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公平性的水污染物总量分配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90
1
作者 吴悦颖 李云生 刘伟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6-70,共5页
借鉴评价收入公平性的指标———基尼系数的基本概念,构建流域间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案合理性的评估方法.以全国七大流域的水污染物总量分配过程为例,使用基尼系数法分析了人口、国内生产总值、水资源量、环境容量等指标对分配的影响,绘... 借鉴评价收入公平性的指标———基尼系数的基本概念,构建流域间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案合理性的评估方法.以全国七大流域的水污染物总量分配过程为例,使用基尼系数法分析了人口、国内生产总值、水资源量、环境容量等指标对分配的影响,绘制各影响因素的洛伦茨曲线;根据洛伦茨曲线对分配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估;按照合理的基尼系数范围确定各流域排污量的削减方案.结果表明:基于水资源量的洛伦茨曲线正确反映了我国水污染形势严峻的流域,为污染物总量削减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基尼系数 总量分配 水污染物
下载PDF
水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分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63
2
作者 李如忠 钱家忠 汪家权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2-115,121,共5页
作者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整体效益出发,设计出了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描述判断矩阵的多指标决策的排污总量分配层次结构模型。该模型在综合考虑了各项评价指标后,将所求得的各分区相对于区域允许排污总量这一总目标的权重之比,作为... 作者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整体效益出发,设计出了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描述判断矩阵的多指标决策的排污总量分配层次结构模型。该模型在综合考虑了各项评价指标后,将所求得的各分区相对于区域允许排污总量这一总目标的权重之比,作为各分区允许排污量之比,然后按此比例在各分区间进行排污总量分摊。作为算例,文中给出了该方法应用于合肥市区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分配。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分配方法,不仅克服了等比例分配的不公平性,又兼顾了各分区间的实际差异,是一种较理想的分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物 总量分配 层次分析法 决策系统 权重
下载PDF
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解读 被引量:22
3
作者 何星海 马世豪 罗孜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3-127,共5页
介绍了新发布的北京市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1/890—2012)制订的必要性、编制原则、适用范围、控制项目选择与分类、排放限值及确定依据、达标技术等。该标准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限值提高到《地表水环境质量... 介绍了新发布的北京市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1/890—2012)制订的必要性、编制原则、适用范围、控制项目选择与分类、排放限值及确定依据、达标技术等。该标准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限值提高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水平,严于原执行标准,对改善北京市水环境质量和污水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污水处理厂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北京市
下载PDF
珠三角某市生活饮用水中化学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1
4
作者 邓春拓 何伦发 +3 位作者 郭艳 黄隽 梁锡念 吴惠刚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3-527,共5页
目的初步评估珠三角某市生活饮用水中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风险。方法于2015年1~12月,对该市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中5种基因毒物质(砷、六价铬、镉、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及12种躯体毒物质(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 目的初步评估珠三角某市生活饮用水中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风险。方法于2015年1~12月,对该市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中5种基因毒物质(砷、六价铬、镉、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及12种躯体毒物质(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铁、氨氮、锰、铜、锌和挥发酚)进行检测,采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上述17种化学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做出初步评价。结果水源水中化学污染物所引起的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分别为3.75×10^(-5)/a、206.27×10^(-11)/a和3.75×10^(-5)/a,出厂水中化学污染物所引起的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分别为3.32×10^(-5)/a、142.68×10^(-11)/a和3.32×10^(-5)/a,末梢水中化学污染物所引起的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分别为3.37×10^(-5)/a、150.34×10^(-11)/a和3.37×10^(-5)/a。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由高到低均分别为水源水>末梢水>出厂水。结论珠三角某市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中17种化学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健康风险水平均在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规定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物 健康调查 环境卫生
原文传递
美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方法研究与启示 被引量:21
5
