位作者 阎秀峰 王秀君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4-147,共4页
通过聚乙二醇(PEG)渗透胁迫来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对黑龙江省种植的10个玉米杂交种的萌芽期抗旱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影响玉米的发芽势、发芽率、胚芽长度、胚根长度、干物质积累及贮藏物质运转率;不同杂交种在抗旱性上存在明... 通过聚乙二醇(PEG)渗透胁迫来人工模拟干旱条件,对黑龙江省种植的10个玉米杂交种的萌芽期抗旱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影响玉米的发芽势、发芽率、胚芽长度、胚根长度、干物质积累及贮藏物质运转率;不同杂交种在抗旱性上存在明显差别:哲单37、龙禾1号、大地11号、原单68号、东农254和穗丰10号抗旱性较强;强盛31和辽河4号抗旱性中等;吉祥1号和东裕108抗旱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水分胁迫 萌芽期 萌发抗旱指数
原文传递
拔节期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军 吴秀宁 +4 位作者 鲁敏 麻珊珊 赵继新 陈新宏 武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9-134,共6页
为明确拔节期干旱对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西农979等7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小麦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 为明确拔节期干旱对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以西农979等7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小麦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7个品种的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相对电导率值、MDA含量、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溶性蛋白除西农509、郑麦366和郑麦9023外均增加。用上述指标所得的抗旱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7个小麦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晋麦47>小偃22>矮抗58>西农979>西农509>郑麦366>郑麦9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冬小麦 拔节期 生理特性
下载PDF
烟草需水规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8
作者 段淑辉 杨亿军 +2 位作者 刘建利 王刚 龙怀玉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2年第4期99-105,共7页
烟草生长与水分关系以及灌溉调控技术是目前烟草需水方面的研究重点,为烟草生产灌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从烟草需水研究方法、影响因素、不同生育期需水动态规律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烟草需水规律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一定时期的研究... 烟草生长与水分关系以及灌溉调控技术是目前烟草需水方面的研究重点,为烟草生产灌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从烟草需水研究方法、影响因素、不同生育期需水动态规律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烟草需水规律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一定时期的研究方向,指出应探索新研究方法,进行不同生态类型大田实际情况下烟草需水规律研究,提高我国烟叶的产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需水量 生育期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不同生育阶段受旱对旱区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宋利兵 姚宁 +3 位作者 冯浩 白江平 吴淑芳 何建强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3-73,共11页
2013和2014年在陕西杨凌进行田间控水试验,试验设置两个灌溉水平,每个灌溉水平下设置4种受旱处理,以全生育期均灌水为对照,分析不同生育时期受旱条件下夏玉米的株高、叶面积、生物量和产量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变化特征以及蒸散量和水分利... 2013和2014年在陕西杨凌进行田间控水试验,试验设置两个灌溉水平,每个灌溉水平下设置4种受旱处理,以全生育期均灌水为对照,分析不同生育时期受旱条件下夏玉米的株高、叶面积、生物量和产量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变化特征以及蒸散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的灌水水平与受旱时段对夏玉米的产量有明显的交互作用,拔节前受旱会使最终产量偏低,且低灌水处理产量低于高灌水处理;在抽雄期受旱会明显减少穗粒数,但在同一灌水水平下产量最高;灌浆期受旱不仅明显减小了百粒重导致减产,而且蒸散量偏大,导致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因此,灌水水平较低时,应尽量避免玉米营养生长阶段(出苗和拔节)受旱;灌水水平较高时,可选择在苗期适度亏水,并避免灌浆期受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水分胁迫 生育阶段 生物量 产量
原文传递
抽雄期水分胁迫对玉米籽粒产量及其果穗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赵天宏 沈秀瑛 杨德光 《辽宁农业科学》 2002年第6期5-7,共3页
以不同抗旱性玉米品种为试材 ,在不同强度水分胁迫下 ,玉米穗粒数的减少是抽雄开花期产量降低的主要限制因子 ,而秃尖增长和行粒数减少是穗粒数降低的主要因素 ,说明干旱导致雌穗发育受阻 ,花期不遇 ,籽粒败育率增加。
关键词 抽雄期 水分胁迫 玉米 籽粒产量 果穗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