作者 周羽化 原霞 +5 位作者 宫玥 雷晶 卢延娜 张虞 申晨 武雪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5-180,共6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美国水污染物排放管理制度概况,并概述了美国按照不同污染物类型、行业以及技术形成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文章系统分析了包括数据收集、基于最佳现有实用技术(BPT)的标准限值和基于最佳经济可行技术(BAT)... 文章简要介绍了美国水污染物排放管理制度概况,并概述了美国按照不同污染物类型、行业以及技术形成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文章系统分析了包括数据收集、基于最佳现有实用技术(BPT)的标准限值和基于最佳经济可行技术(BAT)的标准限值确定方法等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方法学。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美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方法的可借鉴意义,并提出了我国开展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建议,即加强基础数据的调研与积累,探索水污染物排放的科学规律;就常规污染物和有毒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的确定制定不同的方法体系;在标准中进一步界定标准限值的含义,保证标准的科学性;进一步发挥污染物排放标准促进污染防治技术进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物 排放标准 制订方法 启示
下载PDF
关于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秉文 金旸 +2 位作者 高峰 贾国珍 栾天新 《东北水利水电》 2000年第12期13-16,28,共5页
从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需要出发,应用系统分析和水质模拟方法,对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系统结构及编制工作程序,并结合工作实例,探讨了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 总量控制 方法 水污染物
下载PDF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太湖水污染指标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郭庆春 何振芳 +1 位作者 李力 李海宁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303-1306,共4页
【目的】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太湖水污染指标,为探讨湖泊水污染物变化规律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4~2010年浙江嘉兴王江泾断面自动监测站4项水质指标,建立了太湖水污染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太湖2012年前5周的水质情况进... 【目的】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太湖水污染指标,为探讨湖泊水污染物变化规律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4~2010年浙江嘉兴王江泾断面自动监测站4项水质指标,建立了太湖水污染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对太湖2012年前5周的水质情况进行预测。【结果】建立了浙江嘉兴王江泾断面的4项水质指标浓度的三层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其预测精度较高,对湖泊水环境污染物预测的适应性较好;对太湖2012年前5周的水质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12年前5周水质污染情况加重,基本为Ⅴ类水质,符合太湖水质污染情况发展态势。【结论】BP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柔性的网络结构,与传统的统计建模方法相比,其预测精度较高,能较好地反映水质指标的内在变化规律,为控制水环境污染提供了科学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水污染物 预测 太湖
下载PDF
基于和谐论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问题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左其亭 庞莹莹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12,共6页
在剖析水污染物总量控制问题的基础上,将和谐论引入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中,诠释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和谐问题。为保证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成功实施,建立基于和谐论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从和谐的角度分析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措施的制定,... 在剖析水污染物总量控制问题的基础上,将和谐论引入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中,诠释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和谐问题。为保证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成功实施,建立基于和谐论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从和谐的角度分析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措施的制定,以改善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总量与水体纳污能力之间的不和谐关系。最后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武汉市汤逊湖流域中,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问题中"统一"与"分歧"的辩证关系,有助于解决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污染负荷分配问题,为水体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物 总量控制模型 和谐论 和谐度方程 污染负荷分配
下载PDF
天津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解读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红磊 李安定 +7 位作者 邵晓龙 卢学强 王乃丽 马建立 李慧 王元刚 耿世伟 卢志强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2015年第6期22-28,共7页
介绍了新发布的天津市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599-2015)制订的必要性、编制原则、适用范围、控制项目选择与分类、排放限值及确定依据、达标技术等。该标准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标准按污水处理规模分A、B、... 介绍了新发布的天津市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599-2015)制订的必要性、编制原则、适用范围、控制项目选择与分类、排放限值及确定依据、达标技术等。该标准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标准按污水处理规模分A、B、C三级;设计规模≥10 000 m^3/d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执行最严格的A标准,其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限值提高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水平。该标准的颁布实施对改善天津市水环境质量和污水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污水处理厂 水污染物 排放标准 天津市
下载PDF
焉耆盆地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颜昌宙 刘文祥 郭海燕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0-23,共4页
以控制博斯腾湖盐污染、有机污染和防止富营养化为目标,分区分阶段提出焉耆盆地主要水污染物的总量控制目标和方案。
关键词 焉耆盆地 水污染物 总量控制 湖泊污染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基吸附材料 被引量:11
11
作者 茹静 耿璧垚 +3 位作者 童聪聪 王海英 吴胜春 刘宏治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28-1251,共24页
纳米纤维素是一大类微纤单元直径在纳米级(2~100 nm)的新型纤维素材料,因其长径比高、比表面积大、力学性能优异及表面易于化学修饰,成为现今生物质吸附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纳米纤维素基吸附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 纳米纤维素是一大类微纤单元直径在纳米级(2~100 nm)的新型纤维素材料,因其长径比高、比表面积大、力学性能优异及表面易于化学修饰,成为现今生物质吸附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纳米纤维素基吸附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以纳晶纤维素(NCC)、纳纤化纤维素(NFC)以及细菌纤维素(BC)为基材的吸附材料,及其在移除染料、重金属、CO_2气体和其他污染物(如抗生素、芳香族有机物、放射性元素、易挥发的有毒有机物)的研究进展。最后,本文对纳米纤维素基吸附材料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纳米复合材料 吸附材料 水体污染物 CO2吸附
原文传递
层次分析法在太湖典型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幸娅 张万顺 +1 位作者 王艳 汤怡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在公平性、有效性、可持续性等原则的指导下,考虑水污染物总量分配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整体效益,兼顾各区域间的实际差异,以及各项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用层次分析法构造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的层次结构模型,把求得的各分区相对于区... 在公平性、有效性、可持续性等原则的指导下,考虑水污染物总量分配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整体效益,兼顾各区域间的实际差异,以及各项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用层次分析法构造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的层次结构模型,把求得的各分区相对于区域允许排污总量这一总目标的权重之比,作为各分区允许排污量之比,然后按此比例在各分区间进行排污总量分配。将该方法应用于太湖流域典型区域(常州市武进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分配方法,可以克服等比例分配的不公平性,并且兼顾各分区间的实际差异,是一种较理想的分配方法,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总量方案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总量分配 水污染物 决策模型
下载PDF
大孔树脂富集水中有机物的技术环节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源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2-334,共3页
大孔树脂对水环境中痕量有机物表现出极强的吸附性能,其应用范围已扩展到饮用水、地面水、地下水及各种污水中有机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分析。该文重点介绍树脂纯化、装柱、洗脱、浓缩及树脂再生等技术环节要点,并分析建立技术标准的... 大孔树脂对水环境中痕量有机物表现出极强的吸附性能,其应用范围已扩展到饮用水、地面水、地下水及各种污水中有机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分析。该文重点介绍树脂纯化、装柱、洗脱、浓缩及树脂再生等技术环节要点,并分析建立技术标准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类 水污染物 富集
下载PDF
论水污染物排放统计指标体系 被引量:9
14
作者 宋国君 傅德黔 姜岩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42,共6页
水污染物排放统计指标体系包括水污染物排放统计指标以及排放管理指标,统计对象主要是规模以上点源。实施统计的污染源的规模应当是全国统一的。统计指标区分为指标、主要参数和辅助参数,既便于理解也便于管理;将排放指标细化为污染源... 水污染物排放统计指标体系包括水污染物排放统计指标以及排放管理指标,统计对象主要是规模以上点源。实施统计的污染源的规模应当是全国统一的。统计指标区分为指标、主要参数和辅助参数,既便于理解也便于管理;将排放指标细化为污染源排放量、入河排放量和通量使得排放概念更加清晰,有利于水环境管理。对入河排放量和污染源排放量的比较,可以确定纳入统计范围的污染源的代表性,对通量和入河排放量的比较可以推断非点源污染物排放状况。以流域为单元的,以通量、入河排放量和污染源排放量为主要概念的排放统计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流域水污染防治的确定性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体系 水污染物 排放量 入河量 通量
下载PDF
水污染物总量分配原则及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程玲玲 夏峰 《环境科学导刊》 2012年第1期30-34,共5页
总结了国内外水污染物总量分配的各种方法,简述了我国总量分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我国总量分配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水污染物 总量分配 原则 方法
下载PDF
中国水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其环境经济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曹宝 罗宏 王秀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61-264,共4页
以中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对2003至2007年间各地区的化学需氧量(COD)排放特征及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不同经济发展条件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潜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水污染物 排放特征 人均GDP 经济效益 环境管理
下载PDF
海洋鱼类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8
17
作者 冯丹 高小迪 李云凯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5-265,共11页
肠道微生物在动物体内数量庞大、结构复杂,在宿主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淡水鱼类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对鱼类生长代谢、营养吸收及免疫调节等方面的影响,海洋鱼类则研究相对较少,且多集中于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动... 肠道微生物在动物体内数量庞大、结构复杂,在宿主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淡水鱼类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对鱼类生长代谢、营养吸收及免疫调节等方面的影响,海洋鱼类则研究相对较少,且多集中于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动影响因素分析。本文在归纳总结鱼类肠道微生物功能及其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肠道微生物在海洋鱼类生长发育调控、食性、环境适应性及污染物指示等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以期为今后利用海洋鱼类肠道微生物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提供启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鱼类 肠道微生物 生物学功能 环境 食性 水污染
原文传递
长江经济带水污染物减排的空间效应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侃 伍健雄 +2 位作者 钱者东 樊杰 王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85-895,共11页
构建2011~2015年水污染物排放及社会经济数据库,选取COD、氨氮2项指标,解析“十二五”时期长江经济带水污染物的减排过程与时空特征,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定量解析减排空间效应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5年间长江经济带水污染物减排过程的集... 构建2011~2015年水污染物排放及社会经济数据库,选取COD、氨氮2项指标,解析“十二五”时期长江经济带水污染物的减排过程与时空特征,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定量解析减排空间效应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5年间长江经济带水污染物减排过程的集聚特征显著,高排放—高减排区主要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而环境效益趋差的高排放—低减排区仍然存在.空间效应对长江经济带水污染物减排具有一定影响,本地排污增加不利于邻地减排.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经济份额是驱动长江经济带水污染物排放的主导因素,到2015年,人口规模和农业经济份额因素的驱动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城镇化水平的驱动力仍在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和工业化水平分别对COD和氨氮排放呈正向驱动,需警惕外资流入和快速工业化进程给相应特征污染物造成的减排压力.亟需推动本地和邻地就排污标准与减排总量达成规制共识,协同建立环境准入、污染付费等深层次减排模式;工程减排的同时共抓结构减排,针对长江经济带驱动因素与污染排放的空间耦合性,从源头倒逼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种植结构、资本结构等向清洁化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物 减排过程 空间效应 驱动因素 空间耦合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水体主要污染物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贤 汤玉强 +3 位作者 左婉璐 李清伟 刘怡 王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8-33,145,共7页
为了解水系较为封闭的湿地水体主要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2018年9,11月以及2019年3,5月分别对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水体水质进行了监测,分析其水质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水质总体为Ⅲ类水体;园区水体NH 3-N(0.497±0.42... 为了解水系较为封闭的湿地水体主要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2018年9,11月以及2019年3,5月分别对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水体水质进行了监测,分析其水质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水质总体为Ⅲ类水体;园区水体NH 3-N(0.497±0.429 mg/L)、TP(0.118±0.041mg/L)浓度较低,TN(1.53±0.61 mg/L)、COD(36±15 mg/L)浓度较高,TN和COD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指标。时空分布评价结果表明:NH 3-N,TN,TP的浓度变化均表现为在合理利用区、恢复重建区、管理服务区依次递减的规律,而COD则表现为在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恢复重建区呈递增趋势;NH 3-N含量在时间尺度上呈波动上升趋势;园区水体TN与TP变化趋势相似,均为先下降后上升;COD变化趋势为下降-上升-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温和TP均与pH呈显著负相关;TN和DO呈极显著正相关;TP和T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TN和TP的来源相同,而其他水质指标间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污染物 时空分布 水质监测 相关性分析 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
下载PDF
河流和海洋污染物总量分配研究述评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骞 王卫平 +1 位作者 杨永俊 韩成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82-86,共5页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水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制定科学的总量分配方案,是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关键技术。本文从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分配的定义出发,对总量分配原则和环境容量的最新概念做了介绍...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改善水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制定科学的总量分配方案,是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关键技术。本文从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分配的定义出发,对总量分配原则和环境容量的最新概念做了介绍,把河流和海洋领域的总量分配方法作了概述和比较。最后提出了开展总量分配分级体系研究,加强重点河段和海域环境容量季节变化研究的建议。本文对深入开展水环境领域污染物总量分配的研究,推动陆海统筹的总量控制制度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容量 允许排放量 总量分配 水污染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